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摸底小測

第216章 摸底小測

實際上,趙抃認爲宋庠能教陸北顧,是有判斷依據的。

在文章上,很多歷史級別的大家,都是屬於那種“會寫不會教”的狀態,對於李白、蘇軾這種人來說,有靈感提筆就是千古名篇,這東西怎麼教?

歐陽修的理論體系更全面,倒是稍微好點,但也好的有限。

原因很簡單,歐陽修要是真會教學生,曾鞏爲啥這麼多年都沒考上啊?

別說什麼西昆體,從慶曆興學以來,西昆體就已經開始逐漸式微了。

雖然科舉文風還沒徹底改變過來,但這十幾年來,大宋科舉的文風就是在向古文體這個方向演變的,甚至在這兩年過了頭,弄出了“比古文體更古文體”的太學體。

所以,會寫,真不等於會教。

而宋庠的文名雖然比歐陽修稍遜一籌,但同樣是文壇宗師,同時,宋庠的科舉水平,是絕對高於歐陽修的。

畢竟,歐陽修考科舉可是連續落榜兩次來着。

除了宋庠科舉水平更高、更會教人之外,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因。

——那就是賦閒在家的宋庠正好有空啊!

你讓歐陽修教人,歐陽修有這空閒時間嗎?

官家催着交稿的《新唐書》要不要修?自己私著的《新五代史》要不要修?再加上本來也不算輕省的日常工作,以及與衆多朋友、門生們交流文學一天下來從早忙到晚,哪有空教學生啊?

而且說實話,光是張方平的一封推薦信,力度也沒到這份上,同樣是青松社成員也不行。

張方平只是跟歐陽修有點交情,還不算有多好,而青松社成員在開封更是多了去了,歐陽修的朋友們都是。

所以,陸北顧在歐陽修那裡,或許能得到偶爾的指點,也有資格參加青松社的集會。

但指望歐陽修每天全心全意地教他準備科舉,從時間和交情上來講,都是不可能的事情!

不過宋庠這裡就不一樣了,趙抃的面子能不給,他親弟弟的面子能不給嗎?家書裡特意提一個外人的名字,還讓這個外人過來給他送信,什麼意思再明顯不過了。

正如那句俗話講的,下雨天打孩子,閒着也是閒着。

現在賦閒在家,宋庠除了讀書,正無事可做呢!

而對宋庠來講,讀書雖然有樂趣,但也不能天天從早讀到晚不是?教個學生,就當調劑一下生活了。

“老夫既受子京家書,又見故友之薦,對你便不能僅以尋常後輩視之,自當略盡心意。”

宋庠捻鬚說道:“省試在即,經義文章、策論詩賦,皆是根本,老夫不清楚你科舉功底到底如何,你把這份卷子答了,老夫再依你水平制定課業。”

說罷,宋庠從書架裡翻找出了一份發黃的試卷。

這是景祐元年宋庠還是知制誥的時候,負責主持制科考試,所出的試卷。

之所以拿這份試卷出來,一方面是因爲題目是宋庠自己出的,所以非常熟悉,另一方面則是因爲景祐元年距今已有二十二年之久,現在的年輕人平時訓練用的都是慶曆興學之後的卷子,所以肯定沒做過這份試卷。

Wωω¤ ttκǎ n¤ Сo

如此一來,宋庠才能通過這份自己最熟悉的答卷,在最短的時間內瞭解陸北顧的真實水平。

來了!

陸北顧精神陡然一振,心中既緊張又隱隱興奮。

這纔是真正的考驗!

他接過卷子,在書房的桌前坐下。

紙張邊緣已有些許脆化的痕跡,墨色也因年深日久而略顯沉暗。

陸北顧強迫自己躁動的心緒沉靜下來,他並未急於落筆,而是凝神屏息,逐字逐句地審閱題目。

宋庠則踱步至窗邊,目光看似落在池塘錦鯉之上,實則眼角餘光始終關注着書案前那個年輕的身影。

他端起一盞清茶,呷了一口,心裡想道:“四川非是文教興旺之地,不過既然是一州解元,想來水平也不會特別差如今距離禮部省試尚有百天,只要有箇中人之姿,也足夠教到進士末尾了。”

顯然,宋庠並沒有對陸北顧抱以太高的期望。

不過他也不認爲,自己教學生,連個進士都教不出來.除非對方是蠢蛋。

但既然弟弟和趙抃都推薦了,那應該已經排除這個可能了。

時間在無聲中流淌,唯有陸北顧翻動試卷的輕微聲響。

他看得極仔細,眉頭時而微蹙,時而舒展,顯然是在腦中飛速地拆解、思索着每一道題目的關節要害。 這份景祐元年的制科題目,果然與慶曆興學後流行的路數頗有不同,墨義部分考的內容更爲古奧冷僻,時務策更是隻有一道,所涉實務雖非當下最熱門的議題,卻也直指大宋弊病。

終於,陸北顧將整份試卷默讀完畢。

他擡起頭看向宋庠,聲音清晰:“宋公,晚生已閱畢試題,不知可否借用紙筆?”

“自便。”宋庠微微頷首,指了指書案一側早已備好的澄心堂紙與上品湖筆、端硯。

硯池中清水微瀾,一塊松煙墨錠靜靜躺在旁邊。

陸北顧起身,動作沉穩地研起墨來。

墨塊在細膩的硯石上打着旋,發出均勻而低沉的碰撞聲,深黑的墨汁漸漸化開,濃淡合宜。

他選了一支中楷狼毫,在硯邊輕輕掭去多餘的墨汁,筆尖飽滿而不滴垂。

隨後,他取過一張紙鋪開,用鎮紙壓好,屏息凝神,再次閉目片刻,將腹稿在心中最後梳理一遍。

再睜眼時,他眼中已無半分猶疑,只有全然的專注。

他提筆蘸墨,手腕懸空,落筆於紙端。

他先答的是那道關於“榷鹽利弊”的時務策。

他沒有用尋常舉子慣用的華麗鋪陳與引經據典的堆砌,開篇便直指核心,點明榷鹽之制本意在於“抑豪強、濟國用”,立意既正且高。

隨即筆鋒一轉,以極其冷靜剋制的筆調,條分縷析地列舉其在執行中易滋生的三大弊端:“一曰吏胥苛擾,私販橫行,反傷民利;二曰鹽價騰踊,貧者淡食,怨聲載道;三曰官鹽質劣,民不堪食,徒耗國帑。”

每一條都輔以簡潔有力的推論,邏輯嚴密,層層遞進。

最後,他並未徹底否定榷鹽,而是提出“量地制宜”、“嚴懲貪瀆”、“暢通輸運”三條改良之策,雖無驚人之語,卻務實可行,絲絲入扣,顯示出對基層吏治的洞察。

整篇策論一氣呵成,行文洗練,毫無贅言,字裡行間透着一種近乎冷峻的務實精神。

宋庠不知何時已悄然踱回書案不遠處,負手而立,目光落在陸北顧筆走龍蛇的紙上。

他臉上依舊是那副古井無波的神情,但捻着鬍鬚的手指,在讀到那三條弊端與對策時,微微停頓了一下。

陸北顧的水平,比他想象中,要強不少。

但這種水平要想穩中進士,還是有一路要走的。

時間在陸北顧的答題中快速流逝,當他再擡起頭的時候,窗外已經是夕陽西下了。

宋庠拿起試卷,仔細地閱讀着。

陸北顧屏息凝神,感覺自己的心跳聲在這寂靜中被無限放大,手心竟微微沁出了汗意。

眼前這位可是“連中三元”的傳奇人物,其眼光之毒辣,評判之精準,絕非尋常考官可比。

能得到他的指點,哪怕只是一言半語,也足以讓無數舉子夢寐以求。

過了許久,宋庠終於放下,擡眼看向陸北顧。

他的目光中少了幾分審視,多了幾分真正的考量。

“文理尚通,用典亦算得當,但若是想與天下俊才相爭,你現在的水平還不夠。”

陸北顧微微一怔,並沒有流露出下意識的不忿之色,反而目光中極爲渴求。

“還請宋公教我!”

宋庠將陸北顧的反應盡收眼底,那渴求的目光讓他想起了當年的自己。

他微微頷首,眼中閃過一絲讚許。

能聽進逆耳之言,並有求進之心,此子可教。

(本章完)

第244章 文脈之爭第170章 大丈夫當如是也!第125章 挺身而出第210章 甜水巷第219章 六塔河案第90章 大時代就要來了第16章 君子寧鳴而死,不默而生第214章 迷霧散盡第24章 學問勤中得第33章 官人買匹蜀錦嗎第90章 大時代就要來了第212章 毫無破綻的包拯第32章 驛站見聞第63章 仇人見面分外眼紅第261章 包青天第116章 脫胎換骨第210章 甜水巷第193章 《小宋學士夜宴圖》【求月票!】第15章 可還有佳作?第209章 禮部貢院第140章 蘇洵:我去與他切磋一番!第206章 《過赤壁古戰場記》【求月票!】第250章 絕世好劍第205章 “斜陽依舊滿江紅”第125章 挺身而出第187章 仗劍去國,辭親遠遊【求月票!】第191章 呂惠卿與王韶【求月票!】第234章 進士氣象第272章 先帝創業未半而花光預算第171章 剜腐之刀第84章 詩賦第211章 宰相鬥法第17章 《天河水》【求月票!】第192章 廟堂爭鬥,江湖餘波【求月票!】第114章 第四層的秘密第69章 摹南朝綺靡之風【求首訂!】第80章 縣試第一名的福利第214章 迷霧散盡第70章 《沐佛節過法王寺賦》【求月票!】第213章 廟堂派系第12章 陸北顧的未來計劃第244章 文脈之爭第42章 張方平的饋贈第273章 他不是知道錯了第73章 狗子無佛性【求月票!】第207章 抵達開封第206章 《過赤壁古戰場記》【求月票!】第233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182章 光耀門楣【求月票!】第153章 陸北顧的《項籍論》【求月票!】第1章 穿越到大宋的學霸第277章 粔籹蜜餌,有粻餭些第267章 剜肉補瘡,寅吃卯糧第268章 拜碼頭第266章 權衡利弊第57章 嫂嫂來信第188章 《三峽秋望》【求月票!】第78章 新家第267章 剜肉補瘡,寅吃卯糧第24章 學問勤中得第100章 劍走偏鋒第77章 裴娘子您可真有福氣第170章 大丈夫當如是也!第256章 大廈將傾,積弊如山第113章 我要上四層第178章 陸解元,收此嘉獎吧!【求月票!】第22章 周明遠的邀請第233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23章 獨竹漂第200章 把酒祝東風,且共從容第122章 小道消息第150章 什麼叫雄辯家啊?第60章 牙不會硌掉了吧第113章 我要上四層第185章 《蜀饌錄》【求月票!】第130章 不敢開的惠民倉第108章 蘇軾的好勝心第264章 鹽鐵司的任職邀請第92章 西南局勢第93章 少年負壯氣,奮烈自有時第148章 四州英才州試講習會第205章 “斜陽依舊滿江紅”第139章 立碑表彰第97章 未來只有一條路第93章 少年負壯氣,奮烈自有時第121章 分別第258章 《論漢唐以來吏治得失》【求月票!第16章 君子寧鳴而死,不默而生第139章 立碑表彰第154章 你比我還卷啊第196章 《少年遊江陵望月》【求月票!】第8章 “一個很重要的人”第122章 小道消息第34章 芙蓉城第257章 帝國真正的掌權者第144章 四州聯考第277章 粔籹蜜餌,有粻餭些第125章 挺身而出第169章 沙上築塔第102章 陸北顧的《六國論》【求月票!】
第244章 文脈之爭第170章 大丈夫當如是也!第125章 挺身而出第210章 甜水巷第219章 六塔河案第90章 大時代就要來了第16章 君子寧鳴而死,不默而生第214章 迷霧散盡第24章 學問勤中得第33章 官人買匹蜀錦嗎第90章 大時代就要來了第212章 毫無破綻的包拯第32章 驛站見聞第63章 仇人見面分外眼紅第261章 包青天第116章 脫胎換骨第210章 甜水巷第193章 《小宋學士夜宴圖》【求月票!】第15章 可還有佳作?第209章 禮部貢院第140章 蘇洵:我去與他切磋一番!第206章 《過赤壁古戰場記》【求月票!】第250章 絕世好劍第205章 “斜陽依舊滿江紅”第125章 挺身而出第187章 仗劍去國,辭親遠遊【求月票!】第191章 呂惠卿與王韶【求月票!】第234章 進士氣象第272章 先帝創業未半而花光預算第171章 剜腐之刀第84章 詩賦第211章 宰相鬥法第17章 《天河水》【求月票!】第192章 廟堂爭鬥,江湖餘波【求月票!】第114章 第四層的秘密第69章 摹南朝綺靡之風【求首訂!】第80章 縣試第一名的福利第214章 迷霧散盡第70章 《沐佛節過法王寺賦》【求月票!】第213章 廟堂派系第12章 陸北顧的未來計劃第244章 文脈之爭第42章 張方平的饋贈第273章 他不是知道錯了第73章 狗子無佛性【求月票!】第207章 抵達開封第206章 《過赤壁古戰場記》【求月票!】第233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182章 光耀門楣【求月票!】第153章 陸北顧的《項籍論》【求月票!】第1章 穿越到大宋的學霸第277章 粔籹蜜餌,有粻餭些第267章 剜肉補瘡,寅吃卯糧第268章 拜碼頭第266章 權衡利弊第57章 嫂嫂來信第188章 《三峽秋望》【求月票!】第78章 新家第267章 剜肉補瘡,寅吃卯糧第24章 學問勤中得第100章 劍走偏鋒第77章 裴娘子您可真有福氣第170章 大丈夫當如是也!第256章 大廈將傾,積弊如山第113章 我要上四層第178章 陸解元,收此嘉獎吧!【求月票!】第22章 周明遠的邀請第233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23章 獨竹漂第200章 把酒祝東風,且共從容第122章 小道消息第150章 什麼叫雄辯家啊?第60章 牙不會硌掉了吧第113章 我要上四層第185章 《蜀饌錄》【求月票!】第130章 不敢開的惠民倉第108章 蘇軾的好勝心第264章 鹽鐵司的任職邀請第92章 西南局勢第93章 少年負壯氣,奮烈自有時第148章 四州英才州試講習會第205章 “斜陽依舊滿江紅”第139章 立碑表彰第97章 未來只有一條路第93章 少年負壯氣,奮烈自有時第121章 分別第258章 《論漢唐以來吏治得失》【求月票!第16章 君子寧鳴而死,不默而生第139章 立碑表彰第154章 你比我還卷啊第196章 《少年遊江陵望月》【求月票!】第8章 “一個很重要的人”第122章 小道消息第34章 芙蓉城第257章 帝國真正的掌權者第144章 四州聯考第277章 粔籹蜜餌,有粻餭些第125章 挺身而出第169章 沙上築塔第102章 陸北顧的《六國論》【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