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武漢之戰

在第二天,也就是一九二六年九月十號這天,北伐軍正式拿下了武昌城,城內所有的敵軍都已經投降。

在北伐軍正式拿下武昌城之後,這個消息就像漲了翅膀一樣,飛向了大江南北,吳佩孚重兵防守的武昌城居然不到十天就被北伐軍拿下,這個消息太具有轟炸性了。而作爲第一個攻進武昌城的軍隊,第四軍算是真正打出了鐵軍的稱號,除此之外,李衛國這個黃埔一期的gcd軍校生在北伐軍內部聲名鵲起了。

對於李衛國在此役的功勞,除了北伐軍中央軍司令部總指揮唐生智親召開的團級以上的軍事會議上親自點名誇獎,北伐軍總司令老蔣也是發來嘉獎令。

隨着武昌城被北伐軍拿下之後,十月廣東國民政府就開始搬遷了,把新的辦公地點放在武昌,隨着武漢政府的正式履行職能,便開始對之前的戰鬥中各個部隊論功行賞了。

其中第四軍裡面,參加北伐的第十師,擴編爲國民革命軍第十一軍,軍長陳銘樞;第十二師擴編爲新的第四軍,張發奎任軍長,黃琪翔任副軍長。而作爲武昌攻防戰立下大功的補充團和獨立團也在擴編的行列裡。

而我黨方面,周恩來在得到這個消息之後,更是親自前來祝賀,並帶來了他的一份新的任命。

武昌城內的一個大宅裡,這原本是警察廳的辦公地點,現在被補充團給徵用了。

十月的一天,補充團所有連級以上的軍官都來了,所有人包括李衛國都在大門口焦急的等待着,臉上還略帶着喜悅之情。

“團長,他們來了!”一個眼尖的士兵看見了遠處一行人騎着馬正往補充團的位置前來,沒一會兒幾人就來到了面前。

“周主任,路上一路辛苦了!”在來人下了馬之後,李衛國直接親自迎了上去,對着一個帥氣的男子問候道。

“衛國,好久不見,你這次表現真讓我驚訝,走,裡面說!”周主任笑着對李衛國打着招呼道。

“周主任請!”李衛國恭敬地讓周恩來先走一步,自己隨後再跟上。

Wωω☢TTkan☢¢ 〇

“衛國,這次戰鬥,士兵傷亡不少吧!”周主任邊走邊問道。

“傷亡是不少,畢竟我們打的是攻堅戰,不過好在不少傷員醫治及時,犧牲的士兵不是特別多。”李衛國如實回答道。

。。。。

就這樣,兩人邊走邊聊,一會兒就到了開會的會議室裡,在休息了一會兒之後,就在這裡召開了一場臨時的軍事會議。

“同志們,你們在從北伐開始就一直在創造奇蹟,如今又再一次讓我們感到了震驚,我很欣慰,組織更感到欣慰!

。。。

鑑於在此次武漢之戰中補充團突出的貢獻,北伐軍總司令部現做以下決定!”周恩來在做了一些思想工作之後,便開始宣佈北伐軍總司令部的任命。

“譁”在聽到了上面有新的任命,補充團在座的軍官自團長李衛國都立即站了起來,認真聽到。

“現任命補充團擴編爲第二十一師,一師三團制,隸屬於第四軍,部隊駐紮地爲漢陽!

二十一師各級軍官現做如下安排:

師長長李衛國,參謀長徐向前、黨代表聶榮臻、副師長長陳賡。

一團,團長陳賡,副團長賈恩溢,參謀長黃攻略,下轄三個營,營長分別爲賈恩溢(兼任)、盧德銘、王爾琢。

二團,團長李振華(注:作者堂弟),副團長粟裕,下轄三個營,營長分別爲粟玉(兼任)、蔡申熙、。。。。

三團,團長黃克誠,參謀長劉-志丹,副團長林標,下轄三個營,營長分別爲林,彪(兼任)、。。。。

炮兵營營長李東(主角同鄉兼同學,二期炮兵科)。

。。。。。。。”

在周主任的宣講中,下面的補充團軍官也都十分開心,職位或多或少都升了,當然名單裡還有不少陌生人,都是空降的 ,也就是跟着周主任一起來的那些人。

“衛國,從今天開始,聶榮真同志就是你們師的政委了,在以後多多配合,好好帶着我們這個黨領導下非常優秀的優秀隊伍。”在宣佈完之後,周恩來特地像李衛國介紹了聶榮真。

“歡迎榮真同志!”李衛國友好的伸出自己的雙手。

“你好,衛國同志,以後我們就是搭檔了!”聶榮真緊緊握住了李衛國伸來的手,熱情的說道。

在一陣熱鬧之後,周恩來就離開了補充團的駐地,前往了獨立團,因爲獨立團也擴編了,編成了第十一軍第二十四師,葉挺出任師長。

接下來的日子,第四軍在休整之後第十二師就開拔至江西去了,繼續參與北伐,而二十一師就留在了漢陽,開始了擴編。

雖然上面就給了李衛國三個團的編制,不過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在經過一個多月的整編擴充後,守備旅成爲了,擁有三個團、三個補充大隊(相當於副團級),一個警衛營、一個教導營、一個炮兵營、一個騎兵大隊、一個輜重加強營等共近一萬人的部隊。

其中特戰大隊被合併了,編入了教導營,但也是單獨存在,人數不多,就幾十人左右。至於教導營營長則由劉明擔任,這個主角的老跟班,但他主要是訓練特戰隊,其他的事務基本是由副營長去完成。

警衛營則是由之前的警衛連擴編的,營長也是主角的親信唐亮擔任,當然人手一支衝鋒槍是不現實了,以前是人少,現在隊伍一大,也就沒法那樣了。

至於那三個補充大隊,就是李衛國自己私自擴編的對於這些,上面的人也知道,並沒有多管。國-民黨的那些軍官都這麼幹,就有點法不責衆,甚至有點支持這種擴編。

三個補充大隊負責人的人選,李衛國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除了提拔自己老班底,也申請從黨外調派了一些,這樣也可以打消黨的顧慮---防止李衛國的勢力坐大。

除了這些部隊,李衛國還成立了自己的情報部門----二十一師軍事情報科,這個可以算作是錦衣衛的部門的負責人則是丁曉鵬,這個主角的進入黃埔之前的忠實班底,這個部分李衛國是不會容許被外人染指的。

這個任命最開始並沒有引起多少人的注意,但隨着時間的推移,丁曉鵬這個情報科科長,卻成爲了民國時期情報方面最爲出名的人物之一。熟悉他的人的絕對不會知道,平時那麼一個不起眼的人,確是那麼讓他們感到害怕。

除了人事安排在武器方面,李衛國再次通過不知名的渠道,運進來大量的軍火,但由於暫時用不到太多,除了繼續的一部分,其他的暫時存放在了漢口的租界。

在聶榮真等一衆新調進來軍官的驚訝下,一批批較新的武器就這麼被拉進了二十一師的營地。雖然那些武器都不是全新的,但在老外認真的保養下,確比新的差不了多少。

李衛國看了一下這批清單,就在想如何分配這些武器。

清單武器包括7000支步槍,50挺重機槍,120挺輕機槍,80門迫擊炮,75mm山炮10門和野炮5門。

這些武器的到來,也讓二十一師的武器裝備成爲了北伐軍中首屈一指的,當然這裝備趕日軍還差不少,不過此時打打內戰,則是問題不大。

經過一段時間的整頓,二十一師也成爲了當時駐守在武漢的北伐軍中一支比較強大的力量。

第214章 激戰板垣師團(三)第575章 緬甸反擊戰(一)第233章 天津(八)第386章 第三大規模掃蕩(二)第624章 攻克濟南(七)第451章 後續(四)第94章 固軍壩起義(二)第349章 綏寧會戰(九)第440章 大年初一第474章 珍珠港事件(二)第97章 入川(三)第250章 回蘭州(二)第386章 第三大規模掃蕩(二)第358章 綏寧會戰(十八)第523章 奪取新疆第463章 華北大掃蕩(十二)第548章 43年的到來(三)第170章 西征(十三)第140章 谷城起義(二)第78章 第一次反圍剿(四)第517章 收復外蒙(四)第259章 白銀的銅礦(二)第285章 晉東南之戰(九)第614章 興安嶺雄風(十四)第584章 緬甸反擊戰(十)第352章 綏寧會戰(十二)第536章 親歷駝峰航線(一)第352章 綏寧會戰(十二)第120章 第二次反圍剿(四)第503章 察哈爾反擊戰(一)第265章 衛立煌來訪(二)第34章 衝突第104章 漢中攻略(六)第55章 武漢起義(四)第185章 根據地風雲第609章 興安嶺雄風(九)第563章 日軍的反擊(十四)第367章 調動第423章 皖南事變(三)第237章 天津(十二)第552章 日軍的反擊(三)第16章 北伐之戰平江(二)第617章 興安嶺雄風第145章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四)第130章 漢中協定和紅二、四方面軍第139章 谷城起義第121章 第二次反圍剿(五)第312章 第一次反掃蕩(六)第106章 漢中攻略(八)第281章 晉東南之戰(五)第346章 綏寧會戰(六)第582章 緬甸反擊戰(八)第437章 黃公略歸國第129章 第二次反圍剿第270章 綏西攻防戰(五)第412章 百團大戰(七)第41章 在襄陽(四)第595章 津浦線風雲(十一)第50章 起義前夕第48章 平叛(三)第634章 武漢反擊戰(四)第253章 新式機槍第396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十二)第210章 紅軍改編(二)第138章 九一八(八)第274章 挺進山東第570章 戰平漢線(六)第359章 綏寧會戰(十九)第622章 攻克濟南(五)第457章 華北大掃蕩(六)第149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以及西征前奏(一)第435章 閻錫山的動搖第285章 晉東南之戰(九)第203章 西安事變(二)第358章 綏寧會戰(十八)第322章 殲1戰鬥機第290章 晉東南之戰(十四)第345章 綏寧會戰(五)第591章 津浦線作戰(七)第32章 boss出現第345章 綏寧會戰(五)第469章 華北大掃蕩(十八)第361章 綏寧會戰之反攻(一)第179章 白銀法案第250章 回蘭州(二)第546章 43年的到來(一)第371章 晉西事變(三)第301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二)第77章 第一次反圍剿(三)第91章 東陵盜墓事件(續)第479章 渡河戰役(二)第560章 日軍的反擊(十一)第452章 華北大掃蕩(一)第280章 晉東南之戰(四)第594章 津浦線風雲(十)第4章 安仁之戰第609章 興安嶺雄風(九)第19章 汀泗橋之戰(二)第528章 觀察團事件(二)第449章 後續(二)
第214章 激戰板垣師團(三)第575章 緬甸反擊戰(一)第233章 天津(八)第386章 第三大規模掃蕩(二)第624章 攻克濟南(七)第451章 後續(四)第94章 固軍壩起義(二)第349章 綏寧會戰(九)第440章 大年初一第474章 珍珠港事件(二)第97章 入川(三)第250章 回蘭州(二)第386章 第三大規模掃蕩(二)第358章 綏寧會戰(十八)第523章 奪取新疆第463章 華北大掃蕩(十二)第548章 43年的到來(三)第170章 西征(十三)第140章 谷城起義(二)第78章 第一次反圍剿(四)第517章 收復外蒙(四)第259章 白銀的銅礦(二)第285章 晉東南之戰(九)第614章 興安嶺雄風(十四)第584章 緬甸反擊戰(十)第352章 綏寧會戰(十二)第536章 親歷駝峰航線(一)第352章 綏寧會戰(十二)第120章 第二次反圍剿(四)第503章 察哈爾反擊戰(一)第265章 衛立煌來訪(二)第34章 衝突第104章 漢中攻略(六)第55章 武漢起義(四)第185章 根據地風雲第609章 興安嶺雄風(九)第563章 日軍的反擊(十四)第367章 調動第423章 皖南事變(三)第237章 天津(十二)第552章 日軍的反擊(三)第16章 北伐之戰平江(二)第617章 興安嶺雄風第145章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四)第130章 漢中協定和紅二、四方面軍第139章 谷城起義第121章 第二次反圍剿(五)第312章 第一次反掃蕩(六)第106章 漢中攻略(八)第281章 晉東南之戰(五)第346章 綏寧會戰(六)第582章 緬甸反擊戰(八)第437章 黃公略歸國第129章 第二次反圍剿第270章 綏西攻防戰(五)第412章 百團大戰(七)第41章 在襄陽(四)第595章 津浦線風雲(十一)第50章 起義前夕第48章 平叛(三)第634章 武漢反擊戰(四)第253章 新式機槍第396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十二)第210章 紅軍改編(二)第138章 九一八(八)第274章 挺進山東第570章 戰平漢線(六)第359章 綏寧會戰(十九)第622章 攻克濟南(五)第457章 華北大掃蕩(六)第149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以及西征前奏(一)第435章 閻錫山的動搖第285章 晉東南之戰(九)第203章 西安事變(二)第358章 綏寧會戰(十八)第322章 殲1戰鬥機第290章 晉東南之戰(十四)第345章 綏寧會戰(五)第591章 津浦線作戰(七)第32章 boss出現第345章 綏寧會戰(五)第469章 華北大掃蕩(十八)第361章 綏寧會戰之反攻(一)第179章 白銀法案第250章 回蘭州(二)第546章 43年的到來(一)第371章 晉西事變(三)第301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二)第77章 第一次反圍剿(三)第91章 東陵盜墓事件(續)第479章 渡河戰役(二)第560章 日軍的反擊(十一)第452章 華北大掃蕩(一)第280章 晉東南之戰(四)第594章 津浦線風雲(十)第4章 安仁之戰第609章 興安嶺雄風(九)第19章 汀泗橋之戰(二)第528章 觀察團事件(二)第449章 後續(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