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西征(九)

“殺呀!”

只見兩支騎兵團在各自團長的帶領下,揮舞着冰冷的馬刀,大叫着衝向落荒逃竄的城外馬家軍殘餘部隊。

頓時間上萬騎兵在定西城門口大戰起來,雖然紅軍的這些騎兵沒有馬家軍那樣久經沙場,但是此時紅軍的人數衆多,而且士氣正高,反而馬家軍經過剛纔的進攻受挫,士氣落入了低谷。

很快,這些馬家軍就陷入了下風,當一個馬家軍揮刀砍死一個紅軍士兵的時候,旁邊幾柄馬刀就朝着他看來。就這樣,馬家軍的隊伍越來越少。

“團長,紅匪太多了,我們怎麼辦?”

一個馬家軍的軍官砍死了身邊的一個紅軍士兵,來到韓團長身邊,大聲的問道,此時他們的馬家軍正被紅軍仗着人多大肆屠殺着。

“撤退,撤回城內!”

此時的韓團長也無力迴天了,只能指揮着部隊能撤出多少算多少。

“撤!”

“撤回城內!”

在韓團長的一聲令下,活着的馬家軍頓時求生意志變得非常的強,開始擰成一股繩,在韓團長等的帶領下,朝着城門衝去。見馬家軍要撤退,不是沒有紅軍想攔,但攔在馬家軍‘生路’上的紅軍士兵都被馬刀結束了生命,見馬家軍已經瘋了,旁邊的紅軍連忙讓開了道路,讓他們進城。

駕駕

在韓團長等人率領的殘餘馬家軍進了定西城後,城門便被關上了。當然沒有跟隨馬家軍衝進城的的那些馬家軍,就成了紅軍的俘虜,但是他們沒有接受他們的投降,於是城外便沒有了馬家軍的活口存在。

在結束之後,戰場上活着的紅軍士兵,便開始打掃戰場,那數千匹活着的軍馬將會充實紅軍的騎兵隊伍,至於死去的戰馬就成了士兵們晚上的大餐。

打掃戰場的紅軍士兵,看着那些死去的馬家軍屍體就可以看出,騎兵對陣機槍會是什麼後果,很多士兵並不是自己中彈而死,而是因爲馬受傷而摔在地上被其他人踩死的。

。。。。。

城內,此時的韓團長帶着不到1000馬家軍回到了定西城裡的,出城時可是6000馬家軍,回來就剩一千了。他們這才知道,外面的紅軍是多麼的恐怖。

“旅長,你殺了我吧!是我害死了那些士兵!”

此時的韓團長,來到馬獻文的面前,大聲的說道,一臉的自責。

“不是你的錯,我們都看見了,是紅匪的火力太強了,起來吧韓團長!”

剛纔馬獻文是親自在城樓上觀看的,韓團長的英勇作戰他不是沒看見,奈何對方火力太過強悍,很多士兵根本衝不到紅軍陣地就死了。

“旅長,我們現在怎麼辦?”

一旁的馬奠邦着急的問道,現在城裡只有5000馬家軍,而且都是騎兵,如何守住這個定西城,要知道外面的紅軍不會放過這次機會的。

“向馬司令求援,速派兵來源,不然定西不保。”

之前馬獻文還打算自己解決眼前的困境,就沒向蘭州方面求援,但現在看來自己是很難守住了,只能讓蘭州派兵過來。

相信以馬鴻賓以及朱紹良等人不會不知道定西的重要性,若是定西失守,蘭州就無險可守,紅軍便可以直接兵臨蘭州城下。若是自己能在堅持幾個小時,相信以第一是騎兵旅的速度,一定能趕來支援,到時候紅軍就會撤退,也就解了定西之危。

“是的,旅長!”

。。。。。

“報告司令,定西的馬旅長髮來求援電報,說是紅匪大舉圍城,定西危在旦夕!”

電報的速度就是快,這邊馬獻文的求援電報剛發,蘭州方面就收到了。

“什麼?到底什麼情況,紅匪不是在武山縣嗎?怎麼會出現在定西?”聽到定西被圍,馬鴻賓也很吃驚,連忙追問道。

“屬下不知,只知道馬獻文旅長在電報中求援,對於紅匪爲何出現暫不得知。”

“命令馬騰蛟師長,馬淳靖(馬鴻賓的三兒子)旅長,率領三十五師、騎兵第一旅支援定西!”

經過雷馬事變後的馬鴻賓比之前要成熟果斷不少,他知道定西的重要性,所以他派出了自己目前最強的兵力。

“是!”

。。。。。。

就在蘭州方向馬鴻賓的援軍在來的路上時,定西城這邊,紅軍已經發起了進攻。

兩個師30門山炮朝着定西城,無情的傾瀉着炮彈,在近點的地方,數量巨多的迫擊炮也在朝着城裡發射炮彈,頓時間定西城被炮火所掩蓋。

馬家軍雖然在西北非常牛逼,但是他們的武器都很差,取勝都是靠騎兵,何時見過這麼猛烈的炮火。

猛烈的炮火讓城內頓時陷入火海,即便是寒冷的冬天都火光四起,從遠處看,定西城已經被硝煙所籠罩。而城裡的馬家軍也損失慘重,本就不擅於防守的馬家軍的騎兵們,沒有相關的戰鬥經驗,在看見紅軍進攻就在城牆上守着,結果直接被紅軍的火炮炸死。

幾枚75mm的炸彈落在了城門處,不禁炸的城門直接被炸倒,城裡的情況外面都能看見。只見城門後推放着一些沙袋,但是壘的並不高。

嘟嘟嘟

在猛烈的炮擊過後,數千紅軍士兵開始在迫擊炮重機槍等的掩護下,開始朝着朝着被炸開的城門以及被炸塌的城牆位置衝去。

“殺呀!”

一直衝的非常快的紅軍士兵很快就來到了城門口,但突然鑽出的馬家軍士兵在一挺重機槍的幫助下,從城裡封鎖了城門這個入口。

“擲彈筒,給我幹掉那挺重機槍!”

一個紅軍連長躲在城門口的障礙物後面,吩咐着自己士兵。

“是!”

只見一個士兵拿着一個沒有支架的小型迫擊炮來到障礙物後,用手指計算了一下大概距離後,用手固定住迫擊炮,然後示意旁邊的擲彈筒小組的另外一個成員。

只見旁邊的這名士兵從身上拿出一枚擲彈筒的炮彈,放進了擲彈筒裡。就看見這枚炮彈,劃出了一道弧線落在了城裡,雖然炸死了幾個馬家軍士兵,但是並沒有炸到那挺重機槍。

那挺重機槍依然在那阻攔着城門口的紅軍士兵進攻,無情的吐露着火舌,讓進攻的紅軍士兵只能把自己隱藏在障礙物後。

“歪了,重機槍在左邊!”

看見自己的士兵沒打中,那個連長着急的說道。

而擲彈筒手看見歪了,連忙調整炮口,另外一個士兵迅速又放進一個炮彈。只見這顆炮彈直接命中重機槍,周圍的幾個士兵直接被炸死,那挺重機槍也被炸歪了。

“衝啊!”

見重機槍沒了,這個連長連忙帶着士兵繼續衝鋒,很快紅軍士兵就衝了這座城池。

雖然沒有守住城牆,但是城內的馬家軍也不甘心失敗,在紅軍進城之後,所有活着的馬家軍騎着馬開始在成立揮舞着馬刀,砍向紅軍士兵,一些措不及防的紛紛因此喪命。

但馬家軍的好日並沒有持續多久,隨着越來越多的紅軍步兵以及騎兵進城,局勢瞬間扭轉,越來越多的馬家軍士兵死在紅軍的槍下。

特別是再看見城內那些昔日戰友的首級別掛在那裡壘成了京觀,紅軍士兵更爲憤怒,直接殺光了眼前的馬家軍士兵,即便對方已經投降了。

頓時間紅軍成爲了惡魔,許多馬家軍是城裡的人,都紛紛被紅軍士兵從家裡搜出,然後補了一槍,一時城內血流成河。知道李衛國親自進城的時候,這個現象才被制止,適當的發泄有好處,但是過度就麻煩了,李衛國知道這個道理。

此時離馬獻文向蘭州求援不到一個小時,定西城就徹底屬於紅軍了。而此時,李衛國正站在那些之前被慘殺的士兵首級面前,他神色平淡,不遠處,六團剩下的士兵在團長丁偉得帶領下,正在收斂這些首級,讓他們能安息。

“走,快點!”

“快點!聽見沒有!”

就在李衛國等一衆周圍的紅軍士兵脫下帽子給之前慘死的紅軍士兵默哀時,數百紅軍士兵押着被繩索困住的馬家軍俘虜來到這裡。

而看着這些紅軍士兵的樣子,以及那些不遠處的首級,一衆馬家軍知道了爲什麼紅軍這麼快出現在定西,包括馬獻文都惡狠狠地看着一旁的馬奠邦。

“跪下!”

在到了面前,周圍持槍的紅軍士兵都呵斥着眼前的這些俘虜跪下,但是這些馬家軍平時出來的都是趾高氣昂的,那肯輕易下跪。

“叫你跪下聽見沒有!”

很快那些骨頭硬的,直接被紅軍用槍托砸着跪在了地上,並逼着他們在慘死的士兵首級面前,磕頭謝罪。

“總司令,這些俘虜怎麼處理?要不要全部殺了!”

李振華來到李衛國面前,請示道,聲音並沒有刻意壓低,近點的馬家軍都能聽見。

在聽到紅軍這邊打算殺光自己這些人,這些馬家軍的人慌了。

“紅軍長官,你們的人不是我殺的呀,是這個人,還有這個他們指揮的士兵偷襲的你們的人,並把貴軍首級割下來的。”

再聽見紅軍在殺光自己等人,有一些膽小的立馬辯解道,想逃脫罪責。

“噢,他是誰?”

李衛國有興趣的看着眼前這個比較年輕的馬家軍軍官,對其身份他很好奇。

“紅軍長官,他叫馬奠邦,是我們馬司令的女婿,也是騎兵團的團長。”

只見那個膽小的直接把馬奠邦的身份說了出來,也不管周圍的人對自己冷眼相看。

“原來你叫馬奠邦,還是馬鴻賓的女婿,有點意思!你說你岳父會花錢把你贖回去嗎?”

看着眼前這個馬奠邦,李衛國也知道是誰了。歷史上在49年跟着他的岳父馬鴻賓等一衆甘馬(甘肅馬家軍)宣佈起義,並加入瞭解放軍的序列。

“成王敗寇,要殺要剮隨你!”

馬奠邦此時的表現倒像是一個漢子,由於其身份特殊,李衛國暫時沒打算殺他。

“殺你?殺你太可惜了!來人,把他們押下去,嚴加看管,若是不聽話,直接就地槍決。”

說實話對於甘馬本來李衛國還是有點好感的,但是之前的事讓他改變了這個看法。

“是!”

“總司令,這些俘虜難道就這麼放過他們?”

看着被士兵押下去的一種馬家軍俘虜,李振華不甘的問道。

“他麼還不能殺,一般的馬家軍殺了就殺了,他們留着還有用處。”

李衛國淡淡的說道。

“我明白了!”

。。。。。

半小時後,李衛國拿着一張清單來到李衛國面前。

“總司令,這是我們這次繳獲以及損失情況。”

李振華說着便把手上的那張清單遞給了李衛國。

“損失還能接受,不過戰馬居然繳獲了這麼多,看樣子只要有足夠的會騎馬的士兵,可以在成了一個騎兵團了。”

看着清單上的數據,李衛國之前陰霾的神色也一掃而空。

只見上面寫着:擊斃馬家軍8723人,俘獲921人,繳獲各式槍支7000支,戰馬6000餘匹,糧食等物資若干;己方士兵犧牲1026人,重傷458人。

這個數字對於李衛國來說已經算不錯的了,當然主要也是馬家軍的策略有問題,若是其開始就固守城池,紅軍的損失絕對不止這麼點,有可能是這個的數倍。

“總司令,那我們需要繼續進攻拿下隴西縣嗎?這時隴西應該沒什麼軍隊駐紮。”

“不用,我們的戰線拉得太長,敵人有着大量的騎兵,我們需要等到來年開春才能行動了。要不是這次補給隊伍的事情發生,定西城我都不想打。

對了我們破城之前,城裡的馬家軍朝蘭州發送求援電報,這裡離着蘭州100多公里,敵人的騎兵四個多小時就能到,你吩咐下去,讓騎兵團擴大巡邏範圍,只要遇見敵人騎兵,馬上回來稟報。”

李衛國突然對李振華吩咐道。

“好的,總司令,我這就去!”

第586章 津浦線風雲(二)第567章 戰平漢線(三)第32章 boss出現第573章 戰平漢線(九)第368章 交易第425章 皖南事變(五)第253章 新式機槍第514章 收復外蒙(一)第231章 天津(六)第355章 綏寧會戰(十五)第366章 綏寧會戰終第444章 除閻計劃(一)第201章 兩廣事變第348章 綏寧會戰(八)第202章 西安事變(一)第366章 綏寧會戰終第303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四)第516章 收復外蒙(三)第243章 奇襲太原(十二)第412章 百團大戰(七)第576章 緬甸反擊戰(二)第8章 安仁之戰(五)第287章 晉東南之戰(十一)第499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六)第127章 第二次反圍剿(十一)第88章 陝北(二)第55章 武漢起義(四)第166章 西征(九)第243章 奇襲太原(十二)第458章 華北大掃蕩(七)第44章 升職與五大第605章 興安嶺雄風(五)第50章 起義前夕第87章 陝北第216章 激戰板垣師團(四)第287章 晉東南之戰(十一)第181章 長征(二)第192章 東征(二)第219章 奇襲陽明堡機場第233章 天津(八)第293章 洛陽會議(二)第231章 奇襲太原(二)第516章 收復外蒙(三)第33章 未來的根據地第509章 察哈爾反擊戰(七)第452章 華北大掃蕩(一)第510章 察哈爾反擊戰(八)第144章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三)第496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三)第328章 天津(三)第482章 渡河戰役(五)第535章 觀察團事件(九)第624章 攻克濟南(七)第266章 綏西攻防戰第120章 第二次反圍剿(四)第119章 第二次反圍剿(三)第121章 第二次反圍剿(五)第96章 入川(二)第443章 蘇日中立條約(二)第76章 第一次反圍剿(二)第291章 晉東南之戰第453章 華北大掃蕩(二)第611章 興安嶺雄風(十一)第103章 漢中攻略(五)第349章 綏寧會戰(九)第260章 晉綏根據地第101章 漢中攻略(三)第120章 第二次反圍剿(四)第405章 大同戰役(九)第485章 渡河戰役(八)第190章 伊列夫少將第434章 交易第389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五)第19章 汀泗橋之戰(二)第353章 綏寧會戰(十三)第112章 夜襲(二)第441章 汾陽協定第272章 綏西攻防戰(七)第369章 晉西事變第302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三)第561章 日軍的反擊(十二)第428章 皖南事變(八)第461章 華北大掃蕩(十)第67章 南昌起義、工農紅軍第四軍第47章 平叛(二)第71章 崛起(二)第220章 激戰板垣師團(七)第168章 西征(十一)第619章 攻克濟南(二)第347章 綏寧會戰(七)第178章 營救第301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二)第22章 武漢之戰(三)第613章 興安嶺雄風(十三)第220章 激戰板垣師團(七)第301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二)第568章 戰平漢線(四)第413章 百團大戰(八)第152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四)第420章 黃橋戰役
第586章 津浦線風雲(二)第567章 戰平漢線(三)第32章 boss出現第573章 戰平漢線(九)第368章 交易第425章 皖南事變(五)第253章 新式機槍第514章 收復外蒙(一)第231章 天津(六)第355章 綏寧會戰(十五)第366章 綏寧會戰終第444章 除閻計劃(一)第201章 兩廣事變第348章 綏寧會戰(八)第202章 西安事變(一)第366章 綏寧會戰終第303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四)第516章 收復外蒙(三)第243章 奇襲太原(十二)第412章 百團大戰(七)第576章 緬甸反擊戰(二)第8章 安仁之戰(五)第287章 晉東南之戰(十一)第499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六)第127章 第二次反圍剿(十一)第88章 陝北(二)第55章 武漢起義(四)第166章 西征(九)第243章 奇襲太原(十二)第458章 華北大掃蕩(七)第44章 升職與五大第605章 興安嶺雄風(五)第50章 起義前夕第87章 陝北第216章 激戰板垣師團(四)第287章 晉東南之戰(十一)第181章 長征(二)第192章 東征(二)第219章 奇襲陽明堡機場第233章 天津(八)第293章 洛陽會議(二)第231章 奇襲太原(二)第516章 收復外蒙(三)第33章 未來的根據地第509章 察哈爾反擊戰(七)第452章 華北大掃蕩(一)第510章 察哈爾反擊戰(八)第144章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三)第496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三)第328章 天津(三)第482章 渡河戰役(五)第535章 觀察團事件(九)第624章 攻克濟南(七)第266章 綏西攻防戰第120章 第二次反圍剿(四)第119章 第二次反圍剿(三)第121章 第二次反圍剿(五)第96章 入川(二)第443章 蘇日中立條約(二)第76章 第一次反圍剿(二)第291章 晉東南之戰第453章 華北大掃蕩(二)第611章 興安嶺雄風(十一)第103章 漢中攻略(五)第349章 綏寧會戰(九)第260章 晉綏根據地第101章 漢中攻略(三)第120章 第二次反圍剿(四)第405章 大同戰役(九)第485章 渡河戰役(八)第190章 伊列夫少將第434章 交易第389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五)第19章 汀泗橋之戰(二)第353章 綏寧會戰(十三)第112章 夜襲(二)第441章 汾陽協定第272章 綏西攻防戰(七)第369章 晉西事變第302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三)第561章 日軍的反擊(十二)第428章 皖南事變(八)第461章 華北大掃蕩(十)第67章 南昌起義、工農紅軍第四軍第47章 平叛(二)第71章 崛起(二)第220章 激戰板垣師團(七)第168章 西征(十一)第619章 攻克濟南(二)第347章 綏寧會戰(七)第178章 營救第301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二)第22章 武漢之戰(三)第613章 興安嶺雄風(十三)第220章 激戰板垣師團(七)第301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二)第568章 戰平漢線(四)第413章 百團大戰(八)第152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四)第420章 黃橋戰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