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6章 日軍的反擊(七)

“傅司令,恭喜恭喜!有委員長栽培,以後你的仕途可謂是青雲直上啊!”

洛陽機場,在接蔣鼎文以及湯恩伯的飛機飛離洛陽後,機場的停機坪上,一衆國民黨軍官在那對着傅作義拱手恭賀道。

就在一個小時以前,重慶派來的一架飛機停在了洛陽機場,宣佈了關於解除蔣、湯二人的職務的命令,同時宣佈了任命傅作義爲豫西北警備司令,統率六個軍負責保衛洛陽。

當聽到命令後,蔣鼎文二人臉色十分地蒼白,但是他們知道他們終於犯了什麼錯,不過已經於事無補了。他們通過自己的手段,得知了蔣委員長對於這次戰役慘敗,十分地震怒,聽說在辦公室發了好幾次火。

特別是湯恩伯,從重慶的命令他就知道,委員長已經對他有所猜忌,不然也不會開始肢解他的部隊。12軍倒還沒什麼,那是他從孫桐萱手上搶過來的,但是85軍卻是他的嫡系部隊之一,特別是110師,是他起家部隊13軍出來的。

不過這還不是最慘的,他聽說可能13軍以後都不可能讓他指揮了,這纔是對他最大的打擊。所以當聽到重慶的命令後,他的臉色一直不好看,跟傅作義身邊的人激動形成了鮮明對比,他也不禁感嘆傅作義真的好運氣,這下估計真的起來了。

“都別恭喜了,委員長在這個時候讓我在這個時候予以重任也是讓我們能守住洛陽,我們這些人壓力很大呀!”傅作義雖然也高興,但他也知道爲什麼委員長會重新重用自己,無非是想讓自己力挽狂瀾,挽救危局。

洛陽的第一戰區司令部,現在變成了傅作義的豫西北警備司令部,至於新的第一戰區司令部則是搬到了南陽這個胡宗南的老巢。此時這個局面,胡宗南肯定不會來洛陽的,所以戰區司令部自然不可能放在洛陽。

“怎麼孫軍長還沒到?”李家鈺看到衆人中唯獨差了13軍軍長孫元良,不禁疑惑道。雖然對方此時不歸傅作義管轄,但作爲在洛陽附近的一支強軍,軍長孫元良收到通知也應該過來開會吧。

就在衆人在等候孫元良的時候,一個不好的消息傳到了衆人的耳中。“報告,13軍和76軍發來電報,說他們接到胡長官的命令,正準備南下汝陽。”

“什麼?這個時候南下汝陽?他胡宗南是想落井下石嗎?”聽到此時豫西北兩個主力軍居然要離開,作爲傅作義的手下,葉啓傑當即起來不滿的說道。

“胡宗南也太不厚道了,知道我們的軍隊不足,還把兩個主力軍南調,這是要借刀殺人啊!”

“就是,太不厚道了!中央軍這羣王八蛋,就知道欺負我們這些非嫡系!”

。。。。。

一時間,作戰室各種各樣的談論就響起,但都對胡宗南的做法感到不滿。聽到這則消息,傅作義臉色也很難看,不過看着作戰室鬧哄哄的局面,便站了出來。

“好了,人各有志,既然對方不願留下一起協助我們,我們難道就不能靠自己的能力守住洛陽嗎?”傅作義大聲地說道。

傅作義這麼一說,其他人瞬間就閉嘴了。葉啓傑則是忍不住說道,“長官,我們現在手上就5個軍,85軍現在伊川而日軍的迂迴部隊已經過了登封,不久就可能繞過虎牢關,直逼我洛陽啊!”

聽到85軍不在,傅作義也皺眉道,“85軍怎麼說,他們什麼時候能趕到洛陽?”

“我問了,他們說部隊之前被打散,現在正在重新集結中,最快也得兩天才能到洛陽。”葉啓傑回答道。

“兩天?”傅作義敲了敲桌子,沉思道,“告訴85軍的吳軍長,讓他率軍去阻擊登封而來的日軍迂迴部隊,不能讓日軍威脅洛陽。再不濟,也得給我們這邊多爭取幾天時間!”

“是!”

聽到傅作義的安排,李家鈺不確定的問道,“傅司令,你的意思是?”

聽到李家鈺的疑問,傅作義擡起頭看着眼前的這些人便解釋道,“現在委員長任命我與諸位一起保衛洛陽,但是洛陽的局面現在你們也清楚,實在不容樂觀。

虎牢關那邊,我35軍兩個師還在抵擋日軍主力的進攻,南邊也面臨的日軍的迂迴包抄。85軍雖然之前包圍鄭州等地損失較大,但畢竟是我們中間裝備最好的,只能讓這支部隊先擋住日軍的迂迴部隊。”

聽到傅作義的解釋,14軍軍長張季鵬還有點沒明白,“傅司令,接下來的戰鬥怎麼打?”

看着眼前這些人中唯一一個黃埔出來的軍長,傅作義不禁感嘆道。這人跟人咋就差距這麼大呢,人家李衛國、徐向淺、陳更都是黃埔一期的,可人家現在都是統率數十萬大軍的指揮官,那指揮作戰能力也是很牛,可眼前這位就差多了。

“張軍長先別急!諸位,洛陽的重要性不用我去說明,但要想打贏這場仗,我想知道你們諸位的手上有多少人!”傅作義認真地問道。

幾位軍長看了看其他人,臉色也陰晴不定。傅作義嘆了口氣便率先說道,“我開個頭吧,我的35軍現在只有18000來人。”

有了一個人的開頭,剩下也都開口了。

“我的47軍只有17000人!”

“我的14軍有兩萬出頭!”

“我的12軍只有12000人!”

“我的17軍只有11000人。”

聽到最後兩個人所說的人數,其他幾人也都驚訝地看着看着二人,沒想到二人就這麼點人。17軍還能理解,畢竟原來是西北軍,中條山一戰後,被打殘了,一個軍參謀長和新編第二師師長都被俘虜,可謂元氣大傷。雖然有着兩個師,但是由於吃空餉以及一直得不到補充,所以人數還比不上之前110師一個師。

可12軍就有點說不過去了。雖然也是西北軍出身,不過畢竟之前是湯恩伯的部隊,有三個師,起碼也有兩萬多人呢,可現在居然只有一萬出頭,這仗打的。衆人的眼光,即便是臉皮比較厚的二人,此時也有點掛不住。

“好了,關心一下正事吧!我們現在這五個軍手上差不多八萬人,85軍那邊估計有個兩萬人,也就意味着我們手上有十萬人可用。

現在日軍兵分兩路進攻我們,即便是85軍去堵截迂迴之敵,我擔心也堅持不了多久,畢竟85軍連番大戰,損失很大。也就意味着我們只能只能依靠洛陽附近打一場保衛戰。”傅作義頗爲自信地說道。

“能守住嗎?”17軍的高桂滋擔憂道。

“只要諸位與我一起精誠合作,守住應該不是問題!我佈置一下各自的任務。

高軍長,你的部隊本來就在陝縣、澠池等地。現在76軍打算撤退,你讓你的人去接官靈寶,並負責在後方佈置好防線,以防意外。

賀軍長,你的12軍損失較大,你部先不執行作戰任務,就負責洛陽城的工事修建工作,儘快讓部隊恢復士氣!

李司令,你的47軍暫時負責洛陽以及周邊的防務,12軍會配合你一起完善洛陽等地的工事。

至於張軍長,你的14軍畢竟是有三個師,也是衛長官的老部隊戰鬥力也算不錯的。所以給你的任務就是作爲預備部隊,隨時掩護35軍和85軍撤回洛陽。

都明白了嗎?”傅作義看着眼前衆人認真地問道。

“明白!”

“傅司令,萬一洛陽守不住怎麼辦?我們往哪退?不可能往崤山、熊耳山裡跑吧!”張際鵬擔憂道。

“退路問題,你們暫時先別管,我會讓高軍長那邊負責制定好路線。而且你們也別擔心洛陽保不住,別忘了我們西邊那位鄰居!”傅作義淡淡地說道,並沒有多少擔心。

“傅司令是說八路軍?”張際鵬不確定道!

聽到八路軍,衆人瞬間就有點緊張,現在國共關係他們不是不知道,自從皖南事變後就沒好過,八路軍在他們眼中就是禁忌。

“我知道你們擔心什麼。我傅作義雖然跟八路軍有很大的仇恨,但是這個時候我知道八路軍不會坐視不管的。

洛陽說是我們在河南的最大城市,不容有失。但是你們想過沒,洛陽其實也是陝西的一個外部門戶,要是洛陽丟了,日軍可就直接威脅潼關了。八路軍那邊,我會讓人去聯繫,而且也會跟委員長彙報,畢竟上面出面,八路軍幫助我們的希望更大。”傅作義解釋道。

“讓八路軍幫忙?委員長不會讓八路軍的部隊出現在豫西北吧,到時候請神容易送神難!”想到傅作義就是被八路軍逼着離開綏西的,賀粹之沒想到對方還會向八路軍求助。

“不需要他們地面部隊進入豫西北。只要八路軍肯做出威脅平漢線的姿態,然後派點飛機來遏制日軍的轟炸,我們的壓力就會小很多!”傅作義看着西邊認真地說道。

他知道**那幾位極具戰略眼光的人,不可能看不出來洛陽對他們的重要性,他甚至以爲對方可能會不請自來。

。。。。。。

外蒙,賽音山達,此時外蒙前五的一個‘大城市’,總人口一萬五千人,城區人口五千人。

這個所謂的大城市,的確有點大,不過想到外蒙總人口也才幾十萬,而且大部分居民都在偌大的蒙古草原上,這個大城市的稱號在外蒙這個地方也算是名副其實了。

此時賽音山達以南2公里的草原上,一支龐大的隊伍正在前進,隊伍中間那一輛輛裝甲怪物、還有那一門門火炮讓人望而生畏。這是一支由小汽車、卡車、坦克以及裝甲車構成的隊伍,而且還有上萬士兵的一起隨行。

其中一輛小汽車上,兩個中年男女正坐在小汽車的後座上。那個男子一身軍裝,不過卻是八路軍那種冬季軍裝,而且這人的軍裝明顯跟其他人不一樣,明顯是一個八路軍高層。至於旁邊的女子,同樣戴着暖和的軍帽,年齡明顯要比旁邊的男子小點,應該才30歲出頭。

“振華,那就是外蒙第四大城市?”旁邊的女子拿着望遠鏡看了一眼不遠處已經露出輪廓的賽音山達,驚訝地說道。

“沒錯,這就是外蒙第四大城市,怎麼,很意外?”旁邊的男子顯然要穩重點,即便是驚訝,也沒顯露出來。

“這也太小了吧!跟後方根據地的一個小縣城差不多,這也叫大城市?”旁邊的女子仍然不肯相信道。

“曉娟,你要知道。外蒙總人口現在都沒有50萬(爲什麼這麼少,可以猜猜),庫倫也就幾萬人,這個賽音山達真的算不小的城市了,等你後面看看,很多城市還不如賽音山達。”男子笑着解釋道。

聽二人的談話,這二人的身份也就出來了,正是李振華和他的妻子李曉娟,此時他們正在前往庫倫的路上。

就在數天前,**軍委下了一道命令,取消外蒙方面軍編制,組建外蒙軍區,由李振華擔任司令員,曾中生擔任政委。在這道命令中,還有幾道附屬的補充命令,也是涉及人事任命以及編制的調整。

新成立的外蒙軍區,下轄第一裝甲軍、第9縱隊、第12縱隊、第13縱隊、第3炮兵師,以及第7航空師。軍區一共有9個步兵師、2個裝甲師、1個機械化步兵師、1個航空師。

第一裝甲軍由第一裝甲師擴編而成,下轄第一裝甲師、第四裝甲師以及第一機步師,軍長是吳光浩。

第13縱隊由115師、騎兵第三師、獨37師組建而成,由王震出任縱隊司令員,孫得勝出任副司令員。

第9縱隊編制也作出調整,以119師、獨22師、獨27師組成,李振華不再擔任縱隊司令員,由徐海冬擔任新的縱隊司令。

第3炮兵師(第1炮兵師在太原,第2在大同),由1個75mm野炮團、1個122mm和152mm混合編成的重炮團、1個反坦克炮團、1個防空炮團、一個105火箭炮團組成,每個團36門火炮,一共各類火炮180門。

當然這都是預計的編制,現在整個外蒙軍區的部隊編制,並沒滿編。外蒙軍區若是全員滿編,將擁有軍隊30萬人,以及超過500輛坦克、300架作戰飛機。雖然人數不一定是幾大軍區最多,但若論特戰能力,絕對是最強。要知道目前八路軍生產的42式中型坦克以及43式坦克都在外蒙軍區的第一裝甲軍。

除此之外,其他部隊也有一定的調整。

原第9縱隊獨28師、第二裝甲師劃入第六縱隊,其中第二裝甲師師長許光達擔任第6縱隊副司令員。新的晉綏軍區由第二騎兵軍、第4縱隊、第5縱隊、第6縱隊組成,賀隆擔任司令員,而且不再兼任第6縱隊司令員,由李達接任。

至於第10縱隊劃入前線指揮部直轄,不再隸屬於晉綏軍區。

第300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第256章 西北聯合大學第185章 根據地風雲第572章 戰平漢線(八)第499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六)第104章 漢中攻略(六)第177章 事件後續(二)第3章 汝城之戰(二)第420章 黃橋戰役第212章 激戰板垣師團第262章 晉綏根據地(三)第440章 大年初一第571章 戰平漢線(七)第318章 第一次反掃蕩(十二)第416章 百團大戰(十一)第424章 皖南事變(四)第593章 津浦線風雲(九)第594章 津浦線風雲(十)第63章 大撤退(三)第401章 大同戰役(五)第209章 紅軍改編(一)第450章 日軍反擊(一)第444章 除閻計劃(一)第65章 大撤退(五)第178章 營救第100章 漢中攻略(二)第470章 華北大掃蕩(十九)第575章 緬甸反擊戰(一)第552章 日軍的反擊(三)第576章 緬甸反擊戰(二)第183章 會師第551章 日軍的反擊(二)第482章 渡河戰役(五)第80章 第一次反圍剿(六)第427章 皖南事變(七)第9章 空閒之餘第292章 洛陽會議第21章 武漢之戰(二)第521章 收復外蒙(八)第262章 晉綏根據地(三)第195章 東征(五)第328章 天津(三)第590章 津浦線風雲(六)第461章 華北大掃蕩(十)第123章 第二次反圍剿(七)第495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二)第169章 西征(十二)第357章 綏寧會戰(十七)第161章 西征(四)第398章 大同戰役(二)第576章 緬甸反擊戰(二)第329章 天津(四)第635章 武漢反擊戰(五)第245章 新的任命第161章 西征(四)第456章 華北大掃蕩(五)第572章 戰平漢線(八)第597章 津浦線風雲(十三)第617章 興安嶺雄風第220章 激戰板垣師團(七)第538章 親歷駝峰航線(三)第600章 津浦線風雲(十六)第77章 第一次反圍剿(三)第527章 觀察團事件(一)第14章 升職第612章 興安嶺雄風(十二)第290章 晉東南之戰(十四)第356章 綏寧會戰(十六)第153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五)第132章 九一八(二)第569章 戰平漢線(五)第620章 攻克濟南(三)第213章 激戰板垣師團(二)第370章 晉西事變(二)第339章 天津第610章 興安嶺雄風(十)第238章 天津(十三)第497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四)第412章 百團大戰(七)第14章 升職第413章 百團大戰(八)第97章 入川(三)第508章 察哈爾反擊戰(六)第198章 東征(八)第156章 西征前奏之紅四方面軍來投(二)第608章 興安嶺雄風(八)第427章 皖南事變(七)第512章 察哈爾反擊戰(十)第448章 後續第72章 崛起(三)第111章 夜襲第155章 西征前奏之紅四方面軍來投第235章 天津(十)第18章 汀泗橋之戰第261章 晉綏根據地(二)第310章 第一次反掃蕩(四)第442章 汾陽協定與蘇日中立條約第122章 第二次反圍剿(六)第30章 漢陽兵工廠第62章 大撤退(二)
第300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第256章 西北聯合大學第185章 根據地風雲第572章 戰平漢線(八)第499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六)第104章 漢中攻略(六)第177章 事件後續(二)第3章 汝城之戰(二)第420章 黃橋戰役第212章 激戰板垣師團第262章 晉綏根據地(三)第440章 大年初一第571章 戰平漢線(七)第318章 第一次反掃蕩(十二)第416章 百團大戰(十一)第424章 皖南事變(四)第593章 津浦線風雲(九)第594章 津浦線風雲(十)第63章 大撤退(三)第401章 大同戰役(五)第209章 紅軍改編(一)第450章 日軍反擊(一)第444章 除閻計劃(一)第65章 大撤退(五)第178章 營救第100章 漢中攻略(二)第470章 華北大掃蕩(十九)第575章 緬甸反擊戰(一)第552章 日軍的反擊(三)第576章 緬甸反擊戰(二)第183章 會師第551章 日軍的反擊(二)第482章 渡河戰役(五)第80章 第一次反圍剿(六)第427章 皖南事變(七)第9章 空閒之餘第292章 洛陽會議第21章 武漢之戰(二)第521章 收復外蒙(八)第262章 晉綏根據地(三)第195章 東征(五)第328章 天津(三)第590章 津浦線風雲(六)第461章 華北大掃蕩(十)第123章 第二次反圍剿(七)第495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二)第169章 西征(十二)第357章 綏寧會戰(十七)第161章 西征(四)第398章 大同戰役(二)第576章 緬甸反擊戰(二)第329章 天津(四)第635章 武漢反擊戰(五)第245章 新的任命第161章 西征(四)第456章 華北大掃蕩(五)第572章 戰平漢線(八)第597章 津浦線風雲(十三)第617章 興安嶺雄風第220章 激戰板垣師團(七)第538章 親歷駝峰航線(三)第600章 津浦線風雲(十六)第77章 第一次反圍剿(三)第527章 觀察團事件(一)第14章 升職第612章 興安嶺雄風(十二)第290章 晉東南之戰(十四)第356章 綏寧會戰(十六)第153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五)第132章 九一八(二)第569章 戰平漢線(五)第620章 攻克濟南(三)第213章 激戰板垣師團(二)第370章 晉西事變(二)第339章 天津第610章 興安嶺雄風(十)第238章 天津(十三)第497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四)第412章 百團大戰(七)第14章 升職第413章 百團大戰(八)第97章 入川(三)第508章 察哈爾反擊戰(六)第198章 東征(八)第156章 西征前奏之紅四方面軍來投(二)第608章 興安嶺雄風(八)第427章 皖南事變(七)第512章 察哈爾反擊戰(十)第448章 後續第72章 崛起(三)第111章 夜襲第155章 西征前奏之紅四方面軍來投第235章 天津(十)第18章 汀泗橋之戰第261章 晉綏根據地(二)第310章 第一次反掃蕩(四)第442章 汾陽協定與蘇日中立條約第122章 第二次反圍剿(六)第30章 漢陽兵工廠第62章 大撤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