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4章 換了批人,幾乎等同於換了人間

第994章 換了批人,幾乎等同於換了人間

朱翊鈞的確是大明最富有的人,但面對處處都需要銀子的大明,他不敢奢靡浪費,有點銀子也都投入到馳道和丁亥學制上了。

松江府的富人們,就不必考慮過多的社會責任,鬥富竟奢,就成了自然而然之事。

而這股風,吹到了學堂裡,就是朱翊鈞看到的模樣。

甚至爲了防止招致聖怒,王謙和李樂,已經非常保守了,一些極個別的學子,打扮的更加光鮮亮麗,一身行頭,可不止3.57萬斤米那麼簡單。

本來以爲王謙過於激進的大明皇帝,看過了學堂竟奢的危害後,認可了王謙的激進。

矯枉必然過正,之後再調整回來即可,但這學堂絕不可竟奢,這些個學子,讀書明理就是爲了樹立價值觀,這從根兒上就長歪了,恐怕,大明這棵參天大樹也會長歪。

朱翊鈞硃批了王謙的奏疏,認可了他的行爲,這看起來,衙門當真是有點多管閒事了。學子們吃什麼穿什麼都要規定,但大明朝廷是郡縣帝制,皇帝是君父,管得寬的同時,要盡的義務也多。

萬曆十九年萬壽聖節休沐三日後,大明皇帝又變得活躍了起來,京師處處都有皇帝的身影,京師百姓對此習以爲常,京師百姓們最看重的是身邊的變化,京師真的好起來了!

這裡面的原因非常簡單,六房書吏、衙役被皇帝換了個遍,入城不用再被衙蠹額外抽分貨物了。

陛下身在九重之上,日理萬機,即便是眼皮子底下,也不太瞭解這些衙蠹的作風,那真的是糞車路過,都要吸兩口!

一衙蠹白吃白喝白拿倒是小事,吃點悶虧而已,多少年了,百姓早就習慣了,這一改制,居然有了撥得雲霧見天明、天大光耀萬方的感覺。

京師這個首善之地,第一次有了首善之地的感覺。

有些衙蠹欺行霸市、驅趕良商、欺男霸女,就以城西有一個老衙役而言,就強佔了兩名民婦,這民婦的丈夫,敢怒不敢言,自家買賣在人家手裡握着,申冤無門,跑去衙門告狀,六房根本不受理。

欺行霸市,外地來的米麪糧油商賈,根本進不了這糧市口、菜市口、油坊,到了朝陽門,就必須給了京師的商賈,否則這些個衙蠹頃刻便至,車貨全都給你拉走,再糾纏就狠打一頓,輕則打斷骨頭,重則臥牀難起。

城中的幫會,跟衙門裡的人勾結在一起,更是無法無天。

現在,這一切都在京師慢慢消失了,接連幾個埋在京師城裡的幫會,被衙役、五城兵馬司、緹騎聯合緝捕歸案,京師風氣爲之肅然。

至於城外?大將軍發了火,城外的打了三日炮,那些不成氣候的山匪寨子,都給夷爲平地了。

京師百姓茶餘飯後,都討論着這一次又要砍多少腦袋,但很快,刑部衙門傳來了消息,只有二十七個首惡在菜市口砍頭,剩下那些沒有命案在身的從犯,都被髮往了哈密城,給寧遠侯爺墾荒去了。

京師變化大,甚至連往日裡泛着妖紫色的霾災,都變得順眼了幾分。

綏遠布政使三娘子,趕着入冬前,再次入了居庸關,她要帶着人把羊毛送到永定河毛呢廠去。

這是今年最後一次羊毛,量很大,足足有十七萬袋,一袋就是150斤,這麼多羊毛,是草原人過冬的命根子。

三娘子看着越來越近的盧溝橋抽分局,滿是愁容的摸出了十張銀票,覺得不夠,又摸了十張,準備到盧溝橋抽分局裡打點關係。

“這些喝人血的衙蠹!”三娘子看着自己的馬車停在了抽分局門前,就覺得一股怒氣在心口難消。

這些個衙蠹,比大明皇帝還難纏。

這些年,三娘子也看出來了,皇帝陛下征伐草原,是爲了讓草原安穩下來,草原安穩下來,朝廷就不用費太多的心思在草原上,耽誤了大明開海之事。

所以陛下對草原格外恩厚,只要不養那麼多的馬,草原那點利益,陛下也看不太上。

“這些個衙蠧,胃口越來越大了。”三娘子有些無奈的看着這衙門,在她看來,這玩意兒和鬼門關差不離,誰跟這兒過,都要被扒層皮。

“娘,咱們進京,不能告狀嗎?”一個十五六歲的小丫頭,低聲問道,這是三娘子收的義女名叫慕清。

三娘子給自己改了個漢名,姓慕,但大家沒人叫她的名字,都叫她忠順夫人,三娘子倒是無所謂,自己女兒有名字就行。

“清兒啊,娘告過。”三娘子搖頭說道:“萬曆十一年,忍無可忍,我面聖的時候,告了一狀,陛下處置了,可又能如何呢?”

“這抽分局換了批人,但跟沒換人一樣,還是那些勢要豪右的爪牙。”

“第二年,羊毛不給過關,好不容易過了關,娘帶着採買的貨物回草原,硬生生的卡了娘一個月,不讓娘走,愣是說裡面有違禁之物,查了足足一個月的時間!”

“回到草原,就開始下雪了,從大明採買的貨物,堆在歸化城裡,差點就散不到各部去。”

她告過,皇帝也處置過,可是換人跟不換,沒什麼兩樣,換湯不換藥,甚至還要被額外的爲難。

後來三娘子也想明白了,京師這地方,邪門的很,皇帝都不見得有好辦法,權貴,實在是太多了。

“你在車裡待着不要出來。”三娘子是帶着慕清來大明見世面的,這幫衙蠧雖然不敢把主意打到她女兒身上,但還是少讓女兒被這幫人看到比較好。

“娘,是不是看我們是虜人,北人,才如此爲難我們?”慕清往車裡縮了縮,才低聲問道。

“胡說什麼!”三娘子厲聲呵斥道:“什麼虜人、北人,咱們現在是大明人了,不要自己作踐自己,虜人都是漠北那些放馬奴。”

“還有,這吃人的衙門口,可不是針對咱們,漢人商隊,他們也吃,一視同仁,你見草原上那些吃人的狼,還分黑羊白羊?”

盧溝橋抽分局這道關,對所有人都一視同仁,誰要過關,都要被咬上一口,沒有人例外。

“這樣。”慕清還以爲是因爲草原人身份,才被如此對待,但孃親解釋後,慕清也覺得合理了,和她讀的書講的一樣,朘剝不分地域。

三娘子拿着銀票進了抽分局,而後拿着銀票走出了抽分局,她非常的迷茫,這次居然跟往常完全不同,她手裡的銀票,居然沒能送出去,當真是太陽打西邊出來了!

慕清探出了小腦袋低聲問道:“娘,怎麼了?”

“沒什麼,變天了,這次真的變天了。”三娘子略帶一點迷茫的看着天空的霾災,抽分局又換了批人,但這批人和之前那批人,完全不同。

這次換湯又換藥,陛下找到藥方了?

無解的難題,似乎被睿哲天成的大明皇帝給解決了,三娘子完全不知道,陛下的極限究竟在哪裡!每次來京師,京師都有新變化。

不僅僅是盧溝橋抽分局,整個京師的氛圍都清朗了數分,很快,三娘子就知道了皇帝到底用了什麼辦法,去解決了問題。

改變一切的變數出現了。

一個掌握了一定生產資料、可以取代士紳的集體,悄然的登上了權力和歷史的舞臺,這個變數,醞釀了足足十九年,終於開花結果了。

“這,也在聖上的預料之中嗎?”三娘子喃喃自語。

三娘子在八月二十二日覲見了大明皇帝,大明皇帝依舊和過去一樣的健壯,如同小山一樣的坐在龍椅上,讓人格外安心,似乎只要聖天子在,一切都會變得欣欣向榮。

“慕清都長這麼大了?”朱翊鈞看着已經落落大方的慕清,笑着說道,上一次見這丫頭,她才九歲。

慕清趕忙磕頭,大聲說道:“拜見陛下,陛下聖躬安。”

“免禮免禮。”朱翊鈞對着馮保說道:“看賞。”

賞賜沒有多麼的恩厚,一件羽絨夾襖,還有一個帶暖耳的帽子,草原苦寒,皇帝賜了點禦寒的衣物。

三娘子彙報了草原一年來的情況,又奏聞了牧民確定牧場界限的進展,還奏聞了今年養羊數量比去年增加了3.2%,這個增長速度,比往年低一點,天變對草原的影響也很大。

只要草原不養馬,保持着龐大數量的羊羣,朝廷就可以完全放心,草原氣候不比幾百年前了,養馬多了,會死很多很多人,餓死、凍死、戰死,南下劫掠,草原人會死人,大明也會死好多好多人。

現在這樣,對彼此都好,時日久了,大家都是大明人,也就不分彼此了。

對付草原人,王崇古當年一手高利貸,一手搗巢趕馬,一手羊毛生意,確實都是對草原的良策。

“朕其實也沒想到,這換六房、衙役,會有如此大的變化。”朱翊鈞對京師的變化還是有些瞭解,他也沒想到效果會這麼好,換了批人,幾乎等同於換了人間。

張居正在京師吏舉法的推行中,也在觀察,並且提出了進一步完善的建議。

這六房書吏、衙役,最好還是三足鼎立,纔算穩當,也就是官廠匠人、民籍舉人、軍籍舉人,如此以來,三方互相節制,纔算是吏舉法大成。

這個改動,建議來自申時行。

“綏遠能不能一同改制呢?”三娘子帶着些期盼的眼神,請求皇帝政策傾斜。

朱翊鈞搖頭說道:“做不到,綏遠沒有那麼多的讀過書的住坐工匠。”

綏遠的臥馬崗官廠、勝州官廠營造時間遠遠晚於京師四大官廠,沒有那麼多的住坐工匠去參與遴選,短期內無法改變現狀。

政策,要因地制宜,綏遠不具備如此改制的條件,現在綏遠先把定牧搞明白,讓人們安定下來,纔是關鍵。

安穩日子誰都想過,草原人不是天生嚮往隨水而棲的遊牧生活,那叫朝不保夕,也叫顛沛流離,不知道能不能看到明天太陽的生活。

物質基礎達不到,政策推行不了。

“謝陛下解惑。”三娘子有些失望,但很快她就振奮起來,今天不行,不代表以後不行,踏踏實實搞生產,時間到了,自然就可以執行了,終究有那麼一天,雖然會晚一點。

“大同婆娘的數量,這些年在不斷減少,你在綏遠也要對這件事上些心思,人牙行的行商也要打,以前是活不起,賣兒賣女,纔有了大同婆娘的生意。”

“但這些年,草原算不上豐衣足食,但勉強也能吃上飯,不要再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朱翊鈞說起了大同婆娘的生意。

宣府大同,自萬曆九年開始,就用標記重捕法,估算大同婆娘的整體數量。 隨着大明對草原的王化,晉商高利貸和搗巢趕馬不再進行,大同婆娘的數量在快速減少,時至今日,大同婆娘的數量,已經不到一萬五千人了,到這一步,就該打擊人牙行了。

眼下,松江府、應天府、順天府三府已經對青樓、娼妓進行了全面取締,而且隨着商品經濟蛻變和朝廷意志的貫徹,禁娼令的範圍會越來越廣。

朱翊鈞不知道自己有生之年,能不能把娼妓、人口買賣的生意徹底壓制,但他會一直做下去。

路,都是人走出來,一次不行,就多試幾次,總要把路走通,自己走不通,後人照着前人留下的足跡,也能少走彎路。

“謝陛下聖恩浩蕩。”三娘子恭順有加的行了大禮,陛下是個仁君聖主,即便是陛下是個殺人不眨眼的暴君。

當最強者有能力壓制整個社會反對力量的時候,社會形態,就會處於這位最強者的意志之下。

當下這個最強者就是陛下,陛下幾乎和萬物無窮之理一樣,介入了萬民的生活,方方面面之中。

大明將其稱之爲強人政治,這種政治體制圍繞着陛下的意志而進行,同樣,強人政治建立的秩序,也會隨着強人的離世,瞬間崩塌。

三娘子不知道大明最終將何去何從,但這份濃厚的遺澤,會保佑大明繁榮昌盛百餘年之久。

三娘子離開了通和宮御書房,慕清打量着身後這座,不如想象那般金碧輝煌的三層樓舍,這裡是大明天下的最高殿堂,聖君給她留下了極爲深刻的印象。

“娘,陛下這樣的人,就是娘時常說的大丈夫嗎?”慕清好奇的問道。

“陛下啊,是大丈夫裡大丈夫。”三娘子笑着說道。

慕清終於明白了孃親反覆唸叨的大丈夫,究竟是何等模樣。

朱翊鈞收到了姚光啓的奏疏,他們已經順利赴任,位於那霸港的理事司,衙門大約只有八十畝地,幾個總督府派遣的理事明年纔會陸陸續續到達。

而明年開始,各成員,都要交納數額不等的銀子,來維持衙門的運轉。

環太商盟,是大明邁向世界帝國的重要一步。

“咦,這個兩廣巡撫劉繼文、萬文卿,倒是很有想法嘛。”朱翊鈞拿起了劉繼文的奏疏,看了許久,這劉繼文上奏,既然有環太商盟,能不能有個西洋商盟?

鄭和下的是西洋,西洋也有一些國家存在,蒙兀兒國、錫蘭、古裡、忽魯謨斯、天方、亞丁、摩加迪沙、麻林、莫桑比克、吉福,這些整合一下,建立一個西洋商盟,是不是有可能性?

朱翊鈞倒是覺得這個想法不錯,但有一個問題,那就是這些地方,沒有足夠的白銀,白銀礦倒是有一些,但有點少,不太值得費那個勁兒。

環太平洋商盟,是白銀爲驅動,西洋用什麼驅動,讓大明費盡心機去推動貿易呢?劉繼文給的答案是夷奴、崑崙奴。

大明開發海外地方,都缺乏力役,那麼夷奴、崑崙奴,可以讓大明開發南洋等總督府,有更加充足的人力。

但這些夷奴,崑崙奴,能否成爲環西洋商盟的主要驅動力,還需要實踐去檢驗,皇帝將自己的疑問寫在了硃批裡,讓劉繼文可以試着搞一下,成了最好,不成再想辦法。

長崎總督府傳來了消息,倭國極樂教果然有了盛極而衰的徵兆。

倒不是豐臣秀吉這個猴子突然支棱起來了,豐臣秀吉依舊是口號喊得震天響,但討伐極樂教,卻遲遲不行動,有個老烏龜德川家康,在等着豐臣秀吉和極樂教兩敗俱傷。

是極樂教內訌了。

具體究竟爲何內訌,無人知曉,在極樂教的老巢,廣島城下町發生一次劇烈的極樂教內訌,死傷近萬餘人,最終,極樂教分爲了兩派,並且衝突還在加劇,殺的難解難分。

自從大明東征九勝,徹底佔據了石見銀山之後,毛利輝元的實力快速下降了起來,幾次奪回石見銀山不成,損兵折將,毛利輝元對廣島城下町的控制能力逐漸減弱,成了極樂教的老巢。

大明的海防巡檢很難刺探到極樂教的老巢裡,這極樂教徒篩選狂信的方法,極度殘忍。

雖然不知道爲何內訌,但極樂教分成兩派,一派看起來比較溫和,一派比較極端,也叫現世派。

豐臣秀吉用僅存的倭船,還借了大明在大阪灣守備千戶所三條大船,趁着兩派內訌,偷襲了廣島城下町。

這次偷襲大獲成功,不僅成功佔據了廣島城下町,還把現世派的幾個護法抓拿歸案,斬首示衆,可謂是狠狠地揚眉吐氣了一番。

極樂教仍然勢大,但現世派的滅亡,讓豐臣秀吉名望大漲,同樣倭國內部對極樂教的不滿開始釋放,豐臣秀吉終於遏制住了極樂教擴張的勢頭。

這對大明而言是個好消息,這幫極端邪祟,還是滅亡了好,大明一直在防範極樂教風險外溢。

倭國的情況,沒有因爲極樂教現世派被剿滅有所好轉,極樂教是果,秩序崩壞無法建立新的秩序是因,只要不解決秩序崩壞的問題,這種羣魔亂舞的現象,仍然會持續下去,直到倭國滅亡。

倭奴數量在緩慢減少,但來自安南國的夷奴,補全了這種數量減少帶來的影響。

“挺好,豐臣秀吉幹得不錯。”朱翊鈞第一次誇獎了下豐臣秀吉,這傢伙見縫插針的本事,真的很強,做事也很果決,極樂教不能這麼繼續無序擴大下去了。

朱翊鈞寫了長長的硃批,和長崎總督府溝通了倭國的諸多情況,尤其是熊廷弼的近況。

石見銀山的產量還在增加,石見銀山算是混亂倭國少有的淨土了。

再加上熊廷弼把倭奴當人看,石見銀山礦工窯民的生產熱情很高,今年從倭國流入大明的白銀,增加了三十萬兩,突破了四百萬兩的大關。

熊廷弼被刺殺了三次,但都被熊廷弼給反殺了,熊廷弼並未受傷。

“葉向高,在翰林院讀了三年書,又在朕身邊做了三年文書,寫起居注,現在該外放做官了,你有什麼想去的地方嗎?”朱翊鈞拿着葉向高的奏疏,詢問他想去哪裡,時間到了,不能一直在這裡寫起居注,也要去外面歷練一番纔好繼續升轉。

“回陛下的話,臣想去吉林墾荒。”葉向高給了皇帝一個出乎意料的選擇,窮山惡水、不毛之地的吉林,這會兒的吉林,極爲苦寒。

朱翊鈞搖頭說道:“可以選個腹地履任地方,你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讀書人,去了吉林,朕怕你把命丟了。”

葉向高仔細想了想,還是搖頭說道:“侯巡撫吃的這樣的苦,臣也吃的,一如戚帥所言,天變之下,遼東恐成龍興之地。”

侯於趙吃苦,是做給事中與人逆行,被排擠出了京師,到現在侯於趙都對回京做官,不是很感興趣,葉向高可沒跟人逆行,也不受排擠。

“沒苦硬吃是吧,你別後悔,朕給你機會了。”朱翊鈞笑着說道。

“陛下,戚帥說,遼寧,則天下寧,臣還是想去吉林。”葉向高給了一個十分明確的答案,去吉林,不會後悔。

“行,定要注意自己的安危,不要跟愣頭青一樣橫衝直撞。”朱翊鈞最終還是答應了下來,每一名進士都很珍貴,尤其是葉向高這種才華橫溢的進士。

“這幾年在朕身邊,你有何想法?”朱翊鈞有些好奇,寫了幾年起居注,葉向高對國朝的看法。

葉向高思索再三,猶豫再猶豫,才俯首說道:“陛下,臣斗膽,臣觀政日久,就看到了一句話,閣臣,不得善終。”

“嗯?”朱翊鈞猛的坐直了身子,收起了幾分懶散,說道:“仔細說說。”

葉向高有些緊張,但還是開口說道:“祖宗設立閣臣,不過文學侍從,而其重亦止於票擬,其委任之權力,與前代宰相絕不相同。”

“夫以無權之官,而欲強做有權之事,則勢固必敗;以有權之事,而必責於無權之官,其望更難酬。此從來閣臣之所以無完名也,故不得善終。”

“臣僭越。”

大明文淵閣大學士和宰相完全不同,宰相有屬官,宰相總領行政,參與決策;

而閣臣沒有屬官,不總領行政,也參與機要之務。

閣臣非常的尷尬,要做事,就是以無權之官,強行做有權之事,無論勢頭多麼兇猛,都會失敗;

讓本無實權的官員,去承擔需握有權力,才能完成的任務,其目標必然難以實現。

造成閣臣如此尷尬的矛盾,就是權力與責任的嚴重失衡。

無權者既不能調動所需資源,也無力協調其他部門,卻要爲結果負責,必然陷入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的困境之中。

而這個矛盾,根本原因是權力架構設計失當,導致的治理失效。

朱翊鈞聽完了葉向高的分析,幾個人名在皇帝面前閃現,夏言、嚴嵩、徐階、高拱、張居正、張四維、申時行,在原來的歷史線裡,只

第四十章 曲則全,枉則直第379章 人心都是肉長的,經不起這樣扎第673章 開營煙館,殺無赦!第五十七章 君不君,臣不臣,天下大亂第915章 黃浦江行宮第二十一章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第853章 勿以贏小而不麻第989章 遼寧,則天下寧第五十三章 養寇自重,弛防徇敵第401章 朱翊鏐的好日子,徹底到頭了!!第402章 海外開拓的規矩第401章 朱翊鏐的好日子,徹底到頭了!!第二百六十一章 熟練度拉滿的裡挑外撅第309章 不絕對忠誠,就是絕對的不忠誠第三章 皇帝學武,不務正業第一百六十四章 忠君體國侯於趙第608章 走賤儒要走的路,讓賤儒無路可走第942章 秩序,鬥爭和妥協的產物第一百一十七章 小皇帝怒斥東林元老第916章 萬壽聖典普天慶,三軍威儀四海安第二百四十二章 張先生的軟肋第一百一十二章 不可攻陷、無懈可擊的城堡第308章 人給狗送葬,天下奇聞!第六十章 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第366章 帝皇的王座是黃金馬桶第二百五十九章 朕將帶頭衝鋒第九十六章 公與私,根本難不倒元輔先生!第651章 暴力未曾失控,所以不是兵變第九十一章 朕就辦三件事,罵人,罵人,還是罵人!第691章 鉅艦,讓蠻夷彬彬有禮第827章 織田信長之死第627章 將軍,你也不想把稅提高到八公一民吧第二十七章 劃破黑暗的一道光第二百三十章 祥瑞新解第900章 下地獄跟閻王爺說去吧!第490章 給大明當狗,是你想當就能當的?第608章 走賤儒要走的路,讓賤儒無路可走第933章 匠人下山了!第二百五十四章 有時候,反對,也是一種配合第340章 根深蒂固的軟弱,習以爲常的妥協第443章 大明新秩序的建築師第三十四章 覆舟水是蒼生淚,不到橫流君不知第二百一十章 鮮衣怒馬正年少第三十五章 族黨排異,不勝不止(爲盟主“電飯煲菜譜”賀!)第1004章 天下豈有四十年之太子乎?第463章 天道偏偏負善人,世事翻騰似轉輪第457章 人性本惡的鴻溝第331章 誰爲萬民奔波,誰爲萬民之王第586章 當總量第一的時候,陛下開始談人均第956章 明年就藩金山,再多留一年第一百四十九章 少年組天下第一高手朱翊鈞第841章 大明初行鈔法第一百六十章 恨未壯,不能同行第492章 不是臣工不努力,是真的無能爲力第776章 關於皇家理工學院的人才分配第一百五十二章 畫舫一二事第一百零二章 元輔先生沒有這麼無能的弟子!第一百八十三章 餒弱則懦,此誠君王之戒第484章 人教人,千遍教不會第882章 讀書人真的是太歹毒了第630章 因爲,陛下他善!第482章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第607章 先生教得好,陛下學得好第305章 因人成事休定論,時運相逆人離羣第一百九十六章 上報天子兮,下救黔首第517章 大明水師閱艦式第763章 奪回漢城,活捉戚繼光!第876章 陛下說的都是真的!第949章 高啓愚真的太想進步了!第二百四十五章 言先生之過者斬,勿論第481章 被玩弄於股掌之間的冤大頭第557章 不可能三角第954章 寶鈔是聖恩普照第四章 皇權特許第816章 垃圾,就該堆在垃圾堆裡第九十五章 客星犯帝座,佞臣僭主上第691章 鉅艦,讓蠻夷彬彬有禮第786章 君聖臣賢,運泰時康第764章 開闢一條新的絲綢之路第485章 到底是誰帶壞了陛下?第343章 藥不對症,就換方子第480章 我的下限是你的上限第726章 此恨綿綿,血仇一日不報枉爲人第306章 袖手談心性,甚可羞婦人態第810章 氣到動彈不得的狗第651章 暴力未曾失控,所以不是兵變第二百七十六章 銀錠不是貨幣,銀幣纔是第二百五十二章 賤儒們那張犯賤的嘴第六十三章 民生困苦,纔是天下之大弊!第896章 用有形的軍靴,踩在了無形的大手之第873章 反賊不徹底,就是對陛下忠誠第四十二章 對小皇帝的考成第953章 漢文宋仁,亦不如陛下之分毫第909章 還田是靈丹妙藥,一吃就靈第684章 下章京營,準備拷餉第767章 天有多高,皇帝就有多遠第六十三章 民生困苦,纔是天下之大弊!第957章 不立正神,邪祟自生第1014章 耕稼衣食之原,民生之所資
第四十章 曲則全,枉則直第379章 人心都是肉長的,經不起這樣扎第673章 開營煙館,殺無赦!第五十七章 君不君,臣不臣,天下大亂第915章 黃浦江行宮第二十一章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第853章 勿以贏小而不麻第989章 遼寧,則天下寧第五十三章 養寇自重,弛防徇敵第401章 朱翊鏐的好日子,徹底到頭了!!第402章 海外開拓的規矩第401章 朱翊鏐的好日子,徹底到頭了!!第二百六十一章 熟練度拉滿的裡挑外撅第309章 不絕對忠誠,就是絕對的不忠誠第三章 皇帝學武,不務正業第一百六十四章 忠君體國侯於趙第608章 走賤儒要走的路,讓賤儒無路可走第942章 秩序,鬥爭和妥協的產物第一百一十七章 小皇帝怒斥東林元老第916章 萬壽聖典普天慶,三軍威儀四海安第二百四十二章 張先生的軟肋第一百一十二章 不可攻陷、無懈可擊的城堡第308章 人給狗送葬,天下奇聞!第六十章 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第366章 帝皇的王座是黃金馬桶第二百五十九章 朕將帶頭衝鋒第九十六章 公與私,根本難不倒元輔先生!第651章 暴力未曾失控,所以不是兵變第九十一章 朕就辦三件事,罵人,罵人,還是罵人!第691章 鉅艦,讓蠻夷彬彬有禮第827章 織田信長之死第627章 將軍,你也不想把稅提高到八公一民吧第二十七章 劃破黑暗的一道光第二百三十章 祥瑞新解第900章 下地獄跟閻王爺說去吧!第490章 給大明當狗,是你想當就能當的?第608章 走賤儒要走的路,讓賤儒無路可走第933章 匠人下山了!第二百五十四章 有時候,反對,也是一種配合第340章 根深蒂固的軟弱,習以爲常的妥協第443章 大明新秩序的建築師第三十四章 覆舟水是蒼生淚,不到橫流君不知第二百一十章 鮮衣怒馬正年少第三十五章 族黨排異,不勝不止(爲盟主“電飯煲菜譜”賀!)第1004章 天下豈有四十年之太子乎?第463章 天道偏偏負善人,世事翻騰似轉輪第457章 人性本惡的鴻溝第331章 誰爲萬民奔波,誰爲萬民之王第586章 當總量第一的時候,陛下開始談人均第956章 明年就藩金山,再多留一年第一百四十九章 少年組天下第一高手朱翊鈞第841章 大明初行鈔法第一百六十章 恨未壯,不能同行第492章 不是臣工不努力,是真的無能爲力第776章 關於皇家理工學院的人才分配第一百五十二章 畫舫一二事第一百零二章 元輔先生沒有這麼無能的弟子!第一百八十三章 餒弱則懦,此誠君王之戒第484章 人教人,千遍教不會第882章 讀書人真的是太歹毒了第630章 因爲,陛下他善!第482章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第607章 先生教得好,陛下學得好第305章 因人成事休定論,時運相逆人離羣第一百九十六章 上報天子兮,下救黔首第517章 大明水師閱艦式第763章 奪回漢城,活捉戚繼光!第876章 陛下說的都是真的!第949章 高啓愚真的太想進步了!第二百四十五章 言先生之過者斬,勿論第481章 被玩弄於股掌之間的冤大頭第557章 不可能三角第954章 寶鈔是聖恩普照第四章 皇權特許第816章 垃圾,就該堆在垃圾堆裡第九十五章 客星犯帝座,佞臣僭主上第691章 鉅艦,讓蠻夷彬彬有禮第786章 君聖臣賢,運泰時康第764章 開闢一條新的絲綢之路第485章 到底是誰帶壞了陛下?第343章 藥不對症,就換方子第480章 我的下限是你的上限第726章 此恨綿綿,血仇一日不報枉爲人第306章 袖手談心性,甚可羞婦人態第810章 氣到動彈不得的狗第651章 暴力未曾失控,所以不是兵變第二百七十六章 銀錠不是貨幣,銀幣纔是第二百五十二章 賤儒們那張犯賤的嘴第六十三章 民生困苦,纔是天下之大弊!第896章 用有形的軍靴,踩在了無形的大手之第873章 反賊不徹底,就是對陛下忠誠第四十二章 對小皇帝的考成第953章 漢文宋仁,亦不如陛下之分毫第909章 還田是靈丹妙藥,一吃就靈第684章 下章京營,準備拷餉第767章 天有多高,皇帝就有多遠第六十三章 民生困苦,纔是天下之大弊!第957章 不立正神,邪祟自生第1014章 耕稼衣食之原,民生之所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