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新式機槍

在聽到有人叫媽,那個夫人便順着聲音看去,只見一個30歲左右的女子站在不遠處滿含淚光地看着自己,這個夫人一看眼前女子就認出這是自己十年未見的大女兒,即便對方有點變化,但她還是能人出來,自己身上掉下來的肉她是不會認錯的。

“小雯,真的是你嗎?”這個夫人也很激動,來到周雯面前不敢相信地問道。

“媽,是我!我是小雯啊!”

“小雯,我的女兒啊!你這十年到底跑哪裡去了?把爲娘都擔心死了!”

這十年間,雖然周雯不時給家裡寫信報平安,但是卻一直沒有透露她的具體情況。她的父母只知道她已經結婚生子,但是到底在哪,她從未告訴父母。

“媽,我回來了!”

看着這一對母女相聚,屋裡的外人也就不好再待下去,都紛紛起身告別,把時間和空間留給這對十年未見的母女。

“小雯,你這十年到底去哪了?雖然你一直來信,但是我們卻無法給你寄信,你讓我們都擔心死了,這次回來你就別走了,我們一家人好好待着。”

此時的周母眼睛裡還是充盈的淚水,周雯也是。這也很正常,母女十年未見,又是女人,這種情況哪裡還控制得住情緒,眼睛就像堤壩潰堤一樣,淚水嘩嘩的直流。

“媽,我現在在西北蘭州,我這次來是接你們去西北的,你的兩個外孫,一個外孫女都在蘭州!”

周雯此時說話還是有點哽咽,之前的喜極而淚,現在都沒把情緒控制住,眼睛都還是紅紅的。

“蘭州?小雯,你是加入gcd是嗎?難道你這十年都是那些窮鄉僻壤受苦?”

蘭州在此時的民國意味着什麼,只要稍微關注時事的人都知道。這個時空的蘭州,早已取代歷史上的延安,之前的瑞金、安康,成爲了中國gcd的聖地,那裡是gcd的大本營,國民黨軍隊之前不是沒有去打過,可惜都被打得落花流水。

“恩,我當初在學校就加入了gcd,後面一直在襄陽、安康等地,前兩年纔去的蘭州!不過媽你放心,我這十來年沒受什麼苦,也是女兒不孝,當初不辭而別。”

此時周雯眼睛裡含着淚,臉上帶着笑容說道,言語之間也有點自責,不過卻沒有後悔。

“你還沒說,你到底嫁給了誰,把我們女兒拐跑了,也得讓我們作爲父母的知道吧!”周母言語之間也有點責怪李衛國這個不知道名字,也未曾謀面的女婿了,誰叫他拐跑了她的女兒,還是一拐就是十年。

“媽,這個晚點再一起說。爸呢?還有安邦、小靜都是去哪了?”周雯暫時還不急着說,不然待會父親,還有弟弟、妹妹回來後,還得說。

“他們得晚點纔回來,先不管他們,我們母女敘敘舊,說說你最近過的怎麼樣,你那個丈夫有沒有欺負你。”

見女兒不想這會說,周母也沒強求,因爲她發現現在的女兒有一股上位者氣息一樣,言語之間有點不怒而威的感覺。

見母親沒有追問,周雯也就沒提,只是跟母親聊聊家常,等候家裡另外三個人回來。

。。。。。。。

“媽,我們外面是怎麼回事?那些人才差點不讓我們進來?”就在周雯與父母聊天的時候,只聽見一個嘰嘰喳喳的聲音從外面傳來。“咦,家裡來客人了?”

來人看見自己的母親正在與一個女子聊天,由於是背對着她,所以她也不知道這是誰。說話的是周雯的小妹,叫作周靜,今年才20歲,而在她的身後則是周雯的弟弟周安邦,還有她的父親。

“爸,安邦,小靜,我回來了!”

聽見另外幾個親人回來了,周雯連忙站起了起來,挨個問候着。

“姐?你是我姐?”周靜這個丫頭看着眼前這個比自己大十歲的女子,有點不確定地說道。

“怎麼小丫頭?十年不見,你認不出姐姐了?當初我可沒少給你買糖吃!”周雯調笑着對自己的這個小妹說道。

“姐真的是你,讓我抱抱,想死我了都!”聽見眼前這位真的是自己的姐姐,周靜直接衝上去抱着周雯,大聲地說道。

“小靜,你都20歲的大姑娘了,別沒大沒小的,你姐也是剛回家,你就不能輕點!”

看着一直比較調皮的周靜,周母也不禁指責這個沒眼力勁的小女兒。

“姐,你現在是越長越漂亮了!”周靜還是拉着周雯的手,笑着說道。

旁邊的周父一直沒有開口,而是來到客廳的沙發上坐着,臉上的表情也是波瀾不驚,這讓周雯也有點拿不準父親的心思,只能跟弟弟妹妹,坐在父親對面的沙發上。

“小雯,你說說十年不回家,你這次回來幹什麼?”周父淡淡地問道。

“我這次回來是來接你們去蘭州的,日本人下個目標就是武漢,現在這個城市已經不安全了,蘭州那裡是大後方,比較安全!”周雯知道父親肯定也在責怪自己當初不辭而別,她也很內疚,畢竟當了母親之後,她的想法纔會以父母的思維去思考。

“你現在是在gcd裡面任職?當初你不回來也是因爲加入gcd了?”周父繼續淡淡地問道。

“恩,當初國共雙方的情況你也知道的,我實在沒法回來,那樣不僅我,也會給你們帶來很大的麻煩!”周雯承認道。

“姐,門外的是不是都是你的士兵,我看見他們都有槍誒,難道姐你在gcd裡面當軍官了?”

聽到自己的姐真的是gcd,周靜這個丫頭便好奇的問道,家裡面的另外幾個人也都看着周雯,想聽她怎麼回答。

“我不是軍官,我只是在蘭州教書,那些人是我丈夫派來保護我們的!畢竟去蘭州一路遙遠,國民黨統治的地方也亂,所以得有人保護才行。”周雯耐心的解釋道。

“姐姐,那我那姐夫長什麼樣子,帥不?他是不在你們gcd裡面是個大官?”周靜追問道。

“小雯,說說吧,你都回來了,也總得把事情說清楚吧,我看了門口那十二個人,不像是一般的士兵,很多國軍的精神氣都沒他麼好!”

周父此時也非常的認真,他對自己那個未曾謀面的女婿也很好奇,憑他的直覺,自己這個女婿應該是有點地位的。

“我丈夫你們應該聽說過,報紙上也不是會有他的報道,他叫李衛國!”周雯平淡的說道,她其實不想因爲丈夫的身份問題,影響到家人,但是從她嫁給李衛國開始,就註定了她和她的家人都會不平凡。

“李衛國!好名字!(⊙o⊙)呃,不對,你說的李衛國不會是現在八路軍的副總司令吧?”

開始的時候,周父也沒反應過來,但突然想到八路軍裡面倒是有個叫李衛國的,不會是重名這麼巧的吧!說完,周父還有另外幾個人都看着周雯。

“恩,沒錯,就是他!”周雯點點頭!

“不會吧,姐!我的姐夫是李衛國?你是不知道我們那些同學有多麼崇拜他嗎?他居然是我姐夫,我沒做夢吧!”

見自己姐姐承認了,周靜站起來說道,並捏了捏自己的大腿,確認是不是做夢。

“所以你們能明白爲什麼十年來我不敢與你們透露的原因吧,要是讓國民黨知道了,估計你們的安危都是問題!”

“那你這次回來,他也同意了?”周父問道。

“恩,他不同意,我也走不掉啊,家裡還有三個孩子呢,也幸好他從前線回來了,我纔有時間回來的。

這次我回來就是接你們去西北,若是嫌蘭州遠,也可以先去西安,現在西安到蘭州也有鐵路,一天就到也挺快的。”

接下里的時間,周雯就是勸解自己的父母去西北了,中間周安邦、周靜兩個年輕人倒是非常的樂意,周母也擔心武漢不安全,倒也同意。最大的困難就是周父,他在這裡生活了那麼久,這裡也有着他的事業,他的學生,讓他放下這一切,他還真的不捨。

最後周雯把李衛國給她做的承諾也說了,只要他的父親能去西北,去蘭州或者西安都行,畢竟兩個地方都有好大學。

蘭州有一個蘭州大學,是中共建立的綜合性大學,它是跟抗大齊名的大學。不過它是培養專業人才的,抗大主要是培養軍事政治人才,兩個大學有着明確的分共。

除了這兩個大學外,還有一些大學,不過剩下的大學名氣大點的就是剛剛建立的西北聯合大學。西北聯大是北京、天津、太原等地一些不想去南方的大學一部分,聯合組成的。

這個學校有來自清華、北大的,也有來自南開的,再加上其他的一些大學,人比較多,思想也多元化。也是西北目前學校氛圍最爲活躍的大學,一些南逃的大學生也一般喜歡去這個大學。

李衛國其實更想讓自己的老丈人去西北聯大,那裡比蘭州大學少一些條條框框,適應的話也就快一些。

當然在周雯的一番勸說,再加上她的母親還有弟弟妹妹輪番做工作,周父最終還是答應去西安了,雖然不是蘭州,但是周雯也覺得比現在的情況好不少,以後見面也方便。

。。。。。。

就在武漢這邊周雯帶着其父母準備啓程時,蘭州的李衛國直接來到了兵工廠,因爲他得知自己想要的那款槍已經生產出來了,兵工廠方面覺得性能還不錯,但是沒有李衛國的批准,這款槍也無法量產。

“這款槍就是你們生產出來的樣槍?”

李衛國看着面前的那款機槍,有點類似於德國的mg42通用步槍,看來兵工廠的人還是有點刷子,居然真的生產出來了,就是不知道性能咋樣。

“是的首長,這款機槍完全是根據你的要求設計的,它能作爲輕機槍使用,安裝三腳架就可以作爲重機槍使用,也可以作爲防空機槍。

這個槍在製造過程中,由於採用了大量的衝壓技術,不僅減少了材料損耗,生產的流程也縮短了不少。而且爲了跟我們根據地的實際情況相匹配,我們後面的槍托採用的是木製的,也節省了不少鋼材。”

作爲這個機槍的設計者,王浩非常認真地給李衛國介紹這款槍。

“它的射速呢?子彈採用的是彈鏈,還是彈夾?射程這些怎麼樣,它還有什麼優勢?”

李衛國看着這款槍,興致比較高,若是這款通用機槍真的研製成功,那麼八路軍的戰鬥力就能大大提升,畢竟馬克沁重機槍真的很沉,在面臨日軍的擲彈筒等威脅下,也不方便轉移。

“首長,這款槍由於採用了木質槍托,加上兩腳架的重量是11kg,採用的是50發的彈鏈供彈。

由於它的原型mg34的射速較快,我們根據地的子彈產量有點無法承受,所以我們也調整了這款槍射速。它的理論射速爲700發/分,在測試中,戰鬥的時候應該可以保持在250發左右,也比較符合我們根據地的情況。

至於射程方面,作爲輕機槍使用的話,有效射程在800米,作爲重機槍可以達到1000米以上,它的標尺射程能達到2000米。”

這對於這款槍,王浩是非常的滿意,所以在介紹的期間,人也是信心十足。在測試的時候,他也跟目前八路軍使用的捷克式輕機槍和馬克輕重機槍做了對比的,他的團隊設計出來的這款槍,具有很大的優勢!

最主要的是,這款機槍還是通用機槍,這纔是它的最大優勢!

第200章 東征(十)第214章 激戰板垣師團(三)第415章 百團大戰(十)第499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六)第465章 華北大掃蕩(十四)第342章 綏寧會戰(二)第38章 到達襄陽第67章 南昌起義、工農紅軍第四軍第58章 武漢起義(七)第601章 興安嶺雄風(一)第380章 第一次反共高潮(二)第542章 太原光復(三)第240章 奇襲太原(九)第409章 百團大戰(四)第255章 相聚第138章 九一八(八)第459章 華北大掃蕩(八)第430章 中條山之戰第95章 入川第456章 華北大掃蕩(五)第66章 秘密協議第428章 皖南事變(八)第132章 九一八(二)第612章 興安嶺雄風(十二)第570章 戰平漢線(六)第201章 兩廣事變第239章 奇襲太原(八)第73章 崛起(四)第402章 大同戰役(六)第360章 綏寧會戰(二十)第430章 中條山之戰第14章 升職第211章 第八戰區第354章 綏寧會戰(十四)第274章 挺進山東第264章 衛立煌來訪第587章 津浦線風雲(三)第468章 華北大掃蕩(十七)第35章 衝突的後果第587章 津浦線風雲(三)第623章 攻克濟南(六)第86章 皇姑屯事件第256章 西北聯合大學第17章 北伐之戰平江(三)第228章 太原!太原!第367章 調動第543章 太原光復(四)第327章 天津(二)第605章 興安嶺雄風(五)第536章 親歷駝峰航線(一)第533章 觀察團事件(七)第288章 晉東南之戰(十二)第451章 後續(四)第13章 北伐(二)第90章 李立民以及東陵盜墓事件第44章 升職與五大第409章 百團大戰(四)第402章 大同戰役(六)第157章 西征前奏之紅四方面軍來投(三)第298章 援助第538章 親歷駝峰航線(三)第485章 渡河戰役(八)第394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十)第448章 後續第293章 洛陽會議(二)第598章 津浦線風雲(十四)第231章 奇襲太原(二)第488章 渡河之戰第224章 忻口‘大捷’第300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第572章 戰平漢線(八)第566章 戰平漢線(二)第387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三)第318章 第一次反掃蕩(十二)第136章 九一八(六)第86章 皇姑屯事件第534章 觀察團事件(八)第470章 華北大掃蕩(十九)第53章 武漢起義(二)第558章 日軍的反擊(九)第152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四)第437章 閻錫山的動搖(二)第267章 綏西攻防戰(二)第472章 華北大掃蕩(二十一)第594章 津浦線風雲(十)第64章 大撤退(四)第625章 攻克濟南(八)第275章 挺進山東(二)第183章 會師新四軍首戰一更第12章 北伐開始第328章 天津(三)第630章 爾虞我詐的德黑蘭(五)第115章 紅四軍團(二)第630章 爾虞我詐的德黑蘭(五)第283章 晉東南之戰(七)第534章 觀察團事件(八)第515章 收復外蒙(二)第444章 除閻計劃(一)第498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五)
第200章 東征(十)第214章 激戰板垣師團(三)第415章 百團大戰(十)第499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六)第465章 華北大掃蕩(十四)第342章 綏寧會戰(二)第38章 到達襄陽第67章 南昌起義、工農紅軍第四軍第58章 武漢起義(七)第601章 興安嶺雄風(一)第380章 第一次反共高潮(二)第542章 太原光復(三)第240章 奇襲太原(九)第409章 百團大戰(四)第255章 相聚第138章 九一八(八)第459章 華北大掃蕩(八)第430章 中條山之戰第95章 入川第456章 華北大掃蕩(五)第66章 秘密協議第428章 皖南事變(八)第132章 九一八(二)第612章 興安嶺雄風(十二)第570章 戰平漢線(六)第201章 兩廣事變第239章 奇襲太原(八)第73章 崛起(四)第402章 大同戰役(六)第360章 綏寧會戰(二十)第430章 中條山之戰第14章 升職第211章 第八戰區第354章 綏寧會戰(十四)第274章 挺進山東第264章 衛立煌來訪第587章 津浦線風雲(三)第468章 華北大掃蕩(十七)第35章 衝突的後果第587章 津浦線風雲(三)第623章 攻克濟南(六)第86章 皇姑屯事件第256章 西北聯合大學第17章 北伐之戰平江(三)第228章 太原!太原!第367章 調動第543章 太原光復(四)第327章 天津(二)第605章 興安嶺雄風(五)第536章 親歷駝峰航線(一)第533章 觀察團事件(七)第288章 晉東南之戰(十二)第451章 後續(四)第13章 北伐(二)第90章 李立民以及東陵盜墓事件第44章 升職與五大第409章 百團大戰(四)第402章 大同戰役(六)第157章 西征前奏之紅四方面軍來投(三)第298章 援助第538章 親歷駝峰航線(三)第485章 渡河戰役(八)第394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十)第448章 後續第293章 洛陽會議(二)第598章 津浦線風雲(十四)第231章 奇襲太原(二)第488章 渡河之戰第224章 忻口‘大捷’第300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第572章 戰平漢線(八)第566章 戰平漢線(二)第387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三)第318章 第一次反掃蕩(十二)第136章 九一八(六)第86章 皇姑屯事件第534章 觀察團事件(八)第470章 華北大掃蕩(十九)第53章 武漢起義(二)第558章 日軍的反擊(九)第152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四)第437章 閻錫山的動搖(二)第267章 綏西攻防戰(二)第472章 華北大掃蕩(二十一)第594章 津浦線風雲(十)第64章 大撤退(四)第625章 攻克濟南(八)第275章 挺進山東(二)第183章 會師新四軍首戰一更第12章 北伐開始第328章 天津(三)第630章 爾虞我詐的德黑蘭(五)第115章 紅四軍團(二)第630章 爾虞我詐的德黑蘭(五)第283章 晉東南之戰(七)第534章 觀察團事件(八)第515章 收復外蒙(二)第444章 除閻計劃(一)第498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