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撫

一萬五千字更,接下來章節會有好看的,老種,狄青外加主角,會發動一起漂亮的反擊戰。

第一個便是趙保。

“&*#&!”趙保大喝一聲。

鄭朗也不知道他在喊什麼,估計有的女真人都不知道他在喊什麼,畢竟這些女真人也不是來自同一部族,有的來自混同江下游,有的來自混同江中游,還有一部分來自興凱湖。

一聲還沒有喊完,一個人頭飛了起來。

又是一聲大喝,第二個人頭飛起時,更多的女真人已經與敵人交起手。

眨眼之間,在王直與郭逵的帶領下,兩部象兩支鋒銳的箭頭,迅速插向漫山而來的叛族軍隊當中。

不斷的有人頭被挑起來,不斷的有慘聲傳出。

一會兒,就鑲進敵人陣營中間。

七百多兇悍的蕃兵,就象七百多頭猛虎,叛族軍隊立即懼怕的停下腳步。

景泰勒馬站在鄭朗旁邊說道:“好強大的一支軍隊。”

論武力宋朝將領中有許多武將,例如王珪、郭遵、張岊、狄青,皆有萬夫不擋之勇,但不是代表着宋軍整體實力。

看如今這支蕃兵,幾乎個個都象雄獅一樣,這樣強大的軍隊,縱然景泰在西北數年,也從未見過。

鄭朗也在看。

兇悍肯定有了,騎術也是一方面,僅論騎術,這些羌人不弱多少,可是遠不及這批女真士兵兇悍。大約由於文明落後的原因,這些戰士有一種兇獸般的直覺,幾乎憑藉着本能在作戰,每當有兵器襲來之時,從容的躲避過去。

能躲過敵人的砍殺,性格兇悍,力氣又大,幾乎一刀下去,十有,一個敵人被砍下馬去。一個人如此,七百多人皆是如此,看上去才更加震撼。

但是人,不是神,也有死傷。

若組織得當,同樣不是無敵所在。

鄭朗估計一下,其戰鬥力可能接近於唐朝巔峰時士兵的戰鬥力。

但總體來說,他們同樣是倭刀,一旦墜落,宋軍能勝之,蒙古人更能勝之。

是這樣想的,可想一想,若是幾萬象這樣的騎軍,用什麼樣的軍隊能抵擋住?

不但景泰震撼,鄭朗在五龍川親自指揮,那支宋軍不可謂不強大,雖然面對的是野利旺榮部下精銳西夏軍隊,然而那有這樣強悍,勢如破竹這個詞語都不能形容。

兩相比較,鄭朗也感到震撼。

女真人?鄭朗心中喃喃道,不由折頭看了東北方向一眼,不但有女真人,還有蒙古人,可憐的宋朝!

雖然人少,僅是一個衝鋒,就將敵人的衝勢阻下來。

景泰躍躍欲試。

鄭朗知道到了時候,說道:“景將軍,帶人從兩面包抄。”

“喏。”

景泰將一千餘衆分成兩部,左右包抄上去。

打勝仗,都會打的。一千宋軍嗷嗷直叫,撲了過去。

還沒有到近前,有少數羌人開始撥馬逃跑。

本來俘虜中有部分俘獲蠢蠢欲動,看到這場景,一個個安靜下來,鴉雀無聲。

劉滬不是滋味,說道:“這支騎軍真強大啊。”

“劉將軍,我也不知道他們有多強大,但杭州於倭奴國設礦,從我朝帶軍過去拱衛,數量少怕沒有實力保衛兩礦,數量多,朝廷擔負不起。正好聽說生女真人十分強悍,可各部多有不和,存在着許多戰俘。其地又是寒冷又是貧困,於是試探着派人帶着物資前去與他們換回俘虜,在礦上訓練,用他們來增加兩礦安全。後來西北戰事打響,我從延州回去後,又想到這批人,不但他們兇悍,也精通騎術,正好我朝缺少騎軍,派人將他們頗費周折的帶到西北。”

“可惜太少。”

“不少,其地寒冷,人煙稀少,就算不惜物資,也換不回來幾千人馬。而且換得多,雖離契丹遠,契丹人也不重視其地,必然會驚動。若讓契丹人反感,此時入侵,我朝腹背受敵,國難將至!”

“是啊,還有契丹呢。”

“不要緊。”鄭朗說道。

此時契丹非彼時契丹,契丹強大的時候是在蕭太后時代,蕭太后一死,到遼聖宗手中,實際已經開始衰落。

況且契丹本身也存在着許多問題,女真人與阻卜各部,時叛時和,嚴重地拖累契丹擴張的步伐。不到萬不得己之時,契丹人也不敢入侵宋朝。

遼興宗也沒那個長遠眼光。

忽然南方再次有煙塵揚了起來。鄭朗讓斥候前去觀察,但這次來的不是敵人,而是趙珣帶了幾百騎兵趕回來馳援。

他正在行軍,聽到後面有人稟報,說敵人襲擊劉滬的後軍,又有鄭朗在後軍中,急忙帶着幾百騎兵趕回救援。但他帶人回到戰場的時候,羌兵已經開始潰敗。

沒有景泰一千軍隊殺過去,也會潰敗,但會堅持一會兒。

趙珣看了看,沒有直接上戰場,將軍隊率領着,從南邊一處小河谷抄了過去,直插敵人的後方。

本來就已經不敵,後路又讓人抄了,沒來得及逃出包圍圈的羌兵們,全部下馬投降。

但此時女真人殺紅了眼睛,還在舉刀砍殺。王直與郭逵連續喊了好幾聲,才停下來。

趙保趙忠三人提着一大串人頭過來邀功。

好在經過五龍川戰役,不然鄭朗又要嘔吐。強行忍耐着嘔心感,說道:“剛纔王指使與郭指使讓你們停下,爲什麼還不停下?每人少記一個人頭功勞。”

趙保急得哇哇地叫,又伏在地上認錯。

想升官發財享福,要將家人接過來享福,就得功勞,功勞就得有人頭,不能少。

鄭朗也不是真扣剋他們功勞,畢竟是第一戰,就克了功勞,以後動力會不足,這是給他們一個教訓,作態動怒,發了一會火後說道:“好,給你們一個改過認錯的機會,下次再犯,雙倍剋扣。”

“喏。”趙保激動的捶着胸脯。

俘虜陸續的押過來,此次襲擊的有兩千多人,但剛纔一番砍殺,最少讓女真人砍死近千人,可憐景泰帶去的宋軍都沒有撈到多少湯喝,他們就潰敗了。其他的人除少數逃出生天外,還有七八百人被抓獲。此戰還得到許多馬匹。

趙珣也騎馬過來,鄭朗說道:“趙將軍,你繼續剿滅敵寇,這裡交給我。”

趙珣猶豫不決。

“此戰過後,後方縱有叛部,兵力也不會多,去吧,不能耽擱戰機。”

趙珣這才離開,剛纔聽聞有敵人從後方發起進攻,他站在山崗上眺望,可是親眼看到這羣女真人的戰鬥力。有這支軍隊在軍中,即便還有敵人過來,多半也是前來死的。

劉滬驚訝,他同樣也驚訝。離開時,還扭過頭,用驚疑的眼光看着這羣殺神。

大軍繼續南移。

這次變得順利多了,特別是這羣女真人的兇悍,在逃兵嘴中變成惡魔。

是一次慘痛的教訓,這些部族再也不敢小視宋軍。大軍到來,或者舉寨逃跑,或者舉寨投降。再也沒有打下去的意義,鄭朗將軍隊駐紮在木寧川的南邊,派出遊騎,對所有參戰部族通知,派出部族的首領前來中軍進行談判,順便領回俘虜,若不聽命,舉族滅之。

第二天各族首領心驚膽戰的來到中軍大營。

鄭朗看着這近百名首領,喝道:“我軍前來只是爲了剿滅麻氈與黨留二部,你們爲什麼要參戰?”

一個個伏下去,汗流夾背,有的首領連連乞求饒命。

“以後你們還反不反叛了?”

“小的們不敢。”

“你們立下血誓。”

党項人最毒的誓言就是血誓,這些種族未必是党項人,也分不清楚他們究竟是那一種族,但對血誓同樣重視。

全部用刀砍破手指頭,放在酒碗裡,發下毒誓,永不反叛宋朝,否則天誅地滅,舉族滅亡,子孫不得好死,然後仰脖喝下血酒。

鄭朗讓士兵鑿來山石,將他們的誓言,以及部族名稱,各首領名字,一個個勒成一塊高大的石碑,立於瓦亭川畔。

開始很嚴格,但發下盟誓後,鄭朗態度變得寬鬆。

無條件讓他們領回戰俘,擄獲牲畜當中最多的是羊,除了留下一批犒勞三軍外,其餘的全部償還,還有少數牛,也全部歸還,戰馬挑了一批,留下兩千匹戰馬,多了也沒有用,除非支援其他各路將士,其他的也歸還給了這些部族。

王直十分不解,問:“人可以放回來,牲畜爲什麼還要給他們?”

“他們是我境內部族,不能全部當成敵人,就是敵人,也要以仁爲本,以義爲節。戰爭是一種手段,是政治的延續,也是一種義,震懾過後,還得治理。貪圖這些牲畜有什麼用?而這些部族失去牲畜,缺衣少食,更加貧困,縱然盟誓,也未必會真心臣服。我要的是臣服,不是殘暴的滅族。”

劉滬道:“鄭相公,此言善矣。”

而且這次殺得夠狠,前後剿殺了幾千羌人,也嚴重的催毀了各個叛部,再殺下去沒有意義,除非真正讓他們滅族,可宋軍這種嚴厲殘暴的政策,到時候不但不起良性作用,甚至讓其他種族產生不好的想法。

鄭朗又說道:“將士兵的功勞記下吧,用布帛代替牲畜獎勵。”

但效果也達到了,大多數首領根本沒有想到,再次伏拜下去,痛哭流涕,表示痛改前非。

會有一些部族仍然死心不改,可已經不多,鄭朗再次安言安撫,讓他們帶着俘虜與牲畜退下。

鄭朗等他們離開後,將常明德喊來,說道:“常郎君,你可以前去龕谷城。”

“喏。”常明德爽快地說道。

這一戰幾乎將順德州、渭州西北角與秦州東北角忠於瞎氈的所有部族皆拔,他前去遊說也增加了好幾份把握。

鄭朗爲了配合他的勸降,又繼續將軍隊從木寧川帶出,向會州境內出發。

行動不快,步步爲營。

出了順德軍境,陸續有一些村寨進行反抗,每次鄭朗都讓宋軍用弓箭掩護,然後讓郭逵與王直率領女真人做爲先鋒,衝陷各個村寨。

這是一羣殺神,連續撥去六個反抗的山寨,使得這六個山寨大軍過後就象水洗一樣,其他村寨望風而逃。

會州與蘭州境內吐蕃人大爲震恐。

消息甚至傳到歷精城。

唃廝囉立即派使者用快馬抵達鄭朗軍中,很含蓄的替兒子求情。

他不是害怕鄭朗,鄭朗將涇原路軍隊集中起來,唃廝囉也不畏懼。可是擔心宋朝與西夏聯手對付自己,這麼多年下來,他也看得很清楚,這兩戰元昊未討得了好,只要宋朝給一些優惠的條件,元昊也會欣然允可,得到一些緩和的時間。一旦兩國聯手,吐蕃必然會被兩國滅國。

還有更深層的原因,宋朝與西夏發起戰爭,吐蕃人能得到休生養息的機會。

從他心裡也願意與宋朝走得近,宋朝人富裕,秦州一些羌人仰慕宋朝人的智慧,甚至初婚之夜,將宋朝兒郎擄來,與新娘合房,借來宋朝人的種,以便後代更優秀。

因此,宋人對高寒的吐蕃高原未必產生興趣,倒是西夏人虎視眈眈,如果吐蕃與宋朝交惡,元昊一定會利用這次機會,主動與宋朝議和,全力對付吐蕃,擴大自己的勢力。從種族的淵源來說,党項人對吐蕃一直很仇視,這種感情是從唐朝就結了下來。

在道義上也佔不住理。

以前鎮戎軍與德順軍地盤是吐蕃的,甚至秦州與渭州也是吐蕃的。宋朝強盛後,逐一收回,包括德順軍的地盤,這是雙方默許的疆界。

宋軍在自己地盤上平叛是正義之師,兒子沒有直接參與,但脫不了干係。宋朝軍隊征討得有理,所以委婉的求情。

“你家大王心太軟,這樣的孽子,可憐他什麼?不過看在你家大王對朝廷忠心的面子上,我給瞎氈一次機會。”鄭朗說完下令退軍,又派劉軒睿再次前去勸說。

本來想將你剿滅的,無奈你父親替你求了情,給你機會,立即親自前來渭州求降。否則我將集中更多的軍隊,再度前來征剿,那時候除非你投奔你父親帳下,或者逃亡到西夏去。

這是不可能的。

即便唃廝囉不計前嫌,瞎氈也沒有臉面對他的後母。投奔元昊更不可能,寄人籬下還不如逃回青海,向父親告饒請罪。

但鄭朗撤軍,也給了瞎氈一個面子。

本來想求和的,常明德非要他親自前來渭州投降,又聽到鄭朗大軍前來,瞎氈一怒之下,將常明德關押起來。心中還有一些顧忌,否則能將常明德給斬了。然後組織軍隊準備抵抗。

然而他手中力量單薄,再加上瓦亭川各部迅速被征服,他力量更單,憂心仲仲之下,聽到劉軒睿遊說,終於放下身段,說道:“但我有一個要求,我可以歸順你們宋朝,你們不能將我帶到你們京城。”

劉軒睿冷笑一聲:“連你父親那麼大勢力,都歸順我朝,你算什麼?”

我父親那也叫歸順啊?但放在心中,沒有說,又問道:“不知道你們家鄭公想要我答應什麼條件?”

“你有什麼條件可供答應的?錢物,你帳下有多少錢物?”

瞎氈老臉一紅。

“或者戰士,這倒有一點,但這點戰士我們能看上麼?留着讓你抵擋西夏賊吧。”

“那我怎麼投降?”

進入正題就好辦,劉軒睿問道:“上次我們家學士派來的使者呢?”

“在城中盛情款待,”瞎氈打着哈哈說道,悄悄擠了一個眼色,邊上的人會意,偷偷離開,將常明德從牢房裡放出來,大酒大肉款待。以前是關在牢房裡,現在不是正在熱情款待嗎?

劉軒睿也沒有計較,他朋友沒有被殺就行,繼續說道:“只要你歸順我朝,約束你的部族不得過界騷擾我朝邊界百姓,以前趙珣答應你的條件,如今還繼續作數。“

又經過一番口舌,劉常二人終於將瞎氈帶到渭州。

瞎氈見到鄭朗,立即跪下,害怕鄭朗將他克押。

其實讓鄭朗剋扣鄭朗也不會扣。

後來宋朝征討吐蕃,不知道確實形式所逼,必須征討,或是好大喜功的征討,但現在宋朝與唃廝囉正處在蜜月階段,開罪吐蕃不值。

將他扶起來,讓他坐下,十分客氣。

又當着瞎氈的面,說道:“備上好酒,殺羊招待。”

士兵下去,瞎氈心裡面在琢磨,大約不會扣押我,否則態度不會這麼客氣。心稍稍安了安,說:“鄭相公,我不敢受。”

要感謝唐朝的民族大融合政策,無論吐蕃或者党項人,有許多人會說漢語,包括瞎氈,交流比較方便。

“你既然前來投誠,就是我朝的臣子,爲什麼不敢受。不但我馬上給你大量布帛,也會寫奏摺請求朝廷授你官職,以後朝廷還會象對你父王一樣,不斷地給你賞賜。”

瞎氈再次跪下,不是感謝的,說道:“但我求鄭相公一件事。”

“有什麼要求,儘管吩咐。”

“若是西夏人來攻,請貴國派軍支援。”

後來元昊聽說瞎氈降宋,果然大怒,先是派軍隊在蘭州的南邊阿幹河上築一城。

瞎氈稟報宋朝,宋朝又派使者任命瞎氈爲緣邊巡檢使,命令他進攻阿干城。

其實這是一次機會,若是宋朝與吐蕃聯手,不但能將阿干城拔去,也能將吐蕃再次拖下水,兩國聯手對付元昊。從地理上阿干城離德順軍並不遠,其境內也比宋境各族齊心。

然而宋朝沒有出兵,瞎氈自己不敢單獨行動,讓元昊派出大軍,不但保衛了阿干城,還搗掉了龕谷城。唃廝囉本想救援其子,爲時已晚,讓元昊得到蘭州黃河以南大部地區,聲勢大振。

這就是消極防禦,神馬以和爲貴思想作怪的結果,步步跟着對手走,一點主動權也沒有掌控,國家雖大,只能窩囊的存活。

鄭朗未必有多少軍事眼光,但知道了,絕不會讓它發生。

於是爽快地答應道:“瞎氈,我的一些事蹟你應當聽說了。”

“我聽說了,你是大宋的文奎星。”

“我不是什麼星星,但我說過的話向來皆遵守承諾,要麼不答應。我現在給你的答覆就是,若是西夏沒有大部向涇原路發起進攻,只要你境內受到西夏人的侵略,我一定會率軍對你進行支持。”

“謝過鄭公。”

“你知道我爲什麼非要讓你親自前來嗎?”

“是讓我歸順貴國。”

“錯,我也不想扣押你,你既然歸順我朝,人在龕谷城與在渭州有何區別?”

“那爲什麼?”瞎氈大喜。

鄭朗明確不扣押他,那就好辦。

這次前來,是強行財上一把的,臨來前都將後事交待好了,包括妻子與幾個兒子,吩咐你們怎麼怎麼做,哭泣大半天,這才動身。

“我來到德順軍好些天,一路也看到許多百姓生活,十分貧困。”

“是啊,百姓太苦,本來此時貧瘠,幾國交戰,戰火不休,商貿不行,百姓生活更苦,”瞎氈說完,用眼睛瞅着鄭朗,百姓生活苦不苦,管他什麼事,但得跟着鄭朗話音走,心裡面又在琢磨,這個小宰相是什麼意思,難道爲了拉攏我效忠宋朝,還給我的子民賞賜?

“我想做一些改變。”

“鄭公什麼改變,要不要我爲你效勞?”

“不用說效勞,你歸順我朝,你的子民就是宋朝的子民。”

“是,是,”瞎氈點頭哈腰,心中不以爲然,什麼是你們宋朝的子民,但漢人自古以來,好大喜功,好一個虛名,他也知道的,不會反駁。

“所以治理百姓,讓百姓生活更好,我有責任,你也有責任。”

“是,是。”

鄭朗將他的計劃說出來,沒有全說,而是說了大部分。

他的市易法。

分成兩部分走,在長安城中設一點,買與賣,買來宋朝的貨物,賣出從涇原路換來的蕃羌部族貨物,包括吐蕃境內的物資。

這一部分是錢帛交易,從中賺取差價。

然後在渭州設一點,還是買與賣,但不是以金錢爲交易手段,而是以貨易貨。

用繒、布、羅、綺與絹易駝、馬、羊、氈毯、皮毛,用香藥、瓷器、漆器、姜、桂易甘草、蜜臘、麝臍、毛褐、羚羊角、硇砂、柴胡、蓯蓉、紅花、翎毛。

還有其他的商品,但吐蕃與西夏主要出產就是這些,所需要的貨物也主要就是這些。

這中間不存在金錢交易,一是宋朝眼下還是缺少銅錢,控制銅錢對外流通,二是用錢百姓觀念會更加直觀,用貨易貨,容易忽悠。

一旦這兩個交易點形成,又有幾百萬貫現金做週轉,會形成一個龐大的商業隊伍。

僅是涇原路一處,是滿足不了這個需要,交易量也不大。

但帶上瞎氈,甚至瞎氈附近唃廝囉的部族連帶着交易,所產生的利潤會十分可觀。

不僅有吐蕃的部族參與,因爲宋朝邊境嚴密封鎖,西夏貨物也滾滾而來。

但西夏有什麼呢?主要就是戰馬,馬匹多多益善,或者青鹽,青鹽能控制,吐蕃人產青鹽麼?也不敢拿出來交易。並且河西走廊的部族嚐到甜頭之後,便留下大量的操作空間。

有的構思鄭朗沒有說。

只是含糊地說道,幅射的主要範圍會在瞎氈部族。

由朝廷軍隊保衛,商品運輸會十分安全。

因爲瞎氈部族會佔去極大的比例,所以在瞎毛的龕谷城再設一點。

瞎氈不是蠢人,知道設一點,會給他帶來多大的好處。

但主要命脈在宋境,瞎氈實際只能喝喝湯,也會得到好處,鄭朗不會很黑心,也許明年就要將瞎氈用這個財力與西夏人對抗。

瞎氈冒着危險而來,沒有想到聽到這個好消息,彷彿被天上一塊金磚砸中,愣坐在哪裡,不說話。

“怎麼,你不願意?”

“我願意,我願意,鄭公仁愛,無人能及,我以小人之心,猜測鄭公,實乃罪當萬死莫及,”瞎氈第三次跪了下來,用手扇着自己的耳光。

鄭朗將他扶起來,說:“我剛纔說過,你我皆是宋朝的大臣,子民都是宋朝的子民,不要見外。”

葛懷敏冷哼一聲,說道:“瞎氈,如你以後不識好歹,某定當率軍將你格殺。”

“葛副經略使,莫得胡說。”

“鄭學士,你乃婦人之仁,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鄭朗十分不悅。

從會州率軍回來,鄭朗回到渭州,這個葛懷敏看自己歲數小,說話一直陰陽怪氣的。難怪他敢不聽王沿調遣,善自用兵。要知道王沿雖功績不及自己,但在朝堂裡也算一個有很深資歷的大臣。

若不是自己稍稍有些威望,兩戰親臨戰場,讓將士鼓氣,很有可能在涇原路與王沿一樣,被一個武將架空。

有本事你來架,關健這個人身世有了,本事卻無。這纔是最要命的。

作爲涇原路二號長官,葛懷敏一句話說出來,十分有份量,瞎氈臉色頓變。

鄭朗敏銳地注意到瞎氈臉色的變化,對趙忠說道:“葛副使剛纔吃多了酒,將他架出去,休息片刻。”

“你說什麼!”

“你敢阻撓我處理公務!”鄭朗喝道:“將他架出去。”

幾個女真護衛強行將葛懷敏拖出去。

“瞎氈,你不用理睬這個瘋子,我們來吃酒。”鄭朗拉起瞎氈的手往外走。

然而心中發愁。

葛懷敏他不懼,一是有家世,二是朝中一些大佬被他迷惑,屢次三番誇獎,所以才驕傲自大。

真鬧將起來,鄭朗不相信趙禎會將自己從涇原路調走,讓葛懷敏折騰。

但這個人鄭朗也需要,計劃里正打算用他做槍頭,將元昊軍隊吸引住。鬧起來不怕,怕的是朝廷將他調走,壞了自己大計。

可是繼續留下來,自己怎麼辦?

瞎氈不知道內部的矛盾,以爲這兩人在唱黑白臉。

心裡說道,只要你說話算話,我何苦與你們作對,你們又何須唱黑白臉?

他忘記了,他又有什麼資格與宋朝或者西夏作對,夾在夾縫裡生存,自保吧。

然而此行結果讓他十分滿意,酒菜上來,大吃大喝,最後吃多了酒,於席間歡呼舞蹈,然後高興地帶着護衛回去。

送走瞎氈,鄭朗將葛懷敏喊來,準備交談。

葛懷敏青着臉色說道:“沒有什麼好說的,你是涇原路經略安撫沿邊征討使,你說什麼就是什麼!”

道不同,俺與你不合!

鄭朗心裡面還替武將不平呢,沒有想到遇到這個武將,氣得不能說話。

忽然一名斥候急匆匆地跑進來,遞了一封情報給鄭朗。

鄭朗打開一看,對葛懷敏說道:“我知道你對瞎氈反感,以前他倒向元昊的歷史我也清楚,可是國難當前,一個西夏就讓我朝難以應敵,對吐蕃人屬羌打一打是震懾,還得以拉攏爲主,否則腹背受敵,兩面夾攻,涇原路有失,這個責任我擔當不起,你也擔當不起。朝中諸位相公說你有文武才,相信這個淺顯易懂的道理你會明白。”

說完,說道:“備馬,我去鎮戎軍,再傳令讓種師衡也去鎮戎軍議事。”

至於葛懷敏,你好自呆着吧!

騎上馬,離開渭州城,在馬背上鄭朗還在琢磨,這個庸才,朝中那幾位大佬憑什麼說他有本事的?

難道因爲他有一個厲害的老子,若那樣,將潘美、曹彬後代一起找過來,也不用選將了。

很是想不明白。

九百零二章 孟明視七百四十九章 瑣碎二年下第260章 天網五百七十一章 包黑子八百十七章 雍齒第120章 內定第15章 山外的山,人外的人(中)第9章 小鳥小飛(上)第13章 刻絲(下)八百零一章 反擊第318章 最神奇(上)五百三十一章 救駕來遲四第59章 道(三)六百十四章 古風上三百九十九章 大戲·救世主五百十九章 相歡上八百二十五章 簡中下六百三十四章 皇佑之治六四百九十章 文臣第119章 解試第86章 第一觀(下)第219章 處女地(一)八百十章 鱷魚的眼淚下五百九十章 破趙三百九十章 阿干城五第359章 最強折家軍(一)四百十一章 銷魂彭陽上第167章 最牛的學生(三)五百三十三章 騎士禮六百八十章 夜郎七百六十七章 秋實上第81章 四君子(上)第294章 點將(下)第49章 花之戰·普庵咒第91章 爲官大道六百十章 夏雷第58章 道(二)八百五十章 大麻煩第47章 花之戰·筆筒四百七十八章 降上七百六十五章 退三百七十三章 太子絞肉機二第245章 希望的田野第12章 刻絲(上)七百二十九章 情怯下七百七十七章 天下有雪四百零三章 呂夷簡的心思下第49章 花之戰·普庵咒第255章 鬥法(五)五百七十六章 刑關七百五十八章 不怕六百六十四章 變臉下之下第332章 拉手七百三十六章 其實不重要中第36章 蛇書五百七十五章 理第345章 在路上(一)第97章 講仁(五)第95章 講仁(三)七百三十一章 心五百零九章 前兆第297章 走隊四百九十六章 推手中第184章 美人(下)四百五十四章 機遇第117章 大人物(上)第136章 小媳婦,你牛(下)八百四十八章 幫手第81章 四君子(上)第146章 恭賀第170章 走鋼絲(上)第222章 處女地(四)三百七十章 天都天窟中七百八十二章 皇子下四百十三章 暗戰上八百三十五章 殺夫案三百九十三章 打臉四百九十五章 推手上八百七十七章 河湟十第365章 君子,君王的兒子(二)四百七十八章 放上五百八十一章 帝王心九百零一章 逆轉下第180章 兩小鬥中丞·指槐罵桑五百零四章 老大五八百八十九章 大會戰一四百九十五章 推手上六百十八章 遠方下七百十六章 反方向四百七十一章 怒四百七十六章 放中第350章 在路上(六)八百零七章 倒計時四第204章 老匹夫九百十一章 崩潰第344章 目標定川砦(下)第115章 高山流水五百五十三章 好母親第199章 放榜(上)第304章 殺雞(下)
九百零二章 孟明視七百四十九章 瑣碎二年下第260章 天網五百七十一章 包黑子八百十七章 雍齒第120章 內定第15章 山外的山,人外的人(中)第9章 小鳥小飛(上)第13章 刻絲(下)八百零一章 反擊第318章 最神奇(上)五百三十一章 救駕來遲四第59章 道(三)六百十四章 古風上三百九十九章 大戲·救世主五百十九章 相歡上八百二十五章 簡中下六百三十四章 皇佑之治六四百九十章 文臣第119章 解試第86章 第一觀(下)第219章 處女地(一)八百十章 鱷魚的眼淚下五百九十章 破趙三百九十章 阿干城五第359章 最強折家軍(一)四百十一章 銷魂彭陽上第167章 最牛的學生(三)五百三十三章 騎士禮六百八十章 夜郎七百六十七章 秋實上第81章 四君子(上)第294章 點將(下)第49章 花之戰·普庵咒第91章 爲官大道六百十章 夏雷第58章 道(二)八百五十章 大麻煩第47章 花之戰·筆筒四百七十八章 降上七百六十五章 退三百七十三章 太子絞肉機二第245章 希望的田野第12章 刻絲(上)七百二十九章 情怯下七百七十七章 天下有雪四百零三章 呂夷簡的心思下第49章 花之戰·普庵咒第255章 鬥法(五)五百七十六章 刑關七百五十八章 不怕六百六十四章 變臉下之下第332章 拉手七百三十六章 其實不重要中第36章 蛇書五百七十五章 理第345章 在路上(一)第97章 講仁(五)第95章 講仁(三)七百三十一章 心五百零九章 前兆第297章 走隊四百九十六章 推手中第184章 美人(下)四百五十四章 機遇第117章 大人物(上)第136章 小媳婦,你牛(下)八百四十八章 幫手第81章 四君子(上)第146章 恭賀第170章 走鋼絲(上)第222章 處女地(四)三百七十章 天都天窟中七百八十二章 皇子下四百十三章 暗戰上八百三十五章 殺夫案三百九十三章 打臉四百九十五章 推手上八百七十七章 河湟十第365章 君子,君王的兒子(二)四百七十八章 放上五百八十一章 帝王心九百零一章 逆轉下第180章 兩小鬥中丞·指槐罵桑五百零四章 老大五八百八十九章 大會戰一四百九十五章 推手上六百十八章 遠方下七百十六章 反方向四百七十一章 怒四百七十六章 放中第350章 在路上(六)八百零七章 倒計時四第204章 老匹夫九百十一章 崩潰第344章 目標定川砦(下)第115章 高山流水五百五十三章 好母親第199章 放榜(上)第304章 殺雞(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