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詩會百態(二)

不日,詩會請帖就送到了,這請帖是專門用剪花帖面而成,上面寫着海棠詩社,下面是日期,這不正好是發榜的日期嗎?這就有趣了,是不是故意爲之,不好說,可這個海棠詩社怎麼看着有幾分眼熟,章子俊苦思冥想良久,才一拍大腿自語道:“這不是《紅樓夢》裡面賈探春提議組成詩社,海棠詩社的三次集會分別以海棠、菊花、螃蟹、紅梅爲主題,共作詩二十五首。雖然《紅樓夢》中曾有元妃省親時的“命題賦詩”,還有《葬花吟》、桃花社等各種作詩填詞的機會,但海棠詩社是曹雪芹濃墨重彩、着意描寫的文學社團,其中有建章、擬題、作詩、評詩的詳細流程,大家各展詩才,流露了彼此的內心世界,也突顯了不同的性格特點。

難道這位劉升也是穿越來的,哇靠,不會是巧合吧。不管了,即已應允,那就走一趟了,隔日原本是放榜之日,全家約好一起看榜,看來要重新安排了,子雅及子哲留家,二寶先送章子俊去海棠義館,隨即讓二寶去看榜。

這一路上,京城裡到處全是逃荒而來的流民,許多拖兒帶女沿街乞討,有些倒臥路邊,好似死去模樣,聽說城外更多。 章子俊來到義館外時,這裡早就被許多文人圍滿了,大多全是身着秀才服的生員,也有這一次來府試的考生,東一樅,西一樅,零零散散圍在一起,穿過這些人,映入眼簾的是門楣匾上寫着芙蓉義館,黑底描金大字,直接來到了門口,正要拿出請柬遞給門子,卻被三位秀才給攔住道:“這位小哥,能否把請柬贈與我等,在下不勝感激。”

章子俊一愣,回道:“難道你等沒有請柬嗎?這上面有名字,給各位沒什麼用,哦,對了,主家沒邀請,進去做什麼?很沒意思啊。”

其中一人道:“這位公子有所不知,今日此詩會不同往常,會試在即,高谷,高大學士及剛從南京調任來的禮部侍郎姚夔,

此二人有望成爲本次會試大宗師啊。”

另一位道:“這位公子,本人鄞縣楊守成,本不該相擾,會試在即,不得不爲之,來來,來,介紹一下,這位是建昌李秉彝,字德叟 ,這位是永新李鈞,某等看小兄弟面善,不似張揚之輩,所以才拉下臉面,老臉相求。

哇靠,還有這種求人的說詞,觀三位也是風流倜儻,功名在身,不似無良之輩,這讓章子俊犯難了。

正在一一見禮時,突有人喊道,這位不是子俊賢弟麼?站在門旁做甚,快快請進,來人正是劉升,章子俊轉身對着劉升道:“本早就來了,無奈三位同道無請柬進不得門,只能在此作別,劉公子來的正好,是否可讓小子的三位同道一起詩會。”

劉公子一看確是三位秀才跟在章子俊身後,說道:“既然是同道,哪有推人不進的道理,來!來!來,三位請。

由劉公子發話了,明顯門子也不好攔着了,只見楊守成大喜,三人又是一番相互見禮,章子俊也跟着說些恭禮之詞,拿出請柬遞給門子,隨後自有門子小廝引門而入。

進得院內,別有洞天,就像來到了江南某私家花園,院內廊道曲折,沿水池蜿蜒而進層層疊疊,章子俊第一次看到古代大宅院的風貌,有一種說不出的厚重感,磚是磚,瓦是瓦,廊柱林立,不似五百年後的那種鋼筋水泥造。

經過門口一番操弄,楊守成、李秉彝、李鈞明顯把章子俊當成了同道,一路上相互又是一番謙讓,對章子俊來說,這些古人爲何對這種詩會看得這麼重要,不過可以肯定一點,如果你是廚師,整日在一個小飯館裡做菜肯定沒有進步,換過來,如果你在一個大飯店裡,周圍高手林立一起做菜,你肯定會有進步,對於文人來說,考取了秀才功名,整日在一幫童生處聚會,對自己來說就是倒退,反過來,如果跟周圍全是舉人、進士文人交往,眼界就會提高,久而久之自身的修爲也就提高了。

這就是人往高處走,社會地位提高了,就很難再融入到底層去了。而且古人對出身、門第特別看重,所謂門當戶對可不是娶親嫁女,而是直接反映在日常生活中。

行至內院,有一塊大場地,一面臨水,一面是五間大房,窗門全開,張燈結綵,就缺一條橫幅了,“歡迎各界領導位臨”,正面對着大場,另一面是一個戲臺,看得出來,這本是這家院子裡集會唱堂會的地方,足可容納幾百人,傭人、丫鬟穿梭其中,很是熱鬧,要進得門去,在圓洞門旁簽到畫押,章子俊一行每人簽名後,又有門童引着,來到了臨水一座涼亭,裡面已是瓜果點心備好,酒水斟滿,四人剛好就坐,從這一點上來看,這詩會的檔次低不了。

坐定後,自有亭邊小廝服持,每人沏上一壺香茶,亭邊小泥炭爐重新燒水,這萬惡的封建社會啊,這排場,真它媽奢侈,城外飢餓災荒遍野,此地鶯歌燕舞,章子俊猛然間讀懂了,什麼叫做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以前每次讀杜甫的這首詩,根本感受不到什麼,而此時這二句詩是多麼地發人深省,讓人震撼。只有親身感受,纔有切身體會,不知不覺中吟道:“勸客駝蹄羹,霜橙壓香橘。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榮枯咫尺異,惆悵難再述。”

李秉彝一愣道:“子俊老弟,爲何如此傷感。”

李鈞拿眼白了一眼李秉彝道:“還看不出,這位子俊老弟是想着城外千萬黎民百姓啊。”

章子俊這才醒悟道:“三位賢兄,是小子唐突了,只是有感而發,不覺中就想吟一句杜甫的這首五言句,難道各位就沒感悟出點什麼嗎?”

很明顯,此三位有點後知後覺,章子俊也不怪,因爲他們纔是這個時代的人,而自己顯然是矯情了。

最後楊守成輕拍桌子道:“子俊賢弟有此用心,我等佩服,也是我等不如也,看到此時此景能聯想到城外萬千黎民,有此用心,當敬賢弟一杯。”

看的出來楊守成做人圓滑,善於觀察。李鈞精明,聰慧過人,李秉彝看似老實,其實也是一種精明。

同飲一杯後,李秉彝開口道:“看子俊賢弟年歲弱冠,爲何能有如此機會來此詩會,想每年的海棠詩會遍請當代有名的大儒,當朝幾大學士前來,讓我等在京候考的生員翹首亦望,可在衆多大儒跟前混一臉熟爾。”

李鈞接口又道:“德叟兄(李秉彝字),我等是爲了提高學業,纔想多結識當代文人雅士,決沒有趨炎附勢之意,子俊賢弟別想叉了。”

李秉彝道:“對,然也。”

章子俊懂他們的意思,眼前這三位就是想出來玩,又不想讓人誤爲結幫成派,又想結識文人大儒,又不想讓人覺得低三下四,哎,所有人文的通病。主要還是臉面,內心裡胸有千萬文章,眼裡全是誰也不服誰。可面對前程,過份清高,得不到俗人追棒,只有孤芳自賞了,這世上有幾人甘願如此不慕名利,不爲鬥米折腰的,其結果都是很慘,所以這種高端大氣上檔次詩會實在太吸引人。

章子俊越是說,不知爲何此等詩會自己能收到相邀,的確不知原因,在楊守成看來越神秘,越想不通就越好奇,這就是書生意氣,不管怎麼樣今日大家都進來了,都能參加此次詩會纔是最重要得。

隨着越來越多的人到來,許多人全在交頭接耳竊竊私語,評論着文人之間誰的文章,誰的字,誰的詩詞又有什麼新作,有些相互間打着招呼,這些說不完的場面話,就是相互間認識的好機會,可惜章子俊一個也不認識,雖然跟楊守成他們三位獨佔了一個顯耀的亭子,卻像世外桃源一樣,沒人上來打招呼,也沒有熟人可搭話,經過的許多人也繞道走。

詩會都有一個流程,隨着高谷,姚夔二位大人物的到來,場面就相當火爆了,劉升、李勝、曹衡他們全是詩社的會員,看得出,詩會的安排,邀請人員,接下去的流程、規制什麼,全部在管理,在章子俊眼裡就是活動舉辦方工作人員。

詩會的流程一般是效妨唐代的一場角逐,三位詩人王之渙、王昌齡、高適結伴遊玩,他們當時各有不少詩作被譜曲,在民間傳唱。當他們走到都城長安市區的一家酒樓(旗亭)飲酒時,見一羣歌女正在唱曲。他們便坐下靜靜欣賞。王昌齡提議:“我們幾個一向都自以爲擅長詩歌,每次吟詩都難分高下,今天就聽聽這幾位歌女的吟唱,看看誰的詩被唱得多,誰的作品就算最好。”不一會兒,一位歌女唱起王昌齡的《芙蓉樓送辛漸》。王昌齡會心一笑,在旁邊的牆壁上輕輕畫了個小標記。過了一會兒,有歌女悲悲慼慼地唱了高適《哭單父樑九少府》的前四句,高適也高興地畫了一個標記。接着,第三個歌女哀怨地唱起了王昌齡的《長信秋詞》,王昌齡得意地畫了第二個標記。這時,王之渙不緊不慢地說:“二位不要高興得太早,剛纔都是些潦倒歌女唱的俚俗之曲,高雅的陽春白雪之歌,她們纔不敢唱呢!你們看到那邊那位長得最美的歌女了吧。如果她待會唱歌時還不是我的詩作,我這輩子也不跟你們比高低了;如果她唱的是我的詩歌,你們倆就都要拜我爲師。”話音未落,那位美女果然用慷慨悲壯的曲調演唱起了《涼州詞》:“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王之渙自得道:“看,我沒有在吹牛吧?”三人大笑。這個故事也叫“旗亭畫壁”,在《集異記》中有記載。 後人稱謂“旗亭賽詩”。

最有就是曲水流觴,曲水流觴可算作文化史上的一件盛事,也是文學的一次大聚會。魏晉時期名士輩出,他們崇尚自然,縱情山水,曲水流觴的活動,是他們的一次詩才比拼,更是他們對大自然的一份敬重和一種主動融入的姿態,後來,承載着深厚文化內涵的“曲水流觴”成爲一種詩會的方式,而著名的王羲之《蘭亭集序》就是出自曲水流觴這樣的活動中。

接下去就是飛花令了,“飛花令”是古時候文人間經常玩的“酒令”中的一種。“飛花”二字出自唐代詩人韓翃《寒食》中的“春城無處不飛花”。比如,要求行令人所說的詩句最後一字爲“花”字,如“春城無處不飛花”,下一個人說的詩也必須是七言且最後一字爲“花”的詩句,比如“已映洲前蘆荻花”。可以背誦前人詩句,也可即興創作;當誰作不出詩、背不出詩或作錯背錯時,令官則罰他。在這樣的詩會中被罰是一件很丟面子的事。

第九十五章 一炮糜爛十里第二百四十章 交戰(上)第一百四十三章 爭權(二)第一百零九章 勝芳城瘟疫(六)第一百六十二章 百姓苦逼生活從稅開始(上)第九十八章 築城爲了自保第一百二十章 千瘡百孔(七)第七十八章 觀念不同,理念就不同(下)第五十九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七)第一百十章 浮生若夢,爲歡幾何第二百十七章 千里風雪投奔第一百四十八章 摟錢搞福利第一百九十一章 官場失意情場得意第五十二章 大明月報翰林出品(下)第六十一章 傳說中的桃花運第十七章 詩會百態(五)第六十二章 事情鬧大了(上)第一百五十九章 廣而告之第二十二章 最幸運的狀元第二百零一章 明朝不缺清官第一百八十一章 一路西北(一)第五十一章 大明月報翰林出品(上)第二百二十七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十)第三十七章 辦私塾第六十七章 小日子第三十六章 果然被捉婿.第八十二章 愉快地品嚐第二十九章 案首過年第一百五十二章 京城幺蛾子(上)第一百十六章 千瘡百孔(三)第四十五章 東華門外唱名第一百二十章 千瘡百孔(七)第十五章 詩會百態(三)第九十九章 中央巡視組(上)第一百四十章 官官相護第三十五章 這屆鄉試有人徇私第九十一章 平安伯第一百七十七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八)第六十八章 兩宮尊號之爭第一百九十三章 衍聖公第二百三十章 綏德知府郝淵之第一百零六章 勝芳城瘟疫(三)第一百三十八章 公上纓怒殺焦海熊(上)第一百零九章 勝芳城瘟疫(六)第二百十一章 首戰走馬樑(下)第六十四章 惠難夫妻第一百四十八章 摟錢搞福利第二百二十九章 廬州後遺症第四十八章 上任後的騷操作(上)第十四章 詩會百態(二)第一百九十六章 孔府家宴第一百九十八章 理學之爭(中)第五十五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三)第一百八十八章 一路西北(八)第一百二十九章 糊塗縣令糊塗案第二百三十一章 神木王秋生第三十五章 這屆鄉試有人徇私第一百二十四章 麒麟山上的太湖強盜第二十五章 院試(上)第七十八章 觀念不同,理念就不同(下)第七十四章 章子俊不幹了第八章 景泰元年第二百零一章 明朝不缺清官第一百零四章 勝芳城瘟疫(一)第六十八章 兩宮尊號之爭第二百三十九章 第一次對陣第四十二章 不想做神棍第二百十四章 中秋佳節團圓時第一百十五章 千瘡百孔(二)第六十二章 事情鬧大了(上)第一百四十二章 爭權(一)第五十三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一)第八十六章 小人物亡命天涯(上)第五十七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五)第二百四十二章 交戰(下)第一百三十六章 易儲風波引出驚天之語第一百零七章 勝芳城瘟疫(四)第一百六十一章 古人的智慧第一百二十章 千瘡百孔(七)第二百零八章 建府平安鎮第七十三章 語不驚人誓不休第二十五章 院試(上)第一百九十章 一路西北(十)第二百零三章 宦官不全是反面角色(下)第四十九章 上任後的騷操作(下)第一百八十一章 一路西北(一)第一百六十八章 笑死人的筵講(中)第一百七十六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七)第一百八十四章 一路西北(四)第三十五章 這屆鄉試有人徇私第三十一章 落第秀才的白日夢(中)第八十三章 京師饑荒第一百三十五章 各方爭鬥第四十九章 上任後的騷操作(下)第八十二章 愉快地品嚐第五十五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三)第七章 分析時局第一百九十二章 濟寧州第五章 兩敗俱傷
第九十五章 一炮糜爛十里第二百四十章 交戰(上)第一百四十三章 爭權(二)第一百零九章 勝芳城瘟疫(六)第一百六十二章 百姓苦逼生活從稅開始(上)第九十八章 築城爲了自保第一百二十章 千瘡百孔(七)第七十八章 觀念不同,理念就不同(下)第五十九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七)第一百十章 浮生若夢,爲歡幾何第二百十七章 千里風雪投奔第一百四十八章 摟錢搞福利第一百九十一章 官場失意情場得意第五十二章 大明月報翰林出品(下)第六十一章 傳說中的桃花運第十七章 詩會百態(五)第六十二章 事情鬧大了(上)第一百五十九章 廣而告之第二十二章 最幸運的狀元第二百零一章 明朝不缺清官第一百八十一章 一路西北(一)第五十一章 大明月報翰林出品(上)第二百二十七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十)第三十七章 辦私塾第六十七章 小日子第三十六章 果然被捉婿.第八十二章 愉快地品嚐第二十九章 案首過年第一百五十二章 京城幺蛾子(上)第一百十六章 千瘡百孔(三)第四十五章 東華門外唱名第一百二十章 千瘡百孔(七)第十五章 詩會百態(三)第九十九章 中央巡視組(上)第一百四十章 官官相護第三十五章 這屆鄉試有人徇私第九十一章 平安伯第一百七十七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八)第六十八章 兩宮尊號之爭第一百九十三章 衍聖公第二百三十章 綏德知府郝淵之第一百零六章 勝芳城瘟疫(三)第一百三十八章 公上纓怒殺焦海熊(上)第一百零九章 勝芳城瘟疫(六)第二百十一章 首戰走馬樑(下)第六十四章 惠難夫妻第一百四十八章 摟錢搞福利第二百二十九章 廬州後遺症第四十八章 上任後的騷操作(上)第十四章 詩會百態(二)第一百九十六章 孔府家宴第一百九十八章 理學之爭(中)第五十五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三)第一百八十八章 一路西北(八)第一百二十九章 糊塗縣令糊塗案第二百三十一章 神木王秋生第三十五章 這屆鄉試有人徇私第一百二十四章 麒麟山上的太湖強盜第二十五章 院試(上)第七十八章 觀念不同,理念就不同(下)第七十四章 章子俊不幹了第八章 景泰元年第二百零一章 明朝不缺清官第一百零四章 勝芳城瘟疫(一)第六十八章 兩宮尊號之爭第二百三十九章 第一次對陣第四十二章 不想做神棍第二百十四章 中秋佳節團圓時第一百十五章 千瘡百孔(二)第六十二章 事情鬧大了(上)第一百四十二章 爭權(一)第五十三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一)第八十六章 小人物亡命天涯(上)第五十七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五)第二百四十二章 交戰(下)第一百三十六章 易儲風波引出驚天之語第一百零七章 勝芳城瘟疫(四)第一百六十一章 古人的智慧第一百二十章 千瘡百孔(七)第二百零八章 建府平安鎮第七十三章 語不驚人誓不休第二十五章 院試(上)第一百九十章 一路西北(十)第二百零三章 宦官不全是反面角色(下)第四十九章 上任後的騷操作(下)第一百八十一章 一路西北(一)第一百六十八章 笑死人的筵講(中)第一百七十六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七)第一百八十四章 一路西北(四)第三十五章 這屆鄉試有人徇私第三十一章 落第秀才的白日夢(中)第八十三章 京師饑荒第一百三十五章 各方爭鬥第四十九章 上任後的騷操作(下)第八十二章 愉快地品嚐第五十五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三)第七章 分析時局第一百九十二章 濟寧州第五章 兩敗俱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