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別部司馬

第95章 別部司馬

“此子是能興吾族的人啊!”

劉邕此話一出口,最尷尬的莫過於劉宗,十二年前,劉邕同樣對他說過這番話,可惜他至今也沒有什麼作爲,仍舊只是個混跡於草莽之中的豪俠之流。

豪俠,在龍丘劉氏,特別是顯支中,毫無疑問是貶義詞。

劉宗如今在族中的“地位”,還比不上其弟劉承,後者拜名士潁容爲師,目前任功曹書佐,深受桓階信任,前途無比光明。

感受到堂中族人的視線齊刷刷轉過來,劉宗羞愧得直欲掀袖掩面。劉景敬完酒退下,也忍不住向他投去一個同情的眼神。

所幸不久之後,劉邕便因爲身體不適而提前退席。

劉邕一走,堂中氣氛立刻鬆緩下來,劉宗端着酒杯來到劉景面前,口中埋怨道:“仲達,我今日可是因你受到無妄之災。”

劉景笑着搖頭道:“從兄這是什麼話?此事與我何干?你若是早些出仕,何至於此?”

劉宗沉默了片刻,說道:“昨日仲嗣返家之際,桓伯緒曾借仲嗣之口試探我的心意。”

劉景聞言點頭,桓階絕不會自作主張,此事必是得到了張羨的授意。問道:“從兄心裡是什麼打算?到底應還是不應?”

劉宗嘆道:“此事拖得了一時,拖不了一世啊。”

劉景見他看得透徹,頓時放下心來,劉宗乃是長沙首屈一指的豪傑,長沙遊俠皆樂意爲其效死命,如今又掌握着日進斗金的長樂居,要人有人、要錢有錢,張羨豈能放安心?

這種人如果無法爲己所用,上位者勢必要設法除之。張羨或許不會做到這一步,但以各種手段逼其就範卻可以預見。

劉景好奇問道:“不知道府君許了你什麼職位?”

劉宗回道:“別部司馬。”

劉景頷首,沒有太出乎他的意料,別部司馬“其別營領屬爲別部司馬,兵多少各隨時宜。”

從字面上不難看出,別部司馬於正規編制之外,獨領一營,人數不定,這個職位最適合拉攏地方豪傑、彊族,因爲他們基本都有門客、部曲,聚攏數百人即可自組一營人馬。

劉景對此事倒是樂見其成,別部司馬這個“兵多少各隨時宜”,其中可操縱空間非常大,數百人也行,一兩千也未嘗不可。

就算沒有劉宗這檔事,劉景心裡也正計劃着爲蔡升弄個別部司馬當,用來養私兵,他的名聲足夠了,人手也夠,缺的是關係和錢財,這兩樣恰好劉景都有。

如今劉宗爲別部司馬已成定局,計劃還有沒有繼續下去的必要?答案顯而易見。

劉宗只能算意外之喜,還是要按照自己的計劃走,沒道理將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

…………

劉氏族宴,一直持續到人定才散,不過由於嫂子賴慈放心不下家中的虎頭,劉景正好藉機抽身,帶着家人早早就退場了。

第二日食時一過,劉景乘坐牛車帶上禮物前往杜襲家拜賀。

杜襲出身潁川名門,亦爲名士,乃是長沙士族仰慕的對象,劉景來到杜襲家時,發現他家門外的牛馬車足有十數輛之多。

劉景心知來的不是時候,乾脆令宋谷調轉車頭,往南行去。

牛車轆轆,越過臨湘城池,往南又行出數裡,停於一間數畝小宅外,其籬垣仄陋,茅草爲屋,甚是簡陋寒酸,還不如嚴肅之家,這裡就是劉瑍的住處。

聽到外間響動,身長近八尺,俊美絕倫的劉瑍行出房門,見是劉景到來,一邊出迎,一邊急問:“仲達帶酒來了嗎?”

劉景抱着酒甕下車,笑道:“來文朗之家,在下豈敢不帶美酒。”他這次是三次登門拜訪劉瑍,第一次因爲沒帶酒前來,劉瑍差點連門都沒讓他進。

劉瑍面上大喜道:“醉鄉居之酒?仲達真是知我心啊。”

劉瑍家中有一母一弟,還有一名五旬老僕,以張羨撥給的百畝田地爲生,日子勉強過得去。

劉母今年四十有餘,風韻猶在,能生出劉瑍這樣美若女子的兒子,自然不是一般樣貌,此刻正容坐於寢室坐榻,神態端雅。

劉瑍之弟名叫劉基,今年十五歲,他亦姿貌不凡,只是相比於其兄劉瑍,身上少了一份曠達雋秀,多了一份清靜專一。

劉景以子侄之禮拜見劉母,並送上一小箱金銀玉璧,作爲禮物。

劉瑍面露不豫之色,他看了母親一眼,終究沒有開口。

劉母驚訝道:“仲達爲何送上如此厚禮?”

劉景微笑說道:“在下每次一說起救命之恩,就惹得文朗不快,是以從不敢輕易提及。然而文朗對我,恩同再造,這樣的恩德,如果不思報答,與禽獸何異?無奈文朗性格清簡,不爲外物所動,在下只好向夫人獻禮。夫人言厚禮,可與在下性命相比,這些俗物實在微不足道。”

劉母一時默然無語,劉景一番話說得合情合理,除了蠻硬拒絕,別無他法。她望向侍立身側的劉瑍,兒子素來心有決計,此事便交給他定奪。

劉瑍猶豫了一下,輕輕頷首,如果劉景送他如此貴重之禮,他絕對不會接受,可劉景今日攜帶之禮,都是爲母親而準備的,他很難啓齒拒絕。

他隱居山野之志極堅,唯一感到愧疚的是身爲人子不能給母親富足的生活,今日劉景送上一份大禮,稍稍彌補了一些遺憾。

劉母見兒子點頭,便頷首接下禮物,說道:“仲達有心了。”

劉景大拜道:“夫人收下禮物,在下終於可以稍稍安心。”說罷與劉瑍退出寢室。

“仲達,你……”劉瑍拉住劉景,欲言又止。

劉景笑道:“夫人已經收下禮物,文朗你是何等灑脫之人,何必再糾結這些。”

劉瑍嘆氣無言。

劉景轉移話題道:“適才我去大兄家拜訪,發現他家門外停了十數輛車,我沒敢進去打擾,就先來你這裡了。”

劉瑍搖頭道:“我早料到今日大兄家裡必定異常忙碌,纔沒去登門。——既然仲達暫時無事,那就陪我喝幾杯吧。”

“……”

(本章完)

第377章 再孕第157章 仁和第452章 自白第27章 皓月第475章 妹夫第107章 轟動第184章 七夕第472章 失策第241章 蔣琬第538章 董和第289章 倒戈第486章 主力第523章 南下第371章 慰問第543章 刺孫第206章 逃亡第271章 火攻第458章 斬羽第438章 勸降第294章 輕鬆第452章 自白第33章 示衆第521章 傾出第327章 西鄂第39章 自負第489章 太史慈第12章 質書救鄰第156章 邀請第134章 流淚第203章 魄力第493章 猝遇第80章 蹲守(感謝堂主卿塵)第227章 火攻第401章 城塌第271章 火攻第266章 兵臨第259章 送禮第527章 有君第380章 津鄉第166章 崩潰第76章 新左史第267章 比箭第507章 占卜第186章 八月第313章 隆中第445章 薦才第85章 囚徒第335章 十哲第398章 攻城(2)第538章 董和第160章 搶權第345章 騎兵第45章 弩第275章 交趾第400章 大雨第384章 招攬第545章 對策第100章 大船第7章 劍術書法第392章 落幕第477章 要求第237章 監九縣第201章 北上 (感謝盟主浮沉一年間)第411章 不義第117章 清茶第93章 墓祭第40章 悲歌第69章 胸襟(三千字)第143章 縣丞第292章 救治第22章 交談第410章 中箭第170章 斬首第488章 柴桑第524章 馬尾第83章 預言第187章 袍鎧第254章 突圍第535章 人望第186章 八月第9章 躬耕養客第351章 班底第40章 悲歌第447章 高義第520章 厚禮第435章 裴司第273章 攻城(上)第380章 津鄉第96章 建安第147章 衡山第247章 病逝第355章 立春第297章 除孝第91章 壁畫第81章 必須死第498章 城破第18章 劉蟠第161章 良法第158章 上架感言!
第377章 再孕第157章 仁和第452章 自白第27章 皓月第475章 妹夫第107章 轟動第184章 七夕第472章 失策第241章 蔣琬第538章 董和第289章 倒戈第486章 主力第523章 南下第371章 慰問第543章 刺孫第206章 逃亡第271章 火攻第458章 斬羽第438章 勸降第294章 輕鬆第452章 自白第33章 示衆第521章 傾出第327章 西鄂第39章 自負第489章 太史慈第12章 質書救鄰第156章 邀請第134章 流淚第203章 魄力第493章 猝遇第80章 蹲守(感謝堂主卿塵)第227章 火攻第401章 城塌第271章 火攻第266章 兵臨第259章 送禮第527章 有君第380章 津鄉第166章 崩潰第76章 新左史第267章 比箭第507章 占卜第186章 八月第313章 隆中第445章 薦才第85章 囚徒第335章 十哲第398章 攻城(2)第538章 董和第160章 搶權第345章 騎兵第45章 弩第275章 交趾第400章 大雨第384章 招攬第545章 對策第100章 大船第7章 劍術書法第392章 落幕第477章 要求第237章 監九縣第201章 北上 (感謝盟主浮沉一年間)第411章 不義第117章 清茶第93章 墓祭第40章 悲歌第69章 胸襟(三千字)第143章 縣丞第292章 救治第22章 交談第410章 中箭第170章 斬首第488章 柴桑第524章 馬尾第83章 預言第187章 袍鎧第254章 突圍第535章 人望第186章 八月第9章 躬耕養客第351章 班底第40章 悲歌第447章 高義第520章 厚禮第435章 裴司第273章 攻城(上)第380章 津鄉第96章 建安第147章 衡山第247章 病逝第355章 立春第297章 除孝第91章 壁畫第81章 必須死第498章 城破第18章 劉蟠第161章 良法第158章 上架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