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西征(十一)

一九三三年一月,此時的東北已經非常的寒冷,溫度都是零下十幾二十度,外面都是厚厚的積雪,也正是因爲這寒冷的冬天,齊齊哈爾才能保住。

早在幾個月前,本來在吉林跟黑龍江兩省的抗日武裝聯合下,一舉拿下了包括哈爾濱在內的衆多城市,抗日形勢那叫一片高漲,兩省的抗日武裝大有聯合光復黑龍江、吉林兩省的架勢。

但是好景不長,日本怎麼會容許哈爾濱等城市落入抗日武裝的手裡,於是關東軍出動了兩個師團的兵力,在衆多飛機大炮的掩護下,對哈爾濱發起了進攻。

經過半個月的血戰,馬占山的黑龍江抗日救國軍以及吉林的自衛軍仍舊不敵,被迫分散撤退。

馬占山退往齊齊哈爾,吉林自衛軍在李杜、馮佔海等人的率領下,退往了佳木斯、雙鴨山、老爺嶺的牡丹江等地。

哈爾濱的失守也意味着馮佔山與吉林自衛軍之間的聯繫斷了,大好的抗日局面就這麼被打散了。

在日軍重新佔領哈爾濱之後,便繼續朝着北方進攻,打算一舉再度佔領齊齊哈爾等地,但是在紅33軍、紅36軍以及馬占山的抗日救國軍的聯合阻擊下,終於拖到了冬天。

東北這個地方的冬天可是比西北甘肅這些地方的環境惡劣多了,漫山遍野的積雪讓日本人的卡車、坦克等根本無法前進,好冷的溫度甚至能讓這些東西的油箱給凍住。

也就是因爲這個馬占山才得以在齊齊哈爾站住腳,獲得一個冬天的緩衝期,讓他有時間準備日僞軍開春後的瘋狂進攻。

也就在這個時候,應李衛國的建議,東北gcd領導的幾股紅軍先後改稱東北抗日聯軍,以此來聯合東北抗日武裝,團結一切可能的抗日力量。

鑑於這個命令,楊靖宇的32軍改名爲第一軍,33軍稱爲第二軍,36君稱爲第三軍。

。。。。。

看着東北的局勢有點複雜,但是總體比歷史上的情況要好了不少,起碼我黨在東北的力量更爲強大了,而東北的那些抗日武裝也保留了不少力量,不像歷史上這個時候已經敗退至蘇聯境內了。

對於東北的事,李衛國現在也管不了太多,他提前做的準備已經夠多了,雖然可以通過保衛局跟東北抗聯領導人聯絡,但是李衛國不會去指手畫腳,因爲東北的情況他不瞭解,一切都得靠抗聯自己了。

只要他們能堅持到紅軍主力全部北上,中央才能給他們更多的支持。

。。。。。。

甘肅、陝西的冬天沒有東北那麼久,在天氣開始回暖後,西路軍和馬家軍真正的較量纔開始。

爲了徹底清除馬家軍,在2月,新年剛過,林標的第七軍就被被抽調了許權中的第六師、紅十八軍何畏的第十四師至甘肅戰場。其中第六師編入右路軍序列,第十四師編入左路軍序列。

“總司令,剛剛傳來消息,馬鴻賓撤走了臨夏等地軍隊,全力防守蘭州附近。”

“噢,怎麼回事,雖然我們消滅了不少馬家軍,可是馬鴻賓手下不是還有近兩萬的軍隊嗎?怎麼突然變得這麼畏手畏腳了?”

看着眼前的電報,李衛國疑惑的問道。

“不清楚,我們也是剛剛得到的消息,難道馬鴻賓這是怕了我們?”

李振華也看不懂馬鴻賓的意圖,只是在那猜測道。

“先不管馬鴻賓怎麼想,讓左路軍曠繼勳的軍隊出發,拿下甘南、臨夏等地。這兩個地方少數民族衆多,讓他們注意點別造成民族矛盾,但是若是有人反抗我們也別手軟,必須保證我們士兵的安全。”

李衛國想了一會兒,最後補充了一句。

“是,我會跟他們仔細說的。”

。。。。。

岷縣,西路軍左路軍的指揮部裡,曠繼勳、徐樹生、孫德清、何畏等人都接到了有西路軍總指揮部發來的電報。

“你們怎麼看?”

曠繼勳指着桌上的這封電報,問着其他人。

“現在中路軍已經進逼蘭州,右路軍現在正在阻擋胡宗南的大軍,紅八軍牽制着寧夏馬鴻逵以及孫蔚如的38軍,而我們左路軍開展以來就沒打過什麼漂亮的仗,這次也該我們活動活動一下了。”

自從張國套的陰謀被挫敗後,紅四方面軍進行了新的重組,他們原來的紅四方面軍的人,因爲張國套等人的原因都收到了波及。新成立的紅四方面軍裡,曠繼勳、徐樹生等一批老人都被影響了,方面軍一梯隊的指揮官裡,沒有他們的中的人,只有曠繼勳擔任了一個軍團參謀長。

當然這都是按照實力來的,他們當初來的時候就兩萬人,而紅四軍團已經都十來萬人,就憑這個他們都無法擠入最高的領導層。所以現在曠繼勳、徐樹生、何畏等人都憋着一股氣,打算打幾場漂亮的仗,爲他們鄂豫皖出來的正正名。

“既然大家都鬥志昂揚,那我們就按照總司令的命令,準備出發吧。我率領徐師長、何師長的部隊則朝着渭源、臨洮進發;孫師長你帶着你的十一師,沿着卓尼、臨潭進發,我們最後在蘭州匯合。”

曠繼勳思考了一會兒便下令道。

“是!”

。。。。。。

此時,由岷縣前往渭源的路上,紅十八軍的兩個師,正在以正常的行軍速度行軍。

“老何,你能詳細說說之前張主席的事嗎?”

騎着馬的曠繼勳,問着一旁的何畏,他想知道去年的到底發生了什麼事,由於事情發生的時候他們在甘肅跟馬家軍作戰,加上上面故意壓下了這件事,所以他們對於根據地發生的那件事根本不清楚。

而聽到曠繼勳提起這個話題,一旁的徐樹生等人都看了過來,對於這件事他們這些當初主動西征的鄂豫皖出來的人來說,都想知道到底怎麼回事。

“哎,參謀長(曠繼勳是紅七軍團的參謀長),這件事還是別問了,這個事情在根據地已經下了封口令,不讓過多談及!”

聽到曠繼勳等人主動提及這事,何畏一臉的避諱,不想過多說及這個件事。

“老何,這就是你的不是了,我們這些人都想知道到底怎麼回事,不然下面的指戰員都人心惶惶的,都不知道上面會如何對待我們。”

徐樹生在一旁的也勸說道,可見他們是比較想了解一下到底怎麼回事,好知道今後的會不會對自己等人造成比較大的影響。

“哎,既然你們想知道,我就給你透露點吧,反正咱們以後還是儘量別跟張主席有過多聯繫!”

見自己這些昔日同僚都這麼好奇這件事,是在耐不住這些人的要求,何畏便把之間發生的事給他們細說了,包括這件事後面怎麼解決的,那些人的結局。

在得知,張國套現在已經大權不在,曠繼勳等人不知道是高興還是失落,聽到那些參與者被送進勞改營服勞役,一衆人都在那唉聲嘆氣。

“參謀長,徐師長,這件事聽我的勸,張主席因爲他的私慾害了那麼多無辜同志,更讓我們這些從鄂豫皖出來的受到整個川陝鄂的抵制,中央在這件事也下了最終的決定。我們現在的當務之急是打幾場勝仗,讓我們這些鄂豫皖來的同志不讓其他人小看。”

之前的那件事,何爲是因爲沒有參與,所以纔沒有被牽連,並能出任這支部隊的師長。但爲了徹底讓他們融入川陝鄂的部隊裡去,李衛國在他們的部隊中間分派了很多的幹部,讓他們消除那些不該有的想法,一心一意爲了革命而努力。

“老何,你放心,我們知道了這件事後,才知道一切都是張主席的咎由自取,怨不得他人。他當年種的因,換來現今的果。對了,現在張主席怎麼樣了?”

雖然對於張國套有很多不滿,但畢竟之前是自己的上司,曠繼勳也就順帶了解一下。

“張主席現在在根據地的司法部門工作,日子很閒,不過在待遇方面,該怎麼樣還是怎麼樣,總司令等人倒沒有刻意刁難。”

“總司令這人到沒這麼小氣,我們也別說這麼多了,還是打好接下來的仗,證明我們鄂豫皖的也不是一般人。”

曠繼勳對於李衛國這個新的上司倒是印象挺好,畢竟其拉出這麼大的一支隊伍,能力那是沒的說。

“沒錯,接下來,我們好好打幾仗,給咱們鄂豫皖長長臉。”

聽着曠繼勳這麼一說,徐樹生也是豪氣萬丈,不就馬家軍,幾十萬國民黨正規軍都沒能把他們怎麼樣,害怕區區幾萬馬家軍?

說完,一行人便指揮着部隊,一路過關斬將,輕而易舉就拿下渭源、臨洮,直逼臨夏。

就在他們想一舉匯合中路軍直逼蘭州的時候,孫德清的求援電報發到了他們的手上。

“曠總指揮,孫師長髮來求援電報,他在臨夏的一座山上被當地地方部隊以及青海馬步芳的的部隊包圍,現在情況危急!”

“怎麼回事?臨夏不是沒軍隊防守嗎?還有馬步芳的軍隊什麼時候出現在臨夏的?”

聽到孫德清的十一師被包圍,曠繼勳大驚道。

“不清楚,現在孫師長兩個團的部隊被包圍一座小山上,敵人的數量太多包括回、藏、撒拉等少數民族的武裝,以及馬家軍估計有近兩萬人。”

“老曠,我們得趕快去增援啊,孫師長那裡就兩個團,敵人是他的數倍,不然去晚了就危險了!”

倪志良在一旁擔憂的說道,誰會想到他們會遇到馬家軍的大軍,估計那些少數民族的武裝都是馬家軍煽動的。

“光憑我們夠嗆,這樣吧,馬上跟總司令發報,看能不能拍點騎兵過來,不然等我們趕過去估計孫師長那裡情況會很糟!”

曠繼勳擔心的沒錯,他們距離孫德清的部隊有100多公里,趕過去也得兩天左右,若是中路軍派遣騎兵先行支援,以騎兵的速度,一天就能到,這樣能減輕孫德清那邊的壓力。

“好的,我馬上就去向總司令求援。”

當倪志良去發電報的時候,曠繼勳便對一旁的徐樹生開始下命令了,“徐師長,你馬上帶着你的十二師立即去支援,路上注意別中了馬家軍的埋伏!”

“好的,我馬上就去!”

。。。。。

“總司令,剛剛左路軍發來電報,說是孫德清的十一師被馬步芳的軍隊包圍,曠總指揮那裡請示看能不能派騎兵去支援。”

“怎麼回事,孫德清那裡怎麼會被馬步芳包圍,這馬步芳速度夠快呀!”

李衛國此時也很驚訝,沒想到這開春第一仗就跟馬步芳打起來了。

“估計臨夏是馬步芳的老家原因,馬鴻賓一撤退,估計馬步芳也不想自己老家被我軍佔領,才主動出兵的。”

李振華想了一下,猜測的說道。

“先別猜了,直接給孫德清發電報,詢問具體情況,另外讓孫得勝率領他的騎兵團,再帶上剛剛成立的騎兵補充團,一起去增援孫得請,順便會會馬步芳。

對了告訴他們,對付馬家軍要特加小心,不用留手,馬步芳的部隊可比馬鴻賓的更加殘忍。”

想着歷史上,西路軍的慘狀,李衛國對於青馬一點好感都沒有。

“是!”

。。。。。

臨夏地域,在一處小山坡上,孫得請的十一師正在這裡固守待援,在山下倒在地上的各族士兵非常的多,當然孫德清也損失不少。

“師長,左路軍指揮部以及西路軍總指揮發來電報,說是讓我們堅守兩天,十八軍的徐師長以及教導師的騎兵團的孫團長正帶領大軍前來支援。”

一個通訊員拿着一封電報,飛快的來到正在陣地上督戰的孫德清身邊。

“好,有支援就行,下面這羣雜牌軍還真把我們當軟柿子捏是不?讓他們見識見識我們的真正的實力。”

wωω◆T Tκan◆¢○

聽到援軍正在路上,孫德清也大鬆一口氣。

(今天卡文了,就兩更,不好意思!)

第575章 緬甸反擊戰(一)第191章 東征第483章 渡河戰役(六)第450章 後續(三)第7章 安仁之戰(四)第401章 大同戰役(五)第292章 洛陽會議第141章 古城起義(三)第329章 天津(四)第515章 收復外蒙(二)第85章 二次北伐以及濟南慘案第573章 戰平漢線(九)第85章 二次北伐以及濟南慘案第562章 日軍的反擊(十三)第528章 觀察團事件(二)第297章 新四軍首戰(三)第243章 奇襲太原(十二)第606章 興安嶺雄風(六)第92章 東陵盜墓案第128章 第二次反圍剿(十二)第469章 華北大掃蕩(十八)第430章 中條山之戰第139章 谷城起義第624章 攻克濟南(七)第307章 第一次反掃蕩第362章 綏寧會戰之反攻(二)第384章 周昆事件和整風運動第39章 在襄陽(二)第536章 親歷駝峰航線(一)第227章 太原告急(三)第480章 渡河戰役(三)第322章 殲1戰鬥機第105章 漢中攻略(七)第390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六)第90章 李立民以及東陵盜墓事件第305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六)第414章 百團大戰(九)第142章 十堰改編和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第379章 第一次反共高潮第252章 南京大屠殺(三)第525章 奪取新疆(三)第38章 到達襄陽第405章 大同戰役(九)第126章 第二次反圍剿(十)第359章 綏寧會戰(十九)第115章 紅四軍團(二)第339章 天津第150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二)第566章 戰平漢線(二)第342章 綏寧會戰(二)第40章 在襄陽(三)第274章 挺進山東第261章 晉綏根據地(二)第457章 華北大掃蕩(六)第563章 日軍的反擊(十四)第464章 華北大掃蕩(十三)第360章 綏寧會戰(二十)第446章 除閻計劃(三)第425章 皖南事變(五)第246章 新的任命(二)第186章 根據地風雲(二)第185章 根據地風雲第281章 晉東南之戰(五)第81章 第一次反圍剿(七)第412章 百團大戰(七)第208章 諜影第301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二)第347章 綏寧會戰(七)第278章 晉東南之戰(三)第600章 津浦線風雲(十六)第250章 回蘭州(二)第365章 綏寧會戰之反擊(五)第391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七)第244章 奇襲太原第10章 空閒之餘(二)第8章 安仁之戰(五)第92章 東陵盜墓案第289章 晉東南之戰(十三)第510章 察哈爾反擊戰(八)第258章 白銀銅礦第315章 第一次反掃蕩(九)第563章 日軍的反擊(十四)第318章 第一次反掃蕩(十二)第407章 百團大戰(二)第616章 興安嶺雄風(十六)第261章 晉綏根據地(二)第453章 華北大掃蕩(二)第430章 中條山之戰第303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四)第326章 天津(一)第474章 珍珠港事件(二)第537章 親歷駝峰航線(二)第173章 西征(十六)第635章 武漢反擊戰(五)第205章 西安事變(五)第609章 興安嶺雄風(九)第576章 緬甸反擊戰(二)第628章 爾虞我詐的得黑蘭(三)第137章 九一八(七)第300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
第575章 緬甸反擊戰(一)第191章 東征第483章 渡河戰役(六)第450章 後續(三)第7章 安仁之戰(四)第401章 大同戰役(五)第292章 洛陽會議第141章 古城起義(三)第329章 天津(四)第515章 收復外蒙(二)第85章 二次北伐以及濟南慘案第573章 戰平漢線(九)第85章 二次北伐以及濟南慘案第562章 日軍的反擊(十三)第528章 觀察團事件(二)第297章 新四軍首戰(三)第243章 奇襲太原(十二)第606章 興安嶺雄風(六)第92章 東陵盜墓案第128章 第二次反圍剿(十二)第469章 華北大掃蕩(十八)第430章 中條山之戰第139章 谷城起義第624章 攻克濟南(七)第307章 第一次反掃蕩第362章 綏寧會戰之反攻(二)第384章 周昆事件和整風運動第39章 在襄陽(二)第536章 親歷駝峰航線(一)第227章 太原告急(三)第480章 渡河戰役(三)第322章 殲1戰鬥機第105章 漢中攻略(七)第390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六)第90章 李立民以及東陵盜墓事件第305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六)第414章 百團大戰(九)第142章 十堰改編和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第379章 第一次反共高潮第252章 南京大屠殺(三)第525章 奪取新疆(三)第38章 到達襄陽第405章 大同戰役(九)第126章 第二次反圍剿(十)第359章 綏寧會戰(十九)第115章 紅四軍團(二)第339章 天津第150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二)第566章 戰平漢線(二)第342章 綏寧會戰(二)第40章 在襄陽(三)第274章 挺進山東第261章 晉綏根據地(二)第457章 華北大掃蕩(六)第563章 日軍的反擊(十四)第464章 華北大掃蕩(十三)第360章 綏寧會戰(二十)第446章 除閻計劃(三)第425章 皖南事變(五)第246章 新的任命(二)第186章 根據地風雲(二)第185章 根據地風雲第281章 晉東南之戰(五)第81章 第一次反圍剿(七)第412章 百團大戰(七)第208章 諜影第301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二)第347章 綏寧會戰(七)第278章 晉東南之戰(三)第600章 津浦線風雲(十六)第250章 回蘭州(二)第365章 綏寧會戰之反擊(五)第391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七)第244章 奇襲太原第10章 空閒之餘(二)第8章 安仁之戰(五)第92章 東陵盜墓案第289章 晉東南之戰(十三)第510章 察哈爾反擊戰(八)第258章 白銀銅礦第315章 第一次反掃蕩(九)第563章 日軍的反擊(十四)第318章 第一次反掃蕩(十二)第407章 百團大戰(二)第616章 興安嶺雄風(十六)第261章 晉綏根據地(二)第453章 華北大掃蕩(二)第430章 中條山之戰第303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四)第326章 天津(一)第474章 珍珠港事件(二)第537章 親歷駝峰航線(二)第173章 西征(十六)第635章 武漢反擊戰(五)第205章 西安事變(五)第609章 興安嶺雄風(九)第576章 緬甸反擊戰(二)第628章 爾虞我詐的得黑蘭(三)第137章 九一八(七)第300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