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急報

第277章 急報

士燮見張津不聽勸告,也就不再多言。

當年他支持張津坐上交趾刺史之位,又代表交趾各方上書朝廷,建議改交趾爲交州,使張津得以成爲執掌一州軍政的州牧。

張津投桃報李,以州牧的身份正式任命士燮三位胞弟爲合浦、南海、九真太守。

說穿了,雙方只是互相利用的關係,士燮開口勸說張津,只是一盡臣下的義務,他心裡巴不得後者北上,與劉表大戰不休。

畢竟,不管士燮及其家族在交州擁有多麼巨大的權勢與聲望,但不可否認的是,張津纔是交州真正的主人。張津只要在龍編一日,士燮就要屈居其下,張津離開龍編,士燮方能如意。

張津拉着士燮的手走入正堂,雍容的坐到主位,目光掃向堂下衆將,夷廖是交趾郡人、錢博是合浦郡人、衛毅是蒼梧郡人,讓他們平息交戰境內夷亂,安定地方或許可以,率兵北上荊州,同劉表軍交戰就有些勉強了。

最後張津的視線落到身材矮壯,皮膚黝黑,臉容剛毅的區景身上,後者是長沙郡人,爲人亦有勇略、威望,正可以作爲他北上的依靠。

念及於此,張津對區景道:“區校尉,你乃長沙人,熟知道路,此行你當率部爲先鋒。”

“諾。”區景神情肅穆地拜道。自從兩年前荊州軍南下,他就和家族失去了聯繫,家族在張羨身上壓了重注,隨着張羨病死、臨湘陷落,如今情況恐怕不妙。因此對張津北上荊州討伐劉表的決定,他一開始就持贊成態度,這也爲張津減輕了許多壓力。

光有區景的支持可不夠,張津爲讓衆將用命,爲他們畫大餅道:“我等這次出兵,乃是奉天子之詔,討伐逆賊,只要攻下零陵、桂陽二郡,孤必上表朝廷,爲諸君請功,到時封侯拜將,指日可待,諸君勉之、勉之。”

衆將不由面面而視,心下稍定,齊齊下拜道:“我等願爲使君效死、願爲國家討賊。”

張津滿意地點點頭,接着他又依次點將,佈置任務,直到一個時辰後,衆將領命而去。

次日全軍在龍編北郊誓師之際,天空淅淅瀝瀝下起了雨,這讓張津頓感顏面大失,今天可是他經過反覆占卜才定下的吉日,這場雨無異於是在打他的臉。

匆匆誓師後,張津率衆而去,交州的路況極差,爬山涉水十餘日,才抵達北面的鬱林郡。

不知是不是老天故意和他爲難,進入鬱林郡後,幾乎無日不雨,簡直令大軍寸步難行,花了一個月的時間也沒能走出鬱林。

…………

鬱林連雨不絕,酃縣同樣陰雨不斷,不過這樣惡劣的天氣並沒有阻擋荊州軍的進攻。

時下已是七月下旬,荊州軍抵達酃縣已有二十日,對酃縣發起進攻也有十餘日之久,雙方激戰於城頭,一日更比一日慘烈。

荊州軍多日來瘋狂猛攻,付出了極其巨大的傷亡,可收穫卻微乎其微,除了摧毀了酃縣城牆上的一些樓櫓外,便再無所得,酃縣仍然固若金湯,牢不可破。

這日又是以荊州軍的失敗而告終,蒯越一臉深沉的回到大營,將自己關在大帳內思索對策。

不知過了多久,帳外響起從子蒯祺的聲音:“大人,剛剛有人送來急報……”

蒯越聞言心裡“咯噔”一下,能稱之爲“急報”的必然都不是小事,立刻喚蒯祺入內,問道:“子壽,出了什麼事?”

蒯祺急告道:“我們的運糧船在衡山一帶遭到數千荊蠻截殺,損失糧谷數萬斛。”

蒯越頓時爲之色變,道:“我不是在衡山留了一部人馬嗎,難道他們沒有出兵援助?”衡山鄉位於臨湘與酃縣之間,地處要衝,而且以前又是劉景的地盤,蒯越自然要在衡山鄉佈置兵力。

蒯祺道:“大人,這些荊蠻並不是一般的劫掠者,他們沒有動船中一粒米,而是連同運糧船一併焚燬,等到衡山鄉的人馬趕來救援時,已經爲時晚矣。”

“這些荊蠻是受劉仲達指使,襲擊我們的運糧船?”蒯越立時明白過來,損失數萬斛糧谷,固然讓他感到有些頭疼,但下個月荊南就將迎來秋收,是以軍中糧食暫時無憂。可如果這些荊蠻是受劉景指使,問題就嚴重了。

蒯祺面色沉重地點頭,接着道:“這些荊蠻在焚燬糧船後,又故意暴露行蹤,引誘衡山鄉的守軍追擊,然後在山谷險要之處埋伏,張校尉一時不察,戰死當場,麾下兩千士卒,亦死傷大半。”

蒯越不由盛怒道:“張匡援助不及,一失也,輕寇無備,二失也,死不足惜!”

蒯祺道:“大人息怒。而今衡山鄉僅存數百敗軍,又無首領,自衛尚且勉強,更別提保護南北水道……大人當儘快派人接管衡山鄉。”

蒯越沉吟一聲,說道:“子壽,衡山鄉萬不容有失,交給別人,我不放心,只有你親自坐鎮,我才能徹底安心。”

“諾。”蒯祺毫不遲疑地應下。

蒯越輕輕拍了拍從子的肩膀,說道:“子壽,你也知道現在形勢不利,我手中兵力不足,只能撥給你一營千人。”

“一營足矣。”蒯祺並未抱怨兵少,輕輕點頭道。一千多人,和數千荊蠻交戰或許力有不逮,不過保護水道安全卻足夠了。

蒯越殷殷叮囑道:“你平日只需守在衡山鄉軍營即可,即使遇到荊蠻挑釁,也要有所剋制,萬不可學張匡,大意喪師。”

蒯祺頷首道:“大人放心,這個我省得。”

蒯越又道:“運糧船再來時,我會讓蔡德珪派兵船北上巡邏,屆時你們水陸聯手,當足以應對荊蠻的覬覦。”

這件事不宜公開,兩人在帳中秘密商討了數個時辰。

第二日平旦,蒯祺帶着一營千人,冒雨匆匆離開大營,北上渡過承水,乘船趕往衡山鄉。

蒯越目送着從子離去,視線再度轉回酃縣城上,劉景的後手層出不窮,拖得越久,他們就越被動。

(本章完)

第297章 除孝第381章 江陵第277章 急報第503章 餓虎第244章 生子第290章 可惜第5章 虎頭第400章 大雨第258章第187章 袍鎧第524章 馬尾第266章 兵臨第215章 南下第376章 出征第456章 房陵第402章 噩夢第480章 買馬第173章 南下第70章 攤牌第131章 嫁妝第256章 說客第27章 皓月第338章 烏滸第482章 預言第373章 盟約第350章 歸來第381章 江陵第416章 暢談第455章 投降第279章 連雨第266章 兵臨第410章 中箭第335章 十哲第379章 屈服第511章 開戰第380章 津鄉第430章 落幕第434章 伏擊第173章 南下第254章 突圍第318章 放歸第13章 張羨第322章 馬鞍第501章 彭虎第389章 戰死第286章 軍令第370章 同州第370章 同州第357章 鄧芝第181章 棄嬰第256章 說客第118章 劉表第261章第58章 摺扇 (感謝盟主sofia若冰)第421章 三英第487章 盛匡第122章 贈文第102章 劉修第518章 海昏第350章 歸來第205章 失望第306章 遣使第542章 出兵第276章 張津第433章 堅韌第424章 入陣第26章 市樓第91章 壁畫第525章 劉曄第317章 祭祖第31章 蔡升第516章 夜取第66章 徙邊第279章 連雨第279章 連雨第321章 瀏陽第248章 心絞第537章 茂才第244章 生子第468章 射策(下)第72章 偷長第395章 悲涼第515章 不忠第483章 定議第191章 計議第469章 重法第135章 歸來第316章 禁酒第213章 女誡第195章 韓廣第13章 張羨第188章 三年第306章 遣使第407章 烽火第337章 同符第357章 鄧芝第122章 贈文第116章 再見第210章第255章 後續
第297章 除孝第381章 江陵第277章 急報第503章 餓虎第244章 生子第290章 可惜第5章 虎頭第400章 大雨第258章第187章 袍鎧第524章 馬尾第266章 兵臨第215章 南下第376章 出征第456章 房陵第402章 噩夢第480章 買馬第173章 南下第70章 攤牌第131章 嫁妝第256章 說客第27章 皓月第338章 烏滸第482章 預言第373章 盟約第350章 歸來第381章 江陵第416章 暢談第455章 投降第279章 連雨第266章 兵臨第410章 中箭第335章 十哲第379章 屈服第511章 開戰第380章 津鄉第430章 落幕第434章 伏擊第173章 南下第254章 突圍第318章 放歸第13章 張羨第322章 馬鞍第501章 彭虎第389章 戰死第286章 軍令第370章 同州第370章 同州第357章 鄧芝第181章 棄嬰第256章 說客第118章 劉表第261章第58章 摺扇 (感謝盟主sofia若冰)第421章 三英第487章 盛匡第122章 贈文第102章 劉修第518章 海昏第350章 歸來第205章 失望第306章 遣使第542章 出兵第276章 張津第433章 堅韌第424章 入陣第26章 市樓第91章 壁畫第525章 劉曄第317章 祭祖第31章 蔡升第516章 夜取第66章 徙邊第279章 連雨第279章 連雨第321章 瀏陽第248章 心絞第537章 茂才第244章 生子第468章 射策(下)第72章 偷長第395章 悲涼第515章 不忠第483章 定議第191章 計議第469章 重法第135章 歸來第316章 禁酒第213章 女誡第195章 韓廣第13章 張羨第188章 三年第306章 遣使第407章 烽火第337章 同符第357章 鄧芝第122章 贈文第116章 再見第210章第255章 後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