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淺水原與好水川”

大宋州學的“講武”課程,約等於現代大學的軍事理論課。

想要穿上幾十斤重的扎甲,拎起長斧、骨朵,體驗一下大宋重步兵是什麼感覺,那肯定是沒這個機會的,州學又不是真有甲冑弓馬的開封武學。

而且就算是開封武學,其實也就熱鬧了那麼幾年.自慶曆三年范仲淹在《答手詔條陳十事》中提出“復武舉”的建議後,設武學於開封武成王廟,主要招收無品使臣、平民以及科舉落第者。

一開始還挺聲勢浩大,仁宗專門派了阮逸作爲武學教授去管理,但隨着慶曆新政失敗,武學就交由國子監祭酒兼管了,到現在也只有二百人的規模,雷聲大雨點小,始終沒做起來。

陸北顧跟在三個舍友後面,來到了下舍講堂。

此時已經有不少下捨生來到了講堂內,他挑了靠窗的位置坐下,晨風裹挾着草木清香灌進窗櫺,總算讓混沌的頭腦清醒了幾分。

講堂前方,幾名雜役正擡着沙盤往教席旁挪動。

說實話,對於沙盤這種東西的出現,陸北顧還是有點驚訝的,不過他依稀記得曾公亮、丁度所編纂的《武經總要》中似乎就提到過“以沙土堆砌地形”的相關內容。

但陸北顧只知道《武經總要》是仁宗朝編纂成的,現在腦子有點懵,卻實在是記不清具體是什麼時候問世的了。

而這時候,下舍的助教帶人又搬了幾摞書來,挨桌給他們每人都發了兩本,並告知課後要收回。

“還真是《武經總要》啊!”

上冊的封面後面,是仁宗親手寫的序言大概意思就是康定年間,朝廷恐軍中將領昧古今之學,於是命天章閣待制曾公亮、工部侍郎丁度搜集古代兵法及本朝計謀方略,編纂了這本兵書。

反正負責今天“講武”課程的先生還沒來,陸北顧就在下面先翻了翻。

《武經總要》的上半冊詳細描述了大宋的軍事制度,分門別類地講述了諸如選將用兵、戰備訓練、軍隊編成、行軍宿營、古今陣法、通信偵察、城池攻防、火攻水戰、武器裝備等內容,講的非常的全面細緻,而且在營陣、兵器、器械部分,甚至是配有詳細插畫的,可以說是圖文並茂了。

至於下半冊的內容,前半部分輯錄有歷代用兵故事,保存了不少古代戰例資料,而後半部分就開始玄學起來了,講的都是些陰陽卜筮之類的東西。

陸北顧也不知道這些內容都是從哪摘錄出來的,雖說“國家大事在祀在戎”,可現在這都大宋了,不至於搞得跟商周時期一樣吧?

“這東西是能給州學生看的嗎?”

正好計雲也來了,陸北顧悄悄問道。

計雲一臉詫異,反問道:“爲什麼不能?這是什麼秘密嗎?軍中將領和武學生不都是人手一本嗎?”

“陸兄的意思是,若是讓遼、夏得知了,總歸是不太好吧。”盧廣宇說道。

計雲撓了撓頭:“那就算不得知這本兵書,咱們就能打得過嗎?”

這個問題讓周圍的幾人都沉默了。

謊言不會傷人,真相纔是快刀。

這麼多年了,大宋軍隊怎麼編制用將,怎麼行軍紮營,怎麼列陣打仗,其實有沒有《武經總要》這本書,遼、夏都已經非常清楚了。

而大宋同樣清楚這兩個對手。

只不過事實就是,哪怕都清楚了,還是改變不了什麼,該怎麼打還得怎麼打。

大宋缺騎兵,就得結硬寨打呆仗,同樣因爲軍制和風氣因素,被壓制的宋軍將領們就是喜歡貪功冒進,從高粱河到好水川,這一百年來宋將貪功冒進被敵人引入伏擊圈斬殺的例子,不知道發生多少了,堪稱前赴後繼。

當然了,也有不貪功冒進的宋軍將領,但這往往會演變成另一種極端,比如澶淵之戰裡的王超,手握大軍待在城裡,任遼軍南下,任真宗百般下旨出兵,他自巋然不動!

反正吧,宋軍從軍制到兵源再到將領,問題沒有一個小的。

隨着負責“講武”課程的先生的到來,嘈雜的講堂頓時安靜下來。

陸北顧注意到這位先生的身後還站着個陌生武官,身着繡着海馬的緋袍,綴銙銀帶上懸着金魚符,左頰有道寸許長的舊疤。

大宋武官跟文官不太一樣,由於重文抑武的政策,高級武官數量非常稀少,很多宋史上赫赫有名的大將,一看品級都低的可憐,但正因爲武官品級普遍偏低,所以官袍顏色反倒看起來嚇人武官五品以上就能穿紫袍了,而六七品穿緋袍,八九品穿綠袍。

這要是文官,不到三司、樞密、宰執,哪有穿紫袍的份?

“這位是瀘州駐泊兵馬都監,樑都監。”

“在七年前的皇祐元年參與了平定淯井監蠻人叛亂,親自披甲上陣斬首三級,兩年前的至和元年與劉知州一道深入山中,招撫了八百餘僚人。”

先生的介紹,在學堂內頓時引起一陣騷動。

瀘州作爲邊疆州,是必設都監以統轄輪駐禁軍的,“駐泊兵馬都監”就是由開封直接派遣的武官,職責是負責瀘州禁軍的日常訓練、戰術指揮及與廂軍的協同作戰,可以說是瀘州級別最高的軍事指揮官了。

跟四川其他地方不一樣,瀘州這裡的州學生,普遍而言對武官的觀感要好很多,因爲瀘州經常出現烏蠻叛亂,他們能平安無事確實仰賴對方。

而且這位樑都監戰績確實過硬,七年烏蠻叛軍都打到三江寨了,這事鬧得整個瀘州的百姓都知道親自參與了這種大規模叛亂的平叛,並且上陣殺敵,是很值得年輕人尊崇的。

“諸位學子,樑某有禮了!”

這位樑都監抱拳行禮時,陸北顧瞥見他虎口不僅有厚繭,甚至是泛着青黑的。

下捨生們亦是連忙回禮道:“見過樑都監/樑將軍.”

負責“講武”課程的先生滿意地點了點頭,大宋雖然重文抑武,但樑都監畢竟是一州的軍事主官,又對瀘州百姓有庇護之功,若是有瀘州州學的學子怠慢了,那丟得其實是州學的臉。

“今日我們講一講前唐‘淺水原之戰’,並與我朝‘好水川之戰’進行對比,稍後我若有講述不全之處,會由樑都監進行補充。”

第195章 男兒七尺軀,安肯戀笙簧?【求月票第166章 禍亂之源第231章 《太虛仁淵歌》第86章 縣試第一,陸北顧!第72章 莫離蓋纏,莫求佛祖【求月票!】第180章 天下英雄,何其多也!【求月票!】第142章 醍醐灌頂第247章 劉幾的質疑第119章 聲名鵲起的陸北顧第208章 呂惠卿的小心思第50章 國朝懸案第244章 文脈之爭第206章 《過赤壁古戰場記》【求月票!】第214章 迷霧散盡第54章 小娘子第178章 陸解元,收此嘉獎吧!【求月票!】第134章 范仲淹圖什麼?第167章 淯井監第225章 向“太學體”開戰!第32章 驛站見聞第156章 開封再見第133章 白沙先生的建議第5章 來自何聰的記恨第178章 陸解元,收此嘉獎吧!【求月票!】第213章 廟堂派系第75章 豐厚回報第127章 “水窗”第43章 鑊氣第49章 太祖豈非周世宗忠臣?第186章 於道各努力,千里自同風【求月票!第247章 劉幾的質疑第248章 盛名之下,無虛士!第156章 開封再見第160章 “但得澄如許,心同萬里平”第212章 毫無破綻的包拯第248章 盛名之下,無虛士!第149章 巔峰唐宋八大家的強度第49章 太祖豈非周世宗忠臣?第66章 山中可採薇第3章 一紙《御夏策》,文成滿堂驚!第42章 張方平的饋贈第51章 歸途第95章 社會達爾文主義的州學第34章 芙蓉城第57章 嫂嫂來信第136章 童謠第168章 劍拔弩張第175章 你猜是誰寫的?第17章 《天河水》【求月票!】第254章 西夏劇變第75章 豐厚回報第156章 開封再見第242章 狀元熱門又何妨?第74章 在“是或否”之間選擇了“或”【求月第154章 你比我還卷啊第198章 你也是青松社成員?【求月票!】第26章 以中有足樂者第148章 四州英才州試講習會第26章 以中有足樂者第184章 人間至味【求月票!】第262章 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第256章 大廈將傾,積弊如山第153章 陸北顧的《項籍論》【求月票!】第38章 開源?節流?第199章 人生停在十八歲的曾鞏第17章 《天河水》【求月票!】第112章 此子不凡第205章 “斜陽依舊滿江紅”第228章 陰陽矛盾第217章 天才遍地走的開封第81章 帶着祝福努力吧!第232章 國子監與太學第250章 絕世好劍第246章 又是平手第69章 摹南朝綺靡之風【求首訂!】第125章 挺身而出第215章 兌獎時刻第58章 沐佛節第24章 學問勤中得第94章 你說他叫蘇轍?第197章 《與兄書》【求月票!】第41章 《論川關鹽鈔法試行事疏》第149章 巔峰唐宋八大家的強度第114章 第四層的秘密第222章 清風樓第59章 《黑神話:西遊記》的雛形第143章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第143章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第141章 觀瀾社第203章 故壘西邊,周郎破曹第232章 國子監與太學第262章 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第156章 開封再見第64章 禪林雅會的獎勵第10章 遲早要被這書呆子拖累死第17章 《天河水》【求月票!】第115章 突破瓶頸第69章 摹南朝綺靡之風【求首訂!】第182章 光耀門楣【求月票!】
第195章 男兒七尺軀,安肯戀笙簧?【求月票第166章 禍亂之源第231章 《太虛仁淵歌》第86章 縣試第一,陸北顧!第72章 莫離蓋纏,莫求佛祖【求月票!】第180章 天下英雄,何其多也!【求月票!】第142章 醍醐灌頂第247章 劉幾的質疑第119章 聲名鵲起的陸北顧第208章 呂惠卿的小心思第50章 國朝懸案第244章 文脈之爭第206章 《過赤壁古戰場記》【求月票!】第214章 迷霧散盡第54章 小娘子第178章 陸解元,收此嘉獎吧!【求月票!】第134章 范仲淹圖什麼?第167章 淯井監第225章 向“太學體”開戰!第32章 驛站見聞第156章 開封再見第133章 白沙先生的建議第5章 來自何聰的記恨第178章 陸解元,收此嘉獎吧!【求月票!】第213章 廟堂派系第75章 豐厚回報第127章 “水窗”第43章 鑊氣第49章 太祖豈非周世宗忠臣?第186章 於道各努力,千里自同風【求月票!第247章 劉幾的質疑第248章 盛名之下,無虛士!第156章 開封再見第160章 “但得澄如許,心同萬里平”第212章 毫無破綻的包拯第248章 盛名之下,無虛士!第149章 巔峰唐宋八大家的強度第49章 太祖豈非周世宗忠臣?第66章 山中可採薇第3章 一紙《御夏策》,文成滿堂驚!第42章 張方平的饋贈第51章 歸途第95章 社會達爾文主義的州學第34章 芙蓉城第57章 嫂嫂來信第136章 童謠第168章 劍拔弩張第175章 你猜是誰寫的?第17章 《天河水》【求月票!】第254章 西夏劇變第75章 豐厚回報第156章 開封再見第242章 狀元熱門又何妨?第74章 在“是或否”之間選擇了“或”【求月第154章 你比我還卷啊第198章 你也是青松社成員?【求月票!】第26章 以中有足樂者第148章 四州英才州試講習會第26章 以中有足樂者第184章 人間至味【求月票!】第262章 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第256章 大廈將傾,積弊如山第153章 陸北顧的《項籍論》【求月票!】第38章 開源?節流?第199章 人生停在十八歲的曾鞏第17章 《天河水》【求月票!】第112章 此子不凡第205章 “斜陽依舊滿江紅”第228章 陰陽矛盾第217章 天才遍地走的開封第81章 帶着祝福努力吧!第232章 國子監與太學第250章 絕世好劍第246章 又是平手第69章 摹南朝綺靡之風【求首訂!】第125章 挺身而出第215章 兌獎時刻第58章 沐佛節第24章 學問勤中得第94章 你說他叫蘇轍?第197章 《與兄書》【求月票!】第41章 《論川關鹽鈔法試行事疏》第149章 巔峰唐宋八大家的強度第114章 第四層的秘密第222章 清風樓第59章 《黑神話:西遊記》的雛形第143章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第143章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第141章 觀瀾社第203章 故壘西邊,周郎破曹第232章 國子監與太學第262章 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第156章 開封再見第64章 禪林雅會的獎勵第10章 遲早要被這書呆子拖累死第17章 《天河水》【求月票!】第115章 突破瓶頸第69章 摹南朝綺靡之風【求首訂!】第182章 光耀門楣【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