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要求

第149章 要求

奔跑在前的荊蠻勇士只見迎面飛來一道烏芒,甚至腦中還未升起躲避之念,就被弩箭擊中。

慣性的向前衝出幾步後,撲倒在地上,口中發出“咯”“咯”之聲,哪怕雙手拼命捂着傷口,鮮血依舊如泉水一般泊泊涌出。

周圍的荊蠻駭然止住腳步,紛紛舉楯自衛,同時架起中箭的同夥,撤回到安全地帶。

幾名荊蠻頭目再度聚在一起,議論起來,“肯定是單程那個小狼崽子。”

能夠從如此遠的距離準確射中奔跑中的人,且還是咽喉要害,不會有別人,必是單程無疑。原本他們還不太肯定單程等人是否躲進漢人城中,如今卻是坐實了猜測。

一名面上有疤,形容彪悍的荊蠻頭目彎下腰,硬生生將插在咽喉上的弩箭拔出,瞬間鮮血四溢,中箭者徒勞的掙扎了幾下,很快便因受傷過重,瞋目死去。

他已無藥可救,與其讓他受盡痛苦而死,不如給他一個痛快。

疤面荊蠻隨手將沾滿鮮血的弩箭扔掉,說道:“我出來時精夫有令,單程必須得死!”荊蠻之中,稱渠帥、酋長爲“精夫”,互相之間則呼爲“姎徒”。

另一名荊蠻頭目顯然也接到了同樣的命令,說道:“如今單程躲進漢人城裡,我們怎麼殺死他?”荊蠻長於山谷作戰,要他們攻打城池,就有些強人所難了。

有人提議道:“漢人有什麼理由保護單程?我們派人與漢人交涉,只要將單程交出,我們立刻退走,若是不交,他們日後將再無安寧。”

“好。”這個提議很快就獲得了幾名荊蠻頭目的一致同意。

“好。”身處於高樓之中的劉景暗暗稱奇道:“單兄這一手弩射本事,可謂萬中無一。”他早知單程善用弩,曾獨自射殺過猛虎,然而終究不是親眼所見。

單程面無表情的點點頭,此刻他的心中充滿憤恨,再次取箭上弦,可惜這時荊蠻舉楯而退,他未能找到再次出手的機會。

被擠到樓櫓角落的鄉嗇夫露出一副苦瓜臉,他不敢埋怨劉景,卻對單程自作主張深感不滿。

衡山鄉邑好心好意收留他,他不僅不知道感恩,反而出手挑釁荊蠻,爲衡山鄉邑惹來大麻煩,世間怎麼會有這麼無禮的人?

鄉嗇夫心中破口大罵道:“荊蠻就是荊蠻,天生犬種,不知禮義廉恥的東西!”

由於荊蠻冬季有戴獺皮帽的傳統,而獺,形如小狗,漢人又傳言荊蠻祖先盤瓠乃是一頭犬妖,因此漢人視荊蠻爲“犬種”。其實說白了,不過是漢人自認爲天朝上國,對荊蠻抱着高高在上的心態,故意醜化其族源。

鄉嗇夫心裡正罵得起勁,忽然被人推了一把,他順着劉亮手指的方向看去,只見一名荊蠻脫離大隊,向這邊走來。當然,爲避免受到單程的襲擊,他高舉大楯,將身體護得嚴嚴實實。

“劉君……”單程和鄉嗇夫同時望向劉景。

“單兄勿急,”劉景不疾不徐地道:“歷來兩國交兵,不斬來使,權且聽聽他們說什麼。”

鄉嗇夫聞言暗鬆一口氣,他作爲一鄉之長,這種事情自然要親自出面,當即向劉景告罪一聲,轉身匆匆下樓,轉而來到城牆邊上,與城外的荊蠻交涉。

得知荊蠻的要求,鄉嗇夫臉色頓時變得極爲難看,倘若沒有劉景,他自然會毫不猶豫交出單程等人,可偏偏單程與劉景關係密切,他萬萬不敢答應。

鄉嗇夫心事重重的返回高樓,對劉景如實說道。“劉君,我等該如何是好?衡山鄉城小民寡,如果拒絕荊蠻的要求,衡山鄉從此以後怕是要永無寧日了。”

劉景面色平靜地說道:“只要將城外這三、四百荊蠻全部殺死,便足以震懾住其他荊蠻,日後衡山自然可以高枕無憂。”

“這……”鄉嗇夫不禁瞠目結舌。

劉景斜睨鄉嗇夫一眼,問道:“難道足下有更好的辦法?”

鄉嗇夫無言以對。

單程神情異常激動,劉景能夠庇護於他,他心裡已經萬分感激,從未奢望劉景能夠爲他復仇,“噗通”一聲跪倒在地,連連叩首,泣道:“劉君今日之恩,實在不知該如何報答,我單程這條性命,日後就是劉君的了。”

劉景將單程攙扶而起,說道:“你我結識於微末,情誼深厚,你遭遇如此磨難,我豈能置之不理?”接着回身對馬周道:“子謹,你現在速回船隊一趟,取鎧甲、長兵,並讓文繡、子健召集棹卒,前來支援。”

“諾。”馬周領命而去,面上興奮之色,溢於言表。終於有大顯身手的機會了,他在軍營苦熬日久,爲的不就是今日嗎。

劉景又對鄉嗇夫道:“足下去回覆對方,就說我們要考慮考慮。總之儘可能拖延時間。”

事已至此,鄉嗇夫別無選擇,暗歎一聲,抱拳應“諾。”鄉嗇夫能夠在形勢極端複雜的衡山擔任一鄉之長,絕非無能之輩,他暫時以藉口打發了荊蠻後,便開始召集吏士、鄉民健者百餘人,開放鄉庫,分發弓弩刀楯。

等到他這裡準備一切就緒後,馬周亦順利歸來,其身後跟着二百名體格健壯,手持刀楯的棹卒,押送鎧甲、長兵歸來。

馬周讓三十騎卒和上百步卒穿戴鎧甲、兜鍪、持楯矛戟。

而今城中能戰之士,達到四百餘人,接近五百,人數還在城外的荊蠻之上。在這之中,戰鬥力最差的無疑是衡山吏民,他們畢竟不是正規兵卒,守城還行,野戰就差遠了,絕非荊蠻敵手。

劉景沒有將他們視爲炮灰,全部派到城牆、樓櫓上,正面作戰的任務,他交給了上百披甲步卒,其次則是二百名棹卒。

至於三十名騎卒,則交與馬周,讓他率騎從後門出城,等到荊蠻被擊退時,趁機由側翼展開衝鋒,爭取一蹴而就解決敵人。

各方皆已就位,鄉嗇夫得到劉景的示意,手心冒出細密的汗水,下令門卒打開城門。

城外的荊蠻見狀,立刻朝城門而來,雙方大戰,一觸即發。

(本章完)

第261章第367章 跛馬第55章 鄧瑗第439章 文聘第110章 主簿第208章 斬殺第262章 水戰(上)第521章 傾出第395章 悲涼第472章 失策第70章 攤牌第267章 比箭第82章 圍攻第270章 醫所第93章 墓祭第242章 三爵第428章 突圍第411章 不義第76章 新左史第184章 七夕第449章 隱戶第243章 學官第92章 先賢第210章第347章 鬱林第198章 招降第310章 親近第134章 流淚第322章 馬鞍第390章 責備第440章 匕見第140章 二年第424章 入陣第481章 團圓第307章 談判第402章 噩夢第73章 送別第297章 除孝第64章 擒獲第366章 歎服第207章 合兵第52章 歸家第299章 兵臨第249章 聞訊第286章 軍令第440章 匕見第141章 酃縣第385章 夷陵第262章 水戰(上)第276章 張津第186章 八月第532章 用意第507章 占卜第308章 遺願第91章 壁畫第248章 心絞第375章 返回第288章 義士第322章 馬鞍第490章 盡出第112章 擔憂第117章 清茶第60章 跋扈第526章 薄行第412章 刺史第347章 鬱林第241章 蔣琬第380章 津鄉第429章 逆轉第327章 西鄂第457章 飛矢第537章 茂才第326章 相遇第289章 倒戈第65章 後續第231章 勸降第195章 韓廣第153章 龔氏第489章 太史慈第517章 古樟第272章 魏延第438章 勸降第467章 射策(中)第23章 赴任第127章 襦鎧第277章 急報第533章 勸止第526章 薄行第373章 盟約第545章 對策第24章 郡府第347章 鬱林第163章 解土第318章 放歸第269章 地突第85章 囚徒第489章 太史慈第266章 兵臨第192章 開戰第452章 自白
第261章第367章 跛馬第55章 鄧瑗第439章 文聘第110章 主簿第208章 斬殺第262章 水戰(上)第521章 傾出第395章 悲涼第472章 失策第70章 攤牌第267章 比箭第82章 圍攻第270章 醫所第93章 墓祭第242章 三爵第428章 突圍第411章 不義第76章 新左史第184章 七夕第449章 隱戶第243章 學官第92章 先賢第210章第347章 鬱林第198章 招降第310章 親近第134章 流淚第322章 馬鞍第390章 責備第440章 匕見第140章 二年第424章 入陣第481章 團圓第307章 談判第402章 噩夢第73章 送別第297章 除孝第64章 擒獲第366章 歎服第207章 合兵第52章 歸家第299章 兵臨第249章 聞訊第286章 軍令第440章 匕見第141章 酃縣第385章 夷陵第262章 水戰(上)第276章 張津第186章 八月第532章 用意第507章 占卜第308章 遺願第91章 壁畫第248章 心絞第375章 返回第288章 義士第322章 馬鞍第490章 盡出第112章 擔憂第117章 清茶第60章 跋扈第526章 薄行第412章 刺史第347章 鬱林第241章 蔣琬第380章 津鄉第429章 逆轉第327章 西鄂第457章 飛矢第537章 茂才第326章 相遇第289章 倒戈第65章 後續第231章 勸降第195章 韓廣第153章 龔氏第489章 太史慈第517章 古樟第272章 魏延第438章 勸降第467章 射策(中)第23章 赴任第127章 襦鎧第277章 急報第533章 勸止第526章 薄行第373章 盟約第545章 對策第24章 郡府第347章 鬱林第163章 解土第318章 放歸第269章 地突第85章 囚徒第489章 太史慈第266章 兵臨第192章 開戰第452章 自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