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琰驚訝,同我匆匆起身率領衆妃參拜。太后臉色發白,果然是病了。頭上一條蒼翠抹額,更襯出她的病氣。摻了白髮的青絲中綰着一支翠的滴水的玉簪,稍顯華貴雍容。縱是身體不適,但眼中精光畢露,她還是那個傲立後宮的孫純寧啊。
蕭琰本怒極,然而見到太后少不得緩了神色,勉力笑道:“母后身體不適,怎麼出來了?李姑姑你也不勸勸,讓母后好生休養,切莫再操心。”
太后聞言冷笑一聲,凌厲的目光掃向我的臉頰,我只是得體淡笑。她道:“哀家再不來,這後宮就要出大亂子了。皇后近來氣勢日漸凌厲,哀家方纔見鄭良媛被你拖去掖庭獄受審了。”
我如實說到:“鄭氏目無尊卑,造謠以惹事生非,數度衝撞兒臣,此番只是小懲大戒。”
“是麼?”太后輕蔑看看我,道,“哀家瞧你是殺雞儆猴,這後宮在你的震懾之下,越發上下一心了。”
我並不以爲意,微笑道:“難道母后以爲後宮上下一體不好麼?”
太后再不理會我,只轉了頭對蕭琰說道:“哀家雖然長居太壽宮避世,但也聽聞昨夜瀲晴過世和皇后中毒之事。皇上雷厲風行,據說已經調查清楚,不知到底是怎麼回事?”
蕭琰面色略有爲難,太后冷喝一聲:“剛剛不是還說得起勁嗎,怎麼現在啞巴了。”
蕭琰聞言,只得如實稟告:“回母后,掖庭獄急審調查,發覺是禁足的孫選侍做的。藉着這事,掖庭獄又查出她以前所犯的種種罪過,罪狀就在這裡,母后要不要過目?”
說罷,蕭琰讓徐晉把罪狀呈上,太后輕輕一瞥,道:“這便是那所謂的罪狀嗎?”
蕭琰點點頭,道:“數度謀害皇后和宮妃,幾番對皇嗣下毒手。母后,這樣的人,朕實在容不下。如果母后不信,不如親自過問處置了吧。”
太后卻是看也未看,伸手把那罪狀撕得粉碎。衆人訝然吃驚,錯愕不已。只見蕭琰神色一變,原本還瞧着恭謹,現下已是薄怒。謝婕妤淚痕猶在,委屈化爲怒火。花容娘子身形微微一顫,不安地望向我這裡。我眉頭一簇,並不解太后是何意。
“太后,孫儀藍心狠手辣,害死了皇上和臣妾的孩子,難道太后不想追究麼?”謝婕妤瞪着大大的眼睛問道。
太后冷淡看了看她,道:“孫氏尚有位份,你直呼其名與禮不合。再者哀家與皇帝說話,皇后都不敢輕易多嘴,你一介小小婕妤,豈能插話,還不速速退下。”
太后下了逐客令,衆妃無奈,只能起身告辭。我眉心稍鬆,太后遣辭衆人想必是有不願旁人聽到的體己話。她大約知道孫氏無法翻身,只想留她一條命。
但即使如此,我亦不能相容。孫儀藍如此陰毒奸險,我同她早已不共戴天,怎麼容她苟且於後宮?
衆人告辭,太后隨意揀了地方坐下問我:“聽說昨夜是皇后和花容娘子陪着皇上調查的?”
我略想想,便道:“兒臣只是不放心皇上,怕皇上傷心過度弄壞身子,所以勉強撐着留在情陽宮聽他們說話。”我頓了頓,道,“那兩道追封的旨意,卻是出自兒臣之手。母后若是生氣,只管責罰兒臣。”
太后點點頭,道:“皇后很賢惠,追封倒也罷了,反正人都死了,諡號不是什麼大事。哀家只是在尋思,是誰如此歹毒,非要害死儀藍才罷休,原來是程氏那個賤婢。”
蕭琰聞言連忙分辯,道:“一切都是兒臣的主意,是兒臣讓掖庭獄詳查的。此事與淡櫻無關,她只是實話實說罷了。”
太后勾脣一笑,道:“當年後宮鬧出蔡氏的事,哀家曾經大清洗一遍,不想還有漏網之魚藏身於後宮。安份也就罷了,偏生還敢勾引皇帝,居然還容她生下了公主,哀家真是越老越瞎眼了。”
蕭琰低首,略有侷促不安:“淡櫻頗柔和,不是那樣的人。”
太后不覺冷笑連連,道:“那你當日怎麼突然來的興致寵幸她的?她上位的手段與蔡氏如出一轍,你以爲哀家不知道呢。”
蕭琰臉色一白,我心下已然明白。今早的猜測果然沒錯,不曉得程淡櫻如何模仿當日宣惠貴妃的舉手投足一顰一笑,纔會讓蕭琰在上林苑對她一見傾心。
太后定了定,說道:“聽說掖庭獄審的那小宮女最後吐出不少東西,就連當日蔡氏的死因都扒了出來。皇上,你莫不會真的以爲是孫選侍逼死的蔡氏吧。”
蕭琰臉色愈加慘白,竟無一絲血色。嘴脣也在微微發抖,幾乎不敢置信。他顫聲問道:“母后,你的意思是……阿琇是您逼死的?”
太后坦然點點頭,漫不經心道:“前朝孽女,哀家怎能相容。皇帝你也不細想,孫儀藍入宮不久,她怎麼會知道蔡氏身世這等大秘?”她側首看看我,冷笑問道,“皇后素來聰慧,怎麼在這事上遲鈍了?”
我閉口不答,蕭琰臉色已經難堪異常。他雙目漸漸滾出怒火,壓抑問道:“可她什麼錯事都沒做,母后您怎麼能這樣逼死她。出身是上天註定,與人何尤?”
太后只是閒閒地看着蕭琰暴怒,神情極爲淡然。她徐徐說道:“蔡氏什麼都沒做錯?皇帝你還是年輕了,她做的事,樣樣都是大事。”
說罷,太后讓李姑姑取出一卷卷宗,遞給蕭琰。蕭琰一看,臉色不由得更加白了一層。
“這怎麼可能……”蕭琰喃喃。
太后悠然道:“暗中結交前朝舊臣,收買京中人心,在後宮她也有不少作爲呢。你只瞧敏嬪就是了,蔡氏說敏嬪衝撞導致她差點小產,但是此事分明與敏嬪無關,是蔡氏自己下套而已。若不是皇后仁慈輕饒了敏嬪,只怕其父平阿侯也要深以你爲恨,怎會繼續盡忠?”太后略停停,繼續說道,“便是看在平阿侯能征善戰的份上,你也不該繼續委屈敏嬪了,早日復位是正經。”
蕭琰無力一嘆,手中卷宗倏忽滑下。我俯身撿起,太后一挑眉道:“皇后也看看吧,前朝後宮本爲一體,你日後做事也該知道分寸。”
我一看,不覺嚇得一身冷汗。原來蔡氏一直在密謀復興前朝,若是她哪日得子,便要借前朝之力推她的兒子當太子。來日太子即位,便有兩朝皇室血脈,要復興前朝,也只是她這個太后一句話的事了。
而她對我的種種依靠,也只是麻痹我的手段,企圖以此來收服定國公府。因爲見我與蕭琰夫妻恩愛,其他她也恨我入骨。若非她早亡,或許我同她之間,也會有一場惡戰。
額上汗簌簌掉下,我後怕至極。剛入宮那會兒我居然如此輕敵天真,因爲瀲晴認我做了義母而輕易相信蔡氏與我是同盟。人心隔肚皮,她腹中種種算計,我終久還是忽視了。
太后果真老謀深算,我深深驚服。蔡氏再怎麼精明,還是敗在她老人家手上,且一敗塗地。
太后見我和蕭琰都不說話,方纔慢慢開口:“孫氏雖然作惡,但是也有功勞。解決掉蔡氏關係我大齊千秋萬代,皇上你不能因爲孫氏在後宮爲人的小瑕疵就抹煞如此大功。”
我心驟然一沉,太后輕輕看看我,道:“皇后明白事理,孰重孰輕你自己想。”說着,她又看向蕭琰,道,“蔡氏面上溫柔嫺淑,實則狡詐之輩。儀藍固然不爲你喜,做事卻是真心爲你着想。她禁足良久,你也不曾去看看她,今日你重新認識了蔡氏和孫氏兩類人,便陪哀家去看看她吧。”
蕭琰安靜答應,道:“容兒臣先去換過衣服。”
太后點頭,同我目送蕭琰先行離去。及至他的身影消失良久,太后方回頭對我說道:“當着皇帝的面,哀家不願意詆譭你的形象。但是這些年你和蔡氏及儀藍怎麼相處,你自己心裡清楚,哀家也明白。”
我鄭重跪下,肅容道:“兒臣愚鈍,以致被蔡氏利用玩弄。幸有母后震懾後宮,纔不至釀成大禍。”
太后冷笑:“你知道就好,從去年郭容華和佳嬪鬧開始,哀家就知道你閒不住了。你事事都算得準確,慢慢把傻乎乎的儀藍引入套中,致使她今日涉險不淺。”
我不敢說話,太后徐徐道:“雖然不見得你主動要害她性命,但是花容娘子在一旁進言時,哀家不信你不推波助瀾,讓皇帝更爲生氣。”
我連忙道:“母后的確誤會了,兒臣捨不得皇上動怒。”
太后嗤的一笑,道:“那最好。皇后,你若真的動了狠下殺手的心思,那麼今日哀家來告訴你,有時候你步步籌謀固然有用,但是你有些事,是你萬萬算計不到的。”
我不解地望向她,她只是輕蔑一笑,拄了龍頭柺杖離去。及至到了下午我纔得到消息,原來是孫儀藍有了一個月的身孕。
我乍聞此言恨的幾乎暈眩,她的命居然這樣好,入宮四年都懷不上,這緊要當口竟說來就來。
“這消息可準確麼?”柔嘉見我面色不善,小心翼翼問道。
我凌然一笑:“她有過前科,這次她敢麼?”語氣一頓,思緒碰撞,我猛然明瞭,恨道:“太后只怕早知道了,方纔本宮還在想她今早最後一句話什麼意思,原來是這樣。”
柔嘉惴惴不安,低聲道:“那怎麼辦,萬一孫氏生下皇子,一下子翻了身可怎麼好。咱們和她已經撕破臉,她活着終究是個禍患。”
我凝眉片刻,繼而舒展開來,曼聲笑道:“怕什麼,她還有八*九個月要熬呢。傳旨下去,就說奉太后的意思,復敏嬪昭儀之位。另選侍孫氏有孕,爲皇嗣計,加封爲修儀,遷回廣陽殿。太后的意思不得不順從,本宮這次就擡舉她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