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憑空造牌小皇帝

“陛下,其實這不是臣第一次見到這種全身甲的板甲,雖然它的製作更加精良。”戚繼光看着小皇帝,談起了往事。

朱翊鈞一愣,他疑惑的說道:“具體說說。”

戚繼光面色沉痛的說道:“嘉靖二十七年,浙江巡撫朱紈,在浙江舟山列島的雙嶼,掃蕩了倭巢獲勝,彼時的倭寇之中,爲小佛郎機人、倭奴、黑番與亡命之徒,而擒獲賊首李光頭、許棟等九十六人,就曾經獲得了銅鐵瑣子甲二副,鐵渾甲三副。”

“鐵渾甲就是這種全身板甲,渾即渾然一片。”

“原來如此,原來是鐵渾甲,渾然一片。”朱翊鈞連連點頭,大明不是對板甲一無所知,就連戚繼光都親眼見到過,只是這種甲,太過於昂貴了,才無法列裝。

“這個朱紈,嘉靖二十七年就開始平倭,朕怎麼未曾聽聞過他的事蹟?”朱翊鈞對朱紈的名字感到陌生。

戚繼光面色難忍,沉默了許久才說道:“朱紈後來自殺明志,按察副使柯喬浙江總兵盧鏜被判斬首示衆,後免二將免於死罪,盧鏜與臣在東南犄角相倚共同平虜。”

“自殺明志?”朱翊鈞眉頭緊鎖,略帶着疑惑的神情看着戚繼光,平倭還能鬧到自殺這個地步?

戚繼光其實不太想講起過往的那些骯髒,眼下大明正在重振元氣,一切都在變好,過去的那些骯髒,已經隨着時間煙消雲散,可戚繼光思慮再三,還是開口說道:“陛下容臣詳稟。”

“彼時,天下承平已久,奸民私自出入,勾結倭人及佛郎機人,在寧波的雙嶼,諸國互市,管理有質契,歷歷有據。”

“而東南權豪之家,撐起了這個互市,權豪之家支持,自然沒人敢動這兩個互市,然而倭寇、佛郎機人、黑番與亡命之徒越來越多,權豪之家不能約束,頻繁犯疆。”

“巡撫朱紈至浙江,整飭海防,和總兵盧鏜,四處剿滅倭寇,權豪之家失私榷,大失厚利,大肆製造風力輿論,說朱紈和盧鏜所殺賊人皆爲良善,非賊黨。朝中言官紛紛彈劾於他。”

“朱紈、盧鏜等,伐溫、盤、南麂諸賊,連戰三月,大破之,還平處州礦盜,最終滅雙嶼私榷倭寇。”

“兵部侍郎詹榮、巡按福建御史陳九德、兵部尚書翁萬建等彈劾朱紈擅自殺戮,兵科都給事中杜汝禎、巡按御史陳宗夔考察審問,定朱紈擅殺之罪。”

“浙江督巡朱紈,自殺明志。”

朱翊鈞沉默了片刻說道:“就像是汪柏、黃慶在屯門、濠鏡搞的那些事兒一樣?”

“陛下聖明。”戚繼光面悲痛的說道:“浙江督巡朱紈死後,浙江巡撫的職位便再無人敢應承,朱紈、盧鏜等人振浙江衛所四十一所,建造戰船四百三十九艘。”

“副使丁湛,恐怕城門失火殃及池魚,將衛所、戰船全部遣散,自此海寇大作、倭患不止,荼毒東南十數年不止不休。”

戚繼光說起了這段往事,面色帶着沉痛,平倭、開海,都是經過了數十年的鬥爭,最終在矛盾的碰撞之下,達成了妥協,但是這個鬥爭的過程中,受傷最大的就是東南的百姓。

“朕明白了。”朱翊鈞鄭重的點了點頭,平倭和不平倭,是否徹底平倭也經歷了頻繁而血腥的鬥爭,最終成爲了現在平衡的狀態,但是在這份平衡之中,又多了新的矛盾。

怪不得馮保在文華殿上,怒罵東南縉紳,唯恐添一關,不利於做買賣,死活不肯,這可不是空話,是數十年鬥爭的總結。

而現在,大明要在松江府設立官辦的市舶司,新的鬥爭已經拉開了帷幕。

朱翊鈞眉頭一皺說道:“殷正茂會不會有事兒?他驅逐了濠鏡紅毛番,查抄了私榷。”

戚繼光面色古怪,略微有些難以啓齒的說道:“不會,殷正茂是個壞人。”

不僅僅是張居正護着殷正茂,殷正茂本身就是一個大壞人。

“壞人…”朱翊鈞聽聞戚繼光如此說,露出了個笑容,殷正茂是個舉世皆知的大貪官,是個大壞人,是個比極南權豪更壞的大壞人,所以極南的權豪們,奈何不了抓着刀的殷正茂,所以殷正茂敢查抄電白港私榷,敢把汪柏和黃慶送到京師彈劾他們失土。

浙江督巡朱紈是個好人,所以他自殺明志,兩廣督巡殷正茂是個壞人,比權豪更壞的壞人。

惡人仍需惡人磨。

戚繼光看陛下能夠理解他到底在說什麼,才繼續說道:“東南繳獲紅毛番鐵渾甲兩具,與今日這鐵渾甲完全不同,東南繳獲鐵渾甲極薄,比我們大明布面甲內襯鋼片還要薄。”

“如果我大明布面甲內襯鋼片爲一個厚,那東南繳獲鐵渾甲就只有半個厚,而大佛郎機特使進獻的板甲,有兩到三個厚。”

板甲和板甲並不完全相同,貴族用的就是面前的這副板甲,最少也要三個毫米左右的厚度,四十五斤的重量。而不是貴族,低級步兵所用的板甲,就是薄薄的一層。

貴族甚至泰西皇室所用的板甲,那都是工匠們,用卡尺一寸一寸從頭到腳量過去,才能得出板甲的合適尺寸,而後數十名工匠手工製造,需要各種專用工具,連錘子都分數種和各種零件,根據用戶的身材量身定做。

“這種烤藍帶着花紋,一看就很厚實的板甲,戚帥也能射的穿?”朱翊鈞有些不信,板甲設計帶着許多的弧面,這些弧面有效偏折卸力,這得什麼樣的力道才能射的穿呢?

戚繼光笑着說道:“能。”

“試試?”朱翊鈞這武功房可是靶場,把黎牙實進獻的板甲支撐起來,而後用豬肋排進行填充,完全撐了起來。

戚繼光走到了校場之上,拿起了虎力弓,虎力弓,一百二十斤以上,拉距二尺八分五釐,而箭爲二兩四錢扁平四菱破甲箭,箭簇全鋼,寒光凜凜。

戚繼光在熱身,朱翊鈞卻打斷了戚繼光的熱身說道:“戚帥,讓李如鬆來吧。”

戚繼光已經四十五歲了,這個年紀,身體機能已經下降,再開這種強弓,尤其是試驗破板甲,要是戚繼光拉傷了,朱翊鈞去哪裡哭?戚繼光不愛護自己身體,朱翊鈞還要愛惜自己大將!

“臣還能開得動!”戚繼光非常不服老的說道:“真的可以。”

“那也不能拉,把李如鬆叫來,讓他開強弓,他也能開虎力弓。”朱翊鈞仍然不肯,示意把李成樑的長子李如鬆喊來,李如鬆二十出頭,正是巔峰時期。

戚繼光也拗不過,這是陛下的迴護之意,他也只能等待在一旁。

李如鬆虎背熊腰的來到了武功房,悶聲悶氣的行禮道:“拜見陛下,陛下威武!”

“免禮免禮。”朱翊鈞簡單介紹了一番這次的試驗,李如鬆請陛下移步遠一些觀禮,開始熱身,這種熱身時間稍長,朱翊鈞也是第一次見。

朱翊鈞也是大開眼界的說道:“怪不得宋朝的時候,那些射手每發一次箭,大將都要立刻給賞錢,否則那些個射手就不射箭了,原來如此的麻煩。”

戚繼光聽聞趕忙說道:“弓箭手昂貴,培養不易,所以我素來推崇鳥銃。”

在當下,萬曆二年,弓箭射的遠力道大,但是戚繼光仍然極度推薦培養銃手,因爲銃手便宜。

火銃的火銃、火藥、鉛彈昂貴,弓箭手的弓和箭矢就不昂貴了嗎?

李如鬆終於熱好了身,將虎力弓握在手中,閉目支大架,不斷的調整呼吸,將重箭搭在了弓弦上,慢慢的睜開了眼,緩緩拉動弓弦,拉至滿月,眼睛微眯,猛地鬆手,箭矢如同寒光一樣迅猛射出。

“嗖!”

箭簇如同匹練一樣射出,直勾勾的飛向了板甲,一聲巨響火花四濺,箭頭扎進了板甲之中,箭桿肉眼可見的彎曲而後繃直,將箭頭再次彈了進去。

朱翊鈞第一次見到虎力弓擊發,他願意稱之爲攻城錘發射器,這玩意兒哪裡還是箭?

李如鬆在他的眼裡,已經變成了人形高達。

“剛纔是什麼動靜?”朱翊鈞目瞪口呆的看着這一幕,他剛纔聽到了一聲尖銳的,如同鳥嘶鳴的聲音。

戚繼光疑惑了一下,判斷清楚了小皇帝的問題,開口說道:“鳴鏑,矢發射時有聲,響箭有聲,重箭亦有聲。”

不射響箭,鳴鏑聲的確少見。

李如鬆放下了虎力弓,活動着身體,一直探頭探腦的看着,他也在期盼着結果,上次挑釁戚繼光、譚綸被教訓了兩輪,都把李如鬆給整的不自信了。

二十步的箭靶,他很有信心能打穿,但是結果不出,他還是有些忐忑。

“射穿了,射穿了。”張宏跑去把射穿的鎧甲拿了過來,放在了皇帝面前說道:“自肺左上,入肉三寸,肋骨斷。”

張宏彙報了結果,李如鬆如釋重負。

朱翊鈞翻看着被打碎的豬排,這箭矢鑽進了肉下三寸,屬於致命傷了,而朱翊鈞看着板甲鋼面斷口,也讓等在一旁的戚繼光和李如鬆都看了看。

“白口鐵,這不是鋼吧。”李如鬆越看越覺得不對勁兒,這玩意兒斷口怎麼看都不像是百鍊鋼,更像是白口鐵,他有些不確信的問道。

戚繼光認真看了看說道:“確實是鐵。”

大佛郎機人進貢的方物,格林威治式板甲,是鐵做的,而不是鋼,白口鐵的碳含量爲2.5%,一般意義上的鋼,含碳量不超過1.7%,戚繼光征戰數十年,是鋼是鐵,看斷口還是能分辨的。

“粗製濫造!大佛郎機人獻方物,還用鐵糊弄朕!”小皇帝怒氣衝衝的說道。

張宏想了想說道:“有沒有一種可能,泰西人認爲這就是鋼呢?”

“這裡是大明,自然按大明的標準來!”朱翊鈞頗爲肯定的說道,欺騙大明皇帝,要付出代價,這就是典型的訛詐,陰險狡詐小皇帝,在玩一種名叫憑空造牌的政治手段。

憑空製造事端,而後進一步的外交欺詐,這是一種後世昂撒蠻夷常用的手段。

戚繼光和李如鬆沉默了,不再多言,這玩意兒的質量已經極好了,戚繼光和李如鬆相信,大佛郎機人,並非有意。

大明皇帝至高無上,治下百姓萬萬,受萬民供養的小皇帝,御用之物,自然是質量上乘,鋼和白口鐵,眼下放眼天下,只有大明有這種標準。

但戚繼光和李如鬆也不吭聲,他們只是個武將罷了。

朱翊鈞讓馮保過來,給戚繼光和李如鬆量身,準備給他們二人,打造了一副鋼製的板甲。

戚繼光看小皇帝真的打算製作,低聲提醒道:“陛下,這東西禮儀的時候,還能用用,上不了戰場。”

“咱們大明有一種牀弩,名叫三弓沐弩,大抵桌案大小,箭矢爲一槍三劍箭,就是用的槍矛做箭矢,七十人張發的牀弩,穿這麼一身上戰場就是靶子,敵人一看,就知這是大將。”

“宋遼澶州之戰中,遼朝統軍蕭撻凜,自恃勇武,鮮衣怒馬,率數十輕騎在澶州城下巡視,宋軍威虎軍頭張緓、周文質,以牀弩擊中蕭撻凜。”

七十人張發的三弓沐弩,是一種守城利器,專門狙殺鮮衣怒馬前線將領,現在還有炮,這東西上了戰場,意義何在呢?

“若是我大明精騎,也不需多,三千人重騎,人人披如此重甲,必然所向披靡。”朱翊鈞想了想說道,不適合大規模列裝,就走精銳路線。

戚繼光暗自吞了吞喉頭,三千板甲騎兵,陛下還真敢想!

戚帥嘆了口氣說道:“三千…大司徒怕是要立刻致仕離朝了,八百大抵已經是極限了。”

“先造着玩,萬一咱們哪天闊了呢!”朱翊鈞聞言,吐了口氣,人窮志短,窮是大明的缺點,不是板甲的缺點。

“陛下,能造出如此甲冑之國,已經不是一般的蠻夷了,理當慎重再慎重,這紅毛番究竟何意,仍需慎重。”戚繼光從軍事的專業角度,談到了這個大佛郎機人和大明周圍的蠻夷完全不同。

甲冑或者說軍械的打造,在某種程度上,能夠反映出他的國力。

小佛郎機人的火器等物,和大明而言並沒有什麼差別,這已經非常可怕了,大明可是已知世界的龐然大物,而小弗朗機人的軍事、政治、文化、經濟等似乎和大明沒有太多的差距。

而短短不到五十年的時間,大佛郎機人再次走入大明的視線之中,無論是他們的商船、火器、甲冑,都有了獨到之處,甚至可以說有了領先的地方,這就需要警惕了。

天恆變,地恆變,人恆變,大明不可能一直維持自己的軍備優勢、商品優勢、文化優勢,比如在船這一商品上,大明已經完全失去了商品優勢。

這對自詡是天朝上國,或者說對有着華夷之辨的大明而言,是一件很難接受,但不得不接受的現實。

一邊罵着對方是蠻夷,一邊還要買對方的東西,這種又當又立的心態,於國不利。

軍備優勢、商品優勢和文化優勢失去之後,就會失去政治優勢,最後的結果就是,大明從高不可攀的天朝上國向下滑落。

到那一天,大明,或者說中原,將會在地獄之中沉淪。

“人各有所長,人如此,國亦如此,戚帥所慮我也明白,一條船能裝四百萬兩銀子,漂洋過海來到大明,朕從來沒有小覷他們。”朱翊鈞笑着說道:“弱小和落後,是傲慢的結果。”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取長補短去蕪存菁,纔是矛盾說的根本。”

戚繼光發現自己擔心完全多餘了,小皇帝也不知道是不務正業學習不好,沒學到華夷之辨,還是對外來事物比較容易接受,亦或者是有一顆赤子之心、純白至質,小皇帝對於大明在某個領域有落後,似乎並不是很意外,坦然接受了這種現狀,並且沒有惱羞成怒,選擇以傲慢去應對遠方來使。

“陛下聖明。”戚繼光和李如鬆如是說道。

朱翊鈞讓張宏重新把板甲掛了起來,而後拿出了自己的三十四斤的軟弓,瞄準之後射向了板甲,箭矢打在了板甲上發出了一聲輕響,掉落在地上。

毫無疑問,朱翊鈞的軟甲輕箭,落在板甲上,就留下了一個小坑,別說洞穿了。

朱翊鈞每日習武開始了。

到了下午的時候,在館驛的黎牙實和安東尼奧,就看到了坑坑窪窪的板甲,中間破的那個洞口,讓黎牙實驚呆了。

“這怎麼可能?怎麼可能?”黎牙實極爲懊惱的說道:“就是那英格蘭的長弓兵也無法在板甲上留下如此傷口才是!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這是我們的二兩四錢扁平四菱破甲箭,一百二十斤以上的虎力弓。”鴻臚寺卿陳學會將破甲弓箭放在了桌上笑着說道:“慢點,別傷到了。”

通事將話準確無誤的翻譯了過去,黎牙實握着箭矢,將箭簇插進了傷口之內,嚴絲合縫,就是這箭頭射傷了板甲。

這就是傷了板甲的弓箭,就連安東尼奧都直呼不敢相信,但事實就在眼前。

陳學會,是萬曆元年十一月,由戶部雲南司署郎中事員外郎升爲了鴻臚寺卿左少卿,他上面沒有鴻臚寺卿,上一任鴻臚寺卿因爲失朝被罷免了。

陳學會就是鴻臚寺的堂上官,掌鴻臚寺事。

大明的朝貢貿易因爲嘉靖年間的倭亂已經完全被破壞掉了,鴻臚寺本身已經成爲了一個閒散的部門,除了朝鮮、琉球,鴻臚寺基本沒什麼差事可言。

大明金國與大明的貢市,完全由晉黨控制,掌握在宣大督撫王崇古的手中,跟鴻臚寺沒什麼關係,月港的市舶司,也不再歸鴻臚寺約束,而是由戶部和內廷完全掌控。

陳學會是張黨,嘉靖四十四年進士,被張居正安排在這個位置,是一步棋,在大明京營練兵有成之後,張居正要對晉黨發動總攻時,陳學會要將北虜貢市的差事,重新納入朝廷的管理之下。

而陳學會也沒想到自己在等待着京營訓練有成的時候,先等到了接待大佛郎機人的差事。

這不是什麼難事,因爲大明之前就接待過小佛郎機人的使者。

陳學會面色嚴肅的說道:“至高無上的陛下,對大佛郎機的來訪格外的重視,也願意如同我朝武廟皇帝一樣,學習彼國語言,互通有無,防止有人在中間欺瞞,這是我們大明的誠意,可是我們沒有看到你們的誠意,你們上供的方物,粗製濫造。”

黎牙實的汗都流出來了,他焦急的解釋道:“不是這樣的,不是的,我們有極大的誠意前來訪問,希望和大明建立良好的邦交關係,我們真的帶了極大的誠意,這一副格林威治式板甲,是我們手中質量最好的甲冑,雖然他名字叫格林威治式板甲,但完全是由米蘭工匠所打造。”

在黎牙實的一頓解釋之下,陳學會聽明白了來龍去脈。

在泰西有一個國家叫英格蘭,而英格蘭出了一個殺妻狂魔的國王亨利八世,這個國王喜歡斬首自己的妻子,對板甲有着一種奇特的熱衷,亨利八世一生都在收集各種各樣的甲冑。

英格蘭的制甲工藝很差,亨利八世喜歡購買米蘭、佛蘭德、因斯布魯克等制甲名地的板甲,然後套上一層格林威治式板甲的名號,久而久之,格林威治式板甲,就成了一個質量上乘的代名詞,能被亨利八世所收藏,成爲了工匠的肯定。

“我們的國王真的很有誠意,派遣我來到這裡,和大明溝通一二,即便是貴國反覆強調不能傳教,但是我仍然來到了這裡,不是嗎?”黎牙實略顯慌亂的解釋着。

無敵艦隊很強大,但是真的很昂貴,眼下第一個日不落帝國西班牙,處於一種古怪的氛圍之內。

西班牙很有錢,擁有全世界最多的金銀,但是這麼多的金銀,在西班牙國內流轉,造成了一個極爲可怕的經濟結果,那就是物價飛漲,隨着大航海時代,金銀被源源不斷的運回了西班牙國內,物價連年上漲的同時,就是貧富差距的極限拉大。

金銀集中在少數人的手中,物價不斷上漲,居民怨聲不斷。

所以,費利佩二世在派遣黎牙實到大明來的時候,特別交待了:通過開展此種商業活動,居民便可馬上增加他們的財富收入。

費利佩二世準備在明年和後年,再次宣佈國家破產,因爲貨幣過多導致的貧富差距和稅收等諸多問題,已經讓擁有無敵艦隊的西班牙,疲於應付了。

黎牙實到了大明後,親眼目睹了這裡的繁華後,就陷入了一種莫名的激昂的情緒之中!

只要能夠和大明通商,那麼西班牙的經濟問題,就會得到極大的緩解!

“哦,是嗎?”陳學會看着黎牙實,指着板甲說道:“可是你們上貢的國禮,被弓箭射穿了,這還不是我們的牀弩,還有火炮、火銃,大明的大將軍遷安伯戚繼光,對伱們的火炮很感興趣,不知道能否借幾門觀賞一二?”

“你知道,我們大將軍簡在帝心,聖眷正隆,如果你們能夠讓戚帥高興,爲你們美言幾句,這件事就過去了。”

“你們說呢?”

陳學會是帶着使命來的,戚繼光點名要大佛郎機人的佛朗機炮,大小佛郎機的火炮是非常相似的,都是後裝滑膛加農鐵炮,由炮管、炮腹和子炮三部分組成,和大明的子母炮類似。

但是小佛郎機人的火炮,氣密性不佳,射程短,威力小,而大佛郎機人的火炮,似乎有另外一種解決方案。

目前大明賬目上的火炮,包括了艦炮,城防炮、戰車炮、野戰炮、步兵炮、騎兵炮等火炮共計三萬餘門,大明有自己的解決方案,只是戚繼光也想看看大佛郎機人的解決方案。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取長補短去蕪存菁,可是陛下提出的對外交流的總綱領。

而陳學會拿着被洞穿的板甲,逼迫黎牙實釋放誠意。

小皇帝發動了無中生有,憑空造牌。

黎牙實冷靜了下來,他思索了片刻問道:“如果我可以見到大明至高無上的皇帝陛下,我可以答應。”

黎牙實提出了自己覲見大明皇帝陛下的要求,這是一個西班牙與大明外交的巨大突破。

自從西班牙佔領了呂宋之後,就多次想方設法的和大明打交道,但最多都是地方溝通,見到的最大的官也就是五品的都餉館海防同知羅拱辰。

這容易產生誤解,比如呂宋總督弗朗西斯科總是將邦交和傳教混爲一談,但其實國王失去了傳教的興趣。

這源於費利佩二世和王后伊麗莎白·瓦盧瓦愛情故事以悲劇收場後,國王對宗教產生了一些疑慮。

伊麗莎白王后第一次生產是難產,宮廷藥劑師不顧宗教禮儀給王后做了清洗,而後更換了乾淨的衣服和牀褥,這挽救了伊麗莎白王后的性命,而這名宮廷藥劑師因爲冒犯了宗教的威嚴被處死了。

第四次生產是早產,而伊麗莎白王后因爲沒有沐浴乾淨的衣物和牀褥,健康狀態急轉而下,最終不幸離世。

自此以後,費利佩二世,對這些宗教的禮儀變得不再信任,對於傳教不再熱衷,從虔誠的信徒,變爲了一個可怕的國王。

費利佩二世對於傳教變得不那麼熱衷,他變得更加務實,也多次和教廷產生了衝突。

大明朝廷對於傳教的態度格外的謹慎,黎牙實必須要見到大明皇帝當面說清楚,傳教並不是必要的,兩個帝國之間的互補,對彼此都十分有利。

“君子一言駟馬難追,陛下金口玉言答應了要接見爾等,就不必每日憂慮了。”陳學會再次做出了保證,禮部雖然不太樂意,可是內閣首輔張居正,卻認爲小皇帝應該見一見外使。

三月初五,皇帝下章禮部要求演練,在四月初三之前,完成覲見禮儀的諸多溝通,商談好彼此通商的條件,購買船隻等一切事宜。

陳學會和黎牙實開始頻繁見面,在經過了冗長的談判之後,彼此確定了通商的條約。

與其說是條約,不如說是禁約,一共有五條。

第一:禁蓄販倭奴、黑番、亡命之徒,順搭洋船貿易者,殺不赦;

第二:禁買人口,凡新舊夷商,不許收買明人子女,違者殺無赦;

第三:禁兵船編餉,入港敞炮、張弓、火銃填藥者,船人貨焚戮;

第四,禁接買私貨,奸徒潛運,所獲之貨物盡行沒官以獎首報者;

第五:禁擅自營造,擅興一土一木者,定行拆毀焚燒,仍加重罪。

這五條禁約相應的也適用於大明船隻,大明船隻到呂宋,或者日後到墨西哥、秘魯,甚至是西班牙同樣適用。

對於大明而言,過往的朝貢貿易已經完全崩壞,建立新的貿易體系,也成爲了大明朝開海,探索的新的貿易政策的一種轉變。

對於買賣上的禁約,也會在海貿事中,不斷的探索和完善,比如大明眼下的貿易保護性質的生絲禁令,也會在實踐中,逐步的解開。

對於大明而言,尤其是對於禮部而言,看到生絲被紅毛番如此作踐,那真的是又氣又恨,好好的絲綢,被他們織染成那個模樣,着實是讓萬士和生了一肚子的氣,大罵蠻夷就是蠻夷,不通禮儀,好東西給了他們簡直浪費!

絲綢是分尊卑、別貴賤的禮儀制度最重要的工具之一,紅毛番既然想要沐浴王化,買了生絲,織染成那個不倫不類的模樣,禮部尚書萬士和自然要生氣,而且還專門讓陳學會又罵了特使黎牙實一頓。

萬曆二年四月初三,大明小皇帝再次在皇極殿召開了常朝,而黎牙實作爲大佛郎機特使焦急等在承天門外,等待着大明皇帝的宣見。

安東尼奧看着一臉緊張的黎牙實笑着說道:“我覺得你不應該如此的緊張,若是因爲緊張說錯了話,會被宮廷皇家衛隊廷杖,就是打屁股,傳回去,一定會成爲笑話的。”

“你不緊張嗎?”黎牙實看着安東尼奧疑惑的問道。

安東尼奧非常誠懇的說道:“我也很緊張。”

從‘瑪麗玫瑰號’遺蹟發掘出來英格蘭長弓,最大磅數爲150至160磅力,而明朝一斤爲596.8克,英格蘭長弓的最大磅數折算後正好是一百二十一斤,也就是大明虎力弓的範圍,不得不說,世界真奇妙。求月票,嗷嗚!!!!!!

第490章 給大明當狗,是你想當就能當的?第一百四十四章 朕,唯利是圖!第981章 絕對不能讓老鼠上桌第747章 市場換技術?梨樹上長不出桃來第776章 關於皇家理工學院的人才分配第406章 給泰西一點小小的大明震撼第798章 拿走你的銀子,冠上我的名字!第703章 身股經營法和四不投第646章 咦!好了,我中了!第897章 萬曆第五大案,誠臣張居正之錯第736章 毒過潘金蓮第二百七十七章 漫不經心的炫耀第808章 敗則懷恨在心,勝則反攻倒算第363章 多大點事兒?張居正兜得住!第635章 殺頭的小案子而已第414章 贓吏貪婪而不問,良民塗炭而罔知第一百六十八章 罵人不揭短,爲什麼要罵人?第二十一章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第386章 徐階威脅朕!第566章 百姓日用方是道第672章 大明皇帝也幹了!第399章 天欲墮,賴以拄其間;道近隳,問誰第一百四十二章 人無橫財不富,馬無夜草不肥第456章 借還是不借,這是一個問題第998章 熬老頭戰術雖然無恥,但是有用第888章 遍地哀鴻滿地血,無非一念救蒼生第289章 你問朕是什麼人?朕的名字不可探聞第三十三章 狼、虎、龍第543章 鼎建大工裡的蠅營狗苟第三十一章 張居正的新《陳五事疏》第645章 海瑞辭官第二百五十四章 有時候,反對,也是一種配合第二百二十六章 亂亡之禍,不起於四夷,而起於小民第693章 持續開拓,直到世界盡頭第319章 殺倭寇?酒管夠!第四十二章 對小皇帝的考成第698章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第二百三十二章 陛下比王謙還壞!第312章 條陳務虛儒生共疾疏第894章 你說的讓大明再次偉大,包括我們嗎第751章 迴音壁困境第505章 我們要做的就是,殺光海寇第二百零二章 權豪縉紳裡面的一股泥石流第807章 不夠忠誠第634章 都是大明皇帝慣的第900章 下地獄跟閻王爺說去吧!第660章 從來沒有成王敗寇,只有寇敗王成第二百三十二章 陛下比王謙還壞!第821章 人心裡的成見,就像一座大山第430章 不爲刀俎,即爲魚肉第一百九十三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爲有處有還無第521章 挨的罵越多,功勞就越大第426章 智者之屋的話療第653章 永昌門外人頭滾滾第358章 開海一念起,天地剎那寬第二百二十九章 至此,已是科學第926章 冬雷天響,鼓樓瓦落第958章 毀奇技以安民生第691章 鉅艦,讓蠻夷彬彬有禮第一百九十五章 思路清奇小皇帝第451章 殺人不一定要動刀第七十九章 罵了他,他還得謝謝咱們第二章 全是妖孽第687章 算清楚他們欠了朕多少錢!第535章 賤儒就是矯情第654章 沒有矛盾是鼎建大工不能解決的第593章 棚式暗挖之法第八十章 貪天之功,異代同憤第六十二章 隋珠彈雀,便殿擊球第938章 每一次的選擇,都有意義第一百二十四章 真誠就是最大的必殺技第440章 羊毛來了,韭菜就沒了第一百零五章 朕要學外語第889章 他們要的,朕給不了,也沒人給得了第663章 潞王殿下還是有些保守了第一百六十六章 你去把唐僧師徒除掉第530章 今天,明天,榮耀都屬於大明工匠!第487章 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墾荒蕪田第959章 大將軍來反腐?第980章 文明需要連續存在第360章 陛下這個樣子,都是你張居正教的!第574章 王次輔立身之本第一十二章 晉黨的條件,格外優厚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明和西班牙的共同困境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寧衛一切機宜,悉聽戚帥破格整理第738章 不補繳稅款,就傾家蕩產吧!第一百七十一章 新鄭公來去匆匆,寧遠伯入京面聖第798章 拿走你的銀子,冠上我的名字!第870章 民不加賦,而國用饒第334章 握緊手中的榔頭,敲碎他們的腦袋第997章 翰林院的文章,盡除空談之風第660章 從來沒有成王敗寇,只有寇敗王成第298章 我大明,天下無敵!第583章 來生修到你中原託生第357章 打碎了一個聚寶盆,就再建一個聚寶第二百八十章 朕倒是有個辦法第801章 行者歌,居者寧,椰海城第四章 皇權特許第二十五章 國覆,萬民爲種奴之禍第774章 皇帝沒錢了?
第490章 給大明當狗,是你想當就能當的?第一百四十四章 朕,唯利是圖!第981章 絕對不能讓老鼠上桌第747章 市場換技術?梨樹上長不出桃來第776章 關於皇家理工學院的人才分配第406章 給泰西一點小小的大明震撼第798章 拿走你的銀子,冠上我的名字!第703章 身股經營法和四不投第646章 咦!好了,我中了!第897章 萬曆第五大案,誠臣張居正之錯第736章 毒過潘金蓮第二百七十七章 漫不經心的炫耀第808章 敗則懷恨在心,勝則反攻倒算第363章 多大點事兒?張居正兜得住!第635章 殺頭的小案子而已第414章 贓吏貪婪而不問,良民塗炭而罔知第一百六十八章 罵人不揭短,爲什麼要罵人?第二十一章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第386章 徐階威脅朕!第566章 百姓日用方是道第672章 大明皇帝也幹了!第399章 天欲墮,賴以拄其間;道近隳,問誰第一百四十二章 人無橫財不富,馬無夜草不肥第456章 借還是不借,這是一個問題第998章 熬老頭戰術雖然無恥,但是有用第888章 遍地哀鴻滿地血,無非一念救蒼生第289章 你問朕是什麼人?朕的名字不可探聞第三十三章 狼、虎、龍第543章 鼎建大工裡的蠅營狗苟第三十一章 張居正的新《陳五事疏》第645章 海瑞辭官第二百五十四章 有時候,反對,也是一種配合第二百二十六章 亂亡之禍,不起於四夷,而起於小民第693章 持續開拓,直到世界盡頭第319章 殺倭寇?酒管夠!第四十二章 對小皇帝的考成第698章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第二百三十二章 陛下比王謙還壞!第312章 條陳務虛儒生共疾疏第894章 你說的讓大明再次偉大,包括我們嗎第751章 迴音壁困境第505章 我們要做的就是,殺光海寇第二百零二章 權豪縉紳裡面的一股泥石流第807章 不夠忠誠第634章 都是大明皇帝慣的第900章 下地獄跟閻王爺說去吧!第660章 從來沒有成王敗寇,只有寇敗王成第二百三十二章 陛下比王謙還壞!第821章 人心裡的成見,就像一座大山第430章 不爲刀俎,即爲魚肉第一百九十三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爲有處有還無第521章 挨的罵越多,功勞就越大第426章 智者之屋的話療第653章 永昌門外人頭滾滾第358章 開海一念起,天地剎那寬第二百二十九章 至此,已是科學第926章 冬雷天響,鼓樓瓦落第958章 毀奇技以安民生第691章 鉅艦,讓蠻夷彬彬有禮第一百九十五章 思路清奇小皇帝第451章 殺人不一定要動刀第七十九章 罵了他,他還得謝謝咱們第二章 全是妖孽第687章 算清楚他們欠了朕多少錢!第535章 賤儒就是矯情第654章 沒有矛盾是鼎建大工不能解決的第593章 棚式暗挖之法第八十章 貪天之功,異代同憤第六十二章 隋珠彈雀,便殿擊球第938章 每一次的選擇,都有意義第一百二十四章 真誠就是最大的必殺技第440章 羊毛來了,韭菜就沒了第一百零五章 朕要學外語第889章 他們要的,朕給不了,也沒人給得了第663章 潞王殿下還是有些保守了第一百六十六章 你去把唐僧師徒除掉第530章 今天,明天,榮耀都屬於大明工匠!第487章 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墾荒蕪田第959章 大將軍來反腐?第980章 文明需要連續存在第360章 陛下這個樣子,都是你張居正教的!第574章 王次輔立身之本第一十二章 晉黨的條件,格外優厚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明和西班牙的共同困境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寧衛一切機宜,悉聽戚帥破格整理第738章 不補繳稅款,就傾家蕩產吧!第一百七十一章 新鄭公來去匆匆,寧遠伯入京面聖第798章 拿走你的銀子,冠上我的名字!第870章 民不加賦,而國用饒第334章 握緊手中的榔頭,敲碎他們的腦袋第997章 翰林院的文章,盡除空談之風第660章 從來沒有成王敗寇,只有寇敗王成第298章 我大明,天下無敵!第583章 來生修到你中原託生第357章 打碎了一個聚寶盆,就再建一個聚寶第二百八十章 朕倒是有個辦法第801章 行者歌,居者寧,椰海城第四章 皇權特許第二十五章 國覆,萬民爲種奴之禍第774章 皇帝沒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