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水窗”

陸北顧的主意並不複雜。

他在現代去江西贛州開會的時候,參觀過當地的福壽溝博物館。

所謂福壽溝,指的是北宋熙寧年間由當地知州,也是數度出任都水丞的水利專家劉彝主持修建的一套城市防洪防澇水利工程,因建成的兩個排水乾道系統走向形似古篆體的“福”、“壽”二字而得名,整體由二十餘里長的溝體、近百個調節雨水容量的城內池塘以及十二個防止江水倒灌的水窗三個部分組成。

這套水利工程,從北宋一直用到了現代,不僅讓三面環水的贛州免遭城市內澇,甚至抗住了那場大洪水的考驗。

而福壽溝最精髓的地方,並不在於排水溝和城內池塘,這些東西誰都會挖,而在於“水窗”。

劉彝發明的這個“水窗”,就是在排水口處設計簡易單向木閘門,利用城內水流重力衝開排水,當江水上漲水位高於城內時,水壓自動關閉閘門,用來防倒灌。

屬於那種構思極爲精巧,但原理相當簡單的水利設備。

而最關鍵的是,水窗的製作完全符合這個時代的工藝水平,沒有任何技術難度,並且在贛州這個與瀘州地形高度類似的城池裡,經受住了時間的檢驗。

所以陸北顧有信心用這個東西來初步緩解城裡的內澇。

先解決內澇,讓百姓不至於居無定所,才能談接下來的事情。

畢竟,人一旦失去固定住所,長時間待在暴雨中,很快就會因爲風寒而大片大片地病倒。

“就這麼個東西,就能確保沱江水不倒灌進來?”

李磐端詳着紙張上陸北顧用毛筆畫出來的“水窗”結構圖,有些將信將疑。

劉彝是慶曆年間的進士,這時候應該還在擔任朐山知縣,水窗這種東西,肯定還沒問世,不過陸北顧也不打算偷人家的發明創造,乾脆說了。

“肯定能!”

陸北顧斬釘截鐵,聲音在嘈雜的州衙公廨裡異常清晰。

“此物名爲‘水窗’,是慶曆年間進士劉彝發明的,學生偶然得知。其妙處在於‘水退窗開,水漲窗閉’,城內積水有勢能,可推動閘門開啓,將水排入沱江;一旦沱江水位上漲,高於城內,江水自身的壓力便會將閘門死死頂住閉合,斷無倒灌之理!此乃以水治水,借勢而爲!”

他指着圖紙上那看似簡單的木閘門結構:“材料只需硬木、鐵軸、石槽,工藝亦非難事,城中木匠、泥瓦匠足可勝任。只需在各水門處擇緊要者改造幾處,立竿見影!”

李磐的目光在圖紙與陸北顧堅毅的面龐上來回掃視。

是誰發明的他不關心,陸北顧怎麼得知的他也不在乎,作爲一個實用主義者,李磐現在思考的是這件事情對他的利弊,然後纔是對瀘川城的利弊。

想了想,李磐說道:“我當然信你,不過茲事體大,關乎一城安危,還得劉知州點頭才行。”

隨後李磐帶着他去了不遠處的瀘州知州劉用的房間。

劉用正爲城裡的內澇和糧價,以及城外暴漲的江水而發愁。

聽到有一面之緣的陸北顧前來獻策,倒也沒有拒絕。

詳細聽完後,劉用也有些猶豫。

窗外雨聲如瀑,城內災情刻不容緩。

州衙內外,同僚焦頭爛額,應對之法無非是加高堤防、組織人力舀水、祈求天晴,皆是治標不治本。 這“水窗”之法,風險在於未知,但收益若真能成,便是解燃眉之急的良方!

見知州猶豫,陸北顧說道:“原理既明,當務之急是命匠人依圖試製小樣,一試便知!學生願親往督造!”

“好!”

劉用不愧是敢親自深入川南大山裡招降僚人的官員,危急時刻果真有幾分膽魄和決斷。

他猛地一拍桌子,案上文牘都跳了一下。

“陸北顧,試製小樣之事交予你來辦!我即刻簽發手令,調撥試製小樣所需工匠、物料與你!州衙書吏劉三,熟知城中匠作營生,由他聽你差遣!”

他提筆疾書,墨跡淋漓:“記住,先試製小樣,在城內選一處不甚緊要的排水溝口試驗,務必謹慎!若小樣成,即刻報我,再行推廣!”

陸北顧心中一鬆,鄭重接過手令:“學生領命!”

“速去!”劉用揮揮手,目光再次投向堆積如山的公文,眉宇間的愁緒並未散去,“但願你這‘水窗’,真能解我瀘川之困”

陸北顧不再多言,深深一揖,轉身大步流星出了公廨。

李磐帶着他找到了書吏劉三,聽了知州的命令以及判官的吩咐,劉三也不敢怠慢,乾脆說道:“任憑陸生員差遣。”

“劉書吏,事不宜遲!”

陸北顧將圖紙展開在屋檐下,確保不被雨淋到。

劉三看着圖紙上那奇特的閘門結構,眼中訝色更濃,這州學生似乎真有點門道在裡面。

“請立即召集城內手藝最好的木匠、石匠各三名,並備齊硬木、鐵料、鑿刀、繩索等物。我們需尋一處有排水溝、且位置相對偏僻,即使試驗失敗影響也小的所在!如果試驗成了,再往水門後面修建。”

“北城牆根下,有條舊溝渠,通往一處小水窪,平日只排些雨水污水,地勢足夠高,離沱江和長江遠着呢,不會倒灌進來,或可一試!工匠和物料,半個時辰內必到!”

“好!有勞劉書吏!我先去那溝渠處勘察!”

陸北顧緊了緊蓑衣,毫不猶豫地再次踏入滂沱大雨之中。

在往北城牆走的路上,他聽到一個抱着孩子躲在高處門廊下的婦人,正對着懷中啼哭的嬰兒喃喃自語:“兒啊,再忍忍.”

聲音空洞得讓人心碎。

陸北顧咬緊牙關,加快了腳步,心裡不斷地回想着水窗的細節,確保自己復刻的不會出錯。

水窗的實物復原圖,他不僅在博物館裡見過,而且他當時還詳細地研究了已經被複原出來的水窗,以他的記憶力,復刻起來是一定能百分百還原的!

到了北城牆內,他看到了那條被雨水灌滿、幾乎與路面齊平的舊溝渠。

渾濁的水流正緩慢地通過一個狹窄、佈滿青苔的磚石涵洞,艱難地流向城外。

涵洞出口處,隱約可見城外窪地早已是一片澤國。

第253章 初冬的尋常黃昏第90章 大時代就要來了第198章 你也是青松社成員?【求月票!】第75章 豐厚回報第270章 全能天才第114章 第四層的秘密第7章 照這麼說是死結?第116章 脫胎換骨第29章 前往成都第178章 陸解元,收此嘉獎吧!【求月票!】第97章 未來只有一條路第23章 獨竹漂第16章 君子寧鳴而死,不默而生第26章 以中有足樂者第170章 大丈夫當如是也!第67章 意外第47章 一步一重山第134章 范仲淹圖什麼?第37章 今朝先來謁相公第145章 《論苛政猛於虎》第188章 《三峽秋望》【求月票!】第244章 文脈之爭第275章 前塵往事第145章 《論苛政猛於虎》第175章 你猜是誰寫的?第266章 權衡利弊第183章 蘇軾到訪【求月票!】第98章 流觴曲水第48章 上頭有人罩着第151章 與蘇洵的較量第132章 你闖大禍了!第121章 分別第35章 “鐵面御史”第5章 來自何聰的記恨第289章 果然又寫嗨了第260章 流外入流第142章 醍醐灌頂第127章 “水窗”第138章 重點培養第278章 宋庠的明示第258章 《論漢唐以來吏治得失》【求月票!第79章 令人驚訝的進步速度第123章 四州聯考的內情第221章 骨正 肉豐 度精第164章 範祥到來第61章 五觀堂第282章 《別歲》第133章 白沙先生的建議第200章 把酒祝東風,且共從容第66章 山中可採薇第175章 你猜是誰寫的?第6章 好大一份見面禮第23章 獨竹漂第125章 挺身而出第245章 教其爲喪髽之法當卑小第36章 凍土豈容禾黍第287章 這題我熟第9章 千年龍虎榜第281章 除夕第160章 “但得澄如許,心同萬里平”第69章 摹南朝綺靡之風【求首訂!】第136章 童謠第213章 廟堂派系第66章 山中可採薇第227章 儒學復興運動第238章 成爲聖人的途徑第62章 實力排序第87章 頒獎儀式第158章 州試第175章 你猜是誰寫的?第254章 西夏劇變第48章 上頭有人罩着第267章 剜肉補瘡,寅吃卯糧第255章 王安石【三更求月票!】第56章 韓子瑜的善意第194章 始惜月滿 花滿 酒滿【求月票!】第35章 “鐵面御史”第191章 呂惠卿與王韶【求月票!】第4章 甲中之評,貼榜公示!第6章 好大一份見面禮第79章 令人驚訝的進步速度第276章 姐夫第269章 改變世界的契機第10章 遲早要被這書呆子拖累死第154章 你比我還卷啊第174章 新法第200章 把酒祝東風,且共從容第46章 《賦得梅》第54章 小娘子第202章 公主婚事第75章 豐厚回報第129章 定波門外第106章 願乘長風破萬里浪第77章 裴娘子您可真有福氣第115章 突破瓶頸第121章 分別第30章 江川號子第222章 清風樓第133章 白沙先生的建議第38章 開源?節流?
第253章 初冬的尋常黃昏第90章 大時代就要來了第198章 你也是青松社成員?【求月票!】第75章 豐厚回報第270章 全能天才第114章 第四層的秘密第7章 照這麼說是死結?第116章 脫胎換骨第29章 前往成都第178章 陸解元,收此嘉獎吧!【求月票!】第97章 未來只有一條路第23章 獨竹漂第16章 君子寧鳴而死,不默而生第26章 以中有足樂者第170章 大丈夫當如是也!第67章 意外第47章 一步一重山第134章 范仲淹圖什麼?第37章 今朝先來謁相公第145章 《論苛政猛於虎》第188章 《三峽秋望》【求月票!】第244章 文脈之爭第275章 前塵往事第145章 《論苛政猛於虎》第175章 你猜是誰寫的?第266章 權衡利弊第183章 蘇軾到訪【求月票!】第98章 流觴曲水第48章 上頭有人罩着第151章 與蘇洵的較量第132章 你闖大禍了!第121章 分別第35章 “鐵面御史”第5章 來自何聰的記恨第289章 果然又寫嗨了第260章 流外入流第142章 醍醐灌頂第127章 “水窗”第138章 重點培養第278章 宋庠的明示第258章 《論漢唐以來吏治得失》【求月票!第79章 令人驚訝的進步速度第123章 四州聯考的內情第221章 骨正 肉豐 度精第164章 範祥到來第61章 五觀堂第282章 《別歲》第133章 白沙先生的建議第200章 把酒祝東風,且共從容第66章 山中可採薇第175章 你猜是誰寫的?第6章 好大一份見面禮第23章 獨竹漂第125章 挺身而出第245章 教其爲喪髽之法當卑小第36章 凍土豈容禾黍第287章 這題我熟第9章 千年龍虎榜第281章 除夕第160章 “但得澄如許,心同萬里平”第69章 摹南朝綺靡之風【求首訂!】第136章 童謠第213章 廟堂派系第66章 山中可採薇第227章 儒學復興運動第238章 成爲聖人的途徑第62章 實力排序第87章 頒獎儀式第158章 州試第175章 你猜是誰寫的?第254章 西夏劇變第48章 上頭有人罩着第267章 剜肉補瘡,寅吃卯糧第255章 王安石【三更求月票!】第56章 韓子瑜的善意第194章 始惜月滿 花滿 酒滿【求月票!】第35章 “鐵面御史”第191章 呂惠卿與王韶【求月票!】第4章 甲中之評,貼榜公示!第6章 好大一份見面禮第79章 令人驚訝的進步速度第276章 姐夫第269章 改變世界的契機第10章 遲早要被這書呆子拖累死第154章 你比我還卷啊第174章 新法第200章 把酒祝東風,且共從容第46章 《賦得梅》第54章 小娘子第202章 公主婚事第75章 豐厚回報第129章 定波門外第106章 願乘長風破萬里浪第77章 裴娘子您可真有福氣第115章 突破瓶頸第121章 分別第30章 江川號子第222章 清風樓第133章 白沙先生的建議第38章 開源?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