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鹽鐵司的任職邀請

“先給你說個好消息,淯井監那攤子爛事,總算收拾出個模樣了!”

範祥點了點那份“淯井監鹽法新規”的卷宗,示意陸北顧先看這個。

“依你當日所見之弊,參照西北鹽鈔法之成例,如今淯井監已建立‘折博務’,專司鹽課,以鹽鈔直付竈丁工錢,允其兌換錢糧布帛乃至鐵器耕牛,更嚴令禁止任何剋扣加耗。”

“至於王逵等蠹蟲已被鎖拿下獄,其罪證確鑿,不日將依律嚴懲,以儆效尤!”

陸北顧飛速地瀏覽着,果然如範祥所言。

他不禁由衷讚道:“此乃淯井竈丁之福,範公雷霆手段,學生欽佩!此法若行之有效,當可爲天下鹽監之範!”

淯井監是川南最大的鹽監,範祥整頓川南鹽法,不僅僅是解決了淯井監一地的問題,更是爲整個川南的其他鹽監樹立了一個新的、相對公平的運營範式。

畢竟,西南局勢之所以經常反覆,歸根到底,就是很多基層官吏根本就不把僚人當人,只顧着最大化地在任期內榨取利益。

“福禍相依,尚需時日驗證其效。”

範祥擺擺手,神色嚴肅起來說道:“淯井監不過冰山一角,張相公與某此番入三司,肩上擔子,重逾千鈞。”

他看向張方平。

除了這唯一的好消息,剩下全是壞消息了。

張方平臉上那點笑意也斂去了:“有些東西看卷宗看不出來,陸北顧,你是懂經濟的,你猜猜如今三司府庫是何等光景?”

不等陸北顧回答,張方平沉聲道:“西北歲費,以及全國糧秣錢帛等養兵之費,僅這一頭,府庫便十去七八。而河北、河東諸路,自慶曆以來,連年備邊,地方民力財力均已空竭,至於去歲六塔河決堤,更是耗費錢糧數百萬用來救災,府庫可謂是雪上加霜.加之冗官、冗費,朝廷歲入,入不敷出久矣!去歲結餘,已是負數,寅吃卯糧,捉襟見肘。”

氣氛因張方平的話語,而變得有些沉重。

這龐大的數字背後,是一個帝國財政瀕臨崩潰邊緣的險境。

陸北顧雖知大宋財政艱難,但親耳從新任三司使口中聽到如此具體的困境,依然感到心頭震動。

“這便是爲何,張相公與我,必欲整頓鹽法,將其置於首要!”

範祥說的很直白:“鹽法的事情,你在四川便有所建言,你也清楚,鹽利,乃天下財賦之巨擘!川鹽若能如西北鹽鈔法一般,革除積弊,統一規制,使其流通順暢,不僅可解竈丁之苦,更能爲朝廷聚斂巨利,緩此燃眉之急!所以我和張相公纔會如此重視你的建議。”

“你昔日所提‘川關鹽鈔法’之構想,核心便是打破地域藩籬,以鹽鈔爲樞紐,聯通東南錢帛、蜀中鐵錢、西北糧草。此中精義,正與我欲‘貫通天下鹽利’之思暗合。”

“正是此意。”張方平接口道,“淯井監之改,便是整頓全國鹽政的試驗田!下一步,鹽鐵司的重中之重,便是梳理全國鹽引、鹽課之制,釐清各鹽區之權責與利益,力求鹽利歸公,減少中間盤剝與損耗。”

範祥頓了頓,忽然對陸北顧說道。

“我覺得廟堂之上,此等實務,方是你真正施展抱負之地。”

他看着陸北顧,眼中帶着期許:“若是明年能金榜題名,來我鹽鐵司,隨我整頓鹽法,如何?”

幹實事出成績,當然比在館閣修史晉升來得快。

而範祥,也已經是第二次提這件事情了,顯然現在他手下缺少能幹實事的心腹。

陸北顧倒是沒什麼抗拒,只是說道:“若是能中進士,學生自然願意。”

“那就好,現在三司缺能臣啊.”

範祥的哀嘆,讓張方平面色也有些難看,他冷哼了一聲道:“三司確實缺能臣!現在確實都是一羣尸位素餐之徒!晉公,你可知如今東京存糧幾何?馬料又幾何?”

“度支司的事情我怎知道?”範祥反問道。

張方平心裡大約確實是有火,竟是猛地拍了桌子一巴掌:“我上次執掌三司時,東京尚有三年存糧,馬料倍之,足可供六年之用!如今呢?馬料僅夠一年支用,存糧也減半矣!真不知道這些人都幹什麼吃的!酒囊飯袋!蠢材蠹蟲!”

罵的有點髒,陸北顧也正好看到了那封《論汴河漕運疏》。

“京師,古之陳留,四戰之地,無山河之險可憑,惟賴重兵立國!兵恃糧,糧恃漕!汴河,乃我朝命脈所繫,通江淮,利南海!天聖之前,歲調民夫浚之,故‘河行地中’,暢通無阻!”

“可自我走後,三司那些淺妄之輩爭以減費省役爲功,竟敢從這上面節流!致使汴河日漸淤塞!如今如何?”

張方平站起身,走到窗邊猛地推開一絲縫隙,寒風裹着雪花捲入。

“如今是需‘仰頭望河’!河牀淤高,已成懸河之勢,非復祖宗舊貌!此乃心腹大患!一旦汛期失控,或漕運斷絕,京師百萬軍民,何以自存?西北數十萬將士,糧秣何以爲繼?!”

張方平很憤怒,幾乎是不加掩飾的憤怒。

他的憤怒也很有道理。

張方平上次離任的時候,留下的是一份極其厚實的家底,而他現在回來,接手的是一個徹頭徹尾的爛攤子。

自己辛辛苦苦攢下來的家底,都被別人“崽賣爺田心不疼”地揮霍了。

這種事情,換誰都該憤怒吧?

陸北顧一邊看相應的文書,一邊聽張方平繼續講。

“還有這河北沿邊軍糧!十一州軍,年需粟一百八十萬石,豆六十五萬石,草料三百七十萬圍!沿邊租賦所得粟不過五十萬之數,餘者更是皆賴商人入中,怎麼解決?”

“而除了鹽法、漕運、糧草儲備、河北軍糧這些難事,還有祿令編定這種要節流得罪人的事。”

張方平坐回椅中,疲憊地揉了揉太陽穴:“樞密使韓公上言內外文武官員俸祿、補貼,雖有品級,然每遇遷轉,申報三司覈查,動輒稽延經年,效率低下,本就怨聲載道如今兩府相公又要三司削減文武官員俸祿,誰願意削減俸祿?可不願意,今年這個年關能不能過去都不好說。”

“這便是三司今日之局!鹽法革新方啓,而漕運命脈懸於一線,京師存糧岌岌可危;河北河患遺禍,歲費浩繁;邊軍糧草供應,舊法弊端難除,新法成效未卜;冗官冗費,俸祿混亂,亟待釐清!國用匱乏至此,官家已不得不撥出內藏庫白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錢十萬貫,交付河北購糧,此乃剜肉補瘡,於大局無補。”

說實話,陸北顧感覺,張方平讓他看這些東西,好像也並不是真指望他出什麼主意,而是正好逮到了一個能懂他的人,發泄一下壓力.

三司使這位置,確實位高權重,確實手裡捏着國家經濟命脈。

但真不是誰都能幹的。

直接面臨的壓力實在是太大了,尤其是眼下這種爛到不能再爛的爛攤子。

陸北顧看完文書之後認真想了想,說道:“祿令編定和漕運學生不懂,糧草儲備也不是一時能恢復的,不過關於河北軍糧缺口的事情,學生倒是確實有些想法。”

張方平一怔。

他就是壓力太大發泄一下,順便隨口問問,沒想到陸北顧真有想法?

要知道,河北現在每年可是缺粟一百三十萬石,豆數十萬石,草料更是缺足足數百萬圍!

第110章 “淺水原與好水川”第208章 呂惠卿的小心思第229章 王霸之辨第19章 收穫不菲第248章 盛名之下,無虛士!第26章 以中有足樂者第262章 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第216章 摸底小測第77章 裴娘子您可真有福氣第210章 甜水巷第68章 我不值得被寄予厚望嗎?第176章 解元歸屬第74章 在“是或否”之間選擇了“或”【求月第173章 範祥的許諾第216章 摸底小測第188章 《三峽秋望》【求月票!】第188章 《三峽秋望》【求月票!】第160章 “但得澄如許,心同萬里平”第162章 當行何策?第102章 陸北顧的《六國論》【求月票!】第208章 呂惠卿的小心思第215章 兌獎時刻第5章 來自何聰的記恨第13章 漱玉別業第69章 摹南朝綺靡之風【求首訂!】第206章 《過赤壁古戰場記》【求月票!】第116章 脫胎換骨第240章 紫袍大員第173章 範祥的許諾第143章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第169章 沙上築塔第248章 盛名之下,無虛士!第86章 縣試第一,陸北顧!第202章 公主婚事第101章 挺進前五名第53章 上門催稿第247章 劉幾的質疑第192章 廟堂爭鬥,江湖餘波【求月票!】第181章 提前押題【求月票!】第55章 高度內卷的州學第184章 人間至味【求月票!】第95章 社會達爾文主義的州學第236章 周敦頤第199章 人生停在十八歲的曾鞏第241章 你們現在就是監生了第242章 狀元熱門又何妨?第190章 紅杏尚書【求月票!】第12章 陸北顧的未來計劃第261章 包青天第49章 太祖豈非周世宗忠臣?第157章 再入藏書樓第105章 我真的有一頭牛第266章 權衡利弊第170章 大丈夫當如是也!第137章 韓三孃的心思第36章 凍土豈容禾黍第204章 此情此景,豈能無詩?第67章 意外第235章 無人問我粥可溫第221章 骨正 肉豐 度精第192章 廟堂爭鬥,江湖餘波【求月票!】第23章 獨竹漂第133章 白沙先生的建議第225章 向“太學體”開戰!第136章 童謠第127章 “水窗”第128章 真神了!第58章 沐佛節第91章 嫂嫂的私房菜館第83章 春秋筆法第222章 清風樓第237章 持守中正,立定人極第16章 君子寧鳴而死,不默而生第195章 男兒七尺軀,安肯戀笙簧?【求月票第147章 放榜第176章 解元歸屬第179章 跨馬遊街,傾城相賀!【求月票!】第222章 清風樓第48章 上頭有人罩着第22章 周明遠的邀請第92章 西南局勢第207章 抵達開封第185章 《蜀饌錄》【求月票!】第4章 甲中之評,貼榜公示!第91章 嫂嫂的私房菜館第158章 州試第147章 放榜第171章 剜腐之刀第48章 上頭有人罩着第179章 跨馬遊街,傾城相賀!【求月票!】第106章 願乘長風破萬里浪第191章 呂惠卿與王韶【求月票!】第119章 聲名鵲起的陸北顧第131章 先天下之憂而憂第217章 天才遍地走的開封第220章 三易回河第164章 範祥到來第159章 鴝鵒鴝鵒,往歌來哭第111章 劉知州的賭約第153章 陸北顧的《項籍論》【求月票!】
第110章 “淺水原與好水川”第208章 呂惠卿的小心思第229章 王霸之辨第19章 收穫不菲第248章 盛名之下,無虛士!第26章 以中有足樂者第262章 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第216章 摸底小測第77章 裴娘子您可真有福氣第210章 甜水巷第68章 我不值得被寄予厚望嗎?第176章 解元歸屬第74章 在“是或否”之間選擇了“或”【求月第173章 範祥的許諾第216章 摸底小測第188章 《三峽秋望》【求月票!】第188章 《三峽秋望》【求月票!】第160章 “但得澄如許,心同萬里平”第162章 當行何策?第102章 陸北顧的《六國論》【求月票!】第208章 呂惠卿的小心思第215章 兌獎時刻第5章 來自何聰的記恨第13章 漱玉別業第69章 摹南朝綺靡之風【求首訂!】第206章 《過赤壁古戰場記》【求月票!】第116章 脫胎換骨第240章 紫袍大員第173章 範祥的許諾第143章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第169章 沙上築塔第248章 盛名之下,無虛士!第86章 縣試第一,陸北顧!第202章 公主婚事第101章 挺進前五名第53章 上門催稿第247章 劉幾的質疑第192章 廟堂爭鬥,江湖餘波【求月票!】第181章 提前押題【求月票!】第55章 高度內卷的州學第184章 人間至味【求月票!】第95章 社會達爾文主義的州學第236章 周敦頤第199章 人生停在十八歲的曾鞏第241章 你們現在就是監生了第242章 狀元熱門又何妨?第190章 紅杏尚書【求月票!】第12章 陸北顧的未來計劃第261章 包青天第49章 太祖豈非周世宗忠臣?第157章 再入藏書樓第105章 我真的有一頭牛第266章 權衡利弊第170章 大丈夫當如是也!第137章 韓三孃的心思第36章 凍土豈容禾黍第204章 此情此景,豈能無詩?第67章 意外第235章 無人問我粥可溫第221章 骨正 肉豐 度精第192章 廟堂爭鬥,江湖餘波【求月票!】第23章 獨竹漂第133章 白沙先生的建議第225章 向“太學體”開戰!第136章 童謠第127章 “水窗”第128章 真神了!第58章 沐佛節第91章 嫂嫂的私房菜館第83章 春秋筆法第222章 清風樓第237章 持守中正,立定人極第16章 君子寧鳴而死,不默而生第195章 男兒七尺軀,安肯戀笙簧?【求月票第147章 放榜第176章 解元歸屬第179章 跨馬遊街,傾城相賀!【求月票!】第222章 清風樓第48章 上頭有人罩着第22章 周明遠的邀請第92章 西南局勢第207章 抵達開封第185章 《蜀饌錄》【求月票!】第4章 甲中之評,貼榜公示!第91章 嫂嫂的私房菜館第158章 州試第147章 放榜第171章 剜腐之刀第48章 上頭有人罩着第179章 跨馬遊街,傾城相賀!【求月票!】第106章 願乘長風破萬里浪第191章 呂惠卿與王韶【求月票!】第119章 聲名鵲起的陸北顧第131章 先天下之憂而憂第217章 天才遍地走的開封第220章 三易回河第164章 範祥到來第159章 鴝鵒鴝鵒,往歌來哭第111章 劉知州的賭約第153章 陸北顧的《項籍論》【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