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六塔河案

第219章 六塔河案

門很快開了,曾鞏一身半舊的長衫,面帶笑容:“陸賢弟,快請進!”

其他幾人不知道都在幹什麼,院落還挺安靜的。

曾鞏的房間內,桌上堆滿了書籍文稿。

寒暄幾句,陸北顧便道明來意:“子固兄,小弟此番冒昧前來,實有一事相求。”

他拿出張方平的推薦信:“此乃張方平張公寫給歐陽公的薦書,只是小弟初至東京,與歐陽公素未謀面,恐貿然持信拜謁,失禮且未必得見。久聞子固兄乃歐陽公高足,情誼深厚,不知可否請兄臺代爲引薦一二?擇一歐陽公得閒的時候,小弟再行登門拜訪。”

“陸賢弟考慮周全,確該如此。”

曾鞏沒推脫,爽快應承:“歐陽公近來爲修《新唐書》,常焚膏繼晷,案牘公務也頗爲勞形,白日確實難得閒暇不過今晚戌時一刻,青松社在清風樓三樓有一場集會,有不少青年才俊都會出席,賢弟到時候可憑玉竹禪珠入場。”

倒是可以見識見識天下英雄了。

陸北顧開口問道:“不知清風樓在何處?”

曾鞏反問道:“賢弟可去禮部貢院交家狀、解狀了?”

“去了。”陸北顧確認道,“便是東大街南邊的那處?”

“對,從那裡順着東大街繼續向西,經過西大街,在‘新橋’跨過蔡河往北走,這家正店就在蔡河與內城護城河之間的朱雀門外街上,臨河而建,應該不難找若是實在找不到就尋人問問,市井百姓應該都知道。”

曾鞏笑道:“只是歐陽公性喜詼諧,又好飲,若得空而興致高時,談興必濃,飲酒必醉,你可要做好喝很多酒的準備。”

這能理解,畢竟是寫下了《醉翁亭記》的“醉翁”歐陽修嘛。

“好,多謝子固兄!”

陸北顧解決了這樁心事,又與曾鞏交流了些備考心得,眼見日頭漸高,他不敢耽擱宋庠那邊的功課,便起身告辭離去。

他特意提前了一陣子抵達宋府所在的街巷。

遙遙望去,朱漆大門依舊緊閉,門前清淨。

陸北顧沒有立刻上前叩門,而是在不遠處尋了塊乾淨的石階坐下,靜靜等候。

當未時的鐘聲響起,陸北顧才起身走到門前,輕輕叩響了門環。

“篤、篤篤。”

府上管事昨晚便認真囑咐了門房,門房見是陸北顧,不敢怠慢,直接請了進來。

“有勞。”陸北顧頷首致意。

書房軒榭門敞,已經從午睡中清醒了過來的宋庠立於窗邊,負手觀魚。

宋庠聞聲轉身,見陸北顧氣息沉穩,顯然不是急匆匆地卡時間趕過來,微不可查地點了點頭。

“學生陸北顧,拜見先生!”陸北顧深揖見禮道。

宋庠頷首道:“坐。”

書案上,文房四寶齊備。

而取代昨日試卷的,是一張邸報。

《說文解字》曰“邸,從國舍也”,在唐代,地方節度使在京城都設有邸,而到了唐代宗大曆十二年,這些邸統一改稱進奏院,負責人稱進奏官,代表地方節度使呈報奏章、下達文書以及辦理其他交涉事宜。 而進奏官們還有一項日常性的重要任務,就是及時向地方節度使報告朝廷發生的事件,這些信息都是以書面形式傳遞到地方的,稱“進奏院狀”,也稱“邸吏狀報”。

宋承唐制,同樣設立了進奏院,不過進奏院就不是地方派人到中樞了,而是中樞專門管理的信息發佈機構,正如《宋會要輯稿》中所載“國朝置進奏院於京師,而諸路州郡亦各有進奏吏,凡朝廷已行之命令,已定之差除,皆以達於四方,謂之邸報”。

大宋的邸報並非定期刊行,發行頻率大概是一到五日之間發一份,得益於印刷術的進步,刊印的速度還是挺快的。

在內容方面,邸報刊登的主要是四方面,第一是官家起居情況;第二是官員的任免、升遷、貶謫、致仕、離世情況;第三是經過審覈的奏章;第四是軍事、科舉、刑名方面的重要事件。

總而言之,邸報是大宋官員們瞭解朝廷動態最重要的手段,通常來講,進奏院編輯的邸報初稿,先要經過門下省“判報”來決定稿件的取捨,之後報到兩府,由兩府相公共同審定“定本”,然後邸報才能以步遞、馬遞、急腳遞、水運遞等形式向各地分發。

不過一些敏感的事情,經過門下省和兩府層層審查,延遲發佈會導致邸報的時效性大打折扣。

所以,開封城裡還有不少私人小報在流傳,以供沒有資格閱讀邸報的平民瞭解大宋的時事,而官員們其實也養成了先看小報再看邸報的習慣。

“昨日點你之弊,在於實務未深,行文之‘度’未精,今日便以不久前一件震動朝野之事爲例。”

宋庠拿起邸報,翻到硃筆圈注處,唸了起來。

“嘉祐元年四月,李仲昌等人堵塞商胡口黃河北流河道,使河水導入六塔河分洪河道,因河道狹窄不能容納以至於決口,洪水肆虐,淹沒民田、廬舍無算,溺斃人畜甚衆,朝廷耗費鉅萬、徵發民夫上萬之工程,甫成即潰!”

六塔河工程嗎?這確實是緊跟時事了。

陸北顧雖未親歷,但這件事情鬧得沸沸揚揚,他在來開封的路上,就聽人聊到過。

此工程由剛拜相不久的文彥博、富弼力主推動,旨在分泄黃河水勢,減輕京東水患。

當時其實有兩個方案。

第一個方案是河北轉運使周沆提交的,疏通和加固現有的河道,需要柴草一千六百四十五萬束,人工十三萬人,耗時五年;第二個方案是李仲昌提交的,堵商胡口把黃河分流到六塔河,需要柴草三百萬束,人工一萬人,耗時一年。

李仲昌是治河專家李垂的兒子,李垂曾上《導河形勝書》,而李仲昌又曾在工部任職多年,有着豐富的工程經驗,所以文彥博和富弼權衡利弊之後,選擇相信了他。

一方面是從錢上考慮,大宋財政危機非常嚴重,而李仲昌方案明顯更省錢,完工時間也更快,能一年時間就做出政績來。

另一方面是廟堂鬥爭,河北轉運使周沆的方案,其實就是以前賈昌朝還在相位的時候提的修黃河方案,穩妥歸穩妥,但文彥博、富弼是絕對不可能用的,否則即便成功也不是他們的功勞。

不過既然李仲昌已經搞砸了,那麼在朝野巨大的壓力下,文彥博和富弼也只能吞下苦果,並追究相關責任人。

而被罷相貶爲大名府知府的賈昌朝,因爲此前就反覆上疏預警提醒了六塔河方案可能導致的後果,並且在大名府轄境內提前搞了相關的防洪、疏散措施,所以反而立功。

當然了,這遭大禍雖然文彥博和富弼私心作祟釀成的,但賈昌朝也不是什麼好人,作爲呂夷簡的門徒,他從恩師那裡學來的陰私手段多着呢.這不,一轉頭就勾結禁中右班副都知武繼隆,指使兩名司天監官員直接當着仁宗面給文彥博和富弼上眼藥,聲稱正是因爲國家不當在北方穿鑿黃河,才導致聖體不安。

文彥博和富弼雖然事後把這兩個司天監官員給整了,但還是吃了啞巴虧,仁宗因此起了重新任用賈昌朝的心思。

宋庠唸完之後,將邸報推到陸北顧面前。

邸報是最新的,上面不僅有賑災情況的摘要,還有份朝廷處置方案的簡述。

令河北路各州府全力救災;暫停黃河東堤一切河工;追查工程主持官員李仲昌、張懷恩等人責任;遣殿中侍御史裡行吳中復、文思副使鄧守恭勘察實情。

“此非尋常水患,乃人禍!”

宋庠問道:“若明年科舉時務策以此爲題,論六塔河潰決之失與河務善後之策,你當如何立意?如何剖析其敗因?又如何條陳那‘務實可行’的善後良策?”

(本章完)

第261章 包青天第73章 狗子無佛性【求月票!】第165章 抉擇第202章 公主婚事第239章 宋瘋子第235章 無人問我粥可溫第229章 王霸之辨第79章 令人驚訝的進步速度第103章 同學正少年第221章 骨正 肉豐 度精第248章 盛名之下,無虛士!第222章 清風樓第39章 陸北顧的設想第145章 《論苛政猛於虎》第140章 蘇洵:我去與他切磋一番!第165章 抉擇第136章 童謠第242章 狀元熱門又何妨?第137章 韓三孃的心思第270章 全能天才第250章 絕世好劍第228章 陰陽矛盾第242章 狀元熱門又何妨?第45章 師父,別念了第235章 無人問我粥可溫第33章 官人買匹蜀錦嗎第250章 絕世好劍第61章 五觀堂第243章 考前特訓第120章 收入門庭第264章 鹽鐵司的任職邀請第158章 州試第50章 國朝懸案第60章 牙不會硌掉了吧第72章 莫離蓋纏,莫求佛祖【求月票!】第79章 令人驚訝的進步速度第190章 紅杏尚書【求月票!】第125章 挺身而出第215章 兌獎時刻第79章 令人驚訝的進步速度第12章 陸北顧的未來計劃第1章 穿越到大宋的學霸第93章 少年負壯氣,奮烈自有時第228章 陰陽矛盾第248章 盛名之下,無虛士!第207章 抵達開封第66章 山中可採薇第164章 範祥到來第79章 令人驚訝的進步速度第99章 “中有龍蛇紙上聲”第57章 嫂嫂來信第48章 上頭有人罩着第55章 高度內卷的州學第108章 蘇軾的好勝心第151章 與蘇洵的較量第120章 收入門庭第68章 我不值得被寄予厚望嗎?第84章 詩賦第120章 收入門庭第254章 西夏劇變第13章 漱玉別業第34章 芙蓉城第48章 上頭有人罩着第253章 初冬的尋常黃昏第224章 來解圍的梅堯臣第30章 江川號子第47章 一步一重山第183章 蘇軾到訪【求月票!】第211章 宰相鬥法第129章 定波門外第95章 社會達爾文主義的州學第230章 國士之器第121章 分別第153章 陸北顧的《項籍論》【求月票!】第168章 劍拔弩張第156章 開封再見第127章 “水窗”第137章 韓三孃的心思第153章 陸北顧的《項籍論》【求月票!】第55章 高度內卷的州學第114章 第四層的秘密第231章 《太虛仁淵歌》第21章 略施小計第64章 禪林雅會的獎勵第177章 州試第一,陸北顧!【求月票!】第41章 《論川關鹽鈔法試行事疏》第64章 禪林雅會的獎勵第156章 開封再見第133章 白沙先生的建議第49章 太祖豈非周世宗忠臣?第266章 權衡利弊第17章 《天河水》【求月票!】第145章 《論苛政猛於虎》第110章 “淺水原與好水川”第125章 挺身而出第41章 《論川關鹽鈔法試行事疏》第137章 韓三孃的心思第216章 摸底小測第180章 天下英雄,何其多也!【求月票!】第185章 《蜀饌錄》【求月票!】
第261章 包青天第73章 狗子無佛性【求月票!】第165章 抉擇第202章 公主婚事第239章 宋瘋子第235章 無人問我粥可溫第229章 王霸之辨第79章 令人驚訝的進步速度第103章 同學正少年第221章 骨正 肉豐 度精第248章 盛名之下,無虛士!第222章 清風樓第39章 陸北顧的設想第145章 《論苛政猛於虎》第140章 蘇洵:我去與他切磋一番!第165章 抉擇第136章 童謠第242章 狀元熱門又何妨?第137章 韓三孃的心思第270章 全能天才第250章 絕世好劍第228章 陰陽矛盾第242章 狀元熱門又何妨?第45章 師父,別念了第235章 無人問我粥可溫第33章 官人買匹蜀錦嗎第250章 絕世好劍第61章 五觀堂第243章 考前特訓第120章 收入門庭第264章 鹽鐵司的任職邀請第158章 州試第50章 國朝懸案第60章 牙不會硌掉了吧第72章 莫離蓋纏,莫求佛祖【求月票!】第79章 令人驚訝的進步速度第190章 紅杏尚書【求月票!】第125章 挺身而出第215章 兌獎時刻第79章 令人驚訝的進步速度第12章 陸北顧的未來計劃第1章 穿越到大宋的學霸第93章 少年負壯氣,奮烈自有時第228章 陰陽矛盾第248章 盛名之下,無虛士!第207章 抵達開封第66章 山中可採薇第164章 範祥到來第79章 令人驚訝的進步速度第99章 “中有龍蛇紙上聲”第57章 嫂嫂來信第48章 上頭有人罩着第55章 高度內卷的州學第108章 蘇軾的好勝心第151章 與蘇洵的較量第120章 收入門庭第68章 我不值得被寄予厚望嗎?第84章 詩賦第120章 收入門庭第254章 西夏劇變第13章 漱玉別業第34章 芙蓉城第48章 上頭有人罩着第253章 初冬的尋常黃昏第224章 來解圍的梅堯臣第30章 江川號子第47章 一步一重山第183章 蘇軾到訪【求月票!】第211章 宰相鬥法第129章 定波門外第95章 社會達爾文主義的州學第230章 國士之器第121章 分別第153章 陸北顧的《項籍論》【求月票!】第168章 劍拔弩張第156章 開封再見第127章 “水窗”第137章 韓三孃的心思第153章 陸北顧的《項籍論》【求月票!】第55章 高度內卷的州學第114章 第四層的秘密第231章 《太虛仁淵歌》第21章 略施小計第64章 禪林雅會的獎勵第177章 州試第一,陸北顧!【求月票!】第41章 《論川關鹽鈔法試行事疏》第64章 禪林雅會的獎勵第156章 開封再見第133章 白沙先生的建議第49章 太祖豈非周世宗忠臣?第266章 權衡利弊第17章 《天河水》【求月票!】第145章 《論苛政猛於虎》第110章 “淺水原與好水川”第125章 挺身而出第41章 《論川關鹽鈔法試行事疏》第137章 韓三孃的心思第216章 摸底小測第180章 天下英雄,何其多也!【求月票!】第185章 《蜀饌錄》【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