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劉表

第118章 劉表

劉景評價劉表,話語中隱隱帶着一絲責備之意,諸葛亮和龐統都嚇了一跳,要知道這裡可是襄陽都亭,可以說到處都是劉表的耳目,他可真敢說,膽子簡直大到沒邊了。

諸葛亮素知劉景爲人自負,天下諸侯少有能入他眼者,叔父諸葛玄亦曾私下稱其言語“狷介狂放”,對上位者缺乏敬畏之心,只是沒想到他來到襄陽,仍舊如故,不知收斂,便開口勸道:“仲達,襄陽不比長沙,你應當時刻謹慎言行,小心禍從口出。”

劉景虛心地承認道:“孔明所言極是,是我失言了。”

諸葛亮暗暗搖頭,也不知他是不是真的聽進去了。

劉景歸來時已是下午晡時,三人坐於室中,一邊飲茶、一邊暢談,不知不覺間,天色慢慢陰暗下來。

劉景眼見天色已晚,乾脆建議二人留此過夜,諸葛亮答應得十分痛快,而龐統則以家中還有事情爲由,婉言拒絕。

劉景也沒太在意,兩人今日纔是初次見面,關係遠談不上親密,他會拒絕完全不奇怪。

將龐統送走,劉景又派人去諸葛家傳達口信,之後兩人回到屋舍,繼續暢談。

舍中視線昏暗,便點燃燈燭,腹中飢餓,便飲茶小食,兩人一年多不見,有着聊不完的話題,從坐榻一直聊到牀上,直到後半夜倦意來襲,兩人方纔休息,同榻抵足而眠。

劉景連續坐了二十多天的舟船,無論精神還是身體,全都疲憊至極,不過次日日出之際,他還是準時的醒來,滿打滿算,也不到兩個半時辰。

諸葛亮此時尚在夢中,劉景沒有驚動他,捻手捻腳的下榻。

當他外出洗漱回來,發現諸葛亮業已起牀,穿戴整齊。

劉景問道:“孔明,怎麼不多睡一會?”

諸葛亮笑着回道:“世間豈有主人起牀,客人繼續酣睡的道理。”

劉景笑道:“我精力充沛,無論睡得多晚,都會早起。”

等諸葛亮洗漱完畢,劉景便拉着他吃早餐,諸葛亮早知劉景一日三餐的習慣,爲此並不見怪。

本來劉景心裡已經計劃好了今日的行程,然而計劃趕不上變化,不等他外出,就被一名州吏堵個正着,對方正是代表荊州牧劉表而來,邀請他去州部見面。

劉景稍稍有些意外,他知道自己這次來襄陽,必會得到劉表的召見,只是沒想到劉表表現得如此“急切”,次日一大早,就迫不及待的派人來請。

劉景與諸葛亮暫別,約定明日去其家探望諸葛玄,便坐上州吏的牛車趕往州部。

因爲三國演義影響深遠,加上現代文娛的傳播,劉表知名度不算低,很多人都知道他是三國時期的一方諸侯,劉景對三國這段歷史頗爲了解,知道他是荊州牧、鎮南將軍。

然而,這兩個頭銜遠遠無法概括他,三年前,劉表坐穩荊州,派使者入長安朝廷奉貢,李傕遣御史中丞鍾繇即拜劉表爲:

“鎮南將軍、荊州牧,封成武侯,允許設置長史、司馬、從事中郎,擁有開府辟召掾屬的權力,禮儀如同三公,錫鼓吹大車,策命褒崇,謂之“伯父”;又派左中郎將祝耽授予假節,並督交、揚、益三州軍事。”

除了自身的荊州外,交州、揚州、益州名義上皆歸其管轄,而此四州,囊括大漢帝國整個南方。

這就是爲什麼劉表會在益州牧劉焉死後,不肯承認劉璋爲新任益州牧,派遣別駕劉闔,誘使蜀將沈彌、婁發、甘寧等人反叛劉璋的原因,他有插手益州的資格。

接着今年因爲修繕洛陽宮殿、資助錢糧有功,天子“以爲申伯甫侯之翼周室,受輅車乘馬玄兗赤舄之賜。”

上公九命、得服兗冕、故屨赤舄,至此,劉表已經是受九錫諸侯王級別了,他乃大漢天子親自授予的“皇伯、鎮南將軍、荊州牧、得置長史、司馬、從事中郎、開府辟召、儀如三公,都督交、揚、益三州,季以東南之事。”

任何人在他面前,都要低上一頭,即使拿演義的所謂“皇叔”與他相比,也遠遠不夠看。

在這一點上,漢室宗親有着無可比擬的優勢,日後曹操費盡心機想要的東西,天子輕而易舉就賜給了劉表。

可惜,劉表最終還是辜負了天子、辜負了漢室……

劉表可不知劉景心裡對其頗有不敬之意,爲了表示足夠的重視,在劉景抵達前的那一刻,竟親自出門相迎。

劉表一動,室中其他人自然無法繼續安坐,都跟着劉表踏出房門,包括劉景名義上的老師,五經從事宋忠以及賴恭。

劉景雖然“面有失色”,卻並未驚慌失措,加快腳步上前,從容施禮道:“下吏拜見將軍。將軍不止是州主,亦是長者,如此盛情,實在令下吏誠惶誠恐。”

劉景身高七尺七寸,放在人堆裡絕對是鶴立雞羣,可是同劉表一比,就有些不夠看了,劉表年輕時身長八尺餘,即使如今年過五旬,稍稍有些縮水,亦超過八尺,其容貌溫厚偉壯,異於常人,飄飄鬍鬚,垂於胸前,甚有長者風度。

劉表見劉景高冠革履,博帶褒衣,風儀氣質樣樣俱佳,心裡十分滿意,笑着說道:“仲達乃荊南士之冠冕,孤如果連仲達都不能做到禮遇,那又該如何收攬荊南士民之心呢?”

劉景搖頭道:“也不知‘荊南士之冠冕’這話出自於何人之口,在下聽來卻是不以爲喜,反而感到頗爲刺耳。荊南賢才如過江之鯽,何其之多?僅在下所知,長沙有桓公長、武陵有潘承明、零陵有劉子初,皆是才智之士,不下於我。”

“仲達,你太過謙虛了。”劉表一臉溫厚的笑道。

此三人都是荊南翹楚,劉表豈能不知。潘濬潘承明現下就在州部任職,桓彝桓公長則是長沙功曹桓階的胞弟,十五六歲就與其兄揚名長沙,可惜他兩兄弟俱在張羨手下效力。

至於劉巴劉子初,其父劉祥之前爲江夏太守、蕩寇將軍,被南陽士民所殺,劉表也很不喜歡此人,曾在劉祥死後抓走劉巴,後來放其還鄉,不想這幾年劉巴名氣越來越大,劉表深感後悔,屢次徵辟,但劉巴對此不屑一顧,從不理會。

(本章完)

第12章 質書救鄰第347章 鬱林第327章 西鄂第526章 薄行第84章 魚梁洲第464章 上書第379章 屈服第190章 三窟第85章 囚徒第257章 爭執第44章 單程第480章 買馬第324章 膝席第414章 託孤第359章 八月第453章 攔路第218章 樓船第105章 八陣第208章 斬殺第127章 襦鎧第264章 突襲第136章 婚宴第432章 獻計 (2)第218章 樓船第148章 警鼓第489章 太史慈第29章 承諾第505章 周鳳第377章 再孕第228章 斬首第6章 葛生第64章 擒獲第246章 名字第427章 身當第34章 志向第439章 文聘第421章 三英第522章 變故第198章 招降第18章 劉蟠第357章 鄧芝第320章 來投第258章第293章 奇策第136章 婚宴第448章 下馬威第98章 高利貸第434章 伏擊第542章 出兵第529章 詔書第234章 耀功第374章 圍攻第41章 吟詩第538章 董和第454章 委蛇第472章 失策第314章 賢妻第92章 先賢第435章 裴司第507章 占卜第387章 夏口第205章 失望第53章 道歉第190章 三窟第122章 贈文第67章 掌權第310章 親近第540章 國士第143章 縣丞第84章 魚梁洲第27章 皓月第52章 歸家第353章第295章 召見第450章 官學第459章 焚橋第231章 勸降第337章 同符第408章 試探第138章 徵辟第292章 救治第40章 悲歌第197章 喜事第63章 突襲第29章 承諾第318章 放歸第430章 落幕第457章 飛矢第531章 放歸第434章 伏擊第147章 衡山第43章 荊蠻第505章 周鳳第278章 射中第94章 族宴(感謝盟主七月流風帝)第241章 蔣琬第268章 填塹第503章 餓虎第78章 曬書第96章 建安
第12章 質書救鄰第347章 鬱林第327章 西鄂第526章 薄行第84章 魚梁洲第464章 上書第379章 屈服第190章 三窟第85章 囚徒第257章 爭執第44章 單程第480章 買馬第324章 膝席第414章 託孤第359章 八月第453章 攔路第218章 樓船第105章 八陣第208章 斬殺第127章 襦鎧第264章 突襲第136章 婚宴第432章 獻計 (2)第218章 樓船第148章 警鼓第489章 太史慈第29章 承諾第505章 周鳳第377章 再孕第228章 斬首第6章 葛生第64章 擒獲第246章 名字第427章 身當第34章 志向第439章 文聘第421章 三英第522章 變故第198章 招降第18章 劉蟠第357章 鄧芝第320章 來投第258章第293章 奇策第136章 婚宴第448章 下馬威第98章 高利貸第434章 伏擊第542章 出兵第529章 詔書第234章 耀功第374章 圍攻第41章 吟詩第538章 董和第454章 委蛇第472章 失策第314章 賢妻第92章 先賢第435章 裴司第507章 占卜第387章 夏口第205章 失望第53章 道歉第190章 三窟第122章 贈文第67章 掌權第310章 親近第540章 國士第143章 縣丞第84章 魚梁洲第27章 皓月第52章 歸家第353章第295章 召見第450章 官學第459章 焚橋第231章 勸降第337章 同符第408章 試探第138章 徵辟第292章 救治第40章 悲歌第197章 喜事第63章 突襲第29章 承諾第318章 放歸第430章 落幕第457章 飛矢第531章 放歸第434章 伏擊第147章 衡山第43章 荊蠻第505章 周鳳第278章 射中第94章 族宴(感謝盟主七月流風帝)第241章 蔣琬第268章 填塹第503章 餓虎第78章 曬書第96章 建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