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晉西事變(三)

咳咳咳

“曾司令,你的話題偏了,我們是討論這次委員長讓我們收回運城一事!”

第十七軍軍長高桂滋看着現場尷尬的場面,不禁咳嗽一聲,想讓在座的別談這個話題,容易惹禍上身。

作爲委員長的老蔣本來就存在這種偏愛他的嫡系的問題。不過站在對方的立場上倒是還沒什麼,畢竟他的嫡系纔算是他的自己人,其他的軍隊都不是很聽他的指揮。

不過現在全面抗戰後,老蔣實際上已經快掌握所有的國民黨軍隊了,很多地方實力派都不可能違揹他現在的命令,不然一個通敵的帽子就來了。所以現在老蔣對於非嫡系部隊做的有點過,即便是他的中央軍,武器差別就很大,更別說那些非中央軍了。

此時現場的氣氛也很尷尬,包括衛立煌此時也默不作聲。曾萬鍾說的情況,他不是不知道,不過這不是他能做主的,雖然此時的他臉色鐵青,不過並沒有發怒。

“衛長官,其實我覺得我們這次不一定非得靠我們現在的軍隊去進攻運城,完全可以把八路軍給拉進來。他們有着空軍,可以讓他們幫忙對付日軍的飛機,只要沒有飛機的威脅,我們的壓力就小了很多。

雖然我們的火炮不多,但是加起來還是比鬼子多不少,運城又不是什麼大城,只要諸位將軍督促部下打好點,未必不能收復運城。”

或許是覺得現場氣氛有點尷尬,陳鐵便轉移了話題,不過他倒是引出了另外一個話題--中共。

“他們會幫忙嗎?而且年初中央可是說了後面要改變對中共的態度,請八路軍幫忙恐怕不妥吧!”劉茂恩擔憂的說道。

雖然他們這些人不會執行國民黨中央的反共一事,但也不想引火燒身。因爲他們知道在山西、河南這裡得罪中共他們的日子會很不好過,若是他們與八路軍發生衝突,高興的還是日本人,他們可不會幹這種親者恨仇者快的事。

“我覺得應該沒問題,我們只是讓他們出動飛機轟炸日軍或者擋住日軍的飛機,地面部隊不參與,即便是重慶方面知道了也不會多說什麼吧!”陳鐵解釋道。

“飛機的事,我會跟八路軍總部方面協商,但是戰鬥還是該打的得打,不然就別怪衛某人不留情了!”

“是!”

最後衛立煌還是拿出了自己作爲戰區司令官的權力,結束了這場鬧劇,便開始安排整個作戰計劃。老將都把命令傳達下來了,而且又不是進攻八路軍,他肯定得執行,當然這場戰鬥,除了他指揮的這20多萬中條山地區的部隊,晉綏軍也得在一旁協助。

。。。。。。

“哈哈,真是天助我也,這些我們有藉口收拾新軍部隊了!老蔣這次可是幫了我的大忙了!”

此時陝西宜川縣秋林鎮,閻錫山接到重慶方面的電報後,高興地說道,晉綏軍總部就聽見他的大笑聲。

“百川,我看老蔣可以改名了,叫宋江了算了,誰讓他總是來及時雨。”一旁的楊愛源顯然知道老蔣的電報裡說的什麼,便也高興地說道。

這段時間,他們的部隊都已經擴充不少,實力也恢復了一些,一直想動手搞定新軍一事,就是缺乏合適的藉口。這次老蔣讓他們策應中條山的部隊反攻運城,無疑是一個很好的機會。

“百川,若是我們的真的動手,八路軍這邊的反應你考慮了沒?我們現在所在的土地還是八路軍提供的,若是我們對新軍動手,恐怕他們不會坐視不理吧!”一旁的趙戴文看了看閻錫山,不禁擔憂道。

雖然他也知道跟八路軍交惡沒什麼好處,但是他出身於晉綏軍,又是國民黨人。國民黨政府現在都開始轉變了對中共的看法,晉綏軍怎麼可能反着幹,而且新軍的存在也極大地威脅了閻錫山對整個晉綏軍的控制,他作爲閻錫山的謀臣,不可能不爲其考慮。

“趙老說的沒錯,八路軍的態度是一個問題。不過我認爲現在八路軍剛剛打完一場大戰,元氣大傷,應該不會跟我們交惡吧,說不定會主動避讓。

而且現在是最好的機會,只要收拾了新軍,我們就可以趁機擴大部隊,才能跟日益壯大的八路軍抗衡。若是等八路軍元氣恢復,我們根本就沒什麼好機會,所以百川,這次機會可是千載難逢的。

不過我們對新軍動手,八路軍肯定會有所反應。我建議我們還是撤離秋林鎮,回到吉縣,這樣即便八路軍有反應也不會把我們怎麼樣!”楊愛源建議道。

“星如說的沒錯,以第二戰區司令部的名義,給決死二縱隊發報,讓他們進攻靈石、霍縣。同時命令陳長捷的61軍給我跟在第二縱隊的後面,在三縱隊進攻日軍的時候,給我從後面偷襲他們。

還有命令孫楚對第三縱隊中的gcd人發起清洗,趙承綬進攻第四縱隊。只有一點注意,儘量跟日僞軍配合好,相信他們一定對消滅這幾支部隊有很大的興趣。

既然大戲上演,我們就撤離秋林鎮,相信八路軍也不敢對我們動手!”閻錫山笑着說道,顯然對於此時的行動很看好。

因爲對於山西新軍中的勢力他也經過仔細盤算了的:首先第一縱隊中他的人早就被八路軍清洗掉了,第二縱隊應該是一半對一半,第三縱隊百分百是他的人,第四縱隊因爲沒有專員的政委,也是一半對一半。

所以要動手的就肯定得從第二縱隊和第四縱隊下手,這兩個縱隊都在晉西南地區,八路軍就算是想管也管不了。

“是!”

1939年5月14號,閻錫山命令山西新軍決死二縱隊進攻日軍控制的縣城和鐵路線。而晉綏軍陳長捷部,在決死二縱隊進攻日軍之際,突然率領晉綏軍第61軍從背後進攻決死二縱隊,聯合日僞軍夾擊決死二縱隊。

而決死二縱隊政委韓鈞,則是當即向閻錫山發報,稟明瞭自己的立場:

“總座伯川先生:61軍欺人太甚,甘做漢奸。學生誓與二縱隊萬餘健兒,爲總座爭一偉大勝利

。。。。。。。學生韓鈞敬叩”

這意思就很簡單了,韓鈞將帶領着決死二縱隊跟61軍決一死戰。閻錫山一收到這電報就立即召開軍事會議,宣佈決死二縱隊爲叛軍,通電全國進行討伐。醞釀許久的晉西事變終於爆發(比歷史提前了)!

消息一出全國譁然!

。。。。。。

西安,李衛國的家裡。

閻錫山宣佈討伐決死二縱隊的消息一傳出之後,林博渠、孫德清就趕忙來到李衛國的家裡,找他商量這件事。

“總司令,這個閻錫山沒想到真的動手,還這麼無恥,在背後偷襲決死二縱隊。簡直是知人知面不知心,當初就不該讓他在我們的地盤上避難,結果是個白眼狼。”

一來到李衛國的家裡,林博渠就氣的在那開始罵着閻錫山。開始他知道閻錫山想動山西新軍的時候,他還不是很相信,對於之前李衛國打算提前逼閻錫山動手的建議還提出了反對意見。沒想到八路軍這邊還沒行動,閻錫山真的先動手了。

“總司令、林書記,恐怕事情還不止這麼簡單,據決死二縱隊傳來的消息,61軍和日僞軍配合得很默契,顯然是提前串聯好的!

而且閻錫山已經離開了秋林鎮,前往了吉縣,顯然也是提前做好了準備的。”孫德清擔憂地說道。

“什麼?閻錫山居然勾結日本人?這不就是賣國嗎?豈有此理!”林博渠氣憤的罵道。

這段時間衛立煌部正在進攻運城的日軍,八路軍的的航空部隊還派出不少飛機前去相助,而閻錫山卻勾結日軍。這種事的出現,讓衛立煌知道了不知會怎麼想!

“林老,你別生氣,犯不着爲這種人氣着自己,不划算!閻錫山動手是我們預料之中的事,只是他的做法的確讓人不恥,不過既然他敢挑起摩擦,我們也不能怕事。

本來對於晉綏軍的戰鬥力我就很不滿,打個日本人被虐的那麼慘,現在居然對自己人下手,更加讓我看不起曾經風光一時的閻錫山了。

孫德清,去跟孫蔚如說一聲,讓他從呂梁出兵,策應決死縱隊,按照之前的計劃來;你就帶人去接管秋林鎮吧,這個地方也該收回來了,還有那些物資一律充公!

對了順便給前線彭老總知會聲,一縱隊和三縱隊隔得他們近,讓他們看着辦吧!”

李衛國不像林博渠那麼惱怒,閻錫山不動手,他都想收拾一下對方,更別說對方現在動手了,他肯定不會放過這個機會!

“是,總司令!”

。。。。。。

山西沁源縣,位於山西太嶽山脈的一個小縣。由於運氣好這裡就遭受過一次鬼子的進攻,後面八路軍從日本人手中搶回了這座縣城的控制權,後面轉交給了當時的山西新軍決死一縱隊,於是一縱隊就把這裡設置成了他們的司令部。

由於沁源跟西邊的鬼子隔着一座太嶽山,東邊又是八路軍前線總部所在地,優勢很明顯,發展就很快,已經是山西新軍裡面力量最強的一支部隊。而整個山西新軍的總人數在6萬左右,中共控制的軍隊大約有四分之三的樣子,也就是近5萬來人的樣子。

對於山西新軍,現在的中共跟歷史上的中共的態度不一樣。歷史上,八路軍抗戰初期也才幾萬人,即便經過一年多的發展,在39年也就30多萬、接近40萬人。而且這裡面還有着不少民兵、游擊隊也算在了裡面。

現在的八路軍總人數早已超過了60萬,這還是正規軍人數,要和算上游擊隊等非正規軍,這個數量還得往上增加一些。因爲這些原因,有些人黨內人士提過,要不放棄決死縱隊,同意閻錫山取消政委的職務,說白了就是不想因爲這幾萬人,而影響跟國民黨合作抗日的局面。

但這個觀點直接遭受了大量人的反駁,認爲現在實力既然變強,爲何還要對國民黨卑躬屈膝。他們認爲若是對方不來搞摩擦,他們也不會去主動招惹;但若是對面主動挑事,直接打回去,不然對方直接把自己當成軟柿子捏了。

這種觀點在黨內佔據了絕對的主導地位,所以妥協一事,就被直接否決了。

此時的山西決死一縱隊的司令部,此時正在召開全體幹部會議,顯然是對前不久接到的第二戰區司令部下發的作戰指示,而在商討對策。

“同志們,這次召集大家來的目的,我也就不多了,這是之前幾次全體會議強調過的。我剛剛接到消息,陳長捷的61軍突然進攻決死二縱隊,閻長官也宣佈決死二縱隊是叛軍,正在積極準備討伐。”

只見屋裡的上首位置,薄一玻正在嚴肅地對在座的決死一縱隊的全體幹部說道。

“什麼?閻錫山真打算動手?我們再怎麼說也算晉綏軍一員,他們這樣做豈不是人神共憤!”

“早就料到有這一天了,不過這次倒是閻錫山動手的好機會!”

“既然他動手,我們也不能看着決死二縱隊吃虧,之前說好了的共進退!”

。。。。。

聽薄一玻這麼一說,下面的人都鬧翻了,之前雖然知道閻錫山對他們非常不信任,但是沒想到他會真的打算動手了。這讓這些山西人都不敢相信,之前的閻錫山可是舉起抗日大旗的晉綏軍統帥,現在突然不顧抗日,對自己人下手,對他們的認知也帶來了極大地震撼。

出了點小狀況,今天只有兩更,第二更會晚點上傳

第567章 戰平漢線(三)第266章 綏西攻防戰第234章 天津(九)第420章 黃橋戰役第227章 太原告急(三)第364章 綏寧會戰之反攻(四)第195章 東征(五)第501章 特殊的禮物和客人第348章 綏寧會戰(八)第73章 崛起(四)第215章 激戰板垣師團(三)第237章 奇襲太原(六)第55章 武漢起義(四)第416章 百團大戰(十一)第289章 晉東南之戰(十三)第542章 太原光復(三)第380章 第一次反共高潮(二)第254章 新式機槍(二)第197章 東征(七)第464章 華北大掃蕩(十三)第149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以及西征前奏(一)第538章 親歷駝峰航線(三)第453章 華北大掃蕩(二)第308章 第一次反掃蕩(二)第168章 西征(十一)第94章 固軍壩起義(二)第145章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四)第92章 東陵盜墓案第510章 察哈爾反擊戰(八)第52章 武漢起義(一)第329章 天津(四)第320章 長治之戰(一)第360章 綏寧會戰(二十)第10章 空閒之餘(二)第34章 衝突第592章 津浦線風雲(八)第417章 百團大戰(十二)第544章 太原光復(五)第547章 43年的到來(二)第372章 晉西事變(四)第183章 會師第122章 第二次反圍剿(六)第114章 歸程第52章 武漢起義(一)第399章 大同戰役(三)第72章 崛起(三)第512章 察哈爾反擊戰(十)第327章 天津(二)第36章 明貶實升第315章 第一次反掃蕩(九)第107章 漢中攻略(九)第422章 皖南事變(二)第341章 綏寧會戰(一)第561章 日軍的反擊(十二)第274章 挺進山東第151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三)第191章 東征第89章 喜事降臨第87章 陝北第281章 晉東南之戰(五)第45章 五大召開第1章 獨立團營長第613章 興安嶺雄風(十三)第272章 綏西攻防戰(七)第297章 新四軍首戰(三)第99章 漢中攻略第69章 家的感覺第364章 綏寧會戰之反攻(四)第170章 西征(十三)第313章 第一次反掃蕩(七)第479章 渡河戰役(二)第427章 皖南事變(七)第471章 華北大掃蕩(二十)第200章 東征(十)第597章 津浦線風雲(十三)第521章 收復外蒙(八)第467章 華北大掃蕩(十六)第367章 調動第327章 天津(二)第250章 回蘭州(二)第213章 激戰板垣師團(二)第220章 激戰板垣師團(七)第358章 綏寧會戰(十八)第182章 長征(三)第343章 綏寧會戰(三)第154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六)第531章 觀察團事件(五)第348章 綏寧會戰(八)第195章 東征(五)第587章 津浦線風雲(三)第481章 渡河戰役(四)第137章 九一八(七)第597章 津浦線風雲(十三)第126章 第二次反圍剿(十)第510章 察哈爾反擊戰(八)第176章 事件後續第414章 百團大戰(九)第291章 晉東南之戰第314章 第一次反掃蕩(八)第431章 中條山之戰(二)
第567章 戰平漢線(三)第266章 綏西攻防戰第234章 天津(九)第420章 黃橋戰役第227章 太原告急(三)第364章 綏寧會戰之反攻(四)第195章 東征(五)第501章 特殊的禮物和客人第348章 綏寧會戰(八)第73章 崛起(四)第215章 激戰板垣師團(三)第237章 奇襲太原(六)第55章 武漢起義(四)第416章 百團大戰(十一)第289章 晉東南之戰(十三)第542章 太原光復(三)第380章 第一次反共高潮(二)第254章 新式機槍(二)第197章 東征(七)第464章 華北大掃蕩(十三)第149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以及西征前奏(一)第538章 親歷駝峰航線(三)第453章 華北大掃蕩(二)第308章 第一次反掃蕩(二)第168章 西征(十一)第94章 固軍壩起義(二)第145章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四)第92章 東陵盜墓案第510章 察哈爾反擊戰(八)第52章 武漢起義(一)第329章 天津(四)第320章 長治之戰(一)第360章 綏寧會戰(二十)第10章 空閒之餘(二)第34章 衝突第592章 津浦線風雲(八)第417章 百團大戰(十二)第544章 太原光復(五)第547章 43年的到來(二)第372章 晉西事變(四)第183章 會師第122章 第二次反圍剿(六)第114章 歸程第52章 武漢起義(一)第399章 大同戰役(三)第72章 崛起(三)第512章 察哈爾反擊戰(十)第327章 天津(二)第36章 明貶實升第315章 第一次反掃蕩(九)第107章 漢中攻略(九)第422章 皖南事變(二)第341章 綏寧會戰(一)第561章 日軍的反擊(十二)第274章 挺進山東第151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三)第191章 東征第89章 喜事降臨第87章 陝北第281章 晉東南之戰(五)第45章 五大召開第1章 獨立團營長第613章 興安嶺雄風(十三)第272章 綏西攻防戰(七)第297章 新四軍首戰(三)第99章 漢中攻略第69章 家的感覺第364章 綏寧會戰之反攻(四)第170章 西征(十三)第313章 第一次反掃蕩(七)第479章 渡河戰役(二)第427章 皖南事變(七)第471章 華北大掃蕩(二十)第200章 東征(十)第597章 津浦線風雲(十三)第521章 收復外蒙(八)第467章 華北大掃蕩(十六)第367章 調動第327章 天津(二)第250章 回蘭州(二)第213章 激戰板垣師團(二)第220章 激戰板垣師團(七)第358章 綏寧會戰(十八)第182章 長征(三)第343章 綏寧會戰(三)第154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六)第531章 觀察團事件(五)第348章 綏寧會戰(八)第195章 東征(五)第587章 津浦線風雲(三)第481章 渡河戰役(四)第137章 九一八(七)第597章 津浦線風雲(十三)第126章 第二次反圍剿(十)第510章 察哈爾反擊戰(八)第176章 事件後續第414章 百團大戰(九)第291章 晉東南之戰第314章 第一次反掃蕩(八)第431章 中條山之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