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8章 黃鐘

第478章 黃鐘

魯肅告退而出,並沒有隨府吏前往下榻之所,而是候於堂下回廊,眉頭深鎖,盡顯惆悵。

來之前,他對雙方固盟續好的前景極有信心,此行不說有十成把握,七八成把握還是有的。

結果一見面劉景就給了他當頭一棒,打碎了他的如意算盤。

劉景後面還會改變主意嗎?

魯肅態度悲觀,蓋因像劉景這樣明智果決的雄主,既然做出了決定,就不會再輕易改變。

不久諸葛亮從堂中出來,徑直走向魯肅,口中邀請道:“子敬,館舍人來人往,環境嘈雜,不得清寧,不如去我家住,我妻如今尚在長沙,家中僅我一人,子敬正好可以和我作個伴。”

“孔明盛情相邀,在下便恭敬不如從命了。”魯肅毫不猶豫的答應下來,兩人本就有私交,而且諸葛亮深得劉景信任,他若能夠說服諸葛亮,使其一起勸說劉景,或能令劉景改變主意。

魯肅語氣誠懇地道:“孔明,以你之智略,不會看不出曹操對漢室的危害吧?楚、吳,乃脣齒也,同心合力,進可勤王許昌,挽救社稷,退可互爲犄角,自保無虞,實有百利而無一害。安南將軍不知是何緣故,竟不欲固盟續好,吳、楚若起紛爭,只會讓曹操漁翁得利,孔明不可不察,當勸安南將軍改變心意。”

可惜魯肅註定要失望了,諸葛亮可謂是劉景麾下惟一一個知道劉景下一步戰略方向的人。

謀取江東已是定策,事實上諸葛亮很早就察覺到,劉景對江東,或者說對孫權抱有極大警惕。這種沒由來的警惕心理在諸葛亮看來很是莫名其妙,實在看不出孫權有何值得劉景如此重視。

諸葛亮至今仍認爲,不該將江東定爲下一步戰略方向,然而劉景態度極其堅決,固執己見。諸葛亮只能遵從,並盡心爲其籌劃,以豫章賊寇問題向江東發難,就是出自他的計謀。所以,諸葛亮根本不可能被魯肅說服。

諸葛亮辯解道:“今非將軍不願與江東固盟續好,而是孫賁對長沙暗藏禍心,若不先去之,雙方暗生嫌隙,何談盟好?”

“可是……”“可是孫賁真的動不得啊,魯肅心中苦笑。

若動孫賁,就要連其弟孫輔也一併收了,否則以兩人之間深厚的感情,孫輔必舉兵叛亂。

先不說孫權有沒有能力同時解決孫賁、孫輔,退一萬步講,就算僥倖成功了,丹陽太守吳景會不會兔死狐悲?堂兄弟說廢就廢,舅舅又算得了什麼?

只要孫權敢對孫賁出手,無論成功與否,都只會有一個結果,那就是江東大亂,屆時劉景若趁機出兵江東,後果不堪設想。所以,孫權絕不會動孫賁。

魯肅嘆氣道:“昔秦殺白起,而諸侯相賀;趙黜廉頗,而國乃滅亡,孫豫章以宗室之親周旋三世,功勳卓著,江東之大將也,孫討虜斷不會自掘墳墓。”

魯肅又道:“安南將軍乃是志在天下的人,曹操不計殺子之仇招納張繡,以顯胸懷,是以天下豪傑,莫不歸心。安南將軍今何不爲國暫釋小怨,如此則江東上下感激不盡,日後必當馬首是瞻。”

“這不是我所能決定的事,你需說服將軍才行。”諸葛亮唯恐魯肅繼續糾纏,急忙道:“我還有一些公務需要處理,暫時脫不得身,眼下距離酒宴還早,子敬不妨先回我家休息,待酒宴開始,我再派人接你前來……”

此時諸葛亮家中無人,諸葛亮雖不在意,魯肅卻不能答應,搖頭道:“不必如此,孔明,伱在何處辦公?我隨你去辦公之地暫歇,也省得來回折騰。”

“也好。”諸葛亮頷首,隨後帶魯肅前往辦公之地。

諸葛亮目前的職位是軍師,而軍師在安南將軍府並非單純的幕僚,而是一個龐大的獨立軍事機構,下轄參軍數人,掾史佐吏數十人,類似於後世的參謀部,劉景的軍事命令皆由此出。

作爲荊州權力最大的機構之一,軍師署緊鄰安南將軍府正堂,佔地極廣,有屋舍數十間。

諸葛亮將魯肅安排在別室休息,自己則繼續坐堂自校薄書。

魯肅連趕了一個多月的路,確實疲憊已極,儘管滿腹心事,卻還是很快就進入了夢鄉。

當他再度醒來時,已是午後時分,魯肅起身行出別室,見諸葛亮依舊坐在書案前處理公務。

“子敬,你醒了。”諸葛亮放下筆,對魯肅道,“酒宴快開始了,我正要喚你……”

魯肅忍不住開口勸道:“孔明,你當知爲政之道,上下需各安其分,不可相侵也。你乃安南將軍股肱,屬吏數十,文書自有佐吏校之,何必事必躬親?”

諸葛亮笑道:“將軍也常以此勸我,然天性如此,如之奈何?”

這時有人在外通報宴會時間到了,諸葛亮當即起身離坐,拉着魯肅出門,此時不惟軍師署,安南將軍府、荊州州部數以千百計的官吏,皆往正堂而來。

諸葛亮在荊州,是真正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堪比張昭在江東的地位,他所過之處,吏無大小,年無長幼,皆與其見禮。

諸葛亮一一還禮,縱是小吏亦不忽視,遇到重臣、才俊,還會停下聊幾句,併爲魯肅引見。

隨着認識的人越來越多,魯肅心裡也是越來越不能平靜。

如今劉景麾下人才已經和荊南時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去年他出使長沙,劉景麾下還是以荊南本地人爲主,只有諸葛亮、徐庶、劉瑍等寥寥幾人出身北方,就人才而言遠比不上江東。

而如今劉景不僅將整個荊州的人才一網打盡,還大舉徵辟寄居襄陽的司隸、兗、豫等北方士子,數量之多、人才之盛,比之江東有過之而無不及。

“鐺!鐺!鐺!”

黃鐘之鐘撞響,聲音宏大莊重,接着是律管、竽,磬、瑟、鼓亦同時奏響,皆以黃鐘爲準。

諸葛亮班在朝右,率領羣臣,次第進入正堂,拜見劉景,片刻間山呼海嘯聲席捲而來,魯肅感受着隱隱作痛的耳膜,面色陰沉如水,不知在想什麼。

(本章完)

第485章 誓師第7章 劍術書法第247章 病逝第423章 戰死第378章 策反第313章 隆中第291章 召見第248章 心絞第75章 百石第315章 甘寧第329章 康伯 (感謝盟主北極熊2018)第23章 赴任第101章 招撫第180章 回鄉第379章 屈服第256章 說客第26章 市樓第231章 勸降第507章 占卜第538章 董和第503章 餓虎第95章 別部司馬第382章 西進第68章 俠客行第2章 劉亮第302章 富貴還鄉第430章 落幕第65章 後續第194章 羌笛第265章 再勝第207章 合兵第46章 馬周第272章 魏延第399章 攻城(3)第378章 策反第15章 救命恩人第535章 人望第289章 倒戈第284章 澤國第330章 封拜第357章 鄧芝第493章 猝遇第365章 劉備第418章 預備第439章 文聘第129章 雙戟第399章 攻城(3)第10章 劉伯嗣第122章 贈文第466章 射策(上)第133章 鄧芝第326章 相遇第40章 悲歌第157章 仁和第149章 要求第159章 退讓第40章 悲歌第251章 入主第153章 龔氏第500章 敗慈第215章 南下第433章 堅韌第513章 斬當第240章 說和第540章 國士第218章 樓船第208章 斬殺第308章 遺願第274章 攻城(下)第256章 說客第179章 到來第232章 負傷第75章 百石第69章 胸襟(三千字)第488章 柴桑第271章 火攻第535章 人望第239章 嚴法第490章 盡出第505章 周鳳第394章 夜襲第18章 劉蟠第442章 破局第114章 襄陽第485章 誓師第298章 歸來第155章 拜訪第323章 爲壽第286章 軍令第187章 袍鎧第455章 投降第222章第186章 八月第277章 急報第46章 馬周第472章 失策第307章 談判第408章 試探第325章 泉陵第388章 突破
第485章 誓師第7章 劍術書法第247章 病逝第423章 戰死第378章 策反第313章 隆中第291章 召見第248章 心絞第75章 百石第315章 甘寧第329章 康伯 (感謝盟主北極熊2018)第23章 赴任第101章 招撫第180章 回鄉第379章 屈服第256章 說客第26章 市樓第231章 勸降第507章 占卜第538章 董和第503章 餓虎第95章 別部司馬第382章 西進第68章 俠客行第2章 劉亮第302章 富貴還鄉第430章 落幕第65章 後續第194章 羌笛第265章 再勝第207章 合兵第46章 馬周第272章 魏延第399章 攻城(3)第378章 策反第15章 救命恩人第535章 人望第289章 倒戈第284章 澤國第330章 封拜第357章 鄧芝第493章 猝遇第365章 劉備第418章 預備第439章 文聘第129章 雙戟第399章 攻城(3)第10章 劉伯嗣第122章 贈文第466章 射策(上)第133章 鄧芝第326章 相遇第40章 悲歌第157章 仁和第149章 要求第159章 退讓第40章 悲歌第251章 入主第153章 龔氏第500章 敗慈第215章 南下第433章 堅韌第513章 斬當第240章 說和第540章 國士第218章 樓船第208章 斬殺第308章 遺願第274章 攻城(下)第256章 說客第179章 到來第232章 負傷第75章 百石第69章 胸襟(三千字)第488章 柴桑第271章 火攻第535章 人望第239章 嚴法第490章 盡出第505章 周鳳第394章 夜襲第18章 劉蟠第442章 破局第114章 襄陽第485章 誓師第298章 歸來第155章 拜訪第323章 爲壽第286章 軍令第187章 袍鎧第455章 投降第222章第186章 八月第277章 急報第46章 馬周第472章 失策第307章 談判第408章 試探第325章 泉陵第388章 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