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3章 大明做事,過於霸道了!

再用掊克之臣,大明會不會亡國?

難說。

但不用掊克之臣,大明真的會窮死。

萬曆皇帝就沒什麼本事,沒錢了,也不想着整肅吏治、擴大稅基、生產資料再分配,啓用了無數的礦監,竭澤而漁,導致大明的稅基徹底萎靡,大明的財稅,就像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王崇古很清楚自己的職能,聚斂的掊克之臣,但在是否要擴大官廠權力這件事上,王崇古和張居正的態度高度趨同,哪怕是弄個僵化的九頭蛇出來,也不要弄個一定會尾大不掉的龐然大物出來。

這樣實在過於危險了。

無論是對大明,還是對王崇古自己,都很危險。

戶部的王國光、張學顏互相交頭接耳的攀談了一番,最終確定了西直門煤市口被收歸官有之後,歸屬戶部,這是戶部權力的一次擴張,同樣也意味着責任。

朱翊鈞本來打算是讓王崇古清理門戶,他在硃批裡說的也很明白,賤儒在放屁,但最後廷臣們形成了一致決定的時候,朱翊鈞也選擇了認同,在奏疏的浮票上下了印,通過了這份廷議內容。

這就是廷議,朱翊鈞的意見很重要,廷臣們的意見也很重要,在確保方向正確的前提下,讓決策儘量考慮到社會的各個階級的承受能力,制定出不那麼完美,但能夠推行的政令。

“泰西特使黎牙實奏聞要回泰西了,陛下,臣不看好,還是不要放歸的好。”萬士和說起了另外一件事,在大明十二年的泰西使者黎牙實要回家,因爲索倫犯下了重罪要被斬首,需要一個人稍微調和一下。

黎牙實這個人選當然合適,但他會死,黎牙實作爲鴻臚寺的通事,是萬士和的下屬,明知必死的局面,還讓黎牙實前往,萬士和做不出來。

“黎牙實覺得朕的聖旨能保得住他,以爲作爲大明遣泰西的特使,就能活下去,這是一種錯覺,在大明待久了的錯覺。”朱翊鈞看着萬士和十分肯定的說道。

大明皇帝聖旨的效力,只在大明腹地有效,出了腹地,到了長崎總督府、呂宋總督府,也都是和當地分封的總督商量着來,大明水師輻射之地,就是聖旨有效的區域。

泰西歸神管,聖旨不管用。

“但這是黎牙實個人的選擇,朕只能祝福他好運了。”朱翊鈞也有些無奈的說道:“其實黎牙實自己也清楚,請朕的聖旨,不過是爲了說服他自己罷了。”

“泰西有盜火者傳說,普羅米修斯把火種從神那裡偷到了人間,被神用枷鎖束縛在高加索山上,永遠無法入睡,膝蓋不能彎曲,胸口還有一枚金剛石的釘子,日夜折磨着他,每天都會有一隻鷲鷹,啄食他的肝臟,承受身體被啄食再生的輪迴之苦。”

“黎牙實又不傻,自己騙自己罷了。”

“臣遵旨。”萬士和思索了許久,最終還是選擇了放黎牙實回去,索倫指責黎牙實是個叛徒,而黎牙實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了他從未背叛過生養他的土地,他的君王。

無論在什麼文化之中,叛徒、二鬼子、貳臣賊子都是不受尊重的。

其實仔細評估一下風險,黎牙實真的偷東西回去,也偷不了什麼,五桅過洋船賣了那麼多,西班牙的造船業又不弱,但遲遲沒能仿造出來,這就是結果,黎牙實帶什麼回去,都沒有實現的基礎,而且黎牙實也不是大工匠,對技術類的並不熟悉。

朱翊鈞決定放歸黎牙實。

“牛痘的推廣遇到了阻力,目前願意主動接種的少之又少,不過京堂百姓,都在等着綏遠的實驗結果,如果效果好的話,想來推廣不是什麼難事了。”戶部尚書張學顏,彙報了關於牛痘的推廣,不學數理化,處處是魔法的時代裡,牛痘法的推廣,非常困難。

這是意料之中的事兒,解刳院對此早有預料,龐憲前往綏遠,也是因爲一定會被質疑。

這很正常,在這個年代,還有人專門捕番夷,賣番肉,一斤二十文,將番肉熬成油,一兩也是二十文,說是能治病,官府示禁,而民亦不從也,朝廷禁絕番肉、番油、番膏還被百姓反對,最後強力執行了下去。

所以牛痘法,會被視爲‘魔法’的一種,被朝士們所抵制,也實屬正常現象。

這年頭的‘魔法’實在是太多了些。

“蒙兀兒國特使沙阿買買提送上了國書,蒙兀兒國國王阿克巴,向陛下問好,主要是爲了詢問棉花生意和東籲戰場問題。”禮部尚書沈鯉,說起了沙阿買買提,喜歡扔錢袋子的沙阿買買提,也不是整天在前門樓子聽評書,屁事不幹,呈送國書這種事,還是要做的,畢竟是特使。

但他一年能上兩次班,能上滿四個時辰,就了不得了。

大明和蒙兀兒國的生意,主要是大明進口棉花出口棉布、進口硝石出口火藥,這是大明和蒙兀兒國最大的兩項生意,阿克巴每次國書都要感謝大明皇帝的慷慨和仁慈,其言談極盡諂媚,畢竟阿克巴當二道販子,真的賺麻了。

而這次,阿克巴在國書裡對東籲戰場表示了擔憂。

莽應裡、嶽鳳聯合雲南生苗悍然發動了對大明的進攻,甚至攻破了關隘直逼大理,大明開始反擊之後,戰場的推進十分的緩慢,但足夠的堅定,讓莽應裡在東籲的威望大跌,又因爲常年征戰窮兵黷武帶來的種種矛盾,隨着戰敗直接爆發。

兵者不祥之器,不得已而用之。

勝負是兵家常事,沒有人可以一直贏,窮兵黷武的結果就是隻能一直贏,只要輸一次,那麼被勝利所掩蓋的內部矛盾,就會集中爆發,所以只要發動戰爭,就必須傾盡全力的獲得勝利,壓上所有。

大明還沒有打到東籲城,反倒是東籲城裡自己亂起來了。

東籲城內發生七次較大規模的動盪,其中光是武裝政變就發生了三次,還有四次是活不下去的普通平民,揭竿而起的搶燒活動,而且由東籲城引發的動亂,正在向整個東籲擴張的趨勢。

阿克巴不是什麼聖人,他是突厥化的蒙古人,在他眼裡可從來沒什麼平民,他主要擔心這樣愈演愈烈的動盪,影響到了蒙兀兒國,最重要的是不能影響到棉花的種植,這可是白花花的銀子。

所以,阿克巴寫了國書詢問大明皇帝,什麼時候能打完,直接天兵推進,滅了東籲,阿克巴擔憂東籲騷亂的影響,更擔心影響到了棉布生意。

大明不會因爲阿克巴對東籲的詢問,就改變既定的策略,禮部也擬定的國書,進行回函。

廷議仍在繼續,這次泰西來的使者依舊是西班牙索倫、葡萄牙馬爾庫斯、英格蘭則是換了一個叫喬恩·亨利的人,法蘭西的使者是一個亨利三世的男寵,這讓禮部非常的不滿,但也沒辦法,法蘭西真的沒人可派了。

“陛下,羅剎國的察罕汗送來了國書。”沈鯉說起了一個新的使節,來自沙俄的沙皇的問候。

羅剎國是當下大明對沙俄的翻譯,自元朝時候知道俄羅斯大公的存在之後,各種譯名層出不窮,羅剎、羅車、羅沙、羅斯等等,都是大明對沙俄的稱呼,而察罕汗一詞,也是自元朝就有的稱呼,意思是白人的可汗。

大明對羅剎國並不熟悉。

這都是大明對沙俄的翻譯,其實人家沙俄宣稱是羅馬的繼承者,察罕汗的翻譯也不準確,應該是‘凱旋將軍和獨裁者’,送來國書的是伊凡四世,也是沙俄的第一位沙皇。

朱翊鈞打開了一式五份,由俄文翻譯成了拉丁文、西班牙文和意大利俗文,再由拉丁文翻譯成了漢話的國書。

這是一份國書,同樣也是一份訃告,伊凡四世在下定決心派遣使者來到大明的時候,已經重病,在國書由使者攜帶,前往羅馬教廷的時候,伊凡四世已經重病不起,也就是說,國書的內容其實並不重要。

沒有人能管得住死後之事,無論生前多麼的偉大。

國書裡用誇張的語氣,形容了伊凡四世一生的功績。

“這名頭比朕還要長!”朱翊鈞看了一頁,全都是名頭。

獨裁者名號就有五個,沙皇的名號有十一個,大公的名號有五個,王公的名號有十四個,全北域君主的名號有十一個;領主的名號有八個;公爵的名號有八個。

就這國書的第一頁,寫滿了名號。

朱翊鈞的名號就簡單多了,在所有國書裡,朱翊鈞的名號就一個,大明皇帝。

就這四個字就夠了,就這四個字就足夠換來所有人的尊重了。

羅剎國搞這麼多花裡胡哨的東西堆砌在一起,只能說顯得非常心虛,希望用這種花裡胡哨的而且切實的名號,來換得大明朝廷的尊重。

朱翊鈞看完了國書,並沒有無聊到弄一個對等的名號進行迴應,而是以大明皇帝爲主體,做了回信。

要搞朱翊鈞也能這麼做,就是顯得非常有幼稚而已,當初大漢和匈奴誰也奈何不了誰的時候,彼此就在擡頭上進行較量,一次比一次長,非要壓對方一頭,就跟農戶建房,非要比別人家高一磚才行。

朱翊鈞對這種近乎於鬥氣一樣的兒戲,並不熱衷。

廷議冗長,有些重要的事兒,需要認真商議,有些則是一筆帶過,不是每一件鬧到文華殿上的事兒,都需要明公們費盡心思的處理。

結束廷議後的大明皇帝前往了北大營操閱軍馬,李如鬆依舊爲王前驅,來到了通和宮接陛下前往北大營,自從戚繼光封爵之後,來通和宮接駕的都是李如鬆。

戚繼光手裡端着一把平夷銃,只不過這把平夷銃,是一把全新型號的平夷銃。

“這把平夷銃裡帶有螺旋膛線,用的是六錢火藥,採用燧發機,帶有二十倍的瞄具,在室內,可以打到一百二十步以上,室外則是一百步,因爲室外有風。”戚繼光簡單介紹了一下新的平夷銃,除了多麼瞄具之外,還多了一個前支架,而擊發的方式,也分爲臥式、半跪和立式三種。

前支架,就是臥式時使用,會更加精準。

而在槍機上多了一個保險栓,在沒有拔掉保險栓之前,是無法擊發的,最大的保證了填藥行軍的安全性。

射程、精準、穿甲等多個方面,有了極大的提升,這次平夷銃的彈丸是尖銳的銅彈,和過往的鉛子完全不同。

銅彈是最好的彈丸,但大明缺銅,所以只能選擇鉛或者鐵。

戚繼光也沒多廢話,以立式進行了展示,一百二十步的距離,槍槍命中了靶心,而且因爲室內的原因,一共十槍,每槍皆中人型靶的靶心,而後戚繼光又將瞄具拆下,使用三點一線的機瞄進行了射擊,仍舊是十槍皆中靶心。

戚繼光將平夷銃收拾好,才站了起來,尊重軍械就是尊重自己的生命。

戚繼光笑着說道:“一個訓練有序的銳卒,持有此類平夷銃,不攜帶瞄具的情況下,也可以精準命中敵人。”

“一個十人隊,配一把平夷銃足矣,因爲戰場上,更多的是鳥銃飽和式攻擊,來應對敵人的衝鋒,當然在清除高價值的目標時,平夷銃也會發揮奇效。”

戚繼光之所以拆掉了瞄具,是爲了向皇帝展示平夷銃的穩定性和可靠性,瞄具其實非常不方便攜帶,因爲瞄具比較金貴,玻璃的硬度其實並不是很高,比砂礫要低的多,瞄具沒有保護很容易磨花,而且不適合在戰場上長時間使用。

而機瞄就不同了,簡單、可靠、適用性廣而且同樣準確,這就是戚繼光對軍械的追求。

“李總兵啊,你看到了嗎?”朱翊鈞拍了拍平夷銃說道:“要是敵人手裡有這玩意兒,你帶着人衝鋒陷陣,牙旗一倒,那仗是打還是不打呢?”

建文戰神、靖難第一內奸、虎父犬子、靖難運輸隊隊長李景隆,是李文忠的兒子,而李文忠是朱元璋的外甥,雖然李文忠是親外甥,但李文忠的一生的戰績,堪稱彪悍,李文忠一生南征北戰立下了赫赫戰功,元順帝逃到了應昌,就是李文忠帶兵突襲,把元順帝打的繼續北逃。

但李文忠兒子李景隆在靖難之役中的表現,堪稱災難。

毫不客氣的說,沒有李景隆送,燕王朱棣能不能靖難成功都是個未知數。

在關鍵戰役,白溝河之戰中,李景隆所率官軍,穩紮穩打眼看着就要擊退南下的燕軍了,結果一陣大風起,牙旗被大風折斷,戰局立刻變成了一邊倒,所有人都以爲李景隆被燕王給殺了,軍心立刻渙散了起來。

牙旗怎麼倒的衆說紛紜。

比如朱棣就曾經對旁人說,是他親自帶兵斬旗,但其實那會兒朱棣陷入了苦戰,坐下的馬匹受傷、連近戰用的長劍都劍鋒折缺,不堪擊,驅馬退去還被堤壩所阻攔不能再退,李景隆手下大將瞿能差一點就追上了朱棣。

比如李景隆見人就說,乃是奸細所爲,若非如此,燕王必被斬於馬下,此戰勝負如何尚未可知,這話還讓朱棣聽了去,因爲非議君上,被朱棣給褫奪了爵位,軟禁在了家中。

這話朱棣不愛聽,因爲李景隆說的不對,在白溝河之戰,即便是牙旗沒有倒下,瞿能、瞿良才也無法抓到或者殺掉他朱棣,因爲漢王朱高煦已經帶兵趕到,擊退了瞿能、瞿良才所部,並且朱高煦親自將瞿能斬下馬去,日暮時分,朱高煦所部更是將瞿能的兒子瞿陶斬殺。

牙旗被大風吹倒,就成了唯一的結論,這樣一來,符合朱棣登基天命所歸。

李如鬆打仗很喜歡衝鋒在前,武瘋子一樣,朱翊鈞也是提醒李如鬆不要衝動,作爲帝國冉冉升起的將星,未來京營的總兵,李如鬆必須要穩重,他作爲主帥,就是高價值目標。

“放眼望去,寰宇之下只有大明有這等神兵利器,何懼之。”李如鬆嘴硬了一句。

“李如鬆,驕兵必敗!”戚繼光十分生氣的看着李如鬆教訓道,李如鬆已經改了很多,但仍然改不了這種不穩重的形象,這如何能做大明的大將軍,如何能讓陛下放心!

“戚帥不必生氣,李總兵完全可以用一句臣謹遵聖誨這種套話來糊弄朕,但他怎麼想怎麼說,這就是真誠,大明臣子要都是李總兵這樣的,那朕在宮裡天天睡大覺就可以了。”朱翊鈞滿臉笑意的說道。

李如鬆這個性格,朱翊鈞非常喜歡,有話直說,他是軍伍中人,要是和文臣一樣玩起了虛應其事,把什麼話都藏在心裡,朱翊鈞就要反思自己了,作爲一個每天都到北大營操閱軍馬的君王,帳下大將心裡有話不敢說,不能說,那纔有問題。

朱翊鈞想了想說道:“泰西因爲沙漠雄鷹薩拉丁的崛起,失去了耶路撒冷這個永久的聖地。”

“在南宋淳熙二年,泰西教廷決定進行第三次十字軍東征,這次的東征,由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紅鬍子巴巴羅薩、英格蘭獅心王理查、法蘭西國王狡詐菲利普牽頭,是一場規模盛大的東征,徵召十字軍超過了三十萬人,其中有七萬騎士組成的精銳。”

“沙漠雄鷹薩拉丁不過與萬餘人罷了。”

“其中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巴巴羅薩,就率領了三萬騎士,七萬的扈從,消息傳出,佔領了聖城耶路撒冷的薩拉丁十分緊張,巴巴羅薩帶領大軍親自出徵,行至薩列法河(格克蘇河),當時的大臣都勸巴巴羅薩不要騎馬渡河,此時的巴巴羅薩已經六十八歲了,騎馬渡河,很容易出問題。”

“但巴巴羅薩不聽,仍然執拗的要親自騎馬渡河證明自己的勇武仍在,結果馬失前蹄,摔倒在了岩石上,並且淹死在了河裡。”

“狡詐菲利普退出了東征,只有獅心王理查繼續前進,此時東征的大軍只剩下八千人了,而理查的東征並沒有持續多久,就因爲弟弟的叛亂,不得不回國平叛去了,最終沙漠雄鷹薩拉丁獲得了聖城。”

聖城在泰西擁有極其崇高的地位,第三次十字軍東征聲勢浩大,卻以這樣的結局收尾,令人唏噓不已。

歷史裡有很多的偶然性,影響深遠。

作爲高價值目標,就要有高價值目標的覺悟,李如鬆不是邊方的一員悍將,而是帝國的柱石之一,朱翊鈞不通軍務,但戚繼光下令把總以上不得衝鋒陷陣,之所以要下這樣的禁令,是因爲親自帶兵衝鋒十分常見。

“好吧,陛下,臣其實已經改了很多了。”李如鬆無奈,戰鼓起、號角吹,金戈鐵馬之時,不能親自衝鋒陷陣,對於李如鬆而言,的確是一個折磨,這種武瘋子,其實對自己的命並不看重,青山處處埋忠骨,戰場上馬革裹屍從來不是恥辱。

在皇帝操閱軍馬揮汗如雨的時候,泰西諸國遣大明特使係數抵達了四夷館,在四夷館內,在特使聚集的地方,例行的酒會開始了,爲了防止發生淫縱之事,就會現場比往年多了許多緹騎的身影,推杯換盞可以,玩紅毛番、金毛番也沒問題,但大庭廣衆之下,不行。

哪怕是關起門呢。

酒會上各國使者的情緒非常低迷,因爲智者索倫被皇帝斬首在了菜市口,大明甚至沒有讓刑部尚書去監刑,而是讓一個侍郎前往驗明正身,一次斬首示衆超過了一百二十七人,凡是參與到搬運阿片的水手,也一起被大明皇帝給斬首了。

“到了大明的地界,就要遵守大明的律法,不肯遵守大明律法的不是使者,而是仇敵,各位使者應該知曉這一事實,在大明的地界,理當遵守大明的律法。”高啓愚站在酒會的中間,對着四方說道。

喬恩·亨利大聲的問道:“那大明使者違背了我們的法律,又當如何?”

“自然是以大明律法爲準。”高啓愚理所當然的說道:“大明遣泰西的使者犯下了任何的過錯,理當由陛下來問責,任何膽敢攻擊、羈押、威脅大明使者的行爲,都會被視爲挑釁,就要承擔大明的怒火。”

“在大明的地界要以大明律爲準,大明的使者違背了我們的律法,也要以大明律法爲準嗎?”喬恩憤怒的說道:“大明做事,過於霸道了!”

高啓愚搖頭說道:“這不是霸道的問題,而是按照道德標準而言,大明律法要遠比英格蘭的律法嚴格,至少大明不會搞出私掠許可證這種人神共棄的律法來,倫敦無論是環境,還是道德,都是惡臭,喬恩,你說呢?”

“哈哈哈!”

黎牙實帶頭大笑了起來,高啓愚的拉丁文非常標準,出使的使者都精通拉丁文,所以立刻引起了鬨笑,高啓愚的回答也是事實,大明的律法可比英格蘭的律法更加嚴苛。

這裡其實還有個諧音梗,喬恩(john)在拉丁文裡的意思:廁所。

所以高啓愚一語三關,這一句話罵了喬恩這個特使本人,罵了倫敦的惡臭,也罵了英格蘭的道德低劣如同廁所一樣滂臭。

“我…”喬恩被罵的有點懵,這個外交官的嘴,實在是太過於厲害了一些。

黎牙實知道,其實私底下高啓愚罵的更兇,高啓愚可是親自去過倫敦的,對於倫敦的評價,高啓愚就兩個字,滂臭。

高啓愚去過那麼多泰西的城池,倫敦最臭…

雖然喬恩一直在不停的說着什麼他的名字來源於聖經,但並沒有引起人們的憐憫。

高啓愚沒有逗留太久,他就是警告各國使者遵守大明法律,而後就馬上離開了,這裡不是說話和談判的場合,高啓愚並不想跟他們推杯換盞,馬爾庫斯因爲和大明極爲特殊的關係,也和高啓愚一起離開了。

親疏有別。

“感謝大明緹騎縝密的調查,調查清楚了真相,找到了真兇,否則我就是跳進黃河也洗不清了。”馬爾庫斯表示了自己對緹騎的感謝,查案的緹騎非常的專業,抽絲剝繭的找到了索倫這個幕後真兇,洗刷了馬爾庫斯的嫌疑。

泰西對大明的確是白銀淨流出,是貿易逆差,但作爲二道販子的葡萄牙,賺的盆滿鉢滿。

“我要介紹一個人給高少卿認識,他是巴西總督,佩恩·德·若昂。”馬爾庫斯十分誠懇的說道:“我們在巴西擁有許多的殖民地,這位佩恩·德是安東尼奧殿下的朋友。”

“看起來,安東尼奧這個國王做的並不是非常順利。”高啓愚眉頭一皺,放下了茶杯,意味深長的說道。

“真的是什麼都瞞不過高少卿的慧眼,的確如此。”馬爾庫斯由衷的說道。

這個佩恩·德,的確是巴西總督,但一直不支持、不認可安東尼奧國王地位,是葡萄牙海外殖民地總督裡,最是反對安東尼奧做國王的,而這一次佩恩·德作爲副使,也是安東尼奧對國內貴族的妥協。

“佩恩·德爲何要和安東尼奧和解?還不是看到了大明商貨在里斯本集散,所以纔會選擇支持,馬爾庫斯,你和安東尼奧一定要擦亮眼睛,這種毒蛇一樣的人,會隨時反咬一口,他們不是忠誠於信念、道德、君王,而是忠誠於金錢。”高啓愚十分鄭重的提醒馬爾庫斯。

就馬爾庫斯和安東尼奧爲大明帶來了那麼多的種子這一件事,就值得高啓愚尊重他們了,哪怕是投其所好的拍皇帝的馬屁,但大明作爲傳統的農業國,農桑仍爲本務。

“反覆小人而已,不值得信任,但這天底下,這樣的人也最多。”馬爾庫斯對高啓愚的提醒十分認可。

“那就見見吧。”高啓愚面色平靜的說道。

第359章 大明不是讓他們喜歡的,是讓他們怕第899章 諸惡皆非惡,公義非人心第560章 我們泰西應該聯手抗明!第549章 奇觀:正衙鐘鼓樓第628章 敵在本能寺!第766章 布衣之怒,伏屍二人,流血五步第567章 荒地無人耕,起耕有人爭第774章 皇帝沒錢了?第689章 《論奸臣的自我修養》第831章 查士丁尼瘟疫第919章 附庸之民,命不由己,運系他人第582章 輕徭薄賦害窮民,與民休息多虛耗第926章 冬雷天響,鼓樓瓦落第一百三十七章 只要價錢合適,靈魂都能出賣給惡魔第919章 附庸之民,命不由己,運系他人第667章 天下奇聞碑第568章 大明在倭國的廠衛在倭京都地檢特搜第403章 謀國者以身入局,舉正旗勝天半子第一百九十八章 苦一苦權豪縉紳,罵名張居正來擔第389章 人心思動,則天下傾危第792章 要學會正確使用首輔第881章 誰贏了,他們就幫誰第一百五十四章 永定毛呢廠第667章 天下奇聞碑第479章 通和宮的那個通和第929章 劫富濟貧的合理性第394章 把努爾哈赤送進解刳院去第792章 要學會正確使用首輔第376章 陽,太陽升起第343章 藥不對症,就換方子第381章 君子之惡,小惡爲大惡推薦一本書:《哥哥我要招安大宋》第618章 人力可勝天,天棄人不棄第322章 他們那裡不適合種地第704章 一個違背祖宗成法的艱難決定第823章 讓寧遠侯賠他一文錢好了第704章 一個違背祖宗成法的艱難決定第二百五十八章 名義上的家人,變成真正的家人第893章 就是一鍋夾生飯,朕也只能吃了第621章 至死方休的戰爭第906章 我明白了,你是在等黃巢吧?第二百三十三章 大明版的解放奴隸宣言第462章 勞動使人自由第927章 千峰鑿破通天路,萬壑填平貫隴途第595章 陛下,這聽起來很難理解第885章 寰宇分工,必以大明爲樞軸第962章 銳卒來了,青天就有了!第467章 大明突破困局的唯一契機第433章 戰爭只是暫停,從未結束第544章 大明神劍的磨刀石第923章 奸臣是奸,不是蠢!第一百三十九章 六冊一賬,收付記賬法第297章 屎盆子都嫌他臭第二百八十二章 陛下說完了,可有人有異議?第一百八十七章 戚帥,張四維他欺負朕!第二百七十五章 戌時三刻夜襲敵營第753章 去遼東填大水泡子吧!第738章 不補繳稅款,就傾家蕩產吧!第826章 倘宴席不列,則鼎俎是供第321章 陛下何故謀反?第一百四十章 大明,被命運扼住了喉嚨第491章 坑了他張居正,張居正還要說謝謝第721章 皇帝的旨意不是無所不能的第529章 不想當國王的院長不是好船長第895章 讀書如同越關山,一步一臺階第432章 對北虜的全新玩法第983章 忠誠度測試第一百四十九章 少年組天下第一高手朱翊鈞第908章 豪右尚困於權鬥,黔首何堪於苛政第980章 文明需要連續存在第一百一十七章 小皇帝怒斥東林元老第969章 滿紫北極天樞星,滿綠天槍上將星第910章 侯於趙只是怪,不是壞第555章 欠陛下的債,還不完,根本還不完第692章 隨時準備三堂會審伽利略第852章 不能爲了贏而贏第814章 稚頸凝血驚寇破,滄波葬逆孤旌揚第425章 大明律,不保護泰西番夷第315章 文華殿裡,喜氣洋洋第一百五十五章 獨夫?朕就是獨夫!第384章 稚童舞利刃,傷己傷天下第811章 篳路藍縷以啓山林,撫有蠻夷以屬華夏第329章 京師第二闊少第517章 大明水師閱艦式第708章 凍死不折屋,餓死不虜掠第451章 殺人不一定要動刀第890章 當商品不能順利通過國界,軍隊就會第743章 不太符合邏輯 卻符合現實的忠誠第799章 朕就一句話,一切拿白銀說話!第938章 每一次的選擇,都有意義第二百四十二章 張先生的軟肋第290章 你拿這個來考驗朕,朕怎麼可能經受第979章 山川隱現城邦固,玉音乍落銀山獻第586章 當總量第一的時候,陛下開始談人均第853章 勿以贏小而不麻第一十六章 殺人需用利刃第八十八章 元輔先生,朕帶你去看彩虹第一百七十一章 新鄭公來去匆匆,寧遠伯入京面聖第一百五十三章 活在當下,何不貪歡?第555章 欠陛下的債,還不完,根本還不完
第359章 大明不是讓他們喜歡的,是讓他們怕第899章 諸惡皆非惡,公義非人心第560章 我們泰西應該聯手抗明!第549章 奇觀:正衙鐘鼓樓第628章 敵在本能寺!第766章 布衣之怒,伏屍二人,流血五步第567章 荒地無人耕,起耕有人爭第774章 皇帝沒錢了?第689章 《論奸臣的自我修養》第831章 查士丁尼瘟疫第919章 附庸之民,命不由己,運系他人第582章 輕徭薄賦害窮民,與民休息多虛耗第926章 冬雷天響,鼓樓瓦落第一百三十七章 只要價錢合適,靈魂都能出賣給惡魔第919章 附庸之民,命不由己,運系他人第667章 天下奇聞碑第568章 大明在倭國的廠衛在倭京都地檢特搜第403章 謀國者以身入局,舉正旗勝天半子第一百九十八章 苦一苦權豪縉紳,罵名張居正來擔第389章 人心思動,則天下傾危第792章 要學會正確使用首輔第881章 誰贏了,他們就幫誰第一百五十四章 永定毛呢廠第667章 天下奇聞碑第479章 通和宮的那個通和第929章 劫富濟貧的合理性第394章 把努爾哈赤送進解刳院去第792章 要學會正確使用首輔第376章 陽,太陽升起第343章 藥不對症,就換方子第381章 君子之惡,小惡爲大惡推薦一本書:《哥哥我要招安大宋》第618章 人力可勝天,天棄人不棄第322章 他們那裡不適合種地第704章 一個違背祖宗成法的艱難決定第823章 讓寧遠侯賠他一文錢好了第704章 一個違背祖宗成法的艱難決定第二百五十八章 名義上的家人,變成真正的家人第893章 就是一鍋夾生飯,朕也只能吃了第621章 至死方休的戰爭第906章 我明白了,你是在等黃巢吧?第二百三十三章 大明版的解放奴隸宣言第462章 勞動使人自由第927章 千峰鑿破通天路,萬壑填平貫隴途第595章 陛下,這聽起來很難理解第885章 寰宇分工,必以大明爲樞軸第962章 銳卒來了,青天就有了!第467章 大明突破困局的唯一契機第433章 戰爭只是暫停,從未結束第544章 大明神劍的磨刀石第923章 奸臣是奸,不是蠢!第一百三十九章 六冊一賬,收付記賬法第297章 屎盆子都嫌他臭第二百八十二章 陛下說完了,可有人有異議?第一百八十七章 戚帥,張四維他欺負朕!第二百七十五章 戌時三刻夜襲敵營第753章 去遼東填大水泡子吧!第738章 不補繳稅款,就傾家蕩產吧!第826章 倘宴席不列,則鼎俎是供第321章 陛下何故謀反?第一百四十章 大明,被命運扼住了喉嚨第491章 坑了他張居正,張居正還要說謝謝第721章 皇帝的旨意不是無所不能的第529章 不想當國王的院長不是好船長第895章 讀書如同越關山,一步一臺階第432章 對北虜的全新玩法第983章 忠誠度測試第一百四十九章 少年組天下第一高手朱翊鈞第908章 豪右尚困於權鬥,黔首何堪於苛政第980章 文明需要連續存在第一百一十七章 小皇帝怒斥東林元老第969章 滿紫北極天樞星,滿綠天槍上將星第910章 侯於趙只是怪,不是壞第555章 欠陛下的債,還不完,根本還不完第692章 隨時準備三堂會審伽利略第852章 不能爲了贏而贏第814章 稚頸凝血驚寇破,滄波葬逆孤旌揚第425章 大明律,不保護泰西番夷第315章 文華殿裡,喜氣洋洋第一百五十五章 獨夫?朕就是獨夫!第384章 稚童舞利刃,傷己傷天下第811章 篳路藍縷以啓山林,撫有蠻夷以屬華夏第329章 京師第二闊少第517章 大明水師閱艦式第708章 凍死不折屋,餓死不虜掠第451章 殺人不一定要動刀第890章 當商品不能順利通過國界,軍隊就會第743章 不太符合邏輯 卻符合現實的忠誠第799章 朕就一句話,一切拿白銀說話!第938章 每一次的選擇,都有意義第二百四十二章 張先生的軟肋第290章 你拿這個來考驗朕,朕怎麼可能經受第979章 山川隱現城邦固,玉音乍落銀山獻第586章 當總量第一的時候,陛下開始談人均第853章 勿以贏小而不麻第一十六章 殺人需用利刃第八十八章 元輔先生,朕帶你去看彩虹第一百七十一章 新鄭公來去匆匆,寧遠伯入京面聖第一百五十三章 活在當下,何不貪歡?第555章 欠陛下的債,還不完,根本還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