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太原告急

“各位,這是我們整個忻口會戰,不包括陽明堡戰鬥以及平型關戰鬥的數據,你們可以看看,幾分鐘後都說說各自的看法!”會議室裡,衛立煌讓下面的人把統計好的整個會戰數據,彙總在一張紙上,發給了在座的二戰區的高級軍官!

“死傷這麼多?”

“我們繳獲了不少好東西啊!”

衆人看了面前紙上寫的數據,不禁把自己看法說了出來!紙上最吸引眼球的,無非就是自己這邊死傷得數據,以及那些繳獲的物資!只見紙上寫着:此次戰鬥歷時一月有餘,一共擊斃日軍22108人,俘獲日軍1421人,繳獲步槍一萬六千餘支,戰馬2000餘匹,各類火炮上百門(大多是九二步兵炮)。

除了這些繳獲之外,剩下的就是自己這邊的死傷了,那數字簡直是觸目盡心。這一戰,中國軍隊方面是中央軍外加第八戰區的部隊,一共近二十多萬人,而且裝備都還很不錯,但是在面對近四萬的日軍,還是死傷太多,主要是中央軍以及孫蔚如、王以哲的部隊損失的比較多。

其中中央軍十多萬人,損失了一半,除了衛立煌自身的嫡系第十四軍損失少點,其他的中央軍損失就很多了。特別是第九軍,本來他就只有一個師前來參戰,加上軍直屬部隊,也就萬把人。經過這一戰,軍長郝夢齡陣亡,劉師長也陣亡,一萬多人的軍隊不到2000人,基本是廢了。

這次忻口會戰,中國軍隊戰死的大概有七萬左右,中央軍損失了四萬,王以哲、孫蔚如的部隊損失了兩萬人,八路軍三個師損失了近萬人。這還只是戰死的數量,另外還有很多受傷的士兵,輕傷的還沒事,那些重傷的若是救不活,就會繼續增加死亡人數。

其實在整個抗日戰場,若是論真正在戰場上戰死的中國軍隊其實不多,很多人是受了重傷缺乏足夠的藥物治療,而死去的。這種情況,李衛國也不是不知道,但他也不能徹底改變,畢竟這是跟整個國家的醫療水平有關。

這個時候的民國本來所有工業都不發達,很多藥品都需要進口,這也是爲什麼歷史上,一盒消炎藥就非常的緊缺!現在的西北的醫療體系纔剛剛建立,但是想要供數十萬軍隊使用還是跟吃力的,所以很多時候,一些傷員動手術連麻藥都沒有。只要不是非常嚴重的傷,都不會用消炎藥,輕微的手術,直接咬牙挺着。

日軍就不一樣了,就拿這次戰鬥中被打死的那兩萬日軍,有相當一部分就是之前戰鬥中產生的重傷員,阪遠直接拋棄了他們,讓他們跟中國軍隊死磕,自己帶着其他部隊跑了。也不是阪遠沒有足夠的藥去救,而是即便救了,也沒法帶着突圍,還不如讓他們爲帝國的事業做點貢獻。

。。。。。。

“你們說說你們的看法吧,別都不吭聲!”過了一會兒之後,衛立煌見自己面前的本部軍官看的差不多了,便認真地問道。

“副總司令,我也說句心裡話,這次八路軍打的真心不錯,我李默庵反正是自愧不如!”

作爲黃埔一期畢業的,他對於自己同學李衛國還是挺佩服的,現在又是國共合作時期,之前的八路軍對日戰鬥他也看過,對方的戰鬥素養真的不賴,軍隊的紀律也是沒得說。反正都是中國軍隊,這次戰鬥也算他們打贏了,而且他們又沾了不少人家八路軍的光,就犯不着藏着掖着。

而且仗打完下來,人家八路軍戰死的不到萬人,而取得的戰果卻是非常的大,一個完整的旅團被全殲,這在目前的中日戰爭中是不敢想象的。他們的中央軍,是正面敵人的五倍多,雖然消滅了不少日軍,但還是讓板垣師團的主力逃走,可以說這次他們中央軍建功屈指可數,也讓一衆中央軍的高級軍官臉上無光。

“副總司令,雖然這次在獎賞上,我們佔了八路軍的便宜。但我們犯不着把我們繳獲的物資分那麼多給八路軍吧!

八路軍的武器也不像我們想的那麼差,就拿我們現在所看到的這幾支八路軍軍隊,其裝備跟我們中央軍比差不到哪裡去,而且聽說中共跟蘇聯人有聯繫,他們的武器有蘇聯人幫助,我們沒必要給他們這麼多武器!

加上中共也一直是委員長的心腹大患,我們這麼做,恐怕有心人會在委員長那裡說副總司令你的壞話的,屬下建議還是三思而行!”

一旁的劉茂恩雖然說的不太好聽,但確是實理,若不是形勢所逼,老蔣可不會與中共和解,而對於這個情況,很多高級軍官都心知肚明。至於劉茂恩現在肯說出來也是爲衛立煌好,畢竟衛立煌的正直做派肯定得罪過不少人,那些人是有點有點問題就誇大,趁機做文章。再加上衛立煌又不是老蔣的嫡系,那些小人在老蔣面前說幾句衛立煌通共的讒言,衛立煌肯定討不到好果子吃。

“衛長官,劉軍長說的有道理,我們是不是該避避嫌,免得有人在委員長那裡說您的壞話!”一旁的李默庵聽劉茂恩說了之後,也覺得有道理,便也建議道。

“我知道你們是在爲我着想,但現在畢竟是國難當頭。我們武器彈藥以及士兵沒了,委員長可以補充,但八路軍那邊只能靠他們自己解決,而且西北也是人煙稀少,想補充兵員哪有這麼簡單,能幫的我們還是多幫幫吧!”

“可是。。。。”

“你們就別勸我了,這件事就這麼定了,把我們繳獲的那些物資送一半去給八路軍,有什麼後果,我一人承擔!”看見李默庵等人還想勸,衛立煌直接揮了揮手,制止了他們的勸說!

“報告,戰區閻長官有電報發來!”

就在衛立煌等一衆中央軍軍官在開會的時候,一個副官拿着一封電報進來了。

。。。。。。

就在衛立煌這麼在開會的時候,李衛國這邊也在召開整個八戰區的戰後總結會議。李振華、彭得淮、劉伯成、孫蔚如、王以哲五個參加了這次忻口會戰的八戰區五支軍隊的主官都來了,相比於三位八路軍師長的笑容滿面,孫蔚如、王以哲二人高興地表情中,帶着些許憂愁。

“總的來說,這次會戰的結果還是不錯的,唯一的遺憾就是阪遠那個老傢伙跑了,不然直接把他的這個師團全部消滅了就好了!你也說說你們的看法,看看存在什麼不足!”李衛國笑着對眼前的五個高級軍官說道,而他的旁邊則是坐着程雲等人。

“副總司令,我來說兩句吧!這次戰鬥,我的部隊傷亡挺大,感觸也比較深。以前打內戰還真沒發現,一打日本人,部隊的缺點就暴露出來了,遇到日軍的集團衝鋒,很難組織有效的反擊,只能被動挨打,而且下面的士兵也缺乏訓練,日軍一衝鋒,隊伍的陣型就出現混亂。

而且,作爲軍長,我的指揮也存在問題,部隊傷亡這麼多,我這個主官也有一定的責任,我願意接受懲罰。”

孫蔚如在李衛國話說完之後便站起來,自我檢討道。他的部隊這次傷亡很大,部隊超過三分之一的人戰死,重傷員也非常的多,隨着藥物的不足,戰死的人數也在上升,看着那些士兵的慘狀,孫蔚如也覺得有愧。

王以哲緊隨孫蔚如,也站起來說道,“我的部隊也存在跟孫軍長38軍一樣的問題,雖然以前跟日軍有過交戰經驗,但那時日軍都是小規模。不像現在,日軍動輒就是上萬人,一交戰,我的部隊也是損失較大,加上藥物不足,很多重傷員也得不到很好的救治,白白丟失了性命。”

“二位軍長說的挺不錯,這次八路軍之所以損失不大就是因爲之前針對日軍的進攻,進行過很多次模擬訓練,所以打起來也知道怎麼打。這次你們的部隊傷亡也挺大,特別是孫軍長的38軍,我的打算是讓孫軍長的部隊暫時西撤至黃河西岸進行修整、補充兵員,並負責防守黃河兩岸,確保我八戰區前線大軍的後勤通道。

至於藥品問題,這個我先讓八路軍這邊給你們挪點,先把那些重傷的士兵救好再說吧。”

看到兩位算是中共軍隊旁系的高級軍官的哭訴,李衛國跟旁邊的程雲低頭說了幾句後,便回過頭來,沉着的說道。

“是!”

“報告!二戰區衛副總司令發來電報,說是太原告急,他已經率領麾下軍隊前去馳援,走之前並讓人送來了大量的日式武器。”就在李衛國等人在開會的時候,一封突然地電報讓衆人才明白,戰事一直沒有停歇。

“我知道了,你下去吧!順便去問問軍情局那邊,問問太原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李衛國接過電報,淡淡的吩咐道。

“是!”

很快,情報局那邊關於現在太原的具體情況通過電報的形式發了過來,看了看電報內容,李衛國不禁眉頭皺了起來。

原來,李衛國以爲自己拖住日軍最精銳的板垣師團後,閻錫山能在娘子關擋住日軍第20師團,可沒想到晉綏軍加上孫連仲、馮欽哉以及川軍一部,還是沒能擋住日軍20師團的瘋狂進攻。特別是閻錫山存着保存實力的想法,對於娘子關的支援也不上心,結果等前線潰敗後,這才反應過來的閻錫山纔派兵支援。

可是這個時候日軍的進攻之勢非常的猛,加上晉綏軍戰鬥力也差點事,沒法擋住日軍的進攻,反而大幅撤退至太原等後方。十幾萬晉綏軍加上十來萬其他軍隊,一共20多萬人,卻因爲指揮混亂,晉綏軍的消極怠戰,軍隊之間沒有配合,造成本來非常好的優勢戰鬥,卻被2萬多日軍打的潰不成軍。

見日軍來時洶洶,下面的部隊也失去了再戰的勇氣,無奈的閻錫山只能求助衛立煌這個二戰區的副總司令。此時的衛立煌除了參加忻口的那幾支軍隊,還有一支生力軍,那就是曾萬鐘的第三軍,即便之前的戰鬥損失不少,但加上第三軍衛立煌的第十四集團軍還是有十來萬人。而且在閻老西看來,十四集團軍剛剛打了勝仗,攜大勝的餘威,說不定能幫他解決眼前的困境。

而衛立煌這邊深知太原的重要性,他的十來萬大軍的補給都得通過太原,若是被日軍佔領太原他的後路就別切斷,所以在得到閻錫山的電報後,便急急忙忙率領這隻剛剛休息沒幾天的大軍趕往太原,連當面跟李衛國告別都沒來得及。

“這個閻老西也太不厚道了,我們幫他頂住了山西日軍最強的板垣師團,他倒好,爲了保存實力幾支軍隊加起來有二十多萬,卻連兩萬日軍都打不過,反而讓對方長驅直入,我要是閻錫山,我都想直接找堵牆撞死!”

得知了太原具體情況的彭得淮,一點也不客氣,直接說出自己對閻錫山的不滿。

“彭師長,你就消消氣,閻錫山這人就這樣,註定成不了大器,咱們犯不着因爲他去苦惱,我們該幹什麼就幹什麼。”一旁的李振華笑着說道。

在李振華、彭得淮兩位師長在那指責閻錫山的時候,旁邊的劉伯成也插話了,“副總司令,若是真的像電報所說,估計太原是保不住了,我們得做好準備呀!太原一丟,對我們的影響很大,對於衛立煌的部隊更明顯。”

“劉師長,那我們現在應該怎麼辦?難道看着太原丟失?”王以哲不解的問道。

第529章 觀察團事件(三)第152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四)第62章 大撤退(二)第250章 回蘭州(二)第557章 日軍的反擊(八)第169章 西征(十二)第181章 長征(二)第626章 爾虞我詐的德黑蘭第75章 紅四軍的第一次反圍剿第63章 大撤退(三)第410章 百團大戰(五)第116章 中原大戰第6章 安仁之戰(三)第321章 長治之戰(二)第24章 武漢之戰(五)第210章 紅軍改編(二)第616章 興安嶺雄風(十六)第605章 興安嶺雄風(五)第448章 後續第301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二)第78章 第一次反圍剿(四)第287章 晉東南之戰(十一)第114章 歸程第390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六)第631章 武漢反擊戰第386章 第三大規模掃蕩(二)第431章 中條山之戰(二)第403章 大同戰役(七)第568章 戰平漢線(四)第39章 在襄陽(二)第268章 綏西攻防戰(三)第426章 皖南事變(六)第396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十二)第579章 緬甸反擊戰(五)第144章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三)第210章 紅軍改編(二)第169章 西征(十二)第407章 百團大戰(二)第124章 第二次反圍剿(八)第125章 第二次反圍剿(九)第475章 珍珠港事件(三)第357章 綏寧會戰(十七)第5章 安仁之戰(二)第275章 挺進山東(二)第386章 第三大規模掃蕩(二)第364章 綏寧會戰之反攻(四)第477章 太平洋戰爭爆發第420章 黃橋戰役第159章 西征(二)第247章 新的任命(三)第231章 奇襲太原(二)第97章 入川(三)第583章 緬甸反擊戰(九)第551章 日軍的反擊(二)第429章 皖南事變第526章 奪取新疆(四)第74章 崛起(五)第460章 華北大掃蕩(九)第446章 除閻計劃(三)第612章 興安嶺雄風(十二)第635章 武漢反擊戰(五)第291章 晉東南之戰第229章 太原!太原!(二)第164章 西征(七)第631章 武漢反擊戰第542章 太原光復(三)第543章 太原光復(四)第628章 爾虞我詐的得黑蘭(三)第28章 武漢之戰(九)第425章 皖南事變(五)第271章 綏西攻防戰(六)第27章 武漢之戰(八)第89章 喜事降臨第628章 爾虞我詐的得黑蘭(三)第281章 晉東南之戰(五)第492章 南洋風雲(四)第23章 武漢之戰(四)第416章 百團大戰(十一)第300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第291章 晉東南之戰第1章 獨立團營長第237章 天津(十二)第320章 長治之戰(一)第216章 激戰板垣師團(四)第97章 入川(三)第540章 太原光復(一)第282章 晉東南之戰(六)第61章 大撤退(一)第381章 第一次反共高潮(三)第353章 綏寧會戰(十三)第133章 九一八(三)第416章 百團大戰(十一)第48章 平叛(三)第608章 興安嶺雄風(八)第493章 南洋風雲(五)第269章 綏西攻防戰(四)第568章 戰平漢線(四)第99章 漢中攻略第437章 閻錫山的動搖(二)第239章 奇襲太原(八)
第529章 觀察團事件(三)第152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四)第62章 大撤退(二)第250章 回蘭州(二)第557章 日軍的反擊(八)第169章 西征(十二)第181章 長征(二)第626章 爾虞我詐的德黑蘭第75章 紅四軍的第一次反圍剿第63章 大撤退(三)第410章 百團大戰(五)第116章 中原大戰第6章 安仁之戰(三)第321章 長治之戰(二)第24章 武漢之戰(五)第210章 紅軍改編(二)第616章 興安嶺雄風(十六)第605章 興安嶺雄風(五)第448章 後續第301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二)第78章 第一次反圍剿(四)第287章 晉東南之戰(十一)第114章 歸程第390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六)第631章 武漢反擊戰第386章 第三大規模掃蕩(二)第431章 中條山之戰(二)第403章 大同戰役(七)第568章 戰平漢線(四)第39章 在襄陽(二)第268章 綏西攻防戰(三)第426章 皖南事變(六)第396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十二)第579章 緬甸反擊戰(五)第144章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三)第210章 紅軍改編(二)第169章 西征(十二)第407章 百團大戰(二)第124章 第二次反圍剿(八)第125章 第二次反圍剿(九)第475章 珍珠港事件(三)第357章 綏寧會戰(十七)第5章 安仁之戰(二)第275章 挺進山東(二)第386章 第三大規模掃蕩(二)第364章 綏寧會戰之反攻(四)第477章 太平洋戰爭爆發第420章 黃橋戰役第159章 西征(二)第247章 新的任命(三)第231章 奇襲太原(二)第97章 入川(三)第583章 緬甸反擊戰(九)第551章 日軍的反擊(二)第429章 皖南事變第526章 奪取新疆(四)第74章 崛起(五)第460章 華北大掃蕩(九)第446章 除閻計劃(三)第612章 興安嶺雄風(十二)第635章 武漢反擊戰(五)第291章 晉東南之戰第229章 太原!太原!(二)第164章 西征(七)第631章 武漢反擊戰第542章 太原光復(三)第543章 太原光復(四)第628章 爾虞我詐的得黑蘭(三)第28章 武漢之戰(九)第425章 皖南事變(五)第271章 綏西攻防戰(六)第27章 武漢之戰(八)第89章 喜事降臨第628章 爾虞我詐的得黑蘭(三)第281章 晉東南之戰(五)第492章 南洋風雲(四)第23章 武漢之戰(四)第416章 百團大戰(十一)第300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第291章 晉東南之戰第1章 獨立團營長第237章 天津(十二)第320章 長治之戰(一)第216章 激戰板垣師團(四)第97章 入川(三)第540章 太原光復(一)第282章 晉東南之戰(六)第61章 大撤退(一)第381章 第一次反共高潮(三)第353章 綏寧會戰(十三)第133章 九一八(三)第416章 百團大戰(十一)第48章 平叛(三)第608章 興安嶺雄風(八)第493章 南洋風雲(五)第269章 綏西攻防戰(四)第568章 戰平漢線(四)第99章 漢中攻略第437章 閻錫山的動搖(二)第239章 奇襲太原(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