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馬周

第46章 馬周

屈指算來,劉景已經上任六天,可能是平日行事過於低調,以致很多人都不知道他來市井任職。

然而隨着皮肆的事流傳開來,短短半天工夫,所有人都知道“德行劉君”劉仲達來市中任職了。

毫不誇張的說,最近一個月,“劉仲達”絕對是長沙士民提及最頻繁的名字,沒有之一。

人們談到“躬耕養客”、“質書救鄰”之舉,無不對劉景讚譽有加,因爲他們自問做不到,才更加欽佩這麼做的人。

而今日皮肆發生的事向世人證明,劉仲達果然和傳聞說的一樣,是一位性格仁善,樂於幫助弱小的正人君子,就算是“不通禮儀”的荊蠻,他也願意伸出援助之手。

對此最開心的莫過於市中老實本分的商販們,他們平日裡總是受到官吏、豪強、遊俠、偷盜們的欺辱,以前只能選擇忍氣吞聲,不敢反抗。如今好了,劉仲達既然連荊蠻都能一視同仁,沒道理不幫助他們。

劉景並不知道自己被很多人視爲“救星”,不過他很快就知道了,接下來幾日,屢屢有商販來市樓求見劉景,希望能夠得到他的幫助。

在劉景看來,無非就是一些遭遇強買強賣之類的雞毛蒜皮小事,哪用得着他親自出馬,隨便指派一個小吏基本就能解決。

但他並沒有產生輕視之念,而是認真對待每一件事,《荀子》曰:“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細流,無以成江海。”他認爲名聲也是一樣,日積月累,終究會有收穫的一天。

正是這樣的一件件小事,令劉景的名聲迅速轉化爲威信……

…………

馬周是桂陽郡耒陽縣人,耒陽看似只是一個不起眼的偏僻小縣,實際上論富庶程度,荊南四郡幾乎沒有能與之相比的。

蓋因耒陽縣內有兩大特產,其一自然是造紙,作爲蔡倫的故鄉,百餘年來耒陽一直以造紙知名於世。

其二是產鐵,荊南四郡四十八個縣,產鐵者不在少數,只有耒陽正式設有鐵官。荊南地方,不管是民用農具,還是軍用武器,全都仰賴耒陽。

耒陽以打鐵爲業者有數百家之多,治鐵業十分發達,馬周就出生於一個鐵匠之家,祖祖輩輩皆以此爲生。

不過他從小就對打鐵不感興趣,他喜歡聽人講古,尤其喜愛草莽建功立業的故事,幻想着自己有朝一日也能成功。

是以十五束髮之後,便如昔日韓信一般,整日負劍遊逛市井,以替人報仇解怨爲事,閭里惡之。

俗話說“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

馬周遊俠數年,終於踢到了鐵板,被當地一位豪強大姓借用官方之力圍剿,馬周不甘束手就擒,突圍過程中刺傷一吏,亡命至長沙,倚市門爲生。

今日休沐,馬周脫去牛心幘、卒吏服,換上袒幘短襦,並將配劍懸於腰間。

他家世代以打鐵爲業,佩劍自然不凡,乃是一柄不折不扣的百鍊寶劍。他曾用此劍斷豬、斷狗,無往不利,想必斷人也是一樣。

馬周平日守市門,寶劍只能閒置舍中,唯有休沐,才能隨身攜帶。

他大步流星來到市東門,和獨自守市門的王朝打招呼:“大兄……”

王朝看他提着酒甕,笑問道:“阿周,酒又喝光了?”

馬周哈哈大笑道:“知我者,大兄是也。”

王朝笑着搖了搖頭,又問道:“你身上的錢足夠用嗎?”

馬周面上露出一抹尷尬之色,他一個市門卒,每月俸祿不過二石米、二百四十錢,頓頓吃上飽飯不難,但想要頓頓飲酒,就有些難了。

如今他身上全部錢加在一起,也僅夠買酒數升,而距離下次發放俸祿的日子,還有近半個月呢。

沒辦法,只能過一日算一日。

王朝見他這般作態,立刻明白,從懷中取出錢囊,也不查看裡面數目,直接交給他。

“大兄,我……”馬周神情尷尬道。

王朝將錢囊硬塞給他,說道:“阿周,你知道我家情況,你嫂子善織布,無需我拿錢回去貼補家用,我又不喜飲酒,錢留在身上也沒什麼用,你既然缺錢,就先拿去用吧。”

馬周拿着錢囊,一臉感動道:“大兄爲人忠厚,待人以誠,能夠在亡命之際遇到大兄,是我之幸也。”

一聽“亡命”二字,王朝心裡“咯噔”一下,急忙查看左右,見無人注意,才鬆了一口氣,微責道:“阿周,我不是跟你說過無數遍,小心禍從口出,千萬要慎言啊。”

“大兄什麼都好,就是膽子太小了。”馬周心裡不由嘀咕道。王朝身高七尺六寸,體格強壯,望之十分威武,偏偏性子極爲謹慎。點頭道:“大兄教訓的是,小弟知錯了。”

王朝暗暗搖頭,馬周雖然嘴上認錯,可看他眼眉桀驁,漫不經心的樣子,哪像認識到錯誤的樣子。他終究是一個性格放蕩、縱任義氣的遊俠。

王朝猛然想起一事,出言提醒道:“阿周,王銀也進市井了,你小心一點。”

王銀就是區雄區元伯的門客,曾與馬周發生衝突。

馬周不以爲然道:“他在不在市井與我何干?”

王朝忍不住擔憂道:“我剛纔見他走路歪歪斜斜,當是喝了不少酒,經過這裡時,還和我提起你。”豈止提到,還說了不少污言穢語,這話他是萬萬不敢告訴馬周的。

馬周聞言頓時大怒,眉毛一立,大罵道:“怎麼?這小豎還想生事不成?”

王朝低聲勸道:“阿周,你若在市中遇到他,能避開就儘量避開吧,不要與他發生衝突。”

馬週一臉不悅道:“大兄可知道,我馬周行事,向來寧直不回,別說他王銀,就算區元伯,也別想讓我退讓。”

王朝眼角一陣猛跳,馬周又開始胡言亂語了,這話若是傳到區雄耳中,他在長沙還有立足之地嗎?急道:“阿周,你如果還認我這個大兄,就一定要聽我的。”

馬周不是一個不知好歹的人,王朝以真心待他,他怎能一再違背對方的心意呢?嘆氣道:“我聽大兄的就是了。”

(本章完)

第97章 目的第142章 計劃第292章 救治第479章 蒼梧第249章 聞訊第283章 洪水第85章 囚徒第412章 刺史第437章 薨第6章 葛生第371章 慰問第252章 週歲第189章 噩耗第70章 攤牌第344章 中箭第236章 看清第218章 樓船第291章 召見第396章 怒吼第83章 預言391.第391章 大敗第452章 自白第200章 兵臨第467章 射策(中)第351章 班底第123章 赴宴第91章 壁畫第182章 慈幼第211章 計劃第411章 不義第39章 自負第524章 馬尾第144章 褚方第385章 夷陵第26章 市樓第433章 堅韌第22章 交談第362章 臨衝第452章 自白第203章 魄力第180章 回鄉第360章 獻計第380章 津鄉第349章 璽書第252章 週歲第439章 文聘第27章 皓月第146章 劇縣 (感謝長老 儒者人之所需)第304章 北上第486章 主力第344章 中箭第406章 打擊第498章 城破第411章 不義第357章 鄧芝第369章 出使第150章 開戰第233章 圊溷第504章 進兵第413章 潘濬第460章 趙戩第85章 囚徒第440章 匕見第387章 夏口第370章 同州第225章 勇悍第362章 臨衝第417章 柤中第307章 談判第251章 入主第60章 跋扈第55章 鄧瑗第422章 出陣第328章 許都第103章 營壘第272章 魏延第40章 悲歌第390章 責備第471章 官爵第522章 變故第463章 三郡第273章 攻城(上)第125章 新野第317章 祭祖第56章 謝良 (三千字)第341章 衝鋒第343章 斬將第239章 嚴法第235章 軍市第126章 六禮第531章 放歸第63章 突襲第59章 嚴肅第498章 城破第228章 斬首第231章 勸降第537章 茂才第306章 遣使第313章 隆中第93章 墓祭
第97章 目的第142章 計劃第292章 救治第479章 蒼梧第249章 聞訊第283章 洪水第85章 囚徒第412章 刺史第437章 薨第6章 葛生第371章 慰問第252章 週歲第189章 噩耗第70章 攤牌第344章 中箭第236章 看清第218章 樓船第291章 召見第396章 怒吼第83章 預言391.第391章 大敗第452章 自白第200章 兵臨第467章 射策(中)第351章 班底第123章 赴宴第91章 壁畫第182章 慈幼第211章 計劃第411章 不義第39章 自負第524章 馬尾第144章 褚方第385章 夷陵第26章 市樓第433章 堅韌第22章 交談第362章 臨衝第452章 自白第203章 魄力第180章 回鄉第360章 獻計第380章 津鄉第349章 璽書第252章 週歲第439章 文聘第27章 皓月第146章 劇縣 (感謝長老 儒者人之所需)第304章 北上第486章 主力第344章 中箭第406章 打擊第498章 城破第411章 不義第357章 鄧芝第369章 出使第150章 開戰第233章 圊溷第504章 進兵第413章 潘濬第460章 趙戩第85章 囚徒第440章 匕見第387章 夏口第370章 同州第225章 勇悍第362章 臨衝第417章 柤中第307章 談判第251章 入主第60章 跋扈第55章 鄧瑗第422章 出陣第328章 許都第103章 營壘第272章 魏延第40章 悲歌第390章 責備第471章 官爵第522章 變故第463章 三郡第273章 攻城(上)第125章 新野第317章 祭祖第56章 謝良 (三千字)第341章 衝鋒第343章 斬將第239章 嚴法第235章 軍市第126章 六禮第531章 放歸第63章 突襲第59章 嚴肅第498章 城破第228章 斬首第231章 勸降第537章 茂才第306章 遣使第313章 隆中第93章 墓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