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狗子無佛性【求月票!】

第73章 狗子無佛性【求月票!】

山風掠過,松濤陣陣,彷彿天地間自然的梵唱。

陸北顧目光掃過,見先鎮五人組果然已到,正圍坐一處低聲交談,而其他隊伍此時已經沒什麼爭頭名的心思了,反而都在欣賞山巔的風景。

平視看去,日光斜照下的羣山,山影綿延不絕,而到了與天際線交融處,只餘一線蒼茫。

稍稍擡頭便覺蒼藍的天穹極爲高遠,幾縷流雲橫亙其間,愈顯空闊。

祖印禪師就坐在松樹的陰涼下,閉目禪定。

他的雙手置於膝上,手指有常年握筆留下的薄繭,日光透過鬆枝,在身上投下斑駁的光影,更顯得身形挺拔如鬆。

褐衣僧人輕敲犍稚,衆人肅靜,隨行的僧人搬出了幾張早就存放在此地的放有文房四寶的小几。

“最後一關,比偈。”褐衣僧人聲音清朗,“此關不分先後順序,請選出的諸位檀越各作一偈,限一炷香時間,寫完由祖印禪師過目。”

偈,通常來講都是四字偈或五字偈。

如果寫的話,幾下就寫完了,一炷香的時間主要是用來思考的。

而且,文字寫什麼其實不太重要,重要的是其中的禪理。

祖印禪師也睜開了雙眼,他的面容很是清癯,眉間幾道淺紋如刀刻,鬢角已見霜色,卻絲毫不顯老態,反倒襯出幾分超然之氣。

而他的神情也極爲平和,既無凌厲威嚴,亦無刻意慈悲之相,只如一面古鏡,映照萬物而不染塵埃。

衆人都在等待他宣佈題目。

然而,祖印禪師卻只說了令衆人面面相覷的五個字。

“狗子無佛性。”

隨後,祖印禪師便閉上了眼睛。

話音一落,山巔頓時掀起一陣低低的騷動。

“狗子無佛性?”有人皺眉重複,滿臉困惑,“這算什麼題目?”

“莫非是禪機?”

另一人摸着下巴,若有所思:“可這也太.”

其餘人見狀,更是議論紛紛。

有人抓耳撓腮,有人來回踱步,更有人乾脆盤腿坐下,閉目苦思。

山風捲着松濤,將零碎的交談聲吹散在雲霧間。

陸北顧尋了個案幾之後也陷入了沉思。

“狗子無佛性”這樁公案他是知道的,與“庭前柏樹子”一樣,都是出自前唐趙州從諗禪師之口。

公案原文很短,《趙州錄》載“僧人問‘狗子還有佛性也無’,答曰:‘無’。”

但這是典型的字少事大。

或許對於不懂禪宗發展史的人來講,這完全是個聽起來莫名其妙甚至有些搞笑的對話,可實際上,趙州從諗禪師的這個回答,直接否定了《涅槃經》裡“一切衆生皆有佛性”的經典教義,在當時可以說是一場思想地震。

簡單來講,意思就是趙州從諗禪師通過“狗子無佛性”製造了一個邏輯悖論——若承許佛性普遍性,則違經說;若否定佛性存在,則毀佛法根基。

而這樁公案,一直從前唐被爭論到了如今的大宋。

至於真正可靠的解法之一,便是數十年後大慧宗杲禪師將此公案提煉爲“無”字話頭,要求學佛者“提撕此‘無’字,如金剛王寶劍,擬議即喪身失命”了。

“佛性本空,狗子自然無.”

“管他呢,就按字面意思寫好了。”

議論聲中,那柱香已燃去小半。

褐衣僧人靜立一旁,目光掃過衆人神色,卻並未阻止這種議論。

而祖印禪師依舊閉目端坐,斑駁樹影在他身上輕輕搖曳,彷彿與這些聒噪毫無關聯。

復又沉思片刻,陸北顧提筆斟酌了一番,寫下了偈。

“時間到。”褐衣僧人的聲音很快響起。 被隊伍選出來的幾人,將自己寫的偈交了上去。

褐衣僧人開口唸誦,祖印禪師閉目聆聽,玉竹禪珠在枯瘦指間緩緩轉動。

很快,就念到了先鎮的偈。

“金身照世,斬盡藤葛。

粥冷趙州,心燈自爍。”

此偈一出,山巔衆人皆露驚色。

就連褐衣僧人也點了點頭,相比於前面那些不懂公案禪理的作品來講,先鎮顯然是懂這樁公案是什麼意思的。

而此偈的主旨,便是反對趙州從諗禪師的說法,認爲狗子也是有佛性的。

不僅文字寫的不錯,而且也頗有理據、禪意,完全可以稱得上是一首好偈。

果然,一直閉目的祖印禪師微微睜眼,向先鎮方向略一頷首,開口道。

“能直指禪宗‘即心即佛’之要義,確實不凡。”

先鎮微微行禮,脣角微揚。

接下來的幾首並無太多出彩之處,直到褐衣僧人展開最後一張紙箋,看着上面的五字偈,眉頭突然一跳。

他遲疑片刻,還是清了清嗓子念道。

“狗啃骨頭硬,老僧唸經空。

若問佛何在?汪嗚汪嗚中!”

這首五字偈唸完,山巔驟然一靜。

就彷彿連松針落地的聲響都突然變得清晰可聞。

計雲正端着水囊喝水,聞言“噗”地噴出一道水霧,水珠在陽光下劃出晶亮的弧線。

“咳咳咳!”

韓三娘捂住嘴,肩膀劇烈抖動,發間銀釵亂顫如風鈴,她眼角已經笑得沁出了淚花。

“汪汪嗚?”

人羣裡有個人下意識重複,聲音打着飄。

這句話像捅了馬蜂窩,緊接着整個山巔都爆發出了笑聲。

有個錦衣郎君笑得直拍大腿,帶鉤“啪嗒”一聲崩飛了出去。

祖印禪師眉毛高高揚起,面上皺紋如風吹池水般層層漾開這位名動天下的高僧,此刻竟也是笑得鬚眉皆顫。

“妙!大妙!”

然而出乎衆人意料,祖印禪師笑完過後,竟是對這首荒誕不經的偈評價極高。

“老衲參禪四十載,頭回見人把‘狗子無佛性’解得這般活潑透徹!這首偈是誰作的?”

“我。”

陸北顧站在原地,耳根也有點紅。

其實他寫的沒問題,一方面來講,這首偈裡面的禪意本身就是“狗子無佛性”公案的解法,另一方面禪宗也確實常用這種類似荒誕不經的方式講佛理,譬如“僧問雲門文偃禪師‘如何是佛’,文偃禪師答‘乾屎橛’。”以及“有僧人問‘如何是清淨法身’,歸省禪師答‘廁坑頭籌子’。”這些都是禪宗史上著名的公案。

但就是被人當衆讀出來有點羞恥。

他原本只是想到趙州從諗禪師“吃茶去”的灑脫,才作此偈,哪料到會引發這般場面。

“你是怎麼想的?爲何會這般寫?”

祖印禪師問道。

(本章完)

第290章 章衡之文第10章 遲早要被這書呆子拖累死第173章 範祥的許諾第233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209章 禮部貢院第190章 紅杏尚書【求月票!】第266章 權衡利弊第9章 千年龍虎榜第232章 國子監與太學第202章 公主婚事第254章 西夏劇變第25章 少年應許凌雲志第64章 禪林雅會的獎勵第160章 “但得澄如許,心同萬里平”第44章 詩賦之道第60章 牙不會硌掉了吧第119章 聲名鵲起的陸北顧第19章 收穫不菲第277章 粔籹蜜餌,有粻餭些第76章 匡扶天下之志第12章 陸北顧的未來計劃第81章 帶着祝福努力吧!第159章 鴝鵒鴝鵒,往歌來哭第287章 這題我熟第69章 摹南朝綺靡之風【求首訂!】第112章 此子不凡第159章 鴝鵒鴝鵒,往歌來哭第37章 今朝先來謁相公第188章 《三峽秋望》【求月票!】第277章 粔籹蜜餌,有粻餭些第281章 除夕第194章 始惜月滿 花滿 酒滿【求月票!】第176章 解元歸屬第98章 流觴曲水第204章 此情此景,豈能無詩?第85章 這是誰的文章?第93章 少年負壯氣,奮烈自有時第136章 童謠第162章 當行何策?第225章 向“太學體”開戰!第137章 韓三孃的心思第2章 披王袍而操市利第80章 縣試第一名的福利第211章 宰相鬥法第90章 大時代就要來了第192章 廟堂爭鬥,江湖餘波【求月票!】第41章 《論川關鹽鈔法試行事疏》第33章 官人買匹蜀錦嗎第85章 這是誰的文章?第257章 帝國真正的掌權者第47章 一步一重山第272章 先帝創業未半而花光預算第239章 宋瘋子第69章 摹南朝綺靡之風【求首訂!】第265章 入中法與見錢法第211章 宰相鬥法第264章 鹽鐵司的任職邀請第108章 蘇軾的好勝心第114章 第四層的秘密第109章 你是真卷啊第34章 芙蓉城第38章 開源?節流?第130章 不敢開的惠民倉第48章 上頭有人罩着第98章 流觴曲水第95章 社會達爾文主義的州學第110章 “淺水原與好水川”第106章 願乘長風破萬里浪第243章 考前特訓第37章 今朝先來謁相公第229章 王霸之辨第104章 南朝何事?第124章 蹊田而奪之牛第10章 遲早要被這書呆子拖累死第19章 收穫不菲第38章 開源?節流?第3章 一紙《御夏策》,文成滿堂驚!第28章 難得奢侈第138章 重點培養第169章 沙上築塔第182章 光耀門楣【求月票!】第49章 太祖豈非周世宗忠臣?第93章 少年負壯氣,奮烈自有時第206章 《過赤壁古戰場記》【求月票!】第61章 五觀堂第84章 詩賦第21章 略施小計第227章 儒學復興運動第162章 當行何策?第51章 歸途第259章 轉移矛盾是個好方法第156章 開封再見第139章 立碑表彰第88章 晚宴第37章 今朝先來謁相公第19章 收穫不菲第28章 難得奢侈第205章 “斜陽依舊滿江紅”第143章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第140章 蘇洵:我去與他切磋一番!
第290章 章衡之文第10章 遲早要被這書呆子拖累死第173章 範祥的許諾第233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209章 禮部貢院第190章 紅杏尚書【求月票!】第266章 權衡利弊第9章 千年龍虎榜第232章 國子監與太學第202章 公主婚事第254章 西夏劇變第25章 少年應許凌雲志第64章 禪林雅會的獎勵第160章 “但得澄如許,心同萬里平”第44章 詩賦之道第60章 牙不會硌掉了吧第119章 聲名鵲起的陸北顧第19章 收穫不菲第277章 粔籹蜜餌,有粻餭些第76章 匡扶天下之志第12章 陸北顧的未來計劃第81章 帶着祝福努力吧!第159章 鴝鵒鴝鵒,往歌來哭第287章 這題我熟第69章 摹南朝綺靡之風【求首訂!】第112章 此子不凡第159章 鴝鵒鴝鵒,往歌來哭第37章 今朝先來謁相公第188章 《三峽秋望》【求月票!】第277章 粔籹蜜餌,有粻餭些第281章 除夕第194章 始惜月滿 花滿 酒滿【求月票!】第176章 解元歸屬第98章 流觴曲水第204章 此情此景,豈能無詩?第85章 這是誰的文章?第93章 少年負壯氣,奮烈自有時第136章 童謠第162章 當行何策?第225章 向“太學體”開戰!第137章 韓三孃的心思第2章 披王袍而操市利第80章 縣試第一名的福利第211章 宰相鬥法第90章 大時代就要來了第192章 廟堂爭鬥,江湖餘波【求月票!】第41章 《論川關鹽鈔法試行事疏》第33章 官人買匹蜀錦嗎第85章 這是誰的文章?第257章 帝國真正的掌權者第47章 一步一重山第272章 先帝創業未半而花光預算第239章 宋瘋子第69章 摹南朝綺靡之風【求首訂!】第265章 入中法與見錢法第211章 宰相鬥法第264章 鹽鐵司的任職邀請第108章 蘇軾的好勝心第114章 第四層的秘密第109章 你是真卷啊第34章 芙蓉城第38章 開源?節流?第130章 不敢開的惠民倉第48章 上頭有人罩着第98章 流觴曲水第95章 社會達爾文主義的州學第110章 “淺水原與好水川”第106章 願乘長風破萬里浪第243章 考前特訓第37章 今朝先來謁相公第229章 王霸之辨第104章 南朝何事?第124章 蹊田而奪之牛第10章 遲早要被這書呆子拖累死第19章 收穫不菲第38章 開源?節流?第3章 一紙《御夏策》,文成滿堂驚!第28章 難得奢侈第138章 重點培養第169章 沙上築塔第182章 光耀門楣【求月票!】第49章 太祖豈非周世宗忠臣?第93章 少年負壯氣,奮烈自有時第206章 《過赤壁古戰場記》【求月票!】第61章 五觀堂第84章 詩賦第21章 略施小計第227章 儒學復興運動第162章 當行何策?第51章 歸途第259章 轉移矛盾是個好方法第156章 開封再見第139章 立碑表彰第88章 晚宴第37章 今朝先來謁相公第19章 收穫不菲第28章 難得奢侈第205章 “斜陽依舊滿江紅”第143章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第140章 蘇洵:我去與他切磋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