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破局

第442章 破局

儘管室中門窗緊閉,但劉備的罵聲仍然清楚地傳入室中,直叫劉琮羞憤欲死,如坐鍼氈。

衆所周知,大漢以孝治天下,劉備以此入手,罵劉琮是無父無兄之徒,這樣的指責足以徹底毀滅一個人,任何人都承受不起。

莫說劉琮,張允都有些聽不下去了,怒而起身道:“劉備匹夫!竟然堵門謾罵,簡直欺人太甚!我這就出去將他拿下……”

“算了。”劉琮想了想,沒有同意外兄的建議。

昨日父親臨終前,託孤於劉備,讓他“以父視之”,他亦當着父親及荊州衆臣的面,以子侄之禮拜劉備,雙方已然定下名分,能不翻臉最好還是不翻臉。

再說,劉備哪有那麼容易對付,其麾下關羽、張飛,皆萬人敵,勇不可當,即使有數百甲士護衛,也難保萬全,萬一被他們殺進舍中,後果不堪設想。

張允重新坐回位置,道:“那就由着他堵門謾罵?”

劉琮道:“等他罵夠了,自然就會走。”

彷彿是在印證他的話,不一會劉備的罵聲便開始減弱,直至徹底消失,劉琮不由鬆了一口氣。

官舍外,關羽雄軀昂立,手撫濃密長鬚,對面雖甲士林立,他卻視之如土雞瓦狗,謂劉備道:“將軍,不如讓我等護送你殺進去,當面問個明白。”

張飛附和道:“飛願爲前驅,替將軍殺出一條血路。”

劉備面色不住變幻,良久,從齒縫間蹦出一個“走”字。

關羽、張飛相視一眼,沒有再多言,默默的跟隨劉備離去。

回到住地,劉備立即派人召集羣下,商討對策。

不久,衆臣便悉數趕來,除了簡雍、孫幹、糜竺、糜芳、劉琰等跟隨劉備出生入死多年的舊臣,還有劉備來到荊州後新招攬的楚地才俊劉邕、郝普等,放眼望去,稱得上人才濟濟。

然而這些才智非凡之輩,對於目前的處境,全都一籌莫展。

劉景數萬步騎,自南而來,逼近襄陽,其水軍封鎖漢沔江面,不但阻斷了北方之兵的入援,同時也堵死了他們的北歸之路。

如今擺在他們面前的,只有兩個選擇,要麼死,要麼降。

關羽鬱聲道:“難道我等真要隨劉琮,歸降劉景不成?”

關羽對歸降劉景抱有極大顧忌,畢竟劉景麾下頭號大將褚方,可是死在他的手裡,甚至其頭顱作爲戰利品被他帶回襄陽。

關羽捫心自問,若是他被人殺死,劉備絕對會不顧一切爲他報仇。劉景想必也是如此。

或許劉景礙於名聲,不會立刻殺了他,但日後保不齊隨便找個由頭,就將他害死。大丈夫,生死豈能操於他人之手?

劉備自然知道關羽在擔心什麼,他也不願向劉景這個黃口孺子屈服,但眼下北歸之路斷絕,除了歸降,別無其他出路。

劉備默不作聲,室中氣氛凝重到了極點,就在這時,章陵(郡)人劉邕忽然開口道:“將軍既然不願南附,西行可也。”

“西行?”劉備聞言不由一怔。

劉備及麾下衆臣大多都是北方人,來荊州不過一年,並不是很熟悉荊州地理,只知襄陽西邊是米賊張魯割據的漢中郡。

難道劉邕想讓他們前往漢中投靠張魯?劉備等人大感詫異。

只有郝普等荊州本地人,隱約猜到了劉邕的意圖。

劉邕來到堂下,以仗爲筆,以水爲墨,在地上畫了一個圓圈,口中道:“將軍,諸君,且看,這是襄陽,”接着又在襄陽西側連畫三個圓圈,由近及遠介紹道:“這是(益州)漢中郡的房陵縣、這是上庸縣、這是西城縣……”

《史記》記載房陵:“縱橫千里、山林四塞、其固高陵、如有房屋。”故名。上庸、西城二縣同樣羣山環抱,地勢險惡。

初平年間,張魯奉益州牧劉焉之命,率軍北上,攻殺漢中太守蘇固,竊取漢中。

因房陵、上庸、西城三縣遠離漢中盆地,又有山河之險,易守難攻,張魯鞭長莫及,索性便放棄了三縣的管理。

而另一邊的劉表也將三縣當做與張魯之間的緩衝,此後十餘年,三縣成了三不管地帶。

劉邕當然不是讓劉備投靠張魯,張魯乃妖賊也,安能投之。

只見劉邕在房陵、上庸、西城三縣西南畫出一個碩大的圓圈,並在裡面寫了一個“巴”字。

包括劉備在內,衆人皆恍悟,這個巴,正是益州巴郡。

劉邕的意圖已經很明顯了,是讓劉備通過房陵、上庸、西城三縣,南入巴蜀,投奔益州牧劉璋。

劉邕道:“益州沃野千里,國富民強,戶口百萬,天府之國也。然益州牧劉璋懦弱多疑,才非人主,內有龐羲、李異等將恃功驕豪,跋扈難制,外有張魯雄踞漢中,屢犯巴地……”

“將軍王室之胄,英才蓋世,天下所慕仰,劉璋若聞將軍來投,必喜不自勝,倚爲肺腑。屆時將軍不妨主動提出爲劉璋討伐漢中張魯,以獲兵馬、軍資。”

聽到這裡,劉備再按耐不住,霍然而起。

劉邕緩一口氣,又繼續說道:“漢中之地,財富土沃,四面險固,足以爲立身之基。張魯,妖賊也,以鬼神愚民,不足爲慮,將軍舉衆往討,必克。克定之日,廣農積穀,蓄養士衆,上可匡扶漢室,以爲桓、文,下可固守險要,以觀天下。”

劉邕一席話,直令劉備有種撥開雲霧見明月之感,只見他繞案而出,拉着劉邕的手,大讚道:“南和真乃楚之奇才也!”而後環視左右,對衆臣道:“我意入蜀,諸君以爲如何?”

衆人自然無一反對,劉備起兵以來,屢仆屢起,數喪基業,意志不堅定的人早就離開了。

事不宜遲,劉備立刻讓衆人回去收拾行囊,劉景大軍還有一兩天就將到達襄陽,今日如果不走,再想脫身就難了。

午後,劉備讓人給劉琮送去道別信,而後帶着僅存的三百餘步騎及家眷,直奔襄陽西門。城門校尉沒敢阻攔,乖乖放行。

(本章完)

第34章 志向第128章 甘寧第24章 郡府第119章 內憂第25章 吏舍第209章 攻城第444章 東曹掾第28章 暢談第499章 縊殺第496章 鐵壁第395章 悲涼第348章 南下第514章 後事第524章 馬尾第216章 取名第300章 召集第166章 崩潰第91章 壁畫第310章 親近第477章 要求第324章 膝席第197章 喜事第349章 璽書第37章 邀請第356章 請婚第491章 徐宗第484章 丹陽第299章 兵臨第136章 婚宴第443章 韓暨第300章 召集第247章 病逝第305章 內附第292章 救治第135章 歸來第504章 進兵第288章 義士第340章 部督第253章 戰死第374章 圍攻第526章 薄行第30章 陶觀第48章 取字第398章 攻城(2)第375章 返回第206章 逃亡第120章 茂才第71章 洗手第159章 退讓第274章 攻城(下)第165章 猛將第47章 衝突 (三千字)第540章 國士第170章 斬首第526章 薄行第249章 聞訊第33章 示衆第210章第170章 斬首第327章 西鄂第525章 劉曄第93章 墓祭第117章 清茶第365章 劉備第541章 有望第21章 未婚妻第521章 傾出第520章 厚禮第492章 名士第289章 倒戈第490章 盡出第357章 鄧芝第399章 攻城(3)第307章 談判第116章 再見第12章 質書救鄰第50章 寶珠第476章 冬至第141章 酃縣第301章 城破第209章 攻城第64章 擒獲第457章 飛矢第453章 攔路第26章 市樓第466章 射策(上)第216章 取名第125章 新野第329章 康伯 (感謝盟主北極熊2018)第447章 高義第359章 八月第248章 心絞第357章 鄧芝第46章 馬周第317章 祭祖第443章 韓暨第392章 落幕第366章 歎服第369章 出使第96章 建安
第34章 志向第128章 甘寧第24章 郡府第119章 內憂第25章 吏舍第209章 攻城第444章 東曹掾第28章 暢談第499章 縊殺第496章 鐵壁第395章 悲涼第348章 南下第514章 後事第524章 馬尾第216章 取名第300章 召集第166章 崩潰第91章 壁畫第310章 親近第477章 要求第324章 膝席第197章 喜事第349章 璽書第37章 邀請第356章 請婚第491章 徐宗第484章 丹陽第299章 兵臨第136章 婚宴第443章 韓暨第300章 召集第247章 病逝第305章 內附第292章 救治第135章 歸來第504章 進兵第288章 義士第340章 部督第253章 戰死第374章 圍攻第526章 薄行第30章 陶觀第48章 取字第398章 攻城(2)第375章 返回第206章 逃亡第120章 茂才第71章 洗手第159章 退讓第274章 攻城(下)第165章 猛將第47章 衝突 (三千字)第540章 國士第170章 斬首第526章 薄行第249章 聞訊第33章 示衆第210章第170章 斬首第327章 西鄂第525章 劉曄第93章 墓祭第117章 清茶第365章 劉備第541章 有望第21章 未婚妻第521章 傾出第520章 厚禮第492章 名士第289章 倒戈第490章 盡出第357章 鄧芝第399章 攻城(3)第307章 談判第116章 再見第12章 質書救鄰第50章 寶珠第476章 冬至第141章 酃縣第301章 城破第209章 攻城第64章 擒獲第457章 飛矢第453章 攔路第26章 市樓第466章 射策(上)第216章 取名第125章 新野第329章 康伯 (感謝盟主北極熊2018)第447章 高義第359章 八月第248章 心絞第357章 鄧芝第46章 馬周第317章 祭祖第443章 韓暨第392章 落幕第366章 歎服第369章 出使第96章 建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