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陸北顧的《項籍論》【求月票!】

第153章 陸北顧的《項籍論》【求月票!】

在蘇洵看來,陸北顧的批駁,並非否定他“無取天下之慮”的核心觀點,而是從更現實、更復雜的維度,論證了項籍即使選擇了那條看似正確的道路,也因其自身的“硬傷”而難以走通。

這是一種更深層次的剖析,將戰略選擇與個人特質、歷史環境緊密聯繫了起來。

所以,雄辯如蘇洵,一時之間,竟然也無從反駁。

蘇轍則在一旁飛快地記錄着,他看向陸北顧的眼神,已然有了一絲欽佩.畢竟作爲同齡人,這些問題,是他在看了蘇洵所作《項籍論》之後根本沒有想到過的。

而崔文璟、韓子瑜、周明遠等人更是心神劇震。

他們原以爲陸北顧能得到嘉州州學教授陳元禮的賞識已是殊榮,卻萬萬沒想到,他竟能在史論之道上,與名滿蜀中的蘇洵如此針鋒相對,甚至提出了更爲精微的見解!

這已經完全超出了他們對陸北顧的瞭解。

良久,蘇洵長長地、彷彿吐盡胸中塊壘般舒了一口氣。

他的臉上露出了極爲複雜的神情,既有棋逢對手的暢快,也有被後輩點醒的恍然,更有對眼前這個年輕人無限潛力的驚歎。

蘇洵的聲音帶着一絲沙啞的激動:“此番論述,確實如醍醐灌頂,發我之未發!誠然,我只論其‘應然’,而你直指其‘實然’!項籍其人,剛戾自用,暴虐難改,縱有良策,恐亦難行其善。此論,深矣!切矣!”

他站起身,走到陸北顧案前,鄭重地拿起自己那篇《項籍論》,然後,在衆人驚愕的目光中,竟將其置於燭火之上!

火焰瞬間舔舐了紙頁一角。

“父親!”蘇轍驚呼出聲。

蘇洵卻不爲所動,任由火焰吞噬着自己精心寫就的文章,眼神中只有新的期待。

“此論未盡善矣,留之何益?我回去之後,定當寫出更好的《項籍論》!”

火焰最終將稿紙吞噬殆盡,化作幾片飛灰,飄散在帶着燃盡香灰味道的空氣中。

他看向陸北顧,眼神熾熱如火:“我愈發期待你的《項籍論》了!望你莫要藏拙,盡展胸中丘壑!”

陸北顧迎着蘇洵灼灼的目光,提起筆,飽蘸濃墨。

硯臺如深潭,墨汁似夜海。

雪白的宣紙鋪陳在案前,等待着驚雷炸響,等待着龍蛇起陸。

——與唐宋八大家之一蘇洵的論劍,此刻,才真正開始!

陸北顧的筆鋒,落了下來。

“項籍之亡,非戰之罪,亡於裂土也! 當鉅鹿一戰,破釜沉舟,威震諸侯,膝行轅門而莫敢仰視。當此之時,籍若秉天人之勢,握四海之樞,革暴秦之苛法,收天下之心,則帝業可立,何難之有?

然秦鼎方熔,籍竟欲補周彝裂璺,悖矣!

觀其裂土之制,封章邯、司馬欣、董翳三降將於秦地,以塞沛公,此所謂‘使執仇讎之刃而守戶牖’也,其勢豈能久安?是故太史公譏其‘背關懷楚’,猶見其囿於故楚之私。

惜乎!其智蔽於貴胄之見,心惑於封建之私,不察時移世易之機,徒慕裂土分茅之舊。乃剖膏腴以飼遺簪,覆宗祧而燃死灰,更裂千里賦田儋,猶蓄潰癰於肘腋而不悟!

彼視神器爲貴胄俎肉,裂土分羹若周禮當然,豈知氓隸厭兵戈之苦,寒鷙冀雲霄之搏?故封冊未乾,齊地舉燧,趙壁生隙,天下洶洶!

而沛公之智,在洞破其弊,知貴胄朽骨不足恃,黔首偉力乃可憑。故肯捐六國朽骨之虛名,以飼四海飢鷹之實腹,由是韓信下三秦如破竹,彭越擾楚地若潰堤。籍縱有拔山扛鼎之勇,焉能獨挽狂瀾,永制此崩析之天下耶?

且夫戰國之世,貴族世卿,或能裂土而守。然秦之一統,郡縣既行,黔首之力亦顯。及天下苦秦,人心思定,非復春秋戰國之舊。項籍欲逆大勢而行,強以八百年前封建之規,繩墨新造之乾坤,此猶膠柱而鼓瑟,刻舟以求劍,其敗也固宜。沛公承秦制之實,捐封建之名,聚草澤之雄,應黔首之望,故能成鼎革之功。

故曰:項氏敗於泥古,劉氏成於鼎革。

嗟乎!楚漢興亡之鑑,豈獨人事乎?實舊器不堪載新天,泥古者終爲時棄也!”

當陸北顧落下最後一筆,緩緩擱下狼毫,齋內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靜。

燭火“噼啪”的輕微爆響,此刻都顯得格外清晰。

蘇洵的臉色,從最初的驚愕、凝重,到中段的深思、震動,最終化爲一片近乎失神的蒼白。

他死死盯着那篇墨跡淋漓、字字如刀的文章。

陸北顧的論述,跳出了對個人勇略、一時戰略的糾纏,直刺歷史變革的核心矛盾。

——新舊制度的衝突與更替!

其觀點之犀利,格局之宏大,論證之嚴密,尤其是那“泥古”與“鼎革”的終極論斷,如同洪鐘大呂,震得他這位以史論見長的大家都有些心神搖曳。

而蘇洵過往許多思考的片段,也彷彿被陸北顧的《項籍論》這道驚雷串聯、照亮,豁然貫通,隨後又感到一種被後浪拍在沙灘上的強烈衝擊感。

蘇轍在旁邊,低聲反覆咀嚼着“黔首偉力乃可憑”、“捐六國朽骨之虛名”、“泥古者終爲時棄”這些句子,只覺得一股從未有過的歷史洞察力撲面而來!

周明遠、韓子瑜等人更是目瞪口呆,如同泥塑木雕。

他們能理解陸北顧論述的每一句話,卻完全無法想象一個同齡人,如何在如此短暫的時間內,構思出這樣一篇氣勢磅礴、直指本質的雄文?

這已遠超州試策論的範疇,這是足以傳世的史論傑作!

而崔文璟看向陸北顧的目光,更是從之前的佩服,徹底變成了仰望!

“項氏敗於泥古,劉氏成於鼎革!”

蘇洵嘴脣翕動,竟一時難以找到合適的詞語來形容內心的激盪:“此論,非徒論項籍,實乃論古今興替之大道,‘泥古’‘鼎革’四字,如洪鐘大呂,發聵振聾陸北顧,老夫今日方知,何爲後生可畏!何爲天縱之才!”

他從案上拿起那張薄薄的紙,彷彿捧着稀世珍寶,又像是握着一柄足以劈開迷霧的利劍。

之前的“棋逢對手”之感,此刻已徹底轉化爲一種強烈的、看到未來文壇巨擘冉冉升起的預感。

這個年輕人,絕非池中之物!

(本章完)

第57章 嫂嫂來信第51章 歸途第118章 其得也赫赫,其失也昭昭第76章 匡扶天下之志第213章 廟堂派系第237章 持守中正,立定人極第25章 少年應許凌雲志第2章 披王袍而操市利第11章 寒門如之奈何第127章 “水窗”第192章 廟堂爭鬥,江湖餘波【求月票!】第204章 此情此景,豈能無詩?第153章 陸北顧的《項籍論》【求月票!】第175章 你猜是誰寫的?第178章 陸解元,收此嘉獎吧!【求月票!】第241章 你們現在就是監生了第205章 “斜陽依舊滿江紅”第243章 考前特訓第31章 《水龍吟》第281章 除夕第98章 流觴曲水第115章 突破瓶頸第82章 縣試第13章 漱玉別業第217章 天才遍地走的開封第157章 再入藏書樓第34章 芙蓉城第249章 陸北顧的《仲達論》【求月票!】第126章 陸北顧的想法第36章 凍土豈容禾黍第71章 風過鬆杪兮霓迴天【求月票!】第261章 包青天第24章 學問勤中得第277章 粔籹蜜餌,有粻餭些第245章 教其爲喪髽之法當卑小第100章 劍走偏鋒第146章 甲上之選!第62章 實力排序第6章 好大一份見面禮第215章 兌獎時刻第115章 突破瓶頸第104章 南朝何事?第120章 收入門庭第241章 你們現在就是監生了第47章 一步一重山第226章 思想變革的前夜第275章 前塵往事第132章 你闖大禍了!第272章 先帝創業未半而花光預算第243章 考前特訓第168章 劍拔弩張第79章 令人驚訝的進步速度第211章 宰相鬥法第1章 穿越到大宋的學霸第24章 學問勤中得第167章 淯井監第163章 浮一大白第164章 範祥到來第102章 陸北顧的《六國論》【求月票!】第191章 呂惠卿與王韶【求月票!】第204章 此情此景,豈能無詩?第52章 知恩圖報第17章 《天河水》【求月票!】第34章 芙蓉城第43章 鑊氣第172章 揪出蛀蟲第208章 呂惠卿的小心思第188章 《三峽秋望》【求月票!】第219章 六塔河案第256章 大廈將傾,積弊如山第3章 一紙《御夏策》,文成滿堂驚!第270章 全能天才第157章 再入藏書樓第14章 藏書樓中意外發現第63章 仇人見面分外眼紅第282章 《別歲》第139章 立碑表彰第227章 儒學復興運動第272章 先帝創業未半而花光預算第283章 得遇故人第275章 前塵往事第210章 甜水巷第231章 《太虛仁淵歌》第99章 “中有龍蛇紙上聲”第239章 宋瘋子第191章 呂惠卿與王韶【求月票!】第253章 初冬的尋常黃昏第193章 《小宋學士夜宴圖》【求月票!】第260章 流外入流第72章 莫離蓋纏,莫求佛祖【求月票!】第185章 《蜀饌錄》【求月票!】第79章 令人驚訝的進步速度第186章 於道各努力,千里自同風【求月票!第137章 韓三孃的心思第136章 童謠第133章 白沙先生的建議第82章 縣試第131章 先天下之憂而憂第63章 仇人見面分外眼紅
第57章 嫂嫂來信第51章 歸途第118章 其得也赫赫,其失也昭昭第76章 匡扶天下之志第213章 廟堂派系第237章 持守中正,立定人極第25章 少年應許凌雲志第2章 披王袍而操市利第11章 寒門如之奈何第127章 “水窗”第192章 廟堂爭鬥,江湖餘波【求月票!】第204章 此情此景,豈能無詩?第153章 陸北顧的《項籍論》【求月票!】第175章 你猜是誰寫的?第178章 陸解元,收此嘉獎吧!【求月票!】第241章 你們現在就是監生了第205章 “斜陽依舊滿江紅”第243章 考前特訓第31章 《水龍吟》第281章 除夕第98章 流觴曲水第115章 突破瓶頸第82章 縣試第13章 漱玉別業第217章 天才遍地走的開封第157章 再入藏書樓第34章 芙蓉城第249章 陸北顧的《仲達論》【求月票!】第126章 陸北顧的想法第36章 凍土豈容禾黍第71章 風過鬆杪兮霓迴天【求月票!】第261章 包青天第24章 學問勤中得第277章 粔籹蜜餌,有粻餭些第245章 教其爲喪髽之法當卑小第100章 劍走偏鋒第146章 甲上之選!第62章 實力排序第6章 好大一份見面禮第215章 兌獎時刻第115章 突破瓶頸第104章 南朝何事?第120章 收入門庭第241章 你們現在就是監生了第47章 一步一重山第226章 思想變革的前夜第275章 前塵往事第132章 你闖大禍了!第272章 先帝創業未半而花光預算第243章 考前特訓第168章 劍拔弩張第79章 令人驚訝的進步速度第211章 宰相鬥法第1章 穿越到大宋的學霸第24章 學問勤中得第167章 淯井監第163章 浮一大白第164章 範祥到來第102章 陸北顧的《六國論》【求月票!】第191章 呂惠卿與王韶【求月票!】第204章 此情此景,豈能無詩?第52章 知恩圖報第17章 《天河水》【求月票!】第34章 芙蓉城第43章 鑊氣第172章 揪出蛀蟲第208章 呂惠卿的小心思第188章 《三峽秋望》【求月票!】第219章 六塔河案第256章 大廈將傾,積弊如山第3章 一紙《御夏策》,文成滿堂驚!第270章 全能天才第157章 再入藏書樓第14章 藏書樓中意外發現第63章 仇人見面分外眼紅第282章 《別歲》第139章 立碑表彰第227章 儒學復興運動第272章 先帝創業未半而花光預算第283章 得遇故人第275章 前塵往事第210章 甜水巷第231章 《太虛仁淵歌》第99章 “中有龍蛇紙上聲”第239章 宋瘋子第191章 呂惠卿與王韶【求月票!】第253章 初冬的尋常黃昏第193章 《小宋學士夜宴圖》【求月票!】第260章 流外入流第72章 莫離蓋纏,莫求佛祖【求月票!】第185章 《蜀饌錄》【求月票!】第79章 令人驚訝的進步速度第186章 於道各努力,千里自同風【求月票!第137章 韓三孃的心思第136章 童謠第133章 白沙先生的建議第82章 縣試第131章 先天下之憂而憂第63章 仇人見面分外眼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