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絕世好劍

隨着陸北顧的一鳴驚人,此時劉幾能清晰地感覺到,堂內原本那些激賞他文采的目光,此刻已悄然轉向。

劉幾張了張嘴,似乎想說什麼,但卻並沒有說出來。

胡瑗沒有看楊安國,也沒有看失魂落魄的愛徒劉幾,目光越過衆人,最終落在了神色平靜的歐陽修身上。

那目光復雜,帶着一絲洞悉後的沉重。

歐陽修倡古文體,反太學體,他胡瑗守太學,則必護此文風。

這陸北顧,其文風雖非刻意模仿古文,但其雄渾質樸,直指核心,摒棄浮華,恰恰是歐陽修所推崇的“載道之文”的典範。

他原以爲今日借勢壓服國子監,可爲太學體正名,未料竟是歐陽修借了陸北顧之手,以一篇煌煌大論,給了太學體最沉重的一擊!

胡瑗心中長嘆一聲,大勢已去。

他站起身,沒有再看任何人,只對主裁老儒微微頷首,聲音帶着一種塵埃落定後的平靜。

“既已判明,太學認負。”

說罷,便要帶着太學衆人離去。

胡瑗那衰老的背影在深秋的光線裡,竟顯出幾分蕭索。

幾名太學子弟面面相覷,最終也只能在一片複雜的目光注視下,攙扶起失魂落魄的劉幾,垂頭喪氣地跟隨胡瑗離開。

來時氣勢洶洶,去時一片沉寂。

楊安國對着堂內衆人說道:“諸位皆已親見,國子監雖處微時,然薪火未絕!陸生此文,煌煌如日,足證我泱泱大國子監,豈曰無人?”

等到其他人都離去後,他猛地轉向陸北顧、程顥、程頤三人,臉上的皺紋都因笑容而舒展,眼中是毫不掩飾的欣賞。

而三人亦是都放鬆了下來。

這場比試,他們贏了。

國子監積累百年的典籍庫藏,那些掛着名卻深居簡出的大儒們,那通往進士之路的寶貴資源,此刻已如囊中之物。

這時楊安國甚至激動地想去拍拍陸北顧的肩膀,又覺失儀,手停在半空。

“陸生,國子監藏書樓,今後便是你的書齋!老夫承諾之事,必當一一踐諾,絕不食言!”

“二位程兄亦表現出彩,學生僥倖,不敢居功。”

陸北顧連忙提醒了一句,他可不想說好的團體獎勵最後變成他一個人的,這樣的話,以後誰還跟他交往?

“當然!當然!”

楊安國立刻反應過來,自己方纔只顧着激動,差點忽略了程氏兄弟的感受,連忙打了個哈哈,補充道:“老夫的意思是,三位一體同心,才得此大勝!國子監對三位,皆是一視同仁,定當厚報!”

這時他心中暗道,這陸北顧年紀輕輕,不僅才華橫溢,處事竟也如此老練周全,實屬難得。

程顥聞言,臉上露出平和的笑意,拱手道:“楊學士言重了,此乃我等分內之事。”

他性情寬厚,並不在意這些。

而程頤,在聽到陸北顧那句“不敢居功”時,反倒有些慚愧。

因爲他今天真的拖後腿了。

他雖孤傲自持,卻也明事理,陸北顧的時務策,把團隊從失敗的邊緣拉了回來,而今日之史論,更是決勝關鍵。

隨後,陸北顧轉向了此間真正重量級的人物,歐陽修。

“此論乃有感於史,亦憂於今,願以此愚見,就教於方家。”

歐陽修捻着鬍鬚,看着陸北顧,他的嘴角噙着一抹極淡的笑意。

——這是一柄絕世好劍。

這把劍鋒芒已露,而它指向的,正是那積弊已深的太學文風,以及其背後盤根錯節的選才積弊。陸北顧今天的這篇《仲達論》,對於歐陽修來講,不僅僅是證明了學古文體的年輕人可以強於學太學體的年輕人,就文章本身的內容而言,還有着更加深刻的意義。

因爲,陸北顧《仲達論》,其關於“九品中正制導致曹魏後期權臣必然出現”的內容直接給他即將推動的科舉改革、文體革新,送上了一份無可辯駁的理論基石!

太學體作爲大宋選才制度的標準文體,已經十餘年了,而這十餘年間的四次科舉裡太學出身的進士,也出現了明顯的抱團現象。

再發展下去,誰能確定,不會導致朋黨盛行,以至於司馬懿那樣的權臣再度出現?

所以,歐陽修以古文體代替太學體,把這快要凝滯的上升通道給重新攪動成活水,這件事情纔是極有必要的。

而此文一出,必將震動士林,其蘊含的“選才貴公”、“制度制衡”之理,將隨着無數士子的傳抄誦讀,深入人心,成爲瓦解太學體正統地位最有力的武器!

這纔是歐陽修欣賞陸北顧的根本緣由。

陸北顧真的幫助他推動了古文運動的發展!

“文如其人,心正則筆正。你既有此才識,有此擔當,便當以此文爲始,莫負胸中所學,莫負官家求賢若渴之心。”

歐陽修並未如楊安國一般許諾什麼,只是最後意味深長地說道。

“好好努力吧。”

與此同時。

回距離國子監不遠處太學的馬車上,胡瑗靠在車廂壁的軟墊上,閉着眼,面容在昏暗中顯得格外疲憊。

他那隻佈滿老人斑的手,無力地搭在膝蓋上,隨着馬車的顛簸微微晃動。

劉幾坐在他對面,頭顱低垂。

沒人說話,只有車輪碾過石板路的轆轆聲,單調地敲打着耳膜。

良久,胡瑗緩緩睜開了眼睛。

那目光不再有往日在太學裡的威嚴,他看着自己最得意的愛徒,心中並無多少責備。

“你以爲今日輸的,只是你劉幾一人麼?”

劉幾擡起頭。

“今日輸的,是太學體,是我等苦心孤詣維繫了十餘載的文風根基。”

劉幾怔了怔,旋即臉色慘白。

他並非愚鈍之人,只是先前被巨大的失敗感和個人榮辱所矇蔽,此刻被老師一語點醒,他只覺得一股寒意瞬間從脊椎骨竄遍全身。

“老師?”劉幾的聲音帶着茫然與恐懼。

胡瑗長長地嘆了口氣,那嘆息中充滿了無力迴天的疲憊。

“爲師老了。”

胡瑗的聲音愈發低沉:“這具殘軀,早已是風中殘燭,能撐到今日,已是勉力,以後的路只能靠你自己走了。”

他看着劉幾瞬間瞪大的眼睛,一字一頓地說道。

“記住爲師的話,太學這艘船,若它還能浮着,你自可借其揚帆,但若它真的沉了,不要爲它陪葬.留得青山在,方有薪火傳。”

胡瑗不再說話,緩緩閉上了眼睛,彷彿剛纔那番話已耗盡了他所有的力氣。

他靠在顛簸的車廂壁上,面容在昏暗的光線下,只剩下深深的溝壑。

馬車碾過最後一塊石板,駛入了太學。

暮色中的太學牌坊,巍峨依舊,卻籠罩在一層沉重的陰影裡。

第23章 獨竹漂第207章 抵達開封第76章 匡扶天下之志第177章 州試第一,陸北顧!【求月票!】第128章 真神了!第124章 蹊田而奪之牛第245章 教其爲喪髽之法當卑小第92章 西南局勢第143章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第12章 陸北顧的未來計劃第82章 縣試第59章 《黑神話:西遊記》的雛形第124章 蹊田而奪之牛第42章 張方平的饋贈第136章 童謠第166章 禍亂之源第180章 天下英雄,何其多也!【求月票!】第53章 上門催稿第8章 “一個很重要的人”第169章 沙上築塔第19章 收穫不菲第97章 未來只有一條路第14章 藏書樓中意外發現第55章 高度內卷的州學第118章 其得也赫赫,其失也昭昭第3章 一紙《御夏策》,文成滿堂驚!第244章 文脈之爭第187章 仗劍去國,辭親遠遊【求月票!】第107章 《鷓鴣天千古事》【求月票!】第254章 西夏劇變第169章 沙上築塔第142章 醍醐灌頂第220章 三易回河第188章 《三峽秋望》【求月票!】第127章 “水窗”第249章 陸北顧的《仲達論》【求月票!】第2章 披王袍而操市利第129章 定波門外第73章 狗子無佛性【求月票!】第86章 縣試第一,陸北顧!第6章 好大一份見面禮第29章 前往成都第216章 摸底小測第219章 六塔河案第53章 上門催稿第125章 挺身而出第108章 蘇軾的好勝心第26章 以中有足樂者第119章 聲名鵲起的陸北顧第83章 春秋筆法第170章 大丈夫當如是也!第65章 觀棋第123章 四州聯考的內情第124章 蹊田而奪之牛第42章 張方平的饋贈第27章 旬測第233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70章 《沐佛節過法王寺賦》【求月票!】第238章 成爲聖人的途徑第188章 《三峽秋望》【求月票!】第251章 官家第154章 你比我還卷啊第121章 分別第126章 陸北顧的想法第40章 天下奇才!第113章 我要上四層第22章 周明遠的邀請第89章 白沙先生第147章 放榜第38章 開源?節流?第36章 凍土豈容禾黍第98章 流觴曲水第224章 來解圍的梅堯臣第182章 光耀門楣【求月票!】第70章 《沐佛節過法王寺賦》【求月票!】第187章 仗劍去國,辭親遠遊【求月票!】第24章 學問勤中得第146章 甲上之選!第131章 先天下之憂而憂第215章 兌獎時刻第2章 披王袍而操市利第196章 《少年遊江陵望月》【求月票!】第138章 重點培養第101章 挺進前五名第70章 《沐佛節過法王寺賦》【求月票!】第9章 千年龍虎榜第254章 西夏劇變第170章 大丈夫當如是也!第26章 以中有足樂者第60章 牙不會硌掉了吧第135章 《哪吒降龍》第49章 太祖豈非周世宗忠臣?第166章 禍亂之源第1章 穿越到大宋的學霸第20章 小叔叔真好第121章 分別第205章 “斜陽依舊滿江紅”第224章 來解圍的梅堯臣第48章 上頭有人罩着
第23章 獨竹漂第207章 抵達開封第76章 匡扶天下之志第177章 州試第一,陸北顧!【求月票!】第128章 真神了!第124章 蹊田而奪之牛第245章 教其爲喪髽之法當卑小第92章 西南局勢第143章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第12章 陸北顧的未來計劃第82章 縣試第59章 《黑神話:西遊記》的雛形第124章 蹊田而奪之牛第42章 張方平的饋贈第136章 童謠第166章 禍亂之源第180章 天下英雄,何其多也!【求月票!】第53章 上門催稿第8章 “一個很重要的人”第169章 沙上築塔第19章 收穫不菲第97章 未來只有一條路第14章 藏書樓中意外發現第55章 高度內卷的州學第118章 其得也赫赫,其失也昭昭第3章 一紙《御夏策》,文成滿堂驚!第244章 文脈之爭第187章 仗劍去國,辭親遠遊【求月票!】第107章 《鷓鴣天千古事》【求月票!】第254章 西夏劇變第169章 沙上築塔第142章 醍醐灌頂第220章 三易回河第188章 《三峽秋望》【求月票!】第127章 “水窗”第249章 陸北顧的《仲達論》【求月票!】第2章 披王袍而操市利第129章 定波門外第73章 狗子無佛性【求月票!】第86章 縣試第一,陸北顧!第6章 好大一份見面禮第29章 前往成都第216章 摸底小測第219章 六塔河案第53章 上門催稿第125章 挺身而出第108章 蘇軾的好勝心第26章 以中有足樂者第119章 聲名鵲起的陸北顧第83章 春秋筆法第170章 大丈夫當如是也!第65章 觀棋第123章 四州聯考的內情第124章 蹊田而奪之牛第42章 張方平的饋贈第27章 旬測第233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70章 《沐佛節過法王寺賦》【求月票!】第238章 成爲聖人的途徑第188章 《三峽秋望》【求月票!】第251章 官家第154章 你比我還卷啊第121章 分別第126章 陸北顧的想法第40章 天下奇才!第113章 我要上四層第22章 周明遠的邀請第89章 白沙先生第147章 放榜第38章 開源?節流?第36章 凍土豈容禾黍第98章 流觴曲水第224章 來解圍的梅堯臣第182章 光耀門楣【求月票!】第70章 《沐佛節過法王寺賦》【求月票!】第187章 仗劍去國,辭親遠遊【求月票!】第24章 學問勤中得第146章 甲上之選!第131章 先天下之憂而憂第215章 兌獎時刻第2章 披王袍而操市利第196章 《少年遊江陵望月》【求月票!】第138章 重點培養第101章 挺進前五名第70章 《沐佛節過法王寺賦》【求月票!】第9章 千年龍虎榜第254章 西夏劇變第170章 大丈夫當如是也!第26章 以中有足樂者第60章 牙不會硌掉了吧第135章 《哪吒降龍》第49章 太祖豈非周世宗忠臣?第166章 禍亂之源第1章 穿越到大宋的學霸第20章 小叔叔真好第121章 分別第205章 “斜陽依舊滿江紅”第224章 來解圍的梅堯臣第48章 上頭有人罩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