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勝芳城械鬥(上)

但凡爭鬥,到最後的結果就會演成雙方混鬥,先是雙方相勸,隨後用手段,姚家在市面上加大收糧,王家放出多少就收購多少,米價立馬騰貴,起先王家認爲姚家收糧必定鉅虧,可是人算不如天算,想不到南北直隸,先是大旱,後是水澇,京城米價連漲,最後連本地糧價居高不下,王家一想吃虧了,前期放出了那麼多的米,白白便宜了姚家。

這場天災後還牽涉到了鹽,邊衛糧草不敷使用,不想朝廷頒佈清理兩淮鹽法,遣太監王允中、僉都御史高明前往整治,戶部須將興利革弊之事逐一斟酌以聞。

目前姚家手中不光有糧,還擁有大量鹽引,而王家前期把大量鹽引變現換成糧食賣了出去,手中窮的只剩下銀子了,想不到在這個節骨眼上朝廷頒佈十條鹽法,清理兩淮鹽商,

一、京城內外官員不許佔 中鹽引。

二、各缺糧草之處不許予開鹽課。可收取糧食換取新的鹽引。

三,遼東各倉開中鹽課中未納者限六個月完成。

四,兩淮鹽課利大,所以人多趨之,請存成化三年鹽課,待充邊備。

五,請照整理兩淮鹽例清理兩浙、山東、長蘆(河北滄州)鹽法。

六,令鹽課司官吏不得作弊受賄。

七,不許官豪之家佔據貧窮之戶之鹽課。

八,竈丁剪辦正課之餘鹽一律照例送官,不許走私。

九,淮浙鹽場有上中下項,以分撥起訟,令所司搭派,恐年久復有前弊,請鹽法官及巡鹽御史查禁。

十,河東歲額鹽課三十四萬四千引,可得銀十七萬餘兩,但其鹽爲蒲解等州縣(山西永濟運城一帶)人及流民竊取,以致私鹽盛行,官鹽價賤,宜力行緝捕。朝廷命揭榜示衆,兩浙山東長蘆等地俟兩淮事畢再行清理。

就是說朝廷收緊鹽引來換取糧食緊缺,對於手中時日長久的鹽引過期作廢不認可了,原本手中緊握着緊缺貨源的姚家,陷入了資金週轉不靈的危機,需要把大量鹽引放出換取白銀,可朝廷把河東歲額鹽課三十四萬四千引放出,姚家手中的鹽引成了燙手山芋,私自不能放出,等於全成了白紙,損失巨大。

而王家手中也沒有了鹽引,將無法繼續糧食買賣,本來可以用手中的銀錢購買散戶之鹽課,現在新規一發,這樣的操作成了走私。

兩家遇到了相同的困境,姚家有糧,王家有銀,本是一拍即合,雙方可以互補渡過鹽引的難關,可是姚家等到了一個能賺大錢的時候,就是因饑荒而缺糧,只要把存糧賣出去,可以大賺一筆,可謂是想不發財都難了。

而王家有意補糧,畢竟王家的糧店無米可賣多日,眼望着姚家糧店擡高了價格,大發其財,要說不眼紅那是假的,想想這些糧食原本就是自家賣與姚家的,現在如果再花高價買回來,就是鉅虧啊。

不想王家主持生意的王小姐力排衆議,執意再次花高價收糧,不惜跟家族中的幾位叔伯翻臉,把全部存銀又買進了姚家存糧,顯然這一筆賣出又買進直接虧了三萬兩銀,直把姚家樂的數銀數到手抽筋,前面說道姚家當家的是姚雍,舉人出身,也是文采出衆,朝中反饋過來的信息是,內閣彭時已經在京城大批放糧,糧食危機可解,姚雍一想正好可以把存糧賣給王家,能坑一把王家,對姚雍來說,那是最開心的事,一吐這些年來跟王家的惡氣,只看到了眼前的利益,卻沒有看到後續,隨着時日的過去,饑荒越演越烈,糧食也是水漲船高。

三十年風水輪流轉,何況只是一年不到就轉了,現在姚家窮的只剩下銀子了,而王家把大批糧食不光在鎮上賣,還運到了周邊缺糧地區,又利用新政用糧食換取鹽引,大大賺了一筆,饑荒前糧價是一兩銀子六石大米,北京保衛戰後,一兩能買五石米,當初王家賣給姚家的糧食是一兩換四石三鬥,隨後,姚家又用三石一斗賣出給王家,而現在的米價一石米一兩銀的高位。王家不僅把虧了的窟窿補上,還大大地賺了一筆,當初反對王小姐的幾位叔伯也是無話可說,直呼侄女大才也。

王家把糧食越是賣的歡,對姚家的打擊越大,人都有個脾氣,何況姚雍這幾天被姚家族內老人們數落的跟狗似的,擡不起頭來,這本是生意上的事,雙方也是你情我願的沒話說,可姚雍實在是氣不過,就想出了一個主意。

最後就是僱傭人手去噁心對方,圍堵門店,其結果慢慢成了水火,王家找來了一些江湖“遊俠”,姚家僱傭了地痞黑幫,一場圍繞着雙方的利益爭鬥弄成了一場街頭打鬥,這一邊在打鬥,雙方的“後臺”也沒閒着,戶部尚書張鳳通過關係,聯繫上了自己的門生,正好是僉都御史高明,上書道:“勳爵陳懋指使都督府人,販賣軍中糧食,鹽引利用山西富商王家徇私,擡高米價,私販官鹽,逃避商稅鉅萬,過去皆入州守府之私囊”。

此事牽連到了朝中大佬,還把一個順天府及兵備道也拉下了水。姚家想要利用此時扳倒陳懋是不可能的,也就是想噁心一下,其目的就是打擊王家的勢力。

江湖街頭鬥毆有個規矩,死傷不論,雙方也不會報官。

章子俊一行來到勝芳鎮已是三天了,走訪了全鎮三家醫鋪,主要是詢問一些防瘟疫的藥材是不是充足,比如一些甘草、生地黃、黃連、梔子、桔梗、黃芩、知母、赤芍、連翹、丹皮、金銀花等,這些藥材不貴,用於抗瘟疫必備。好在勝芳是一個交通樞紐,也是南來北往商貨的集散地,藥材豐富數量巨大,讓章子俊一行稍稍安定許多。

行至文昌閣時,天色已晚,決定在此地大清河酒樓品嚐本地河鮮,大清河酒樓也是勝芳此時最大的食坊,內有三層,在三層樓上飲酒能觀賞大運河和大清河流經勝芳城全貌,章子俊進得酒樓,跟酒保要了三樓包間。

都僉事陶魯喜酒,今日能在這樣一個地方吃上新鮮河魚,對陶魯來說也是人生一大幸事,樂呵呵地點菜,要了桂子白魚,銀耳魚湯,蝦子雪菜,一邊用手捋着白白的長鬚一邊問酒保菜品,說白了陶魯就是來打醬油的,隨遇而安,因年歲大,不忘臨時享受,而章子俊是來搗糨糊的,碰到什麼事就解決一下,做個和事佬,打個馬虎眼,只有御史胡靖纔是主角,周吏員跟楊吏員只聽從胡靖的吩咐,加上章子俊品階最高,御史胡靖這幾天相處下來,發現這位伯爺沒什麼架子,還很隨意,到是陶魯很嚴厲,要不是章子俊有官品壓着,這一行實屬無趣的很。胡靖正是年輕氣盛之時,前年考取二甲,眼裡還容不得沙子,胸中全是爲朝廷盡忠辦事,爲皇上分憂的豪情,爲天地立心,爲生民立命,爲往聖繼絕學,爲萬世開太平的雄心壯志,所以這一次的出巡對胡靖來說也是一種考驗,弄好了前途無憂,因爲身後的二位大佬會給自己撐腰,到是越來越泰然自若了。

今日出來暗訪,章子俊隨身只帶着公上纓做爲護衛,陶魯帶着老管家,而胡靖一身書生打扮,帶着書童,所以在吃飯時分成了二桌,因爲公上纓是女子,又是章子俊的隨從,就在主桌章子俊下手邊上用飯了,餘下各人的隨從另開一桌吃喝。這一點古人很看重,講究等級觀念,原本按照陶魯的意思,各人的隨從都要在邊上站着伺候的,可章子俊吩咐不必多禮,大家隨意就好,得到了胡靖的應和,這樣一來陶魯也不好反對,就算是默認了。

酒菜剛上來,還沒吃幾口,就聽到樓下有人在大聲吆呼,隨後就是一陣吵鬧聲越來越大,最後只聽到了打鬥聲。公上纓已經隨手拔出了纏在腰上的那把軟劍,這把軟劍章子俊看到過,是已經死了的“一點紅”的劍所留下來的,現在已成爲公上纓的隨身兵器,而周吏員跟楊吏員不知什麼時候手中也拿着兵器,周吏員是一把短刀,楊吏員是一個鐵製三節棍,難怪能放在背袱中也不顯眼,此時章子俊才明白,什麼吏員,分明是御史胡靖的護衛,此二人對外是辦事的吏員,聽從御史胡靖,真實身份是錦衣衛,對外負責監督此次巡視的安全及傳令,對內也監督章子俊、陶魯、胡靖的一舉一動,想到這裡,章子俊全明白了,這就對了,這樣的操作很符合當今皇上的作風。

朱見深從小沒有安全感,做了皇帝后不管辦什麼事,都要委派內官,而這一次因爲沒有內官可派,纔派出錦衣衛出來,說白了就是監視百官,想必這一次其它的幾路巡按全派了人監視。章子俊只能搖頭哀嘆了。

第七十四章 章子俊不幹了一百四十九章 用歪招收買人心第二百三十五章 成化年西北大 饑荒第一百三十五章 各方爭鬥第一百七十四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五)第一百零二章 勝芳城械鬥(下)第六章 碰到個大官第一百三十四章 前路(下)第五十一章 大明月報翰林出品(上)第一百三十一章 錦溪鎮上的鬧劇(上)第七十二章 引起爭議第一百八十二章 一路西北(二)第一百零四章 勝芳城瘟疫(一)第四十八章 上任後的騷操作(上)一百四十九章 用歪招收買人心第七十四章 章子俊不幹了第一百四十三章 爭權(二)第三十二章 落第秀才的白日夢(下)第五十六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四)第一百零三章 爲家族而活序章第二百二十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三)第二百十五章 丫鬟就是一種商品第一百六十六章 被吏部招回第一百五十七章 全部拉下水第一百四十八章 摟錢搞福利第二百十七章 千里風雪投奔第二百零九章 首戰走馬樑(上)第三十一章 落第秀才的白日夢(中)第一百五十五章 白馬寺夜話(上)第二十章 改造生活質量(上)第七十八章 觀念不同,理念就不同(下)第二十八章 榜下捉婿第四十三章 英宗改元第二百二十六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九)第六章 碰到個大官第一百六十四章 腐朽生活第五十五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三)第一百九十六章 孔府家宴第四十六章 要求去外地工作第一百七十二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三)第二百十四章 中秋佳節團圓時第二百四十一章 交戰(中)第五十三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一)第十四章 詩會百態(二)第九章 章子俊爲了生計第一百九十三章 衍聖公第三十九章 偶遇第一百五十六章 白馬寺夜話(下)第二百四十一章 交戰(中)第十二章 明朝府試(下)第一百零四章 勝芳城瘟疫(一)第一百九十五章 曲阜見聞第六章 碰到個大官第二百二十二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五)第一百七十五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六)第六十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八)第四十章 奪門之變(上)第一百九十六章 孔府家宴第七十五章 眼界真的很重要第二百十五章 丫鬟就是一種商品第一百六十三章 百姓苦逼生活從稅開始(下)第一百三十九章 公上纓怒殺焦海熊(下)第一百三十三章 前路(上)第一百十二章 生米煮成熟飯的重要性第二十六章 院試(下)第五十四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二)第二百四十章 交戰(上)第十八章 詩會百態(六)第五十六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四)第九十四章 鍊鐵廠的炮第二百十一章 首戰走馬樑(下)第七十八章 觀念不同,理念就不同(下)第四十章 奪門之變(上)第五十二章 大明月報翰林出品(下)第七十九章 士大夫的氣節第一百二十一章 第三次罷官第六十四章 惠難夫妻第五十三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一)第四十七章 定親酒第八十七章 小人物亡命天涯(下)第一百五十六章 白馬寺夜話(下)第三十九章 偶遇第二百四十三章 爾林兔保衛戰第二十五章 院試(上)第二百十四章 中秋佳節團圓時第八十九章 古代的外科郎中第五十二章 大明月報翰林出品(下)第三十八章 古人也約會第一百二十三章 奢糜的世家生活第二十八章 榜下捉婿第一百九十章 一路西北(十)第八十六章 小人物亡命天涯(上)第二百十六章 廬州模式行不通第一百九十章 一路西北(十)第七十三章 語不驚人誓不休第一百十七章 千瘡百孔(四)第十一章 明朝府試(上)第七十章 皇上廢后第二十五章 院試(上)
第七十四章 章子俊不幹了一百四十九章 用歪招收買人心第二百三十五章 成化年西北大 饑荒第一百三十五章 各方爭鬥第一百七十四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五)第一百零二章 勝芳城械鬥(下)第六章 碰到個大官第一百三十四章 前路(下)第五十一章 大明月報翰林出品(上)第一百三十一章 錦溪鎮上的鬧劇(上)第七十二章 引起爭議第一百八十二章 一路西北(二)第一百零四章 勝芳城瘟疫(一)第四十八章 上任後的騷操作(上)一百四十九章 用歪招收買人心第七十四章 章子俊不幹了第一百四十三章 爭權(二)第三十二章 落第秀才的白日夢(下)第五十六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四)第一百零三章 爲家族而活序章第二百二十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三)第二百十五章 丫鬟就是一種商品第一百六十六章 被吏部招回第一百五十七章 全部拉下水第一百四十八章 摟錢搞福利第二百十七章 千里風雪投奔第二百零九章 首戰走馬樑(上)第三十一章 落第秀才的白日夢(中)第一百五十五章 白馬寺夜話(上)第二十章 改造生活質量(上)第七十八章 觀念不同,理念就不同(下)第二十八章 榜下捉婿第四十三章 英宗改元第二百二十六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九)第六章 碰到個大官第一百六十四章 腐朽生活第五十五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三)第一百九十六章 孔府家宴第四十六章 要求去外地工作第一百七十二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三)第二百十四章 中秋佳節團圓時第二百四十一章 交戰(中)第五十三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一)第十四章 詩會百態(二)第九章 章子俊爲了生計第一百九十三章 衍聖公第三十九章 偶遇第一百五十六章 白馬寺夜話(下)第二百四十一章 交戰(中)第十二章 明朝府試(下)第一百零四章 勝芳城瘟疫(一)第一百九十五章 曲阜見聞第六章 碰到個大官第二百二十二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五)第一百七十五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六)第六十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八)第四十章 奪門之變(上)第一百九十六章 孔府家宴第七十五章 眼界真的很重要第二百十五章 丫鬟就是一種商品第一百六十三章 百姓苦逼生活從稅開始(下)第一百三十九章 公上纓怒殺焦海熊(下)第一百三十三章 前路(上)第一百十二章 生米煮成熟飯的重要性第二十六章 院試(下)第五十四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二)第二百四十章 交戰(上)第十八章 詩會百態(六)第五十六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四)第九十四章 鍊鐵廠的炮第二百十一章 首戰走馬樑(下)第七十八章 觀念不同,理念就不同(下)第四十章 奪門之變(上)第五十二章 大明月報翰林出品(下)第七十九章 士大夫的氣節第一百二十一章 第三次罷官第六十四章 惠難夫妻第五十三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一)第四十七章 定親酒第八十七章 小人物亡命天涯(下)第一百五十六章 白馬寺夜話(下)第三十九章 偶遇第二百四十三章 爾林兔保衛戰第二十五章 院試(上)第二百十四章 中秋佳節團圓時第八十九章 古代的外科郎中第五十二章 大明月報翰林出品(下)第三十八章 古人也約會第一百二十三章 奢糜的世家生活第二十八章 榜下捉婿第一百九十章 一路西北(十)第八十六章 小人物亡命天涯(上)第二百十六章 廬州模式行不通第一百九十章 一路西北(十)第七十三章 語不驚人誓不休第一百十七章 千瘡百孔(四)第十一章 明朝府試(上)第七十章 皇上廢后第二十五章 院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