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陸北顧的未來計劃

第12章 陸北顧的未來計劃

“總之,李知縣此舉是給了我一個公平競爭的機會。接下來兩個月,我需全力準備縣學考試,詩賦、墨義、帖經都得補上。”

“你專心讀書便是,家裡總歸有我在。”

裴妍的聲音很輕,卻像一根細線,穩穩地系在陸北顧心頭。

“對了。”

她忽然想起什麼:“你額頭這傷當真只是磕的?”

方纔王嬸在邊上,她不好細問,怕是陸北顧在縣學被同學欺辱。

“當然,走路讀書入迷,不小心罷了。”

吃完飯,陸北顧到院落門口坐下,靜靜地思考了片刻。

之所以來這裡,是因爲房間裡實在是太黑了,而這裡好歹還有月光,能讓他在地上拿石子劃拉的時候大概看清楚。

陸北顧拿着石子,在沙地上根據時間的緊迫程度,寫下了他需要面對的三件事情。

一、一週後隨李磐去見那位“很重要的人”。

二、一個月內賺到足夠購買書籍和去合江縣租賃房屋的錢。

三、兩個月內彌補其他非常薄弱的科目,考過縣試,順利升入州學。

從時間上來講,似乎最不着急的就是準備縣試,但實際上,陸北顧對此是最着急的。

因爲縣試,決定了他能否從縣學升入州學!

在大宋,士大夫地位確實是高。

但問題是一般人都“光看人吃肉不看人捱打”,沒人會提從縣試到州試再到省試,一步步考上去,到底是一個多麼低到令人髮指的錄取率!

就拿還不算正式科舉考試的縣試來講。

合江縣學過去幾年每年能通過縣試的平均人數,是5人!

——相當於縣試是2%左右的錄取率!

上次旬測,不考詩賦和策論,考的是帖經和墨義,他的成績是帖經丙中,墨義丙下,在縣學排第198名。

自己在合江縣學220人裡基本上是墊底的水平,想要在短時間內彌補詩賦、帖經、墨義被落下的功課,達到名列前2%的水平,談何容易?

更何況,表面上還有兩個多月的時間準備縣試,但這裡是有信息差的,那就是千萬不要拿現代的交通速度來衡量古代。

成都至合江走水路順長江而下速度稍微快點,但返程也得六七天,而合江到成都如果趕時間是不能溯江走水路的,必須得走沿江鋪設的陸路官道。

雖然大宋的官道建的還算很完備,每隔20裡有個遞鋪,每隔40裡則有驛站,但兩地之間走陸路,就算是騎馬,只要不是玩命狂奔,那也得十天左右才能到。

再加上在成都也不可能只待一天就回來吧?

故此,表面上還有兩個多月才考縣試,實際上陸北顧只有一個月出頭的準備時間了。

而提高成績這件事情不僅時間緊,而且任務重。

因爲他除了策論,其他都得補上來。

考試內容裡,詩賦、墨義、帖經這三項,裡面最好提升的是帖經,只需要死記硬背即可。

尋常士子只要肯下苦工夫背《論語》,十道題也能對個六、七道。

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爲考試的時候除了會記不清以外,出題的人也可能很變態。

變態到什麼程度呢?

把前後內容都裁了也就算了,甚至只給考生留一兩個字,而這一兩個字往往是在《論語》裡重複出現過的。

舉個最極端的例子,題目上就倆字,“子曰”。 當然,實際情況肯定沒有這麼極端就是了,多少會給點提示的。

至於怎麼判斷到底原文到底是哪句,那得看標點符號。

嗯,幸好宋代已經出現了標點符號。

要是穿越到宋代以前,那就得自己研究句讀了。

但不管怎樣,論語通篇也就一萬來字,這具身體的記憶能力雖然差點意思,但陸北顧有自己的記憶方法。

因此,他認爲短時間內把帖經提升到對八、九道題,甚至運氣好點十道題全對都不成問題。

至於詩賦,則需要多熟悉韻腳、格式、題材,繼而進行大量的訓練,準備出一些固定的模板。

所以詩賦提升起來也不算特別難,只是所需的時間比較多。

對於陸北顧而言,最難的,其實墨義。

墨義雖然是從《春秋》和《禮記》這兩本書裡出題,但這兩本書可不簡單,尤其是《春秋》,出了名的“微言大義”。

而經學自兩漢至大唐一向是世家門閥賴以傳家的根基,正因如此,在漫長的傳承過程中,同一部經書,誕生了許多理解不同的學派。

不同學派,對於同一句話甚至同一個字,給出的解釋都是不一樣的就連大宋朝廷,也沒法給出一個帶標準答案的題庫出來。

再加上“慶曆興學”以後,朝廷鼓勵對於墨義的出題,要側重考生的個人理解。

所以,雖然有些問題是有公認的標準答案的,但也有很多問題壓根就沒有。

不過天無絕人之路,因爲宋儒更舍傳注而直求經義,其實更注重發掘《春秋》的史學特性,很多墨義題考的是對《春秋》裡歷史事件的理解。

而即便是考傳注的題目,也是有跡可循的,除了去啃春秋三傳或者《五經正義》裡相關內容,也可以直接研究“宋初三先生”,即胡瑗、孫復、石介這三位大儒對於《春秋》、《禮記》的著述。

其中孫復是北宋前期最重要的春秋學者,此人以“尊王”作爲春秋大義的主旨,解經與春秋三傳多有不同,著有《春秋尊王發微》十二卷、《春秋總論》三卷。

《春秋尊王發微》這本書在如今大宋儒學界的影響尤其深遠,而這本書也是墨義考試參考書之一。

所以,陸北顧研究墨義,需要揀重點來,花最少的時間提升最多的成績。

“在清明節後的旬測,最起碼要讓帖經和墨義的測試成績,進入到縣學前20名!”

“兩個月內,在保持策論在甲中以上的水平的同時,要把帖經提高到甲下以上,詩賦提高到乙上以上,墨義提高到乙中以上,進入到縣學前5名!”

“如此一來,纔有機會進入州學!”

陸北顧用鞋底蹭掉了炭筆劃出的痕跡,跺了跺腳。

而除此之外,他心裡還裝着事,那就是寒食節過後,他還要隨李磐去見那位“重要的人”,到時候要說的話也得提前思量好。

畢竟,自己的計策說出來可是有點驚世駭俗.

至於錢的事情,陸北顧只是有點發愁。

雖然不管是大量購書,還是辦理籍貫遷徙所必須租賃的房屋,都是需要錢的。

但陸北顧相信,以自己的才華,肯定能解決這個問題,不必再讓嫂嫂費心。

饒是如此,當他起身看到院裡那沒了賬簿的石桌,還是由衷地感嘆了一句。

“一文錢難倒英雄漢啊!”

(本章完)

第32章 驛站見聞第60章 牙不會硌掉了吧第167章 淯井監第232章 國子監與太學第167章 淯井監第208章 呂惠卿的小心思第163章 浮一大白第228章 陰陽矛盾第25章 少年應許凌雲志第82章 縣試第249章 陸北顧的《仲達論》【求月票!】第131章 先天下之憂而憂第35章 “鐵面御史”第184章 人間至味【求月票!】第20章 小叔叔真好第94章 你說他叫蘇轍?第117章 分舍考試第62章 實力排序第149章 巔峰唐宋八大家的強度第93章 少年負壯氣,奮烈自有時第111章 劉知州的賭約第191章 呂惠卿與王韶【求月票!】第231章 《太虛仁淵歌》第116章 脫胎換骨第190章 紅杏尚書【求月票!】第164章 範祥到來第202章 公主婚事第248章 盛名之下,無虛士!第8章 “一個很重要的人”第180章 天下英雄,何其多也!【求月票!】第198章 你也是青松社成員?【求月票!】第57章 嫂嫂來信第116章 脫胎換骨第168章 劍拔弩張第199章 人生停在十八歲的曾鞏第15章 可還有佳作?第176章 解元歸屬第68章 我不值得被寄予厚望嗎?第38章 開源?節流?第40章 天下奇才!第162章 當行何策?第155章 發乎情,止乎禮義第243章 考前特訓第216章 摸底小測第109章 你是真卷啊第28章 難得奢侈第3章 一紙《御夏策》,文成滿堂驚!第101章 挺進前五名第243章 考前特訓第115章 突破瓶頸第207章 抵達開封第41章 《論川關鹽鈔法試行事疏》第34章 芙蓉城第236章 周敦頤第26章 以中有足樂者第258章 《論漢唐以來吏治得失》【求月票!第167章 淯井監第183章 蘇軾到訪【求月票!】第2章 披王袍而操市利第42章 張方平的饋贈第257章 帝國真正的掌權者第205章 “斜陽依舊滿江紅”第232章 國子監與太學第115章 突破瓶頸第8章 “一個很重要的人”第105章 我真的有一頭牛第219章 六塔河案第132章 你闖大禍了!第136章 童謠第43章 鑊氣第171章 剜腐之刀第198章 你也是青松社成員?【求月票!】第109章 你是真卷啊第84章 詩賦第43章 鑊氣第215章 兌獎時刻第41章 《論川關鹽鈔法試行事疏》第151章 與蘇洵的較量第109章 你是真卷啊第47章 一步一重山第26章 以中有足樂者第244章 文脈之爭第103章 同學正少年第182章 光耀門楣【求月票!】第77章 裴娘子您可真有福氣第185章 《蜀饌錄》【求月票!】第108章 蘇軾的好勝心第193章 《小宋學士夜宴圖》【求月票!】第249章 陸北顧的《仲達論》【求月票!】第21章 略施小計第233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249章 陸北顧的《仲達論》【求月票!】第66章 山中可採薇第207章 抵達開封第125章 挺身而出第6章 好大一份見面禮第79章 令人驚訝的進步速度第213章 廟堂派系第86章 縣試第一,陸北顧!第162章 當行何策?
第32章 驛站見聞第60章 牙不會硌掉了吧第167章 淯井監第232章 國子監與太學第167章 淯井監第208章 呂惠卿的小心思第163章 浮一大白第228章 陰陽矛盾第25章 少年應許凌雲志第82章 縣試第249章 陸北顧的《仲達論》【求月票!】第131章 先天下之憂而憂第35章 “鐵面御史”第184章 人間至味【求月票!】第20章 小叔叔真好第94章 你說他叫蘇轍?第117章 分舍考試第62章 實力排序第149章 巔峰唐宋八大家的強度第93章 少年負壯氣,奮烈自有時第111章 劉知州的賭約第191章 呂惠卿與王韶【求月票!】第231章 《太虛仁淵歌》第116章 脫胎換骨第190章 紅杏尚書【求月票!】第164章 範祥到來第202章 公主婚事第248章 盛名之下,無虛士!第8章 “一個很重要的人”第180章 天下英雄,何其多也!【求月票!】第198章 你也是青松社成員?【求月票!】第57章 嫂嫂來信第116章 脫胎換骨第168章 劍拔弩張第199章 人生停在十八歲的曾鞏第15章 可還有佳作?第176章 解元歸屬第68章 我不值得被寄予厚望嗎?第38章 開源?節流?第40章 天下奇才!第162章 當行何策?第155章 發乎情,止乎禮義第243章 考前特訓第216章 摸底小測第109章 你是真卷啊第28章 難得奢侈第3章 一紙《御夏策》,文成滿堂驚!第101章 挺進前五名第243章 考前特訓第115章 突破瓶頸第207章 抵達開封第41章 《論川關鹽鈔法試行事疏》第34章 芙蓉城第236章 周敦頤第26章 以中有足樂者第258章 《論漢唐以來吏治得失》【求月票!第167章 淯井監第183章 蘇軾到訪【求月票!】第2章 披王袍而操市利第42章 張方平的饋贈第257章 帝國真正的掌權者第205章 “斜陽依舊滿江紅”第232章 國子監與太學第115章 突破瓶頸第8章 “一個很重要的人”第105章 我真的有一頭牛第219章 六塔河案第132章 你闖大禍了!第136章 童謠第43章 鑊氣第171章 剜腐之刀第198章 你也是青松社成員?【求月票!】第109章 你是真卷啊第84章 詩賦第43章 鑊氣第215章 兌獎時刻第41章 《論川關鹽鈔法試行事疏》第151章 與蘇洵的較量第109章 你是真卷啊第47章 一步一重山第26章 以中有足樂者第244章 文脈之爭第103章 同學正少年第182章 光耀門楣【求月票!】第77章 裴娘子您可真有福氣第185章 《蜀饌錄》【求月票!】第108章 蘇軾的好勝心第193章 《小宋學士夜宴圖》【求月票!】第249章 陸北顧的《仲達論》【求月票!】第21章 略施小計第233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249章 陸北顧的《仲達論》【求月票!】第66章 山中可採薇第207章 抵達開封第125章 挺身而出第6章 好大一份見面禮第79章 令人驚訝的進步速度第213章 廟堂派系第86章 縣試第一,陸北顧!第162章 當行何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