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夜襲

第394章 夜襲

Wшw ▲Tтka n ▲C○

夷陵地理位置實在太過重要,敵人若知夷陵被圍,絕不會坐視不管,問題是,援軍將從何來?江陵?當陽?襄陽?……

在出兵之前,諸葛亮和劉景、徐庶、蔣琬、鄧芝等人有過討論。

他們最希望當陽出兵,如能引出張允,殲滅其軍,反佔當陽,便可截斷襄陽與江陵的聯繫,到時候劉景就能夠毫無顧忌的收取包括江陵在內的南部十縣。

其次是江陵,若劉琦、蔡瑁派兵救援夷陵,自身必將陷入兵力不足的窘境,屆時無疑會大大降低劉景奪取江陵的難度。

最後是襄陽,只能起到削弱劉表的作用,對當下戰局幫助不大。

而不管敵人最終如何選擇,他們都有應對之策。

諸葛亮按下心思,一面派人通知劉景,彙報戰果,一邊分遣斥候,巡視四方,偵察敵情。

…………

劉景軍圍困江陵已有近一個月之久,卻始終沒有攻城,對江陵的封鎖也遠談不上嚴密,是以輔匡派出的使者藉着夜幕掩護,順利突破了劉景軍防線,進入江陵城中。

諸葛亮、甘寧一路連破數縣,動靜不小,劉琦、蔡瑁不可能毫不知情,如今夷陵使者前來求援,算是坐實了此前的傳聞。

難怪劉景一直不打江陵,原來是在暗地裡謀劃夷陵。

不得不說,劉景此舉可謂是一舉擊中了他們的要害,本來江陵、當陽防線,兵精糧足,固若金湯,他們只需靜等劉景來攻即可。誰知劉景另闢蹊徑,西取夷陵,攻其必救,化被動爲主動。

“輔校尉忠義剛烈,誓死不降,然夷陵城中兵不滿千,難敵荊南虎狼之師,請府君、軍師出兵相救,遲則晚矣。”夷陵使者面見劉琦、蔡瑁,連連叩首,用力之猛,額頭都磕青了。

劉琦與蔡瑁相視一眼,面有難色地道:“足下涉險而來,應不難看出,城外南賊兵力之盛,我等自保尚且艱難,實在沒有餘力援救夷陵。”

夷陵使者知道劉琦所言不假,可他身負重任,只能硬起頭皮,一再哀求。

劉琦面上漸露不耐之色,對夷陵使者道:“張中郎目前正率領五千人馬駐紮於北面的當陽,你不如去他那裡求援。”

蔡瑁不由皺眉道:“張中郎扼守當陽,未可輕動。”

劉琦嘆道:“當陽重要,夷陵就不重要了?我等爲南賊所圍,無力救援。而襄陽僅剩萬餘兵,再抽調兵力南下,必將不穩。軍師,你說,現今除了當陽,還有哪裡能派出援軍?”

“……”蔡瑁一時無言以對。

劉琦又道:“進攻夷陵的南賊偏師僅數千人,張中郎完全可以留兩千人守城,派三千人馳援夷陵,南賊兵少,久攻不下,見援軍至,必會驚走。”

蔡瑁這次沒有再反對,因爲這已是現階段最好的辦法了。

接下來劉琦、蔡瑁又事無鉅細的詢問夷陵使者劉景軍情況,直到夜濃,使者才入舍歇息。

次日雞鳴時分,使者潛出江陵,跋涉百餘里,進入當陽。

對於夷陵使者,張允一度懷疑其是劉景的人,目的是騙他出城,直到對方取出輔匡、劉琦的信箋,張允纔算徹底放下懷疑。

張允看完劉琦的信後,陷入沉思,危急時刻,劉琦暫時放下了對他的私怨,言辭十分誠懇。

並且劉琦向他保證,他若願出兵救援夷陵,劉琦和蔡瑁會配合他的行動,出城進攻劉景軍軍營,以吸引對方的注意力。

劉琦把話說到這個份上,張允自然沒理由不答應,畢竟雙方乃是一根繩上的螞蚱,這時再因私而廢公,無異於自尋死路。

張允當即召喚諸將,並於次日親率三千人馳援夷陵。

卻不知,他的一舉一動,皆在劉景軍諜人、斥候的注視下。

事實上夷陵使者尚未進入江陵時,就已被劉景軍盯上,他之所以沒有被抓,只不過是劉景想放長線釣大魚。

如今,收網的時候到了,當張允率軍橫渡沮水,趕往夷陵之際,劉景命蔡升率三千精銳,出紀南大營,奇襲當陽。又命劉亮率兩營騎士,奔赴夷陵,配合諸葛亮、甘寧,圍殲張允。

當陽兵少,勢必會多遣斥候,監視南方,未免被當陽斥候察覺,蔡升特意率軍偷渡麥城,迂迴至南漳水以西,再向東至當陽。

蔡升此舉果然起到了瞞天過海的效果,一路有驚無險的到達當陽。攻城宜早不宜遲,每拖延一刻,都有暴露的風險,蔡升指揮將士伐木,緊急趕製了一批雲梯,當夜便對當陽發起突襲。

當陽外緊內鬆,除了南面城牆,其他城牆守夜的士卒都不多,良久都不見士卒巡視城頭。畢竟多日來,劉景軍一直未有動作,他們也就漸漸放鬆下來。

蔡升見當陽防衛不嚴,放下心來,爲以防萬一,他又分遣千人,從北面登城。

之後蔡升大手一揮,士卒前後互搭肩膀,潛渡護城河。

待數百人成功來到當陽城下,豎起雲梯,蔡升再按耐不住,快速渡過護城河,順梯攀援而上。

第一批登城者皆爲精銳中的精銳,個個身手敏捷,悄無聲息間,便殺了七、八個守卒。

“啊……”一聲淒厲的慘叫聲,打破了當陽的寂靜。

雖然泄露了行跡,不過此刻登上城頭者已不下百人,以當陽守軍的反應速度,短時間內絕難反撲,不出意外,大局定矣。

蔡升縱聲吼道:“張允已死,當陽已破,降者免死……”

“張允已死,當陽已破,降者免死……”數千劉景軍士卒共呼應,聲震當陽,城中軍民無不從夢中驚醒,神情大懼。

蔡升對左右道:“隨我奪取城門。”

“諾。”

蔡升左舉火把,右持長刀,率領數十皁衣玄甲勇士,順梯而下,沿途所見當陽守軍,很多都是衣衫不整,兩手空空,驚慌失措,少有敢上前阻攔者。

直到打開城門,蔡升的刀竟然奇蹟般未沾一滴血。隨着城外的劉景軍士卒衝入城中,當陽守軍頑抗者寥寥,大多選擇投降。

(本章完)

第535章 人望第225章 勇悍第496章 鐵壁第246章 名字第280章 投靠第310章 親近第392章 落幕第237章 監九縣第337章 同符第308章 遺願第528章 惡氣第482章 預言第21章 未婚妻第73章 送別第100章 大船第216章 取名第331章 倚仗第256章 說客第390章 責備第232章 負傷391.第391章 大敗第94章 族宴(感謝盟主七月流風帝)第98章 高利貸第182章 慈幼第208章 斬殺第459章 焚橋第271章 火攻第258章第312章 心意第304章 北上第150章 開戰第536章 邀請第526章 薄行第221章 矢石第293章 奇策第394章 夜襲第265章 再勝第266章 兵臨第240章 說和第330章 封拜第532章 用意第503章 餓虎第202章 衝城(感謝盟主浮沉一念間)第195章 韓廣第513章 斬當第271章 火攻第469章 重法第343章 斬將第42章 點評第432章 獻計 (2)第481章 團圓第234章 耀功第415章 龐統第527章 有君第542章 出兵第424章 入陣第536章 邀請第404章 赴死第30章 陶觀第318章 放歸第245章 巡視第280章 投靠第304章 北上第442章 破局第376章 出征第63章 突襲第288章 義士第94章 族宴(感謝盟主七月流風帝)第21章 未婚妻第114章 襄陽第367章 跛馬第62章 拔刃第194章 羌笛第167章 收穫第306章 遣使第496章 鐵壁第376章 出征第73章 送別第494章 戰臨第112章 擔憂第40章 悲歌第156章 邀請第351章 班底第523章 南下第199章 撤離第454章 委蛇第364章 使者第486章 主力第512章 伏兵第161章 良法第163章 解土第468章 射策(下)第239章 嚴法第484章 丹陽第262章 水戰(上)第21章 未婚妻第281章 面見第88章 臘月第8章 腫足第165章 猛將
第535章 人望第225章 勇悍第496章 鐵壁第246章 名字第280章 投靠第310章 親近第392章 落幕第237章 監九縣第337章 同符第308章 遺願第528章 惡氣第482章 預言第21章 未婚妻第73章 送別第100章 大船第216章 取名第331章 倚仗第256章 說客第390章 責備第232章 負傷391.第391章 大敗第94章 族宴(感謝盟主七月流風帝)第98章 高利貸第182章 慈幼第208章 斬殺第459章 焚橋第271章 火攻第258章第312章 心意第304章 北上第150章 開戰第536章 邀請第526章 薄行第221章 矢石第293章 奇策第394章 夜襲第265章 再勝第266章 兵臨第240章 說和第330章 封拜第532章 用意第503章 餓虎第202章 衝城(感謝盟主浮沉一念間)第195章 韓廣第513章 斬當第271章 火攻第469章 重法第343章 斬將第42章 點評第432章 獻計 (2)第481章 團圓第234章 耀功第415章 龐統第527章 有君第542章 出兵第424章 入陣第536章 邀請第404章 赴死第30章 陶觀第318章 放歸第245章 巡視第280章 投靠第304章 北上第442章 破局第376章 出征第63章 突襲第288章 義士第94章 族宴(感謝盟主七月流風帝)第21章 未婚妻第114章 襄陽第367章 跛馬第62章 拔刃第194章 羌笛第167章 收穫第306章 遣使第496章 鐵壁第376章 出征第73章 送別第494章 戰臨第112章 擔憂第40章 悲歌第156章 邀請第351章 班底第523章 南下第199章 撤離第454章 委蛇第364章 使者第486章 主力第512章 伏兵第161章 良法第163章 解土第468章 射策(下)第239章 嚴法第484章 丹陽第262章 水戰(上)第21章 未婚妻第281章 面見第88章 臘月第8章 腫足第165章 猛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