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得隴望蜀?

在河套平原,或者說是未來的漢屬朔方郡,北地方面軍衆將帥,無不適打起了十二萬分的精神頭,準備迎接即將抵達高闕的匈奴單于庭主力。

雖然局勢沒有欒布所說的那麼糟糕——在漢家有所防備的情況下,匈奴人不大可能順順利利南出高闕,渡過大河,並謀求奪回河南地;

但有一句話,欒布說的完全沒毛病。

——今年入冬之前,只要大河以北、高闕以內的匈奴人,無法踏足河南地、踏足漢家的‘朔方郡’,那等來年開春,這個世界上,就不會再有河南地這個地名存在了。

無論是華夏中原,還是草原,乃至西域、西方,都再也不會有人說:東方有大河,於草原、絲國邊界改流而圍河套,爲成匈奴河南地;

而是會說:絲國有大河,於北境折道而圍河套,乃絲國朔方郡,天賜養馬之地也……

華夏民族的胃口一向很好。

凡是吃下肚的領土,從來都不會出現消化不良。

只需要一個冬天;

只需要從今年冬十一月,到來年春二月——這最多不超過三個月的時間,曾經的河套、河南地,就能徹底被漢家消化,成爲朔方郡!

而這,意味着只要朔方郡順利設立,那此戰,凡北地方面軍將帥,有一個算一個,都能帶着一個‘開疆拓土之功’班師回朝!

且不論是過去舊有的軍功覈算機制,還是當今劉榮搞出來的軍功覈算改制方案——只要不是難纏傻缺弄出來的制度,這開疆拓土之功,都絕不可能排在功勳榜第二位。

要知道華夏文明,就連對帝王功勳的評判標準,都是以開國爲功至高!

何謂開國?

不就是從零開始,以鯨吞天下爲結果的天花板級‘開疆拓土’嘛?

帝王如此,武人、軍人,也是同樣的道理。

什麼先登陷陣,什麼斬將奪旗,那都不過是個人勇武的體現;

真正能成爲毋庸置疑,讓全天下人信服的‘功之至高’的,永遠都是開疆拓土四個字。

現在,這麼一份潑天的大功,已經被北地方面軍吃下了肚;

接下來的這個冬天,只要北地方面軍‘把嘴閉緊’,不讓匈奴人把這潑天大功,從大家夥兒嘴裡摳出來,那這事兒就算成了!

從這個角度上來講,欒布如此鄭重其事,也不是沒有道理。

——真正要緊的,不是回援的單于庭主力多麼來勢洶洶,對北地方面軍來說有多麼棘手;

而是這個功勞,實在是太大太大;

爲了將這潑天大功穩穩吃下,並徹底消化,北地方面軍再怎麼謹慎,也絲毫不爲過。

事實上,戰事發展到這個地步,北地方面軍還能打起如此程度的精神頭、還能抱有如此鄭重其事的態度,戰爭的最終走向,基本就已經註定了。

——回援的單于庭主力,幾乎不可能在今年冬天之前,在漢軍將士衆志成城、萬分戒備的前提下,重新渡過高闕南側的大河,再度踏上河南地!

最後一戰,大概率會是一場非常魔幻的逆向關防戰。

即:匈奴人佔據着易守難攻,將大半個幕南護在身後的高闕,卻滿腦子都想着出擊、渡河,攻到大河對岸,攻入河南地;

而漢軍將士則在高闕外,與高闕隔大河而嚮往,卻根本無心渡河、攻關,而是滿腦子想着怎麼把匈奴人堵在河對岸、堵在高闕,怎麼把試圖渡河的匈奴人擊退,或是推進大河裡流走。

原本應該爲高闕提供天然屏障的大河,將在這場戰爭中,成爲漢家唯一可以依憑的天險,以及地形優勢。

只是過程再怎麼魔幻,結局,都是八九不離十了。

——匈奴人,真的丟掉了河套。

能否重新奪回,就要看漢家是否會犯傻,犯下不可饒恕的重大戰略失誤;

再或者,就是天降隕石之類,把漢軍北地方面軍砸個元氣大傷,乃至於‘不敢和天意作對’之類。

衆所周知,類似這樣的好運氣,向來都屬於華夏民族。

匈奴人與其抱着這樣的僥倖心理,還不如好好想想明年開始,該如何調整對漢家的戰略態勢,以免進一步陷入更大的劣勢地位……

戰爭還沒結束,在長安的劉榮,卻已經是暗下長鬆了一口氣。

作爲漢家的主宰,華夏文明的掌事人,此戰,劉榮的壓力也不可謂不大。

好在一切都進展順利,不出意外,劉榮將得到戰前,自己預想中想要得到的一切。

包括河南地;

包括對河西地區、幕南地區的直接戰略威懾;

還有北方北牆的邊防壓力減緩、劉榮威儀大盛等等——好處數之不盡。

只是在經歷最開始的喜悅,以及那如釋重負般的唏噓之後,劉榮很快便重新打起了精神。

而在冷靜下來之後,劉榮卻意外和遠在關外的五弟:江都王劉非,產生了一股莫名其妙的默契。

——兄弟二人相隔數千裡,卻想到了一起。

“休屠部……”

“休屠澤……”

···

“再往西,便是居廷澤,還有張掖、酒泉一代。”

“更西,便是西域……”

大刀闊斧得蹲坐在矮階之上,看着矮階下,稍稍沉入地下的模擬沙盤;

目光緩緩從那塊‘幾’字形河套地區西移,劉榮終是站起身,朝着那個方向走去。

每走出一步,便有一個黑色的三角形小旗幟,被劉榮插入只有山川河流、草原曠野的推演沙盤之上。

“河套的樓煩、白羊二部,以後大抵只能棲息於幕南。”

“河道以西,即河西,距離河套最近,同時也是實力最強、兵力最盛的,首屬休屠澤的休屠部。”

“——臥榻之側,豈容它人酣睡啊……”

“若是不拔了休屠部,我漢家的朔方郡,又如何能安心養馬,爲我漢家培養出成千上萬的戰馬呢?”

···

“只是休屠澤,是在河西啊……”

“若是要謀休屠……”

“提前開啓河西戰役?”

一時間,劉榮不由得陷入沉思。

早在還不是天子——乃至還不是太子,更甚至連皇子都不是,僅僅只是太宗朝皇孫的時候,劉榮對漢家的未來,就已經有了完整的大致規劃。

對外部,劉榮斷定歷史上,漢武大帝先小後大,最後再料理最終boss:匈奴的闖關順序,是形勢所迫,絕非性價比最高的選擇。

劉榮當然也想過,要不要先把南方的百越——尤其是趙佗,還有東北方向的朝鮮半島、西南方向的西南夷都先給解決掉;

而後,甚至再進一步,在和匈奴人開打之前,先和西域各國,乃至於烏孫人取得聯絡。

做完這一切,再糾集整個已知世界的全部力量,圍毆不可一世的匈奴帝國,以圖一戰定乾坤。

但隨着年紀的增長,以及政治閱歷、戰略目光的一同增長,劉榮很快就發現:歷史上,漢武大帝之所以這麼做,並非這麼做是對的,而僅僅只是因爲當時的漢武大帝,並沒有第二種選擇。

——在即位之初,漢武大帝一手建元新政,將自己和東宮竇太皇太后多年積攢的情誼,一舉敗壞了個乾乾淨淨,最終還是軟飯硬吃,由阿嬌皇后,以及丈母孃館陶主劉嫖出面,纔看看保住了皇位。

之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漢武大帝都處於東宮竇老太后的防備,以及嚴密監視之下。

於是,根本無力主政——甚至根本無力插手國家大事的漢武大帝,只能在上林苑吃喝玩樂,遊獵練兵,捏了好多年泥巴。

好不容易熬到老太后駕崩,朝堂內外卻依舊是暗流涌動,根本無法擰成一股繩,發動一場針對匈奴人的全面戰爭。

於是,爲了一步步爭奪話語權,同時也是爲了逐漸構建自己的勢力、班底,漢武大帝不得不從小怪開始刷起。

刷到最後,終於有能力,也有那個話語權,發動對匈奴人的全面戰爭了,匈奴人卻也成爲了整個已知世界,唯一沒有被漢家搞定的最終大boss……

劉榮不止一次想過,也始終堅信:相比起歷史上,漢武大帝高開低走,而後再負重逆襲,劉榮的政治處境,不知好了多少倍。

所以,劉榮根本不需要像歷史上的漢武大帝那般,考慮‘皇祖母讓不讓朕打匈奴人’‘武統百越是不是動靜太大了’‘謀求朝鮮是不是風險太高了’之類。

劉榮只需要想:怎麼做,對漢家而言利益最大,性價比最高。

經過再三深思熟慮,劉榮最終得出結論:在自己這一朝,漢家的對外戰略,不該是先小後大,闖關刷怪式排序;

而是應該先大後小,拿匈奴人先開刀!

至於原因,舉個非常淺顯的例子,就能可見一斑。

——今年年初,漢家在北地,和匈奴人打了一場不算太大的戰役;

漢家也說不上有多大的勝利果實,又或是明顯的戰略優勢,僅僅只是守住了朝那塞,擊退了匈奴人的進攻。

結果戰爭結束不到一個月,東北的朝鮮半島,西南的百夷、南方的百越,無不爭相上書,請求入朝長安覲見!

至於關東宗親諸侯,那就更不用提了;

原本還嘀嘀咕咕,滿腹牢騷,寄希望於先孝景皇帝的死,能讓那摞厚厚的《削藩策》一起帶到地底下的關東宗親諸侯,更是一時間集體失聲。

僅僅只是‘守住了匈奴人正在攻打的城池’,就讓漢家在這些內外番薯,都上演了前倨後恭的名場面;

劉榮實在無法想象來年春天,河套易手、漢家主動出塞,奪去了匈奴人領土的消息傳到這些地方,會給這些內外藩屬國的王爺們,帶來多大的震撼。

而這,也恰恰是劉榮決定先大後小,先解決匈奴人,再去料理那些小趴菜的核心緣由。

——匈奴人,就是這個時代,整個已知世界的實力標杆!

敢對匈奴人齜牙,你就肯定是個強國!

能抗住匈奴人的攻略,那你肯定是漢家!

若是能反攻草原,把匈奴人打的落花流水……

這就好比在後世,你把白頭鷹的毛給扒光了,讓他成了你的走地雞;

你看藍星上,還有誰敢對你齜牙?

一樣的道理——若劉榮決心先把匈奴人放在一邊,轉而去料理周邊這些小趴菜,那匈奴人上躥下跳、從中作梗不說,就連這些小趴菜自己,也會因爲匈奴人的存在,而生出莫名的蜜汁自信。

你漢家再牛逼,還能牛的過匈奴?

嘿!

就知道欺軟怕硬,有本事去草原,找匈奴人打啊!

有本事你別走!

我匈奴大哥,說不定什麼時候,就要從背後捅你腰子了!

到時候,看是我求你退兵,還是你求我放你回去……

可若是反過來,像如今這般,拿匈奴人先開刀,一切就都會變得十分簡單。 ωwш ●тт kan ●¢ ○

——匈奴牛逼是不?

——我給他揍了!

——非但揍了,還揍得連他媽都認不出來,趕去歐洲做勞什子上帝之鞭了!

咋?

諸位還有什麼話,要跟我漢某人說?

可以說匈奴,就等於這個時代,擺在漢家面前的唯一boss;

其餘的小趴菜,無論是南方百越,還是朝鮮半島,亦或是西南百夷、西域列國,都不過是這個boss附屬的小怪。

只要boss倒了,這些小怪根本用不着漢家動手,自然而然就會軟軟的跪下來,成爲漢家隨意蹂躪的橡皮泥。

劉榮敢打包票!

當漢軍攻破龍城,徹底踏碎匈奴人在幕南的統治,達成‘幕南無王廷’的成就時,南越趙佗即便再怎麼不甘心,也會第一時間上書長安,請求內附!

因爲趙佗一定會感知到:幕南無王廷之後,漢家的首要戰略目標,就會成爲嶺南的百越之首。

所以,劉榮從即位那一日起,思路就十分清晰——就是要幹匈奴!

乾死匈奴,能解決如今漢室一多半的問題!

而整個乾死匈奴的過程,在劉榮原本的預想中,大致分爲四步。

第一步:打一仗,讓匈奴人攻不進漢家的土地,讓朝堂內外樹立起信心。

這一步,年初的北地朝那一戰,算是基本達成目標。

第二步,便是謀奪河套。

歷代先祖、三皇五帝庇佑——這一步目標,也即將在肉眼可見的未來成爲現實。

第三步,則是發動河西戰役,奪取河西地區,打通中原與西域的通道,爲第四步——合西域、烏孫之力,合圍匈奴的偉大戰略目標做準備。

只是在劉榮原本的設想中,這第三、第四步,都需要‘那二位’來操刀;

甚至就連第二步:謀奪河套,也是劉榮爲了換取戰略空間,爲‘那二位’爭取足夠的發育時間,而做出的決斷……

“要不要等呢……”

“要不要,再等等呢……”

第421章 大喜第284章 請陛下,未雨綢繆!第142章 啊這?啊???第19章 做大哥的第22章 漢家臣?法家士?第92章 出師不利第462章 不是蠢,就是壞第349章 戰略轉變第303章 撐犁天的意志第464章 國之爪牙,戰克之將第245章 速至演武堂儀事!第394章 ‘那’個男人第446章 慄氏外戚第384章 雙刃劍吶第382章 冗餘的禁衛第20章 諸呂故事第3章 左膀右臂第457章 高闕,關乎漢家國運!第179章 朕福薄,不比先帝(蜜月結束!!!第143章 又來一個摳門兒的第321章 我!何德何能?第202章 狗賊莫走!第470章 第468 冷兵器時代的‘號稱’第351章 新軍!第473章 當代墨鉅子?第49章 孫兒,當真錯了嗎?第102章 想做太子?第146章 你當我弟沒哥哥?第118章 善戰者,無赫赫之功第76章 孫兒,冤枉啊!第294章 五月已過!第138章 夫人,怕是不夠格吧?第85章 我要做太子!(求首訂)第213章 加冠大婚第380章 魔改第233章 皇祖母慢走第200章 恐復爲呂氏!第221章 老兵第458章 難啊第279章 這筆買賣,不划算嗎?第144章 親兄弟,明算賬第423章 曹皇后的手腕第123章 樑王,好大的威風啊?第62章 二位王叔,耗子尾汁沒寫完第160章 記住這王印之重!第244章 邊牆有變?!第145章 兒臣劉彭祖,昧死百拜!第84章 上架感言第274章 漢家,不能只有一個程不識第231章 頂級映射第213章 加冠大婚第438章 新的秩序第328章 王朝週期律?第153章 長安急報!晚點更第433章 尚書令第211章 臣,等着家上第186章 孤的心,狠嗎?第317章 秦關:高闕第431章 面聖第283章 戰略準備第300章 真有意思第66章 帝王的本能第175章 申屠嘉:不要讓太子失望!第244章 邊牆有變?!第442章 和平分手第422章 爲人父的奇妙感覺第429章 朕吶,又要搞事情啦第268章 削藩第71章 父皇,糊塗了!第362章 有棗沒棗打一杆子第441章 迭代!第309章 武夫當國!第458章 難啊第385章 五月蹛林第114章 有意思,真有意思第101章 即刻拿下!第440章 天宮一粒塵,壓塌人間山第343章 考校第354章 花錢的纔是大爺!第411章 人才庫?第221章 老兵第246章 廟算第156章 太后不敢第376章 無題第343章 考校第443章 桃侯家族的難第101章 即刻拿下!第473章 當代墨鉅子?沒寫完第452章 還得先看看高闕第159章 社稷第262章 殺人放火金腰帶?第128章 蓋棺定論第167章 老儒安敢?!第422章 爲人父的奇妙感覺第138章 夫人,怕是不夠格吧?第171章 老劉家的男人啊第60章 皇長子?大噴子!
第421章 大喜第284章 請陛下,未雨綢繆!第142章 啊這?啊???第19章 做大哥的第22章 漢家臣?法家士?第92章 出師不利第462章 不是蠢,就是壞第349章 戰略轉變第303章 撐犁天的意志第464章 國之爪牙,戰克之將第245章 速至演武堂儀事!第394章 ‘那’個男人第446章 慄氏外戚第384章 雙刃劍吶第382章 冗餘的禁衛第20章 諸呂故事第3章 左膀右臂第457章 高闕,關乎漢家國運!第179章 朕福薄,不比先帝(蜜月結束!!!第143章 又來一個摳門兒的第321章 我!何德何能?第202章 狗賊莫走!第470章 第468 冷兵器時代的‘號稱’第351章 新軍!第473章 當代墨鉅子?第49章 孫兒,當真錯了嗎?第102章 想做太子?第146章 你當我弟沒哥哥?第118章 善戰者,無赫赫之功第76章 孫兒,冤枉啊!第294章 五月已過!第138章 夫人,怕是不夠格吧?第85章 我要做太子!(求首訂)第213章 加冠大婚第380章 魔改第233章 皇祖母慢走第200章 恐復爲呂氏!第221章 老兵第458章 難啊第279章 這筆買賣,不划算嗎?第144章 親兄弟,明算賬第423章 曹皇后的手腕第123章 樑王,好大的威風啊?第62章 二位王叔,耗子尾汁沒寫完第160章 記住這王印之重!第244章 邊牆有變?!第145章 兒臣劉彭祖,昧死百拜!第84章 上架感言第274章 漢家,不能只有一個程不識第231章 頂級映射第213章 加冠大婚第438章 新的秩序第328章 王朝週期律?第153章 長安急報!晚點更第433章 尚書令第211章 臣,等着家上第186章 孤的心,狠嗎?第317章 秦關:高闕第431章 面聖第283章 戰略準備第300章 真有意思第66章 帝王的本能第175章 申屠嘉:不要讓太子失望!第244章 邊牆有變?!第442章 和平分手第422章 爲人父的奇妙感覺第429章 朕吶,又要搞事情啦第268章 削藩第71章 父皇,糊塗了!第362章 有棗沒棗打一杆子第441章 迭代!第309章 武夫當國!第458章 難啊第385章 五月蹛林第114章 有意思,真有意思第101章 即刻拿下!第440章 天宮一粒塵,壓塌人間山第343章 考校第354章 花錢的纔是大爺!第411章 人才庫?第221章 老兵第246章 廟算第156章 太后不敢第376章 無題第343章 考校第443章 桃侯家族的難第101章 即刻拿下!第473章 當代墨鉅子?沒寫完第452章 還得先看看高闕第159章 社稷第262章 殺人放火金腰帶?第128章 蓋棺定論第167章 老儒安敢?!第422章 爲人父的奇妙感覺第138章 夫人,怕是不夠格吧?第171章 老劉家的男人啊第60章 皇長子?大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