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9章 高啓愚真的太想進步了!

在安東尼奧做了國王不方便出海,馬爾庫斯依舊帶着各種各樣農作物的種子到了大明,增加大明餐桌的多樣性。

馬爾庫斯不止一次,希望自己以後可以死在戰場上,以忠誠和榮譽的名義死去,這是他劍聖的尊嚴,但他卻死在了卑鄙的刺殺之中。

朱翊鈞對費利佩二世的觀感變得極差。

西班牙這個日不落帝國,正在不可逆的墮落,從海洋貿易秩序的守護者,向海洋秩序破壞者的身份墮落,這種墮落,對大明同樣有些影響,因爲大明的商船前往泰西將會面對更多的危險。

費利佩老了,六十四歲的費利佩,因爲身體機能的退化,變得越來越多疑,他的體力、精力、注意力都在不斷的衰弱,這種對身體的不受掌控,讓他不再信任任何人,他變得孤僻且易怒起來。

佩德羅帶着十分惶恐的心情再次出使大明,根據佩德羅的描述。

費利佩在短短三個月的時間裡,就殺死了六名宮廷秘書,而原因僅僅是這些宮廷秘書,在遠征英格蘭上發表了一些不同的看法。

金債券在崩潰,而停止遠征英格蘭,可以阻止這種崩潰,一場漫長、消耗巨大人力物力財力、卻沒有太多實際意義的遠征,讓人們普遍喪失了對費利佩二世的信心。

金債券最重要的就是信心。

佩德羅也是費利佩的宮廷秘書,他不敢說真話,他本人甚至反對增加對大明的關稅,因爲他長期在海上,他清楚的知道,總督府和本土之間的利益矛盾,正在隨着沒有意義的遠征,變得越來越劇烈。

而在佩德羅離開西班牙的那天,費利佩又幹了一件大事,他宣佈解散了國務委員會,這個國務委員會是費利佩二世父親最重要的遺產,國務委員會是費利佩管理國家的支柱。

國王的擔任議會的國會會長,五個地區委員會的貴族擔任議員,這五個地區委員會分別是:卡斯蒂利亞、阿拉貢、印度羣島、意大利和尼德蘭。

而現在,這個國務委員會被解散了。

這不是西班牙國務委員會第一次解散,這是第三次,所有人都知道費利佩打算對金債券賴賬,並且一意孤行,繼續進行對英格蘭遠征。

軍事失敗,讓費利佩惱羞成怒。

“憤怒之下做的決策,會讓人後悔終身,沒有人可以例外。”朱翊鈞眉頭緊蹙的敲着桌子,這個日不落帝國,老老實實死去,就這麼慢慢的衰弱下去,對大明而言,是最好的結果。

大明正在取代西班牙在國際貿易中的地位,如果秘魯總督能夠來到大明,大明就可以間接控制世界最大銀礦,這對大明而言,是極其重要的,可以讓大明完成從貴金屬貨幣到鈔法的過渡。

但費利佩偏偏就是要折騰。

而葡王派遣了使者來到了大明,詢問皇帝陛下的意見。

葡萄牙打算對刺殺進行報復。

首先是收回當初獨立戰爭時候,租賃給西班牙的港口城市波爾圖,這個北方港口城市專門畫出了一塊作爲西班牙遠征英格蘭的軍港;

其次是停止對西班牙遠征的支持,西班牙的艦隊在波爾圖進行補給,葡萄牙爲此出人出力出貨物糧食,當然葡萄牙在遠征中也賺了許多的黃金和白銀;

最後的報復,則是將金債券全部拋售,在大帆船起航之前,安東尼奧已經完成了對金債券的全部拋售,這一條不是詢問意見,而是告知大明。

費利佩已經把國務委員會給解散了,就是明晃晃的要賴賬了,金債券徹底崩盤前,安東尼奧完成了止損。

但前面兩件事,安東尼奧都還沒有做,因爲他很擔心,這麼幹,費利佩會把怒火從英格蘭轉移到葡萄牙身上,收拾不了英格蘭,還收拾不了你葡萄牙?

西班牙大方陣從地面推進的話,會付出更多的傷亡,但結果一定是:安東尼奧只能繼續做海盜而不是國王了。

國力軍力在那擺着,大光明教左右護教軍,不是西班牙大方陣的對手。

安東尼奧準備軟弱一點,既不收回港口,也不停止提供支持,讓費利佩繼續把怒火宣泄到大西洋的風暴裡,這種軟弱是無奈之舉,但這就是小國的悲哀。

安東尼奧本人是個很勇敢的人,但他選擇了軟弱。

葡萄牙國力不夠強盛,能夠左右逢源,是大明皇帝仁善。

作爲大明冊封的葡王,安東尼奧和西班牙眉來眼去,卻從來沒有招致聖怒,陛下仍然把里斯本選爲了貨物的集散地,告訴泰西人,葡萄牙和大明關係極好。

葡萄牙這個藩屬,和大明的關係,更像是比較純粹的利益關係。

葡萄牙欠着一筆一千五百萬銀,展期四十年,年息只有4%的戰爭借款,只要按期還錢,大明似乎很少對葡萄牙指手畫腳。

當然也不是完全沒有指手畫腳,比如皇帝就訓斥安東尼奧把里斯本搞得太髒了,四處都是糞便、垃圾、臭水溝,這樣容易弄出瘟疫,讓里斯本乾淨點。

自那之後,里斯本就成了整個泰西最乾淨的城市,號稱鮮花之城。

這一次,安東尼奧真的不知道如何是好,希望有聖訓。

朱翊鈞准許了安東尼奧的軟弱,其實安東尼奧跨越重洋詢問,本身就是在拖延,他的態度已經很明顯了,葡萄牙真的頂不住西班牙大方陣的衝擊。

爛船還有三千釘,西班牙的確在衰弱,但他還是那個不可一世的日不落帝國。

“馮大伴,你說,朕到了晚年,會不會和這個費利佩一樣,變成這樣的混蛋?明知道是錯的,非要繼續做下去?”朱翊鈞整理好了基本外事奏疏,下章鴻臚寺,忽然開口問了一句。

“不會!陛下英明神武,豈能是番邦小國國君可比?”馮保立刻馬上,沒有任何一絲一毫的猶豫說道,從外事奏疏送到陛下面前,陛下的情緒變化,馮保就精準的感受到了。

“西班牙的殖民地遍佈全球,他是第一個日不落帝國,不小了。”朱翊鈞看向了堪輿圖,雖然這些殖民地不是實土郡縣,但完全可以算成領土的一部分,西班牙從這些殖民地上獲得了足夠多的利益。

馮保非常確信的說道:“陛下弘毅,絕不是費利佩可以比擬的!”

克終之難,可能是每個皇帝都要面對的難題,老年身體機能的下降,對身體不受掌控的恐懼,逐漸演化爲對一切人的不信任,剛愎自用,幾乎是每個君王最終的宿命。

秦始皇的尋長生,漢武帝的巫蠱之禍,李世民晚年的反覆無常執意親征、李隆基的怠惰、道爺的玄修,似乎都無法擺脫這個宿命。

就連朱元璋選擇朱允炆,也不是明智之舉。

“弘毅,費利佩就不弘毅了嗎?西班牙在他手裡成爲了日不落帝國,他父親留給他的國務委員會,他說解散就解散,這代表了他的弘,他的功績。”

“他是個十分勤奮的君王,一天要處理四百多封書信,時至今日也是如此。”朱翊鈞看着世界堪輿圖和大明堪輿圖,愣愣的出神。

費利佩能把管理國家的支柱國務委員會解散三次,西班牙還不散架,這是他個人的威望足夠的高,可以如此胡鬧,可以這麼折騰。

費利佩已經足夠心懷天下,也足夠有毅力了,但這眼看着越來越昏聵的樣子,多少讓人唏噓不已。

朱翊鈞還年輕,但他變成了大明的威權人物,年紀越大,他的威權就越重,張居正活着還能阻攔,張居正走了呢?

大明皇帝的權力可比費利佩要強的多,一旦昏聵,折騰起來,鬧出的動靜,比費利佩要大的多的多。

馮保深吸了口氣明確的說道:“費利佩眼裡沒有百姓,更沒有平民,陛下把百姓放在心裡,而不是嘴上,這是陛下和費利佩最大的區別,也是臣堅信陛下沒有克終之難的原因。”

“費利佩會爲了萬民親自種地嗎?他不會;費利佩會廊廟陳民念,丹墀問政典嗎?他不會;費利佩會爲了萬民不惜身,不惜名嗎?他不會。”

“費利佩從來沒有殺過一個倚強凌弱的貴族,他甚至還不如安東尼奧,安東尼奧能爲了葡萄牙的平民,忍下刺殺的惡氣,馬爾庫斯死在了安東尼奧面前,他還是選擇了隱忍。”

“費利佩之所以變得昏聵,是因爲他心裡從來沒有萬民,從來沒有。”

馮保說着話看向了葉向高的位置,葉向高但凡是敢寫一個字,馮保就把他寫的起居注撕了,他這話裡話外的意思,連着道爺一道罵了。

其實海瑞的治安疏之所以聞名天下,不僅僅是因爲他的勇敢,還是因爲海瑞的治安疏把道爺心裡沒有萬民、沒有江山社稷,纔會如此怠惰焚修這個根本原因,給點了出來。

馮保又不是骨鯁正臣,他也不要什麼好名聲,他就是提醒陛下,沒必要覺得自己晚年,會是費利佩的模樣。

費利佩也配和陛下相提並論?

如果是陛下,孩子不明不白死去,陛下一定會把通和宮搬到北大營去,然後搞軍管配給,鬥,斗的你死我活!

連皇帝都朝不保夕,這些該死的蟲豸,折騰百姓該多麼心狠手辣?

馮保欲言又止,最後沒講出來心裡話,陛下多摳…節儉啊!

一場漫長、消耗巨大人力物力財力、卻沒有太多實際意義的遠征,陛下會幹這個賠本買賣?

連百事大吉盒都要三個併到一起發,要不是顧莊妃臨產在五月份,陛下敢把四個大吉盒併到一起去!

而且馮保很清楚,陛下的節儉,可不是張居正在皇帝小的時候管得嚴導致的,張居正從萬曆六年開始鼓勵皇帝多花錢,皇帝也沒鋪張浪費過。

節儉,是陛下八大美德之一。

“馮保!你是不是在腹誹朕摳門?!朕省那點銀子,還不是想着多修幾裡馳道,多建幾個學堂?”朱翊鈞看着馮保的樣子,立刻就知道他在想什麼了!

馮保立刻說道:“陛下,這不是正好和臣說的陛下心裡裝着萬民,對應上了?”

“幹活幹活,還有這麼多奏疏呢,筆墨伺候。”朱翊鈞擺了擺手,沒跟馮保一般見識,奏疏不處理,也沒人幫他處理,他也不允許別人幫他處理。

朱翊鈞也想明白了,沒有自己跟自己較勁兒,老了的事兒老了再說,至少現在,他不會這樣。

“石星言居然沒有欺君,中盛糧薯真的豐收了。”朱翊鈞拿着奏疏,這是寶歧司徐貞明、徐光啓的聯名奏疏,中盛良薯在南苑已經開始收穫。

在只靠天澆灌,甚至沒有太多施肥的情況下,每畝地乾重四百二十餘斤,如果施肥澆灌,能達到驚人的八百斤!乾重是五折一,溼重水分太大。

兩分種,三分管,五分肥,顯然中盛良薯育種大成功,這代表着,天變的危害會進一步降低,只要陝甘綏晉這些乾旱的地區,人口沒有劇烈爆炸式增長,大明順利挺過天變的可能性,又增加了三成。“陛下這話說的,誰敢當着陛下的面兒欺君。”馮保滿是笑容的說道,陛下總是在小瞧九族的羈絆!

陛下殺性這麼重,石星言怎麼可能當面欺辱君王?中盛良薯是陛下親自盯着,陛下每過一旬就會親自去看看,農事上,沒人敢糊弄陛下。

“叫上先生,再把王國光王司徒叫上,王司徒自從去年知道天變之事後,一直憂心忡忡,再把戚帥叫上,叫上都叫上。”朱翊鈞站了起來,讓馮保喊人,去收穫現場看看。

中盛番薯是土豆,在農業技術尚不發達,經常餓死人的年代,相比其他作物,毫無疑問,土豆可以更加容易收穫讓所有人都能吃飽的分量。

土豆的營養十分豐富,只要再加上乳製品,土豆幾乎可以滿足人所有的營養需求。

恰好,陝甘綏山西這些地方,有大量的牲畜,不缺乏乳製品的生產。

當然,土豆有個巨大的問題,那就是病毒退化,表現就是次代減產,越種收穫越低,朱翊鈞第一次種地就是種的番薯,要解決這個問題,需要大明在各地營造火室進行育種。

對於番薯退化的問題,朱翊鈞不謙虛,這裡面他有功勞,而且他有極大的功勞!火室可是他不務正業的重要產物,殺青也是他發現的辦法。

王國光坐在轉椅上,他的身邊站着大將軍戚繼光、元輔張居正,緹騎在陛下身邊警戒,陛下在一筐一筐的擡着土豆,放在秤上稱重,每收穫一個地塊,陛下都會讓馮保記下產量。

陛下走來走去,皇長子朱常治也跟着跑來跑去,問這問那,收穫的喜悅充斥着田間地頭。

“以前我還以爲陛下種地,是元輔教的手段,但你看陛下的笑容,是真心喜歡。”王國光看着皇帝是十分欣慰的,王國光以爲種地,是張居正教的籠絡人心的手段,但陛下那陽光燦爛的笑容,顯然不是爲了籠絡人心。

陛下眼裡,農事就是國事。

作爲士大夫,王國光通讀史書,作爲大司徒,他位高權重。

他其實很清楚的知道一件事,中國這片土地,從來不畏懼天災,但最怕的就是人禍。

而律法、綱紀、道德,往往是從上位者開始敗壞的,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商鞅這句近兩千年的話,時常照進現實。

而陛下以自己的意志,守住了這種敗壞,君王修德,是十分重要的,但君王只修德,就會變成提線木偶,任由禮法的擺佈。

毫無疑問,陛下修德,但陛下絕不是提線木偶。

“王司徒,我又不會種地,怎麼教陛下種地?陛下開始也不會種,也是一點點學來的。”張居正也是頗爲感慨的說道:“當初,我還以爲陛下小孩子心性,胡鬧幾日就忘記了。”

張居正當初答應皇帝親事農桑、習武,完全是當小孩子胡鬧,這都是吃苦的事兒,但陛下都堅持了下來,而且做得很好。

“缺水缺肥的地塊,還是不太行,還是得興修水利,也要加大水肥和精絕鹽的生產。”朱翊鈞滿頭是汗,一邊走一邊對着馮保說着,讓馮保記下。

缺水缺肥的地塊,土豆普遍偏小,而且長得不圓潤,這土豆吃起來,口感肯定很差,土豆不沾葷腥,是很難吃的,而且產量並不是特別高,所以朱翊鈞覺得還是能澆灌就澆灌,能施肥就施肥,水肥和水利工程不能停。

在沒得吃的年代裡,有口吃的就不錯,但有吃的,能好吃點,就更好了。

工兵團營給百姓打井這件事很好,但如果這些井被鄉賢縉紳給佔了,那就很不好了,朱翊鈞一邊走,一邊讓馮保記下這些他想到的事兒。

“參見陛下。”張居正、戚繼光見禮,王國光要站起來行禮,被皇帝扶着坐下。

“坐下休息,私下謁見,這些俗禮就免了。”朱翊鈞笑着說道:“王司徒,豐收了,老天爺,終究是給咱們大明留了一線生機咧,明天讓定國公徐文壁去趟天壇,祭祀感謝老天爺。”

老天爺既然給大明留了一線生機,那去還願自然理所當然。

王國光今年已經七十八歲了,他這個年紀古來稀,活着就是人瑞,這般歲數,王國光心心念唸的依舊是大明江山社稷,甚至肯做那個蠱惑君上的‘奸臣’,揹負發行馳道特別國債的責任,毫無疑問是忠臣。

“臣看到了。”王國光看着皇帝爽朗的笑容,忽然開口說道:“陛下,穩健、圓滑、平衡、懂得人情世故,看起來是做大事的模樣,但這種人真的掌握了權柄後,做不了任何大事,反而是那些看起來比較激進、決絕、果斷,似乎不太穩重的人,反而能做事。”

“臣年紀大了,有點教師爺,又在這裡教陛下做事了,還望陛下恕罪。”

王國光這話說的有點矛盾,看起來能做大事的人,反而做不了事兒,看起來不穩重,反而能成事。

其實王國光的話很好理解,看起來能做大事的人,他具備了一切做大事的能力,但他不會去做,他會和光同塵、會相忍爲國。

“無礙無礙,朕倒是聽明白了,王司徒在說朕,讓朕不要圓滑起來。”朱翊鈞笑着說道:“朕記下了。”

其實王國光的話,解開了朱翊鈞內心深處的疑惑,當初,王國光爲何會對晉黨倒戈相向。

國勢衰亡,真讓晉黨這些相忍爲國的人執掌了權柄,就是一事無成,反倒是頗爲激進不穩重、離經叛道的張居正,能博取一線生機。

“陛下,臣僭越了。”王國光在請罪,他又看了眼陛下,雖然看不太清楚,但陛下應該是完全聽懂了。

王國光這話裡還有一層意思,他其實很擔心一件事發生,皇帝和張居正之間發生決裂。

分歧很正常,但如果發生了決裂,那等於天塌了,萬曆維新中晉升的臣子,無論支持張居正還是支持皇帝,都是輸。

因爲萬曆維新無法繼續,這些臣子就失去了繼續晉升的可能,勢變了,做再多,都是徒勞。

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

大明國朝的運勢,在陛下手中掌控,大明的官僚體系十分精密,但也十分脆弱。

王崇古的離世,打破了朝中頗爲微妙的平衡,首輔是張居正,次輔是一個沒有明顯黨派的凌雲翼,大將軍是張居正門生。

一旦皇帝開始懷疑元輔,國勢,就會向不可控的方向滑去。

現場所有人都是人精,王國光突然說了這麼一段莫名其妙的話,無論怎麼過度解讀都不爲過。

朱翊鈞並沒有過多的談論這個問題,因爲王國光已經老邁致仕兩年了,他對朝中局勢的走向,把握的並不是特別清楚,朱翊鈞當然不會怪罪王國光說這些,他擔心的是大明國勢。

皇帝從田間地頭直接去了北大營操閱軍馬,教朱常治和朱常潮習武,朱常潮大病痊癒,但他體格弱,朱常治能做的訓練,朱常潮並不能做。

等到皇帝回到通和宮的時候,就收到了一本沒有浮票的奏疏,來自張居正。

沒有浮票,沒有披紅,司禮監的太監們,實在是不明白這奏疏的含義,直接呈送皇帝了。

皇帝和先生的事兒,還是讓皇帝親自處理妥當。

“先生完全多慮了,不過先生這好勝心啊,高拱都死了多少年了,他還要贏高拱一次。”朱翊鈞看着面前這本奏疏,選擇了留中不發,這並不常見,奏疏不過夜才常見。

張居正給了皇帝一本致仕的奏疏,裡面全都是些套話,年紀大了,精力不濟,難堪大任這類的話。

之所以沒有浮票,是張居正沒給別的廷臣看過。

這就是先生給皇帝的一張一招定勝負的牌,如果皇帝真的不滿意張居正的意見,拿出來一批,他張居正就會和高拱一樣,順利滾蛋了,怎麼也要注重一下師生情誼,不要弄得大家都不體面。

他比高拱體面,是自己走的,不是皇帝趕走的,這就是張居正奇怪的好勝心,就是政治生命結束的方式,也要比高拱強。

人就是很奇怪,有些奇怪的執着。

朱翊鈞把奏疏放在了最角落,他也沒扔,但他很有信心,用不上這本奏疏。

王國光的擔心是有些多餘的,他沒和凌雲翼共事,他不清楚,凌雲翼不是沒有明顯黨派,凌雲翼是地地道道的鐵桿帝黨,他比王崇古還要獨臣、孤臣。

朝中依舊能維持微妙的平衡。

“高啓愚這是要做什麼?”朱翊鈞看着面前的奏疏,頗爲驚訝。

高啓愚真的太想進步了!他真的太想立功了!

高啓愚是禮部左侍郎,少宗伯,他主管禮部諸事,如果不是因爲當年沒有避諱,他現在該做禮部尚書了。

他在和泰西使者會面的時候,把蘭奇洛特這個案犯拉到了鴻臚寺,要求西班牙就此事進行賠償。

高啓愚要求西班牙使者佩德羅簽訂一份協議,包括三個重要內容。

第一:大明船隻,自由通航麥哲倫海峽;

第二:墨西哥、秘魯、智利、新格拉納達、巴西總督府開放自由貿易;

第三:允許這幾個總督府和大明單獨簽署貿易協議;

如果西班牙不肯答應,明年起,大明將開始對等報復,對英格蘭進行武備支持,包括五桅過洋船、三十六斤艦炮、顆粒火藥、箭鏃等物。

哪怕是朱翊鈞都覺得,這個條約是有些過分了,西班牙只是在衰弱,又不是死了,日不落帝國還沒衰退,高啓愚居然提出了這麼過分的要求。

禮部把柔遠人那套陳規陋習徹底拋開,開始變得越發的不要臉了。

“高啓愚確實沒有禮貌,但這是西班牙先沒有禮貌的,大明的確幫助了葡萄牙贏得了獨立戰爭,如果西班牙支持安南也就罷了,他居然走私硝石到倭國,不可饒恕!必須賠償!”朱翊鈞對高啓愚提出的條件,十分認可。

安南和葡萄牙更加類似,倭國和英格蘭更加類似,如果費利佩往安南倒騰火藥,才更符合對等報復。

其實都一樣,都會觸怒大明。

第691章 鉅艦,讓蠻夷彬彬有禮第439章 疏泉日永花初放,幽院人來鳥不驚第一十四章 利益交換第一百二十章 觀天下英雄,唯元輔與載堉耳第661章 陛下聖恩眷天下,賤儒無德信口言!第一百四十五章 救還是不救,這是一個問題第二百二十四章 上面假裝發餉,我們假裝打仗第390章 不過是舊時代的殘黨罷了第716章 上一道奏疏,做那精算的賤儒第946章 我是冤枉的,我爲大明立過功,我要請假條第422章 來過,已是足矣第一百八十四章 可持續性的丟人第974章 勢要豪右又被陛下做局了第五十七章 君不君,臣不臣,天下大亂第595章 陛下,這聽起來很難理解第627章 將軍,你也不想把稅提高到八公一民吧第345章 朕是亡國之君,爾臣非亡國之臣?第八十章 貪天之功,異代同憤第一百零二章 元輔先生沒有這麼無能的弟子!第345章 朕是亡國之君,爾臣非亡國之臣?第532章 禮法不能是新政的絆腳石第一百九十七章 一開口就是九斤火炮的威力第862章 穿絲綢高雅,穿麻衣卑賤第一百九十二章 度數旁通十五屏第441章 利者,人之所欲也第808章 敗則懷恨在心,勝則反攻倒算第696章 這等亂命,體現了封建帝制的侷限性第286章 君子可欺之以方,難罔以非其道第391章 只能以七尺之軀許國第897章 萬曆第五大案,誠臣張居正之錯第708章 凍死不折屋,餓死不虜掠第一百六十七章 立國之宏規,保安之上畫第839章 赤膽忠心昭日月,盡忠報國志未休第562章 《永樂大典簡要本》第653章 永昌門外人頭滾滾第766章 布衣之怒,伏屍二人,流血五步第697章 皇帝跟張居正一比,都像個保守派第803章 崇古堡和太嶽城第549章 奇觀:正衙鐘鼓樓第一百零六章 憑空造牌小皇帝第四十八章 一就是一,二就是二第428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七十六章 瘦徐家,以肥天下第938章 每一次的選擇,都有意義第922章 求榮得榮,前赴後繼第二十一章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第762章 有福同享 有難獨當第888章 遍地哀鴻滿地血,無非一念救蒼生第829章 一隻羊也是趕,一羣羊也是放第453章 白銀,就是百姓們的血汗錢第476章 匠人們的分紅第883章 人總要爲自己的錯誤付出代價第833章 利潤就是朘剝,朘剝就是利潤第927章 千峰鑿破通天路,萬壑填平貫隴途第一百八十六章 許願池裡的王八都搖頭第780章 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第846章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骨餘一脈傾元必漢第980章 文明需要連續存在第一百四十一章 羊毛與呢絨第800章 漢鄉鎮就是南洋夢,南洋夢就是漢鄉鎮第781章 以行仁而王天下,以尚力而霸四海第362章 海瑞帶着骨鯁正氣,來到了西苑第402章 海外開拓的規矩第二百四十八章 覓塞外良地營建營堡堅城第一百零三章 蠻夷狼面獸心、畏威而不懷德第889章 他們要的,朕給不了,也沒人給得了第620章 奇怪的合理化第612章 大度?大度個屁第二百六十三章 該殺殺,該抓抓,該拔舌頭拔舌頭第556章 誰掌握了海洋,誰就掌握了世界第851章 萬曆維新的終極目標第824章 憫畸零幼主識民疾 破陳規能臣立新章第898章 議和不搶第五章 皇帝的信牌第549章 奇觀:正衙鐘鼓樓第二十二章 元輔,朕有疑惑第642章 所有人都不看好他,偏偏他自己還不爭氣第一百五十九章 只需要一個機會的戚繼光第373章 放不下,不想放下第385章 大明舉重冠軍張居正第622章 再用掊克之臣,大明就亡國了!第877章 調用暴力的第一原則,防止其失控第二百一十章 鮮衣怒馬正年少第485章 到底是誰帶壞了陛下?第333章 再苦一苦這賤儒,罵名張居正來擔第651章 暴力未曾失控,所以不是兵變第808章 敗則懷恨在心,勝則反攻倒算第366章 帝皇的王座是黃金馬桶第554章 莫敢言,道路以目第961章 誰鬧得亂子大,就對誰讓步!第646章 咦!好了,我中了!第396章 人主當急萬民之所急第778章 黑麥種子是蒐集來的!第937章 再往下掉,就成蠻夷了!第377章 戰場上得不到的,談判桌上也休想第371章 陛下的軍事天賦比山還高第496章 明日五更天拔營,號令爲:回家第476章 匠人們的分紅第811章 篳路藍縷以啓山林,撫有蠻夷以屬華夏
第691章 鉅艦,讓蠻夷彬彬有禮第439章 疏泉日永花初放,幽院人來鳥不驚第一十四章 利益交換第一百二十章 觀天下英雄,唯元輔與載堉耳第661章 陛下聖恩眷天下,賤儒無德信口言!第一百四十五章 救還是不救,這是一個問題第二百二十四章 上面假裝發餉,我們假裝打仗第390章 不過是舊時代的殘黨罷了第716章 上一道奏疏,做那精算的賤儒第946章 我是冤枉的,我爲大明立過功,我要請假條第422章 來過,已是足矣第一百八十四章 可持續性的丟人第974章 勢要豪右又被陛下做局了第五十七章 君不君,臣不臣,天下大亂第595章 陛下,這聽起來很難理解第627章 將軍,你也不想把稅提高到八公一民吧第345章 朕是亡國之君,爾臣非亡國之臣?第八十章 貪天之功,異代同憤第一百零二章 元輔先生沒有這麼無能的弟子!第345章 朕是亡國之君,爾臣非亡國之臣?第532章 禮法不能是新政的絆腳石第一百九十七章 一開口就是九斤火炮的威力第862章 穿絲綢高雅,穿麻衣卑賤第一百九十二章 度數旁通十五屏第441章 利者,人之所欲也第808章 敗則懷恨在心,勝則反攻倒算第696章 這等亂命,體現了封建帝制的侷限性第286章 君子可欺之以方,難罔以非其道第391章 只能以七尺之軀許國第897章 萬曆第五大案,誠臣張居正之錯第708章 凍死不折屋,餓死不虜掠第一百六十七章 立國之宏規,保安之上畫第839章 赤膽忠心昭日月,盡忠報國志未休第562章 《永樂大典簡要本》第653章 永昌門外人頭滾滾第766章 布衣之怒,伏屍二人,流血五步第697章 皇帝跟張居正一比,都像個保守派第803章 崇古堡和太嶽城第549章 奇觀:正衙鐘鼓樓第一百零六章 憑空造牌小皇帝第四十八章 一就是一,二就是二第428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七十六章 瘦徐家,以肥天下第938章 每一次的選擇,都有意義第922章 求榮得榮,前赴後繼第二十一章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第762章 有福同享 有難獨當第888章 遍地哀鴻滿地血,無非一念救蒼生第829章 一隻羊也是趕,一羣羊也是放第453章 白銀,就是百姓們的血汗錢第476章 匠人們的分紅第883章 人總要爲自己的錯誤付出代價第833章 利潤就是朘剝,朘剝就是利潤第927章 千峰鑿破通天路,萬壑填平貫隴途第一百八十六章 許願池裡的王八都搖頭第780章 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第846章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骨餘一脈傾元必漢第980章 文明需要連續存在第一百四十一章 羊毛與呢絨第800章 漢鄉鎮就是南洋夢,南洋夢就是漢鄉鎮第781章 以行仁而王天下,以尚力而霸四海第362章 海瑞帶着骨鯁正氣,來到了西苑第402章 海外開拓的規矩第二百四十八章 覓塞外良地營建營堡堅城第一百零三章 蠻夷狼面獸心、畏威而不懷德第889章 他們要的,朕給不了,也沒人給得了第620章 奇怪的合理化第612章 大度?大度個屁第二百六十三章 該殺殺,該抓抓,該拔舌頭拔舌頭第556章 誰掌握了海洋,誰就掌握了世界第851章 萬曆維新的終極目標第824章 憫畸零幼主識民疾 破陳規能臣立新章第898章 議和不搶第五章 皇帝的信牌第549章 奇觀:正衙鐘鼓樓第二十二章 元輔,朕有疑惑第642章 所有人都不看好他,偏偏他自己還不爭氣第一百五十九章 只需要一個機會的戚繼光第373章 放不下,不想放下第385章 大明舉重冠軍張居正第622章 再用掊克之臣,大明就亡國了!第877章 調用暴力的第一原則,防止其失控第二百一十章 鮮衣怒馬正年少第485章 到底是誰帶壞了陛下?第333章 再苦一苦這賤儒,罵名張居正來擔第651章 暴力未曾失控,所以不是兵變第808章 敗則懷恨在心,勝則反攻倒算第366章 帝皇的王座是黃金馬桶第554章 莫敢言,道路以目第961章 誰鬧得亂子大,就對誰讓步!第646章 咦!好了,我中了!第396章 人主當急萬民之所急第778章 黑麥種子是蒐集來的!第937章 再往下掉,就成蠻夷了!第377章 戰場上得不到的,談判桌上也休想第371章 陛下的軍事天賦比山還高第496章 明日五更天拔營,號令爲:回家第476章 匠人們的分紅第811章 篳路藍縷以啓山林,撫有蠻夷以屬華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