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5章 奪取新疆(三)

南京,日本中國派遣軍司令部,在這裡進行着一場關於中共的討論。

“八嘎,海軍這羣人就知道去招惹美國,現在帝國在支那戰場已經面臨很大困境,海軍還跟我們搶資源!”此時司令部裡,作爲中國派遣軍參謀長的後宮淳正生氣地罵道。

看着有點憤怒的後宮淳,作爲派遣軍司令官的畑俊六卻是面無慍色,還在那喝着茶平淡的說,“後宮君,用不着犯不着爲此動怒!大本營既然已經做出這樣的決定,自然有他們的考慮。現在我們在支那的部隊,不僅沒能給國內提供預計那麼多資源,自然引起大本營的不滿,做出的決策肯定會偏向海軍以及其它戰場。”

後宮淳仍舊不高興道,“畑俊君,你也知道現在華北的局勢。現在八路軍已經擁有至少十個換裝了清一色蘇式武器的步兵師,而且還有那麼多戰車以及飛機。

要知道八路軍的步兵師規模可是跟我我們現有的四單位師團差不多,十個師也就意味着對方擁有這統一制式武器的部隊相當於我們十個乙種師團,岡村君的壓力很大。

我在華北待過,也知道對於八路軍也有一定的瞭解,對華全面開戰初期,對方就能以二流、三流的武器裝備給皇軍帶來很大麻煩。現在對方的人數、武器都要比開戰之初更具優勢,而我們在華北的軍隊大多是三單位、兩旅團制的師團,這些部隊戰鬥力都不是很強。

要是華北丟失,畑俊君,你應該知道會有什麼影響吧!”

聽到後宮淳的牢騷,畑俊六並沒有怪罪,他心裡也跟對方一樣不滿,不過他並沒有那麼悲觀,“後宮君,大本營不是答應從關東軍調派四萬精銳部隊補充給給察哈爾戰鬥中損失較大的第十師團、第九師團等部隊。而且還同意調派500輛戰車至華北方面軍,並把第九混成旅團擴編爲118師團。

現在帝國南方軍在東南亞遭遇了當地華人以及一些當地游擊隊的頑強抵抗,雖然把支那的遠征軍給擊潰,但是後方就跟當初支那戰場一樣。東南亞的重要性,相信後宮君也知道,國內急需那裡的資源,所以大本營肯定會優先照顧南方軍以及海軍。”

“畑俊君,可大本營的優先照顧,卻是以犧牲我們派遣軍爲代價。你看着吧,若是在華北戰場不能遏制支那八路軍,華北的局勢只會對我們越來越不利,甚至可能在未來丟失華北。”後宮淳繼續說道。

“後宮君,你這擔心過度了。現在的太平洋戰場,帝國海軍正在不斷驅趕美國人的力量。而且中途島現在已經被帝國掌握,海軍那邊也有意再次對珍珠港發起攻擊,可能的話還打算佔領珍珠港,實在不行也得徹底摧毀這裡,讓美國人的軍艦無法停靠。

只要把美國在太平洋的立足點給拔掉,那些地方的資源就能源源不斷的運送到國內。而那個時候,大本營自然會把資源向我們傾斜,只要我們挺過這一個困難期,後面的局面會好起來的!”畑俊六認真地說道。

“什麼?海軍打算再次進攻珍珠港?”聽到這個消息,後宮淳不免驚訝道。

“沒錯,大本營已經批准了這個計劃,若是夏威夷被帝國拿下,到時候就可以威脅美國的西海岸,逼着美國退出戰爭也不是不可能。”畑俊六非常樂觀的說道。

當然這個樂觀也是無奈的之舉。畑俊六其實並不贊成沒有解決中國就去招惹英美等國,可是他的建議北日本內閣束之高閣,根本沒有被重視。不過現在既然已經跟英美開戰了,他也只能接受這個現實,並想方設法保證帝國的計劃順利實施。

不過相比於畑俊六的樂觀態度,後宮淳則是憂心忡忡,他對於八路軍瞭解很多,而且還打過多次交道,比畑俊六基本沒有跟八路軍交戰完全不同。

雖然畑俊六認爲大本營後面會加強給中國派遣軍的部隊,但是後宮淳知道這一切的前提就是太平洋戰場的長久的順利。若是太平洋戰場出現不利,大本營明顯會把中國戰場的軍隊調去增援,因爲美國人是從海上來,這可是會直接威脅日本本土的。

至於日本大本營會如此做,一切源於之前的中途島順利拿下。中途島位於亞洲航線和北美航線的中途,所以這座島纔會叫作中途島。之前的中途島是美國在中太平洋地區的重要軍事基地和交通樞紐,也是夏威夷的門戶和前哨戰。若是中途島失守,夏威夷就直接暴露在日軍的攻擊範圍內。

雖然美國想保住中途島,而且也截獲了日軍的情報,但是他們最終沒能守住中途島。

原因很簡單,美國人在太平洋戰場的軍力嚴重不足。因爲之前珍珠港事件後,珍珠港基地損毀嚴重,雖然現正在加大重建工作,但是現在才進行到一半,要想徹底恢復戰前的停泊能力,起碼得到43年年初。

珍珠港不能停泊大噸位軍艦,造成航母只能去西海岸或者澳大利亞,這樣美軍的就被分的很開,無法把力量整合起來,更無法對中途島進行有效的支援。所以中途島的美軍堅持不到兩天就全軍覆沒,島上的近百架飛機皆被擊毀,幾千海軍陸戰隊以及飛行員大部分選擇了投降,中途島自然就落入了日軍之手。

歷史上,日本就是在中途島敗在了美軍手上,才讓太平洋戰場的局勢一下對日軍不利。可這個時空卻發生了一些變化,日軍輕而易舉的拿下中途島,這就讓日軍信心大增,特別是山本五十六更是策劃了即將實施的第二輪襲擊珍珠港的計劃。

不過日軍的情報的確是個大坑,由於之前美軍知道中途島很難保住,所以也就讓日軍發現電報被截獲的事。不過這次日軍打算佔領夏威夷,美軍立即坐不住了,中途島丟失可以接受,但若是夏威夷也被日軍佔領這就不能接受了。

所以在日本海軍準備行動的時候,美軍也在積極地調動。夏威夷不像中途島,雖然夏威夷的珍珠港被毀了,但是這裡還是有很多機場可以使用,更別說島上還有大量的防空設施。一場決定太平洋局勢的大海戰,也在慢慢拉開序幕。

。。。。。。

轟轟

新疆達阪地區,一個黃沙遍地的野外,一場規模不大,但是卻又激烈的戰鬥在這進行着。一邊是幾十輛蘇式t-26等坦克,幾十門坦克的火炮不斷地開火;另一邊是一支步兵,人數只有一千多人,在面對對面機械化部隊的進攻時,十分被動。

“團長,我們我沒有反坦克炮,火箭筒射程太近根本夠不着啊!”步兵這一邊一個軍官來到一個山丘後面,對那裡正在觀看戰場情況的一個團長大聲地彙報道。

看着眼前情況,作爲八路軍獨立十師一個團長的楊喜斌此時心裡那叫一個鬱悶。他的部隊是整個北疆八路軍的先鋒,之前就是他的團拿下了達阪城,給大部隊尋得了一個棲息地。

之前的戰鬥很順利,因爲達阪城只有一千多軍隊,又沒什麼重武器,所以他的團拿下根本就沒怎麼費工夫。不過今天他的部隊運氣比較差,還沒推進多久,就跟迪化增援而來的盛世才機械化旅。

楊喜斌的部隊,只是一個步兵團,雖然有兩門37mm反坦克炮,可那都在後面,他的身邊只有兩個步兵營,加上10輛紅星汽車改裝而來的突擊車。

這種裝備了一挺大口徑機槍的小汽車,對付騎兵可謂是利器,之前遇到的那些馬匪以及盛世才的騎兵部隊,一梭子下去,那都是非死即傷。口徑的子彈打在身上可比一般的步槍、機槍子彈威力大多了,就算馬被打中都受不了,更何況人。

雖然北疆的部隊沒有什麼騎兵,那個騎兵團被王良劃給了挺進南疆的部隊,後面的騎兵師現在還沒到吐魯番。北疆的兩個步兵旅,只有六個團那各自轄的一個騎兵連,總共加起來也不過兩個營的規模。

不過突擊車,根本不是坦克的對手,看到盛世才部隊的坦克後,楊喜斌直接讓部隊撤退。不過對方很快就追了上來,不過好在對方不是很會使用機械化部隊,不然就憑這幾十輛坦克就足以把眼前這1000多名步兵給消滅了。

不過八路軍的傷亡也很大,因爲沒有做好防備敵人坦克的準備,八路軍一開始就陷入了被動,即便是八路軍設法炸掉了幾輛坦克,不過根本改變不了戰場的局勢。

通過望遠鏡看這自己的士兵正在被敵人的坦克給屠殺,楊喜斌不禁罵道,“他孃的,真點背!居然碰見了敵人的坦克部隊!傳我命令,讓部隊想辦法撤到後面的那個村莊,不能野外跟敵人的坦克交戰,我們太吃虧了。”

“是!”

在戰場後方兩公里處,有一個小村莊,不過想要在敵人的坦克追擊下在這個特別適合坦克突擊的地方撤退,恐怕要付出很大的代價。不過這也沒辦法,撤到村莊,他們就可以借用火箭筒跟敵人慢慢周旋,等後面的援軍到達。

很快爲了掩護大部隊的後撤,那十輛突擊車帶着滾滾沙層突然衝出了八路軍的防守陣地,開始在戰場上疾馳。跟坦克炮塔調整過慢不同,突擊車的機槍直接是通過一個支架固定在車的後面,只要持槍的人能保持一直開火,頓時間並不會被坦克的火炮擊中。

開始的時候,十輛突擊車衝出來,着實把對面的部隊給嚇到了,由於速度較快,加上坦克隊伍裡面還有步兵、騎兵的存在,的子彈打不穿坦克,但是可以打穿他們的軀體。

所以開始的時候,敵人的機械化部隊中出現了一絲混亂,不過當敵人的指揮官看到了八路軍的步兵在撤退後,就知道八路軍的用意了。這十輛汽車是八路軍故意送出來的靶子,就是爲了吸引他們的注意,好讓八路軍的部隊後撤。

雖然敵人的指揮官不會靈活使用坦克,但是也不會讓八路軍的計謀得逞。所以當即分兵,讓一部分坦克對付那十輛汽車,剩下的大舉衝擊,務必留下撤退的八路軍。

“快,快撤!”

此時的陣地後方,楊喜斌不斷地招呼着部隊往後方的村莊撤退。而那些士兵聽到吩咐後,直接拿起武器就往後面狂奔,他們只有到了村莊纔有活路,不然大家都得死在這。

不過在撤退的時候,不少士兵在撤退之前,在敵人坦克的必經之地安放了地雷,在撤退的時候,他們之前的陣地上不時傳來爆炸聲,那都是被引爆的地雷所發出的聲音。

不過這些地雷並不是專業的反坦克地雷,而且數量也不多,除了炸死了一些敵人普通士兵,本沒能讓敵人的坦克停止腳步。

沒能擋住敵人的坦克,八路軍的噩夢就來了,那些跑的慢點的直接成了活靶子,敵人坦克上的機槍不斷地收割着奔跑的八路軍士兵,並不斷地有八路軍士兵倒下。也有一些人在撤退的時候那着機槍給大部隊掩護,除了打的坦克上到處是彈痕,並沒有起到多大作用。

十幾分鍾後,在付出400多人死傷的代價,剩下的八路軍終於趕到了村莊。看着躲在村莊裡的八路軍,敵人的坦克直接開着坦克碾壓過去,不過不時就有一聲爆炸傳來,若是爆炸聲巨大,那就證明着一輛坦克被炸燬。

不過好在後面的援軍並沒有讓楊喜斌的部隊等太久,不到半個小時,天上就出現了八路軍的飛機,解了這支部隊的圍。才讓楊喜斌的部隊免於全軍覆沒的危險。

第578章 緬甸反擊戰(四)第133章 九一八(三)第21章 武漢之戰(二)第564章 日軍的反擊(十五)第565章 戰平漢線(一)第38章 到達襄陽第314章 第一次反掃蕩(八)第545章 太原光復(六)第475章 珍珠港事件(三)第174章 西征(十七)第460章 華北大掃蕩(九)第87章 陝北第561章 日軍的反擊(十二)第438章 日軍挺進隊的災難(一)第2章 汝城之戰第292章 洛陽會議第323章 挺進冀中(一)第501章 特殊的客人(二)第123章 第二次反圍剿(七)第142章 十堰改編和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第159章 西征(二)第323章 挺進冀中(一)第9章 空閒之餘第55章 武漢起義(四)第447章 除閻計劃(四)第488章 渡河之戰第530章 觀察團事件(四)第438章 日軍挺進隊的災難(一)第573章 戰平漢線(九)第348章 綏寧會戰(八)第438章 日軍挺進隊的災難(一)第77章 第一次反圍剿(三)第420章 黃橋戰役第630章 爾虞我詐的德黑蘭(五)第258章 白銀銅礦第171章 西征(十四)第528章 觀察團事件(二)第433章 中條山之戰(四)第236章 天津(十一)第618章 攻克濟南(一)第136章 九一八(六)第190章 伊列夫少將第229章 太原!太原!(二)第307章 第一次反掃蕩第129章 第二次反圍剿第158章 西征第624章 攻克濟南(七)第51章 起義前夕(二)第84章 新年第217章 激戰板垣師團(五)第14章 升職第171章 西征(十四)第158章 西征第204章 西安事變(三)第294章 徐州會戰第52章 武漢起義(一)第282章 晉東南之戰(六)第156章 西征前奏之紅四方面軍來投(二)第105章 漢中攻略(七)第476章 珍珠港事件(四)第189章 《莫斯科協定》第229章 太原!太原!(二)第492章 南洋風雲(四)第590章 津浦線風雲(六)第569章 戰平漢線(五)第244章 奇襲太原第129章 第二次反圍剿第379章 第一次反共高潮第12章 北伐開始第238章 天津(十三)第414章 百團大戰(九)第127章 第二次反圍剿(十一)第462章 華北大掃蕩(十一)第90章 李立民以及東陵盜墓事件第108章 中東路事件第584章 緬甸反擊戰(十)第220章 激戰板垣師團(七)第571章 戰平漢線(七)第155章 西征前奏之紅四方面軍來投第269章 綏西攻防戰(四)第488章 渡河之戰第450章 後續(三)第512章 察哈爾反擊戰(十)第223章 激戰板垣師團(十)第123章 第二次反圍剿(七)第201章 兩廣事變第479章 渡河戰役(二)第453章 華北大掃蕩(二)第41章 在襄陽(四)第107章 漢中攻略(九)第174章 西征(十七)第30章 漢陽兵工廠第298章 援助第37章 臨走前的會面第349章 綏寧會戰(九)第524章 奪取新疆(二)第149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以及西征前奏(一)第561章 日軍的反擊(十二)第482章 渡河戰役(五)第91章 東陵盜墓事件(續)
第578章 緬甸反擊戰(四)第133章 九一八(三)第21章 武漢之戰(二)第564章 日軍的反擊(十五)第565章 戰平漢線(一)第38章 到達襄陽第314章 第一次反掃蕩(八)第545章 太原光復(六)第475章 珍珠港事件(三)第174章 西征(十七)第460章 華北大掃蕩(九)第87章 陝北第561章 日軍的反擊(十二)第438章 日軍挺進隊的災難(一)第2章 汝城之戰第292章 洛陽會議第323章 挺進冀中(一)第501章 特殊的客人(二)第123章 第二次反圍剿(七)第142章 十堰改編和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第159章 西征(二)第323章 挺進冀中(一)第9章 空閒之餘第55章 武漢起義(四)第447章 除閻計劃(四)第488章 渡河之戰第530章 觀察團事件(四)第438章 日軍挺進隊的災難(一)第573章 戰平漢線(九)第348章 綏寧會戰(八)第438章 日軍挺進隊的災難(一)第77章 第一次反圍剿(三)第420章 黃橋戰役第630章 爾虞我詐的德黑蘭(五)第258章 白銀銅礦第171章 西征(十四)第528章 觀察團事件(二)第433章 中條山之戰(四)第236章 天津(十一)第618章 攻克濟南(一)第136章 九一八(六)第190章 伊列夫少將第229章 太原!太原!(二)第307章 第一次反掃蕩第129章 第二次反圍剿第158章 西征第624章 攻克濟南(七)第51章 起義前夕(二)第84章 新年第217章 激戰板垣師團(五)第14章 升職第171章 西征(十四)第158章 西征第204章 西安事變(三)第294章 徐州會戰第52章 武漢起義(一)第282章 晉東南之戰(六)第156章 西征前奏之紅四方面軍來投(二)第105章 漢中攻略(七)第476章 珍珠港事件(四)第189章 《莫斯科協定》第229章 太原!太原!(二)第492章 南洋風雲(四)第590章 津浦線風雲(六)第569章 戰平漢線(五)第244章 奇襲太原第129章 第二次反圍剿第379章 第一次反共高潮第12章 北伐開始第238章 天津(十三)第414章 百團大戰(九)第127章 第二次反圍剿(十一)第462章 華北大掃蕩(十一)第90章 李立民以及東陵盜墓事件第108章 中東路事件第584章 緬甸反擊戰(十)第220章 激戰板垣師團(七)第571章 戰平漢線(七)第155章 西征前奏之紅四方面軍來投第269章 綏西攻防戰(四)第488章 渡河之戰第450章 後續(三)第512章 察哈爾反擊戰(十)第223章 激戰板垣師團(十)第123章 第二次反圍剿(七)第201章 兩廣事變第479章 渡河戰役(二)第453章 華北大掃蕩(二)第41章 在襄陽(四)第107章 漢中攻略(九)第174章 西征(十七)第30章 漢陽兵工廠第298章 援助第37章 臨走前的會面第349章 綏寧會戰(九)第524章 奪取新疆(二)第149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以及西征前奏(一)第561章 日軍的反擊(十二)第482章 渡河戰役(五)第91章 東陵盜墓事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