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州試

嘉祐元年,八月十五,州試開考日。

寅時三刻,東方的天際剛透出一線青灰。

位於州衙西側,慶曆年間新建的瀘州貢院,此時已是一片燈火通明,連圍牆都被衙役手持的火把映照得影影綽綽。

牌坊下,黑壓壓一片人頭攢動,近兩百名瀘州州學的生員,已按各自分舍順序排成數列長龍。

空氣中瀰漫着露水的溼冷,此刻無人喧譁,唯有呼吸聲以及衣物摩擦的窸窣聲交織在一起。

與四川其他州的考生不同,瀘州的考生,是不必自備任何物品的。

按理來講州試規定要考三天,所以其他州的考生,都要自己帶齊筆墨紙硯、乾糧清水、蠟燭燈盞這些物品,但轄區自帶鹽井和水運兩大搖錢樹的瀘州,每次州試都爲考生免費提供這些物品。

而這也省卻了很多防作弊檢查的時間如果挨個檢查的話,不誇張地講,就連自帶的炊餅都是要掰開了、揉碎了查看裡面有沒有小紙條的。

陸北顧穿着一身深青色上舍學服,身姿挺拔地站在瀘州州學的隊伍前列。

因爲在四州聯考之後重新分舍了,所以他身旁就是崔文璟、先鎮、韓子瑜、周明遠這些上舍生。

參加過四次州試的崔文璟面色沉靜,目光古井無波,唯有緊抿的脣角顯露出凝重之色來。

而其他人則顯得有些焦躁,像周明遠,哪怕已經中過一次舉人了,手指還是無意識地在捻着衣角,很是緊張。

陸北顧卻沉靜異常。

現在,他就像是一柄百鍊千鍛之後鋒銳無比的劍,把自己所有的鋒芒都隱於鞘中,只待一朝霜寒十四州!

“時辰到——!”

一聲洪亮的大喝,如重錘般敲碎了黎明前的沉寂。

因爲“鎖院”制度,貢院那兩扇已經封了足足十天的厚重朱漆大門,在令人牙酸的“吱呀”聲中,被數名健壯的衙役緩緩推開。

“諸生肅靜!按序驗身,依號入場!”

排着隊的人羣開始緩緩向前蠕動。

進入貢院大門,是一處極爲開闊的庭院,衙役引導着學子們在此處再次列隊,進入兩側的廂房進行搜身。

搜身跟縣試同樣嚴格,衣物、鞋襪甚至髮髻都需仔細查驗,嚴防夾帶片紙隻字。

氣氛肅殺,無人敢有半分異動。

陸北顧坦然接受檢查,心中一片澄澈。

他依靠的是真才實學,而非投機取巧,所以他不怕查。

搜檢完畢,學子們按順序由專門負責的衙役引導,穿過一道道迴廊,最終抵達考棚。

考棚依牆而建,密密麻麻如蜂巢蟻穴,每間僅容一人,三面磚牆,一面敞開,無門無簾,僅以兩塊能卡在牆裡的木板爲案、座,極其簡陋。

而這便是未來三日,他們奮筆疾書的戰場。

“進士科甲字十五號。”

陸北顧拿着號牌找到了他的考棚,這間考棚位於中段,位置尚可,避開了最易受風雨侵襲的邊角。

他放下考籃,先仔細打量了一下環境。

案板平整,沒有明顯的坑窪,上面已經擺好了筆墨紙硯,地面也算乾燥,馬桶上面卡着當做座位的板子。

晨曦微露,驅散了貢院內的部分黑暗,但考棚區依然籠罩在一種壓抑的寂靜中。

沒用多久,所有考生就都已進入了自己的考棚,偌大的考場,只聞偶爾的咳嗽聲。監考的學官們手持名冊,在號舍間的甬道上無聲巡弋,目光銳利如鷹隼。

此時,兩名身着官袍的官員在一衆人等的簇擁下,也來到了貢院考場中央。

爲首面黑的官員神色肅然,正是瀘州判官李磐。

按照國朝規矩,通判未到任的情況下,只能由判官來主考所在州州試的進士科,而他旁邊的,則是瀘州的錄事參軍,負責主考進士科以外的其他專業取士的科目,譬如九經、開元禮、三傳、明經、明法、明字等。

只不過瀘州今年參加州試的考生,九成五以上都是考進士科的,所以錄事參軍實際上就是掛個名,清閒得很。

“殘疾之人、有大逆之罪者的緦麻親屬、不孝不悌者、工商異類、僧道歸俗者,這些都排查過了?”

李磐有些不放心,又跟身後的州學教授江子成確認了一遍。

畢竟州試他是直接責任人,如果出了事情,是影響他仕途的,所以再怎麼小心也不爲過。

“排查過了,參考生員的資格都沒有問題。”

江子成作爲州學最高學官,他亦負有監考官之責任,所以同樣不敢怠慢。

“那就好。”李磐微微頷首,“照例宣讀之後就開考吧,莫要誤了時辰。”

江子成領命來到考場中央的高臺上。

“諸生肅靜!”

考場徹底鴉雀無聲。

雖然因爲考場的“回”型設計,他們看不到江子成的身影,但是能清晰地聽到從背後傳來的聲音。

“今日乃本州三年一度秋闈大比,爲國選才,干係重大!爾等當恪守場規,盡展所學。若有夾帶、傳遞、喧譁等舞弊情事,一經查實,終身禁考!”

隨後,三聲銅鑼響徹貢院!

數名書吏捧着厚厚幾摞封好的試卷袋,在衙役護衛下快步穿行於甬道之間,將試卷一一分發至每個考棚案頭。

進士科的考試題量,跟其他科目相比較,客觀來講,不多。

畢竟九經等科目,帖經墨義都是要考一百道以上的,開元禮甚至要考三百道墨義。

而進士科的考題跟平常考試相比,內容出自《論語》的帖經和內容出自《春秋》《禮記》的墨義的題量是不變的,都是十道題,而詩賦也沒變化,各一道題。

有變化的,是策論。

策論從史論、經綸、時務策三選一隨機考,變成了一道史論或經綸,五道時務策。

——是的,足足五道時務策!

這就是大宋科舉考試在“慶曆興學”版本大更新之後最爲重要的變化。

而這種變化,無疑是利好陸北顧的。

因爲平常他時務策寫的再好,也只能拿一道題的分數,而現在能拿五道了。

陸北顧輕吸一口氣,控制好情緒,把書吏放到案頭的試卷拿過來。

試卷用厚實的官紙印製,他小心翼翼地拆開上面封條,展開卷子,上面正是十道帖經、十道墨義。

州試要考足足三天,第一天考帖經、墨義,第二天考詩、賦,第三天考策、論。

所以,他有充足的時間去思考這些難題。

第56章 韓子瑜的善意第201章 成爲知州的終南捷徑第35章 “鐵面御史”第219章 六塔河案第49章 太祖豈非周世宗忠臣?第258章 《論漢唐以來吏治得失》【求月票!第89章 白沙先生第125章 挺身而出第18章 終無應者第105章 我真的有一頭牛第198章 你也是青松社成員?【求月票!】第264章 鹽鐵司的任職邀請第73章 狗子無佛性【求月票!】第147章 放榜第203章 故壘西邊,周郎破曹第96章 這世界這麼小嗎第85章 這是誰的文章?第122章 小道消息第95章 社會達爾文主義的州學第72章 莫離蓋纏,莫求佛祖【求月票!】第141章 觀瀾社第3章 一紙《御夏策》,文成滿堂驚!第252章 趙徽柔第157章 再入藏書樓第140章 蘇洵:我去與他切磋一番!第64章 禪林雅會的獎勵第26章 以中有足樂者第26章 以中有足樂者第32章 驛站見聞第49章 太祖豈非周世宗忠臣?第69章 摹南朝綺靡之風【求首訂!】第164章 範祥到來第246章 又是平手第82章 縣試第50章 國朝懸案第147章 放榜第261章 包青天第191章 呂惠卿與王韶【求月票!】第212章 毫無破綻的包拯第247章 劉幾的質疑第233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163章 浮一大白第233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246章 又是平手第1章 穿越到大宋的學霸第93章 少年負壯氣,奮烈自有時第201章 成爲知州的終南捷徑第75章 豐厚回報第218章 聖火昭昭,聖光耀耀第183章 蘇軾到訪【求月票!】第234章 進士氣象第248章 盛名之下,無虛士!第117章 分舍考試第266章 權衡利弊第47章 一步一重山第1章 穿越到大宋的學霸第100章 劍走偏鋒第220章 三易回河第210章 甜水巷第259章 轉移矛盾是個好方法第205章 “斜陽依舊滿江紅”第157章 再入藏書樓第77章 裴娘子您可真有福氣第52章 知恩圖報第21章 略施小計第171章 剜腐之刀第56章 韓子瑜的善意第222章 清風樓第74章 在“是或否”之間選擇了“或”【求月第66章 山中可採薇第197章 《與兄書》【求月票!】第153章 陸北顧的《項籍論》【求月票!】第127章 “水窗”第117章 分舍考試第102章 陸北顧的《六國論》【求月票!】第122章 小道消息第31章 《水龍吟》第146章 甲上之選!第84章 詩賦第47章 一步一重山第113章 我要上四層第193章 《小宋學士夜宴圖》【求月票!】第176章 解元歸屬第79章 令人驚訝的進步速度第3章 一紙《御夏策》,文成滿堂驚!第34章 芙蓉城第201章 成爲知州的終南捷徑第154章 你比我還卷啊第156章 開封再見第237章 持守中正,立定人極第120章 收入門庭第155章 發乎情,止乎禮義第167章 淯井監第229章 王霸之辨第199章 人生停在十八歲的曾鞏第214章 迷霧散盡第249章 陸北顧的《仲達論》【求月票!】第178章 陸解元,收此嘉獎吧!【求月票!】第156章 開封再見第208章 呂惠卿的小心思
第56章 韓子瑜的善意第201章 成爲知州的終南捷徑第35章 “鐵面御史”第219章 六塔河案第49章 太祖豈非周世宗忠臣?第258章 《論漢唐以來吏治得失》【求月票!第89章 白沙先生第125章 挺身而出第18章 終無應者第105章 我真的有一頭牛第198章 你也是青松社成員?【求月票!】第264章 鹽鐵司的任職邀請第73章 狗子無佛性【求月票!】第147章 放榜第203章 故壘西邊,周郎破曹第96章 這世界這麼小嗎第85章 這是誰的文章?第122章 小道消息第95章 社會達爾文主義的州學第72章 莫離蓋纏,莫求佛祖【求月票!】第141章 觀瀾社第3章 一紙《御夏策》,文成滿堂驚!第252章 趙徽柔第157章 再入藏書樓第140章 蘇洵:我去與他切磋一番!第64章 禪林雅會的獎勵第26章 以中有足樂者第26章 以中有足樂者第32章 驛站見聞第49章 太祖豈非周世宗忠臣?第69章 摹南朝綺靡之風【求首訂!】第164章 範祥到來第246章 又是平手第82章 縣試第50章 國朝懸案第147章 放榜第261章 包青天第191章 呂惠卿與王韶【求月票!】第212章 毫無破綻的包拯第247章 劉幾的質疑第233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163章 浮一大白第233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246章 又是平手第1章 穿越到大宋的學霸第93章 少年負壯氣,奮烈自有時第201章 成爲知州的終南捷徑第75章 豐厚回報第218章 聖火昭昭,聖光耀耀第183章 蘇軾到訪【求月票!】第234章 進士氣象第248章 盛名之下,無虛士!第117章 分舍考試第266章 權衡利弊第47章 一步一重山第1章 穿越到大宋的學霸第100章 劍走偏鋒第220章 三易回河第210章 甜水巷第259章 轉移矛盾是個好方法第205章 “斜陽依舊滿江紅”第157章 再入藏書樓第77章 裴娘子您可真有福氣第52章 知恩圖報第21章 略施小計第171章 剜腐之刀第56章 韓子瑜的善意第222章 清風樓第74章 在“是或否”之間選擇了“或”【求月第66章 山中可採薇第197章 《與兄書》【求月票!】第153章 陸北顧的《項籍論》【求月票!】第127章 “水窗”第117章 分舍考試第102章 陸北顧的《六國論》【求月票!】第122章 小道消息第31章 《水龍吟》第146章 甲上之選!第84章 詩賦第47章 一步一重山第113章 我要上四層第193章 《小宋學士夜宴圖》【求月票!】第176章 解元歸屬第79章 令人驚訝的進步速度第3章 一紙《御夏策》,文成滿堂驚!第34章 芙蓉城第201章 成爲知州的終南捷徑第154章 你比我還卷啊第156章 開封再見第237章 持守中正,立定人極第120章 收入門庭第155章 發乎情,止乎禮義第167章 淯井監第229章 王霸之辨第199章 人生停在十八歲的曾鞏第214章 迷霧散盡第249章 陸北顧的《仲達論》【求月票!】第178章 陸解元,收此嘉獎吧!【求月票!】第156章 開封再見第208章 呂惠卿的小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