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西征(二)

“站住,這裡是兵工廠重地,閒雜人等不許靠近!”就在張國套帶着李忑等數十名紅四方面軍的士兵來到兵工廠的時候,就被執勤的士兵給攔住了。

“閒雜人?不知道這是我們張主席,趕快叫你們兵工廠的負責人出來!”李忑直接上前對着兵工廠門口執勤的士兵趾高氣昂的說道。

“你稍等!”看着眼前這羣脾氣很差的‘首長’,一個值勤的士兵來到旁邊的門衛室裡,拿起電話就開始彙報。

在電話通完之後,這個士兵回到自己的位置繼續站着,絲毫不管在外面等候的張國套一行人,不一會兒兵工廠裡面便出來一行人,領頭的正是兵工廠的負責人。

“張副主席不知什麼風把你吹來了,你這也不提前說一聲。”只見兵工廠負責人面帶笑容地打着招呼道。

“我這是也是突然就想到怎們根據地有一個比較大的兵工廠,就想來見識一下,我的紅四方面軍現在也缺少武器,就想來領取點武器。”張國套平淡的說道。

“這個。。。。。”一聽見張國套是來要武器的,兵工廠的負責人瞬間就變臉了,開始吞吞吐吐。

“怎麼了?這麼大的兵工廠沒有多餘的武器嗎?”張國套冷笑道。

“這個張主席,現在兵工廠的武器都供應西路軍的需求了,還真沒多的武器,要不張主席先等等,等西路軍的戰事結束,兵工廠就會有多餘的武器了。”兵工廠負責人爲難地說道,不知道的還以爲是真的兵工廠武器不足

“你哭什麼窮,這麼大的兵工廠還沒武器,要是我們進去搜到了不知道廠長同志你會用什麼藉口來推脫我們。”李忑不客氣的說道。

“不好意思,兵工廠乃軍事重地,沒有總司令或者根據地常委會批文,我不能讓你們進去!”聽到對方想進兵工廠,這個廠子平淡的說道。

“什麼?我們進去難道你們還敢阻攔嗎?”李忑對於兵工廠廠長的話絲毫不在意,說完他就打算帶着後面的士兵強闖兵工廠。

“廠衛隊!”看見李忑打算強闖兵工廠,廠長馬上吩咐附近巡邏的廠衛隊趕過來。

只見聽到廠長的明後,附近數十名廠衛隊,馬上就小跑過來,取下肩上揹着的槍,子彈上膛,警戒的看着外面意欲強闖的部隊。

而看着這些裝備精良的廠衛隊,外面的張國套一行人瞬間便非常的不高興。

“你們這是什麼意思?還打算對我們動武嗎?”看着那些持槍的廠衛隊做出警戒的姿勢,張國套對這個兵工廠廠長冷冷的說道。

“這我們不敢,不過我的責任是不讓任何沒有批文的不明人員踏入兵工廠半步。”兵工廠廠長笑着說道。

“你們。。。。”李忑正準備發火,但被張國套制止住了。

“我們走!”於是張國套便帶着一行人氣着離開了兵工廠。

。。。。。

“局長,今天上午張副主席去了兵工廠,想強闖兵工廠,但是被廠衛隊阻止了!”安康城一處很普通的宅子裡,一個紅軍士兵對着對着坐在一個辦公桌後坐着的保衛局局長丁曉鵬,認真地說道。

“我知道了,命令下面的人員都仔細留意他們主要人員的行動,有什麼異動隨時告訴我。”丁曉鵬淡淡的說道,對於張國套的行動好像沒有感到意外似的。

“對了局長,他們的人今天有幾個離開了安康,不知道到底去哪,不過我們的情報人員正在追蹤。”

“我知道了,你下去吧!”

“是!”

在剛纔彙報的人走了之後,丁曉鵬才緩緩打開桌上的一個文件袋,文件袋上面寫着‘絕密’兩個字。打開文件袋,從裡面取出了一疊資料,只見資料第一頁寫着‘張國套個人資料’。

“張國套,就憑你還想跟總司令鬥,自己劣跡斑斑,居然還不知道收斂,註定你就是一個墊腳石!”

丁曉鵬看了看資料內容,便重新裝好放在了自己的抽屜裡,然後熄了燈就離開了屋子。

。。。。。

“總司令,保衛局傳來的電報,說是張國套的人這兩天一直秘密拜訪紅七軍、紅九軍的衆多指揮官,他這是大有圖謀哇!不過那些被張國套的人拜訪過的將領大多都發來電報說張國套意謀不軌,只有少數人沒有發來電報。”

遠在甘肅禮縣的李衛國受到了根據地發來的電報,白天剛剛拿下這個小縣城,晚上,他們中路軍就不用在在野外宿營了,也就不會飽受風沙之苦了。纔出發沒幾天,西路軍除了右路軍大多是原西北軍將士還稍微好點,其他兩路則是飽受磨難。

“把那些沒發電報的人的名單都統計出來,意志不堅定還當什麼紅軍。”李衛國那平淡的一句,旁邊的人就知道這些人的前途已經到了頂峰,政治鬥爭就是這樣,站錯了陣營就得付出代價,更何況還是吃裡扒外的。兩邊下注,想得挺美。

“是!”說完這人就下去了。

“振華,這兩天其它三路軍(算上紅八軍)都有什麼消息傳來?”李衛國問着一旁的第四軍軍長李振華道。

“暫時沒消息,我們纔剛出發,路上又都是一些地方武裝,根本經不起幾發炮彈一放就投降了。等過幾天正式遭遇敵人大部隊,估計就會遇到不少麻煩了。”

“也是,我也想見識一下馬家軍的騎兵到底有多厲害!”李衛國笑着說道。

。。。。。

第二天,中路軍除了留了一部分軍隊,剩下的大部隊都繼續朝着下一個縣城武山縣奔去。

咚咚咚

就在大軍在在一望無際的草地上行軍的時候,他們腳下的土地開始在震動。

“有大股騎兵正朝着我們而來,命令士兵停止前進,兩個騎兵團在側翼保護步兵的兩翼安全。”李衛國雖然未真正跟騎兵交過手,憑藉後世的知識也知道這是有騎兵來的前奏,便立即吩咐道。

“全軍停止前進,原地構建防禦陣地!”

“全軍停止前進,原地構建防禦陣地!”

“重機槍在外,騎兵來了在400內輕重機槍就開火!”

頓時間中路軍,兩個精銳的步兵師開始在衆多軍官的指揮,開始搭建防禦陣地,一挺挺輕重機槍都挺合理的佈置在陣地的最前沿,一門門迫擊炮也放在了地上,根據具體情況再調整炮口。

一切都井然有序的進行,沒有出現混亂的場面,而在步兵的陣地外圍,兩個騎兵團開始分散開來查看敵人來自何方。

隨着聲音越來越大,來歷不明的騎兵也越來越近,大量的塵土因爲羣馬奔騰在飄散在空中,隨之就看見大隊的騎兵,穿着灰色的軍裝出現不遠處。再看見紅軍部隊都已經停下來了,遠處的騎兵隊伍便叫住了自己身下的馬匹,紛紛看着遠處那一片人數衆多的人的紅軍。

“總司令,看遠處的這些騎兵應該是馬鴻賓的騎兵旅,這附近能調集這麼多騎兵的也就他了。”李振華看着兩公里外的那起碼超過5000人的騎兵隊伍,便對一旁的李衛國說道。

“估計是看我們的人多,所以不敢進攻,命令迫擊炮準備,給敵人來點禮物!”

此時的戰場氣氛很是詭異,一支數千人的騎兵和一支三萬餘人的步騎混成部隊在這片草原上對峙着,現在已經快接近冬季,所以草原上的風很大,不過戰場的局勢讓雙方都忘卻了寒冷。

“是!”

在李衛國的吩咐下,兩個師衆多的迫擊炮便開始在陣地後方組裝,由於經常訓練,不到兩分鐘所有的迫擊炮都屹立在重機槍防線的後方,旁邊一箱箱迫擊炮彈整整齊齊的放着。着一絲不苟的士兵,冷冷的望着遠處的那數千騎兵,他們就等着上面的一聲令下。

“所有迫擊炮注意,目標對面的敵人騎兵,3連發急速射擊。”

轟轟轟

在命令一下,一個個迫擊炮士兵便把炮彈放進了炮口,在‘咚咚’聲音後,就落在了對面的騎兵隊伍裡。突然而來的上百門迫擊炮發射而來的炮彈,頓時讓馬家軍這股騎兵人仰馬翻,人馬的慘叫聲不斷。

。。。

“旅長,我們現在怎麼辦?”一個騎兵對着旁邊一個身穿國民黨少將軍裝的男子說道。

“怎麼辦?敵人炮火猛烈,給我撤退!”

發現眼前這股紅軍不好惹,對面的騎兵便開始了撤退,留下那些剛剛在爆炸中死去或者受重傷的士兵在戰場上。

“命令騎兵團進攻!”

看見敵人主動撤退,李衛國便吩咐到,這個時候就得趁機打打秋風。

“是!”

“騎兵團,進攻!”

駕駕

“衝啊!”

“衝啊!”

兩個騎兵團6000騎兵得到命令後,便駕着自己座下的馬,快速的追着遁去的馬家軍,那場面非常壯觀。從空中看去就會發現,兩股數量差不多的騎兵正在前後追逐,但追着追着後面的騎兵就追不上了,只能撤回。

“總司令,我們的馬不行,實在追不上敵人!”鎩羽而歸的騎兵團團長來到李衛國面前,無奈的說道。

“不這不怪你們,我們的馬匹質量本來就趕不上他們這裡產馬的地方,今天敵人是看我們不好惹才撤退的。馬家軍在西北軍叱吒多年,下面的精銳騎兵來去如風、彪悍殘忍,想要剋制他們就得大量的自動武器以及同等級的騎兵。”

對於無功而返的騎兵團,李衛國並未責怪,他的騎兵團根本算不上真正的騎兵,只能說是騎着馬的步兵。他之所以叫騎兵團出去追擊,就是想在真正的戰場訓練他們。

“總司令,根據地傳來消息,張國套動手了!”

“噢?說說到底怎麼回事?”聽見張國套終於忍不住了,李衛國面露笑容的問道。

“事情是這樣的。。。。。”

。。。。。

“來人,接管安康城!”一大清早,趁着天剛亮,紅四方面軍的部隊,就開到了安康城,打算進入安康城,並接管城裡的防務,不過受到了駐守的警衛師一部給攔了下來。

“你們幹什麼?軍隊不許入城!”城門口警衛士兵喝止道。

“讓開,你們的總司令以及幾位領導涉嫌叛黨,我們奉中央的命令接管安康城,肅清叛黨。”李忑對着城門口的士兵大聲說道。

“不可能,我們總司令怎麼會叛黨,分明是你們這些外來者圖謀不軌,來人關城門!”見這些人意圖不軌,城門口的士兵連忙吩咐道。

只見李忑直接舉槍打死了這位城門口的士兵,“衝進去,接管安康城,抓捕那些叛黨分子。”

“快,關城門!”

見面外的這些人動手,城門口的士兵便立馬跑進城並關住大門,但還是有一些人被城外的士兵打死。

“攻城!”

轟轟

在李忑的命令下,下面的部隊便開始準備攻城,但是警衛師的士兵可不是吃素的。

噠噠噠

“反擊,守住城門!”反應很快的警衛師軍官便開始命令城樓上的士兵反擊,而他則派人去通知城內的首長。

“哪來的槍聲?”城內的運代英、聶榮真等人聽到外面的槍聲,便出來問道。

“報告,張副主席的部隊說是總司令還有政委你們叛黨,想要接管安康城,並跟守城的警衛師部隊發生衝突,現在正在攻城!”一個氣喘吁吁的士兵跑到衆位留守的首長面前,上氣不接下氣的說道。

“什麼?說我們叛黨?我看是他想要奪權!我們現在城裡有多少部隊?最近的援軍在哪?”運代英氣憤的說着急的問道。

“現在城內守軍就警衛師的一個團3000來人,附近的部隊得一天後才能到。”

第514章 收復外蒙(一)第509章 察哈爾反擊戰(七)第58章 武漢起義(七)第297章 新四軍首戰(三)第9章 空閒之餘第587章 津浦線風雲(三)第326章 天津(一)第294章 徐州會戰第31章 班底第80章 第一次反圍剿(六)第612章 興安嶺雄風(十二)第274章 挺進山東第214章 激戰板垣師團(三)第628章 爾虞我詐的得黑蘭(三)第471章 華北大掃蕩(二十)第329章 天津(四)第494章 中國軍隊在緬甸(一)第228章 太原!太原!第124章 第二次反圍剿(八)第514章 收復外蒙(一)第408章 百團大戰(三)第501章 特殊的禮物和客人第131章 九一八(一)第299章 援助(二)第151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三)第4章 安仁之戰第636章 大結局(上)第461章 華北大掃蕩(十)第92章 東陵盜墓案第583章 緬甸反擊戰(九)第217章 激戰板垣師團(五)第190章 伊列夫少將第37章 臨走前的會面第91章 東陵盜墓事件(續)第409章 百團大戰(四)第551章 日軍的反擊(二)第147章 一二八事變(二)第255章 相聚第34章 衝突第159章 西征(二)第362章 綏寧會戰之反攻(二)第431章 中條山之戰(二)第281章 晉東南之戰(五)第598章 津浦線風雲(十四)第300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第500章 撤離冀中第349章 綏寧會戰(九)第151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三)第586章 津浦線風雲(二)第440章 大年初一第521章 收復外蒙(八)第624章 攻克濟南(七)第33章 未來的根據地第56章 武漢起義(五)第19章 汀泗橋之戰(二)第440章 大年初一第233章 天津(八)第602章 興安嶺雄風(二)第339章 天津第623章 攻克濟南(六)第60章 武漢起義(九)第554章 日軍的反擊(五)第442章 汾陽協定與蘇日中立條約第133章 九一八(三)第491章 南洋風雲(三)第530章 觀察團事件(四)第444章 除閻計劃(一)第584章 緬甸反擊戰(十)第323章 挺進冀中(一)第134章 九一八(四)第420章 黃橋戰役第90章 李立民以及東陵盜墓事件第278章 晉東南之戰(三)第318章 第一次反掃蕩(十二)第408章 百團大戰(三)第74章 崛起(五)第181章 長征(二)第470章 華北大掃蕩(十九)第22章 武漢之戰(三)第245章 新的任命第430章 中條山之戰第254章 新式機槍(二)第266章 綏西攻防戰第144章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三)第276章 挺進山東(三)第254章 新式機槍(二)第194章 東征(四)第166章 西征(九)第414章 百團大戰(九)第15章 北伐之戰平江(一)第504章 察哈爾反擊戰(二)第145章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四)第606章 興安嶺雄風(六)第123章 第二次反圍剿(七)第391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七)第505章 察哈爾反擊戰(三)第1章 獨立團營長第405章 大同戰役(九)第176章 事件後續第576章 緬甸反擊戰(二)
第514章 收復外蒙(一)第509章 察哈爾反擊戰(七)第58章 武漢起義(七)第297章 新四軍首戰(三)第9章 空閒之餘第587章 津浦線風雲(三)第326章 天津(一)第294章 徐州會戰第31章 班底第80章 第一次反圍剿(六)第612章 興安嶺雄風(十二)第274章 挺進山東第214章 激戰板垣師團(三)第628章 爾虞我詐的得黑蘭(三)第471章 華北大掃蕩(二十)第329章 天津(四)第494章 中國軍隊在緬甸(一)第228章 太原!太原!第124章 第二次反圍剿(八)第514章 收復外蒙(一)第408章 百團大戰(三)第501章 特殊的禮物和客人第131章 九一八(一)第299章 援助(二)第151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三)第4章 安仁之戰第636章 大結局(上)第461章 華北大掃蕩(十)第92章 東陵盜墓案第583章 緬甸反擊戰(九)第217章 激戰板垣師團(五)第190章 伊列夫少將第37章 臨走前的會面第91章 東陵盜墓事件(續)第409章 百團大戰(四)第551章 日軍的反擊(二)第147章 一二八事變(二)第255章 相聚第34章 衝突第159章 西征(二)第362章 綏寧會戰之反攻(二)第431章 中條山之戰(二)第281章 晉東南之戰(五)第598章 津浦線風雲(十四)第300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第500章 撤離冀中第349章 綏寧會戰(九)第151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三)第586章 津浦線風雲(二)第440章 大年初一第521章 收復外蒙(八)第624章 攻克濟南(七)第33章 未來的根據地第56章 武漢起義(五)第19章 汀泗橋之戰(二)第440章 大年初一第233章 天津(八)第602章 興安嶺雄風(二)第339章 天津第623章 攻克濟南(六)第60章 武漢起義(九)第554章 日軍的反擊(五)第442章 汾陽協定與蘇日中立條約第133章 九一八(三)第491章 南洋風雲(三)第530章 觀察團事件(四)第444章 除閻計劃(一)第584章 緬甸反擊戰(十)第323章 挺進冀中(一)第134章 九一八(四)第420章 黃橋戰役第90章 李立民以及東陵盜墓事件第278章 晉東南之戰(三)第318章 第一次反掃蕩(十二)第408章 百團大戰(三)第74章 崛起(五)第181章 長征(二)第470章 華北大掃蕩(十九)第22章 武漢之戰(三)第245章 新的任命第430章 中條山之戰第254章 新式機槍(二)第266章 綏西攻防戰第144章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三)第276章 挺進山東(三)第254章 新式機槍(二)第194章 東征(四)第166章 西征(九)第414章 百團大戰(九)第15章 北伐之戰平江(一)第504章 察哈爾反擊戰(二)第145章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四)第606章 興安嶺雄風(六)第123章 第二次反圍剿(七)第391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七)第505章 察哈爾反擊戰(三)第1章 獨立團營長第405章 大同戰役(九)第176章 事件後續第576章 緬甸反擊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