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埋骨何須桑梓地

臨潼城外的軍營,現在已經成爲大順軍安置關中四方難民的營地,一天一夜的工夫就已經聚集了數萬家園被毀的民衆,愁雲慘霧,一片號哭之聲。

長安城內多達數十萬石的糧食,以及與此同等規模的其他輜重,全被大火一把燒盡。關中收穫的夏糧就此一點不剩,而秋糧因爲這一個月來的西北戰亂,李來亨估計最後也收穫不了多少,今年的冬天,陝西很可能又要面臨一個空前慘淡和痛苦的大饑荒。

羅顏清在營地裡備極忙碌,她到處奔波照顧難民,曹營中沒有參與叛亂的將士們,看到眼前這樣淒涼的場景,和今年那個必將到來的難熬冬天,心中也都充滿負罪感,只能竭盡全力投身到救災之中。

羅顏清已經拿出所有的軍糧和營帳,潼關方面也送來了不少糧草接濟,盡力爲這些難民補救,但仍是杯水車薪,無濟於事。

而難民們看待曹營將士的眼光,也都帶着深深仇恨,難民們剛剛安頓下來不久,就又和曹營士兵發生了一些衝突,若不是羅顏清努力安撫人心,再加上有着威望極高的李來亨坐鎮,只怕這些無家可歸的百姓,早已經蜂起暴亂了。

雖然大順軍及時攻入城內救火,高汝利和王良智總算也沒有喪盡天良,在李來亨攻城時,並沒有負隅頑抗,而是及時投降,與順軍將士一同救火。

但是長安城內的民宅房屋,依舊被這把大火燒燬了五分之三左右,宮室化爲廢墟、廬舍已成灰燼,還泛着一點火光的焦炭被風吹動,黑色的菸灰飄動全城,入城者只是呼吸一口空氣,就能把大量炭灰吸入口鼻裡。

除了房屋被燒燬外,長安市民葬身火海者,恐怕也不下萬人。大火甚至燒燬了死難者們的遺體,讓他們的家人也都再難以分辨,這是李來亨也無法扭轉和改變的事態,順軍只能在長安城外又挖掘了許多個巨型墓冢,用於安葬死者遺骨。

大火蔓延,連明初時建立起來的西安府城牆,都受到了嚴重破壞,殘垣斷壁處處可見焚燒之跡,許多塔樓都被徹底燒燬,城牆通道上也堆滿飛灰。

高汝利和王良智兩個人自知有愧,一是背叛大順跟着楊承祖、吉珪作亂,二是沒能阻止吉珪燒盡長安,現在生怕遭到李來亨治罪,全都瑟瑟發抖地跪在城門前。

在他們的面前是兩具被大火燒得面目全非的屍體,其中一具被高汝利用黃布包裹起來,另一具則棄置於地。

李來亨騎馬走到二將面前,居高臨下問道:

“此是南陽王和吉賊嗎?”

高汝利砰砰砰地在地上先磕了好幾個頭,他身爲明朝的一鎮總兵,歸誠大順以後也是伯爵和制將軍,此時面臨李來亨的詢問,卻連大氣都不敢喘一口,心臟撲通撲通跳得飛快,生怕回答有問題,立即就被晉王治罪。

“晉……晉王殿下,我們在西北經略使的官署衙門中找到這兩具屍首,一具屍首上還有殘留有曹帥的錦袍布片,另一具屍首上面則配有吉珪……吉賊!配有吉賊常戴的玉佩。而且兩人體型也確實吻合曹帥和吉賊,大約是無錯了。”

李來亨向前走了兩步後,翻身下馬,單膝跪在羅汝才的屍體面前,一手放在黃布上,輕嘆道:

“南陽王被楊承祖和吉珪殺害,爲國捐軀,將來必定留名史冊。至於吉珪……”

李來亨眼中寒光閃爍,冷酷道:

“吉珪燒燬長安,壞關中大事,無非是想要借韃子之手留名於青史。可惜……可惜啊,韃子遲早將被孤掃滅,孤將讓你連遺臭萬年的機會也沒有。

高將軍,王將軍,你們二人能夠反正,尚屬明智。此前我軍救火時,也多有你們率部在旁協助,不然死難者估計又要增加數千乃至於上萬人。

孤會記得你們……明白嗎?

至於吉珪……哼,將其屍體掛到城外難民大營前,令士卒每日鞭打一千下,直到將其屍首徹底打碎以後,挫骨揚灰渭水之上。”

李來亨現在對吉珪的仇恨,要遠遠高於對楊承祖。楊承祖雖然是曹營叛亂的始作俑者,可吉珪纔是幕後的真正黑手,何況吉珪燒燬長安,一下子就將李來亨逼到了一個極端困難的處境中,稍有不慎,他們這些人可能就會全部葬身於關中,再沒有回到河南和湖廣的一天了。

挫骨揚灰,也不能解李來亨心頭之恨。

晉王眼中充滿恨意的目光,使得高汝利和王良智兩個反覆橫跳的騎牆小人驚懼不已,王良智聽到李來亨說到挫骨揚灰四個字的時候,就全身直髮抖,怎麼都控制不住了,最後居然當場嚇暈在了地上。

高汝利見狀又磕頭請罪道:

“晉王千歲、晉王千歲!臣潛身賊營,雖有苦衷,亦不免萬死之罪。還念殿下看在臣救火有力的功勞上,即便殺臣,也放過臣的妻子兒女吧!臣當年亦是先帝元從啊,臣也是闖營的舊人呀!”

高汝利求饒到一半,已經是聲淚俱下,涕泗橫流,說着說着就五體投地地完全趴在了地上。李來亨冷冷看着他的表演,最後展露出和煦的笑容,溫言道:

“孤聽說睿酋多爾袞爲了招撫前明官紳,說什麼‘前朝官紳之業,俱各照舊,無論從逆與否,歸降者官原職’,不知道確有此事否?”

“這……臣不知、臣不知,臣實在不知道啊!”

“哈,高將軍多慮了,不要害怕。”李來亨又過來作勢要將高汝利扶起,嚇得高汝利更加一動不敢動了,“將軍重歸大順,那孤也同樣讓你照舊官復原職如何?”

“這……”高汝利被李來亨這句話說得心中有些驚喜,但他隨即發現李來亨眼眸中閃爍的冷酷殺氣後,就趕緊否認道,“臣、臣……臣到底是從賊了,大節有虧,何面目官復原職?殿下饒恕臣的死罪,寬厚仁和,遠邁堯舜,臣還有什麼不知足的呢!”

“高將軍實在多慮了。這樣吧,高將軍先將兵馬交給張皮綆統帶,將軍久駐關中,熟悉人情地理,就去負責一下收容難民的事情吧?”

高汝利聽完這話,才抹了一把冷汗,小心翼翼答應下來:“但憑殿下的吩咐。”

李來亨又命張皮綆將羅汝才的屍體收斂起來,說:

“雖然南陽王是秦人,但如今陝西已經成爲前線,延綏隨時可能淪陷韃子之手,兵禍聯結,什麼時候八旗兵就打到了陝南來,也是毫不奇怪的事情。

皮綆,將南陽王的遺體送去河南吧……唉,已經燒成了這樣,之後還是由我自己和顏清說這件事情。你們將南陽王的遺體妥善保存好,先送回洛陽……等到將來,等到將來我們打回陝西的時候,一定要將南陽王遷回延安埋骨桑梓。

第四十一章 殿前軍增援山東(二)第三十五章 大清的巴圖魯第二十一章 繁峙伯姜瓖第八十一章 土寨整編第二十章 郝標騎兵第一百五十九章 最後一戰(五)第九十章 大清已敗,快返旆燕都第一百五十一章 快,快,太快了第二十二章 吾乃官軍敵爲賊第一百三十九章 懷來宴第一百一十一章 長安血夜第九十七章 博洛唱歌洪太死第八十九章 任繼榮和任光榮兄弟第七十四章 旅蒙商第八十四章 忠心耿耿吳三桂第六十二章 都營田使白旺第六十六章 太平天國之謀第五十二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五)第二十一章 繁峙伯姜瓖第一百四十六章 北來水師第九十一章 迎接李過第九十一章 李輔明第一百三十一章 治亂大不易第一百二十章 貝勒爺昏招迭出第六十三章 別動軍出城第八十六章 絕地反擊第三十五章 裱糊匠史可法第一百一十二章 大順大總統李過第五十三章 顧君恩第四十二章 真韃首級的京觀第七十七章 洗甲北舞渡(七)第四章 徐州剿總,拉我一把第八章 英雄氣第四十五章 雷霆一棒第八十三章 五行旗第一百一十四章 絕北道第三十二章 新的田制第九章 鄉官亦士紳第一章 幼辭在開封第二章 滿洲入寇(中)第一百一十章 坑盡胡虜第九十四章 最後一天第三十五章 誰是狗第二十七章 換將第九十七章 聯軍末路(二)第二十九章 自取滅亡第一百零三章 高鬥樞怎麼辦第二十三章 沈莊軍事變第一百五十章 總動員第八十九章 體制第四十八章 尼堪人第五十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三)第七十三章 大寧新城第三十八章 東三城告急如星火第一百一十章 承天府第七十二章 橫掃察北第十九章 清田馳禁第二十章 強攻屏風寨(六)【求收藏和推薦!】第二十七章 豪格好好好第二十五章 大戰將至第一百零五章 直抵汝陽城第六章 易名李來亨第一百二十四章 奔楚(十四)第四十七章 流賊投降第九十五章 闖曹軍議第八十一章 勇士捐軀第八十五章 請君入甕第三十四章 天生神將李隨侯第一百一十七章 徐州總動員第七十五章 高達天下無敵啊第九十一章 一線城市第五十六章 夷陵寨第八十三章 五行旗第二十七章 豪格好好好第四十七章 流賊投降第四十三章 高一功的輩分第四十九章 義藩的巡夜第一百七十三章 羽林飛馳第三十六章 人才儲備第一百三十一章 雁門關小人第九十一章 迎接李過第一百二十六章 山東起義第三十六章 約翰王孫可望第七十三章 磁州第一百一十四章 奔楚(四)第二十七章 三方四軍,暈頭轉向第六十四章 曹營第一百零九章 曹帥亂彈琴第八十六章 全世界都想知道李來亨在哪裡第二章 顧炎武第四十一章 不可期門受戰第八章 熊耳山第五十八章 暴斃之憂第八十三章 五行旗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清忠臣洪承疇和大明忠臣吳三桂第四十四章 五營軍制第三十八章 東三城告急如星火第二十八章 洛陽春光好(五)第七十二章 洗甲北舞渡(二)第一百三十八章 婦孺與王者之師爭道
第四十一章 殿前軍增援山東(二)第三十五章 大清的巴圖魯第二十一章 繁峙伯姜瓖第八十一章 土寨整編第二十章 郝標騎兵第一百五十九章 最後一戰(五)第九十章 大清已敗,快返旆燕都第一百五十一章 快,快,太快了第二十二章 吾乃官軍敵爲賊第一百三十九章 懷來宴第一百一十一章 長安血夜第九十七章 博洛唱歌洪太死第八十九章 任繼榮和任光榮兄弟第七十四章 旅蒙商第八十四章 忠心耿耿吳三桂第六十二章 都營田使白旺第六十六章 太平天國之謀第五十二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五)第二十一章 繁峙伯姜瓖第一百四十六章 北來水師第九十一章 迎接李過第九十一章 李輔明第一百三十一章 治亂大不易第一百二十章 貝勒爺昏招迭出第六十三章 別動軍出城第八十六章 絕地反擊第三十五章 裱糊匠史可法第一百一十二章 大順大總統李過第五十三章 顧君恩第四十二章 真韃首級的京觀第七十七章 洗甲北舞渡(七)第四章 徐州剿總,拉我一把第八章 英雄氣第四十五章 雷霆一棒第八十三章 五行旗第一百一十四章 絕北道第三十二章 新的田制第九章 鄉官亦士紳第一章 幼辭在開封第二章 滿洲入寇(中)第一百一十章 坑盡胡虜第九十四章 最後一天第三十五章 誰是狗第二十七章 換將第九十七章 聯軍末路(二)第二十九章 自取滅亡第一百零三章 高鬥樞怎麼辦第二十三章 沈莊軍事變第一百五十章 總動員第八十九章 體制第四十八章 尼堪人第五十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三)第七十三章 大寧新城第三十八章 東三城告急如星火第一百一十章 承天府第七十二章 橫掃察北第十九章 清田馳禁第二十章 強攻屏風寨(六)【求收藏和推薦!】第二十七章 豪格好好好第二十五章 大戰將至第一百零五章 直抵汝陽城第六章 易名李來亨第一百二十四章 奔楚(十四)第四十七章 流賊投降第九十五章 闖曹軍議第八十一章 勇士捐軀第八十五章 請君入甕第三十四章 天生神將李隨侯第一百一十七章 徐州總動員第七十五章 高達天下無敵啊第九十一章 一線城市第五十六章 夷陵寨第八十三章 五行旗第二十七章 豪格好好好第四十七章 流賊投降第四十三章 高一功的輩分第四十九章 義藩的巡夜第一百七十三章 羽林飛馳第三十六章 人才儲備第一百三十一章 雁門關小人第九十一章 迎接李過第一百二十六章 山東起義第三十六章 約翰王孫可望第七十三章 磁州第一百一十四章 奔楚(四)第二十七章 三方四軍,暈頭轉向第六十四章 曹營第一百零九章 曹帥亂彈琴第八十六章 全世界都想知道李來亨在哪裡第二章 顧炎武第四十一章 不可期門受戰第八章 熊耳山第五十八章 暴斃之憂第八十三章 五行旗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清忠臣洪承疇和大明忠臣吳三桂第四十四章 五營軍制第三十八章 東三城告急如星火第二十八章 洛陽春光好(五)第七十二章 洗甲北舞渡(二)第一百三十八章 婦孺與王者之師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