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西征(十)

當天傍晚,正如李衛國所猜,蘭州方向馬家軍的援兵趕到了定西城,不過在準備充分的紅軍打擊之下,損兵折將,丟下數千人和馬退回了榆中縣。

由於定西城乃蘭州東面門戶,纔會有一個騎兵旅在這裡駐紮,沒想到紅軍突然一個偷襲佔領了定西,這時的蘭州就有點危險了。

沒有辦法的馬鴻賓只能退守榆中縣,先守住這個蘭州最後一個門戶,然後他就開始向其他人求援了。

西北三馬之間,明面看馬鴻賓的實力最強,但其實不然。馬鴻賓在雷馬事件被軟禁,後雖成功脫困,但他的部隊卻元氣大傷。

這才一年而已,現有的部隊還是招攬的土匪武裝編成的,所以戰鬥力這些都很差勁,控制力也不是很強。

三馬之間,寧夏馬鴻逵跟馬鴻賓是兄弟,在之前還因爲轄區鬧過不少糾紛,雖然現在在紅軍的威脅下,開始一起繳共。但是馬鴻逵本來兵力就弱於他,而其他也被陝甘寧交界的紅軍給拖着,根本無法派遣軍隊前來支援,於是他只能找馬步芳以及馬步青二人了。

馬步芳,甘肅臨夏人,回族,現任青海省政府主席,手下握着新編第二軍這支3萬餘人的軍隊,實力強勁。

馬步青,馬步芳的大哥,下面也有着一支武裝力量,那就是騎五師,擁有兩個步兵旅,一個騎兵旅,駐紮在黃河以西。歷史上西路軍主要就是跟馬步青以及馬步芳交戰。

但由於馬步青的實力較弱,他的騎五師只有一萬出頭的士兵,兩個步兵旅才8000人。這也就是會爲什麼,一般稱爲西北三馬,而不是四馬的原因。

。。。。。

“主席,甘肅馬鴻賓發來求援電報,說是紅匪已經佔領定西,還望主席率兵支援!”

青海西寧,別看老蔣下達了剿滅紅軍的命令,但是馬步芳一點沒有出發的意思,他的大軍都在青海境內,不是他距離的遠,而是他是打算坐山觀虎鬥,等馬鴻賓跟紅軍血拼之後,他在收拾殘局,那樣他就可以拿下甘肅,稱霸西北。

此時的馬步芳,正在自己的房間裡玩弄着一個女子,來人認識這個女子,是眼前這位青海省政府主席的胞妹。看着有人來了,懷中的女子向掙脫開來,但是卻被馬步芳狠狠地拍了拍其臀部,頓時這個女子,滿臉通紅。

若是李衛國在這,就不會對眼前的事感到奇怪,歷史上馬步芳玩過的女人起碼好幾千,這其中有他的胞妹、侄女、堂弟的妻妾等,當然還有搶來的大學生、朝拜的穆斯林啊,甚至她連自己的孫女也不放過,還致使其孫女懷孕。

看着眼前這個主席的那滿臉"yin yu"的樣子,意見懷中的女子嬌羞樣,前來彙報的士兵,吞了吞口水,便把視線轉移了。

“怎麼回事?馬鴻賓手下三萬多人,居然被紅軍打的需要找我求援了?”

馬步芳沒有顧忌眼前手下的存在,自己的手悄然伸進了自己胞妹的胸前的衣服裡,摸着那對讓他不能忘懷的柔軟之處。

“主席,好像是馬鴻賓的一個騎兵旅被紅匪全殲,剩下的部隊在定西打了一場敗仗損失了幾千人,現在退守榆中。由於紅匪的實力強勁,馬鴻賓怕蘭州不保,所以這才找主席搬救兵。”

這個手下細細的說道,言語之間也不乏對馬鴻賓的貶低,以及拍拍自家主席的馬屁。

“去告訴馬鴻賓,讓他拿點好處出來,不然我可不出兵。”

馬步芳淡淡的說道,反正又不是他的地盤被佔,着急幹什麼。

“好的,主席!”

相對於馬步芳的提條件,馬步青直接不搭理馬鴻賓,他看來自己的地盤在河西,跟紅軍八竿子打不着,幹什麼自己要去支援對方。

。。。。。。

“司令,馬步芳那邊有信了,但是想要好處!”

此時蘭州城,馬鴻賓正在自己的家裡着急的走來走去,定西的丟失以及他派去的援軍慘敗,讓他很是心煩。特別是馬奠邦的被俘,他的那個寶貝女兒都快把他煩死了,讓他去把人贖回來,不然就以自己也不活了來威脅他。

“這個馬步芳從南京發佈剿匪命令後,現在還在青海不挪窩,這些看見我被紅軍打的損兵折將,就想趁火打劫?”

本來馬鴻賓此時就很煩,聽見部下彙報的便更爲惱怒。

“司令,我有一個辦法可以坑一坑馬步芳,讓他不得不出兵,就看司令是否採納。”

看見自己的上司很煩惱,來人就有給上司解憂的意思。

“噢?你有什麼好主意,說出來看看!”

馬鴻賓饒有興致的說道。

“司令,馬步芳是臨夏人(現今甘肅臨夏回族自治州),我們把那的部隊撤走,並把消息透露給紅匪,我就不信紅匪會錯過這個機會。

只要紅匪佔領臨夏,他馬步芳就會忍心看着自己的老家被紅匪佔領?那時候不用我們去求他,他就會出兵了。”

來人說道最後很是陰險,現在他們跟馬步芳畢竟算是盟友,還這麼坑人。

“好,你的方法很好,馬上就按你的方法實行!”

聽到自己下屬的這個方法,馬鴻賓眼前一亮,便高興地說道,之前的不高興也一掃而空。

“是,司令!”

。。。。。。

不管二馬只見如何勾心鬥角,隨着天氣越來越冷,紅軍跟馬家軍之間的戰鬥也就放下了,這個季節在野外戰馬都快受不了,仗也沒法打了。

也趁着這個時候,李衛國把前線的事情,交給了李振華,自己便趕回了川陝鄂根據地,因爲家裡傳來消息,他的妻子要生了。

由於定西離着安康由六七百公里,就算他快馬加鞭,也得四五天才能回去。

現在陽曆一月,也正是寒冬時間,甘肅的這個時候的冬天還是非常的冷的,一路上,李衛國一行人除了遇見自己這邊的巡邏部隊,百姓這些根本都沒看見有人在野外逗留。

刺骨的寒風,讓李衛國露在外面的肌膚非常的疼,不過這個時候他也顧不上這個了,他的心裡就是想早點回家。

在已進入漢中,氣候完全不一樣了,漢中雖然就挨着甘肅,但是卻沒有那麼冷,因爲冷空氣大多被秦嶺擋住了。加上漢中這裡屬於所謂的亞熱帶季風氣候,很多樹木這個時候都還是綠的,哪像甘肅,一片枯黃,在野外帶着除了天氣冷,心也冷。

。。。。。

“爸爸,媽媽怎麼了,怎麼叫的這麼痛苦啊!”

產房外,小立民緊緊地拉着剛剛趕回來沒幾天的父親李衛國的手,緊張的問道,他不知道平時很開心的母親,怎麼叫的這麼悽慘,她沒見過這樣的情況,便很害怕。

“別擔心,你媽媽正在給你生弟弟或者妹妹呢,你要乖乖的,以後你就是哥哥了!”

雖然周雯已經有過生產的經驗了,但是聽到裡面傳來的聲音,李衛國還是很緊張,不過自己的兒子在一旁,他便裝作一副不擔心的樣子。

“真的嗎?我又可以當哥哥了?”

小立民不知道這個即將到來的弟弟或者妹妹是什麼意思,他認爲不是有一個妹妹了嗎(李振華家的那個),怎麼爸爸媽媽還要給他找弟弟或者妹妹。

“對呀,以後不可不許期末你的弟弟或者妹妹!”

看見自己兒子的那天真樣子,李衛國緊張的心也放鬆了不少。

產房裡,周雯的叫聲還在繼續,但隨着一聲很大的叫聲,裡面傳來了歡呼聲。

“生了!生了!”

很快,產房的布簾子就被人從裡面拉開了。

“總司令,夫人生了,是一對龍鳳胎!”

只見一個護士出現在李衛國視線裡,高興地說道。

“是嗎?我去看看!”

。。。。。。

李衛國自己的家,此時的周雯由於生完孩子正在坐月子,順便養養身體,而小立民則是在一旁逗弄自己的弟弟和妹妹,不時地捏捏兩個小傢伙的臉,結果就把小傢伙惹哭了。

一時間屋子裡就有點熱鬧了,李衛國的責怪聲,兩個小傢伙的哭聲,都成了一陣交響曲。

而兩個小傢伙的名字李衛國也想好了,之前沒想到是一對龍鳳胎,他想的兩個名字都用上了。

老二是個小子,叫作李立軍;老三是個姑娘,叫作李立美。

由於根據地以及西路軍現在暫時也沒什麼大事,所以接下來的時間他也就不急着趕往前線。

現在已經到了1933年,此時的國內形勢也發生着巨大的變化。

首先,老蔣對中央蘇區發動的第四次圍剿正在進行,此時老毛已經被撤消了紅軍總政委的職位,但由於李德等人還未直接接管中央紅軍的,周恩萊也剛剛擔任總政委一職,中央紅軍的反圍剿的重擔就落在了朱得的身上。

李衛國知道這次反圍剿肯定能取得勝利,歷史上中央紅軍可比現在差多了,現在有自己的輸血,要是還打不過就說不過去了。

當然即便是這次反圍剿勝利,但是老毛離開了中央,中央也就開始推行王明的那一套,再加上有一個不知道中國國情、還不會指揮打仗的李德這個來自蘇聯的德國gcd人在那瞎指揮,估計中央紅軍在之後的慘敗還是無法避免。

這個時候王明等人的勢力在中央非常的強,很多幹部都聽任王明的那一套,把老毛等人排擠出了決策圈。李衛國知道,只有一次血的教訓才能讓黨內那些人認清王明等人的錯誤,從而真正的把立場換成以中共的利益爲主,而不是蘇聯或者王明等人的利益。

在中央紅軍這邊被國民黨政府大肆圍剿的時候,東北的的抗日武裝的日子也開始不好過了。

在918之後,東北的抗日武裝非常的多,最多的時候達到50萬人。不過雖然看着人挺多,但是結構複雜,不願撤入關內的東北軍、gcd的抗日武裝、抗日誌士的武裝、土匪等,而且相互之間不統屬,各自爲戰。

在32年底,日本人就出動20萬日僞部隊,開始對東三省的抗日武裝進行圍剿加勸降。

由於東北的抗日武裝得不到老蔣的國民政府支持,一些本來抗日的東北軍將領又被張學良撤回關內了,再加上一些人本就意志不堅定,直接投靠了日本人和僞滿洲國。

此時中共領導的抗日武裝主要有三支,一支是楊靖宇領導的中國工農紅軍第32軍,主要在南滿地區爲根本,並以長白山地區爲退路,擁有一萬多人的武裝力量,是遼寧境內除了義勇軍之外的最大的抗日武裝。

第二支是以大興安嶺爲主的北滿建立的龐大的游擊區的紅33軍(歷史上屬於川東遊擊隊),這是由之前遼寧鐵嶺蘇鵬的保安團爲基礎,在彙集了各地的東北軍正規軍以及其他的抗日武裝組成,下轄一個步兵師、兩個騎兵師一共兩萬餘人,主要活動區域在當時的黑龍江以及遼寧北部地區。

依靠大興安嶺這個天然棲息地,靠着下面的一萬多人的騎兵隊伍,對游擊區內的日僞武裝進行打擊。

第三支是以小興安嶺爲主的紅36軍,這是以趙尚志爲軍長,當初東北軍那個錢營長錢亮爲副軍長,下面有着3萬多人。這支軍隊依託着小興安嶺以及長白山北段爲核心,在吉林以及黑龍江配合當地的義勇軍以及抗日武裝抗擊日僞軍。

就拿最近的一件事來說,蘇鵬的紅33軍、趙尚志的紅36軍配合馬占山的黑龍江抗日救國軍、吉林自衛軍,消滅了來犯日僞軍一萬多人,並奪回了哈爾濱,頓時間東北的抗日熱情高漲,士氣大漲。

第57章 武漢起義(六)第55章 武漢起義(四)第201章 兩廣事變第525章 奪取新疆(三)第516章 收復外蒙(三)第304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五)第584章 緬甸反擊戰(十)第193章 東征(三)第601章 興安嶺雄風(一)第531章 觀察團事件(五)第421章 皖南事變(一)第96章 入川(二)第482章 渡河戰役(五)第543章 太原光復(四)第602章 興安嶺雄風(二)第236章 天津(十一)第377章 諾門坎事件(二)第471章 華北大掃蕩(二十)第525章 奪取新疆(三)第392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圍剿(八)第357章 綏寧會戰(十七)第262章 晉綏根據地(三)第470章 華北大掃蕩(十九)第288章 晉東南之戰(十二)第124章 第二次反圍剿(八)第366章 綏寧會戰終第421章 皖南事變(一)第115章 紅四軍團(二)第42章 大婚第65章 大撤退(五)第490章 南洋風雲(二)第96章 入川(二)第115章 紅四軍團(二)第473章 珍珠港事件(一)第440章 大年初一第138章 九一八(八)第321章 長治之戰(二)第82章 第一次反圍剿(八)第140章 谷城起義(二)第563章 日軍的反擊(十四)第518章 收復外蒙(五)第203章 西安事變(二)第238章 奇襲太原(七)第9章 空閒之餘第367章 調動第313章 第一次反掃蕩(七)第633章 武漢反擊戰(三)第486章 渡河戰役(九)第123章 第二次反圍剿(七)第473章 珍珠港事件(一)第16章 北伐之戰平江(二)第609章 興安嶺雄風(九)第146章 一二八事變第444章 除閻計劃(一)第439章 日軍挺進隊的災難(二)第72章 崛起(三)第500章 撤離冀中第185章 根據地風雲第600章 津浦線風雲(十六)第253章 新式機槍第452章 華北大掃蕩(一)第11章 空閒之餘的收穫第145章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四)第319章 第一次反掃蕩(十三)第18章 汀泗橋之戰第171章 西征(十四)第599章 津浦線風雲(十五)第325章 玉門石油(二)第224章 忻口‘大捷’第29章 武漢之戰第635章 武漢反擊戰(五)第278章 晉東南之戰(二)第149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以及西征前奏(一)第197章 東征(七)第326章 天津(一)第545章 太原光復(六)第501章 特殊的禮物和客人第353章 綏寧會戰(十三)第231章 天津(六)第617章 興安嶺雄風第69章 家的感覺第271章 綏西攻防戰(六)第449章 後續(二)第402章 大同戰役(六)第199章 東征(九)第235章 奇襲太原(四)第410章 百團大戰(五)第424章 皖南事變(四)第128章 第二次反圍剿(十二)第77章 第一次反圍剿(三)第617章 興安嶺雄風第311章 第一次反掃蕩(五)第360章 綏寧會戰(二十)第609章 興安嶺雄風(九)第43章 四一二第139章 谷城起義第561章 日軍的反擊(十二)第565章 戰平漢線(一)第163章 西征(六)第465章 華北大掃蕩(十四)
第57章 武漢起義(六)第55章 武漢起義(四)第201章 兩廣事變第525章 奪取新疆(三)第516章 收復外蒙(三)第304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五)第584章 緬甸反擊戰(十)第193章 東征(三)第601章 興安嶺雄風(一)第531章 觀察團事件(五)第421章 皖南事變(一)第96章 入川(二)第482章 渡河戰役(五)第543章 太原光復(四)第602章 興安嶺雄風(二)第236章 天津(十一)第377章 諾門坎事件(二)第471章 華北大掃蕩(二十)第525章 奪取新疆(三)第392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圍剿(八)第357章 綏寧會戰(十七)第262章 晉綏根據地(三)第470章 華北大掃蕩(十九)第288章 晉東南之戰(十二)第124章 第二次反圍剿(八)第366章 綏寧會戰終第421章 皖南事變(一)第115章 紅四軍團(二)第42章 大婚第65章 大撤退(五)第490章 南洋風雲(二)第96章 入川(二)第115章 紅四軍團(二)第473章 珍珠港事件(一)第440章 大年初一第138章 九一八(八)第321章 長治之戰(二)第82章 第一次反圍剿(八)第140章 谷城起義(二)第563章 日軍的反擊(十四)第518章 收復外蒙(五)第203章 西安事變(二)第238章 奇襲太原(七)第9章 空閒之餘第367章 調動第313章 第一次反掃蕩(七)第633章 武漢反擊戰(三)第486章 渡河戰役(九)第123章 第二次反圍剿(七)第473章 珍珠港事件(一)第16章 北伐之戰平江(二)第609章 興安嶺雄風(九)第146章 一二八事變第444章 除閻計劃(一)第439章 日軍挺進隊的災難(二)第72章 崛起(三)第500章 撤離冀中第185章 根據地風雲第600章 津浦線風雲(十六)第253章 新式機槍第452章 華北大掃蕩(一)第11章 空閒之餘的收穫第145章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四)第319章 第一次反掃蕩(十三)第18章 汀泗橋之戰第171章 西征(十四)第599章 津浦線風雲(十五)第325章 玉門石油(二)第224章 忻口‘大捷’第29章 武漢之戰第635章 武漢反擊戰(五)第278章 晉東南之戰(二)第149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以及西征前奏(一)第197章 東征(七)第326章 天津(一)第545章 太原光復(六)第501章 特殊的禮物和客人第353章 綏寧會戰(十三)第231章 天津(六)第617章 興安嶺雄風第69章 家的感覺第271章 綏西攻防戰(六)第449章 後續(二)第402章 大同戰役(六)第199章 東征(九)第235章 奇襲太原(四)第410章 百團大戰(五)第424章 皖南事變(四)第128章 第二次反圍剿(十二)第77章 第一次反圍剿(三)第617章 興安嶺雄風第311章 第一次反掃蕩(五)第360章 綏寧會戰(二十)第609章 興安嶺雄風(九)第43章 四一二第139章 谷城起義第561章 日軍的反擊(十二)第565章 戰平漢線(一)第163章 西征(六)第465章 華北大掃蕩(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