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皓月

第27章 皓月

劉景退出廳堂,見一名頭戴青巾、手捧精緻食盒的僮僕候在門口,原來不知不覺已到吃早飯的時間了。

漢代早餐時間正處於工作之時,家境一般的官吏,唯有自備壺餐,而家中富裕的官吏,則讓奴僕送餐。 щщщ• тt kΛn• c o

此人正是黃秋家中僮僕,他禮貌的向劉景一禮,而後扣門而入。

劉景回到二樓,迎面碰上謝良,後者開口說道:“劉君帶早餐了嗎?一樓有竈臺,可以熱粥。”旋即有所醒悟,忙說道:“劉君出身高門,應當有家奴送餐,是我多嘴了。”

劉景看着謝良手中摻雜着菜葉、凝固成塊的隔夜米粥,搖了搖頭道:“多謝足下相告,在下今天早上出門前已經吃過早餐。”

謝良點點頭,獨自下樓。

劉景返回房間,站立於窗前,眺望市井,黃秋、謝良的身影從腦海中一一閃過。

黃秋從心底排斥市井的一切,平日不理俗務,用混吃等死形容他最合適不過。謝良是市井的實際管理者,然而由於出身不好,基本很難獲得升遷。

不管是黃秋,抑或謝良,兩人都是平凡之人,對他構不成威脅。

初來乍到,他倒是不着急搶權,先熟悉熟悉環境再說。

諸吏用完餐後,陸續來見劉景,其中有負責文書的書佐、有負責收租的市嗇夫、有負責治安的亭長、列長,至於小史、市卒這等處於底層的微末小吏,卻是連拜見的資格都沒有。

時間一晃就到了日中,早上吃的鹿脯粥早就消化完了,劉景決定去市中買些食物填飽肚子,順便到處看看。

他前後兩次來市井,都是乘坐牛車,並沒有感到有何不妥。

可這次步行穿梭於市中,卻發覺道路泥濘、污水橫流、蠅蟲亂飛、臭氣撲鼻,真是每時每刻都在刷新他的感官,難怪市井被君子視爲不潔之地,不是沒有道理。

市中現成的食物有限,合他口味的就更少了,上次來市井,嘗過胡餅,覺得味道還行,便徑直來到餅攤前。

賣餅者是一名體高不滿五尺的侏儒,真實姓名無人知曉,大家平日都叫他“矮奴”。

此時並非食時,買餅者不過三兩人,看到劉景身穿吏服,臉上紛紛露出三分畏懼、三分討好,自發地給他讓道。

劉景搖頭道:“諸君不必如此,按照先後順序即可。”

幾人心中嘖嘖稱奇,這般禮貌的官吏,可是極其罕見。

百姓眼中的官吏是什麼樣的形象?

只需知道官吏和遊俠、偷盜並稱爲市井三害,便可見一斑。

爲了不讓劉景久等,矮奴明顯加快了撿餅速度,前面的人也不敢拖延,很快便輪到劉景。

矮奴頂着碩大頭顱問道:“君要買多少?”

“四個吧。”劉景隨口回道。“一共八錢對吧。”

矮奴用蘆葦葉將四個胡餅嚴嚴實實包好,交到劉景手中,小心翼翼地點頭:“對。”

官吏吃霸王餐的不多,但常常會有短缺,他是既不敢怒也不敢言,只能吃下啞巴虧。

劉景開口稱“謝”,痛快的付了餅錢。

矮奴聽見對方道謝,不由一怔,心裡想道:“此君真是與衆不同。”

“咦,阿兄,那不是劉君麼?”

劉景聞言轉回身,兩道少年身影映入眼簾,年長者十五六歲,頭戴白綸巾,年幼者十二三歲,亦戴童子巾,二人皆青袍絲履,風儀出衆,正是曾在書肆門前與他有過一面之緣、來自齊魯之地的兄弟。

只是他當時並未通報姓名,不知對方緣何知道他姓劉,莫非是書肆主人告訴他們的?

其兄拉了拉弟弟的衣袖,對劉景抱拳道:“在下與家弟曾在市中書肆有幸一觀劉君手書,心中仰慕不已,今日恰好市中相遇,這才冒然上前打擾,請劉君勿怪。”說罷從懷中取出名刺雙手奉上。

劉景微笑着點點頭,展現了良好的風度,可是當他低頭看到木板上寫着:“琅琊諸葛亮再拜,問起居,字孔明。”頓時愣住了,隨後擡頭看看眼前面容略顯稚嫩,卻風度翩翩的少年,一時失聲。

穿越以來,劉景也曾和杜襲、桓階這樣史書有傳的人傑相識,在與他們交往的過程中,始終都能保持良好的心態,不過今日他卻有些失態了。

想來也是,杜襲、桓階雖是三國時期較爲傑出的人物,對後世的影響卻近乎於無。

而諸葛亮自不用多說,千百年來,他已經成爲“忠貞”、“智慧”的代名詞,是國人最爲熟悉的歷史人物之一。

整個漢末三國,除了寥寥數人,餘者和諸葛亮相比,便如螢火與皓月之別。

諸葛亮又爲劉景介紹其弟諸葛均,後者今年才十二歲,並無表字。

劉景稍稍平復情緒,發現還未回遞名刺,真是失禮,急忙補救,口中說道:

“足下兄弟姓氏頗爲少見,我知道前漢有一位諸葛少季,官至司隸校尉,爲人特立剛直,舉無所避,後因彈劾權臣,被貶爲庶人,最終老死家中,甚爲可惜。不知足下兄弟與此君是何關係?”

“正是我等家祖。”諸葛亮眼眸澄亮,頷首回道。

其弟諸葛均情緒更加外露,一臉驕傲之色。

他們當然有理由驕傲,諸葛豐是《漢書》有傳的人物,受益於《漢書》的廣泛傳播,諸葛豐的事蹟廣爲人知。

“原來是名臣之後,失敬失敬。”劉景故作不知,繼而提議道:“此地人聲嘈雜,不是說話的地方,如果二位不嫌棄,可隨我去市樓坐一會。”

“固所願,不敢請耳。”諸葛亮本就有意結識劉景,自然不會拒絕。

去往市樓的路上,兩人並肩而行,諸葛亮雖然才十五歲,身高卻已超過七尺,和成人無異,並不比劉景矮多少。

“劉君是什麼時候出仕的?”諸葛亮好奇問道。

“今天才上任。孔明與我年齡相仿,直接稱呼我的字‘仲達’即可。”說到自己的表字,劉景面上微露異樣。

“這個……”諸葛亮面露猶豫之色。兩人剛剛認識,直呼其字似乎不太合適,然而劉景盛情難卻,他只好勉強答應。

抵達市樓,劉景邀二人入室。

諸葛亮、諸葛均兄弟不愧是齊魯望族出身,兩人跽坐於草墊,臀部抵着腳踝,雙手規矩的放在膝上,身軀挺直,目不斜視,顯示出了良好的家教。

劉景剛一落座,就忍不住問出潛藏心底的疑惑:“孔明,你們兄弟乃是齊魯人士,不知爲何流落至長沙。”

劉景前世非常敬佩諸葛亮,對他的事蹟頗爲了解,史書可沒說他來過長沙。

“兩年前曹操興兵徐州,手段酷烈,殺戮男女數十萬口,雞犬無餘,泗水爲之不流,墟邑無復行人……”回想起家鄉的慘狀,諸葛亮語氣之中不免帶上哀傷與憤恨之意。

“我等兄弟少年失怙,是被叔父撫養長大,迫於曹操淫威,叔父帶領家族避亂淮南。今年初叔父被委任爲(揚州)豫章郡太守,可沒過多久,長安朝廷另派會稽朱皓朱文明爲豫章太守。”

“所謂‘天無二日,地無二主’,叔父與朱皓交戰兵敗,本欲投奔劉荊州,卻被朱皓帶兵截斷北上之路,叔父只好帶領全家老小橫穿山嶺,來到長沙。

(本章完)

第387章 夏口第59章 嚴肅第478章 黃鐘第184章 七夕第73章 送別第483章 定議第120章 茂才第395章 悲涼第58章 摺扇 (感謝盟主sofia若冰)第421章 三英第134章 流淚第472章 失策第494章 戰臨第81章 必須死第530章 仁義第513章 斬當第358章 戰略第531章 放歸第418章 預備第231章 勸降第313章 隆中第297章 除孝第300章 召集第260章第317章 祭祖第238章 求援第199章 撤離第305章 內附第220章 拍擊第173章 南下第339章 出戰第81章 必須死第163章 解土第68章 俠客行第25章 吏舍第506章 桃李第433章 堅韌第381章 江陵第67章 掌權第319章 還禮第467章 射策(中)第306章 遣使第3章 後母第24章 郡府第455章 投降第362章 臨衝第453章 攔路第334章 洗兵第540章 國士第320章 來投第23章 赴任第543章 刺孫第297章 除孝第137章 洞房第407章 烽火第364章 使者第155章 拜訪第107章 轟動第130章 親迎第485章 誓師第412章 刺史第94章 族宴(感謝盟主七月流風帝)第45章 弩第361章 巨樓第93章 墓祭第83章 預言第476章 冬至第366章 歎服第53章 道歉第272章 魏延第442章 破局第459章 焚橋第435章 裴司第377章 再孕第195章 韓廣第335章 十哲第261章第91章 壁畫第331章 倚仗第512章 伏兵第434章 伏擊第172章 出兵第31章 蔡升第154章 縣舍第344章 中箭第401章 城塌第188章 三年第522章 變故第352章 尊卑第277章 急報第56章 謝良 (三千字)第461章 守節第466章 射策(上)第476章 冬至第417章 柤中第209章 攻城第221章 矢石第253章 戰死第199章 撤離第83章 預言
第387章 夏口第59章 嚴肅第478章 黃鐘第184章 七夕第73章 送別第483章 定議第120章 茂才第395章 悲涼第58章 摺扇 (感謝盟主sofia若冰)第421章 三英第134章 流淚第472章 失策第494章 戰臨第81章 必須死第530章 仁義第513章 斬當第358章 戰略第531章 放歸第418章 預備第231章 勸降第313章 隆中第297章 除孝第300章 召集第260章第317章 祭祖第238章 求援第199章 撤離第305章 內附第220章 拍擊第173章 南下第339章 出戰第81章 必須死第163章 解土第68章 俠客行第25章 吏舍第506章 桃李第433章 堅韌第381章 江陵第67章 掌權第319章 還禮第467章 射策(中)第306章 遣使第3章 後母第24章 郡府第455章 投降第362章 臨衝第453章 攔路第334章 洗兵第540章 國士第320章 來投第23章 赴任第543章 刺孫第297章 除孝第137章 洞房第407章 烽火第364章 使者第155章 拜訪第107章 轟動第130章 親迎第485章 誓師第412章 刺史第94章 族宴(感謝盟主七月流風帝)第45章 弩第361章 巨樓第93章 墓祭第83章 預言第476章 冬至第366章 歎服第53章 道歉第272章 魏延第442章 破局第459章 焚橋第435章 裴司第377章 再孕第195章 韓廣第335章 十哲第261章第91章 壁畫第331章 倚仗第512章 伏兵第434章 伏擊第172章 出兵第31章 蔡升第154章 縣舍第344章 中箭第401章 城塌第188章 三年第522章 變故第352章 尊卑第277章 急報第56章 謝良 (三千字)第461章 守節第466章 射策(上)第476章 冬至第417章 柤中第209章 攻城第221章 矢石第253章 戰死第199章 撤離第83章 預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