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羌笛

第194章 羌笛

黃橋字公渡,其雖是長沙郡城臨湘人,可並非張羨的親信出身,他十幾年前就已經來到耒陽鐵官,歷任鐵官丞、鐵官令。

當然了,臨湘黃氏算是比較早投靠張羨的大族,兩人肯定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

耒陽冶坊近年煉製的鎧甲、兵器,無一留存,全部上繳張羨,就是最好的證明。

劉景和黃橋談話的工夫,桓彝那邊也結束了與耒陽諸吏的會面,抽身來到劉景這裡。

劉景指着圍繞在身邊的人,說道:“公長,馬子謹、劉子明,你都認識。這位是褚子平,這位則是鐵官令黃公渡……”

馬周、劉亮二人,桓彝自然無比熟悉,褚方卻是隻聞其名,他兄長桓階倒是見過褚方,兩人當年都在孫堅手下任事。那時桓彝只有十六七歲,雖然受到孫堅的看重,但並未出仕。

他一直以爲褚方應該是一個身長八尺,氣概如山的昂藏大漢,沒想到真人居然其貌不揚。

桓彝與之略作寒暄,隨後目光轉到黃橋身上。

“在下鐵官令黃橋,見過明廷。”黃橋深深一揖道,和之前見到劉景時,簡直是如出一轍。

其實從官職上來說,鐵官令與耒陽令平級,不過正所謂“吃人嘴短,拿人手短。”鐵官平日吃穿用度,皆取自於耒陽,鐵官令面對耒陽令,腰板很難挺直。

再者說,縣令長可是被稱爲百里侯,如古之諸侯,區區鐵官,何德何能,敢與之並論。

桓彝又和黃橋聊了兩句,出言邀請劉景入城。

劉景搖頭拒絕道:“而今耒陽初定,公長必定諸多事務纏身,我就不給你添亂了。”說到這裡,頓了一下,又道:“我準備和黃令去礦山、冶坊看看。”

桓彝意味深長地看了劉景一眼,心道:“仲達此次親來耒陽,護送我只怕還在其次,這纔是他真正的原因吧。”

劉景又道:“我走之後,公長若是遭遇變故,可直接徵調城外留守的士卒。”

桓彝點頭稱“好。”

其他事劉景就沒必要多嘴了,當即在渡口與桓彝分別,登上馬車,在於徵、馬周、褚方、劉亮,以及數百步騎的護衛下,繞過耒陽縣城,向西而去。

直到上路後,劉亮策馬與劉景車駕並行,才找到機會開口問道:“從兄,你爲何知道耒陽鐵官有涼州人?”

劉景解釋道:“他們都是後將軍楊定的部曲。當初楊定護送天子東歸,他卻因個人私怨,棄天子於不顧,率兵南下,掠奪南陽,因而惹怒劉荊州,派兵擊斬於武關之下。這些士卒,不知是因爲什麼原因,不願歸順劉荊州,被徙至耒陽鐵官。三年前他們途經長沙時,我曾經見過一次。”

劉亮恍然大悟,原來還有這樣的內情,又問道:“從兄,你找這些西涼殘兵敗將作甚?”

劉景坐在車中,搖頭道:“子明之言,太過於狂妄自大了。張繡亦爲西涼殘兵敗將,卻令曹操倉皇而逃,連喪二子。”

劉亮一臉尷尬道:“從兄教訓的是,是我小覷天下英雄了。”

褚方出言問道:“明廷是想要將他們收入麾下嗎?”

“沒錯。”劉景頷首道。

褚方又問道:“我等爲南人,他們爲北人,難道明廷就不怕他們桀驁難制嗎?”

劉景笑而言道:“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一時間,聞者皆默然。

《管子·地數篇》有云:“山,上有赭者,其下有鐵;上有鉛者,其下有銀;上有丹砂者,其下有拄金:上有慈石者,其下有銅金。此山之見榮者也。”

在探礦方面,華夏子民早早就總結出了比較系統的理論,一旦尋找到礦藏,便“即山冶鑄”,也就是在礦山附近就地冶鑄。

因此冶坊之側,必有礦藏,礦藏之旁,必立冶坊。

十數裡並不算遠,只用了一個多時辰就到了,劉景沒在冶坊停留,而是下令直接去礦山。

又行數裡,隊伍終於抵達礦山,不明所以的鐵官丞出來相迎,八月初的耒陽,分外炎熱,鐵官丞滿頭大汗,弄不清來者到底是何方神聖。不過不管對方是誰,身邊帶着這麼多的兵馬,那必然是自己惹不起的大人物。

經過黃橋介紹,鐵官丞才恍然大悟,雖然心中仍有滿腹疑問,卻也只能生生憋着不敢問。

在黃橋及鐵官丞的引領下,劉景大步走進礦山,沒走出多遠,便聽到前方傳來一陣笛聲。

此笛聲音色清脆高亢,卻又帶有一抹悲涼之感,和劉景往日聽過的笛聲大不相同。

劉景忍不住駐足傾聽,其他人自然也跟着停下腳步,直到一曲終了,劉景才問黃橋和鐵官丞道:“你們可知道這是何人吹奏?”

黃橋和鐵官丞不禁面面相視,最後還是由黃橋答道:“此人名叫韓廣,乃是那夥涼州人的頭領,他吹的是羌人的笛子。”

劉景恍然大悟,原來是羌笛,難怪與他聽過的笛聲不太一樣。

劉景也沒追問黃橋,爲何韓廣這個鐵官奴還有空閒吹笛子,當即脫出人羣,朝着笛聲的方向行去。

繞過一片樹林,果然見到一個衣衫襤褸,披頭散髮,手帶鐐銬的漢子,手持竹笛,坐在山坡上。他的身旁,圍聚着十數名同樣披頭散髮的囚徒,更遠一些則是五六名手持刀楯,赤幘黑衣的鐵官吏,顯然是在監視他們。

劉景一經出現,立刻吸引住了在場所有人的視線,他的身後,跟隨着數以百計戰具精良的兵卒,想不引人注意都難。

劉景目光直視持笛之人,也就是黃橋所言名叫韓廣者。他年約三十上下,即使蓬頭垢面,衣不蔽體,依舊難掩身上過人氣度。

劉景在打量韓廣的時候,韓廣也在打量他,劉景身長七尺七寸,身姿挺拔如鬆,頭戴高冠,身着錦衣,姿容俊偉。然而最令韓廣印象深刻的,是劉景的眼神,這種眼神,他只在一個人身上看到過,那就是——呂布。

韓廣心中默默想道:“這也是一個對自己極端自負的人。”

(本章完)

第392章 落幕第412章 刺史第522章 變故第534章 歸心第157章 仁和第163章 解土第218章 樓船第286章 軍令第503章 餓虎第253章 戰死第190章 三窟第47章 衝突 (三千字)第545章 對策第341章 衝鋒第109章 難題第492章 名士第77章 赤驥第390章 責備第265章 再勝第240章 說和第83章 預言第22章 交談第119章 內憂第238章 求援第16章 決定第402章 噩夢第300章 召集第434章 伏擊第339章 出戰第392章 落幕第360章 獻計第312章 心意第44章 單程第225章 勇悍第444章 東曹掾第258章第363章 攬才第413章 潘濬第188章 三年第105章 八陣第458章 斬羽第49章 醫聖第163章 解土第511章 開戰第343章 斬將第288章 義士第162章 免役第273章 攻城(上)第185章 許願第172章 出兵第139章 於徵第158章 上架感言!第223章 習珍第203章 魄力第201章 北上 (感謝盟主浮沉一年間)第443章 韓暨第16章 決定第451章 水鏡第488章 柴桑第163章 解土第154章 縣舍第17章 杜襲第106章 調離第483章 定議第239章 嚴法第512章 伏兵第153章 龔氏第27章 皓月第406章 打擊第525章 劉曄第437章 薨第91章 壁畫第368章 江東第379章 屈服第496章 鐵壁第327章 西鄂第87章 請醫第208章 斬殺第497章 來投第157章 仁和第51章 區雄第223章 習珍第1章 重生第4章 賴慈第225章 勇悍第97章 目的第199章 撤離第26章 市樓第79章 命案第197章 喜事第291章 召見第330章 封拜第378章 策反第449章 隱戶第213章 女誡第313章 隆中第62章 拔刃第487章 盛匡第112章 擔憂第205章 失望
第392章 落幕第412章 刺史第522章 變故第534章 歸心第157章 仁和第163章 解土第218章 樓船第286章 軍令第503章 餓虎第253章 戰死第190章 三窟第47章 衝突 (三千字)第545章 對策第341章 衝鋒第109章 難題第492章 名士第77章 赤驥第390章 責備第265章 再勝第240章 說和第83章 預言第22章 交談第119章 內憂第238章 求援第16章 決定第402章 噩夢第300章 召集第434章 伏擊第339章 出戰第392章 落幕第360章 獻計第312章 心意第44章 單程第225章 勇悍第444章 東曹掾第258章第363章 攬才第413章 潘濬第188章 三年第105章 八陣第458章 斬羽第49章 醫聖第163章 解土第511章 開戰第343章 斬將第288章 義士第162章 免役第273章 攻城(上)第185章 許願第172章 出兵第139章 於徵第158章 上架感言!第223章 習珍第203章 魄力第201章 北上 (感謝盟主浮沉一年間)第443章 韓暨第16章 決定第451章 水鏡第488章 柴桑第163章 解土第154章 縣舍第17章 杜襲第106章 調離第483章 定議第239章 嚴法第512章 伏兵第153章 龔氏第27章 皓月第406章 打擊第525章 劉曄第437章 薨第91章 壁畫第368章 江東第379章 屈服第496章 鐵壁第327章 西鄂第87章 請醫第208章 斬殺第497章 來投第157章 仁和第51章 區雄第223章 習珍第1章 重生第4章 賴慈第225章 勇悍第97章 目的第199章 撤離第26章 市樓第79章 命案第197章 喜事第291章 召見第330章 封拜第378章 策反第449章 隱戶第213章 女誡第313章 隆中第62章 拔刃第487章 盛匡第112章 擔憂第205章 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