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先帝遺詔

徽柔對李來亨還不熟悉,被他百般誇獎,臉上就露出了那種稚氣的羞赧。孩子雖小,但已顯出一點點未來優雅和美貌的模樣。

徽柔的眉毛細密而端莊,一頭長髮濃密而柔順地一直長到鬢角和耳際。李來亨也過去摸了摸她的腦袋,孩子一樣是非常乖巧地不哭不鬧。

高太后慈愛地看着小徽柔,又想到了在宮中休養身體的羅顏清,便說:

“來亨你很快也要當爹了,也將會有一個這樣的孩子……大順的未來,今後要看你們父子的努力。”

李來亨神情肅穆起來許多,回道:

“最近開封城裡鬧事的人很多……有不少老兄弟還說要盡誅大順軍中的曹營舊人,我一直壓着這件事情,沒有讓顏清知道,就是怕影響到她的身體狀況。”

高太后好像是第一次知道這件事情,露出十分訝異的神色。她看了看李過,卻發現李過只是垂下眼瞼,在那裡靜靜品茶,更加覺得此事有些奇怪。

“補之,這是怎麼回事?你從來沒有和我提起過這件事情。盡誅曹營舊人?這些人到底是想要做什麼?曹營又不是所有人都參與了叛亂,何況就算是參與叛亂的人,許多人也已經棄暗投明,何來盡誅之說?這簡直是要在大順的內部,故意煽亂子出來。”

義父沒有和高太后說這件事情嗎?

李來亨的心中同樣產生了一點疑竇。

李過放下茶杯,一手放在徽柔頭頂上,輕聲說:

“太后,的確是有一些闖營老人有不滿情緒在。畢竟楊承祖在西北叛亂,導致了很多闖營老人的故鄉淪陷到清軍手中,還有很多弟兄的家眷都在西北,死傷實在不少,誰能沒有怨氣呢?

最近是有一些人打着盡誅曹營兵的旗號鬧事,不過我看他們大多都是有戰功的老兄弟,無非是一時怨氣充塞,發泄一下而已,不至於影響大局。

先帝駕崩以後,維護大順軍內部新老兄弟們的團結,是現在的首要之任。這些人鬧事固然有錯,但我想也沒必要特別嚴加懲處。所謂堵不如疏,我和二虎已經說了,多派一些人去疏導他們的怨氣,同時對有戰功的兄弟加以賞賜,對背井離鄉撤離關中的老營家眷,也要設法給他們安排田宅。

這樣處理,估計很快就能夠彌平很多人心中的怨氣。”

李過這種和稀泥的處置手法,也就難怪那些亂兵會這樣有恃無恐,現在甚至發展到了敢於直接衝擊李來亨宅邸的地步。

“事情就這樣算了嗎?義父,我只擔心這樣會影響到大順軍的軍紀。雖然現在是特殊時期,可是這樣投鼠忌器,小亂勢必會堆積成大亂,到時候反而影響大局,就糟糕了。”

李過又咳了幾聲,說:“此事我和劉體純已經說過了,無論如何,現在不是處置這些人的好時機。來亨,你再等一等吧。”

“義父……”李來亨看着李過的臉色,心中突然閃過一個可怕的念頭,“義父你的身體……?”

“我沒事……咳咳……”

李過咳着咳着,嘴角居然留下一道血絲,他看着自己手掌上的一點血跡,又望了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的徽柔一眼,只能苦笑着吩咐宮人將徽柔帶回去。

李來亨與高太后都大驚失色,李來亨知道李過在獲鹿大戰時受了重傷,可是這段時間一直沒有再聽到義父說起此事,他還以爲李過傷勢已經痊癒。高太后對此更是一無所知,看到李過突然吐血,心中的驚惶更是可想而知。

李過從宮人手中接過手帕,擦了擦嘴角,面露苦澀之情,道:

“還是獲鹿時的舊傷,好像跗骨之俎,一直好不起來。”

高太后對李過一直瞞着這件事非常生氣,她氣憤道:“你怎麼不說出來?怎麼不告訴我?萬一有事……萬一有事!”

“義父……原來是這樣。”

李過的傷勢讓李來亨一下子明白了過來許多事情,難怪開封城內的局勢正在一步步向無法控制的地步演變,看來李過的傷勢,比自己設想的更加嚴重許多……

“義父,牛相和玉峰叔他們知道你的傷勢病情嗎?”

“沒有,這件事情只有後營很少一些人才知道。現在軍情緊張,我身爲監國,卻受此重傷,傳揚出去對於大順軍的士氣,影響很壞。”

高太后緊張問道:“補之你到底怎麼樣?既然傷得這樣重,就好好休養,不要到處忙碌了呀。”

李過無奈笑道:“黃河千里局勢緊張,軍機萬端,我哪裡能休養得了?只望內部不生亂,能夠熬過去這段最危險的時期。”

他又對李來亨說:“來亨,你會明白我的用意的……對嗎?忍一時風平浪靜,如果我有事……來亨,你一定要維護好大順的團結。”

李過的神情不再肅穆,他的臉上現在只掛着一抹苦澀的笑容,兩眼中居然還飽含着對於李來亨的懇求之情。

難怪開封城裡的那些亂兵,會無人約束……

李來亨心中既爲李過這種真誠的懇求所打動,又爲義父和稀泥的做法感到分外不妥。他想說些什麼反對的意見,可是當看到李過那樣沉痛和哀求的眼神以後,又好像說不出什麼話來了。

“來亨,一切等到風平浪靜以後……現在萬萬不要生事。”

“可是……”李來亨不忍道,“現在大順軍元從諸將,全部聚集到了開封,無非是要商議繼承先帝皇位的事情。義父如此忍耐,那些亂兵背後分明是有人在煽亂,一退再退,難道皇位之事也要退嗎?”

李來亨這句話過於直接,使得李過和高太后兩人同時爲之變色。

李來亨看着他們兩人的臉色,驚道:

“先帝遺詔,是欲使義父爲我大順的周武王,難道太后和義父要違背先帝的遺詔嗎?天予不取,反受其咎,當斷不斷,反受其亂啊!”

李過閉上雙眼,好像傷勢造成的苦痛過於折磨他一樣。

李來亨沒有想到大順皇儲一事,李過都有了李自成死前那句“當爲武王”的遺詔,都已經號稱了監國,怎麼可能還會生出變數呢?

他看着高太后那奇怪的臉色,終於沉聲問道:“太后,田見秀和牛金星到底是什麼意思?您跟隨他們從太原回來,不會不知道他們的意圖吧!”

高太后的眼睛看向一旁,說:

“玉峰沒有什麼意見……啓翁欲推雙喜繼……”

李過卻喝斷了高太后的話,強硬道:

“夠了!來亨,這些事情自有我來處理。你只要管好你的分內之事就好。最多不過十幾天時間,事情就會了解。爲了維護大順的團結,我本就不惜名位,皇位對我來說,本來就不是什麼重要的東西。”

李過的話真讓李來亨感到瞠目結舌,他心中涌起強烈的失望情緒:

“大順由先帝擎造,先帝都已經有了遺詔,要義父做周武王。可義父難道覺得這所謂的團結,和稀泥和出來的和氣局面,比之先帝遺詔更加重要?”

“你不要再說了!”

第七十一章 我大清的銀彈打天下第六十二章 奪嫡之爭第四章 小徽柔第一百二十九章 山西大局糜爛第六十一章 不見洛陽花(四)第四十九章 棒打韃酋第一百一十六章 西安事變第九十八章 上蔡亂局(一)第四十八章 楚闖的騎士第四十七章 守臣登陴但垂泣第七十四章 李來亨和羅顏清的蜜月第七十章 牛李黨爭第一百零四章 折箭爲誓第一百七十五章 我大清天下無敵其七十五章 遠征天山第五十八章 使徒來襲第四十六章 伏兵山陽(一)第四十六章 紛紛落馬第二十一章 總結會第一百四十六章 守門員第二十六章 天降闖軍第七十六章 撲夷陵(二)第七章 九江之戰第一百零五章 竹溪一節帥(上)第八十三章 大梁精兵甲天下第八十二章 狗韃子不過如此第六章 明末商稅論第九十章 處置士紳第九十五章 失陷主帥第五十六章 賀鎮精騎(三)第五章 吳下搖旗第一百五十三章 康大海第七十二章 花關索(中)第八十章 動地翻天第九十章 方從哲第十七章 張皮綆歸來第四十三章 公私合營第五十七章 左良玉的打算第一百一十一章 奔楚(一)第八十二章 依舊大順第一百二十四章 多爾袞的首級第七十八章 寧武關只打了兩天第一章 竹溪一民夫(上)第十章 李寨主第七十一章 與明爭天下,實與流賊角第三十章 洛陽春光好(七)第一百零八章 闖軍一諸侯(下)第五十九章 刀馬旦(中)第六十八章 江南兵北伐第一百一十八章 閻爾梅第六十二章 山中豈桃源(一)第六章 六尚第十二章 兩大寇第九十一章 李輔明第五十四章 開科萬言書第一百六十一章 最後一戰(七)第十九章 清田馳禁第六十五章 朕不爲寡人第一百八十三章 嗷,得國之正第三章 滿洲入寇(下)第一百三十八章 中興大明啊第一百零六章 揚武劍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同之變第八章 着佃交糧第五十四章 峨眉峰來了第六十九章 狸奴第八十五章 幼辭小妹妹第六十章 從李雙喜到張鼐第一章 竹溪一民夫(上)第九十一章 大順騎士第七十一章 洗甲北舞渡(一)第一百三十八章 延安府野豬嶺第九章 竹溪突圍(上)第六十六章 太平天國之謀第一百六十三章 最後一戰(九)第八十八章 虜必有詐第十五章 老營改革(下)第一百零七章 闖軍一諸侯(上)第三十八章 西明第八十九章 體制第一百四十四章 借道第八十五章 守太原第三十六章 大順的水利第二十九章 會戰時刻第四十四章 小虎隊的初戰第二十六章 李來亨以手握日第十一章 非晉王不可第一百二十一章 飛雲橋南岸第八十八章 噸噸噸第二十四章 洛陽春光好(一)第一百零七章 少虎帥破陣(二)第七十章 牛李黨爭第六十八章 沙州之戰第一百四十五章 吳橋賊第一百零九章 拜謝李過第一百二十四章 南線亦大捷第二十七章 控制麻城第八十三章 李過回來啦第八十一章 勇士捐軀第十四章 碗口銃
第七十一章 我大清的銀彈打天下第六十二章 奪嫡之爭第四章 小徽柔第一百二十九章 山西大局糜爛第六十一章 不見洛陽花(四)第四十九章 棒打韃酋第一百一十六章 西安事變第九十八章 上蔡亂局(一)第四十八章 楚闖的騎士第四十七章 守臣登陴但垂泣第七十四章 李來亨和羅顏清的蜜月第七十章 牛李黨爭第一百零四章 折箭爲誓第一百七十五章 我大清天下無敵其七十五章 遠征天山第五十八章 使徒來襲第四十六章 伏兵山陽(一)第四十六章 紛紛落馬第二十一章 總結會第一百四十六章 守門員第二十六章 天降闖軍第七十六章 撲夷陵(二)第七章 九江之戰第一百零五章 竹溪一節帥(上)第八十三章 大梁精兵甲天下第八十二章 狗韃子不過如此第六章 明末商稅論第九十章 處置士紳第九十五章 失陷主帥第五十六章 賀鎮精騎(三)第五章 吳下搖旗第一百五十三章 康大海第七十二章 花關索(中)第八十章 動地翻天第九十章 方從哲第十七章 張皮綆歸來第四十三章 公私合營第五十七章 左良玉的打算第一百一十一章 奔楚(一)第八十二章 依舊大順第一百二十四章 多爾袞的首級第七十八章 寧武關只打了兩天第一章 竹溪一民夫(上)第十章 李寨主第七十一章 與明爭天下,實與流賊角第三十章 洛陽春光好(七)第一百零八章 闖軍一諸侯(下)第五十九章 刀馬旦(中)第六十八章 江南兵北伐第一百一十八章 閻爾梅第六十二章 山中豈桃源(一)第六章 六尚第十二章 兩大寇第九十一章 李輔明第五十四章 開科萬言書第一百六十一章 最後一戰(七)第十九章 清田馳禁第六十五章 朕不爲寡人第一百八十三章 嗷,得國之正第三章 滿洲入寇(下)第一百三十八章 中興大明啊第一百零六章 揚武劍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同之變第八章 着佃交糧第五十四章 峨眉峰來了第六十九章 狸奴第八十五章 幼辭小妹妹第六十章 從李雙喜到張鼐第一章 竹溪一民夫(上)第九十一章 大順騎士第七十一章 洗甲北舞渡(一)第一百三十八章 延安府野豬嶺第九章 竹溪突圍(上)第六十六章 太平天國之謀第一百六十三章 最後一戰(九)第八十八章 虜必有詐第十五章 老營改革(下)第一百零七章 闖軍一諸侯(上)第三十八章 西明第八十九章 體制第一百四十四章 借道第八十五章 守太原第三十六章 大順的水利第二十九章 會戰時刻第四十四章 小虎隊的初戰第二十六章 李來亨以手握日第十一章 非晉王不可第一百二十一章 飛雲橋南岸第八十八章 噸噸噸第二十四章 洛陽春光好(一)第一百零七章 少虎帥破陣(二)第七十章 牛李黨爭第六十八章 沙州之戰第一百四十五章 吳橋賊第一百零九章 拜謝李過第一百二十四章 南線亦大捷第二十七章 控制麻城第八十三章 李過回來啦第八十一章 勇士捐軀第十四章 碗口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