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蘇洵:我去與他切磋一番!

就在陸北顧勤學苦讀的時候,對州試早已胸有成竹的蘇軾倒是乾脆請假回了家裡。

檐角滴答的水珠串成珠簾,敲打着青石板,蘇軾與蘇轍兄弟二人踏着溼漉漉的巷陌,推開蘇宅大門時,也帶進了一身的潮氣。

“父親,我們回來了!”

蘇軾的聲音一如既往地爽朗,率先跨過門檻。

堂屋內,蘇洵正坐在圈椅中,背脊微弓,顯出一種長途跋涉後的疲憊.他身上的青衫下襬還沾着些許泥點,顯然也是剛到家不久。

在張方平離任前,蘇洵最後一次去拜謁了他。

好在眉州距離成都不遠,沿江走陸路也能回來,所以蘇洵倒未曾被雨所困,只是回來的路上頗爲狼狽。

聽到兒子的聲音,他擡起眼,目光在兄弟倆身上掃過。

“路上可還好?”

“無妨,雨雖未停,倒也未阻了歸程。”蘇轍應道,放下書笈,替兄長也接過溼透的油傘,立到門後瀝水。

“倒是父親呢?”蘇軾問道,“張相公此前薦舉成都府學的學官之事,可有消息了?”

“朝廷不準。”

蘇洵無奈地嘆了口氣。

實話實說,要不是沒辦法,誰想走薦舉這條路?

可這科舉考試蘇洵考了二十二年,眼看着兩個兒子今年都要跟他一起考州試了,他還是未能更進一步通過禮部省試,更談不上入仕爲官了,如何不讓他覺得焦慮呢?

可惜薦舉這條路他也沒走通,慶曆新政之後薦舉制度變得極爲嚴苛,哪怕是張方平出面,也未能給他薦舉成功。

所以對於蘇洵來講,想要做官就還得老老實實地去考那已經考過無數次的四州聯考,以及後面的州試,沒有其他捷徑。

蘇洵看着蘇轍問道:“這次的四州聯考,你準備的如何了?”

蘇洵沒問蘇軾,因爲他很清楚,蘇軾的科舉實力已經遠超他這個當爹的了,根本不需要他操心有時候蘇洵也不得不感嘆,人跟人的天賦,確實相差巨大,前幾年還是他教蘇軾該如何應試,現在已經變成蘇軾教他了。

實際上父子三人裡,如果論文學,蘇洵只有雄辯剛健的散文拿得出手,詩詞賦水平都很一般,而論科舉,客觀來講蘇洵也確實只有“舉人之上進士之下”的水平。

可以說,跟天賦滿滿的兩個兒子相比,他唯一的優勢就是時間堆砌出的豐富經驗。

“這段時間仰賴兄長教導,應該有機會。”

蘇轍微微臉紅,自從聽說他在迎新雅集沒拿第一名,本來就不怎麼學的蘇軾更是壓根就不學了,所有時間都用來訓練他。

所以這段時間,蘇轍也頗有進步。

而四州聯考,除了州內排名以外,瀘、眉、嘉、戎四州所有考生還會進行一個大排名,在這個大排名裡進前百的,則會有一次州試前的考前集訓。

通常來講,瀘州和眉州的教育水平差不多,嘉州次之,戎州墊底,所以歷年四州聯考各州學生在前百的佔比差不多也是如此分佈。

而蘇軾,三年來在眉州州學都是斷檔第一的水平。

“嗯。”

蘇洵點點頭,手指摩挲着圈椅扶手,似乎在斟酌着什麼,最後看着蘇軾還是說:“爲父還是有一點要囑咐你.四州聯考這種倒還好,科舉考試,尤其是州試、省試,一定要穩健,不要自己恃才逞性,隨意發揮。”

“知道了父親。”

蘇軾一臉無所謂,隨後道:“我已跟教授說了,這次四州聯考我就不參加了,集訓對我來說毫無用處,不如好好歇歇準備州試。”

蘇洵欲言又止。

蘇軾這話聽起來有點狂,但事實就是如此,而蘇洵這個當老子的成績比兒子差一大截,這時候也委實不好去說什麼。

察覺到讓父親尷尬了,蘇軾連忙轉移話題道:“對了,張相公不是即將卸任麼?接任成都知府的是哪位?父親可需要去拜謁一番?”

“不必了。”蘇洵苦笑道,“是‘紅杏尚書’宋祁,去拜謁他,回來你娘不得把我關外面不讓進門?”

蘇軾與蘇轍兩兄弟面面相覷。

宋祁妻妾十餘人,至於蓄養的婢女、歌姬更是不計其數,最喜歡通宵達旦開那種不可描述宴會的事蹟,可以說已經被大宋士林所廣泛知曉了。

若是去拜謁宋祁,除了被他拉着參加宴會沉溺於酒宴溫柔鄉,不會有別的收穫。

畢竟宋祁等“天聖四友”經歷了慶曆新政前把持朝堂的巔峰後,就開始驟然跌落,此後這些年始終沒能重返中樞,隨着故友們的離世,這也讓宋祁那種及時行樂的想法變得極爲強烈,基本上就是能擺爛享受一天就是一天了。

所以指望跟着宋祁享受一下純粹的酒色之樂還行,指望他推薦誰做官,那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那張相公可曾說別的了?”

“只是探討散文,並未再說別的。”

蘇洵頓了頓,看着小兒子蘇轍復又問道:“上次張相公提到過,瀘州陸北顧乃是難得一見的少年英才,你此番赴瀘州參加迎新雅集,與此子可有交際?”

蘇轍略一沉吟,腦海中迅速閃過瀘州州學那株遒勁老梅下的身影,白沙先生李畋讚許的目光,以及下舍七號裡那番夜談。

“父親,張相公所言不虛。”蘇轍開口,“陸北顧作爲合江縣案首參加了這次迎新雅集,其才學見識,皆非等閒。”

“哦?細說說。”

堂屋內一時靜了下來,只有檐外雨滴的輕響。

“陸北顧文思敏捷,雅集流觴曲水環節,他所作‘莫嫌醉墨淋漓處,中有龍蛇紙上聲’,立意灑脫,筆致清麗遒勁,深得白沙先生讚許,譽其有太白潑墨之態,得天然工妙之致。”

蘇洵微微頷首:“白沙先生眼光素來挑剔,能得如此評價,詩才當是不俗。”

“然其最令人側目者,並非詩才,乃在史論。”蘇轍話鋒一轉,“白沙先生當場所出之題,正是《六國論》。”

“《六國論》?”

蘇洵眼神驟然一凝,他今年便作有一篇《六國論》,以“弊在賂秦”立論,鍼砭時弊,此刻聽聞,心中不由生出強烈的好奇與比較之意。

“正是。”

蘇轍給他背了一遍。

蘇洵沉思片刻,陸北顧的觀點,與他“賂秦亡國”的立論截然不同,甚至隱隱觸及了更深層的、關於制度本身與時代變遷的思考。

“以制度論興亡。”蘇洵終於緩緩開口,“此子膽魄不小,眼光也確乎刁鑽,他敢直言秦制之利,更不諱言其衰亡亦源於制度僵化。‘裂舊制則銳,守舊法則僵’,可謂一針見血,道盡古今多少興衰成敗之關鍵。”

他擡起頭,目光灼灼地看向蘇轍:“後來呢?白沙先生如何評定?”

“此文引發極大爭議。”蘇轍如實道,“白沙先生未參與評定,州學先生們意見相左,爭論激烈,最終投票,陸北顧此文勝我一票,奪得雅集頭名我之論重在分析六國地理形勢與合縱抗秦之策,雖然穩妥。然陸北顧此論,觀點新穎,氣勢雄渾,尤其結尾‘後世變法者,可不慎歟?’一語,頗爲引人深思,警世意義更大。”

蘇洵頓了頓,似想起什麼,追問道:“此子爲人如何?性情可也如其文般鋒芒畢露?”

蘇轍想起學舍夜談,說道:“回父親,其人文辭雖銳,但爲人倒非恃才傲物之輩。雅集後,他曾主動邀我與眉州同窗、瀘州同舍數人夜談,縱論古今興廢、時局利弊。言談間,其憂國之心甚切,目光亦甚爲長遠,竟論及我大宋人地矛盾、稅賦之困,乃至開拓海疆,通商海外,以解內憂之策。”

“海疆?通商海外?”

蘇洵眉頭緊鎖,顯然對這個觀點感到極其意外,甚至有些.驚世駭俗。

蘇洵少年時便開始遊歷山川算得上見多識廣,思想也非全然守舊,但陸北顧提出的這個方向,對他而言也是聞所未聞。

“是。”蘇轍點頭,“他以爲,如今城鎮百業興盛,然手工精巧之物難銷其價,若能如漢唐開拓陸疆一般,朝廷下決心開拓海疆,廣設市舶司,鼓勵商船出海,以絲綢、瓷器換取海外錢物糧食,或可緩解土地之困,無須困守田畝,與民爭利。彼時他還填了一闋《鷓鴣天》,結句‘南朝何事成追憶,不過門庭私計欺’,亦發人深省。”

蘇洵微微頷首:“張相公此前給我看過陸北顧的《御夏策》,其所思所想,確實已遠遠超脫尋常舉業士子的格局,這次集訓我倒是應當去與他切磋一番。”

在先後聽張方平和蘇轍提及陸北顧之後,蘇洵對這個似乎頗爲擅長策論的少年英才,此時也確實是興趣大增。

畢竟,蘇洵所擅長的,也正是以散文中的論辯文,來議論古今天下之事。

這就難免讓他起了切磋較量之心。

要是陸北顧的詩、賦、詞特別突出,蘇洵反倒不會升起這種心思.他就不擅長詞,詩賦也只是應試考舉人的水平,格律肯定不會出錯,但指望他能寫出什麼傳世之詩也不現實。

“如此說來,父親確實應該參加這次四州聯考之後的集訓,只是不知道這陸北顧是否能進入前一百名了。”

“很難說。”

蘇轍說道:“有兄長全力輔導,我自忖算是進步極快了,陸北顧哪怕拜了白沙先生爲師,也未見得能比我進步更快.再怎麼說,也都是今年剛進州學。”

“要我說,若是連四州聯考這種考試都進不了前百。”

蘇軾這時候很傲嬌地說道:“那也算不得什麼天下奇才。”

第234章 進士氣象第17章 《天河水》【求月票!】第190章 紅杏尚書【求月票!】第80章 縣試第一名的福利第185章 《蜀饌錄》【求月票!】第44章 詩賦之道第28章 難得奢侈第241章 你們現在就是監生了第49章 太祖豈非周世宗忠臣?第184章 人間至味【求月票!】第93章 少年負壯氣,奮烈自有時第211章 宰相鬥法第217章 天才遍地走的開封第64章 禪林雅會的獎勵第247章 劉幾的質疑第69章 摹南朝綺靡之風【求首訂!】第15章 可還有佳作?第101章 挺進前五名第88章 晚宴第97章 未來只有一條路第215章 兌獎時刻第110章 “淺水原與好水川”第169章 沙上築塔第229章 王霸之辨第243章 考前特訓第98章 流觴曲水第195章 男兒七尺軀,安肯戀笙簧?【求月票第218章 聖火昭昭,聖光耀耀第217章 天才遍地走的開封第182章 光耀門楣【求月票!】第30章 江川號子第54章 小娘子第270章 全能天才第126章 陸北顧的想法第192章 廟堂爭鬥,江湖餘波【求月票!】第13章 漱玉別業第41章 《論川關鹽鈔法試行事疏》第211章 宰相鬥法第45章 師父,別念了第173章 範祥的許諾第38章 開源?節流?第270章 全能天才第223章 醉翁歐陽修第188章 《三峽秋望》【求月票!】第125章 挺身而出第207章 抵達開封第44章 詩賦之道第265章 入中法與見錢法第158章 州試第208章 呂惠卿的小心思第55章 高度內卷的州學第249章 陸北顧的《仲達論》【求月票!】第248章 盛名之下,無虛士!第79章 令人驚訝的進步速度第95章 社會達爾文主義的州學第43章 鑊氣第56章 韓子瑜的善意第84章 詩賦第257章 帝國真正的掌權者第27章 旬測第8章 “一個很重要的人”第132章 你闖大禍了!第56章 韓子瑜的善意第114章 第四層的秘密第172章 揪出蛀蟲第197章 《與兄書》【求月票!】第4章 甲中之評,貼榜公示!第73章 狗子無佛性【求月票!】第202章 公主婚事第50章 國朝懸案第170章 大丈夫當如是也!第71章 風過鬆杪兮霓迴天【求月票!】第168章 劍拔弩張第204章 此情此景,豈能無詩?第118章 其得也赫赫,其失也昭昭第224章 來解圍的梅堯臣第140章 蘇洵:我去與他切磋一番!第92章 西南局勢第139章 立碑表彰第147章 放榜第105章 我真的有一頭牛第105章 我真的有一頭牛第22章 周明遠的邀請第100章 劍走偏鋒第270章 全能天才第243章 考前特訓第256章 大廈將傾,積弊如山第275章 前塵往事第92章 西南局勢第252章 趙徽柔第269章 改變世界的契機第184章 人間至味【求月票!】第74章 在“是或否”之間選擇了“或”【求月第163章 浮一大白第151章 與蘇洵的較量第8章 “一個很重要的人”第215章 兌獎時刻第181章 提前押題【求月票!】第232章 國子監與太學
第234章 進士氣象第17章 《天河水》【求月票!】第190章 紅杏尚書【求月票!】第80章 縣試第一名的福利第185章 《蜀饌錄》【求月票!】第44章 詩賦之道第28章 難得奢侈第241章 你們現在就是監生了第49章 太祖豈非周世宗忠臣?第184章 人間至味【求月票!】第93章 少年負壯氣,奮烈自有時第211章 宰相鬥法第217章 天才遍地走的開封第64章 禪林雅會的獎勵第247章 劉幾的質疑第69章 摹南朝綺靡之風【求首訂!】第15章 可還有佳作?第101章 挺進前五名第88章 晚宴第97章 未來只有一條路第215章 兌獎時刻第110章 “淺水原與好水川”第169章 沙上築塔第229章 王霸之辨第243章 考前特訓第98章 流觴曲水第195章 男兒七尺軀,安肯戀笙簧?【求月票第218章 聖火昭昭,聖光耀耀第217章 天才遍地走的開封第182章 光耀門楣【求月票!】第30章 江川號子第54章 小娘子第270章 全能天才第126章 陸北顧的想法第192章 廟堂爭鬥,江湖餘波【求月票!】第13章 漱玉別業第41章 《論川關鹽鈔法試行事疏》第211章 宰相鬥法第45章 師父,別念了第173章 範祥的許諾第38章 開源?節流?第270章 全能天才第223章 醉翁歐陽修第188章 《三峽秋望》【求月票!】第125章 挺身而出第207章 抵達開封第44章 詩賦之道第265章 入中法與見錢法第158章 州試第208章 呂惠卿的小心思第55章 高度內卷的州學第249章 陸北顧的《仲達論》【求月票!】第248章 盛名之下,無虛士!第79章 令人驚訝的進步速度第95章 社會達爾文主義的州學第43章 鑊氣第56章 韓子瑜的善意第84章 詩賦第257章 帝國真正的掌權者第27章 旬測第8章 “一個很重要的人”第132章 你闖大禍了!第56章 韓子瑜的善意第114章 第四層的秘密第172章 揪出蛀蟲第197章 《與兄書》【求月票!】第4章 甲中之評,貼榜公示!第73章 狗子無佛性【求月票!】第202章 公主婚事第50章 國朝懸案第170章 大丈夫當如是也!第71章 風過鬆杪兮霓迴天【求月票!】第168章 劍拔弩張第204章 此情此景,豈能無詩?第118章 其得也赫赫,其失也昭昭第224章 來解圍的梅堯臣第140章 蘇洵:我去與他切磋一番!第92章 西南局勢第139章 立碑表彰第147章 放榜第105章 我真的有一頭牛第105章 我真的有一頭牛第22章 周明遠的邀請第100章 劍走偏鋒第270章 全能天才第243章 考前特訓第256章 大廈將傾,積弊如山第275章 前塵往事第92章 西南局勢第252章 趙徽柔第269章 改變世界的契機第184章 人間至味【求月票!】第74章 在“是或否”之間選擇了“或”【求月第163章 浮一大白第151章 與蘇洵的較量第8章 “一個很重要的人”第215章 兌獎時刻第181章 提前押題【求月票!】第232章 國子監與太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