第945章 太陽照常升起的安心

王復罵他們的話很難聽很難聽,可伯顏帖木兒、和碩、隔幹、阿史那合霍就只能聽着,辦了壞事,被發現了,挨幾句罵反而是好的,就王復那肚子裡的主意,真的要收拾他們幾個憨貨,根本不用細想,他們統統都得倒黴。

康國公把他們叫來罵一頓,總比康國公暗搓搓的給他們下套要強得多。

王復的手不停的點着這幾個人,厲聲說道:“我爲什麼把王永貞送回康國,因爲大石要西征,要去拔都薩萊去可汗,我們和大明交惡有什麼好處?我們這邊去西征,那邊大明的長征健兒們就得踹了我們的老窩,這撒馬爾罕以後就只能叫康定了!”

“去歲,大明皇帝北伐,爲何要讓劉安、孫鏜調到輪臺,是看似是防備阿剌知院西進,但有沒有在防備康國馳援阿剌知院?你們再用你們的大腦袋想一想,想一想,如此調度,大明是不是要爲西征做準備?”

“壞我康國好事!”

“康國公,大石西征,不是什麼好事吧。”伯顏帖木兒非常小聲的提出了自己的異議,也先西征已經成爲了一個執念,可就連伯顏帖木兒都不願意西征了,在伯顏帖木兒、和碩、隔乾颱吉看來,康國這地盤已經足夠大、足夠富,足夠他們揮霍了。

隔乾颱吉小聲的附和的說道:“我也不是很贊同,那個鳥不拉屎的地方,有什麼好去的。”

“我也不贊同。”阿史那合霍說話就底氣硬的多,他女婿是康國公,也先當大汗,對昭武九姓而言,那是一丁點好處沒有,阿史那合霍非常不贊同西征,從一開始就是。

“你們忘記了當初我們爲什麼西進?”王復面色一變,眉頭緊蹙的看着這幾個人,他終於完全理解了,爲何會達成一致,把阿史那儀和王永貞的消息透露出去,其實根本目的就是不願意西征。

用尼古勞茲的話說,大明有高道德劣勢,用伯顏帖木兒的話說,大明的規矩太多,用大明的話說,順德者昌,逆德者亡,師出無名非王師,如果公世子極爲順利的抵達大明,而且沒有任何的波瀾,表現出了康國的恭順之心,那大明便是師出無名。

沒有了東邊的威脅,康國就可以正式準備西進之事了。

可是已經沒有人願意再追隨也先,實現也先那個野望了,也先要去拔都薩萊做可汗,其實就是心中追隨的大元舊日榮光,可對於伯顏等人而言,重現大元舊日榮光,毫無意義。

隔幹試探性的說道:“當初西進,不是因爲害怕大明報復嗎?大皇帝那麼兇,我們還待在和林,大皇帝怕是要御駕親征。”

也先是對的,整個康國,除了王復還把也先當大石,連伯顏帖木兒這個親弟弟,都不把也先當大石了。

王復對這種情況非常熟悉,從正統初年,主少國疑,羣臣不把稽戾王當回事正統末年,王振僭越神器,羣臣就更不把稽戾王當回事了,只要討好王振便可以爲所欲爲。

王振是稽戾王的大璫,討好王振不就是在討好稽戾王嗎?

可王振和稽戾王終究是兩個人。

伯顏帖木兒又補充說道:“大石年事已高,這再長途奔波,路途遙遠顛簸,兵兇戰危,恐有不妥啊!”

“我們不趁着國力振奮西進,若是大明打過來怎麼辦?”王復立刻反問道。

伯顏非常坦然的說道:“打來了,就繼續西進唄,反正奧斯曼的法提赫說的厲害,在我看來,也就普普通通,打不過大明,還打不過法提赫嗎?”

和碩和隔干連連點頭,相比較全身上下都是火器的大明軍,法提赫的實力就和綿羊一樣。

對於草原人而言,打不過就跑,這不是很正常的嗎?打不過硬拼,和送死有什麼區別嗎?

東邊丟了,在西邊找補回來就是了,就像和林丟了,這不又有撒馬爾罕了嗎?從匈奴開始,千餘年的時間,草原人都是這麼過來過來的,早就形成了路徑依賴,現在大明勢大,逃跑不是個丟人的事兒。

只有康國公這樣的漢人,纔會覺得一寸山河一寸血,因爲中原王朝在千餘年的歷史上,國力就是天朝上國,所以纔會有故土之說,長久而穩定的統治,纔會覺得這是理所當然之事。

伯顏、和碩、隔幹,他們哪裡知道自己的祖宗是誰,說不定祖上還是被擄掠的漢人,也先的母親就是漢人!

阿史那合霍非常乾脆的說道:“我們是昭武九姓,真的論起來,我們可是地道的大唐遺民,是有當初大唐皇帝的聖旨的,明承唐制,大明是會認得,我們不用跑。”

王覆被這羣傢伙直接幹沉默了,他們說的如此有道理,王復這巧舌擅辯都不知道如何反駁了,跟他們談論長治久安,是王復思維定式下的失誤。

王復這頭還在思索如何長治久安,伯顏帖木兒、隔幹、和碩等人早就打算好了怎麼吃散夥飯了。

“伱們自己跟大石說去。”王復一甩袖子離開了,懶得再言語,康國表面上看,像個國家,其實僅僅靠康國自己,根本不可能長治久安,要想長久,就得跟大明搞好關係,但是這幫人壓根就沒有長治的概念。

王復回到了康宮之後,並沒有立刻開始處置康國事務,而是拿起了大明來的塘報,將這個案子從頭到尾的分析了一遍。

孫毓最大的問題,是時間錯了,是在朝中沒有明公做他的後臺,才落得如此下場。

如果孫毓的後臺是吏部尚書王翱,再把時間往前挪動十二年,那麼孫毓這些事,壓根就不叫個事兒,甚至連奏疏都不會有,最後由魏景陽承擔所有罪名,出清陝西地面舊賬。

魏景陽一個山匪,他自己一個人擔不起這個罪名,可要是十個、二十個、數萬個魏景陽呢?

吏部可以養幾個孫毓這樣的人,孫毓可以養上百個推官爲數萬個魏景陽這類的山匪充當後臺,出了事,直接平叛剿滅,把亂七八糟的事兒,都扣在這數萬個魏景陽身上就可以了。

民亂真的是民亂嗎?

福建百萬之衆民亂、戥頭案,都是這個道理。

王復收起了塘報,開始了處置康國國事。

南下的帖木兒王國派遣了使者,希望可以和康國重修於好,承諾永不北上,並且非常坦率的說,北上沒那個實力,南邊的賢豆人,非常容於統治,南下之後就像回家了一樣,使者帶了一堆的禮物,這些禮物豐厚,讓人瞠目結舌,顯然,卜撒因南下後,海闊天空。

賢豆人,就是天竺人,這是一種蔑稱,對天竺人矮小如同豆子一樣身形的蔑稱。

王復不吝讚美之詞,恢復了帖木兒王國的邦交,而奧斯曼王國的態度非常有趣,法提赫對康國那肯定是除之而後快,康國本身的實力,並不是奧斯曼王國的對手,可是康國的背後是大明,法提赫投鼠忌器,只能和康國往來不斷,維持着表面和睦。

二月天裡,對康國而言最重要的事兒是春耕。

王覆在康國的威信極高,因爲自從王復主理政務以來,康國這個冬天,奇蹟般的沒有大規模的凍死人,在這之前,康國的部族,整個部族整個部族在冬天的白毛風裡消失的無影無蹤,那是家常便飯。

王復走到哪裡,都是跪在地上,不停唸叨着天憫福安的康國人,王覆在他們心目中,就是人間行走的神使。

伯顏帖木兒反覆斟酌後,來到了蘭宮寢宮,找到了也先。

“見過大石,大石,這諮政院議西征事,沒有通過。”伯顏帖木兒一臉爲難的說道,他手裡拿的壓根不是諮政院所出議帖,伯顏帖木兒一直以爲也先已經看不清楚字了,所以才隨便拿了一個題本糊弄。

也先也不揭穿,略顯無奈的說道:“去年我就說,有些事,錯過了,就再也沒法成行了,能躺着收銀錢,怎麼肯再拼命?畢竟不是在和林了,窮的連口吃的都沒有,現在富了,也怯戰了。”

“意料之中。”

伯顏帖木兒低聲說道:“還有個事。”

伯顏帖木兒把康國公公世子入明的事兒,從頭到尾沒有任何遺漏的分說了一遍,這剛說完,也先就舉起了柺杖砸在了伯顏帖木兒的腿窩上,這一下並不是很重。

“糊塗!”也先頓着手中的手杖說道:“王諮政罵得對,你們就是當了表子還要立牌坊,又當又立,又想要好處,還不想大明手伸的太長,管得太多,天下哪有這種好事?”

“就你們幾個摞起來,有王諮政一隻手那麼大的本事,我還用爲你們操心?一羣蠢貨,王諮政這是不跟你們計較,你們坑害他的妻子,他要是動了殺心,你們幾個誰是他的對手?”

“草原上有句話:野狼看到了牧民的獵犬,不會主動挑釁,是因爲野狼知道,獵犬身後有牧民,大明就是那個牧民我們就是獵犬,西域諸國就是野狼。”

“野狼看到了猛虎也會繞道而行,因爲野狼知道自己不是對手。王諮政不是猛虎,是天上的雄鷹,是雄鷹裡的海東青,你們連野狼都算不上。王諮政的妻子沒出意外,你猜出了意外,你們幾個會是什麼下場?”

也先站了起來說道:“當年漢宣帝故劍情深,許平君被霍光妻子毒害後,漢宣帝並未公開此事,若非霍光妻子在霍光死後,宣揚她殺害了許平君,來彰顯霍氏的權威,又怎麼會逼迫漢宣帝族誅霍氏呢?”

“這次,海東青沒有怪罪你們,既然此事知道的人不多,就不要自己說出去,不要逼王諮政動手。”

“你,隔幹、和碩,甚至是阿史那合霍,你們死後,你們的位置,有人可以替代可是王諮政無人可以替代,你明白嗎?”

伯顏帖木兒擦了擦額頭的冷汗,也先這哪裡有老糊塗的樣子,他趕忙俯首說道:“謝大石教誨。”

“我老了,若是王諮政要收拾你們,我也護不住你們了,好自爲之,回吧。”也先拄着柺杖從天井向着寢宮而去,也先是個聰明人,這康國的肉食者裡,誰都能夠被替代,包括他這個大石,唯獨王復無可替代。

也先在蘭宮裡不視事,也是不想和王復的矛盾激化到不可開交的地步,因爲鬧到那個地步,也先在蘭宮如此奢靡的日子,也就不復存在了。

以前的瓦剌很窮很窮,稽戾王在迤北時,瓦剌人連供養一個皇帝的資財都沒有,現在,也先的日子是他過去想都不敢想的奢靡。

就這蘭宮內外,無論走到哪裡都有美人,悉心照料。

也先真的很想很想西進,重振大元榮光,可是沒有人支持,他又怎麼西進呢?

反對西進的是康國公、諮政大夫王復嗎?也先清楚的知道不是。

因爲王復是個重信守諾之人,君子一諾,重若千斤,王復既然答應了,就一定會去做,反對的是和他一樣墮落的伯顏帖木兒、和碩、隔乾颱吉。

這麼些年,唯一沒有忘記初心的反而是墩臺遠侯的王復,這是個莫大的諷刺。

如同藍寶石一樣晶瑩剔透的天空萬里無雲,陽光照耀下的康宮熠熠生輝,幾乎整個撒馬爾罕的人都能看到康宮的閃耀,看到穹頂的閃耀,會生出一種太陽照常升起的安心。

諮政大院的圓頂諮政大廳裡,傳來了陣陣的吵鬧聲。

“不行,絕對不行!”一個諮政大臣面紅耳赤的大聲喊着,他對着王復大聲的說道:“康國公您不能離開康國,若是康國公前往大明,大明皇帝扣押了康國公,那康國怎麼辦呢?”

“康國公不會以爲我們可以打理好康國內外事務吧。”

王復提了一個康國上下都無法接受的議題,他要親自前往大明,和大明修睦邊安,這麼做,堂而皇之的理由是爲了康國西進,主要原因是王復想回家看看。

但是這個提議,遭到了諮政院諮政大臣們的全票反對。

伯顏帖木兒站起來說道:“當初簽訂大憲章的時候約定,除提議者外,三分之二的諮政大臣通過,則必須推行,全部諮政大臣反對,便不可以推行,這是康國公親自草擬並公佈的憲章。”

“那麼同意的前往左廳,反對的前往右廳,保留意見的留在大禮堂之內。”

“我明確表示反對!”

王復看着空無一人的左廳和大禮堂,只能搖了搖頭,拿起了手中的小錘,輕輕的敲在了銅鼎之上,此時此刻的王復,深刻的理解到了作法自斃這個成語。

大憲章是王復親自草擬,並且成爲了康國的立國之本,現在諮政大夫們用大憲章來阻止王復。

王復也只能落錘。

第四百八十五章 椰子殼丹書、慶功宴喋血第五百二十九章 羅馬皇帝失去了忠誠於羅馬的子民第766章 朕不敢收的錢,坐寇也敢收!第二百三十八章 大明的主人只有一個第775章 令人作嘔的罪證,觸目驚心的塘報!第四百三十九章 四時之序,生機斷絕第三百五十四章 陛下的應對第一百五十八章 勝利者是不受譴責的第727章 膽小者遊戲和勇敢者遊戲第三百二十六章 清君側,正朝綱第四百二十四章 這就是賢臣良相?第二百二十二章 解剖論第二百一十一章 有隙則明示之第一百九十四章 鑄幣不精美 等於不鑄幣第990章 作爲皇帝,朱祁鈺的權力無限大第917章 廢物就是廢物,連被利用的價值都沒第二百零二章 天怒人怨的政令第十章 大明,要變天了第三章 待明日,權在手第四百八十六章 罪惡滔天、罄竹難書第三百四十九章 老鼠給貓系鈴鐺第一百四十二章 最大的支持第825章 敲打敲打,自然要連敲帶打第五百六十九章 女子學舍第772章 胡尚書的殺手鐗第794章 成爲一個對大明有用的人第一百八十五章 違背祖宗的決定第840章 一輩子在走別人鋪好的路第717章 陛下是仁君聖主第四百二十六章 刀光劍影,你來我往第915章 問出奇怪問題的皇帝陛下第四百一十二章 萬里追魂索命第三百六十二章 捨本逐末,禮樂崩壞第843章 送解刳院,天公地道第六百二十七章 時代的悲劇第938章 如此二十九載,直到大廈崩塌第860章 能不能給稽戾王遮掩一二?第四百二十九章 從今以後,就是異父異母的親兄弟了第四百一十八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三百八十章 養豬,到底是集中養殖還是散養?第十一章 誰給你的膽子第903章 馬放南山,刀槍入庫第二十三章 不得人心庶皇帝第831章 對和林龍庭,掃穴犁庭第三百七十八章 時代,變了第981章 破門謬論第五百一十三章 問心第四百九十六章 陛下,奇觀誤國啊!第912章 宣皇是誰?第787章 大軍凱旋,因功授勳第三百三十九章 初聞涕淚滿衣裳第四百六十章 景泰四年的奇功牌第895章 惟願華夷一文軌第五百七十九章 脫脫不花在津口第968章 俱往矣,還看今朝第二百零四章 進攻與防禦的成本第997章 胡濙教育理論,于謙教育實踐第818章 沒心沒肺的怪物第六百零五章 海洋會議——論海權第763章 老虎 狐狸與驢第三百零六章 歲不能災第二百零八章 國家用人之道第八十六章 老歪脖子樹第721章 有道之國,務在弱民第三百五十六章 不能再猶豫了,一定要出重拳!第一百九十二章 朱祁鎮:壞了,我成替身了第870章 就差臨門一腳第七十三章 京師保衛戰,大獲全勝第五百三十四章 山野銀山的名主第908章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第849章 到了時間,該死就去死第四十四章 膨脹的也先第一百零八章 別團等人齊(均訂加更)第759章 他在撒謊,他在欺瞞,他在哄騙推薦幾本書第916章 大軍凱旋,進國公授奇功牌第696章 大皇帝要不起的奇觀第三百四十章 陛下不收的稅,叛軍也要收?第二十五章 登基後的一道考題第十六章 還是殿下說得有道理第四百七十七章 陛下不喜歡賺錢,只喜歡……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忽悠在和林第三十四章 朕,大明天子,金口玉言!第一百四十三章 大明守夜人——夜不收(均訂加更)第一百八十二章 稽王伏誅 天公地道!第741章 自生火銃和開花彈第743章 再授奇功牌第一百九十二章 朱祁鎮:壞了,我成替身了第996章 崇王 沂王,就藩海外第816章 朕輸了,但是也贏了第二百五十五章 登島作戰第五百一十七章 面刺寡人之過者第945章 太陽照常升起的安心第一百二十七章 爲醫學研究持續做出貢獻第七十四章 亡國之君的模樣,越來越清晰第一百二十二章 胸章胸前掛(均訂加更)第七十章 位極人臣,封無可封第860章 能不能給稽戾王遮掩一二?第五十章 瓦剌人的狂悖第二百七十九章 人妖物怪 洗心革面
第四百八十五章 椰子殼丹書、慶功宴喋血第五百二十九章 羅馬皇帝失去了忠誠於羅馬的子民第766章 朕不敢收的錢,坐寇也敢收!第二百三十八章 大明的主人只有一個第775章 令人作嘔的罪證,觸目驚心的塘報!第四百三十九章 四時之序,生機斷絕第三百五十四章 陛下的應對第一百五十八章 勝利者是不受譴責的第727章 膽小者遊戲和勇敢者遊戲第三百二十六章 清君側,正朝綱第四百二十四章 這就是賢臣良相?第二百二十二章 解剖論第二百一十一章 有隙則明示之第一百九十四章 鑄幣不精美 等於不鑄幣第990章 作爲皇帝,朱祁鈺的權力無限大第917章 廢物就是廢物,連被利用的價值都沒第二百零二章 天怒人怨的政令第十章 大明,要變天了第三章 待明日,權在手第四百八十六章 罪惡滔天、罄竹難書第三百四十九章 老鼠給貓系鈴鐺第一百四十二章 最大的支持第825章 敲打敲打,自然要連敲帶打第五百六十九章 女子學舍第772章 胡尚書的殺手鐗第794章 成爲一個對大明有用的人第一百八十五章 違背祖宗的決定第840章 一輩子在走別人鋪好的路第717章 陛下是仁君聖主第四百二十六章 刀光劍影,你來我往第915章 問出奇怪問題的皇帝陛下第四百一十二章 萬里追魂索命第三百六十二章 捨本逐末,禮樂崩壞第843章 送解刳院,天公地道第六百二十七章 時代的悲劇第938章 如此二十九載,直到大廈崩塌第860章 能不能給稽戾王遮掩一二?第四百二十九章 從今以後,就是異父異母的親兄弟了第四百一十八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三百八十章 養豬,到底是集中養殖還是散養?第十一章 誰給你的膽子第903章 馬放南山,刀槍入庫第二十三章 不得人心庶皇帝第831章 對和林龍庭,掃穴犁庭第三百七十八章 時代,變了第981章 破門謬論第五百一十三章 問心第四百九十六章 陛下,奇觀誤國啊!第912章 宣皇是誰?第787章 大軍凱旋,因功授勳第三百三十九章 初聞涕淚滿衣裳第四百六十章 景泰四年的奇功牌第895章 惟願華夷一文軌第五百七十九章 脫脫不花在津口第968章 俱往矣,還看今朝第二百零四章 進攻與防禦的成本第997章 胡濙教育理論,于謙教育實踐第818章 沒心沒肺的怪物第六百零五章 海洋會議——論海權第763章 老虎 狐狸與驢第三百零六章 歲不能災第二百零八章 國家用人之道第八十六章 老歪脖子樹第721章 有道之國,務在弱民第三百五十六章 不能再猶豫了,一定要出重拳!第一百九十二章 朱祁鎮:壞了,我成替身了第870章 就差臨門一腳第七十三章 京師保衛戰,大獲全勝第五百三十四章 山野銀山的名主第908章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第849章 到了時間,該死就去死第四十四章 膨脹的也先第一百零八章 別團等人齊(均訂加更)第759章 他在撒謊,他在欺瞞,他在哄騙推薦幾本書第916章 大軍凱旋,進國公授奇功牌第696章 大皇帝要不起的奇觀第三百四十章 陛下不收的稅,叛軍也要收?第二十五章 登基後的一道考題第十六章 還是殿下說得有道理第四百七十七章 陛下不喜歡賺錢,只喜歡……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忽悠在和林第三十四章 朕,大明天子,金口玉言!第一百四十三章 大明守夜人——夜不收(均訂加更)第一百八十二章 稽王伏誅 天公地道!第741章 自生火銃和開花彈第743章 再授奇功牌第一百九十二章 朱祁鎮:壞了,我成替身了第996章 崇王 沂王,就藩海外第816章 朕輸了,但是也贏了第二百五十五章 登島作戰第五百一十七章 面刺寡人之過者第945章 太陽照常升起的安心第一百二十七章 爲醫學研究持續做出貢獻第七十四章 亡國之君的模樣,越來越清晰第一百二十二章 胸章胸前掛(均訂加更)第七十章 位極人臣,封無可封第860章 能不能給稽戾王遮掩一二?第五十章 瓦剌人的狂悖第二百七十九章 人妖物怪 洗心革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