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8章 展望

總結下來,爲帝五年,掌權八年,文治武功,內治外徵——劉榮已經達成了封建時代,絕大多數帝王畢生都無法企及的高度。

成績如此耀眼,縱是劉榮飄飄然,便也在情理之中了。

當然了;

飄飄然歸飄飄然,劉榮也只是在心裡暗爽一陣。

臭屁過後,自然還要把心緒拉回正軌。

——總結歸納完畢,過往八年的得、失,也大致梳理完成。

成績很出色,成就很耀眼,且沒有什麼值得一提的過失;

那麼接下來,便要將目光從過去的成功,移向還未到來的以後。

從劉榮十九歲那年先帝駕崩至今,也纔過去五年而已。

劉榮縱是已然大權在握,君臨天下,也纔不過二十四歲。

劉榮從來都不指望自己,能在皇帝這種高壓工作狀態下,活個七老八十。

甚至都不奢望能活到太祖劉邦,那六十二歲的年紀。

其實在劉榮看來,絕大多數時候,封建帝王活得太久,也未必就是一件好事。

歷史的經驗教訓很深刻,也足夠‘多’。

如早年志向遠大,中年威震四海,晚年卻無比昏聵,差點把漢家搞亡國的漢武大帝劉徹;

如皇帝生涯前半頁宛如開掛,後半頁宛如託管的唐玄宗李隆基等。

哪怕作爲穿越者,劉榮也說不好自己的晚年——尤其是在步入老年之後,會不會變的昏聵。

所以,按照劉榮的期望,自己能活到太宗孝文皇帝那個年紀,四十大幾、將近五十歲殯天,便是最好不過的了。

——五十來歲,即將步入晚年,卻還沒有完全不如晚年;

眼瞅着就要犯糊塗的年紀,直接去地底下,去跟先帝——跟太祖皇帝、太宗皇帝犯糊塗,無疑再合適不過。

劉榮如今才二十四,掰着指頭算下來,距離五十歲也還有二十多年,有非常充裕的時間,完成大部分預想中的事。

再者,皇庶長子已經降世。

只要天公作美,皇嫡長子也要不了幾年,就要來到這人世間。

如此算下來,等劉榮宮車晏駕,屆時繼承皇位的太子儲君,就算無法像先孝景皇帝那般,在三十多歲的年紀,羽翼豐滿的狀態下繼承皇位,也至少能加冠成人,不至於再鬧個主少國疑、太后暫掌朝政的局面。

雖然劉榮無法控制自己的壽命——既不能保證自己能活到五十歲,也不可能五十來歲就上吊,但劉榮完全可以以此爲準,來規劃自己剩餘的皇帝生涯。

就拿劉榮還能活二十來年算;

這二十年的時間裡,劉榮要做的事,說多不多——能擺上檯面的就幾個。

但這‘區區幾件事’都很籠統,且龐大。

每一個單拎出來,都有的是能說到的地方,佈置下去,也有的是讓底下官員忙活的。

大體上,主要可以分爲內、外兩個大分類。

於外,主要按方向細分爲以下幾項。

——北、西北方向,擊敗、驅逐北方匈奴,重挫遊牧民族,消除外部戰略威脅;

——東北方向,佔領、掌控東北朝鮮半島,鞏固東北版圖,消化東北黑土地;

——西南方向,聯絡、教化西南諸夷,爲百十年後,華夏文明吸納西南諸夷開路;

——南方、東南方,爭取將嶺南地區納入漢室版圖,將嶺南百越從‘外藩’性質的藩屬國、朝貢國,轉化爲從屬興致的諸侯國。

吶。

一個‘外’字爲大分類,細分出各個方向的外部事物,說下來也就北方遊牧民族、東北朝鮮半島、西南諸夷、南方百越四個小分類。

說着輕鬆,真要着手辦,那可就不是動動嘴皮子的事兒了。

如匈奴,自有漢以來,便幾乎一致騎在漢家頭上拉屎撒尿,作威作福,長達五十年之久!

雖然過去這五年,漢家先後贏下三場大戰,大大削弱了匈奴人的戰略優勢,甚至扭轉了雙方的戰略處境,但在匈奴人決意將戰略重心西遷至西域後,漢匈之間的戰爭,無疑已經變成了拉鋸戰、消耗戰。

短時間內,漢匈雙方之間,將很難再爆發河套-馬邑之戰,亦或高闕之戰那般,某一方能迅速獲勝,並取得重大戰略成果的戰爭了。

未來,漢匈雙方之間的戰爭常態,大概率是在西域-河西一線,進行無預謀、無預案,且無明確戰略戰術目的的遭遇戰。

打輸了,不會有什麼戰略損失,就是部隊傷亡而已;

打贏了,也得不到什麼戰略利益,只是讓敵方軍隊傷亡而已。

除非某一場戰爭,某一方以極低的戰損比,殺傷對方數以萬計,乃至十數萬、數十萬的軍隊,纔有可能憑藉一場一戰,再度改寫漢匈雙方之間的戰略局勢。

除此之外,雙方就只能在西域,本能的佔據一些城池,並將其串聯成區域。

然後派人出去巡邏、試探性擴張,並反反覆覆的進行遭遇戰。

——歷史上,衛、霍之後,漢匈雙方之間,便是這般在西域拉鋸,才最終耗了個兩敗俱傷。

匈奴人耗的元氣大傷,再無稱霸草原之力,隨着時間的推移而分裂。

有的西進歐羅巴,成了所謂的上帝之鞭阿提拉;

有的留在草原,龜縮漠北吃沙子;

還有識時務者如呼韓邪單于,最終臣服漢室。

匈奴如此,漢家也沒好到哪裡去。

——放任貳師將軍李廣利,在西域和匈奴人耗十幾二十年,甚至還打了好幾場敗仗;

外加漢武大帝本人的物慾,將漢家原本殷實的家底全部搬空。

到歷史上的漢武大帝末年時,天下人已經從漢武大帝‘北逐匈奴’的熱血沸騰中徹底冷靜下來。

不冷靜不行啊!

都特麼吃不上飯了!‘國仇家恨’的聲音越來越少,‘窮兵黷武’的聲音越來越多,以至於到最後,開始爆發此起彼伏的農民起義。

不得已之下,漢武大帝最終,只能頒下華夏曆史上的第一封帝王罪己詔:《輪臺詔》,來承認自己的過失,提出挽回過失的具體方案,並向天下人道歉。

憑藉這一手前所未有的‘皇帝頒詔罪己’的騷操作,外加太宗孝文皇帝,在天下人心中沉甸甸的分量,這纔將農民起義的苗頭給掐滅。

而在目前這個時間線,劉榮掌控下的漢室,算是憑藉先後三場大勝,讓歷史快進到了原歷史時間線上的幾十年後。

最終結果,雖然不至於搞成原本的歷史上,貳師將軍亂搞一通,弄的漢武大帝臨終悲呼‘李廣利是個外行’的地步,但拉鋸戰、消耗戰肯定是沒跑了。

具體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劉榮沒想好,或者說是沒什麼太好的辦法。

只能寄希望於隨着時間的推移,衛青、霍去病兩位天驕成長起來後,能給出一個相對可行,且性價比稍高一些的方案。

但毋庸置疑的是:按照如今的狀況,劉榮想在二十年左右的時間內,把匈奴人徹底趕去歐洲,亦或是促成草原內部分裂,是很難達成的事了。

——頂多也就是把匈奴人,打成嬴秦時期的東胡人,仍舊作爲草原霸主而存在,只是不敢南下牧馬而已。

北方的匈奴人如此,其他幾個方向,也同樣不好辦。

東北方向的朝鮮半島,情況很複雜。

在這片大地之上,最初存在着殷商末代皇室:箕子所創立的殷氏箕子朝鮮。

戰國時期,箕子朝鮮和真番國,一同歸降彼時的燕國。

待秦一統,燕國滅亡,箕子朝鮮都還沒來得及臣服嬴政,便是秦二世而亡。

再到漢室初,異姓諸侯燕王臧荼叛亂兵敗,其部將:燕人衛滿東逃至朝鮮半島,爲暫時獨立的箕子朝鮮政權所收留。

而後,衛滿鳩佔鵲巢,發動政變顛覆了箕子朝鮮,在原箕子朝鮮國土上自立爲王,建立了衛滿朝鮮政權。

衛滿朝鮮,也被稱爲衛氏朝鮮。

在自立爲王后,衛滿又先後吞併了同處朝鮮半島的高句麗、真番、臨屯、沃沮、夫餘五國之地,國土方圓數千裡,已然佔據了朝鮮半島北半步的過半領土!

至於被衛滿篡國的箕子朝鮮君王箕準,則南逃至馬韓,自立爲韓王。

不久後,隨着箕準無嗣而終,箕氏韓國事實上亡國,馬韓人便在朝鮮半島上,除衛滿朝鮮所佔據的北半部區域外的南半區,建立了辰韓政權……

時至今日,朝鮮半島的局勢,看似是北方的衛氏朝鮮,與南方的辰韓分庭抗禮,但二者之間,以及二者內部,也依舊存在着許多依附政權存在。

且雙方雖然分屬兩個敵對陣營,但彼此各自之間,卻也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衛滿朝鮮的附屬政權,與辰韓的從屬之間,沾親帶故的多了去了。

所以雙方之間,不單是實力層面誰也奈何不得誰,在顯示操作層面,也幾乎是不可能打的起來的情況。

而漢室對朝鮮半島的局勢,態度也是剪不斷、理還亂,無比複雜。

——從法理角度來講,如今,佔據朝鮮半島南半部的辰韓政權,是源自箕準的馬韓,再往上便能追溯到原先的箕子朝鮮。

而箕子朝鮮,是由殷商末代皇族,紂王帝辛的叔父箕子所創立,並得到姬周開國之君:文王姬發認可及敕封的‘合法政權’。

按照當今漢室‘不承認秦合法性,只承認自己繼承宗周法統’的政治定性,宗周認可合法性的箕子朝鮮,漢家也應當是認可的。

而覆滅箕子朝鮮,鳩佔鵲巢、自立爲王的衛滿朝鮮,作爲逆賊臧荼部將,自然是當今漢室所不容的亂臣賊子、逆賊餘孽。

從這個角度上來說,漢家對朝鮮半島的態度,就應該是:堅定認可箕子朝鮮、馬韓,以及如今的辰韓政權的合法性,並堅決否定衛滿朝鮮政權的合法性。

但問題的關鍵就在於:漢家應該認可的辰韓,在朝鮮半島南半部,並不與漢家版圖——甚至不與亞洲大陸主體直接接壤。

反倒是漢家應當否認其合法性的衛滿朝鮮,佔據朝鮮半島北半部,成爲了阻斷漢家與辰韓的攔路虎。

這就導致在現實操作層面,若漢家對‘非法政權’衛滿朝鮮表露太大的敵意,就很可能使衛滿朝鮮狗急跳牆。

衛滿朝鮮西進入侵燕國,漢家倒是不怕。

——如今漢室,連匈奴人都不怕,還怕他個衛滿朝鮮?

怕就怕衛滿朝鮮不敢來捋漢家的虎鬚,便轉頭去把南半島的辰韓胖揍一頓,甚至直接把辰韓打亡國,從而統一朝鮮半島!

真要是那樣,那被衛滿朝鮮統一的朝鮮半島,對漢家而言,可就是又一個十分棘手的嶺南百越了。

再加上過去這幾十年,漢家一直都在秉承着‘忍’字決,什麼都可以擱置,只把苟發育、打匈奴人擺在第一位;

至於東北的朝鮮半島、西南諸夷,以及南方百越,則都被漢家暫時晾在了一邊兒。

這都過去了五十多年,衛滿早都化作黃土一捧,衛滿朝鮮政權,都已經傳到衛滿的孫子輩了。

再拿衛滿朝鮮‘臧荼舊部,叛亂餘孽’的往事說事兒,多少有些說不過去了。

——早幹嘛去了?

這麼多複雜的原因加在一起,才導致瞭如今的朝鮮半島,發展成瞭如今這幅讓人無從下手的局面。

武力打吧?

北方匈奴人還沒死絕呢,漢家也不可能把戰略重心,移到東北的冰天雪地裡,頂多也就是萬把號人去亮亮肌肉。

可若是不打,衛滿朝鮮狼子野心又昭然若揭,辰韓困局半島尾端,三面臨海,舉目無援。

說白了,就是漢家有能力拿下朝鮮半島,更有實力覆滅衛滿朝鮮,但如今的天下局勢,讓朝鮮半島對漢家的戰略意義,沒有重要到派幾萬大軍去打的地步。

就像南方百越——真要打,不是打不了,也不是打不下來;

只是不值當,要花很多錢,要死很多人——要有很多人死於非命,而非戰場之上。

再加上同宗同源,都是諸夏之民,只要有機會和平統一,就沒必要動武。

朝鮮半島也一樣——不是打不了、打不下,而是如果動武,就要承受極大的非戰鬥、非必要傷亡和損失。

第35章 漢少府第202章 狗賊莫走!第37章 且瞧着吧第123章 樑王,好大的威風啊?第472章 墨家的覆滅歷程第429章 朕吶,又要搞事情啦第573章 遙想當年第274章 漢家,不能只有一個程不識第143章 又來一個摳門兒的第191章 孤人傻掉了!晚點更第81章 天下皆反?第561章 慢慢來第76章 孫兒,冤枉啊!第47章 見錢眼開的少府第15章 我好怕啊第157章 區區中郎將而已第118章 善戰者,無赫赫之功第165章 人各有命第197章 兒,捨命相陪第278章 公主,耗子尾汁第207章第278章 公主,耗子尾汁第467章 麻煩了啊回家晚了第368章 權宜之計第434章 還行吧第500章 攻心爲上第268章 削藩第132章 龍鳳爭鳴(上)第556章 玄之又玄?第337章 連鎖反應?第569章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第471章 博望魯班苑第402章 皇祖母,何意?第122章 暴君!第37章 且瞧着吧第319章 得隴望蜀?第35章 漢少府第359章 自古以來?第320章 衛青第565章 調節閥第416章 大棒!第119章 淮泗即下,社稷定矣!第512章 華夏貴胄!第483章 不安第81章 天下皆反?第25章 別這麼看我啊第73章 封印第374章 拍板第323章 鬥智鬥勇?第416章 大棒!第169章 年少不可得之物第281章 遊牧之民的噩夢第224章 就是綁,也把太后給孤綁來!第261章 好迂腐的程不識第92章 出師不利第264章 活着,纔是最大的勝利第217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244章 邊牆有變?!第325章 好鬱悶的‘大’單于第517章 上林宴告假第161章 變天了吧?第528章 單于庭第278章 公主,耗子尾汁第103章 父皇,不妨拭目以待第325章 好鬱悶的‘大’單于第342章 平城往事第500章 攻心爲上第88章 賊心不死!第42章 好你個申屠嘉第49章 孫兒,當真錯了嗎?第342章 平城往事第154章 皇帝要唱哪一齣啊?第178章 爲子孫後世計第312章 寇可往,我亦可往!第484章 爆!第199章 學着點兒,混小子第367章 賞善罰惡,賞功罰過第435章 稅第464章 國之爪牙,戰克之將第150章 寡人要他死!第241章 處置第91章 最大最大的功臣第472章 墨家的覆滅歷程第133章 龍鳳爭鳴(下)第203章 誰知道呢第140章 合作愉快第168章 這也太擬人了吧?第557章 行吧第194章 必須找到樑王叔!第520章 洗腦?第471章 博望魯班苑第115章 服從命令,纔是武人的天職!第295章 女人心第224章 就是綁,也把太后給孤綁來!第478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591章 妙,妙極第1章 瞎眼老寡婦
第35章 漢少府第202章 狗賊莫走!第37章 且瞧着吧第123章 樑王,好大的威風啊?第472章 墨家的覆滅歷程第429章 朕吶,又要搞事情啦第573章 遙想當年第274章 漢家,不能只有一個程不識第143章 又來一個摳門兒的第191章 孤人傻掉了!晚點更第81章 天下皆反?第561章 慢慢來第76章 孫兒,冤枉啊!第47章 見錢眼開的少府第15章 我好怕啊第157章 區區中郎將而已第118章 善戰者,無赫赫之功第165章 人各有命第197章 兒,捨命相陪第278章 公主,耗子尾汁第207章第278章 公主,耗子尾汁第467章 麻煩了啊回家晚了第368章 權宜之計第434章 還行吧第500章 攻心爲上第268章 削藩第132章 龍鳳爭鳴(上)第556章 玄之又玄?第337章 連鎖反應?第569章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第471章 博望魯班苑第402章 皇祖母,何意?第122章 暴君!第37章 且瞧着吧第319章 得隴望蜀?第35章 漢少府第359章 自古以來?第320章 衛青第565章 調節閥第416章 大棒!第119章 淮泗即下,社稷定矣!第512章 華夏貴胄!第483章 不安第81章 天下皆反?第25章 別這麼看我啊第73章 封印第374章 拍板第323章 鬥智鬥勇?第416章 大棒!第169章 年少不可得之物第281章 遊牧之民的噩夢第224章 就是綁,也把太后給孤綁來!第261章 好迂腐的程不識第92章 出師不利第264章 活着,纔是最大的勝利第217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244章 邊牆有變?!第325章 好鬱悶的‘大’單于第517章 上林宴告假第161章 變天了吧?第528章 單于庭第278章 公主,耗子尾汁第103章 父皇,不妨拭目以待第325章 好鬱悶的‘大’單于第342章 平城往事第500章 攻心爲上第88章 賊心不死!第42章 好你個申屠嘉第49章 孫兒,當真錯了嗎?第342章 平城往事第154章 皇帝要唱哪一齣啊?第178章 爲子孫後世計第312章 寇可往,我亦可往!第484章 爆!第199章 學着點兒,混小子第367章 賞善罰惡,賞功罰過第435章 稅第464章 國之爪牙,戰克之將第150章 寡人要他死!第241章 處置第91章 最大最大的功臣第472章 墨家的覆滅歷程第133章 龍鳳爭鳴(下)第203章 誰知道呢第140章 合作愉快第168章 這也太擬人了吧?第557章 行吧第194章 必須找到樑王叔!第520章 洗腦?第471章 博望魯班苑第115章 服從命令,纔是武人的天職!第295章 女人心第224章 就是綁,也把太后給孤綁來!第478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591章 妙,妙極第1章 瞎眼老寡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