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同勢則附,同利則趨,同害則避

朱翊鈞看着張居正開始轉移話題,也知道自己的這一錘子已經在張居正的思想鋼印上,砸出了一個裂縫,過猶不及,讓張居正自己慢慢想明白這個問題,再回答自己纔是。

張居正先帝臨終所委託的輔弼大臣,在皇帝陛下有疑惑的時候,作爲帝師,張居正必須回答問題。

而張居正也要回答自己心中的疑問,這是一個君子的自我修養。

知行合一中的知,楊博講的非常清楚是知,知,既是名詞,也是動詞,既是知道的知,也是認知的知。

更加準確的描述,知行合一中的良知,是在心中文、踐履行、心安忠、真信實的成長中,不斷的探索關於事物本質、整體、內部聯繫和事物自身發展規律的認知。

王陽明的心學中的知行合一,是思維發展的過程,是以探索事物本質爲內容,以揭示事物發展規律爲目標,在實踐的基礎上,對世界感性的、理性的認知活動。

知行合一,是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思維發展過程,是一個循環往復、且在螺旋向上的思維發展過程,這種過程就是人類思維本質特性,辯證性。

簡略而言,知行合一所表現出的辯證性,是人類對真理孜孜不倦的追求,是力圖用自己已經擁有的知識,去突破自己的經驗界限,追求真理。

張居正作爲帝師,要回答陛下的疑惑;

同樣,張居正作爲君子,要直面心中的疑慮,否則那就是餒弱。

“謝元輔先生解惑。”朱翊鈞站起身來,欠了欠身子,表示自己對講筵學士張居正的感謝。

“臣愧不敢當。”張居正頗爲恭順的行禮,他真的很慚愧,陛下的那些問題,他沒有真正的爲陛下解惑。

“恭送陛下。”張居正再俯首送別了離開了文華殿的陛下。

五月正午的陽光變得耀眼了起來,他沐浴在春光之中,回頭看了一眼文華殿,這個他平日裡只要一擡頭就能看到的公器所在。

正午的陽光照的人眼暈,文華殿突然變得格外的巨大,敞開的大門裡,幽深的宮廷,似乎變成了一個擇人而噬的怪物,如同一個血盆大口一般,似乎要將他撕裂成粉碎,而張居正的內心一直有個聲音,在不停的叫囂着靠近祂,思考祂、認知祂!

在宮廷的最深處,似乎盤踞着一個令人恐怖的、不可直視的、不可描述的怪物。

這個怪物會砸爛張居正這一輩子以來的所有認知,會毀掉張居正的一切良知,毀掉他這麼多年建立的牢固的思維界限。

這個怪物逐漸變得可以名狀,一個十歲人主,他卻有着一個陽光開朗的外表。

十歲孩子的疑慮天然而淳樸,而正是這種天然和淳樸,才能發出了令人窒息的提問。

子不語怪力亂神,張居正稍微搖了搖頭,文華殿逐漸恢復了本來的面目,宮廷之內變得一切如常。

張居正昨天有些着涼,才產生了這種亂七八糟的幻象,他沒有欺君,他在文華殿想用病遁逃脫陛下的追問,是真的偶感風寒。

皇宮裡四處都是小皇帝忙碌的身影,習武中汗流浹背的朱翊鈞換了身衣服跑去了寶岐殿,開始了每日的鋤大地,這一次的活動是整枝,有些薯苗長得太過於枝繁葉茂,需要皇帝去修剪,就像是晉黨太過於茂盛,需要剪除一些羽翼,讓他不那麼理直氣壯的爲非作歹。

王崇古不知道自己怎麼回到了全楚會館之內,他身上冒着冷汗,這一次張居正這四個波次的攻勢,讓王崇古險些沒有招架下來,張居正在文華殿上,但凡是再追擊下去,王崇古就要比楊博更早離開朝堂了。

“褫奪了金字誥命;大同總兵馬芳回鄉閒住;宣府大同兩地副總兵、參將,共十人被罷免徐行提問;最後時候,若非白圭留手,你絕對不會如此輕鬆過關。”楊博坐的安穩,看着王崇古面色複雜的說道。

王崇古沉默了片刻說道:“馮保真的是欺人太甚,羞辱朝臣!”

對王崇古傷害最大的不應該是張居正嗎?馮保也就是照慣例罵人而已。

楊博立刻反問道:“馮保這個宦官的話,固然可恨,但是你又如何反駁呢?多行不義必自斃,便是這個道理啊。”

“我們晉黨勢大,是爲了緩解宣大兩地兵兇戰危,朝廷需要倚仗,現在的晉黨,還是昔日之晉黨?”

王崇古攥緊了拳頭,而後慢慢鬆開,張四維從門外走了進來,這全晉會館,馬上就要是他的了,他自然可以如履平地,不打招呼就走到書房來。

“朝廷需要倚仗晉黨,是因爲宣大兩地兵兇戰危,咱們再讓宣大兩地兵兇戰危,那晉黨不就還是晉黨嗎?”張四維把手中的摺扇一收,傭奴趕忙給張四維端上了熱茶,打張四維進門,傭奴就已經在準備了。

楊博眉頭緊蹙的說道:“彼時朝中無善戰良將,現如今,朝中可是有戚帥鎮守薊州三鎮,你真當宣大兩地兵兇戰危,朝廷就必須要倚仗晉黨嗎?”

張四維卻滿不在乎的說道:“我的舅舅啊,你總是侷限在你的良知之內,這是在宣府大同打的仗,戚繼光就是再兇,還能打的贏?他的南兵吃不飽飯,還能打的贏勝仗?”

“到時候朝廷還不是要依靠我們晉黨?再說了,鼓譟言官上諫,離間一番宮中和元輔、戚帥的關係就是了。”

“人都會有疑慮的,戚帥這麼能打,陛下尚在沖齡,真真假假的消息一散佈,宮裡自然疑慮。”

楊博沉默了,他的確不如張四維壞,張四維就是那種壞到了極致,那種極端的利己者。

楊博感慨萬千的說道:“孔子謂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古人誠不欺我。”

張四維略顯有些煩躁,兩手一攤說道:“瞧舅舅這話說的,我們現在八佾舞於庭,那張居正就沒有了嗎?到時候他一家獨大,你猜他會不會做的更過分?什麼君子,什麼小人,都是無稽之談,同勢則附,同利則趨,同害則避,同惡則斥,這樣才穩固。”

“人心都是會變的,利益卻不會變,舅舅說,是不是這個理兒?”

張四維很擅辯,楊博也不想辯,這一場辯論,便戛然而止了。

“麻貴、麻錦等十人過不幾日就要押解入京,徐行提問,咱們是不是想想辦法,救一下咱們的人?如果咱們的人,咱們都不救,豈不是要散夥了?”王崇古說起了另外一件事。

金字誥命、大同總兵馬芳,這都是面子,麻貴、麻錦這十個參將,必須要救,這是裡子。

換個總兵無妨,這些副總兵和參將全換了,纔是要命的事兒,參將之下的庶弁將們,一看這些貴人都倒了,花開蝶滿枝,樹倒猢猻散,人間常態。

晉黨花開的時候,蝴蝶飛滿枝,這不就是同勢則附,同利則趨?

樹倒下的時候,猢猻一鬨而散,這不就是同害則避,同惡則討?

“兵兇戰危就是了。”張四維笑着說道:“這春天快結束了,北虜散處迤北,人不耕織,地無他產,用度全無,氈裘不奈夏熱,生鍋破壞,百計補漏,胡虜,到了南下的時候了,邊釁一起,豈能臨陣換將?”

楊博面色劇變,一甩袖子,厲聲說道:“伱們找死,別帶上我!”

“那舅舅說怎麼辦?”張四維笑着問道。

“我來想辦法吧,你們這種辦法,遲早有一天把晉黨全部送入解刳院去。”楊博無奈,他現在是黨魁,這些邊軍的軍將,還是要救一下的。

楊博沉思了許久,站起身來,反覆踱步之後,向着全楚會館走去,他要去找張居正求求情,張居正肯鬆手,這件事纔有辦成的可能,張居正不肯鬆手,那楊博也不會多做什麼。

他老了,管不了那麼多的事兒了。

全晉會館內,九折橋後的文昌閣內依舊是燈火通明,大明首輔張居正既沒有在註解四書五經,也沒有在侍弄自己的薯苗,只是靜靜的坐着,看着窗外,愣愣的出神。

遊七都嚇壞了,他家的先生十分忙碌,什麼時候回到了家,什麼都不做,只是愣愣的發呆?

“先生,楊太宰來了。”遊七低聲提醒道。

張居正的神思還沉浸在那個古怪的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問題上,等聽到了遊七的話,略顯茫然的看着遊七問道:“你說什麼?”

“楊太宰過來了。”遊七頗爲擔心的說道:“先生這風寒…”

“無礙,已經好了,我只是在想陛下的問題罷了。”張居正露出了一個笑容說道:“請楊太宰。”

張居正和楊博客套了一番今夜陽光明媚後,張居正打量着楊博說道:“太宰,朝中多有議論,說我張居正獨佔講筵,隔絕內外,不如給陛下講學之事,楊太宰來做?”

“我老了,不中用了,還是元輔先生來吧。”楊博一聽此言,趕忙擺手說道:“還是元輔先生來。”

葛守禮、王希烈、範應期沒認真看過侍讀學士們寫的講筵,楊博可是一字一句的看過,那絕對不是什麼好差事。

“太宰,今天陛下問我,楊太宰是君子還是小人,我不知如何回答,太宰來答吧。”張居正看着楊博,頗爲鄭重的問道。

第一百七十七章 鎮庫大錢真的很大第一百四十二章 人無橫財不富,馬無夜草不肥第607章 先生教得好,陛下學得好第377章 戰場上得不到的,談判桌上也休想第一百三十三章 申舊章飭學政,以振興人才第509章 狼真的來了,而且來勢洶洶第952章 軟弱和怯懦,只會獲得羞辱第683章 解刳院雅座一位第790章 人不婚宦,情慾失,人不衣食,君臣息第881章 誰贏了,他們就幫誰第二百五十五章 想辦法再借給他點兒第330章 震驚!大明皇帝居然爆金幣了!第一十七章 妖孽竟是我自己!第366章 帝皇的王座是黃金馬桶第一百八十二章 莫須有和意欲爲(爲盟主“人生那麼多不完美”賀!)第537章 藩鎮糧餉在地化第377章 戰場上得不到的,談判桌上也休想第533章 山東耆老無不懷念凌部堂第728章 戚繼光,你爲何不篡位!第903章 羣龍無首 大廈將傾之前的癲狂第二百七十一章 我只是收買了仙姑的侍女第974章 勢要豪右又被陛下做局了第971章 王崇古破內閣通天路,申時行怒斥翰第一十一章 幕後指使之人浮出水面第八十四章 富國以安天下,強兵以誅不臣(爲盟主“小飛毯”賀!)第一百二十五章 何嘗不是一種夫目前犯?第352章 格物院有祥瑞進獻第一百零八章 亂插蓬蒿箭滿腰,不怕猛虎欺黃犢第831章 查士丁尼瘟疫第一百九十五章 思路清奇小皇帝第601章 摸着侯於趙過河,循跡而行第九十二章 此物甚好,送於首輔先生使用第二百一十七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五十七章 君不君,臣不臣,天下大亂第415章 萬曆朝特色王化道路第336章 我本將心照明月無奈明月照溝渠第402章 海外開拓的規矩第751章 迴音壁困境第二章 全是妖孽第423章 若再有戰禍邊釁,朕必永清草原大漠第802章 日落計劃,新日運河第二百六十六章 用蘿蔔刻一個倭國國王的印綬第769章 不送人事,連唐僧都取不到真經第一百六十一章 克復大寧衛第791章 有功纔有慶賞,有過必有威罰第448章 在死亡的邊緣試探第853章 勿以贏小而不麻第一百九十四章 皇帝親自帶頭偷工減料第324章 朕有一事,失信於天下第一百五十四章 永定毛呢廠第一十三章 有辱斯文第813章 雷霆滌倭氣,忠魂耀海疆第314章 出使泰西使者返京,只帶了一堆的書第750章 大明來加稅第381章 君子之惡,小惡爲大惡第一百七十二章 對付蠻夷,要用他們能聽得懂的方式第一百三十三章 申舊章飭學政,以振興人才第526章 第一次技術進步獎第352章 格物院有祥瑞進獻第366章 帝皇的王座是黃金馬桶第493章 詔曰:今日,廢除賤籍第999章 漢兵八路雷霆威鎮播州,商船橫海白第二百七十五章 戌時三刻夜襲敵營第926章 冬雷天響,鼓樓瓦落第二百六十章 戰爭之中,傷亡不可避免第835章 至今瓊海浪淘沙,猶聽青天拍案巡第1001章 忠骨早許君王前,猶照當年舊徵鞍第877章 調用暴力的第一原則,防止其失控第814章 稚頸凝血驚寇破,滄波葬逆孤旌揚第四十章 曲則全,枉則直第333章 再苦一苦這賤儒,罵名張居正來擔第512章 皇家理工學院第731章 戚繼光的葫蘆裡,賣的是火藥第一百八十一章 理解譚綸,認可譚綸,成爲譚綸第532章 禮法不能是新政的絆腳石第849章 利用輿情裹挾刑名第一百五十九章 只需要一個機會的戚繼光第791章 有功纔有慶賞,有過必有威罰第二百三十七章 他們失去了一切,但是獲得了自由第320章 爲這個破破爛爛的世界縫縫補補第771章 讓所有人都相信,大明皇帝真的很有錢第875章 在陛下抵達南衙前,把血洗乾淨第七十二章 少年負壯氣,奮烈自有時第二百六十八章 論跡不論心第一百八十六章 許願池裡的王八都搖頭第544章 大明神劍的磨刀石第721章 皇帝的旨意不是無所不能的第四十四章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第432章 對北虜的全新玩法第942章 秩序,鬥爭和妥協的產物第956章 明年就藩金山,再多留一年第1005章 廣佈耳目,深植爪牙第802章 日落計劃,新日運河第二百三十四章 送出去的,要親手拿回來才行第318章 跟着陛下有錢賺第498章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第767章 天有多高,皇帝就有多遠第371章 陛下的軍事天賦比山還高第393章 一切都在按計劃進行第317章 勿有大功於家國,但求小恩於君王
第一百七十七章 鎮庫大錢真的很大第一百四十二章 人無橫財不富,馬無夜草不肥第607章 先生教得好,陛下學得好第377章 戰場上得不到的,談判桌上也休想第一百三十三章 申舊章飭學政,以振興人才第509章 狼真的來了,而且來勢洶洶第952章 軟弱和怯懦,只會獲得羞辱第683章 解刳院雅座一位第790章 人不婚宦,情慾失,人不衣食,君臣息第881章 誰贏了,他們就幫誰第二百五十五章 想辦法再借給他點兒第330章 震驚!大明皇帝居然爆金幣了!第一十七章 妖孽竟是我自己!第366章 帝皇的王座是黃金馬桶第一百八十二章 莫須有和意欲爲(爲盟主“人生那麼多不完美”賀!)第537章 藩鎮糧餉在地化第377章 戰場上得不到的,談判桌上也休想第533章 山東耆老無不懷念凌部堂第728章 戚繼光,你爲何不篡位!第903章 羣龍無首 大廈將傾之前的癲狂第二百七十一章 我只是收買了仙姑的侍女第974章 勢要豪右又被陛下做局了第971章 王崇古破內閣通天路,申時行怒斥翰第一十一章 幕後指使之人浮出水面第八十四章 富國以安天下,強兵以誅不臣(爲盟主“小飛毯”賀!)第一百二十五章 何嘗不是一種夫目前犯?第352章 格物院有祥瑞進獻第一百零八章 亂插蓬蒿箭滿腰,不怕猛虎欺黃犢第831章 查士丁尼瘟疫第一百九十五章 思路清奇小皇帝第601章 摸着侯於趙過河,循跡而行第九十二章 此物甚好,送於首輔先生使用第二百一十七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五十七章 君不君,臣不臣,天下大亂第415章 萬曆朝特色王化道路第336章 我本將心照明月無奈明月照溝渠第402章 海外開拓的規矩第751章 迴音壁困境第二章 全是妖孽第423章 若再有戰禍邊釁,朕必永清草原大漠第802章 日落計劃,新日運河第二百六十六章 用蘿蔔刻一個倭國國王的印綬第769章 不送人事,連唐僧都取不到真經第一百六十一章 克復大寧衛第791章 有功纔有慶賞,有過必有威罰第448章 在死亡的邊緣試探第853章 勿以贏小而不麻第一百九十四章 皇帝親自帶頭偷工減料第324章 朕有一事,失信於天下第一百五十四章 永定毛呢廠第一十三章 有辱斯文第813章 雷霆滌倭氣,忠魂耀海疆第314章 出使泰西使者返京,只帶了一堆的書第750章 大明來加稅第381章 君子之惡,小惡爲大惡第一百七十二章 對付蠻夷,要用他們能聽得懂的方式第一百三十三章 申舊章飭學政,以振興人才第526章 第一次技術進步獎第352章 格物院有祥瑞進獻第366章 帝皇的王座是黃金馬桶第493章 詔曰:今日,廢除賤籍第999章 漢兵八路雷霆威鎮播州,商船橫海白第二百七十五章 戌時三刻夜襲敵營第926章 冬雷天響,鼓樓瓦落第二百六十章 戰爭之中,傷亡不可避免第835章 至今瓊海浪淘沙,猶聽青天拍案巡第1001章 忠骨早許君王前,猶照當年舊徵鞍第877章 調用暴力的第一原則,防止其失控第814章 稚頸凝血驚寇破,滄波葬逆孤旌揚第四十章 曲則全,枉則直第333章 再苦一苦這賤儒,罵名張居正來擔第512章 皇家理工學院第731章 戚繼光的葫蘆裡,賣的是火藥第一百八十一章 理解譚綸,認可譚綸,成爲譚綸第532章 禮法不能是新政的絆腳石第849章 利用輿情裹挾刑名第一百五十九章 只需要一個機會的戚繼光第791章 有功纔有慶賞,有過必有威罰第二百三十七章 他們失去了一切,但是獲得了自由第320章 爲這個破破爛爛的世界縫縫補補第771章 讓所有人都相信,大明皇帝真的很有錢第875章 在陛下抵達南衙前,把血洗乾淨第七十二章 少年負壯氣,奮烈自有時第二百六十八章 論跡不論心第一百八十六章 許願池裡的王八都搖頭第544章 大明神劍的磨刀石第721章 皇帝的旨意不是無所不能的第四十四章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第432章 對北虜的全新玩法第942章 秩序,鬥爭和妥協的產物第956章 明年就藩金山,再多留一年第1005章 廣佈耳目,深植爪牙第802章 日落計劃,新日運河第二百三十四章 送出去的,要親手拿回來才行第318章 跟着陛下有錢賺第498章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第767章 天有多高,皇帝就有多遠第371章 陛下的軍事天賦比山還高第393章 一切都在按計劃進行第317章 勿有大功於家國,但求小恩於君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