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晉西事變(二)

西安,一條大街上有着一個比較大的武館,叫作葉氏詠春拳。這家武館在西安可謂是赫赫有名,比其他的一些武館要大不少,而且招收的弟子也多。

不過行內人都知道這個詠春拳武館之所以能發展這麼快,肯定免不了後面有後臺在那撐着。這個社會就像這樣,無論你想幹什麼都得有着後臺,不然你幹不下去。而這座武館的後臺就是李衛國或者說是八路軍,因爲武館的館長葉問是軍隊的武術教練,還跟八路軍最精銳的小部隊--特戰隊有着很深的關係。

照理說,在中共的地盤上,應該不會出現武館這種私人性質團體存在的,其實這也得益於西安這個城市的存在。

雖然因爲抗戰爆發的原因,中共也很少階級鬥爭什麼的了,而是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所以對於私營經濟的管理就所有放鬆,允許出現規模不大的私人經濟,以此來活躍市場,增加特區政府的稅收。

不過像蘭州、漢中、安康等地,雖然有着不少個體商戶,但是規模不大,也都是一些小酒樓、米鋪等。但是西安不一樣,中共對這裡只是從軍隊、政府人事任免等方面下手,對於經濟只是在維持市場穩定,沒有過多的限制,也正是因爲這樣,西安的發展就很快。

不過中央也有人提出,這樣會動搖他們的根基,建議限制一下,別讓當地的反動力量壯大。不過中央礙於這樣會影響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設,也就不了了之,只是加大了監管力度,嚴厲打擊違法亂紀的事。

此時武館裡面,葉問的練功房,此時正上演着一場激烈的對抗。

一方是用着數量並且精湛的詠春拳在迎敵,另一方則是用着非常實用的格鬥技術,雖然後者招式凌亂,但是其招招直逼要害,讓使用詠春拳的那人也在不斷地化解對方凌厲的攻擊。

噗噗噗

凌厲的拳風不斷地在屋裡響起,那精彩的進攻與反進攻的招式,讓旁人看得如癡如醉,都被這激烈的對抗的吸引住了。

“總司令!有急電!”此時一陣凌亂的腳步聲在外面響起,然後就看見一個士兵跑了進來,不過看着屋內的情況,他想打斷卻被旁邊的李忠給制止了。

而來人的動靜,也讓正在激烈對打的二人注意到了,雙方的動作也就慢了下來。

“總司令,你貌似要工作了!”只見葉問用手擋過李衛國的一次肘擊,笑着說道,不過語氣卻不是很平和,顯然是打鬥也花費了他不少力氣。

“葉師傅還是這麼厲害,我這麼凌厲的進攻,葉師傅都能輕鬆的化解下來!佩服!我中華的傳統武術果然博大精深!”只見李衛國用着習武人的那套禮節,拱了拱手,笑着說道。

此時二人已經分開了,這時旁邊的人連忙遞上來溼毛巾,讓他們擦擦頭上的汗。這麼激烈的運動,二人身上早已大汗淋漓,洗澡肯定不現實,只能說先擦擦汗。

見這位總司令這麼行禮,葉問也不敢託大,連忙客氣地回答道,“其實若真論生死決鬥,我估計這會已經倒下了!”

“葉師傅說笑了,比武切磋而已,何來生死決鬥!今天看樣子我是沒法久待了,後面有機會我們再切磋!”李衛國拱了拱手便告辭道。

“總司令,我送你出去吧!”

“我們就不用這麼客氣了,又不是陌生人見面!”

雖然李衛國這麼說,但葉問還是把李衛國送到了大門口,在對方上車後,他纔回武館。此時的武館裡面,那些學徒在院子裡念着一些基礎的招式,顯然是剛剛加入武館的。

“師傅,沒想到總司令的武術也這麼好,實在有點不敢相信!”葉問旁邊一個年輕的男子感慨道。

“總司令那個不叫武術,而是軍隊的一個殺人技。他們的招式,招招致命,因爲在戰場上,不是敵死,就是自己死,跟我們的所學的武術還是不一樣的。”葉問淡淡地解釋道。

“不過我們的武術顯然在面對這種對手的時候,豈不是很吃虧?”

“吃虧?那隻能說明你學藝不精!別看我們的招式都是死的,但是你要你學好了,能靈活運用之後,那就不一樣了。俗話說,招是死的,人是活的!

看樣子你就是平時沒有好好聽,給我打半小時的擺樁去!”

“是!”

。。。。。。

“有什麼事?”此時坐在車上的李衛國,這才問起正事,剛纔那地方肯定不適合商討跟軍隊或者政治有關的。

“總司令,剛剛蘭州傳來電報,說是總司令您跟主席通個電話,說有事與您商討!”這時李忠這才把電報拿出來,遞給了正在擦汗的李衛國的,他的臉上此時還是紅紅的,副駕駛的李忠都能感受到其一股熱氣。

“主席找我有事?”聽到是主席找,李衛國有點奇怪,難道發生什麼大事了嗎?這纔剛好有空回一次家,難道又得忙了?

既然是主席找,雖然不知道什麼事,李衛國還是很快回到自己的家中,來到書房裡,撥通了專線電話。

嘟嘟,很快電話就通了,“我是李衛國,給我轉主席家裡!”

“好的總司令,請稍等!”電話裡傳來轉接員的聲音。

“你好,衛國!”不一會兒主席那比較渾厚的聲音就從電話裡傳來。

“主席,聽說您找我有事?這剛出門,聽到你找就立馬回來了,是發生什麼大事了嗎?”李衛國好奇地問道。

“這事說大不大,說小不小!閻錫山那裡的事,你應該有所瞭解吧?”主席說道。

聽到閻錫山幾個字,李衛國眼皮一跳,便帶着玩味的笑容問道,“難道是閻錫山打算動手了?”

“八路軍前線指揮部以及北方局傳來的消息,閻錫山已經打算攤牌了,薄一玻等同志的現在狀況也不是很好,我想問問你的看法。”主席認真地說道。

“我的看法就是:既然閻錫山想攤牌,我們何必被動應對,直接主動逼他攤牌,反正只要我們不先出手,我們就不會擔起製造摩擦的不好名聲。”

。。。。。

兩人在電話你就這麼認真地商討着,幸好事情不大,所以也不用讓李衛國飛回蘭州商討此事,那樣太麻煩。最後的商量結果就是讓李衛國全權處理此事,不過主席明確了一點,就是不能背上製造摩擦的壞名頭。

李衛國也知道這點,對於國民黨即將發起的一次反共"gao chao",李衛國也很期待。歷史上八路軍實力比現在弱了不止一點半點,即便吃了一些虧,但在很多地方也打退了國民黨發起的進攻,現在實力更強的八路軍沒理由還會繼續吃虧。

現在李衛國則是謀劃,如何能吃掉晉綏軍一部分,讓閻錫山這個老油條聽話點。按照之前李衛國的計劃,是打算趁此機會徹底吃掉晉綏軍,不過中央覺得太過了,給閻錫山一點教訓就行了,用不着大動肝火。

中央都這麼說了,他也就只能作罷,以後再找機會去吃了實力弱小的晉綏軍吧!既然是對於晉綏軍,李衛國肯定不可能自己一個人去對付,所以他便把林博渠、孫德清、王以哲、左權、孫蔚如這些人叫到了一起,開個會看看如何採取行動。

。。。。。

不得不說,老蔣反共的那叫真的不遺餘力。爲了讓閻錫山有機會去削弱中共的力量,他利用其民國領導人的身份,給閻錫山送了一個神助攻。

1939年5月,重慶政府下達命令,命令衛立煌的中央軍進攻運城的日軍20師團。而晉綏軍負責切斷太原至遠程的鐵路,阻擋日軍的增援部隊。

老蔣的這一次進攻,是真的進攻,只是順帶給閻錫山提供一個藉口而已。

因爲這個時空八路軍壯大太快,華北的日軍都去集中精力對付八路軍去了,加上陝西實際上也被八路軍所控制,就讓中條山遠沒有歷史上那麼重要了。歷史上之所以中條山有20多萬中央軍守着的原因,就是怕日本人趁機打過黃河,進攻陝西,從而威脅重慶。

這個時空八路軍幫他擋住了日本的兵峰,就算他把中條山的軍隊全撤了,日本人也很難打到重慶,因爲八路軍肯定會向綏寧會戰一樣,拼死反擊。當然老蔣也不會放棄中條山這個好地方,不過他覺得20多萬精銳(沒了38軍,只有衛立煌的14軍和晉城李家鈺的47軍算是比較能打的)放在中條山有點浪費,還不如趁機乾點事。

主動進攻八路軍現在老蔣肯定不會幹,因爲長江流域還打着仗呢,所以就沒打算親自動手。

此時老蔣選擇的時機還真是選的好,起碼現在華北日軍的日子是抗戰以來最不好過的一段時間。上個月綏寧會戰剛剛戰敗,日軍損失了大量的精銳部隊和物資,加上八路軍的勢力太過強大,日軍不得不集中力量對付八路軍。對於國民黨,日軍現在都不怎麼進攻了。

洛陽,第一戰區司令部,此時衛立煌正與一衆將領商量如何攻打運城。

此時的運城,是由日軍第20師團防守。這個師團是一個甲種師團,全師團人員共有28000餘人,若加上僞軍,則是有着三萬多人,分佈在運城周邊的十幾座城池裡。

不過對於這20多萬中央軍來說,並不是所有的集團軍司令或者軍長願意去主動攻打,這不作戰會議一開始,就有人不樂意了!

“衛長官,現在日本人好不容易不主動打我們,我們何必去主動進攻,萬一沒打過,還丟了中條山陣地怎麼辦?”第五集團軍司令官曾萬鍾便開始大大咧咧的說道,他的第五集團就是鎮守中條山的,這麼久不打仗,他都習慣了平穩的日子。

“曾司令,你這未戰先怯,是不是有點說不過去呀,你可是一個集團軍總司令。作爲一個集團軍主官,說這樣的話豈不是很影響部隊的士氣?你若是不打,你可以向委員長說去,只要他老人家允許了,我就不管你的部隊了。”

衛立煌毫不客氣地說道。他可是戰區司令官,若是被一個集團軍司令給唬住了,豈不是很沒面子?

“衛長官,你別消消氣,老曾不是這意思,只是我們的部隊裝備趕日軍着實差不少,而且缺乏攻城的重武器,最主要鬼子還有飛機。

若是真的打,駐紮在臨汾等地日軍108師團也有可能增援,到時候我們的壓力更大,若是一個不小心,很容易把目前的局面給毀掉,豈不是得不償失!”

一旁的劉茂恩便出來當和事老,並向衛立煌說着一些目前面臨的問題。

“劉司令,你以爲我不知道這困境嗎?可是這是委員長的命令,我們不得不尊崇。但是你們要這麼想,我們有着20多萬軍隊,難道打不過只有3萬人的左右的日僞軍?”衛立煌反問着在座的諸位。

看着衛立煌那看過來的目光,衆人紛紛低下了頭,顯然對於這次戰鬥沒什麼把握。不過曾萬鍾卻低聲來了一句,不知道是不是故意的,反正在座的都聽見了,“胡宗南還坐擁十幾萬精銳的部隊,不是一樣沒打贏嗎?”

聽到曾萬鍾故意擡槓的話,衛立煌非常不滿,直接拍了一下桌子,大聲地說道,“曾萬鍾!你還能有點軍人的樣子嗎?”

“難道我說錯了嗎?蘭封會戰十萬中央軍最精銳的部隊打不過日軍一個師團;武漢會戰的胡宗南坐擁十幾萬大軍,擋不住日軍的進攻,丟了武漢的北大門。

別看我們中間也有不少中央軍,但是就論裝備,我們趕得上桂永清、黃傑、胡宗南他們的部隊嗎?”

本來這些非嫡系的部隊對於那些嫡系部隊的擁有好的資源不滿,你要能打勝仗還好說,拿着那麼好的裝備還打敗仗,這讓他們非嫡系就感到不滿了。此時曾萬鐘不管那麼多,就這麼大聲地說了出來。

第461章 華北大掃蕩(十)第91章 東陵盜墓事件(續)第316章 第一次反掃蕩(十)第361章 綏寧會戰之反攻(一)第306章 花園口決堤第240章 奇襲太原(九)第593章 津浦線風雲(九)第371章 晉西事變(三)第623章 攻克濟南(六)第525章 奪取新疆(三)第232章 奇襲太原(三)第132章 九一八(二)第43章 四一二第408章 百團大戰(三)第435章 閻錫山的動搖第570章 戰平漢線(六)第575章 緬甸反擊戰(一)第254章 新式機槍(二)第146章 一二八事變第258章 白銀銅礦第458章 華北大掃蕩(七)第415章 百團大戰(十)第583章 緬甸反擊戰(九)第94章 固軍壩起義(二)第562章 日軍的反擊(十三)第357章 綏寧會戰(十七)第524章 奪取新疆(二)第92章 東陵盜墓案第377章 諾門坎事件(二)第554章 日軍的反擊(五)第330章 天津(五)第91章 東陵盜墓事件(續)第474章 珍珠港事件(二)第47章 平叛(二)第233章 天津(八)第562章 日軍的反擊(十三)第613章 興安嶺雄風(十三)第94章 固軍壩起義(二)第364章 綏寧會戰之反攻(四)第236章 奇襲太原(五)第382章 僞南京國民政府第89章 喜事降臨第514章 收復外蒙(一)第500章 撤離冀中第546章 43年的到來(一)第78章 第一次反圍剿(四)第133章 九一八(三)第215章 激戰板垣師團(三)第534章 觀察團事件(八)第213章 激戰板垣師團(二)第239章 奇襲太原(八)第411章 百團大戰(六)第36章 明貶實升第325章 玉門石油(二)第259章 白銀的銅礦(二)第251章 南京大屠殺(二)第609章 興安嶺雄風(九)第595章 津浦線風雲(十一)第251章 南京大屠殺(二)第190章 伊列夫少將第284章 晉東南之戰(八)第213章 激戰板垣師團(二)第76章 第一次反圍剿(二)第409章 百團大戰(四)第101章 漢中攻略(三)第22章 武漢之戰(三)第134章 九一八(四)第18章 汀泗橋之戰第461章 華北大掃蕩(十)第5章 安仁之戰(二)第53章 武漢起義(二)第526章 奪取新疆(四)第123章 第二次反圍剿(七)第621章 攻克濟南(四)第22章 武漢之戰(三)第404章 大同戰役(八)第345章 綏寧會戰(五)第400章 大同戰役(四)第232章 奇襲太原(三)第524章 奪取新疆(二)第608章 興安嶺雄風(八)第164章 西征(七)第56章 武漢起義(五)第501章 特殊的客人(二)第346章 綏寧會戰(六)第379章 第一次反共高潮第378章 諾門坎事件(三)第372章 晉西事變(四)第239章 奇襲太原(八)第183章 會師第122章 第二次反圍剿(六)第554章 日軍的反擊(五)第569章 戰平漢線(五)第358章 綏寧會戰(十八)第516章 收復外蒙(三)第234章 中日山西空戰(二)第201章 兩廣事變第105章 漢中攻略(七)第523章 奪取新疆第123章 第二次反圍剿(七)
第461章 華北大掃蕩(十)第91章 東陵盜墓事件(續)第316章 第一次反掃蕩(十)第361章 綏寧會戰之反攻(一)第306章 花園口決堤第240章 奇襲太原(九)第593章 津浦線風雲(九)第371章 晉西事變(三)第623章 攻克濟南(六)第525章 奪取新疆(三)第232章 奇襲太原(三)第132章 九一八(二)第43章 四一二第408章 百團大戰(三)第435章 閻錫山的動搖第570章 戰平漢線(六)第575章 緬甸反擊戰(一)第254章 新式機槍(二)第146章 一二八事變第258章 白銀銅礦第458章 華北大掃蕩(七)第415章 百團大戰(十)第583章 緬甸反擊戰(九)第94章 固軍壩起義(二)第562章 日軍的反擊(十三)第357章 綏寧會戰(十七)第524章 奪取新疆(二)第92章 東陵盜墓案第377章 諾門坎事件(二)第554章 日軍的反擊(五)第330章 天津(五)第91章 東陵盜墓事件(續)第474章 珍珠港事件(二)第47章 平叛(二)第233章 天津(八)第562章 日軍的反擊(十三)第613章 興安嶺雄風(十三)第94章 固軍壩起義(二)第364章 綏寧會戰之反攻(四)第236章 奇襲太原(五)第382章 僞南京國民政府第89章 喜事降臨第514章 收復外蒙(一)第500章 撤離冀中第546章 43年的到來(一)第78章 第一次反圍剿(四)第133章 九一八(三)第215章 激戰板垣師團(三)第534章 觀察團事件(八)第213章 激戰板垣師團(二)第239章 奇襲太原(八)第411章 百團大戰(六)第36章 明貶實升第325章 玉門石油(二)第259章 白銀的銅礦(二)第251章 南京大屠殺(二)第609章 興安嶺雄風(九)第595章 津浦線風雲(十一)第251章 南京大屠殺(二)第190章 伊列夫少將第284章 晉東南之戰(八)第213章 激戰板垣師團(二)第76章 第一次反圍剿(二)第409章 百團大戰(四)第101章 漢中攻略(三)第22章 武漢之戰(三)第134章 九一八(四)第18章 汀泗橋之戰第461章 華北大掃蕩(十)第5章 安仁之戰(二)第53章 武漢起義(二)第526章 奪取新疆(四)第123章 第二次反圍剿(七)第621章 攻克濟南(四)第22章 武漢之戰(三)第404章 大同戰役(八)第345章 綏寧會戰(五)第400章 大同戰役(四)第232章 奇襲太原(三)第524章 奪取新疆(二)第608章 興安嶺雄風(八)第164章 西征(七)第56章 武漢起義(五)第501章 特殊的客人(二)第346章 綏寧會戰(六)第379章 第一次反共高潮第378章 諾門坎事件(三)第372章 晉西事變(四)第239章 奇襲太原(八)第183章 會師第122章 第二次反圍剿(六)第554章 日軍的反擊(五)第569章 戰平漢線(五)第358章 綏寧會戰(十八)第516章 收復外蒙(三)第234章 中日山西空戰(二)第201章 兩廣事變第105章 漢中攻略(七)第523章 奪取新疆第123章 第二次反圍剿(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