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6章 殺生爲護生,斬業亦斬人

第936章 殺生爲護生,斬業亦斬人

在絕大多數的朝臣眼裡,大明的天一直是天大光,並無陰雲,主少國疑的兇險,似乎在秩序的作用下,被徹底化解,皇帝在鐵三角的保護下茁壯成長,並且成爲了有擔當的社稷之主,一切都是如此水到渠成。

皇帝的成長曆程,符合士大夫們對君聖臣賢的最終幻想。

幻想是幻想,現實是現實,這一路的兇險,朱翊鈞一清二楚,在皇帝的視角里,王崇古、王謙都是從龍功臣。

大明上一次主少國疑,是朱祁鎮十歲登基,是大明江山整體秩序的徹底改變。

只有當事人、親歷者,才清楚的知道當初的兇險。

所以,當初的親歷者張居正,王崇古的最大政敵,在王崇古走後,選擇了保護王崇古的身後名,他不僅沒有帶着張黨落井下石,甚至準備停靈西山煤局,搞一波大的。

如果張居正真的帶着張黨對王崇古落井下石,大明國朝就會陷入皇帝和元輔撕裂的境地,王崇古的靈柩會在家裡停很久很久。

至於皇帝和元輔撕裂、鬥爭,誰會獲勝?沒人知道,但大明一定會輸。

不是當事人、親歷者的沈鯉,還是覺得王崇古被皇帝如此尊重,王崇古他不配,朱翊鈞沒有怪罪沈鯉的意思,沈鯉對一些情況,知道的並不是那麼的清楚。

可是這個李世達就決計不能寬宥了。

刑部右侍郎李世達,陝西涇陽人,嘉靖三十一年舉人,三十五年進士,在很小的時候,李世達就已經有立場了,所有人都在傳揚李世達天生穎異,少能讀,日誦千言。

這種少年天才,在十二歲時候就成了秀才,而且被提學使設立爲高等。

嘉靖二十五年,時任陝西按察副使的楊守謙聽說了李世達的才名,禮邀至西安就學;石州太守,也就是知州胡有則,見到了李世達,和李世達成爲了忘年交。

從成長經歷來看,李世達甚至比張居正這個天才少年還要天才,畢竟很小的時候,張居正還在田埂之間抓螞蚱,而李世達已經成爲了日誦千言的神童。

不是李世達真的那麼天才,只是李世達的家境好,他這個神童是人造奇蹟罷了,楊守謙的禮邀、胡有則的忘年交,都是造勢。

十九歲舉人,二十三歲進士,李世達踏入了官場後,這種造勢,就沒停過,無論他在哪裡做官,臨行前都會獲得萬民傘,聲名遠播。

李世達就是這樣一路順風順水的來到了大明權力中心,成爲了可以參加文華殿廷議的廷臣。

王崇古對李世達很好,李世達幾次犯錯,都是王崇古庇護,纔不斷的一路過關斬將,幾乎沒有任何阻礙的向上爬。

出身不好、沒有名師的進士們做官,是三伏天過火焰山,連個遮陰的地方都沒有,李世達的仕途,可以說是煙花三月下揚州,鮮花錦簇。

萬曆十八年正月十八日,李世達鋃鐺入獄,本來李世達以爲自己會和前幾次一樣逢凶化吉,但是他忘了,王崇古死了,朝中已經沒有人庇佑他了。

人一死,連自己都保護不了,遑論保護別人。

二十三日,凌雲翼出現在了北鎮撫司衙門之前,師爺對鎮撫司緹騎出示了官身火牌後,凌雲翼龍行虎步的走入了鎮撫司衙門,他這次是來提審李世達的。

“這位次輔,殺性比前任次輔要重的多。”一個緹騎對着另外一個緹騎小聲的嘀咕着,這緹騎看得出凌雲翼的殺性,從眼神上看出來的。

從戰場屍體裡滾出來的軍兵,他們會把殺人當成一種解決問題的方式,對於人命並不看重,人命在戰場上,一天就幾千條,真不是什麼稀罕東西,可不像在大明腹地,出個人命官司,能熱鬧好久。

凌雲翼的眼神,根本掩飾不住這種對生命的不尊重,或者說殺氣,尤其是聽到倭寇消息的時候。

“小聲小聲,凌次輔在朝鮮,下均田令,朝鮮田主不從,凌次輔只給了七天時間,不交田契者斬,殺的漢江水都紅了幾日!”

“我的老天爺啊,真的假的?這朝鮮田主就沒造反不成?”

“造反了,被平定了,凌部堂親自帶兵去的,來年那地界收的糧食都多了三成,有一夥在押倭奴譁變,大約有一千一百人,被凌部堂下令給全殺了,全都堆了肥!”

“那看起來,凌次輔對朝鮮人還是極好的,沒把不從的逆賊堆肥,你看,這些倭奴就被堆肥了。”

“你這麼一說,好像是這麼回事,凌次輔還是有些寬仁之心,但是,不多。”

“殺生爲護生,斬業亦斬人,朝鮮人都說凌次輔是忿怒相明王,以殺伐渡慈悲的菩薩,這些個田主不殺,怎麼迎大明王化?”

“凌次輔的恩情還不完?”

“休得胡言亂語!你找死莫要帶上我!”

……

緹騎們的討論,沒有影響凌雲翼走入鎮撫司衙門審案,他的身量頗爲魁偉,肩背挺闊,多年的烽火狼煙,在他眉弓下,刻了兩道深壑,眼窩似鷹隼深陷,眸光銳利如刀,掃視間帶着殺伐決斷的冷冽。

“凌次輔,案犯帶到了。”一個緹騎押送李世達來到了審訊室內。

“李世達,別人都叫你李明珠,你幼時真的得太祖高皇帝授夢,有明珠一枚?”凌雲翼看着桌子上一顆明珠,有些好奇的問道。

這是李世達的寶物,一顆明珠,也是他的綽號由來。

傳聞李世達六歲的時候,做夢夢到了朱元璋,朱元璋給了李世達一顆珠子,讓他‘善自珍之,異日當爲國寶也’,這個傳奇故事裡,最有意思的是:真的有這麼顆看着就十分昂貴的珠子。

這顆珠子鵪鶉蛋大小,表面十分光滑,看起來晶瑩透亮,重四兩二錢七分,是一顆沒有多少雜質的金剛石。

“我高祖父花了一萬兩千兩銀子,從西域商人手裡買的,最初的時候,沒這麼光滑,把玩的時間久了,才變得如此圓潤了。”李世達看了眼那顆珠子,也沒有過多的掙扎,選擇了老實交代。

這顆珠子有人開價到一百二十萬銀,李世達都沒賣。

李世達猶豫了下問道:“凌次輔,我什麼時候能出去?”

李世達從來沒想過,這一次,自己真的栽了,因爲之前他的師爺、親朋總是給他活動一番,他就出去了,只不過這次有點不太謹慎,被抓到了,沒被抓到,付出的代價小一點,被抓到了付出的代價多一點。

凌雲翼略微有些驚訝的看了眼李世達,有些不敢置信,還有些釋然。

凌雲翼頗爲感慨的說道:“萬曆元年,元輔給陛下講筵,陛下問了元輔一個問題,那時候陛下還小。”

“陛下問,如果打人一拳三文錢,十拳五十文,打死人一兩銀子,甚至一兩銀子都不用,打死人都無人懲罰,有人替他善後遮掩,作惡卻不自知,那這個人,還會把人當人看嗎?”

“顯然不會,在這個人眼裡,人還不如家裡的物件值錢,打壞了物件還要被訓斥,慢慢的這個人就會把所有人當物件。”

“人都是物件了,那還提什麼矜肆驕縱,富而好學呢?”

“當是時,元輔不能答,至今日,元輔仍不能答。”

凌雲翼這些年,把萬曆起居注翻看了幾遍,皇帝提出的那些稀奇古怪的問題,時至今日,仍然沒有答案。

窮生奸詐,富長良心這件事,大抵是個騙局,人的道德和教育強相關,家世只是給人提供道德基礎,而不是因果關係。

凌雲翼也思考過講筵聖問裡的問題,他也沒有答案,他能給的答案就一個字,殺。

凌雲翼現在見到了這樣的人。

李世達從小到大,闖了這麼多禍,都有人給他善後,讓他免於懲罰,很小的時候是李世達的爺爺,後來是他的父親,再後來是王崇古。

凌雲翼搖頭說道:“你這次恐怕難了,王崇古已經走了,這次,恐怕沒人保你了,我很難理解,你爲什麼要彈劾王次輔呢?”

“一個道貌岸然的僞君子罷了!”李世達的情緒極其激動,他的手在空中揮舞了兩下,用力的說道:“憑什麼他要把晉黨、工黨都交給王家屏!王家屏算什麼東西,一個泥腿子出身!”

王家屏會種地,他是山西大同山陰縣人,祖上也闊過,但到了王家屏父親這一代,家道早就中衰了,王家屏一直到嘉靖四十三年還在種地,那年他考中舉人,纔不再耕種。

王家屏也是朝中少數幾個,能在種地這件事上和皇帝聊幾句的大臣了。

隆慶元年末,王家屏得了葛守禮管家葛三的資助,入京趕考,第二甲第二名考中了進士。

大明的讀書人一般分爲了兩種,一種是王家屏這種,早些年窮得叮噹響,徐成楚的大瘤子,申時行的改姓,王家屏的務農,人生逆襲;

要麼是李世達這種,天生異象、神童,如同開掛一樣的人生,郡守青睞,名儒看重。

“哎。”凌雲翼嘆了口氣,他其實和李世達的經歷更像,但走着走着,他凌雲翼就成了忿怒相明王。

李世達的父親跟着王崇古發了大財,到草原行商,茶磚賣到瓦剌和林,票號做到了大江南北,倒騰私鹽,李家賺的銀子,有半數都給了王崇古。

政以賄成,李世達的家產,在李世達父親這一代,快速膨脹了數倍!

李世達爲了討好王崇古,打算把小妹嫁給王崇古做妾,王崇古不肯續絃,沒有答應。

仔細看王崇古的一生,他大多數時間,不是不光彩,是惡貫滿盈。

他也沒有對皇帝遮掩這種不光彩,臨終,還把自己在草原放印子錢的欠條,都交給了陛下處置,皇帝真的要清算他,不用處心積慮的蒐集罪證,他自己把罪證給了皇帝。

可以說,臨死前,王崇古把一切都給了皇帝去決斷,賭皇帝有良心,真的會履行諾言。

草原窮的叮噹響,吃飯都沒有鍋的地方,兩百多萬銀的欠條,鬼都不知道,這些欠條背後,到底有多少條人命。

“王崇古給了你最好的安排,沒那個金剛鑽,攬不了那個瓷器活,匠人下山後,王家屏現在在西山煤局組織生產,你有這個膽子嗎?”凌雲翼搖了搖頭,不是他看不起李世達,李世達這雙一輩子沒幹過活兒的手,就不是那塊料兒。

王家屏在匠人下山的第二天,就去了西山煤局,安撫匠人,恢復生產,還把開了半截兒的匠人大會開完了,今年的開工銀順利的發下去了,正在組織匠人蔘加公審。

“我怎麼不行!”李世達嘴角抽動了下,仍在嘴硬。

“就你?連奏疏都讓師爺代筆,你還管西山煤局?”凌雲翼嗤笑了一聲,他就是在嘲弄李世達的懶惰。

李世達那雙手,白白淨淨,連個老繭都沒有,長期伏案,手上也是有握筆的繭子,但李世達沒有,因爲李世達的奏疏,都是李世達表明想法後,師爺編寫,而後找人斧正後,再呈送,李世達只看一遍。 別說去管理西山煤局了,就連刑部這些事兒,李世達都沒管明白過。

李世達的師爺來自紹興,浙江文脈興盛,科舉的競爭太激烈了,很多本來能考中舉人進士的士大夫,卡在了第一步,無法考中舉人,只能給人當師爺去了。

李世達的前師爺,勸李世達不要攻訐王崇古,還要讓李世達爲王崇古請諡號,李世達大怒,把師爺趕走了,換了個聽話的二師爺。

二師爺倒是準備了一份完整的計劃,但這份完整的計劃,最終沒有達成目的,還把李世達給搭進去了。

“你和林烴是何時相識的?”凌雲翼開始審案。

“萬曆元年,丁憂後,我補了南京太僕卿,在南京時候,認識了林烴。”李世達沉默了許久許久,纔回答了這個問題,他低聲說道:“當時,林烴送了我個女人,名叫曹端蘭,現在住在秀錦街。”

凌雲翼翻動着案卷,吐了口濁氣,帶着幾分嚴厲語氣說道:“一個商人玩剩下的藝妓,你都像個寶貝似的,養在外宅!”

“她不一樣。”李世達猶豫了下說道:“我和她十七年了,時至今日,我還時常去,聽箜篌、調鸚鵡,箕坐散發,哪怕是說話,也可以窮夜達旦,我說什麼,她都懂。”

“不一樣,她不一樣。”

凌雲翼嗤笑一聲,將一本案卷遞給了緹騎,緹騎交給李世達後,凌雲翼才說道:“這個曹端蘭確實和別人不一樣,她從你這裡拿銀子,養了些相好,外貌非常清秀俊美,膚色白淨,你要不要見見這些小白臉?”

查案的緹騎,將案卷放在了李世達的面前,這裡面都是這個曹端蘭養的小白臉兒,還不止一個。

這十七年,曹端蘭還養了四五個這樣的小白臉兒,銀子自然都是李世達給的。

“這這這…”李世達驚駭無比的看着面前的案卷,聲嘶力竭的喊道:“這不可能啊,她…她怎麼會如此呢?怎麼會呢?”

“帶人證。”凌雲翼揮了揮手,曹端蘭和幾個男子被帶到,一五一十的交代了問題。

這些小白臉兒們,全都是戲班子裡的角兒,頗爲昂貴,曹端蘭有點銀子,都用在了這些角兒身上,長得都很標緻,但有些過於陰柔了。

曹端蘭被帶走後,李世達失魂落魄,呆滯在了原地。

凌雲翼看着李世達的樣子,就知道攻心成功了,審案,動用刑具,反倒是下乘,攻心爲上,他開始審問李世達,李世達的情緒已然崩潰,問什麼也就說什麼了。

李世達身上揹負着三個命案,一個是李家的下人,李世達十七歲的時候打死了這個下人,這個案子已經過去了數十年之久,李世達的父親用了二十兩銀子擺平了這下人的家裡,民不舉官不究,沒人去報官,自然沒人管。

第二個命案,是李世達打小的書童,李世達沾了點孌童的喜好,這個書童和李世達的關係就有些奇怪了,李世達中舉後,李世達家裡安排了一門親事,這書童有些不滿,李世達打死了他。

第三個命案,則是在萬曆七年,李世達任漕運總督,揚州寶應縣汜光湖的湖堤是李世達修的,但這段湖堤因爲偷工減料,被洪水沖垮。

李世達一方面向下施壓封鎖消息,一方面上奏朝廷,今年水患嚴重,開越河以殺水勢,再修條水道疏浚云云。

洪水毀堤的罪責,最終落到了寶應縣知縣的頭上,知縣自然不肯擔這個罪名,要把李世達貪腐的罪證呈送朝廷,這個知縣沒有把罪證送出去,沒過多久,畏罪自殺了。

“寶應縣知縣劉懷波被殺的案子,是王次輔爲你脫罪嗎?”凌雲翼問起了這個案子的究竟,知縣自殺、湖堤被沖毀,良田被淹沒,這件十年前的大案,居然被壓下去了,實在是讓凌雲翼好奇,究竟是誰在幫李世達脫罪。

李世達低着頭說道:“是王次輔庇護,他讓刑部壓下了案子,又讓我自行處置,不要讓案子鬧到御前,只要不鬧到御前,他就能給我兜着。”

凌雲翼一聽,就知道不是王崇古包庇,李世達在攀咬罷了。

李世達平日裡全指望着師爺幹活,自己風流快活,凌雲翼不是這樣當官,他對權力運行的邏輯很清楚,他知道,如果案子真的到了刑部,王崇古就是天大的能耐,都壓不住。

因爲朝裡有御史,有刑科給事中,這是朝廷的糾錯力量,這麼大的案子,王崇古身爲次輔,往下壓,當張居正不存在嗎?

萬曆七年,是張居正如日中天的時候,那時候張居正還在歸政。

“林烴倒是有些能耐。”凌雲翼看了看案卷,對這幫逆黨的實力,有了新的認知,當時南衙還沒拆分,南衙有六部衙門,這個案子,要在南衙過一遍,最終被卡在了南衙,沒有了動靜。

這南京衙門,大明養了一百七十多年,就是養條狗,來了賊人還知道叫兩聲。

但南衙士大夫覺得自己不是狗,他們總是覺得自己纔是主人,北衙在吃南衙的糧,至於北方的軍屯衛所,都是南衙士大夫們僱傭來看家護院的奴僕。

這些士大夫,就是這麼理解南北關係,而且這種奇怪的認知,在南衙存在了一百七十餘年之久,甚至成爲了一種共識。

對於這種現象,凌雲翼認爲,都是慣的,欠屠。

凌雲翼親眼見過在朝鮮,文武兩班的思潮,和這些人沒什麼區別,在朝鮮文武兩班這些貴族眼裡,大明天兵就是他們請來的保安,結果這些保安來了就不走了,還要佔領,簡直是豈有此理!

甚至一部分文武兩班的貴人,還覺得,不是大明軍拖後腿,朝鮮軍,早就把倭國給消滅,佔領倭國全境了,大明軍不讓朝鮮軍攻滅倭國,就是爲了留下倭國,讓朝鮮不敢反抗!

凌雲翼理解不了朝鮮文武兩班的思維,他們甚至連糧餉都沒付,一戰滅倭這種暴論,大明軍都不覺得能做到,但朝鮮這幫文武兩班覺得可以。

凌雲翼也懶得理解,他洗了兩遍後,就再沒人胡說八道了,他這種做法過於暴力了些,回到大明他改變了一些,至少他現在願意查一查再殺。

李世達有些絕望,他連攀咬都做不到,除了三個命案之外,他身上還揹負着其他的案子。

“雙塘私市。”凌雲翼開始審訊接下來的案子,雙塘、橫山港、鄞州、寧波,這條走私路徑,在抄家的過程中,被查了出來。

雙塘是舟山羣島的一部分,位於雙嶼私市的東南方向,自雙塘交割貨物後,船隻走孝順洋東嶼,入象山縣象山灣在橫山港交貨,車馬至鄞州入寧波集散貨物。

“不是我,是鄞州金氏負責,我就是拿點銀子。”李世達趕忙說道,這個私市,他知道,但他不是主謀,是這個鄞州金氏三兄弟開闢並且維持運營,李世達覺得自己就是拿了點銀子。

李世達的確拿了點銀子,髒活都是師爺乾的。

這個雙塘私市,和雙嶼私市距離不遠,海防巡檢每年都會稽查,但每次去稽查,都有人通風報信,而且海防巡檢幾次查到了疑似走私販私的活動,但案子很快被寧波府壓了下去。

案子最終確定,還是凌雲翼抄家抄出了證據,李世達保留了幾封跟金氏三兄弟來往的書信。

審訊持續了兩個時辰,多數都是證據確鑿,詢問口供,李世達不老實,說話遮遮掩掩,而且他真的不認爲自己做錯了什麼。

不就是拿點銀子嗎!

凌雲翼讓緹騎帶走了案犯,帶着案卷趕到了通和宮,奏聞了稽查的結果。

“陛下,這個李世達可能還有人會營救。”凌雲翼表示了自己的看法,審訊的過程中,李世達有一種有恃無恐的情緒,顯然,李世達不覺得自己會死,頂了天被皇帝褫奪官身功名,他還是李家大少。

“他想多了,王家屏帶着晉黨和工黨的官員,跟李世達完全切割了。”朱翊鈞搖頭,將幾本奏疏交給了凌雲翼。

王家屏怒斥了李世達的行爲,並且要求明正典刑,他讓晉黨和工黨的官員一起表態,誰不願意聯名上奏,就跟着李世達一起蹲班房去。

至此,公開營救已經變成了不可能,暗地裡營救,輸賄凌雲翼,恐怕要被凌雲翼當成案犯給抓了。

“元輔呢?”凌雲翼慎重斟酌了一番,還是在猶豫之後,才說了自己的擔憂。

以前張居正還殺伐果斷,現在年紀越大,張居正越來越保守了,萬事都講究個沖和。

三個已經固定證據的命案、一個私市案,李世達就是做了閣老,他都脫不了罪。

按照海瑞留下的反腐規則,貪不到五十萬銀,基本就是個革罷、褫奪官身功名,不會喊打喊殺。

貪點銀子和做逆黨,完全是兩個性質,這私市犯了國法暫且不提,偷銀子偷到了關稅身上,這關稅可是有一半要入內帑的,這根本就是偷陛下的錢!

張居正要是出來當端水大師,說什麼求治過急,更張太驟,過激不近人情,事情會變得麻煩些。

“先生的確上奏疏勸朕仁恕,這個李世達的確也入了議貴,也就是三品官的範疇,但朕說服了先生,先生不會橫加干涉。”朱翊鈞點頭,張居正確實說和了一番,但也就是意思了意思。

張居正作爲首輔,他要維護高官利益,他也要站出來和稀泥,只不過誠意頗爲不足,上了一份空話、套話的奏疏,被皇帝批示後,張居正就再沒有說過了。

典型的例行公事。

“那臣就可以放心做事了。”凌雲翼聽聞皇帝說服了張居正,就知道這個案子沒有阻力了,皇帝對逆黨的態度,已經通過殺人明確表達了,公審流程可以安排了。

朱翊鈞打量了一番凌雲翼,想了想還是鄭重的解釋道:“凌次輔,朕和先生,沒有不和,次輔有些想多了。”

凌雲翼是帶兵回京的,甚至在天津州、通州、朝陽門還和大明軍發生了對峙,凌雲翼在朝陽門見到了皇帝,才結束了對峙。

這裡面有點誤會,朱翊鈞當面說清楚,省的鬧出更大亂子來。

“臣原先以爲陛下急詔臣入京,是元輔非要對王次輔落井下石,所以才帶着客兵一千五百人回到了天津衛。”凌雲翼避重就輕,他之所以要帶兵,真的不是因爲王次輔身後名。

凌雲翼在朝鮮,只知道王崇古死了,還以爲張居正終於按捺不住要篡位了,戚繼光作爲曾經的張居正門下,作壁上觀,皇帝已經危如累卵。

雖然可能性很小,但凌雲翼帶着一千五百客兵,披星戴月,回京護駕來了!

凌雲翼以爲自己拿到了衣帶詔,那真的是心急如焚,甚至做好玉石俱焚的準備了。

張居正做了十八年首輔,之前一副忠君的樣子,現在要篡位?這猜測是不是有些過於兒戲了?

但其實真的很難說,因爲司馬懿在起事之前,也挺老實的,看起來也是忠臣。

他趕回京師,才發現,根本不是這麼個情況。

張居正別說篡位了,就是國事有了分歧,也是陛下說了算,戚繼光這個奉國公,更是隻接受皇帝陛下的命令。

在凌雲翼看來,只要不是皇帝和元輔打起來,其他事,都是小事。

(本章完)

第933章 匠人下山了!第818章 長檄布威滄海靖,倭廷矚目碧濤驚第二百三十五章 矯矯虎臣,腹心干城第423章 若再有戰禍邊釁,朕必永清草原大漠第518章 自此以後,當乘長風破萬里浪!第一百四十章 大明,被命運扼住了喉嚨第六十五章 連綿不絕的攻勢第1012章 潰散大演訓的目的第411章 光明,非常昂貴第958章 毀奇技以安民生第一百九十九章 當大明的看門狗,豈不是能吃到骨頭?第714章 聖天子回京,紫微星歸正第673章 開營煙館,殺無赦!第818章 長檄布威滄海靖,倭廷矚目碧濤驚第六十九章 同勢則附,同利則趨,同害則避第670章 都是這些勢要豪右,害苦了朕!第558章 可以報復,才能保護第602章 賞厚而信,罰嚴而必第754章 循環成立的基石,不是仁義,而是暴力第872章 賞不患寡而患不公,罰不患嚴而患不平第853章 勿以贏小而不麻第784章 陛下,臣做了一個鳥第874章 還有沒有天理了!還有沒有王法了!第508章 出身寒微不是恥辱第657章 《抱薪者》和《安全生產》第822章 六策安遼固疆本 皇恩特許懲賤儒第二百三十六章 搗巢滅倭長策疏第二百三十四章 送出去的,要親手拿回來才行第453章 白銀,就是百姓們的血汗錢第485章 到底是誰帶壞了陛下?第533章 山東耆老無不懷念凌部堂第二百零九章 朱翊鈞的算學小課堂,開課了第806章 要用自由之火點燃整個泰西第409章 有史以來,第一支全火器的騎兵第861章 連草原的牲畜都要感恩第二百六十七章 真誠,是最大的必殺技第991章 天地一烘爐,物慾火中舞第二百四十五章 言先生之過者斬,勿論第二百一十四章 煤市口大火第313章 衍聖公?誰愛要誰要,我們南宗不要第506章 代號爲:平波淨海第507章 陛下雖然好殺人,但的確是仁君!第543章 鼎建大工裡的蠅營狗苟第351章 大明沒有貴族第二十四章 大明皇帝鋤大地第393章 一切都在按計劃進行第471章 蒸汽機是要吃人的第二百五十五章 想辦法再借給他點兒第四十七章 官序貴賤各得其宜,尊卑長幼之序第二百六十四章 傲慢,是失敗的開始第532章 禮法不能是新政的絆腳石第884章 雲鬢輕綰霞光黯,十里夭灼盡失顏第六十二章 隋珠彈雀,便殿擊球第710章 萬曆萬曆,萬家皆戾第627章 將軍,你也不想把稅提高到八公一民吧第938章 每一次的選擇,都有意義第999章 漢兵八路雷霆威鎮播州,商船橫海白第415章 萬曆朝特色王化道路第526章 第一次技術進步獎第592章 精兵可以安邦,巧器可以利民第315章 文華殿裡,喜氣洋洋第一百五十章 朕有三十三個步營,權豪有幾個?第一百四十六章 毀天下非官式書院,禁聚徒講學第970章 搶的哪有騙的多!第356章 精紡毛呢的最後盛宴第一百九十七章 一開口就是九斤火炮的威力第二十二章 元輔,朕有疑惑第784章 陛下,臣做了一個鳥第793章 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斷人仕途呢?第610章 太陽照常升起第609章 這次病人是大明皇帝而已第854章 錢這個東西,該花花該省省第506章 代號爲:平波淨海第901章 護民彰聖德,興農顯奇功第546章 壞就壞在,它不適合大明第五十二章 戚帥,朕有疑慮第961章 誰鬧得亂子大,就對誰讓步!第909章 還田是靈丹妙藥,一吃就靈第594章 夫子不問馬第716章 上一道奏疏,做那精算的賤儒第620章 奇怪的合理化第615章 兩相其害取其輕,兩利相權取其重第561章 詔廢賤奴籍仁極至功德,鄉野田畝間第602章 賞厚而信,罰嚴而必第五十八章 世間哪得兩全法第568章 大明在倭國的廠衛在倭京都地檢特搜第904章 金債興衰內外鑑,海國毒患示危瀾第604章 厄運專挑苦命人,麻繩專挑細處斷第507章 陛下雖然好殺人,但的確是仁君!第一十六章 殺人需用利刃第457章 人性本惡的鴻溝第480章 我的下限是你的上限第451章 殺人不一定要動刀第669章 斷鹽 斷棉 裡挑外撅第322章 他們那裡不適合種地第994章 換了批人,幾乎等同於換了人間第958章 毀奇技以安民生第1015章 都說不爲五斗米折腰,都爲五斗米奔第889章 他們要的,朕給不了,也沒人給得了第440章 羊毛來了,韭菜就沒了
第933章 匠人下山了!第818章 長檄布威滄海靖,倭廷矚目碧濤驚第二百三十五章 矯矯虎臣,腹心干城第423章 若再有戰禍邊釁,朕必永清草原大漠第518章 自此以後,當乘長風破萬里浪!第一百四十章 大明,被命運扼住了喉嚨第六十五章 連綿不絕的攻勢第1012章 潰散大演訓的目的第411章 光明,非常昂貴第958章 毀奇技以安民生第一百九十九章 當大明的看門狗,豈不是能吃到骨頭?第714章 聖天子回京,紫微星歸正第673章 開營煙館,殺無赦!第818章 長檄布威滄海靖,倭廷矚目碧濤驚第六十九章 同勢則附,同利則趨,同害則避第670章 都是這些勢要豪右,害苦了朕!第558章 可以報復,才能保護第602章 賞厚而信,罰嚴而必第754章 循環成立的基石,不是仁義,而是暴力第872章 賞不患寡而患不公,罰不患嚴而患不平第853章 勿以贏小而不麻第784章 陛下,臣做了一個鳥第874章 還有沒有天理了!還有沒有王法了!第508章 出身寒微不是恥辱第657章 《抱薪者》和《安全生產》第822章 六策安遼固疆本 皇恩特許懲賤儒第二百三十六章 搗巢滅倭長策疏第二百三十四章 送出去的,要親手拿回來才行第453章 白銀,就是百姓們的血汗錢第485章 到底是誰帶壞了陛下?第533章 山東耆老無不懷念凌部堂第二百零九章 朱翊鈞的算學小課堂,開課了第806章 要用自由之火點燃整個泰西第409章 有史以來,第一支全火器的騎兵第861章 連草原的牲畜都要感恩第二百六十七章 真誠,是最大的必殺技第991章 天地一烘爐,物慾火中舞第二百四十五章 言先生之過者斬,勿論第二百一十四章 煤市口大火第313章 衍聖公?誰愛要誰要,我們南宗不要第506章 代號爲:平波淨海第507章 陛下雖然好殺人,但的確是仁君!第543章 鼎建大工裡的蠅營狗苟第351章 大明沒有貴族第二十四章 大明皇帝鋤大地第393章 一切都在按計劃進行第471章 蒸汽機是要吃人的第二百五十五章 想辦法再借給他點兒第四十七章 官序貴賤各得其宜,尊卑長幼之序第二百六十四章 傲慢,是失敗的開始第532章 禮法不能是新政的絆腳石第884章 雲鬢輕綰霞光黯,十里夭灼盡失顏第六十二章 隋珠彈雀,便殿擊球第710章 萬曆萬曆,萬家皆戾第627章 將軍,你也不想把稅提高到八公一民吧第938章 每一次的選擇,都有意義第999章 漢兵八路雷霆威鎮播州,商船橫海白第415章 萬曆朝特色王化道路第526章 第一次技術進步獎第592章 精兵可以安邦,巧器可以利民第315章 文華殿裡,喜氣洋洋第一百五十章 朕有三十三個步營,權豪有幾個?第一百四十六章 毀天下非官式書院,禁聚徒講學第970章 搶的哪有騙的多!第356章 精紡毛呢的最後盛宴第一百九十七章 一開口就是九斤火炮的威力第二十二章 元輔,朕有疑惑第784章 陛下,臣做了一個鳥第793章 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斷人仕途呢?第610章 太陽照常升起第609章 這次病人是大明皇帝而已第854章 錢這個東西,該花花該省省第506章 代號爲:平波淨海第901章 護民彰聖德,興農顯奇功第546章 壞就壞在,它不適合大明第五十二章 戚帥,朕有疑慮第961章 誰鬧得亂子大,就對誰讓步!第909章 還田是靈丹妙藥,一吃就靈第594章 夫子不問馬第716章 上一道奏疏,做那精算的賤儒第620章 奇怪的合理化第615章 兩相其害取其輕,兩利相權取其重第561章 詔廢賤奴籍仁極至功德,鄉野田畝間第602章 賞厚而信,罰嚴而必第五十八章 世間哪得兩全法第568章 大明在倭國的廠衛在倭京都地檢特搜第904章 金債興衰內外鑑,海國毒患示危瀾第604章 厄運專挑苦命人,麻繩專挑細處斷第507章 陛下雖然好殺人,但的確是仁君!第一十六章 殺人需用利刃第457章 人性本惡的鴻溝第480章 我的下限是你的上限第451章 殺人不一定要動刀第669章 斷鹽 斷棉 裡挑外撅第322章 他們那裡不適合種地第994章 換了批人,幾乎等同於換了人間第958章 毀奇技以安民生第1015章 都說不爲五斗米折腰,都爲五斗米奔第889章 他們要的,朕給不了,也沒人給得了第440章 羊毛來了,韭菜就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