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六十一章 夢中的美景

八百六十一章 夢中的美景

“坐,”鄭朗來到長亭裡,拍了拍欄杆說道。

長亭裡有人送別,一人眼尖,忽然叫道:“鄭公。”

“你們聊,我與曾子宣說幾句話,”鄭朗道。

還聊什麼,一個個全部用敬仰的眼光看着鄭朗與曾布。曾布與鄭朗沒有在意,鄭朗又說道:“我那有膽量碰這個鏟佃?”

“就是,就是。”曾布緊張地撫胸。

對於這個弊端,鄭朗前世寫架空時,絕對不會寫的,好象也沒有看到其他人去寫,但它確確實實存在,而且問題很嚴重。

說鏟佃必須知道兩個名詞,永佃權與永佃制。

唐朝是部曲莊戶制度,已經開始出現一些有輕微人身自由的佃農,再者就是中小農,中小農是唐朝徵稅重點所在。但唐朝總的政策乃是禁止人口流動。到了宋朝,邊遠南方蠻人地區仍然存在野蠻落後的部曲制度,中原與東南,甚至經濟發達的成都府路、河北河東陝西,部曲制皆消失了。不僅宋朝是重視內治,也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產物,同時宋朝不再禁止百姓流動,也使得唐朝部曲制無法存在。

因此一種暫新的制度出現,那就是永佃制。地主擁有耕地的土地所有權,但大地主們不可能有能力將它們全部自己耕種的,必須租種給佃戶,佃戶與主戶簽訂租約,交納一定的錢或物,主戶只有到時收租之權,佃農卻擁有永久性耕種地主土地的權利,俺養雞種稻種豆,與地主無關,甚至佃農從理論上來說,還擁有退佃權。如鄭朗開發南方。俺想過好日子去了。不租種你的地,主戶無權阻攔,這是宋朝統治者潛意識裡對弱勢羣體的一種保護。當然,這是一種理論。若沒有官府配合,實行退佃會十分困難的,弄不好就吃了官司。另外還擁有轉租與典賣佃權,地主也不能干涉。前提是不能影響地主收租子,否則又要吃官司。

其次就是永佃權,作爲弱勢羣體,理論上制度是站在他們這邊說話的,有很大的自由操作空間,並且只要按時交租,可以無限期地耕種所租土地。即便地主的土地所有權發生變化,佃農的耕作權仍不受影響,比如丙租了甲方的耕地,甲方將地賣給乙方。丙方與甲方的租約仍然生效,乙方無權取締丙方的租約。相反。丙方遇到一些情況,如逃荒,如朝廷開發需要適度的移民,或者有更好的出路,可以隨時退佃。

應當來說,它是封建社會一大進步,具體地要感謝趙匡義,非是趙匡胤,趙匡義重視內治,又不象趙匡胤時要賞賜安撫大量功臣,在他的治理下,永佃制與永佃權漸漸完善。

這裡主戶,不僅有各個地主,還有朝廷,例如朝廷的官田、學田、職田、弓箭手田、營田、牧監等。

田地形式也多種多樣,第一種仍是主要耕地,包括稻田麥田,還包括各種茶葉果樹的“山”,非主流糧食的雜“地”,山坡上的“山地”。第二種是近海的一些被豪強佔有的漁場。第三種是生長蓮藕、菱芡、茭草、蘆葦的“苔地”、“茭葑地”、“茭蕩”、“沙田蘆場”等等。第四種是各類草茨地、柴田、竹林。第五種是菜圃、桑地,這類地租最高。第六種是國有或者私有的房舍、房基。特別是第六種,朝廷每年得房廨錢最少有一百多萬緡,多時能達到四百萬緡。很可觀的一筆收入。

宋朝開國之初,人口並不多,宋太祖時才三百萬戶,太宗時發展到四百多萬戶,宋真宗末年變成八百多萬戶,宋仁宗時,一千多萬戶。因此主戶對佃農相對而言,比較客氣,甚至有的佃農對主戶不尊重,霸田拖租,宋朝於是不得不立法,對主戶進行一些保護。那是宋初,當宋朝達到一千多萬戶時,性質顛倒過來。

第二就是豪強的大肆兼併,導致中小農數量減小,佃農增加。甲佃農不願意租,還有乙佃農,主戶漸漸變得苛薄。越是人口擁擠的地區,例如兩浙,江東江西,京東,福建,這種現象越重。但仍然有一些地廣人稀的地區,地主爲了保障土地收益,一度強迫佃農結成永佃關係。還有的自耕農迫於家中的緊急情況,需要錢帛,或者迫於酷吏壓迫,能主動將耕地出賣,然後再與買主結成永佃關係。

佃農只承擔力役勞役雜稅,不承擔賦役,不過越往後發展越亂,佃農去了賦役,主戶也不想交賦役,於是直接隱田。沒田了,那麼租子就白得了。還有極少數人通過層層拍賣佃權,產生一田多主,將自己從一二三等戶化成四五等戶。現在這種情況比較少,往往弄不好,得不償失,能惹出一大堆官司。

最大的弊端非是一地多主,而是這個鏟佃。

理論上佃權是在佃農手中,然而主戶利用手中的權勢,用種種殘暴手段剝奪佃農的佃種權。或者迫使佃農離開,另與新佃訂定租約。或者迫使舊佃束手就範,修改原來的租約,增加租糧租錢。是謂鏟佃或者爲奪佃。

史上蘇東坡就曾在杭州提出鏟奪的方法,迫使佃農更加勤快的浚治西湖,以免茭葑閉塞。西湖是治好了,也美化了,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濃妝淡抹總相宜。但租種官府葑田茭地的百姓生活卻更苦了。還有一種情況,一些鄉里的無賴,向主戶允許以更高價承租,主戶相信他們的話,將舊佃戶盡去。結果這些人又不付約,導致主戶田地荒蕪。然後迫使主戶以低價將佃權出售出來,無賴轉佃給其他佃農。往往又引起一大堆官司。

還算是好的。

其實鏟佃的背後,發生着許多悲慘的故事。

鄭朗所帶來的不僅是人口更加飛速的增漲,還有查隱田,主戶隱田查出來了,要交地的賦稅,以前的佃約租子輕。不划算。於是大肆鏟佃。強迫佃農重新加租。

比如江南東路與兩浙北路,一些上田原來租子只有三到五斗,這是能承受的,但漸漸增加。有的上田能漲到二石。即便是圩田,一畝地產量精耕細作,如今高產兩季合在一起,也不過五石多。佃農不交賦稅。可要承擔少量的力役,以及雜稅,再加上農耕成本,風調雨順尚得過,一遇災年,頃刻間家破人亡。

或者取消佃權,成爲逃戶,宋朝流民很多,可流民又流到哪裡,天下烏鴉一般黑。或者逃到地廣人稀的地區,這些地區耕種收穫不大。再者,搬一次家,就要添置大量的生產與生活工具,那怕搭一個茅草棚子多少還需要一些錢帛吧。因此在勉強能維護生活的情況下,多數佃農只好過着黑暗的生活。

永佃權的破壞,鏟佃的興起,造就一大批真正赤貧的七八九等戶產生。

不但是主戶參與的,一些地方酷吏也參與了,有的酷吏直接赤裸裸地要求佃農加租,並且公開說,若不願意,讓人鏟佃。範純仁這兩年主持監察司,處理類似的情況,共達一百多起。他是好心,可是周邊地區全部加租,官田若不加租,不但影響不好,爭的人多,往往又讓一些地痞無賴佔去佃權,或者被小吏變相佔去佃權,謀取典佃權錢帛賺其差價。一度讓範純仁很苦逼,鄭朗解了圍,派人調查一番,適度地根據情況調整了租賃,沒有辦法,朝廷想惠政,可是好處未必能讓百姓所得,所得依然還是地方上的豪強。但加租後,同樣也有一些不好的影響。

總之,鏟佃的出現,帶來一系列的嚴重後果。

不過若碰的話,那將是比清查隱田,甚至比強行推廣理論中的方田均稅法都是更大的馬蜂窩。

最明智的做法,對此事裝聾作啞!

鄭朗說道:“子宣,我朝兩稅可重乎?賦稅可重乎?”

朝廷有多少耕地不管,那怕二十億畝地,沒有計入戶冊徵不到稅,都不能計算進去的。能計算的僅是戶冊上這五億畝耕地,這中間包括一些免賦戶與朝廷的各類官田職田學田,真正能徵賦的只有四億畝。不過兩稅收入也不過四千六百萬不足,有錢糧帛草以及各種特產,草竹木柴比糧食便宜,布帛與一些金屬或者其他特產又比糧食貴。其實這個數字只有六百多文,不足一緡。也就是化爲錢,一畝地兩稅僅需交納七十幾文錢,相當於當地米價的二斗,麥價的三鬥,粟價的五斗。就是七十文還包括了各種雜稅,以及計入兩稅之中,但在糧食生產之外的稅務,比如一些茶果瓜蔬的種植,一些作坊的雜稅等等。

整個宋朝糧食產量,因鄭朗推動,種籽的進化,大牲畜漸多,等等,從兩石多點發展到現在,變成兩石半多一點。理論上宋朝仍然執行着十徵一,最多九徵一的比例徵收兩稅。

朝廷制度也頗人性化,比如產量低的地區,一畝僅徵零點幾鬥,北方僅一斗,一斗多點,南方最高不過三五斗,圩田高不過六七鬥。就是這個七鬥圩田,而圩田產量漸漸超過了五石。比例僅是八比一。不算很重的。

不能當真,到了下面各種附加稅累積起來,就不是十比一了,會變成四比一,三比一。

其實鄭朗也在整治。

怕麻煩,做法很隱晦,特別是那個財務報表,各州各縣各種財務收入羅列得十分清楚,若沒有特殊情況或者天災人禍,各種稅務下降,肯定不對的,未必是多愛民,而是不作爲,稅少了不是貧困百姓稅務減少,而是大戶沒有交納。

對於那些特別惡劣減少的州縣,派一些人下去查一查,確認了,官途也到頭了。

還有一種情況,沒有特殊情況,稅務猛然增加,鄭朗同樣不喜,也派人查一查,進行處罰。非是中庸做法,讓官員自己琢磨,不能苛民,也不能不作爲。自己兒將稅務輕重給把握好。

又有一種情況,那就是對貧困百姓加稅,對豪強減稅。這個報表上看不出來,可問題也不大,每次夏秋徵稅之前,用報紙的渠道。又於各州縣鎮張貼稅務徵收數量告示。嚴重超標者。監察司官員接到舉報,下去盤查,覈實後嚴懲不怠。

一點一滴地給百姓更多生機。

還有許多不好的情況,可作爲朝廷。能做到這種地步,算是很不錯了。鄭朗倒不想徵這個兩稅,但可能嗎?

曾布說道:“鄭公,屬下依然認爲鏟佃不可碰。”

鏟佃與朝廷關係不大。多是豪強的貪婪導致。可一碰,打擊面太大了,引起騷動的後果無法承擔。

“碰也可以碰的,比如朝廷進行一些誘導,使兼併現象得以減輕,兩稅逐步減輕,讓百姓耕種有所收穫,就不會出售耕地逃避賦稅,還有對道德的宣傳,也可以強行規訂各地區的最高租賃。不過就是後者。也會引起一些麻煩。”

“是啊,本來清查隱田就帶來了許多爭議聲。”

“有一個釜底抽薪的辦法。兩廣開發時,福建路與江南西路租賃有什麼變化?”

“鄭公想開發夔峽四路?”

“不大可能了,當初發生太多的故事,當初沒有一鼓作氣將夔峽四路拿下來,現在欠負如此之重,那有可能拿下夔峽四路?僅多在中書里根據情況做一些微調……我是說的另一個辦法。不急。再說,三年三次改革,天下洶洶,我也想安靜一段時間。就是改,也是微調,不可能再讓天下掀起喧譁。”

“什麼辦法?”

“還沒有到時機,現在我僅是一個想法,但無論是什麼辦法,必須以中原爲重。”

“中的也,京畿穩,天下穩,京畿弱,天下弱。”

“子宣,你說夫子所說的天下大同,會不會出現?”

曾布苦笑道:“鄭公,你不是在儒學裡說過嗎,那是最終目標,但僅是一個目標。說良心話,若是將欠負問題解決,即便是現在,在歷朝歷代的歷史上,也算是政治清明瞭。”

“也是,這裡我寫了一些東西,是我的想法,你拿去看一看。”鄭朗說着,遞出一份策子,又道:“到了河東後,順便替我留心一下。”

曾布打開一看,古怪地看着鄭朗,說道:“它與鏟佃有什麼聯繫?而且會有,有爭議的。”

“鏟佃現象越重,此法實施的機會越大,一增厚中原力量,二改善邊境經濟。我朝比契丹與西夏富裕,兩國多有漢民,爲何沒有吸引力?邊境百姓生活太貧苦了。具體的用意,有很多,你一路好好想一想,若有什麼好的想法,回京後,也能與我交流交流。”

“算是鄭公對我的考驗?”

“那是考驗?我自從政以來,就沒有認爲以一人之力,能治理一州一縣,更不要說一個國家,因此多重大家的意見,羣策羣力,才能使政務更接近完美。但子宣到了河東後,切記一點,葡萄從種植到收穫,需三年時間,自從河東葡萄酒業凋零後,山路多,果子又不能及時運出來,葡萄種植業也淪陷了。可三年時間,百姓必會產生擔心,你去了河東,必須進行宣傳與鼓勵,是誘導,而不是用粗暴手段執行,那麼又會引起爭議。今年我不想再吵了。”

“喏。”

“時間不早,我也回去了,一路保重。”鄭朗說完,返回京城。

鄭朗說鏟佃,非是爲了對付鏟佃,相反的,他從中嗅到一個很好的機會。提起鏟佃,乃是爲他遞給曾布手中的那篇策子。

可當時長亭裡還有許多送行的人,包括有幾名士子。

好奇啊,當然聽得同樣熱血沸騰,兩人話語並不多,卻能聽到濃濃的憂國憂民情緒。也聽到這個鏟佃。有的士子不清楚,回去後打聽了一下,原來如此。

以爲鄭朗要對付鏟佃,確實,鏟佃帶來許多惡性結果,便寫了文章,登於報紙,想要附和心中最大的偶像,進行新的一波改革。

鄭朗看了報紙後,啼笑皆非,扔到一邊。

鏟佃不好,可自己腦袋又不是壞掉了,什麼能碰,什麼不能碰,就是碰,又用什麼樣的手段碰,得要弄清楚的。

他在看報紙,趙頊也在看。

於是在都堂會上好奇地問:“鄭公,鏟佃是怎麼一回事?”

鄭朗解釋了一遍。

“這些人!”趙頊恨恨地站起來,太可恨了,朝廷不過查一個隱田,這些人便用鏟佃手段加租,那些貧困百姓怎麼能活下去?

呂惠卿嘆道:“可惜保甲法不能在全國推廣。”

保甲法當初設定了範圍,東到青齊二州,北到大名府相州晉州,西到鄧州,南到徐州。以兩京地區爲主,不過膠東半島以及京西鄧州西南的襄房除外,主要是拱衛京畿的,挑選禁兵兵源,協助防盜,因此又包括了河北河東南端的少數幾個州府,以及淮南路北面二三州。同時它又帶有救濟性質,也不敢多,多了朝廷負擔不起,正是這個救濟性質,有效地在京畿地區阻止了兼併蔓延,鏟佃現象也很少。但是不可能推廣到全國,宋朝戶數已經一千七百萬戶,五等以下戶有一千萬戶,五十萬戶不交稅可以的,一千萬戶不交稅,要出大問題了。

呂惠卿說的不是廢話,又道:“陛下,臣都有一個辦法,可以稍稍化解。”

“說來。”

“自議青苗法後,議論頗多,於是不得實施。但它確實會產生很多弊端。然而看怎麼去做,臣以爲再設一監,公私各半經營,發放青苗糧青苗錢,一是打擊高利貸對百姓的苛剝,二是許多貧困百姓生活困難,每到青黃不接之時,難以度日,風調雨順,家人平安還好一,若有一個不好的事發生,要麼借高利貸度日,最終家破人亡。要麼便賣耕地,加重了兼併,兼併嚴重,鏟佃這些不好的現象就會越來越多。契股必須以善戶爲主,以賑爲主,以利爲輔,或有損失,也可以通過其他手段補償。給貧困百姓生機。”

這是葉惠卿青苗法的改進版。

鄭朗則凝眉了,怎麼又來了!趙頊隱隱有些意動,鄭朗立即說道:“不妥。”

呂惠卿問道:“有何不妥?”

略有些不悅的,你提出諸監就可以,爲什麼我提出來就不行?

鄭朗說道:“陛下,臣未來京城之前,韓琦曾說讓我小心經營,五年可以將欠負償還,臣沒有那個本事。”

大家一起竊笑,那是韓琦有意寒磣的。

“但若沒有大的意外,十年估計能勉強償還。十年後陛下才三十出頭,正是當年,陛下有沒有想過償還過後,若是吏治沒有敗壞,一年又盈餘這麼多財政,用來做什麼?”

趙頊擡起頭,茫然了。赤字纔開始減小呢,那能想那麼遙遠。況且還有西夏與幽雲十六州,但就是收回這兩處,也要看時機的,沒有好時機,有再多的財政,也不能匆匆忙忙地發起進攻。財政是戰爭必不可少的條件之一,但不是唯一條件。或者就算收復二地,五億緡錢,六億緡錢,足夠了。十年時光!那麼接下來又怎麼辦呢?

當然,真出現這種情況,他睡着也能笑醒了。

鄭朗又說道:“陛下,再想遠一點,若假設出現這種情況,是否能將兩稅全部裁去。”

兩稅四千多萬,摺合緡錢不會超過三千五百萬緡錢,相對於六千萬的盈餘,裁去並沒有妨礙。但若真到了那地步,想一想,對農民不徵任何稅務,那會是什麼樣的光景?堯舜禹湯也辦不到的。

趙頊激動了,從龍椅上走下來,在大臣們中間走來走去,不但他激動,富弼曾公亮等人想到那時,眼中也閃過無數的星星。真到了那地步,不但趙頊與鄭朗,就連他們也會列爲賢臣,標書史冊,成爲歷史上一個重要的里程碑。並且理論上是可能實現的,六千多萬盈餘,衝消四千多萬,還有一千多萬呢。

鄭朗微笑,說道:“這是不可能的,夢中的美景。”(。)

第326章 兼霞八百三十三章 數據化六百八十七章 安眠香第295章 排陣(下)四百二十一章 定川寨上四百九十六章 推手中第72章 糊塗第273章 進攻六百五十八章 救人四百九十三章 包拯出場上五百九十七章 科學的力量上六百十五章 古風下七百八十四章 小重山二第341章 新時代六百七十八章 復北歸下六百十九章 耳光與棗子上第217章 找朋友(上)第312章 逃六百六十三章 變臉下之上第14章 山外的山,人外的人(上)四百五十五章 請行第279章 天下六百五十七章 眼兒媚七百四十七章 高山流水八百五十二章 星光上三百七十六章 太子絞肉機五第7章 坐禪七百五十四章 趙禎的綠帽子五百三十八章 用春秋放虎第143章 問一(五)七百五十八章 不怕第172章 走鋼絲九百二十二章 來了第103章 大家(下)四百十六章 授徒弟第272章 衝動八百零七章 倒計時四八百六十五章 兩個瘋子八百九十四章 大會戰六五百三十一章 救駕來遲四第29章 大家一起來洗腳七百七十八章 新篇章七百四十二章 權利三第89章 長嘯第347章 在路上(上)八百三十九章 最強弓八百章 光暗五百五十七章 黑水濼八百十七章 雍齒第50章 小妻子,小心眼(下)第701章 七千平方公里的口袋(上)四百九十九章 迷信好第69章 王老虎第117章 大人物(上)五百二十九章 救駕來遲二第103章 大家(下)第352章 在路上(八)第38章 謝絕五百九十六章 請戰第76章 最要得第50章 小妻子,小心眼(下)八百六十四章 第三者下第456章 不能答第213章 大三元(九)七百三十八章 儒家的核心第261章 慶金枝四百二十一章 定川寨上四百二十八章 替罪羊第333章 西風烈(上)七百十七章 相會上七百三十章 姓李第158章 撫琴(上)九百零八章 殿下三百七十五章 太子絞肉機四第90章 三家祖第322章 金剛經的秘密(下)第195章 天有情,天無情七百七十四章 太子四第326章 兼霞四百十八章 鳳凰八百七十七章 河湟十七百五十九章 少年派的美麗背後五百五十章 射虎四百七十二章 爬山第281章 依(下)四百七十八章 降上第229章 大中庸(中)九百二十六章 雪大結局二七百八十四章 小重山二第255章 鬥法(五)五百三十章 救駕來遲三五百章 老大一第145章 唱和第700章 逆轉(上)第203章 捉女婿(下)第294章 點將(下)五百十一章 逆天八百零二章 老天都不怕五百八十三章 坑五百五十二章 亂戰
第326章 兼霞八百三十三章 數據化六百八十七章 安眠香第295章 排陣(下)四百二十一章 定川寨上四百九十六章 推手中第72章 糊塗第273章 進攻六百五十八章 救人四百九十三章 包拯出場上五百九十七章 科學的力量上六百十五章 古風下七百八十四章 小重山二第341章 新時代六百七十八章 復北歸下六百十九章 耳光與棗子上第217章 找朋友(上)第312章 逃六百六十三章 變臉下之上第14章 山外的山,人外的人(上)四百五十五章 請行第279章 天下六百五十七章 眼兒媚七百四十七章 高山流水八百五十二章 星光上三百七十六章 太子絞肉機五第7章 坐禪七百五十四章 趙禎的綠帽子五百三十八章 用春秋放虎第143章 問一(五)七百五十八章 不怕第172章 走鋼絲九百二十二章 來了第103章 大家(下)四百十六章 授徒弟第272章 衝動八百零七章 倒計時四八百六十五章 兩個瘋子八百九十四章 大會戰六五百三十一章 救駕來遲四第29章 大家一起來洗腳七百七十八章 新篇章七百四十二章 權利三第89章 長嘯第347章 在路上(上)八百三十九章 最強弓八百章 光暗五百五十七章 黑水濼八百十七章 雍齒第50章 小妻子,小心眼(下)第701章 七千平方公里的口袋(上)四百九十九章 迷信好第69章 王老虎第117章 大人物(上)五百二十九章 救駕來遲二第103章 大家(下)第352章 在路上(八)第38章 謝絕五百九十六章 請戰第76章 最要得第50章 小妻子,小心眼(下)八百六十四章 第三者下第456章 不能答第213章 大三元(九)七百三十八章 儒家的核心第261章 慶金枝四百二十一章 定川寨上四百二十八章 替罪羊第333章 西風烈(上)七百十七章 相會上七百三十章 姓李第158章 撫琴(上)九百零八章 殿下三百七十五章 太子絞肉機四第90章 三家祖第322章 金剛經的秘密(下)第195章 天有情,天無情七百七十四章 太子四第326章 兼霞四百十八章 鳳凰八百七十七章 河湟十七百五十九章 少年派的美麗背後五百五十章 射虎四百七十二章 爬山第281章 依(下)四百七十八章 降上第229章 大中庸(中)九百二十六章 雪大結局二七百八十四章 小重山二第255章 鬥法(五)五百三十章 救駕來遲三五百章 老大一第145章 唱和第700章 逆轉(上)第203章 捉女婿(下)第294章 點將(下)五百十一章 逆天八百零二章 老天都不怕五百八十三章 坑五百五十二章 亂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