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九一八(一)

“這就是我們今後使用的紙幣?”李衛國看着眼前的一套紙幣模板,好奇的問道。只見這個紙幣跟後世的人民幣有點像,不過工藝以及裡面的人物就不太一樣了。

由於這個時候咱們毛委員還不是最高領袖,印他肯定不行;主角自己倒是也想體驗一下上紙幣的感受,可是資歷也差了;向忠發、王明的資歷倒是夠可惜李衛國不會幹。到了最後,紙幣上的畫像終於確定了,他也不打算用什麼人物頭像了,直接正面印着一個黨旗標誌,後面印着長城,至於名字李衛國也想好了,就叫人民幣。

川陝鄂根據地的人民幣分爲1分、2分、5分、1角、2角、5角、1塊、2元、5元、10元,最高面值就是十塊,也是爲了避免因爲亂髮貨幣而造成嚴重的通貨膨脹就不好了。

“是的,總司令。這個紙幣一共十種面值,其中1分、1角、1元是以土黃色爲主色調;2分、2角、2元則是以綠色爲主色調;5分、5角、5元、10元以紅色爲主色調。我們的紙幣就是以這三種顏色爲主色調,但由於面值的不同,具體的顏色也有一些偏差。就像10元的紙幣,是硃紅色,但5元的確實粉紅色。”作爲根據地的新成立的農村信用社第一任行長程文,向着一旁的李衛國等人耐心的介紹着。

“紙幣不像硬幣,得注意防僞,我不想根據地出現假幣的問題,你們明白嗎?”看着剛從印刷機印出來的帶着新鮮油墨的紙幣,李衛國擔心道。

“這個總司令你放心,我們在印刷之前就做好了幾重防僞準備。首先,我們的數字都是有着特定的編號,一般人很難模仿出來的;其次我們採用的原料都是根據地特有的一種樹木,在原料上面我們可以預防。”看到李衛國問到這個紙幣最容易遇到的問題,程文認真地細細解釋道,旁邊的除了李衛國其他人都聽得一愣一愣的,對於這些經濟上的東西他們還真不懂。

“既然你們注意了就好,還有一個問題需要注意,發行紙幣得注意規模,不能發的太多或者太少,不然就會對根據地的經濟造成影響,所以你們得有一個度。前期我們可以先試試咱們的人民幣在市場上是否受歡迎,再根據市場反應我們再商量接着發行多少貨幣!”李衛國作爲有着幾十年超前經驗的人,雖然沒去幹過金融,但這些課本上都有的知識他還是知道的,在後世普及的知識在這個年代看來就是很神奇的理解。

“好的,總司令!想不到總司令除了在軍事上能力無人能及,在經濟上也是很有見解,我這個專門學這個的都有點自愧不如了!”程文聽了李衛國的話後,便拍了個馬屁,這可是很難得的。這個年代有知識的的人,可都是自視清高,不把任何人放在眼裡,就像很多文人經常罵老蔣,能讓這些文人低頭的主要還是更好的才華,在他們擅長的地方超過他們。

“得,你就別給我戴高帽了,我也是沒事的時候看看經濟學相關的書,我那也有不少國外的書籍,有不少都是有關經濟學的,還是英文原版的,你要是有興趣可以來我那借閱。”李衛國想到自己書房的那些書架上的書,便主動提議道。那麼多書他就算有閒心看也看不完,還不如讓這些需要他的借去學學知識。

“那我在這裡就謝謝總司令了,以後估計就會試試叨擾總司令了。”聽見總司令肯把自己的藏書拿出來給他借閱,程文便非常感激道。

“叨擾就叨擾,只要你能把這個信用社幹好就行。”李衛國拍了拍程文的肩膀,笑着說道。

雖然這個農業銀行成立了

接着李衛國等人就在程文的帶領下,巡視了整個信用社的運作流程,在最後,程文把李衛國單獨領進了一個由士兵嚴密防守的一個院子。再進了院子之後,只見裡面也是有着端着槍的士兵在警戒着,而且胳膊上都帶着一個紅色的肩章,上面寫着保衛二字。

若是有心人看到這‘保衛’二字,就會退避三舍,因爲這個個士兵所隸屬的機構讓他們都覺得可怕。保衛,字面意思就是保護、守衛,但在川陝鄂根據地而言,就是保衛局的意思。

保衛局前身就是紅四軍團的情報局,在紅二方面軍成立之後就更名爲保衛局,有着川陝鄂、湘鄂黔、陝甘三個分局,而紅二方面軍的保衛局總局則是設置在安康。

在川陝鄂根據,保衛局代表着特權以及恐怖,由於沒有專門的法院之類的,之前頒佈的法律條文都是由保衛局執行,而且每個月都有一些人被保衛局帶走,有的是根據地本身的幹部,因爲當了幹部而出現生活腐敗的現象,只要保衛局一發現就直接帶走,這讓很多幹部都嚴於律己;當讓被保衛局帶走的大多是國民黨派來的特務。

視線回到這個院子,在看見李衛國親自前來,執勤的保衛局士兵都行着軍禮,在保衛局的敬禮下,李衛國等人進了房間內。

“總司令!”在李衛國進了房間之後,屋裡的人連忙停下手裡的動作,敬了一個禮,便繼續幹着自己的事。

只見屋裡的佈局跟之前信用社印鈔的地方差不多,也是幾臺大大的印鈔機,不過跟信用社印的人民幣不一樣,印的都是各種各樣的貨幣。一旁的玻璃櫃裡擺着很多種貨幣,不過仔細觀察就會發現,這些貨幣的都是一個幣值兩張,而且還是一模一樣的。貨幣有着美元、日元、法郎、英鎊等國際貨幣之外,還有着國內的剛出來的關金券、晉綏軍發行的紙幣等國內各地軍閥發行的紙幣。

在屋裡的人員繼續工作之後,李衛國來到最近的一個工作人員身後,看着其正在雕刻日元的模板。只見這個工作人員在放大鏡的下面,小心翼翼的用着非常精細的小刀,在模板上慢慢刻畫着旁邊那張日元50元面值上人物頭像等。

“現在這些仿製計劃進行到什麼地步了?”李衛國輕聲的問着一旁的程文,對於這個假幣計劃他可是很是重視,那個信用社只是一個幌子,用來打打基礎的而已。這個假幣計劃進行順利的話,不僅可以壯大根據地的實力,還可以削弱國民黨的經濟實力,一舉兩得。

“現在國內的有的紙幣,我們都做出了相應的模板,印刷出來的效果跟真幣有9成多相似,相信以國內的防僞技術應該是察覺不出來的。不過也有一個問題就是關金券,這個是國民政府用來給進口商繳納關稅的,我們用的話侷限性比較大。”對於總司令讓他製造關金券的假幣有點不是很理解,在他看來有點雞肋。

“這個你就別管了,你這裡只要負責好印出來足以以假亂真就行。對了,國外的那些主要貨幣印的怎麼樣?”印國內的這些貨幣雖然好印,但是效益比較低;若是能印點美元、日元之類的外國貨幣,不僅很難查出來,收益也高。雖然國民黨是敵人,但畢竟還是中國人,若是坑坑外國人豈不更好。

“總司令,國外的這些貨幣防僞技術太高,而且我們缺乏類似的原材料,所以印刷出來的相似度差不少,僅六成像,被察覺的危險太大。”程文尷尬的說道,雖然他自視甚高,但這個造假的技術也是一門技術活,所以他現在印出來的假幣他自己一眼就看出來了。

“這個你們多嘗試一下不同的木材,爭取早日做出來高相似度的紙幣,需要的經費你這邊跟保衛局申請!”李衛國也知道國外的貨幣哪有那麼容易仿製,所以也就沒有責怪,並且還勉勵一番。

“總司令你放心,我一定努力完成這個任務。”聽見總司令李衛國並沒有因爲自己沒有完成任務而責怪自己,程文認真地保證道。

“行,好好努力,有了進展就通知我!”李衛國勉勵一番之後就離開了這個十分保密的院子,留下一種技術人員繼續在那裡工作。

。。。。。。

“龍龍,來給老爸抱抱!”回到家裡的李衛國看見自己3歲的兒子正在家裡的院子跟着一個小不到兩歲的女孩玩耍,旁邊涼亭裡的石桌上還放着幾本啓蒙用的書籍,至於妻子周雯正在跟一個同樣穿着軍裝的年輕女子在那裡聊天。

“爸爸!”看見自己爸爸回來了,小傢伙李立民(小名龍龍)便停止了玩耍,飛快的跑過來衝進李衛國的伸開的懷抱。

“龍龍,跟妹妹玩得高興嗎?沒有欺負她吧!小雪,你龍龍哥哥有沒有欺負你呀?”李衛國抱着自己的兒子,捏了捏自己兒子的小臉,並蹲在地上對着在自己眼前站着有點害羞的小姑娘。

“我沒有欺負她,我兩玩得可高興了!”小立民揉了揉被父親捏了一下的小臉,嘟着嘴說道。

不過李衛國並沒有看他,還是笑着看到眼前的小姑娘。

“伯。。伯伯,龍龍哥沒欺負我,我兩在玩捉迷藏呢!”眼前的小姑娘有點害羞,不過看着問自己話的人是很熟悉的人,所以便奶聲奶氣的說道。

“小雪,你好好跟你龍龍哥玩啊!”李衛國對着眼前的小姑娘微笑着說道,再回頭對着自己的兒子吩咐道,“龍龍,好好帶着你的小雪妹妹玩啊!”

“好的!”小立民高興地說道,說完就帶着旁邊的小姑娘去玩了。

。。。。。

“小娟,你這最近怎麼樣了?日子過得還行吧!”在涼亭裡,周雯正跟旁邊的一個女子聊着天,看這語氣應該還挺熟,不過應該有段時間沒見面了。

“還可以,現在小雪也長大了,我不用像以前那麼操心了,而且振華對我也挺不錯的!”旁邊的年輕婦人笑着說道。

“那就行,這段時間反正你們一家要在安康這裡待一段時間,沒事多來走走。再說振華對你好那是應該的,若是不好,我就讓我家衛國去跟他談談。得,說曹操曹操到。”正在跟旁邊的婦人聊天的周雯,擡起頭就看見門口走過來的李衛國,並笑着跟旁邊的人說道。

“曉娟你們什麼時候到的?振華呢?怎麼沒見他來?”李衛國來到涼亭坐在周雯身邊,問着一旁的李曉娟。

原來在跟周雯聊天的是李曉娟,也就是李衛國堂弟並且是現任第四軍軍長的李振華的妻子,至於院子裡的小姑娘就是二人的女兒。至於二人現在因爲李振華升爲第四軍軍長一職,回到安康述職,所以得在安康待一段時間。

“衛國,振華也來了,不過我跟小娟聊天他待着也彆扭,我就讓他去你的書房待着了!”還沒等李曉娟回答,一旁的周雯便笑着說道,並開始趕自己丈夫去書房,估計是嫌李衛國在二女不好聊天。

“行,你們兩人在這慢慢敘舊,我去找振華去了。”感覺到妻子用手捅了捅自己,李衛國就明白什麼意思,本來特也沒有打算跟二女在這聊天。

不好意思,昨天跟今天有點事,忙了兩天,明天恢復更新!

第201章 兩廣事變第327章 天津(二)第537章 親歷駝峰航線(二)第555章 日軍的反擊(六)第33章 未來的根據地第76章 第一次反圍剿(二)第529章 觀察團事件(三)第35章 衝突的後果第573章 戰平漢線(九)第79章 第一次反圍剿(五)第589章 津浦線風雲(五)第243章 奇襲太原(十二)第45章 五大召開第31章 班底第599章 津浦線風雲(十五)第124章 第二次反圍剿(八)第452章 華北大掃蕩(一)第199章 東征(九)第339章 天津第155章 西征前奏之紅四方面軍來投第50章 起義前夕第2章 汝城之戰第103章 漢中攻略(五)第240章 奇襲太原(九)第280章 晉東南之戰(四)第9章 空閒之餘第442章 汾陽協定與蘇日中立條約第471章 華北大掃蕩(二十)第134章 九一八(四)第247章 新的任命(三)第114章 歸程第146章 一二八事變第499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六)第190章 伊列夫少將第126章 第二次反圍剿(十)第156章 西征前奏之紅四方面軍來投(二)第93章 固軍壩起義第174章 西征(十七)第89章 喜事降臨第634章 武漢反擊戰(四)第128章 第二次反圍剿(十二)第417章 百團大戰(十二)第49章 平叛第616章 興安嶺雄風(十六)第166章 西征(九)第278章 晉東南之戰(二)第397章 大同戰役(一)第610章 興安嶺雄風(十)第392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圍剿(八)第212章 激戰板垣師團第39章 在襄陽(二)第174章 西征(十七)第259章 白銀的銅礦(二)第316章 第一次反掃蕩(十)第247章 新的任命(三)第56章 武漢起義(五)第420章 黃橋戰役第479章 渡河戰役(二)第401章 大同戰役(五)第351章 綏寧會戰(十一)第56章 武漢起義(五)第286章 晉東南之戰(十)第57章 武漢起義(六)第62章 大撤退(二)第119章 第二次反圍剿(三)第173章 西征(十六)第186章 根據地風雲(二)第35章 衝突的後果第165章 西征(八)第614章 興安嶺雄風(十四)第364章 綏寧會戰之反攻(四)第625章 攻克濟南(八)第561章 日軍的反擊(十二)第456章 華北大掃蕩(五)第20章 武漢之戰(一)第17章 北伐之戰平江(三)第426章 皖南事變(六)第177章 事件後續(二)第499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六)第423章 皖南事變(三)第226章 太原告急(二)第198章 東征(八)第176章 事件後續第475章 珍珠港事件(三)第118章 第二次反圍剿(二)第83章 第一次反圍剿第17章 北伐之戰平江(三)第203章 西安事變(二)第437章 閻錫山的動搖(二)第420章 黃橋戰役第542章 太原光復(三)第361章 綏寧會戰之反攻(一)第509章 察哈爾反擊戰(七)第511章 察哈爾反擊戰(九)第630章 爾虞我詐的德黑蘭(五)第231章 天津(六)第23章 武漢之戰(四)第217章 激戰板垣師團(五)第393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九)第362章 綏寧會戰之反攻(二)
第201章 兩廣事變第327章 天津(二)第537章 親歷駝峰航線(二)第555章 日軍的反擊(六)第33章 未來的根據地第76章 第一次反圍剿(二)第529章 觀察團事件(三)第35章 衝突的後果第573章 戰平漢線(九)第79章 第一次反圍剿(五)第589章 津浦線風雲(五)第243章 奇襲太原(十二)第45章 五大召開第31章 班底第599章 津浦線風雲(十五)第124章 第二次反圍剿(八)第452章 華北大掃蕩(一)第199章 東征(九)第339章 天津第155章 西征前奏之紅四方面軍來投第50章 起義前夕第2章 汝城之戰第103章 漢中攻略(五)第240章 奇襲太原(九)第280章 晉東南之戰(四)第9章 空閒之餘第442章 汾陽協定與蘇日中立條約第471章 華北大掃蕩(二十)第134章 九一八(四)第247章 新的任命(三)第114章 歸程第146章 一二八事變第499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六)第190章 伊列夫少將第126章 第二次反圍剿(十)第156章 西征前奏之紅四方面軍來投(二)第93章 固軍壩起義第174章 西征(十七)第89章 喜事降臨第634章 武漢反擊戰(四)第128章 第二次反圍剿(十二)第417章 百團大戰(十二)第49章 平叛第616章 興安嶺雄風(十六)第166章 西征(九)第278章 晉東南之戰(二)第397章 大同戰役(一)第610章 興安嶺雄風(十)第392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圍剿(八)第212章 激戰板垣師團第39章 在襄陽(二)第174章 西征(十七)第259章 白銀的銅礦(二)第316章 第一次反掃蕩(十)第247章 新的任命(三)第56章 武漢起義(五)第420章 黃橋戰役第479章 渡河戰役(二)第401章 大同戰役(五)第351章 綏寧會戰(十一)第56章 武漢起義(五)第286章 晉東南之戰(十)第57章 武漢起義(六)第62章 大撤退(二)第119章 第二次反圍剿(三)第173章 西征(十六)第186章 根據地風雲(二)第35章 衝突的後果第165章 西征(八)第614章 興安嶺雄風(十四)第364章 綏寧會戰之反攻(四)第625章 攻克濟南(八)第561章 日軍的反擊(十二)第456章 華北大掃蕩(五)第20章 武漢之戰(一)第17章 北伐之戰平江(三)第426章 皖南事變(六)第177章 事件後續(二)第499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六)第423章 皖南事變(三)第226章 太原告急(二)第198章 東征(八)第176章 事件後續第475章 珍珠港事件(三)第118章 第二次反圍剿(二)第83章 第一次反圍剿第17章 北伐之戰平江(三)第203章 西安事變(二)第437章 閻錫山的動搖(二)第420章 黃橋戰役第542章 太原光復(三)第361章 綏寧會戰之反攻(一)第509章 察哈爾反擊戰(七)第511章 察哈爾反擊戰(九)第630章 爾虞我詐的德黑蘭(五)第231章 天津(六)第23章 武漢之戰(四)第217章 激戰板垣師團(五)第393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九)第362章 綏寧會戰之反攻(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