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虯龍溝

亳州和歸德之間並無天險阻隔,一馬平川,任闖軍騎兵肆意縱橫。但是李來亨爲了避免闖軍動作過快,以至於打草驚蛇,放走了陳永福和袁時中,所以他並未直接從亳州沿着馬尚河北上,而是先派李世威攻佔了歸德府東南一帶的永城縣。

闖軍的主力兵馬隨即東進,先到永城集結,然後經大丘集、韓家道、司家道北上,迂迴至歸德府府城商丘東面的另一條人工運河虯龍溝附近,截斷歸德守軍東撤往徐州的必經之路。

此時已經是九月底了,秋雨連綿,道路泥濘,闖軍騎兵奔馳不易,火炮拖拽更是十分困難。陳永福和袁時中也是因此放鬆了警惕,沒有預料到闖軍會舍馬尚河大道不走,轉而跑去大雨連綿、道路泥濘難行的虯龍溝一帶。

爲了在秋雨天氣中,依舊能夠保持高速的行軍速度,闖軍不得不把許多輜重和重炮都留在了亳州、永城一帶,輕裝出擊。

同時顧君恩和他手下的那一羣參軍司軍官,這回也總算是以更爲合理的方式,爲闖軍的行軍做了十分充足的準備。

他們吸取了此前渡過渦河時,參軍司處處插手、處處都要管,結果卻又處處都管理混亂、不能應急的失措。

轉而採用了一種任務式的計劃辦法,也就是先爲每支部隊、各級軍官,分配一些範圍較寬泛、內容較簡單的戰鬥和行軍任務,給予帶兵軍官以很高的自由發揮空間。參軍司轉而只負責總體的、廣義的軍事計劃制定,如此放手之下,這一回的情況反比渦河之戰時有序許多。

其實這並不奇怪,李來亨想在如今闖軍的人才基礎上移植總參謀制,在沒有電報、沒有鐵路的情況下,把一種過於先進的體制移植到闖軍的實體上,本來就是癡人說夢式的空想。

會造成渦河之戰時,那種異常混亂的局面,卻沒有因爲這種失措無序造成特別嚴重的損失,已經可以說是非常好運了。

考慮到闖軍軍官的數量、質量,指望參軍司成爲主導軍官的大管家和獨裁機構,本來就是毫無可能的。

即便是歷史上的普魯士軍隊,其總參謀部的雛形,也無法做到到處伸手、到處管理的地步,而需要採納任務式的賦權辦法,才能使得軍隊良好運轉。

“夏邑縣在望!好直,你這回做得很好,爲大軍突擊準備的稻草、蓑衣等等物資,也全都派上了用場。”

李來亨戴着一頂竹斗笠,雨水從斗笠的邊緣如銀色絲線一般流淌了下來。他輕撫戰馬的鬃毛,安撫着因爲暴雨天氣而焦急的坐騎,對顧君恩笑道:

“我們在虯龍溝上以逸待勞,因河固守。我倒要看看袁時中還有什麼辦法?小袁營和河南鎮這下一起被困在歸德,除了束手出降,又能有什麼出路?

小袁營裡本來就大多都是我們闖軍的兄弟,他們對於歸順闖軍並沒有什麼牴觸心理。陳永福這個人嘛,雖然因爲射傷大元帥的事情有所顧慮,可他既然能夠這麼長時間和早就投奔闖軍的陳藎往來書信,又豈是一個朝廷的純臣?”

秋雨之中,偶有幾聲雷鳴。但這絲毫不能影響到闖軍的大進軍,魯豫皖交界處,一望無際的黃淮海大平原上,到處都是深藍色的隊伍在前進着。

戰士全都身披蓑衣,頭戴雨笠,用稻草墊着車輪,然後用繩索拖拽大炮前行。滂沱的大雨雖然打溼了土地,打溼了每一個將士的軀體,但絲毫沒有消磨大家的鬥志和熱情。

毋寧說,在雨中這樣驚人的神速進軍,反而令闖軍對下一步的作戰,滿懷着必勝信心。

李來亨看着道路中間,有一輛運載三門滅虜炮的炮車正陷在泥地中,六七個戰士圍成一團,用力拖拽大車出來,但力量還差那麼一點點。他便親身下馬,踏在泥地中,走到戰士們的身旁,拍拍闖軍士兵的肩膀,在大雨中笑道:“本帥與你們一同!”

闖軍士兵們剛剛反應過來,全都驚呼一聲,可大家還沒得及勸說李來亨退開,少虎帥便已經用力將大車拽起,轟隆一聲,車輛便被從溼滑的泥水裡拉了出來。

灰色、黑色的污水全都濺在了李來亨的戰袍和臉上,他的雙手也沾滿泥土。但李來亨不爲所動,他用沾滿泥土的手在額上抹了一把,抑制不住胸中的豪情,感嘆道:“我軍軍威一日雄壯勝過一日,明軍自不必說,即便東虜真的渡河南來,我們難道就不能一戰而勝之嗎?”

這片原本歷史上,本應被決堤的黃河水沖刷成一片白地的平原,如今正歡呼雀躍着,興奮顫抖着,迎接着闖軍的攻勢。

顧君恩也深爲參軍司這回計劃的順利執行感到自負,他依舊是文人着武裝,披掛了一身亮麗的鎧甲,在雨中裹起披風,狂笑道:

“正如使君所言,我軍風雨疾行,用兵之速彷彿天降,陳永福和袁時中豈能料中?現在我們先一步抵達虯龍溝,卡在歸德和徐州之間,明軍東進無路,也只能束手歸順啦。”

闖軍衆將都對迫降陳永福和袁時中的前景感到十分樂觀,大家對顧君恩提出的奇兵迂迴、阻敵東進的這一招妙計,也全都感到十分欽佩。

顧君恩這個人狂是狂了一些,但確實頗有長才大略,絕非一般狂生可比。

可在衆人之中,唯獨方以仁依舊有所憂慮,只是他沒有直接在顧君恩和衆將面前將擔憂的事情說出。而是待暴雨大作,李來亨驅馬避雨時,才追到李來亨的身邊,小聲問道:

“明軍東進之路雖然阻絕,可是若陳永福和袁時中北渡黃河,一樣能夠逃出生天……現在黃河、運河一帶的民船幾乎都在官軍的控制之下,陳永福在歸德待了這麼久,手上肯定也有不少船隻。

wWW• TтkΛ n• C○

他如果打定主意要跑,就算東邊被堵住,也可以往北邊跑。”

李來亨也有想到這一點,但他另有一番思考,便對方以仁解釋說:“我和好直亦有這種考慮,只是我軍若要迂迴到北面,切斷陳永福北渡之路,難度未免太高,沒有什麼執行性可言。

另外,東虜不是已經攻克了兗州嗎?兗州就在歸德之北,我是考慮東虜就在兗州,陳永福應當不至於北渡黃河,跑到東虜的虎爪下自投羅網。

在‘虜’與‘寇’之間,我相信陳永福還是會選擇投奔他更爲熟悉的‘寇’!”

“這正是我所擔心的地方……東虜動向究竟如何?我們還是不得而知。”

這場暴雨掩護了闖軍的突進行動,可是也遮蔽了闖軍的耳目,使得闖軍對於黃河以北、大運河以東的清軍動向,毫無把握。

李來亨雖然對清軍的情報異常重視,派出了數百名夜不收設法掌握黃河北岸的情況。可是由於暴雨連綿,情報傳遞受到很嚴重的阻礙,現在所能知道的消息只有清軍已經掃清了兗州府境內殘餘的明軍。

清軍之後又有何動作,李來亨就全然不知了!

現在闖軍的位置距離黃河不過數十里的距離,距離兗州也不過二百多裡,清軍如果展開快速的奔襲,又沒有人組織河防的話,長則兩三天,短的話可能一天都用不到,東虜就可能突然出現在闖軍腹背之側。

這可就有極大可能性,變成後世歷史中山海關之戰那種對闖軍極端不利的局面啦……

想到這裡,李來亨也不免有些揪心。

可現在大雨滂沱的,東虜到底在做什麼,他們到底處在何一方位,做何一動作,如此敵情未明的情況下,闖軍過度靠近黃河,確實十分危險了。

“嗯……樂山,你的意思是?”

方以仁低聲道:“闖軍阻敵東進這一步棋並未走錯,不過依我來看,我們不僅需要堵住陳永福和袁時中的東進,也應當分派兵力,搶到丁家道口、虞城縣、堅城集一帶,組織河防,以免萬一。

若清軍真從虞城、碭山河段南下,我們腹背受敵,倉促之下,又缺乏和東虜作戰的經驗,很有可能面臨重大損失。”

第九十章 大清已敗,快返旆燕都第一百二十五章 陝甘大亂,楊承祖難辭其罪第四十七章 千騎劫營第十七章 強攻屏風寨(三)第一百二十四章 奔楚(十四)第十二章 沈莊軍第一百三十五章 弘光皇帝御駕親征第一百一十九章 重點進攻,我全都要第四十二章 楊嗣昌的終局(六)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順軍萬勝(一)第一百三十五章 弘光皇帝御駕親征第二十四章 富水堡第一百七十三章 羽林飛馳第一百零八章 少虎帥破陣(三)第一章 幼辭在開封第七十八章 撲夷陵(四)第四十章 曹營的抉擇第六十一章 不見洛陽花(四)第六十七章 受國之垢,是爲社稷主第一百章 何洛會多慮第五十四章 崇禎第四十九章 義藩的巡夜第八章 英雄氣第七十一章 多爾袞的行蹤第五十五章 復興陝西第五十四章 開科萬言書第八十一章 大明中興第一百一十一章 長安血夜第二十七章 洛陽春光好(四)第一百六十二章 最後一戰(八)第三十四章 天生神將李隨侯第六十章 兵發中原第五十三章 出秦第四十五章 遼澤第二章 滿洲入寇(中)第二十六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四)第一百一十六章 奔楚(六)第六十三章 山中豈桃源(二)第十八章 強攻屏風寨(四)【求收藏和推薦!】第一百二十五章 孫傳庭在西線第十二章 兩大寇第十七章 李自成(下)第一百二十五章 孫傳庭在西線第四十二章 真韃首級的京觀(二)第九章 竹溪突圍(上)第一百零六章 流賊無備第八十七章 稅改第一百零三章 馬三寶第七十章 奇襲雪域第一章 幼辭在開封第八十五章 隨州的全面勝利第七十五章 洗甲北舞渡(五)第三十章 城下之潰第九十七章 闖軍李公子第四十九章 革左五營第六十一章 中營宿衛驍騎第四十二章 幼辭第七章 侯爺的日子第五十四章 開科萬言書第六十八章 摧破裕州城(四)第九十二章 解決革回兩營的辦法第五十七章 賀鎮精騎(四)第二十八章 洛陽春光好(五)第七章 鳥銃隊第三十章 城下之潰第九十一章 高謙日記第四十九章 革左五營第七十七章 不辱使命第六十八章 江南兵北伐第二十章 先取上游第三章 龍鳳廟第七十四章 旅蒙商第五十七章 燧發槍成軍第五十三章 大順龍衣衛第三十三章 李來亨政權誕生第一百零六章 南陽公經略關中第四十二章 真韃首級的京觀第七十五章 高達天下無敵啊第一百五十九章 最後一戰(五)第五十章 義藩藩兵第一百三十六章 闖軍大東征第五十三章 大順龍衣衛第十四章 郭君鎮的勝利第八十六章 絕地反擊第六章 明末商稅論第十五章 春秋大義第九十一章 我仍然忠於大明第四十三章 和平將軍陳永福第十六章 李自成(上)第二十三章 龍駒寨第二十一章 繁峙伯姜瓖第二十六章 洛陽春光好(三)第七十六章 洗甲北舞渡(六)第六十六章 摧破裕州城(二)第四十一章 李過的問題第一百六十八章 三堵牆,三堵牆!第四十九章 伏兵山陽(四)第五十四章 鼻血如注第八十三章 歷史開始了第一百二十六章 奔楚(第二卷完)
第九十章 大清已敗,快返旆燕都第一百二十五章 陝甘大亂,楊承祖難辭其罪第四十七章 千騎劫營第十七章 強攻屏風寨(三)第一百二十四章 奔楚(十四)第十二章 沈莊軍第一百三十五章 弘光皇帝御駕親征第一百一十九章 重點進攻,我全都要第四十二章 楊嗣昌的終局(六)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順軍萬勝(一)第一百三十五章 弘光皇帝御駕親征第二十四章 富水堡第一百七十三章 羽林飛馳第一百零八章 少虎帥破陣(三)第一章 幼辭在開封第七十八章 撲夷陵(四)第四十章 曹營的抉擇第六十一章 不見洛陽花(四)第六十七章 受國之垢,是爲社稷主第一百章 何洛會多慮第五十四章 崇禎第四十九章 義藩的巡夜第八章 英雄氣第七十一章 多爾袞的行蹤第五十五章 復興陝西第五十四章 開科萬言書第八十一章 大明中興第一百一十一章 長安血夜第二十七章 洛陽春光好(四)第一百六十二章 最後一戰(八)第三十四章 天生神將李隨侯第六十章 兵發中原第五十三章 出秦第四十五章 遼澤第二章 滿洲入寇(中)第二十六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四)第一百一十六章 奔楚(六)第六十三章 山中豈桃源(二)第十八章 強攻屏風寨(四)【求收藏和推薦!】第一百二十五章 孫傳庭在西線第十二章 兩大寇第十七章 李自成(下)第一百二十五章 孫傳庭在西線第四十二章 真韃首級的京觀(二)第九章 竹溪突圍(上)第一百零六章 流賊無備第八十七章 稅改第一百零三章 馬三寶第七十章 奇襲雪域第一章 幼辭在開封第八十五章 隨州的全面勝利第七十五章 洗甲北舞渡(五)第三十章 城下之潰第九十七章 闖軍李公子第四十九章 革左五營第六十一章 中營宿衛驍騎第四十二章 幼辭第七章 侯爺的日子第五十四章 開科萬言書第六十八章 摧破裕州城(四)第九十二章 解決革回兩營的辦法第五十七章 賀鎮精騎(四)第二十八章 洛陽春光好(五)第七章 鳥銃隊第三十章 城下之潰第九十一章 高謙日記第四十九章 革左五營第七十七章 不辱使命第六十八章 江南兵北伐第二十章 先取上游第三章 龍鳳廟第七十四章 旅蒙商第五十七章 燧發槍成軍第五十三章 大順龍衣衛第三十三章 李來亨政權誕生第一百零六章 南陽公經略關中第四十二章 真韃首級的京觀第七十五章 高達天下無敵啊第一百五十九章 最後一戰(五)第五十章 義藩藩兵第一百三十六章 闖軍大東征第五十三章 大順龍衣衛第十四章 郭君鎮的勝利第八十六章 絕地反擊第六章 明末商稅論第十五章 春秋大義第九十一章 我仍然忠於大明第四十三章 和平將軍陳永福第十六章 李自成(上)第二十三章 龍駒寨第二十一章 繁峙伯姜瓖第二十六章 洛陽春光好(三)第七十六章 洗甲北舞渡(六)第六十六章 摧破裕州城(二)第四十一章 李過的問題第一百六十八章 三堵牆,三堵牆!第四十九章 伏兵山陽(四)第五十四章 鼻血如注第八十三章 歷史開始了第一百二十六章 奔楚(第二卷完)